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64087480 第一章 地测工作治理制度 HYPERLINK l _Toc364087481 一、工作联系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481 h 3 HYPERLINK l _Toc364087482 二、矿井地质工作治理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482 h 6 HYPERLINK l _Toc364087483 三、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治理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483 h 7 HYPERLINK l _Toc364087484 四、图纸资料保管和使用制度 PAGEREF
2、_Toc364087484 h 8 HYPERLINK l _Toc364087485 五、测量仪器使用保管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485 h 9 HYPERLINK l _Toc364087486 六、矿井及地质灾难预测预报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486 h 10 HYPERLINK l _Toc364087487 七、采掘打算编制审批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487 h 10 HYPERLINK l _Toc364087488 八、贯穿工程测量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488 h 11 HYPERLINK l _Toc36
3、4087489 九、矿井测量工作治理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489 h 12 HYPERLINK l _Toc364087490 十、地测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490 h 13 HYPERLINK l _Toc364087491 十一、地测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491 h 14 HYPERLINK l _Toc364087492 十二、资源治理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492 h 15 HYPERLINK l _Toc364087493 十三、“三率”治理制度 PAGEREF _Toc
4、364087493 h 19 HYPERLINK l _Toc364087494 十四、图纸交换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494 h 20 HYPERLINK l _Toc364087495 十五、储量治理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495 h 21 HYPERLINK l _Toc364087496 十六、顶板治理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496 h 22 HYPERLINK l _Toc364087497 十七、煤炭质量治理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497 h 36 HYPERLINK l _Toc364087498 第二章 防
5、治水治理 HYPERLINK l _Toc364087499 一、防治水岗位责任制 PAGEREF _Toc364087499 h 38 HYPERLINK l _Toc364087500 二、生产安全联系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00 h 45 HYPERLINK l _Toc364087501 三、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01 h 47 HYPERLINK l _Toc364087502 四、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02 h 49 HYPERLINK l _Toc364087503 五、水害防治技术治理
6、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03 h 50 HYPERLINK l _Toc364087504 六、防治水相关规程审批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04 h 55 HYPERLINK l _Toc364087505 七、地测防治水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05 h 56 HYPERLINK l _Toc364087506 八、地质地测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06 h 57 HYPERLINK l _Toc364087507 九、考核奖励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07 h 5
7、8 HYPERLINK l _Toc364087508 十、资料定期分析、保管、使用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08 h 60 HYPERLINK l _Toc364087509 十一、地测防治水设备仪器、工具使用治理、校验、发放 及报废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09 h 61 HYPERLINK l _Toc364087510 十二、防治水安全确认移交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10 h 62 HYPERLINK l _Toc364087511 十三、防治水工作日常巡检考核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11 h 63 HYPER
8、LINK l _Toc364087512 十四、防治水治理运行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12 h 64 HYPERLINK l _Toc364087513 十五、探放水质量检测验收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13 h 66 HYPERLINK l _Toc364087514 十六、探放水作业优先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14 h 67 HYPERLINK l _Toc364087515 十七、探放水作业现场图牌板治理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15 h 68 HYPERLINK l _Toc364087516 十八、探放水资料
9、收集、分析、审核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16 h 70 HYPERLINK l _Toc364087517 十九、专业探放水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17 h 71 HYPERLINK l _Toc364087518 二十、探掘分离治理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18 h 73 HYPERLINK l _Toc364087519 二十一、探掘公示日报验收及审批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19 h 74 HYPERLINK l _Toc364087520 二十二、探放水责任追究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20
10、h 75 HYPERLINK l _Toc364087521 二十三、矿井水害停产撤人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21 h 77 HYPERLINK l _Toc364087522 二十四、“雨季三防”治理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22 h 77 HYPERLINK l _Toc364087523 二十五、地质防治水专业定期会议制度 PAGEREF _Toc364087523 h 81第一章 地测工作治理制度一、工作联系制度1、地质测量与设计、施工、回采互相协作,互相配合,互相监督。有关业务联系通过部门联系。2、设计部门需要地测部门提供资料时,必须事先由部门负
11、责人出面联系,提交托付书。矿井技术改造、扩建、水平延伸设计所需地质测量资料应在设计前三至五年通知地测科。地测资料应在正式设计前半年交付。采区设计所需地测资料至少应在设计前二年通知地测科。地测科在正式设计前三个月交付。回采工作面所需地测资料,应在采面掘出来后五天内提交。掘进各类巷道所需地测资料,应提早一个月通知地测科。地测资料在设计前十五天交付。零星小型设计所需地测资料,须事先联系商定提交期限。重要井巷贯穿工程,设计部门应提早向地测科提供设计图,并在总工程师主持下,通过业务会议共同商定贯穿同意偏差,保证地测科有足够的测算时刻。3、与掘进单位的业务联系地测科必须向施工单位提供掘进地质讲明书,作为编
12、写作业规程和施工组织的地质依据,生产技术部门必须提供施工设计,作地质治疗编制依据。新开工、开拓预备等要紧巷道的工程设计,至少要在开工前三天将设计图纸交付地测科,以便核对和闭合验算,一般次要巷道最晚要在开工前24小时通知地测科,以便预备资料,按要求标定放线。放线后除在现场标出中腰线点外,应在书面通知施工单位,以便组织施工。如需变动原设计时,必须由原设计部门用书面通知地测科或在原设计上加注修改讲明,并进行签字盖章。变更较大时,必须附变更后批准的图纸资料及文字讲明。没有设计图纸而用口头通知或现场指挥开口和变更设计时,地测科有权拒绝同意。掘砌巷道的开工、停工、复工,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必须提早一天通知地
13、测科,以便及时验收或检查中腰线完好情况。施工单位,在测量给线、地质调查、超前钻进时,应紧密配合,提供方便。如可能占用时刻较长时,地测科应提早与施工单位联系好,妥善安排时刻。各要紧巷道的曲线施工,地测科应提早两天绘出大比例出曲线施工放线图交付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应严格按设计标定各种工程的几何关系进行放线,当发觉施工不符合要求或对设计图纸有疑问时,应及时向设计部门有关人员反映,以便及时研究处理。中腰线点距工作面不得小于4米,每组中线点不得少于5根,中线点之间不得小于2米。腰线点可成组标定,也可连续标定。中腰线点距工作面最远一般不应超过30米。放线后如对所放中腰线有疑问,施工单位应迅速向地测科和设计部
14、门反映,以便及时查证处理。各施工单位及辅助人员,都必须慎重爱护各种测量标志,(中腰线点、导线点、水准点)和激光指向仪,不得随意移动或损坏。不准擅自调动激光指向仪。如因压力大造成点位或激光指向仪位移时,施工单位应及时通知地测科,以便及时更正。切不可牵强使用。更不准在井下拆修激光指向仪。以防造成返工白费或重大损失。贯穿工程,两工作面岩巷相距15-20米煤巷相距20-30米,机掘巷道相距50米时,地测科必须事先向有关单位下达贯穿通知单,并在现场做出明显标记,以便有关单位采取安全措施。测量人员标定中腰线时,发觉施工误差超限,测量人员不得在超限棚梁上挂线,请施工单位在顶板打眼设线。如不能打眼或不给打眼。
15、中腰线则退到合格位置标设。通知施工单位返工超限工程如不返工,造成中腰线超远和更大偏差,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巷道掘进前方需留设交岔点、拐弯、变坡、留口、终止或扩大、缩小断面等变化时,测量人员要在距离变化位置10-20米时做出标记,并通知施工单位严格掌握准确位置。巷道掘进在危巷或进入危险区前,地测科必须按规定的安全距离用通知单等形式事先通知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巷道进尺每旬验收,由施工等有关部门配合地测科进行,并以地测科测量数字为准。未经地测科放线,施工单位自行开口的巷道进尺地测科不予验收。各施工单位应尽量幸免在测点附近开设道岔、掘小洞,或安装绞车、局扇。应尽力爱护测点不被移动。4、与回采单位的业务联
16、系地测科须向回采单位提供回采地质讲明书,作为编制作业规程的依据。回采工作的进度每旬验收一次,由回采单位配合地测科进行测量,并以地测科数字为准。对回采工作面的各种回采记号、停采线,由地测科依照设计在现场标定出来,其他人不得擅自更改。发觉实际采高、浮煤厚度不符合规定时地测科应及时通知回采单位,并向总工程师汇报。工作面搬家或因其他缘故停采,主管部门应提早通知地测科,以便及时验收进尺。5、与其他单位的业务联系做好技术文件的上传下达,确保技术文件的贯彻实施。要定期汇总生产和上级部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以便在工作中加以改进。及时掌握掘进进尺和回采产量,与技术科紧密配合,做好矿井生产的技术工作。要定期召开各部
17、门技术碰头会,对在技术方面出现的不合理的标准进行修改,以便制定出合理的技术标准。对本矿出现严峻的资源白费现象要及时上报上级煤炭主管部门。要经常与上级部门保持联系,以便掌握更新的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二、矿井地质工作治理制度1、坚持为生产服务的方针,了解并掌握生产情况,依据矿井生产布置,有打算地进行工作。2、整理各种地质资料,分析、研究矿井范围内地质构造变化规律,查明阻碍矿井生产的各种地质因素。3、认真做好原始记录、整理和编录工作,各种井巷剖面图及其它地质图件的编制均按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要求进行。4、及时修改日常生产用图,提高资料的可靠性,及时为生产设计提供所需资料,努力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可靠性,随
18、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地质问题。5、按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规定和设计及有关部门的时刻要求为生产提供掘进、回采地质讲明书、采区地质报告及其它地质资料,编制生产补充勘探报告。6、妥善保管并定期修改规程规定的各种资料及必备图件。7、定期进行资料综合分析,做好工作面、采区完工后的总结工作。8、掌握矿井范围内及周围小煤窑分布情况及与本矿开采的关系,发觉有与本矿贯穿或其它危及矿井安全生产的情况时,立即向矿调度室和矿领导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9、积极引进新技术,增强探测手段,提高地质工作质量,为矿井生产服务好。10、因地质及水文地质因素需要修改设计,巷道报废时,地质主管人员必须提出预备的
19、资料,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提供生产设计部门使用。地质观测点的原始记录,地质原图,以及各种地质报告讲明书,综合成果图,必须移交资料室妥善保存。三、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治理制度1、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开展工作。2、负责矿井范围内地面水文调查工作及矿井涌水观测,并对所收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每月底做出月报表。3、参与矿井重大灾难预防措施和雨季“三防”措施打算的编制,并指导、监督执行,严防重大水患发生,保证矿井安全生产。4、查明井下、井上生产、生活、工业供水及开采阻碍农村用水情况,为增加和解决矿区、农村供水源提供资料。5、采掘工作面开掘前,地测科要提供水文地质资料,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20、,并要注意观测开采工作面实际涌水量情况,掌握开采中涌水变化关系,做好开采预报工作,6、依据规程建立健全各种水文台账,编制各种水文地质图纸。7、对图纸资料进行档案化治理。四、图纸资料保管和使用制度1、随着井巷工程的进行,随时收集揭示出来的地质现象和水文情况,及时填图进行对比分析。2、正常情况下,每个季度对井巷工程所见地质构造进行一次分析,专门情况随时分析、推新,保障生产正常进行。3、每年年终,对资料统一进行一次全面分析,依照构造变化修改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各种相应图件资料。4、所有贯穿工程,贯穿后及时进行闭合导线测量,评定导线精度,不能形成闭合的导线要用复测支导线评定导线精度。5、各种采掘工程平面图
21、,每季度填绘一次,每年年终进行一次全面修正,组织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查。6、在科内保管使用的常用地测资料档案要分门不类,由专人负责治理。建立保管和使用制度,有索引、有目录、帐卡物相符。应归档案室保管的资料要及时整理归档。7、本矿有关单位借阅资料要有借条,外单位借阅资料必须通过矿总工程师批准方可借阅。建立手续,按时归还。8、所有向外提供的一切地测资料、报表等,报出前必须经技术负责人严格把关审查,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才能提交或报出。9、由测量人员提供的成果资料及绘制的各种图纸资料必须按照国家测绘成果治理规定进行治理,及时向技术科提供和使用,以便发挥成果资料在生产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0、对
22、所有测绘成果进行科学治理,运用科学手段及时、准确、安全、方便地提供使用。11、对所有成果进行档案治理,严格保密措施,各种图纸不准私自外借,认真做好各种资料的保管,并进行登记选册,加强对图纸资料的治理。五、测量仪器使用保管制度1、对所有仪器、设备、专用工具均须专人保管,建账登记,帐物相符。2、台账应详细登记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编号,技术性能及完好状态。3、仪器设备的使用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各部螺丝旋动要轻,不得用力过猛,以免损坏部件。4、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应擦拭的部件要擦拭洁净,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5、仪器设备用万后及时交回,接收时保管人员要细心检查,发觉损坏要及时追查处理。6、对所有测绘仪
23、器及绘图设备要进行严格治理,做到谁使用谁保养,谁负责治理。7、使用仪器要小心,不准使用运输矿车运送仪器,必须做到仪器不离人,机走人相随。使用仪器时不得碰、撞仪器,以免损坏仪器。8、要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维修,定期对仪器除尘、加强对仪器的保养工作。9、仪器设备要定期按规定到检测部门进行检查校正,保持仪器设备的良好状态,保证正常使用。10、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验,保证仪器有足够的测量精度,确保能正常使用。11、仪器使用后必须随时将仪器装入箱内,并上好扣,锁好锁。12、所有仪器设备工具,只限本科工作人员在本矿范围内执行工作任务使用,任何个人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带出矿外做与本矿无关的工作。13、专门情况外
24、单位需要借用本科内仪器设备和工具,必须有经科长同意,矿总工程师批准,办理借用手续方可,重要仪器设备需派专人跟随前往。六、矿井及地质灾难预测预报制度1、地测科要随时对地质灾难进行预测,并以书面形式向生产部门进行预报。2、地测科必须以矿井地质条件和生产条件为依据编制年度灾难预防及处理打算并上报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后交矿长组织实施。3、预测的矿井、地质灾难要做到及时准确,不得盲目预测,更不准无掘进行预报,阻碍安全生产。4、对矿井、地质灾难预测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向生产单位发出预报。5、要掌握和了解各种灾难地点,灾难性质以及灾难涉及面积,以便制定灾难预防措施和撤退路线。6、成立防灾、抗灾领导组,为灾难
25、突发抢险做好预备。7、定期进行灾难演习,以便使受灾地区工作人员安全、快捷地撤出灾难发生地点。七、采掘打算编制审批制度1、采掘打算由地测科、技术科、安全科、打算部门共同制定,最后由地测科收集整理编制成册,经总工程师审查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土局进行审批,采掘打算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2、采掘打算在编制过程中必须以科学技术为依据,不断提出新方案、新思路、以本矿实际利益动身,按照规程规定和技术政策对采掘打算进行合理安排。3、采掘打算在实施过程中,随时进行修改得到更经济更科学的开采打算。八、贯穿工程测量制度1、巷道贯穿测量工程由地测科全面负责,严格按煤矿测量规程规定进行测量。2、巷道贯穿前必须进行贯
26、穿测量设计并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3、测量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布设导线类型和设计精度进行测量,测量记录应使用标准手簿进行记录。4、测量时,各工作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记录者必须对司仪者报出的数据进行复读,记录者应对每站测角中误差进行计算,如该站超限时,必须进行重测。5、距离丈量,尽可能丈量水平连长,每尺读数应读两次。6、高程操纵测量在斜巷内采纳三角形高程测量,水平巷道采纳水准高程测量。7、在标定贯穿中线时,必须采纳正、倒镜分不进行标定,然后取平均值,做为贯穿巷道中线。8、每项贯穿工程,两工作面岩巷相距1520米,煤巷2030米,机掘巷道相距50米时,由地测科向掘进队下达“贯穿通知
27、书”由一个掘进头进行单向掘进。9、每项贯穿工程结束后,都必须对贯穿巷道进行实际偏差测定,并写出贯穿测量总结,对该项测量工作进行评价。10、贯穿测量成果整理后,应及时装订成册,存入档案进行备查。九、矿井测量工作治理制度1、所有测量工作都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规定执行。凡不符合规程规定要求的必须重做或补做。2、年初应按季度编制年度工作打算,年末写出工作总结,上报矿领导。3、凡是重大测量工程,如地面操纵网测量、大型贯穿测量、岩移观测工程、建筑物和水体等的保安煤柱设计等,均须编制方案、设计、并按规定报批。工程完工后,必须提交成果资料,图纸和技术总结,并组织有关人员鉴定验收。4、井巷工程标定开口位置和中腰
28、线,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准确、及时。5、向外提供的一切资料、报表等,均须经技术负责人严格把关,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方可提交或报出。6、测量人员对自己负责完成的资料和成果必须按规定核对整理后归档保存。7、非地测工作人员如需查阅地测资料、图纸,必须持本部门负责人和总工程师批准的证明,否则拒绝查阅。8、使用交换图的个人和单位,应严格执行北峙峪煤矿交换图治理制度。9、认真保管图纸资料,测量资料不准外借。图纸的复制,晒印、发放,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严格操纵份数,认真填表登记,发放要落实到人头,不得乱发。10、地测绘图所需仪器、设备、资料和费用,应按有关规定预先做出年度打算。11、按规定每月进行一次煤堆
29、存煤测量,上报有关领导。12、每旬按时进行采掘进度验收,准确及时地填报验收报表。13、每月5日前应把各种交换图填好上报。14、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十、地测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1、开拓延伸工程地质报告,矿井地质报告,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编制完成后必须经矿和上级煤管局审批后方能生效。2、采区地质报告编制完成后必须经矿、上级局有关部门审批。3、各种采掘地质讲明书必须经矿生产、安全等有关部门和矿总工程师审批才能使用。4、储量的转入、转出、注销、报损必须按规程规定的有关部门批准。5、各种村庄、河流、铁路等保安煤柱必须经矿生产部门、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6、凡是重大测量
30、工程,如地面操纵网测量,大型贯穿测量,岩移观测工程等,均须编制方案报有关部门审批。工程完工后必须提交成果资料,图纸和技术总结。7、每月的储量平衡表,“三量”报表必须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上报。8、各种交换图,每年年初绘制完成后必须由矿总工程师召集有关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全面认真地审查修改后方可晒制填报。9、各种地测资料,必须在认真校对、验算审查签字后方可使用。10、地测资料必须由地测人员编制整理成册,并填写审批卡按程序进行审批。11、填写好的审批卡,经地测科负责人审查签字后上报总工程师审定。12、经审查后的地测资料、报告要进行编号登记注册入档,便于查找。13、重要地测资料及报告还应提交上级主
31、管部门进行审查备案。14、未经审批的地测资料,不准交生产部门使用。十一、地测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1、所有地测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和细则执行。不符合要求必须返工。2、严格坚持复测、复算、验算、审核制度。3、能形成闭合的导线,均进行闭合测量,以衡量导线测量精度。4、所有贯穿巷道贯穿后,都要检查贯穿偏差值,衡量精度。5、巷道掘完和工作面采完后,须进行总结,对比地质讲明书和地质、水文预报。检查预报准确率,或钻探、探测精度。6、中腰线发生偏差,要及时找出缘故,并采取补救措施。7、凡发生较大质量事故,以致造成工程返工、报废和阻碍生产正常进行时,必须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以便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
32、,不得拖延。8、对事故必须组织有关领导、技术人员进行严肃认确实追查、分析,并详细记录追查情况。9、追查事故要坚持“四查”(查思想、查领导、查制度、查纪律)和四不放过(事故缘故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没有同意教育不放过)的原则。10、事故追查分析清晰后,写出事故报告及处理意见,呈报上级有关部门或有关领导审查指示。十二、资源治理制度(一)矿井储量治理制度1、遵照资源法、煤炭法、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和储量治理规程,合理开采,减少损失,提高资源回收率。2、储量必须按分类、分级不,分水平进行计算统计。3、加强生产补钻,保证矿井生产储量的可靠程度达到煤炭工作技术政策规定
33、的要求。4、矿长、总工程师对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开采、保证矿井各类损失率达到打算要求负直接责任。设计、生产技术部门对设计的先进性、保证合理开采负技术责任。5、储量治理人员严格执行储量转入、转出、注销、报损和地质、水文地质损失等有关规定。6、储量治理人员必须深入实际,熟知设计、生产开采动态和储量损失情况。对不合理设计,不合理生产作业提出意见和建议,实行业务监督。7、储量治理人员必须保证储量规定图纸、计算台账齐全,符合规定要求。8、定期编制上报储量、损失量、储量动态、三量及回收率报表。9、采掘工程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不同意私自改动。尽量做到不留顶煤、底煤、不丢浮煤。10、采煤队要严格操纵
34、采高,发觉偏差及时调整。11、调度室每旬对各回采工作面的采高和浮煤丢失厚度进行1-2次实测,发觉不符合规定,及时通知该责任单位进行调整,否则,在月末结算产量时,除将损失和超采数量从当月中扣除外还要追究责任。12、储量治理员必须以台账形式对储量进行治理。13、必须建立好两种图纸、两种台账、即“储量计算图”、“损失量计算图”、以及“储量计算台账”、“损失量计算台账”。14、必须按要求格式把各类数据反映进储量台账表中。15、随时掌握储量动态,发觉问题及时向领导反映,不准有意隐瞒不报。16、严格按照储量计算指标进行分块段、分水平计算储量和各种损失。17、台账的数字必须反映清晰,不准涂改勾划,应做到数字
35、清晰。台账和图纸要吻合,发觉问题要及时解决,必须做到定期汇总、上报。(二)资源回收治理制度1、为合理开发和爱护煤炭资源,制止吃肥丢瘦,乱挖滥采等严峻白费资源行为发生,加强煤炭回收治理,努力提高煤炭回收率,较少损失特制定本制度。2、必须加强地质工作,进一步查清地质、水文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为保证水平采区、工作面接替和合理布局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3、积极引进提高煤炭回收率的有效经验和方法,努力减少设计损失,对已批准的储量范围内个不煤层及边缘块段,如设计规定不予开采的必须提出充分理由,其含量在设计中独立出来,并按照规定,参与全矿井和采区的设计损失率计算。4、采区回采率必须列入经营承包范围和年度打算的
36、要紧考核指标,并作为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治理的考核条件。5、技术科负责完成矿年度下达的回采率指标和提高回采率的生产技术治理工作;设计部门保证从设计参数上达到技术政策要求;地测科具体负责回采率的验算和监督治理工作;打算部门具体负责回采率年度打算指标的下达和检查工作。6、坚持正规开采,积极推广应用提高煤炭回采率的新技术,新工艺,合理布局,正规开采。7、采区回采率必须与经济指标挂钩,完不成当年矿下达的回采指标的扣发技术科全年奖金的5。8、采区回采率是否完成指标,应从地测科提供的报表数据为准,对有意虚报采区回采率的单位或个人,按为完成回采率指标进行处理。(三)储量变动及损失治理制度1、储量变动,必须严格
37、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未经批准,不得改动,储量变动的审批由矿总工程师召集技术科、地测科、打算、安检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报上级国土部门审批。2、申请转出、转入、注销、报损必须实事求是,并有足够的工程证实,凡应一次处理的,不准化整为零,进行分次处理。3、由于违反开采程序、乱采乱掘等缘故,破坏或无充分理由丢弃不能再采的煤层块段,一律按不合理损失处理不能报损。4、必须随时掌握矿井、采区、工作面的损失情况,并对损失率及损失动态,损失比重及造成损失的缘故,定期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减少损失。5、对经上级批准后的储量损失,应在地测原图上注明批准文号、日期、储量核减的范围及数字,并将批准文件的原
38、始资料一并妥善保存,在矿井报废时上交主管部门。6、储量治理人员,必须经常进行工作面调查,并填绘储量损失图,应对采出量和损失量进行全面核验,重新计算验证,并报上级国土部门批准。7、生产矿井储量动态表、生产矿井储量损失量表和储量基础表由矿地测科填报,报表必须于每年二月十五日前报出。8、报表编制后,必须经制表人复算,制表人盖章后方可报出。9、报表必须以生产井口为单元填写,按井口进行汇总。10、表中各栏各项必须填全,一般不得空格如有上述情况,须讲明情况,有检验条件的必须吻合,报表的文字讲明要简练,字迹要工整清晰。11、报表中储量增减及转出、转入、注销、报损均需经正式批准后方可填入。12、报表各栏数字要
39、求保留一位小数。(四)“三量”治理制度1、“三量”的治理工作由地测科提供设计,资料及图纸并由技术科负责具体实施。2、及时了解“三量”的预备状态,并及时反映采掘工程的进度和资源预备的合理性。3、贯彻“采掘并举、掘进先行”的方针,保证采、掘关系平衡,并做好三个煤量的合理配置。4、按照统一的原则对“三量”进行圈定和计算,及时反映三个煤量的合理程度。5、在一定时期内,使掘进工程构成的煤量达到生产接替的资源预备最佳状态,平衡好采掘接替关系指标。6、及时掌握矿井采、掘工作协调状况,技术科每月按采区、水平的施工进度,工程预备及回采进度,以“三量”可采期来核定、审查采、掘接替关系,确保工作面均衡生产。7、工作
40、面提早十天预备,采区提早预备时刻为一个月,水平提早预备时刻为一年。8、技术科经常平衡采、掘关系,定期进行“三量”计算,保证采、掘接替正常。9、地测科要按一定的格式和程序逐级填报三个煤量报表,并有相关的图件和文字讲明。10、“三量”的预备要有适应的生产打算安排,符合开采程序。针对采掘现状,研究矿井生产,开拓延深,采区设计,地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十三、“三率”治理制度为了加强对矿产储量的严格治理,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白费,特制定“三率”治理制度。1、必须建立好两种图纸、两种台账、即“储量计算图”“损失量计算图”、以及“储量计算台账”“损失量计算台账”。2、储量变动,必须严
41、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未经批准,不得改动,储量变动的审批由矿总工程师召集技术科、地测科、打算、安检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决定。3、申请转出、转入、注销、报销必须实事求是,并有足够的工程证实,凡应一次处理的,不准化整为零,进行分次处理。4、由于违反开采程序,乱采乱掘等缘故,破坏或无充分理由丢弃不能再采的煤层块段,一律按不合理损失处理不能报损。5、必须随时掌握矿井、采区、工作面的损失情况,并对损失率及损失动态,损失比重及造成损失的缘故,定期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采区措施,减少损失。6、对经上级批准后的储量损失,应在地测原图上注明批准文号、日期、储量核减的范围及数字,并将批准文件的原始资料一并妥善
42、保存,在矿井报废时上交主管部门。7、储量治理人员,必须经常进行工作面调查,并填绘储量损失图,应对采出量和损失量进行全面核验,重新计算验证。8、生产矿井储量动态表、生产矿井储量损失量表和储量基础表由矿地测科填报,报表编制后,必须经制表人复算,制表人盖章。9、表中各栏必须填全,一般不得空格如有上述情况,须讲明情况,有检验条件的必须吻合,报表的文字讲明要简练,字迹要工整清晰。10、报表中储量增减及转出、转入、注销、报损均需经证实批准后方可填入。11、报表各栏数字要求保留一位小数。12、同意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治理。按时与国土部门进行“三率”考核,认真填报考核表。十四、图纸交换制度图纸是煤矿指挥生产的重
43、要工具之一,没有图纸就会造成生产混乱,就会出现胡挖乱采现象。为了及时了解坑下实际开采情况,并同意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治理,特制定图纸交换制度。1、固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以图纸指挥生产。既要明白业务,又要明白技术,此项任务由地测小组负责。2、地测小组要对坑下各班组所采掘的巷道,实际尺寸和方向,如实填绘到本矿图上,以备交换和指挥生产。3、依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每月要与国土所交换一次图纸。4、对不按采掘打算作业,越块越界开采,不及时填绘各种图纸的行为,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依照情节上报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十五、储量治理制度1、遵照资源法、煤炭法、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和储量治理规定,合理开采,减少损
44、失,提高资源回收率。2、储量必须按分类、分级不、分水平进行计算统计。3、加强生产补钻,保证矿井生产储量的可靠程度达到煤炭工作技术政策规定的要求。4、矿长、总工程师对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开采、保证矿井各类损失率达到打算要求负直接责任。设计、生产技术部门对设计的先进性、保证合理开采负技术责任。5、储量治理人员严格执行储量转入、转出、注销、报损和地质、水文地质损失等有关规定。6、储量治理人员必须深入实际,熟知设计、生产、开采动态和储量损失情况。对不合理设计、不合理生产作业提出意见和建议,实行业务监督。7、储量治理人员必须保证储量规定图纸、计算台账齐全,符合规定要求。8、按期编制上班储量、损失量
45、、储量动态、“三量”及回收率报表。9、采掘工程应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不同意私自改动。尽量做到不留顶煤、底煤、不丢浮煤。10、采煤队要严格操纵采高,发觉偏差及时调整。11、调度室每旬对各回采工作面的采高和浮煤丢失厚度进行12次实测,发觉不符合规定,及时通知该单位进行调整,否则,在月末结算产量时,除将损失和超采数量从当月中扣除外还要追究责任。12、储量治理员必须以台账形式对储量进行治理。13、必须建立好两种图纸、两种台账、及“储量计算图”“损失量计算图”、以及“储量计算台账”损失量计算台账。14、必须按要求格式把各类数据反映进储量台账表中。15、随时掌握储量动态,发觉问题及时向领导反映,不准有意隐瞒
46、不报。16、严格按照储量计算指标进行分块段分水平计算储量和各种损失。17、台账的数字必须反映清晰,不准涂改勾划,应做到数字清晰。台账和图纸要吻合,随时发觉问题要及时解决,必须做到定期汇总,定期上报。十六、顶板治理制度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健全完善顶板治理机制,强化顶板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促进我矿顶板治理工作的规范化,依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经研究特成立如下顶板治理专业小组:一、顶板治理专业小组: 组 长:申玉明(矿长)副组长:梁 正(总工) 张 萍(生产矿长)成 员:申根平 申志强 秦有保 王建明 王正河 宋满则
47、 李庆义 宋宪宗 宋建忠 王安平 原旭兵 柴正周 孟保平 原二保 秦红芳 李俊明 陈利生 原文兵 秦国胜 武银山二、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调度中心,由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顶板治理的日常工作。2、顶板治理职责划分(1)领导组组长是本矿顶板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矿的顶板治理工作负要紧领导责任,负责健全本矿顶板治理的机构,制定顶板治理岗位责任制,配备顶板治理工作人员,落实顶板治理所需材料、资金。(2)副组长总工程师对本矿的顶板治理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制定顶板治理工作打算和安全技术措施,及组织推广和应用顶板治理新技术。(3)副组长生产副矿长生产副矿长对本矿的顶板治理负直接领导责任。监督落实采掘
48、作业规程以及顶板治理过程中的各种安全技术措施。(4)各成员为本单位顶板治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顶板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检查。顶板的日常治理、观看、检查。(5)按“轻重缓急”的原则组织井下工程。(6)依照季度、年度各专业组所属队组的顶板治理情况,进行评优、奖励和处罚。(7)领导组要严把设计关口。坚持采面和巷道布置要有利于顶板治理、端头维护、超前维护的原则,并满足工作面过断层、空巷等专门构造的要求。a.工作面布置必须避开对顶板治理、维护有较大阻碍的地质构造。b.巷道断面、设备、管(线)路等布置要有利于两巷端头维护和超前维护。3、建立健全顶板治理责任体系(1)公司分管副矿长、科队长是本单位顶板治理工作
49、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顶板治理工作负要紧领导责任。负责健全本单位顶板治理的机构,制定顶板治理岗位责任制,配备顶板治理工作人员,落实顶板治理所需材料、资金。(2)矿总工程师、技术科长对本单位的顶板治理工作负技术责任。a.组织制定顶板治理工作打算和安全技术措施。b.负责组织推广和应用顶板治理新技术(3)分管采、掘生产的副职是本单位顶板治理的直接责任者,对顶板治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a.负责组织和实施顶板治理工作打算。b.负责组织实施各项顶板治理措施。(4)安全科对监管范围顶板治理工作负监察责任。4、建立、健全顶板治理相关工作制度(1)公司顶板治理工作要做到年初有打算、年末有总结。(2)公司要编制
50、年度顶板治理工作打算、顶板治理专项资金打算和安全技术措施。顶板治理专项资金要紧用于: a.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的试验费;b.购置、更新顶板动态监测、矿压观测仪器和仪表,进行矿压观测;c.开展顶板治理竞赛活动。(3)每半年召开一次顶板治理工作专项会议。依照安全生产实际,分析顶板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顶板治理改进意见,并对顶板治理新技术、支护新工艺的推广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矿井每季,科(队)每月要召开一次顶板治理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顶板治理工作,检查分析顶板治理工作打算、规章制度、资金打算的执行落实情况,对顶板治理工作进行讲评,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5、严格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执行程序
51、。(1)每个采掘工作面必须依照煤矿安全规程和作业规程治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编制符合本工作面实际的作业规程,严禁无规程作业。作业规程必须由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不得传阅批示。(2)矿总工程师每月要对所辖专业的规程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复审。(3)如遇情况变化时,要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贯彻执行。(4)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有下列顶板治理内容、资料:支护设计;工作面(包括上下端头、超前支护) 支护形式、规格;依照矿压观测资料进行的支护密度计算;支护质量动态监测的具体讲明;工作面初次放顶、周期来压、坚硬或复合顶板、软底板、分层开采人工假顶、过空巷或地
52、质构造带、回柱放顶、工作面收尾等情况的顶板治理措施。(5)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有下列顶板治理内容 : 巷道永久支护和临时支护的形式、规格、尺寸;处理冒顶事故以及巷道开口、贯穿、开帮、挑顶、巷修、过地质构造带等情况的顶板治理措施。(6)巷修和通风设施的施工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明确支护形式、先支后撤顺序和处理局部漏顶、片帮事故的治理方法、安全技术措施,并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6、积极完善和革新采掘工作面支护工艺(1)改革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推广使用先进的大功率电牵引智能化采煤机等采煤设备。(2)在有条件的煤层,优先推广使用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3)加强采掘工作面顶板治理,不断完善、
53、提高支护手段和支护形式,进一步提高顶板支护质量监测工作水平。综采工作面实行矿压在线监测,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纳锚杆、锚喷等支护形式时,必须设置综合测站,对顶板离层、顶底板移近量进行实时检测,随时掌握巷道表面和深部位移、顶板离层、锚索锚杆受力状况,实现顶板治理科学化。综合测站的设置和观测频次要依照实际确定,并在作业规程中予以明确。7、严禁空顶作业。8、严格执行煤矿采煤、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方法等有关规定。(1)坚持公司每季度检查、矿井每旬检、每月验制度。(2)坚持开展工作面工程质量、顶板治理及规程落实的班评估工作。(3)班评估执行检查验收人员现场填写验收单,依照检查情况计算得分、定级制度
54、。(4)检查中发觉的问题要逐条落实整改。9、认真执行支架(支柱)定期检修和使用单位验收治理制度,严格检修、验收标准。(1)入井的支架(柱),入井前必须经生产、机电、供应部门的有关人员依照验收标准和要求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支架(柱)不得入井。(2)支架(柱)检修单位,必须依照检修标准进行检修,确保检修质量。(3)公司的生产技术、安全、机电、供应等职能部室,要依照支架(支柱)使用情况,对检修单位进行检查、监督,发觉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10、严格采煤工作面的支护治理,保证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1)综采工作面支架选型合理,顶梁接顶严实,无死架和不接顶架。综采工作面的液压支架要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
55、得超过50mm,支架中心距偏差不超过100mm;相邻支架不能有明显的交错。液压支架与顶板平行支设,最大仰俯角7,液压泵站压力不低于30MPa,液压支架的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2)单体支柱支设要牢固,不准打在浮矸、浮煤上。支柱的排距、柱距、迎山角要符合规程要求。地板松软时,支柱必须穿铁鞋,钻底不大于100mm。同一采煤工作面中,不得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金属顶梁和单体液压支柱,在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或使用时刻超过8个月后,必须进行检修,检修后的支柱必须经压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回采工作面必须配备观测仪器、仪表,坚持顶板动态观测,开展矿压观测预测预报工作。(4)木垛、丛柱、戗柱、
56、戗棚、密集支柱、“四对八梁”等专门支护,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并严格按要求支设,确保质量。(5)液压支架(滑移支架)、单体液压支柱支撑范围内必须与采高相符,不得超高使用。工作面出现倒架、歪架、死架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予以及时处理。(6)采煤工作面必须经常存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其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7)回采工作面因故停产前,必须将液压支架移至最小控顶距,并采取有效的防止支架自降措施。端面距超规定时,要支设贴帮柱。工作面停产期间应安排专人进行巡回检查,发觉隐患时,应及时汇报、处理。11、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多发地点的技术治理(1)两巷超前支护回采工作面上
57、下顺槽应超前20m进行加强支护。超前支柱必须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或超前液压支架(推广使用自移液压支架),所有支柱必须架设牢固,并有防倒柱措施。a.两巷超前支护所用单体支柱必须进行监测,初撑力要达到规程规定要求,否则,要进行二次注液。b.回采工作面两巷超前的支护形式、支护强度、排距、柱距、迎山角以及工作面的防片帮措施等,均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c.沿空留巷的巷道要及时维护。明确采后巷道维护责任,确保采后巷道的维护质量。d.工作面上、下顺槽超前支护,必须完整无缺,两巷的高度、宽度以及支护质量符合规定要求。(2)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护工作面上下端头必须使用端头支架,没有使用端头支架的,要严格按规定要求使
58、用“四对八梁”进行支护。12、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周期来压和采面收尾期间的顶板治理。(1)初次放顶时的顶板治理:a.矿由生产副矿长、生产科队、安全科和有关科(区)队干部组成初次放顶治理小组。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前要制定专门的技术措施;初次放顶期间,每班都要有初次放顶治理小组成员跟班指挥,监督初次放顶措施的执行落实,发觉安全隐患,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处理,以防重大冒顶事故发生。b.顶板坚硬的工作面初次放顶有困难时,要采纳人工强制放顶。采纳人工强制放顶时,其炮眼布置、数量、深度、角度、间距、装药量等参数要在作业规程或初放技术措施中予以明确规定,并必须经矿长、总工师签字批准后实施。c.工作面初次放顶工作
59、,只有经初放治理小组确认,回采工作面的顶板确实放下时,初次放顶工作方可结束。(2)周期来压时的顶板治理a.及时掌握周期来压规律,严格周期来压时的支护设计和现场治理。按规程规定严把差不多柱、专门支护的支设质量,并严格按规程规定进行回柱放顶。b.工作面采空区最大悬顶面积、操纵措施必须在作业规程中予以明确规定。c.收尾时的顶板治理采面收尾的安全回撤措施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回撤完毕后,要及时对该工作面进行封闭。综采工作面收尾必须有专门的收尾及拆除措施。并按措施进行顶板治理和维护。积极推广使用锚网等支护形式,为撤架工作制造良好条件。加强工作面收尾切割眼的支护治理。使用锚杆支护时,必须配合锚索、金属网
60、等进行联合支护,切割眼两帮必须打点柱进行顶板支护。13、采面过陷落柱、采空区时的顶板治理(1)陷落柱直径大于工作面长度的1/3 时,原则上采取绕、甩的方法,不得强过、硬过。(2)硬过陷落柱时,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组织措施和分装分运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3)采面过构造放炮时,必须事先采取防护措施,以防崩坏支架(柱)、阀组、管线等。(4)工作面过陷落柱遇顶板破裂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冒顶事故发生。(5)过陷落柱开挖岩帮时,要严格掌握开挖方向和倾角,岩石面和煤壁要保持一致,不准过多的挑顶拉底。(6)采面过采空区时,依照采空区实际情况,要优先对采空区进行注浆,使顶板接实后,方可回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保与团险-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早会分享激励专题培训模板课件资料
- 广东省广州番禺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高一上学期生物学人教版(2019)期末模拟测试卷B卷(含解析)
- 2025届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技术员合同
- 离婚协议书单张
- 房子租赁合同内涉及的
- 房屋租赁合同及纠纷
- 《在线教育》课件
- 课件的教学课件
- 基于LabVIEW的温湿度监测系统
- 运输巷开口前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副本
- 纱线上浆浆纱工艺浆料配方2
- HGT-20592法兰尺寸对照表
- 急诊取栓病例演示文稿
- JJF 1851-2020α谱仪校准规范
- GB/T 36854-2018集装箱熏蒸操作规程
- GB/T 12145-2016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 GB 270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畜、禽产品
- 公共艺术设计-课件
- 分拣装卸等劳务外包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