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课件】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课件】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课件】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课件】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下)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 13 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2)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背景材料一 到18世纪下半期,拉丁美洲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了宗主国的种种限制而缓慢地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生产纺织品、皮革、陶器、铁器、玻璃、肥皂糖等的手工工场及造船厂。1793年墨西哥的克雷塔罗城就有20家生产呢绒的手工工场,雇佣工人1500余人。拉普拉塔的科恰班巴城,1788年有2000名纺织工人,1798年增加到8000人,每年要用原棉100万磅。18世纪末,古巴

2、的榨糖工场有478家,糖的生产占当时世界总产量的1/4。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二 到18世纪下半期,拉美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了宗主国的种种限制而缓慢发展起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在经济上摆脱宗主国束缚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从而推动着殖民地走上争取独立斗争的道路。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引起殖民地社会各阶级、各种族人民的普遍不满。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政治:欧洲殖民地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埋下独立的火种。经济:拉丁美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材料三 玻利瓦尔在书信中写道:“我被送到欧洲学习我研究过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人。”近代法国作家和哲学家的作品给了他以最坚实

3、的文化知识。 摘编自奥古斯托米哈雷斯解放者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材料四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起了推动作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作人权宣言等的传播,促使当时各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日益增长,为拉美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准备了思想基础。宗主国统治力量的削弱,为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外部条件:美国的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1)政治(主要原因):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埋下了拉丁美洲人民争取独立

4、的火种。(2)经济: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成为领导力量);(3)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4)外部条件: 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 美国的独立更是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阻碍了拉美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1.背景2、独立运动的经过1804年海地独立,拉开了序幕。1826年,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西属拉美基本实现独立,建立共和国。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建立君主制。 巴西的独立不是通过武

5、装斗争,而是由最高统治者发动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的,带有与宗主国分离的性质;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与宗主国仍保留着密切的联系。(如保留君主制、政府大权仍由原葡萄牙贵族掌握,仍保存了大土地所有制和奴隶制等等)拉美独立战争后,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第一阶段特点:赶走殖民者,获得民族独立。海地独立斗争1502年该岛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697年西班牙同法国签订勒斯维克条约,将该岛西部割让给法国,定名为法属圣多明各。东部仍属西班牙。1789年8月,法国公布了人权宣言。(海地人)根据人权平等的原则,向法国提出了获得全部公民权的要求。遭到拒绝后,200多人举行了武装起义,次年初便遭到失败。

6、同年8月,再次发动起义。1801年1月,统一了整个圣多明各岛。同年7月,颁布宪法,规定废除奴隶制,居民不分肤色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提倡自由贸易。1802年拿破仑派军试图恢复殖民,未获成功。1804年1月1日,海地正式宣布独立。 王斯德世界通史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形势图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阿根廷智利秘鲁委内瑞拉国父玻利瓦尔阿根廷国父圣马丁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分别是南美北部和南部战场的领导人。两人于1822年在厄瓜多尔举行秘密会晤,后者将秘鲁军队交给前者指挥,并辞去“护国公”,前往法国定居。1826年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大陆300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南美解放者”3、独立后

7、的拉丁美洲存在的问题材料二:独立以后仍然盛行大地产制。殖民地时期绝大多数克列奥地主(土生白人)的大地产不仅原封未动,大土地所有制得到继续发展。而且他们又利用独立后掌权的条件,霸占从殖民者那里没收来的大量地产,在整个19世纪,拉丁美洲各国大土地所有者兼并的土地等于以前3个世纪的总和。这些大地产克列奥地主的大庄园,基本上仍保持中世纪的剥削方式。经济上:大地产所有制(考迪罗)阻碍经济发展材料一:拉美各国独立后,除巴西实行帝制政体外,其他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制,这是一种与欧美的民主共和制不同的考迪罗主义的共和政体,(考迪罗为西班牙语,意为领袖或首领。)考迪罗主义实际上是军人专政的军事独裁制,是大地主专政的

8、一种表现形式。政治:政局动荡,军事独裁,政治经济发展停滞 考迪罗,亦称考迪罗主义、考迪罗制度,原意是首领、头领。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独立后至20世纪前盛行。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独立后虽然部分考迪罗在人民压力下作出一些改革,但由于其和大庄园主在经济及政治上的垄断密不可分,所以未触及大地产制度,是拉美经济发展的阻碍。 考迪罗的出现对于刚刚独立的拉美诸国来说,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但是长远来看,却是阻碍了拉美国家近代化的发展。

9、而且拉美的考迪罗制度一直影响到20世纪拉美诸国的政治走向。材料三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崩溃后,欧美列强主要是英美法德等国的势力便伸向了拉丁美洲。许多拉美国家在经济上已成为英国的附庸;美国利用其有利的地理条件以武力攫取欧美国家尤其是墨西哥的大片领土,同时对拉美各国在政治上加强控制,诸如提出了泛美主义,建立泛美同盟等;从19世纪80年代起,德国也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渗透。外部: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实质为资本输出美国的拉美政策: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将拉美视为其势力范围,实施“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门罗主义的含义主要有三个:(1)要

10、求欧洲国家不在西半球殖民。这一原则不仅表示反对西欧国家对拉美的扩张,也反对俄国在北美西海岸分扩张;(2)要求欧洲不干预美洲独立国家的事务;(3)保证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包括欧洲现有的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事务。美国总统门罗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说明拉美内忧外患,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拉美实际上仍是半殖民地。 时人讽刺西奥多罗斯福的“大棒政策”所画的漫画在美国政府的“大棒政策”领导下,美国对拉美各国的干涉非常粗暴而且直接。大棒政策以实力威胁为核心,以武力和干涉为手段,以打造美国控制下的垄断封闭型美洲体系为目标。在这一政策指导下,美国的对外战略由地区防御型转变为

11、地区主导型,开始挥舞起“大棒”,在反对欧洲干涉的同时,更直接干涉拉美国家内政。金元外交就是“用美元代替子弹” 运用外交政策推动经济扩张,将附带苛刻条件的投资渗透进拉美,在不进行直接的军事干预的情况下扩展美国商务,排挤欧洲国家在拉美的存在,扼住拉美各国的经济命脉,奴役和剥削当地人民。(1)问题:军事独裁体制(考迪罗),政变频繁、政局不稳。大地产制仍然是经济的主要形式,制约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欧美各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对拉美进行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2)认识: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3、拉美独立存在的问题政治:经济:外部:4.拉美的民族民主革命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

12、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1)巴西: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佩德罗二世, 废除奴隶制度和君主制,建立巴西共和国。(2)墨西哥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农民起义军的支持下,墨西哥人民推翻本国独裁统治。1917 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性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史料阅读:第一条,在墨西哥合众国,任何个人均享有本宪法富裕的权力保障第二条,墨西哥合众国禁止奴隶贸易第二十七条 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利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措施以分散大地产;发展小土地持有制一切矿物,或存

13、在于矿脉、矿层、矿快或矿床中构成矿物质物质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第三十九条 一切权利来自于人民并为人民的利益而创立,人民在任何时候均享有改变或修改其政府形式的天赋权利 第十九条,联邦最高权力在行使权力时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1917年墨西哥宪法,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思考:概括墨西哥宪法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废除奴隶制,保障人权。国家是一切土地、河流和矿藏的所有者,国家采取适当的方式拆散大地产 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意义: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特点:推动民主改革,巩固

14、独立成果,促进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课堂探究】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席卷整个拉丁美洲地区。斗争具有双重性(具有反封建和反殖民压迫双重性质),争取民族独立是首要任务;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以战争的形式思想独立,战争具有正义性。由外来移民及其后裔(土生白人)领导。独立后各国相继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独立运动的结果具有特殊性。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经济上封建大地产制没有被根本触动并有所发展,政治上“考迪罗主义”盛行。种族压迫与阶级矛盾交织如玻利瓦尔、圣马丁(1)积极彻底推翻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大多建

15、立了共和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腐朽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加速了欧洲、美洲封建主义的崩溃。(2)消极:拉美地区的革命具有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为之后的进一步革命埋下了伏笔。只实现了民族独立,未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巴西除外【课堂探究】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1.(2019全国1卷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邻近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 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

16、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练习D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另一方面,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在这种情况下,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称为“亚洲的觉醒”。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国家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伊朗立宪革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国辛亥革命二、亚洲的觉醒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同亚洲各被压迫民族的矛盾空前激化了,这时亚洲除日本外,其他国家均已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亚洲觉醒

17、正是在帝国主义同被压迫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都已空前尖锐的情况下发生的。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民族危机;1.背景材料二 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和壮大是亚洲觉醒的内因。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统治,特别是廉价商品的倾销,破坏了亚洲各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创造了必要前提。经济: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思想:亚洲人民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材料三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既遭到帝国主义的扼杀和限制,又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阻碍,这就不可避免地使矛盾激化和促进人们新的觉醒。材料四 亚洲觉醒却

18、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对亚洲、对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对亚洲来说,这场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它宣告了一个新时代,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这场革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为亚洲资产阶级日后继续革命和无产阶级起来领导革命提供了营养。性质: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代表: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失败2.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印度人民反英斗争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大党,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1905年,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提拉克:圣雄甘地称之为“现代印度的缔造者”1908年,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提拉克,引发了孟买工人的政治

19、总罢工,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运动领导阶级的自私和贪婪、内部的分裂和倾轧、秘密革命组织对革命的负面作用和殖民当局卑劣的宗教挑拨政策打击了英国殖民者。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意义3.伊朗立宪革命(1)时间:1905-1911年,伊朗发生立宪革命。(2)成果: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3)意义:革命虽然在伊朗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但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1906年12月,伊朗基本法(宪法)颁布。这是民主势力和专制势力相互妥协的产物。基本法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议会是国家的

20、最高权利机构;规定王权受议会的制约。议会有批准法律和国家预算及监督预算执行之权。1907年10月,伊朗又颁布了基本法补充编。规定了民主原则,在政治上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及政府向议会负责的原则。整理自肖克19051911年伊朗资产阶级立宪革命革命失败的原因1.立宪派缺乏强有力的革命政党领导,没有真正动员组织人民群众,造成自身力量弱小。2.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联合镇压。4.中国辛亥革命(1)时间:(2)领导:(3)结果: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统治,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拟制退位诏书(4)性质: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角度功绩除旧(革命角

21、度) 反封建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反帝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布新(现代化角度) 政治和思想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建立共和政体,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经济、文化和风俗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思想的藩蓠,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失败依据: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时间革命性质革命对象意义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905-1908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

22、动英国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表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斗争舞台,沉重打击英国的殖民统治伊朗立宪运动1905-1911英俄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制国家,革命虽失败,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中国辛亥革命1911列强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材料 20世纪初,一场革命风暴席卷亚洲。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伊朗等国相继爆发了变革封建制度的革命,菲律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战争,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发展成波澜壮阔的群众性反帝爱国热潮。与此同时,越南、朝鲜

23、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蓬勃发展,这一切汇成亚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列宁称之为“亚洲的觉醒”。摘编自才家瑞“亚洲觉醒”的内涵及该时期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类型与特点 (1)特点: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提出了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旧式的农民起义逐渐被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代替;资产阶级政治革命运动开始不同程度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起来亚洲各国革命者开始进行联合尝试。问题探究指出“亚洲觉醒”的特点(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标志着亚洲各地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在

24、客观上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亚洲成为反帝斗争的重要阵地。(3)传播了民主思潮,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4)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形成,古老的亚洲开始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5)颁布资产阶级法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推动了亚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标志着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中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第一次建立了共和政体;伊朗革命保住了其重要成果宪法;印度人民则迫使英国当局取消了孟加拉分治法案。亚洲觉醒时期各国斗争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开辟了斗争的新阶段。亚洲民族运动在客观上成了西方工人运动的同盟军。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25、析亚洲的觉醒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2.“亚洲觉醒”主要是指20世纪初,亚洲各国发生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这个的觉醒不仅体现在资产阶级身上、而且也体现在所有参加革命的人民身上。推动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的外部压力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C.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扩展3.与19世纪70一90年代相比,20世纪初亚洲觉醒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新”主要表现在( )A.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作用B.斗争目标在于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C.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D.用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练习BC三、非洲的抗争材料二 进入19世纪后,当殖民列强强悍发

26、动以侵占殖民地为目的的侵略战争时,非洲人民毫不犹豫地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抵抗。吴秉真、高晋元非洲民族独立运动1、背景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瓜分,遭到非洲人民的强烈反抗。材料一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非洲带来了空前的破坏和灾难。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丧失了政治独立,一些原来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同一民族,被强行分割为不同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几部分。非洲人民丧失了大片土地,人口锐减,丰富资源遭到无情掠夺。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为了自卫,居民们自动组织起来,在一些要道设立陷阱,用投枪、弓箭袭击贩奴商人。早期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还表现在被捕奴隶进行的顽强斗争上,最常见的反抗方式是逃跑或自杀。据不完全

27、统计,1700-1845年,仅在英、美贩奴船上就爆发了55次大规模的奴隶暴动。 19世纪以来,武装斗争成为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其中,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突出的事件,但在动员民众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非洲反抗斗争形式的变化:由自卫斗争转变成武装斗争2.埃及抗英斗争(1)表现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1879年,以爱国军官、知识分子为骨干力量),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以此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在1882年反抗英国侵略的斗争中,祖国党领袖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抵抗。(2)结果: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阿

28、拉比 埃及的抗争:建立政党组织唤醒民族意识;爱国军官领导武装反抗斗争;3.苏丹马赫迪起义(1)爆发:1881年,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2)特点:持续近20年,曾占领苏丹大部分地区,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苏丹1881年8月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宣布自己是马赫迪(意为救世主),声称要在世上重建真正的信仰和正义。1885年6月其病逝,战友阿卜杜拉继任,自称哈里发,掌管军事、行政和宗教大权。1899年11月在英军偷袭中阿卜杜拉牺牲。到1900年1月起义最后失败。在“英埃共管”名义下,苏丹沦为英国殖民地。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苏丹的抗争:以宗教为外衣;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沉重打击了侵略者;4.埃塞尔比亚抗意战争埃塞俄比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埃塞俄比亚时 间1894-1896领 导 者孟尼利克二世(埃塞俄比亚皇帝)纲领文献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重要战役阿杜瓦战役(1896年3月)是埃塞俄比亚反抗意大利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