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调查苏州结婚越来越晚,离婚率创新高_第1页
小调查苏州结婚越来越晚,离婚率创新高_第2页
小调查苏州结婚越来越晚,离婚率创新高_第3页
小调查苏州结婚越来越晚,离婚率创新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调查:苏州结婚越来越晚,离婚率创新高 HYPERLINK /suzhou/ 蚂蚁网小编了解到,与上一年相比,2014年苏州人平均结婚年龄推迟了0.4岁,为30岁,其中男生平均结婚年龄为30.8岁。昨 日,市民政局公布了2014年度苏州婚姻状况。2014年,苏州大市共办理结婚登记58048对,办理离婚登记16432对,跟上一年度相比,结婚登记减 少4644对,离婚登记增加73对。下面我们通过一组组数据,对咱们苏州2014年市民的婚姻状况进行一番细致解读,你或他(她)也许就是这些数据中的一 份子。结婚篇苏州人结婚越来越晚了“我儿子都30多岁了,也不结婚!”“我女儿明年要30岁了,竟然连个对象都没

2、有!”这些年,为子女的婚姻问题操碎了心的父母越来越多。市 民政局婚姻登记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去年苏州人的平均结婚年龄又推迟了。2012年,结婚平均年龄28.7岁,2013年推迟了0.9岁,是29.6 岁;2014年结婚平均年龄再次推后,达到了30岁。其中,男性的平均结婚年龄为30.8岁,女性为29.2岁。从统计数据来看,从2009年到2012 年,苏州人的结婚年龄平均在28岁多一点;进入2013年,结婚平均年龄首次进入了29岁;进入2014年,结婚平均年龄一下跨到了30岁。2013年,姑苏区、张家港的新人结婚平均年龄都超过了30岁;2014年,结婚平均年龄超过30岁的区域又增加了一个:吴江区。

3、在所有的区域中,姑苏区平均结婚年龄为全市最晚,达到32.1岁,其中男性平均为33.1岁,而女性平均为31岁。专家表示,结婚年龄推迟,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年轻人的学历普遍高,大学毕业时都已经24岁了,若读完博士出来都近30岁了。除此之外,房价高、生活压力大,也是年轻人晚婚的一大原因。16422对夫妇补领结婚证方 先生夫妇已结婚10多年了,不过,最近他们又去了一趟婚姻登记部门,可不是去离婚的,而是补办了结婚证。原来,方先生打算带着老婆孩子春节去欧洲旅游,办 签证的时候要提供结婚证,可是把家里翻了一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结婚证。问了一圈,原来还可以补办结婚证,于是两人立即去补办。在 我们父母那个年代,需要

4、用到结婚证的机会还真不多,最重要的大概就是出门住旅馆了。不过,如今需要用到结婚证的地方太多了,买房子、办贷款、提取公积金、 出国办签证反倒是住旅馆的时候不需要了。民政局婚姻登记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共有16422对夫妇补办了结婚证,比上一年多了2972对。三分之一女性25岁之前完婚尽管结婚平均年龄推迟,但是,“结婚要趁早”这句话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女性在25岁之前就把自己给嫁了。数据同时显示,超过7成的女性、接近7成的男性是在30岁之前完成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其 中,女性在25岁之前结婚的占全部结婚人数的34.6%,25岁-29岁结婚的人数占40%,而在上一年,这两个数

5、据分别是38.2%和38%。男性的法 定结婚年龄为22岁,有23.5%的人在25岁之前结婚,25岁-29岁之间结婚的比例高达44.2%,而上一年这两个数据是26.3%和42.6%。近年来结婚人数像“过山车”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58048对,比上一年一下子减少了4644对,5年来第二次跌破6万对。记 者了解到,这几年,苏州的结婚人数变化较大,很多时候受外界因素影响。2009年,苏州大市范围内的结婚人数为65969对。不过到了2010年,结婚登 记的人数就急剧下降,为55572对,比上一年度减少了10124对,受生育低谷引起的结婚人数少、外来人员减少和“寡妇年”等民间流言的影响,

6、原本打算 在2010年年初结婚的新人不少改到了2009年年底结婚登记。到了2011年,结婚入数再次回到6万以上,为66347对,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 “2010年不适宜结婚”,所以推迟到2011年才结。2012年,结婚登记人数维持在62465对;2013年,结婚登记人数也基本平稳,比上一年仅仅 增加227对,为62692对。离婚篇2014年离婚率创新高苏州人引以为傲的稳定婚姻越来越不稳定了。昨日,市民政局公布了2014年度苏州婚姻状况。2014年,苏州大市共办理结婚登记58048对,办理离婚登记16432对。结婚登记比上一年减少了4644对,而离婚登记则比上一年增加了73对。离婚率(离婚人数

7、与结婚人数之比)创下新高,达到了28.3%。在全省13个城市中,苏州的离婚率也是排名第二,仅次于省会南京。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市离婚率一路走高?离婚人数逐年递增离婚率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可以反映人们的婚姻质量和家庭稳定情况。数 据显示,2009年,我市累计办理结婚登记65965对、办理离婚登记12022对,离婚率18.2%;2010年,结婚55572对、离婚12269 对,离婚率22%;2011年,结婚66347对、离婚12431对,离婚率18.7%;2012年,结婚62465对、离婚13617对,离婚率 21.8%;2013年,结婚62692对、离婚16359对,离婚率26

8、.1%。2014年,结婚58048对、离婚16432对、离婚率 28.3%,创下我市有记录以来的年离婚人数之最,离婚率也是创新高。其中,姑苏区离婚率最高,为34.79%,苏州工业园区以离 婚率32.0%位列第二,昆山市离婚率30.75%排在第三位,太仓市离婚率28.83%紧随其后,吴中区、相城区离婚率分别是28.71%和 28.69%,位列第五第六,其后分别是虎丘区28.14%、常熟市25.15%、张家港市22.38%。在全省13个城市中,苏州市的离婚率仅次于省会南京,位居全省第二。由此可见,苏州人当年引以为傲的稳定婚姻已被撬动了一角,婚姻幸福度越来越低。“七年之痒”仍是第一道坎一 般情况下,

9、新婚头三年是磨合期,第7年进入危险期。在最初的两三年,夫妻处在磨合期,尚怀包容之心,到六七年时开始遭遇“七年之痒”,很多家庭没能迈过这 道“坎”。小杨和小文就是这样。两人是大学同学,2007年大学一毕业就结了婚。然而,随着儿子的出生,夫妻两人就开始有了争端。谁来带儿子?经过一番争 执,最终丈母娘来了。在怎么带孩子的问题上,小张跟丈母娘有了矛盾。此后,小张在儿子的教育上完全没有了话语权,只能每天躲在书房里打游戏。久而久之,他 在游戏中认识了一个温婉可人的“小芳”,渐渐地,小张回家越来越晚,最终发展到了夜不归宿的地步。经过近一年的争吵,两人最终分道扬镳。来 自市民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市结婚平均年

10、龄30岁,其中男性为30.8岁,女性为29.2岁;离婚平均年龄36.9岁,其中男性为38.1岁,女性为 35.8岁。这也意味着,我市结婚7年左右的中年夫妻最易“散伙”,而从年龄段上来看,一般是在30岁到39岁,特别是35岁左右最容易出现婚变。从年龄 段的统计数据来看,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30岁-39岁这个年龄段离婚的人数均占到全部离婚人数的45%左右。工作人员将我市的离 婚人群分为五大类,第一大类是“80后”和“90后”,这一群体容易草率决定,造成闪婚闪离。第二大类是“70后”,第三大类是“60后”。这两类人群离 婚的主要原因和“第三者”有关,感情不专一成了这一年龄段人群面临的最大考验。第四大

11、类是“50后”,主要原因是长期家庭矛盾积压而引起的感情破裂。第五 大类则是“40后”,这个年龄段离婚占比很少,一般是婚龄超过40年的夫妻相互产生厌恶。房子、入学成婚姻“新杀手”一 般说来,过了七年之痒的夫妇的婚姻会走得比较顺畅,但是,2014年,40-49岁这个年龄段的离婚率也是相当高,其中男性在这个年龄段离婚的占到了 25.3%,女性的比例也达到了20.8%。“这一年龄段的人,工作比较稳定,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买房。”民政局工作人员分析,之所以认定是房子 惹的祸,是因为2014年苏州开出75211张单身证明,而2013年开出单身证明的数据是74049张,增加了1162张。据园区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介 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开开心心来领离婚证,领完了之后就咨询怎么开单身证明,没过多久他们就回来复婚了,一般几个月,最快的一周就来了。“在 30岁到45岁的年龄段中,离婚人数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是因为房子而离婚的。”该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年龄段的人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离婚一下能省下几万甚至几 十万,这是个不小的诱惑,更何况很多还能解决不能购房贷款的问题。另外的一组数据也可以说明这个观点。2014年,苏州开出了75211份“单身证明”。而在2013年和2012年,这个数据分别是74049份和48492份。另 外,入学也成为中年夫妇政策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