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高考高三语文名句默写精练二十七参考答案_第1页
备战2022高考高三语文名句默写精练二十七参考答案_第2页
备战2022高考高三语文名句默写精练二十七参考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12 页 共 NUMPAGES12 页备战2022高考高三语文名句默写精练二十七参考答案备战 2022 高考高三语文名句默写精练二十七参考答案 1 2022 年高考名篇名句默写 过关课课练(三)氓 【参考答案】1.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2.兄弟不知 咥其笑矣 3.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4.及尔偕老 老使我怨 5.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6.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7.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8.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9.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10.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 11.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惟庚寅吾以降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又重之以修能纫秋兰以为佩恐年岁之不吾与恐美人之迟暮何

2、不改乎此度来吾道夫先路高三语文名句默写试题综合精选 6.(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谈笑间樯撸灰飞烟灭(3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7.(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8.(1)于嗟鸠兮无食桑甚(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5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别时茫茫江浸月门前冷落鞍马稀(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0.(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2)私我也欲有求于我也(3)(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1.(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3、(3)咨臣以当世之事遂许先帝以驱驰 12.(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东船西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3.(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3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每空 1 分,共 6 分。) 14.(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15.(3)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啼血猿哀鸣 16.(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3)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4)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5)金戈铁马气香万里如虎 17.(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3

4、)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8.(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之所学也(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高考常考文化常识汇编 8.古 人 的 名 、 字 、 号 名 与 字 ,古 代 男 子有 名 有 字 , 名 是 出生后 不 久 父 亲 起 的 ,字 字 是 20 岁 举行 冠 礼 后 才 起 的 。古人 一 出 生 就 会 取 名 ,成 年 后( 行 冠 礼 后 )则 会 有 字 。如 , 岳 飞 , 名 飞 , 字鹏 举 。号,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类似今天的笔名、艺名。古代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

5、。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以字行,是“以字行于世”的简称。即仅称呼此人的“字”,代替其名。例:“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译:谢弘微本名叫谢密,因犯了继母的名讳,所以以字行世。)“叶味道,初讳贺孙,以字行,更字知道,温州人。”(译:叶味道,最初名叫贺孙,以字行世,又改字为知道,是温州人。)表字,字,又称作“表字”。古时孩子成年时取字。孔丘字仲尼,秋瑾字卿。9.庙 号 、 谥 号 、 年 号 庙 号 , 是皇 帝 死 后, 在 太 庙 立 室 奉

6、 祀 时特 起 的 名 号 , 如 高 祖、 太 宗 、钦 宗 。 谥 号 , 皇 帝 的 是 古代 帝 王 死 后 , 据 其 生平 事 迹 评 定 的 称 号 ,如 武 帝 、哀 帝 , 炀 帝 。谥 号 ,是 人 死 之 后 给 予 的 称号 , 有 官 谥 、 私 谥 之分 , 有 褒有 贬 。例 :汉 高 祖 是 刘 邦 的庙 号 , 谥 号 为 高 皇 帝, 按 照 唐 朝 以 前 的 习惯 用 谥 号称 呼 皇 帝 , 应 该 称 汉高 帝 , 汉 高 祖 是 司 马迁 有 史 记 中 的 提法 。 年 号 ,是 中 国 封建王 朝 用 来 纪 年 的 一 种名 号( 亦 可 以

7、 作 为表示 年 份 )。一 般 由 皇 帝 发 起 。先秦 至 汉 初 无 年 号 , 汉武 帝 即 位 后 首 创 年 号。始 创 年号 为 元 狩 ,并 追 称“元 狩 ”以 前 年 号 为“建 元 ”、“ 元 光 ”、“ 元 朔 ”。此 后 形 成 制 度 。历 代帝 王 凡 遇 到“ 天 降 祥瑞 ”或 内 讧 外 忧 等 大事 、要 事 ,都 要 更 改 年 号 。一 个皇 帝 所 用 年 号 少 则 一个 , 多 则 十 几 个 。如唐 高 宗 有14 个 ; 明 清 皇 帝大多 一 人 一 个 年 号 , 故后 世 即 以 年 号 作 为 皇帝 的 称 呼 ,如 永 乐 皇 帝

8、 、 康 熙 皇帝 等 。10.与 死 亡 相 关 殁 :古 人 用 沉 没 比喻 死 亡 , “ 没 ” 是 死的 委 婉 说 法 , 如 :曹操 加 枣祗 子 处 中 封 爵 并 祀 祗令 :“ 不 幸 早 没 。”后 来 易 水 旁 为 歹 旁 ,亦 作“ 殁 ”,如 : 史 记 秦 始 皇本 纪 :“ 其 身 未 殁, 诸 侯 倍 叛 。” 崩 ,本 义 是 山 的倒塌 ,古 代 把 天 子 的死看 得 很 重 ,常 用 山塌下 来 比 喻 ,由 此 从 周 代 开 始 对 帝王 的 死 称 “ 崩 ” 。 薨 ( hng), 指 成群 的 昆 虫 一 起 飞 的 声音 ; 古 代 称

9、 诸 侯 或 有爵 位 的 大官 死 去 , 也 可 以 用 于皇 帝 的 高 等 级 妃 嫔 和所 生 育 的 皇 子 公 主 ,或 者 封 王的 贵 族 。 卒 , , 古 代指 大 夫 死亡 , 后 为 死 亡 的 通 称。 东 园 秘 器, , 古 代 的高 级 葬 具 , 起 初 仅 指皇 帝 的 棺 木 , 后 也 可作 为 一 种荣 耀 赐 予 大 臣 和 外 戚。 山 陵 ,指山 岳 ,旧 指 皇 帝 或 皇 后 的 陵 墓。山 陵 崩 是 帝 王 或 皇后 死 亡 的 委婉 语 。 一 些 称 呼 :称 死 去的 父 亲 为“ 先 考 ”、“ 先 父 ”;称 死 去 的母 亲

10、 为“ 先妣 ” “ 先 母 ” ; 称 死去 的 有 才 德 的 人 为 “先 贤 ” 。 弑 :封 建 时 代 称 子杀 父 、 臣 杀 君 为 “ 弑” 。 丁 忧 , 当 儒 家 思 想主 导 意 识 形 态 后 , “以 孝 治 天 下 ” 就 成 了中 国 历 代正 统 王 朝 的 基 本 国 策。孝 道 最 重 丧 礼 , 父母 任 何 一 方 去 世 , 儿子 需 要 守孝 三 年 ,这 叫“丁 忧” ,也 叫“ 丁艰 ”。父 亲 去 世 ,叫“丁 父忧 ”, 母亲 去 世 , 叫 “ 丁 母 忧” 、 “ 丁 内 忧 ” 。服阕,“阕”的意思是“终了”,“服阕”即“穿丧服的时

11、间终了,守丧期满”,(服除)守丧期满除服。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亦称为“终制”“终丧”。居丧,又称守丧或丁忧。在居丧期间,死者的亲属或其他有关人员一般要遵守某些特定的规范。夺情:又叫“夺情起复”,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离开公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夺哀:犹“夺服”,也叫“夺情”,指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被朝廷强令出仕。历史上关于“ 夺情”最有名的例子是张居正。万历五年,张居正 19 年未相见的父亲去世了,这时正值张居正掌权不久,各项改革事业刚刚铺开,他当然不愿意此时离职。恰逢小皇帝这时也对他崇拜得不得了,

12、两边一拍即合,夺情!但是明代的舆论力量非常强大,无数官员上书谴责张首辅的不孝行为,结果小皇帝生气了,当众痛打反对者的屁股,有人甚至被打成残疾。反对张居正“夺情”的斗争终于被镇压下去了,但张居正在士林中的声望却从此一落千丈。 期 、 功 :期 , 指 穿一 周 年 孝 服 的 人 ; “功 ” 指 穿 大 功 服 (九个 月 )、 小功 服 (五 个 月 )的 亲 族 。12.古 人 的 行 为 礼 节 拜 , 是 古 人 常 用 的表 示 礼 节 的 方 式 , 就是 行 礼 叩 头 , 不 同 的场 和 不 同的 拜 礼 。“ 拜 ” 可 指给 官 职 , “ 拜 官 ” 为旧 时 常 用

13、语 。 再 拜 , 拜 两 次 为 再拜 ,表 示 礼 节 之 隆 重。过 去 书 信 末 尾 也 常用 “ 再 拜 ”以 表 示 敬 意 。 稽 首 , 稽 首 是 “ 九拜 ” 中 最 隆 重 的 见 面礼 节 。 推 手 :古 人作 揖 是推 手 ,根 据 对 象 的不同 ,推 手 时 有 高、平、下 之 别 。对 庶 姓 ,没 有 亲 属 关系 ,推 手 时 稍 微 往 下;对 异 性 ,是 指 有 婚姻 关 系 的 ,则 是 平 推 手 ; 对 同 性, 同 一 个 族 的 , 就 用天 揖 , 推 手 时 稍 微 举高 。13.与 古 人 年 龄 相 关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

14、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及笄【j】,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 15 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 15 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弱冠,男子 20 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而 立 , 年 至 三 十 ,学 有 成 就 。后 来 用 “而 立 ” 指 人 30 岁 。 不 惑 ,意 思 是遇 事能 明 辨 不 疑 。出自论 语 为 政 “四 十 而 不 惑 ”。以 后

15、 用 “ 不 惑 ”作 40 岁 的 代 称 。 耄 耋 , (读 音 magrave;o dieacute;)泛 指 老 年 男性 八 九 十 岁 。14.我国古代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年号纪年法,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等。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 单 于 , 是 匈 奴 人 对 他 们 部 落 联 盟 首 领 的 专 称 。意 为 广 大 之 貌 。此 称 号始 创 于 匈 奴 著 名 的 冒 顿 单 于 之 父 头 曼 单 于 , 之 后 该 称 号 一 直 沿 袭 至 匈 奴灭 亡 。阏 氏 :匈 奴 单于 的 配 偶 的 称 号 , 如同 王 后 。 可 汗 , 最 初 , 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