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仰韶文化中的半坡彩陶12陶器陶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陶器是用黏土做成的一定形状经一定温度烧制而成的器皿。陶器是用可塑性较好的粘土,通过成型、干燥,经低温烧制。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8000年前。至于陶器是如何发明的,至今还缺乏确凿的证据。陶器的出现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方便和巩固了人类的定居生活;扩大了农业生产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对史前新石器时代以及金石并用的上古时代陶器研究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2022/7/15彩陶彩陶是表面有绘画装饰的陶器,根据不同的绘彩工艺,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彩陶和彩绘陶两种。彩陶是将花纹绘于陶丕上,然后入窑烧制,这样彩绘花纹可
2、以经久不脱。彩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新石器中期在黄河流域地区十分盛行。 彩陶分布的地区很广,主要分布在以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主的黄河流域和以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主的长江流域。 彩陶大都为手制;也有部分是轮制而成的。种类多样,形体完整,形成了朴素,优美的艺术效果。彩陶文化是我国灿烂的原始文化中的组成部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马家窑、大汶口、大溪和屈家岭等文化遗址都发现了彩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32022/7/15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形成于7000年前,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仰韶文化是以红陶、彩陶为特色的文化。仰韶文化的历程很长,大约
3、存在于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左右,延续约2000年之久。在2000年的发展过程中,仰韶文化彩陶在造型、纹样方面都体现出独特的装饰美感。彩陶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欣赏品。彩陶的装饰是最能体现原始装饰设计成就的。42022/7/15彩陶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也有的一种艺术。半坡彩陶既精美又别致。其纹饰可分为动植物形、几何形与人面形图案三种。游动的鱼、奔驰的鹿等等,无不凝练鲜活,形神兼备。各种几何纹饰也是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半坡彩陶堪称充满了人文精神内涵的原始艺术精品。52022/7/15 半坡彩陶以象生性纹饰凸显其类型特色,如人面纹、鱼纹、鸟纹、蛙纹等,是先民在从事农业劳动中对自然形象不断观察
4、、接触而来的。彩陶作为一种借助造型和纹饰来表达思维的语言,反映了先民对自然的体验。原始先民最初对艺术的表现和儿童绘画一样,并不具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而是凭借记忆,无意识的将生活题材绘于器皿上,都是本能的冲动,赫伯特里的在其艺术与社会一书中写道:“人们大都以为原始人和儿童最初企图表现事物形象时,要求符合他们目所能见的、最为接近对象的真实其实不然。儿童和原始人在这方面的初步方法,都是对实物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产生一张实物的轮廓画。”绘制在彩陶上的动物纹样,与逐水草而居、狩猎为生的原始先民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画鱼的过程正是认识自然,进而对自然中的题材进行摹写的过程。62022/7/15半坡类型的彩纹,
5、线条单调,图形质朴,以红地黑花为主,也有原地红花或加白衣饰黑红两色花的,可分两类:(a)象征性花纹: 主要有人面形纹、鱼纹、鹿纹等动物形象和象征草木、谷物的植物花纹,其中鱼纹占主导地位。 人面纹可能是“神话”化的图像,头上和嘴角都有化妆式的装饰,似含有某种巫觋性质 鱼纹的数量多,变化大,形象也逼真,其组合有单体和复体两种形式,后者是两条以上的鱼相叠或相连成一组纹饰。 上述动物纹样中,有的可能与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联系。(b)图案花纹: 在装饰上占有重要地位,由直线、各种三角形、斜线和圆点等基本元素构成。其中有些是从鱼纹经过简化演变来的。72022/7/15三角纹彩陶罐82022/7/15波折纹
6、92022/7/15鹿纹102022/7/15 在半坡彩陶各种主题纹样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鱼纹。 半坡彩陶鱼纹演变的过程是:融合分化再融合,它的演变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发展。在彩陶鱼纹演变图示中分析这些纹饰的形态特征,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后期抽象花纹中的三角形或直线组成的纹饰,是由早期写实动物中的鱼形演变而来的。在融合的演变图中可以看出,“两条鱼全身合成一组花纹,头部结合形成两个对顶的三角形,合组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在代表头部的空白三角形中,以小的黑点或圆圈表示鱼的眼睛,全身则成图案化,失掉了鱼形的特征。”另一种融合方式是两鱼上下叠压,体部变化成图案,头部另行分化,其中体部分化后又重新融合成一组新
7、的几何图案。112022/7/15 从纹饰组合上彩陶鱼纹大体可以分为单体鱼纹和复体鱼纹。“早期多用单体鱼纹,晚期则以复体鱼纹为多。”单体鱼纹是由一条鱼单独组成一组纹饰或与其他花纹配合组成一组纹饰。这些鱼纹头、尾、鳃、鳍等身体各部分俱全,比例匀称颇合于解剖学原理,形态有睁眼呆视者;有口微张开、鼻尖翘起作游水状的;有如临大敌牙齿露出,目大睁向前张望着作惊恐状的,整体来看神态变化较多。122022/7/15 复体鱼纹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鱼合组成的一组纹饰。这种组合有上下叠压和平行并列两种形式。上下叠压组合的鱼纹,有的两条或三条头尾方向一致,比较生动;有的是两条身子而却共用一个头;有的两鱼相叠,看不见
8、鱼头。平行并列的鱼纹,有的是两头相对合成一组花纹,有的只有鱼头没有鱼身。在半坡仅发现一例是四个鱼两两相叠、接尾而成的一组花纹,这种纹饰趋于图案化的较多。132022/7/15鱼纹彩陶盆142022/7/15152022/7/15半坡早期:彩陶上鱼类纹的形象较写实,常见的是单独的鱼纹,多为平展的侧面形象,以直线造型,比例虽较准确,然略显平板。半坡中期:彩陶上的单独鱼纹富于变化,因其造型系以直线与弧线 相结合,圆点、弧线和弧边三角穿插运用,故使鱼纹显得活泼灵动。其纹样格式,除平展式外,还出现了回旋、蹦跃等姿态。半坡晚期:彩陶上的单独鱼纹,采取了夸张变形的艺术处理。鱼纹头部的变化最大,突出表现了张大
9、的嘴和露出的牙,鱼纹变成上下对称的式样,而且鱼纹用弧条形统 一造型,趋于几何形化,富有装饰性。162022/7/15人面纹也是半坡类型的文化彩陶 上的具有特色的纹样。172022/7/15 “彩陶人面鱼纹盆”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代表作,为细泥红陶,绘黑彩,敞口,卷沿,浅腰,圜(hun)底近平。口沿上施以黑色,八等分的间隔处饰以条形或三角形,简洁明了。器身为赭红陶衣,器内壁施绘对称的人面纹和鱼纹各两幅。182022/7/15这种人面鱼纹在其他文化的彩陶中均未见。通过人面鱼纹可以发现距今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先民们已经有了对人和动物等较复杂形体的基本表达方式,已经能够准确把握人面椭圆形与五官位置、特征的表现,但又不以写实的方法表现。整个纹样抓住了头面纹饰、表情这两个最基本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