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六章修辞练习_第1页
《现代汉语》第六章修辞练习_第2页
《现代汉语》第六章修辞练习_第3页
《现代汉语》第六章修辞练习_第4页
《现代汉语》第六章修辞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修辞一、填空1、比喻的构成要素包括、四种,如“月亮像玉盘”,其中的“玉盘”是,“月亮”是。2、比喻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如“党是阳光”是。3、夸张分为、三类,如“巴掌大一块地,他也种上了粮食”是夸张,“看到青青的秧苗,他就嗅到了面包的香味”是夸张。4、对偶从结构角度分为、两类,从语义角度分为、三类,如“虚心使人进步市傲使人落后”是、,“欲穷千里TOC o 1-5 h z目,更上一层楼”是、。5、修辞格的配合有、三种方式,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那数不清的灯火就象千万颗星星飞上了天去”是。6、“生命之树常青”这一句话中用了比喻,这种比喻属于。7、“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

2、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二、单项选择1、“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B、回环C、比拟D、借代2、以下各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这孩子像他爸爸。B、这孩子像个猴子。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3、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A、人老心却不老。B、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C、酒好不怕巷子深。D、有一分热,发一分光。4、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来者不善,善者不来。B、浇树浇根,交人交心。C、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D、高山低头,河水让路。5、“瞧人家两口子,郎财女貌,多般配!”这句话用了。A、仿词B、夸张C、双关

3、D、反语6、关于修辞,下列最准确的说法是。A、修辞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格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B、修辞是指有关修辞格运用的著作。C、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D、修辞就是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7、“门前是一条河。”后面接下去最顺畅的一组句子是。A、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着弥勒佛。B、山门里有一个穿堂。弥勒佛供在迎面。三面都裁着高大的柳树。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C、打谷场很大,就在河边。高大的柳树栽在三面。穿堂对着山门。迎面供着弥勒佛。D、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面供着弥勒

4、佛。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三、判断正误1、夸张可以通过其他修辞格来实现。()2、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喻。()3、“他一直是魂思梦想着打飞机,眼前飞过一只雁,一只麻雀,一只蝴蝶,一只蜻蜓,他都要拿枪瞄瞄。”这个句子使用了排比兼反复的修辞手法。()TOC o 1-5 h z4、修辞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选择华丽的词藻,准确地表达思想情感。()5、一首早梅诗中又两个句子:“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树开”,有人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改诗比原诗更加生动准确。()6、“她是父亲唯一的独养女儿”这个句子从修辞角度看不正确。()7、句子成份易序的主要目的是要突出新信

5、息。()8、散句一般都是短句,整句一般都是长句。()9、两个不同的事物能构成比喻关键在于二者有相似点。()10、借喻就是借代,只是命名角度不同罢了。()11、民谚“决策拍脑袋,行动拍胸脯,出了问题拍屁股”。其中“拍屁股”是比喻。()12、古诗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中的“衣带渐宽”是借代。()TOC o 1-5 h z13、“张大伯家的南瓜有地球那么大”。这句话中用了夸张辞格。()14、“那座山上有数不清的杜鹃”,有两种意义,是双关。()15、“雪莲花装点了北国,茶花染红了南疆”是对偶。()16、“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句话辞格综合运用方式是套

6、用。()四、综合分析1、按要求变换句式。(1)没有人会不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运转的呢。(改成肯定句)(2)天上一弯月,地上灯万盏。(改成整句)(3)人人知道,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改成否定句)(4)虚心使人进步,而骄傲呢,则会使人落后。(改成整句)2、指出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格。(1)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象一盆清水。万寿山,佛香TOC o 1-5 h z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4)这种感情象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

7、凋谢。()(5)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6)这就是文人学士究竟比不识字的奴才聪明,党国究竟比贾府高明,现在究竟比乾隆时候光明:三明主义。()(7)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染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8)足以纪念鲁迅的,是鲁迅自己的文章,自己的精神,自己的对于仇敌的认识与战斗。()(9)在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土里的竹根。()(10)风失去

8、了雨前的野性,轻轻地抚摸着草根;水珠在草尖上闪光,象粒粒珍珠在闪耀;朵朵野花开得那么娇丽,红的似火,黄的似金()TOC o 1-5 h z(10)朝日不如残阳,晴天不如阴天,阴天不如月夜月夜,再加上点儿萤火,一闪一闪的在寻觅荒草里的幽灵似的。()(12)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又是多么高尚啊!()(13)于今,汉匈一家,情同兄弟,兄弟之间,不就要长命相知,天长地久吗?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14)他品味着香醇的酒味,品味着众人的甜蜜的笑声,品味着新的生活。()(15)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

9、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16)这种感情像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17)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岳,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18)何等动人的篇章!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这些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雪岭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19)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3、指出下列两组中两个句子所使用

10、的修辞手法,并归纳出它们的区别。(1)正是这些剥削阶级留下的臭垃圾阻塞着我们的去路一间阴暗的小屋子里,上面坐着两位老爷,一东一西。东边一个是马褂,西边一个是西装。(2)大门朝东,对着大车路。大车路前面是一片沙滩,沙滩的尽头,横着一条小河。小河的那边又是沙滩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4、指出下列句子中修辞不当之处。(1)此处禁止小便,违者罚款。(2)若同时抽中不同级别的奖项,只以最高级别兑奖,不准兼中兼得。(3)我们不禁要问:难道陶忠琦同志和唐兰同志是死后方始具备了工程师和共产党员的条件吗?为什么非要在死后追认,而不承认于生前呢?5、指出下文修辞上的问题。(1)慈悲而残忍的金苍蝇,展

11、馥郁的安琪儿的黄翅,晻,颉利,弥缚缔弥缔。(译法国波特莱尔的名诗死尸中的句子)一早醒来,抬头往窗外一望,是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天空像一块刚被洗刷过的白板一样地清洁,万里无云。这帮人,斗地主,分田地,当兵打仗全是硬汉子。即使是从山崖上跳下来折断了手脚,也不会哼一声。五、简答1、举例说明比拟和比喻的区别。2、举例说明排比与对偶的区别。3、举例说明层递与排比的区别。4、举例说明对比与对偶的区别。5、举例说明映衬与对比的区别。修辞参考答案一、填空1、本体喻体比喻词相似点喻体本体2、明喻暗喻借喻暗喻3、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4、严对宽对正对反对串对严对反对严对串对5、连续(连用)包孕(套

12、用)复合(兼用)包孕(套用)复合(兼用)6、暗喻7、以作者代作品二、单项选择1、B2、B3、A4、B5、A6、C7、A三、判断正误。1、V2、X3、X4、X5、V6、V7、V8、X10、X11、X12、V13、X14、X15、X16、X四、综合分析1、按要求变换句式。谁都承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上一弯月,地上万盏灯。谁不知道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呢?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指出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格。两个比喻前后连用反复、比拟连用对偶套比喻比喻兼排比回环兼拟人、排比套比喻排比、谐音双关、仿词、反语、借代对偶、引用、对偶套比喻、排比套反复兼双关和借喻、拟人排比兼反复(9)回环、

13、顶真、层递(10)拟人、比喻、对偶套比喻(11)排比、顶真、反复、比喻(12)拈连、通感、对比兼比拟(13)顶真、比喻、反问、回环(14)排比、拈连、通感(15)比拟套比喻(16)明喻、夸张兼对偶(17)排比套比喻连用(18)比喻连用(19)排比套比喻、反复3、指出下列两组中两个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归纳出它们的区别。(1)比较这两个例句我们就可以发现是借喻是借代。区别:A、构成的基础不同。构成借喻的基础是相似点,即要求喻体跟本体有某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跟本体有某种联系,如借体是本体的局部、形象上的特征、穿着、商标、产地、作者等。例就是以穿着来代表人,“马褂”

14、代表穿马褂的人,“西装”代表穿西装的人。B、借喻着重在“喻”,用喻体来打比方;借代着重在“代”,干脆用借体称代本体。C、借喻往往可以改变成明喻或暗喻,借代却不能换作明喻或暗喻。(2)第一个句子使用了顶真,第二个句子使用了回环。它们的区别表现在:A、回环一般由两项构成,形式为AB,B一A;顶真大多不只两项,形式为A一B,BC。B、构成回环的两项只是语序不同,词语相同或基本相同;顶真所关涉的几项是前项之尾和后项之首的词语相同。4、指出下列句子中修辞不当之处。(1)“违者罚款”中“违”的是什么,要罚多少款,都令人不解;另外,说这句话的人是否有话语权也是值得怀疑的。(2)“不准兼中兼得”中,“不准兼得

15、”是组织者可以控制的,而“兼中”就不是组织者所能控制的了。再说,“不准”这个词很不礼貌,改成“不能”较好。(3)“而不承认于生前”与“在死后追认”,在音节、句式结构上不对称,应改为“而不在生前认可和接纳呢?”。5、指出下文修辞上的问题(1)在法国人眼中,因为苍蝇在叮食物时,大胆得不顾性命,从而把它比作勇敢、善战、坚强者;然而在中国人的心里,苍蝇却代表者着肮脏和丑恶。译者没有考虑修辞的民族性特点,这样的译法是不可取的。(2)在天空晴朗无云这点上,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性。但仅说明这一点不说明天空“碧蓝色”这一重要信息是不够的,。此外用“白板”作喻体,没有准确描绘出天空的真实色彩,而且喻体缺少美感。(

16、3)夸张失当。从山崖上跳下来,是说一种很严重的后果,应该是在跳之前没有任何畏惧。跳下来,很可能就是一个死,自然是不会哼一声了。五、简答1、举例说明比拟和比喻的区别例:梅雨潭闪闪的绿色在招引着我们。(比拟)那数不清的灯火就像千万颗星星飞上了天去。(比喻)比喻和比拟都将两个事物巧妙地关联起来形成的,都有使表达形象化的效果。但二者有明显的不同:从构成形式上看,比喻中喻体必不可少,如上例的“星星”;而比拟中的拟体则不出现,只是把它所具有的情状或行为挂到本体上去,如上例的拟人中,拟体是“人”,但他没有出现,他的作用是用“人”所具有的“招引”行为来描述本体“绿色”。从表达的侧重点来看,在比喻中喻体和本体之

17、间存在着相似关系,它是突出两事物的相似性;而在比拟中拟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说话者的想象而变通融合起来的,因而比拟重在突出两种事物之间的某些差异。2、举例说明排比与对偶的区别例: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排比)为了搭起滑道,他们翻越了多少陡峭的悬崖绝壁;为了找寻水路,他们踏遍了多少曲折的幽谷荒滩。(对偶)(1)整齐排列的结构数目不同。排比是三项或更多项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分句和短语的平行排列;对偶只是两项的并列对称。(2)各结构的字数要求不同。排比每项的字数可以不完全相等;对偶两项的字数必须相等。(3)排比常用相同的词语;对偶力避字面的重复。(4)各结构之间的意义联系有所

18、不同。对偶的两个结构在意义上可以有多种联系,形成正对、反对、串对等不同格式。而排比的各个结构在意义表达上必须是平行或相关的,不能相反或相对。3、举例说明层递与排比的区别(1)层递着眼于内容上具有等次性(级差性),构成层递的几个语句在内容上必须是递升或递降;排比具有并行性,各项是同一平面的扩展。(2)从形式上看,层递在结构上不强调相同或相似,常常体现为各项中某个有层次关系的词语,而且往往不用相同的词语,不强调结构整体;排比在结构上必须相同或相似,往往要用相同的词语。4、举例说明对比与对偶的区别(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内容上“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形式上“对称”。(2)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

19、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偶里的“反对”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5、举例说明映衬与对比的区别对比是对举两个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彼此无主次之分,是一种并列关系;映衬的衬体可以不止一种事物或现象,同主体事物有明显的主次之别,是一种主从关系。现代汉语练习题(二)第一章绪论一、选择1、湘方言的代表是()A、长沙话B、武汉话C、上海话D、南昌话2、普通话的词汇以哪种方言为基础()A、吴方言B、赣方言C、北方方言D、客家方言3、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是()A、吴方言B、湘方言C、北方方言D、客家方言4、语言要素中,经常处于变化之中

20、的是()A、语音B、词汇C、语义D、语法5、现代汉语的音节结构中()占优势A、声母B、韵母C、元音D、辅音6、()是汉语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A、声母B、韵母C、声调D、元音7、相对而言,语言要素中较为稳定的是()A、语法B、词汇C、语义D、语音8、语言要素中,经常处于变化之中的是()A语音B词汇C语义D语法二、填空9、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任何符号均包括和两个方面。TOC o 1-5 h z10、粤方言的代表话是。11、语音最重要最根本的属性是属性,此外还有属性和属性。12、普通话的标准是、。三、名词解释13、汉语规范化14、现代汉语四、判断题TOC o 1-5 h z15声调是汉语音节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成分。()16、现代汉语是由语音、语法、词汇三要素构成。()17、现代汉语的书面语同口语是不一致的。()18、书面语是口语的源泉。()19、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发展是均衡的。()五、简答题20、符号包括能指与所指。同样的物质形式可以作为不同事物的能指,同样的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