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5“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3 古诗两首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寻隐者不遇这首诗。2. 了解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苦吟”诗人。3. 理解了诗意,能通过诗句体会作者的心情。4. 领会到了这首诗“寓问于答”的特色。5. 能根据诗意,发挥想像,编出一个有趣的故事。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体会作者的心情,能根据诗意,发挥想象,编出一个有趣的故事。2.体会作者的心情,领会“寓问于答”写作的特色。教学资源教材开发:教学时充分利用符合诗意的插图,帮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学生经验: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学习故事的经验和体
2、会,初步了解了古诗的一些特点,对古诗有了一定的感情,也已经积累了一些描写有关调皮可爱的孩子的故事。这些可爱孩子的形象,也是他们自身生活经验的一部分。预习设计1.读懂诗题,知道“隐者”是什么样的人? 2. 了解诗人及作品创作背景。3. 正确朗读古诗。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学程预设导航策略调整与反思板块一:导入(3分钟)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板块二:预习展示(15分钟) 预习作业1 1.交流展示。 寻:寻访“隐者”是指古代那些有才华、有志向的人,由于某些原因而隐居起来,不问世事的人。2.联系已有知识积累了解具有高洁品格的人称为隐者。 诸葛亮、陶渊明、王维不遇:没有遇到预习作业21.认识贾岛学生交流二句三
3、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预习作业3: 1.朗读展示。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2.说出诗意。 寻:寻访。遇:遇到。 不知处:不知道在哪里。 我在松树下问童子,童子说师傅采药去了,不知所处的位置,只知道他在这座山里边,山里云雾缭绕,我也不知道具体在什么位置。板块三:细读理解(15分钟)1.了解“寓问于答”预设:你师傅在家吗?不在,他采药去了。到哪儿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你能带我去找他吗?不能,因为山里云雾缭绕,我也不知道他在哪儿。“寓问于答”,可以使诗句变得简练而耐人寻味。所谓“寓问于答”,它并不是“不问”,而只是不把问话内容写入诗中。
4、关键在于把问话内容寓于答话之中,使读者可从答话里体味和推导出所问的内容。齐读体悟作者心情指名填空,小组内补充。诗人来到山中寻访隐者,见松下站着隐者的徒弟,于是满怀希望地问:“请问你师父在吗?” 童子答: “师父采药去了。”诗人有些失望,又问:“去哪里采药?”童子答:“就在这山里。”诗人一听,觉得还有一线希望找到隐者,于是又问:“在山里的什么地方呀?”童子答:“云雾弥漫,不知道在哪里。” “唉!” 诗人叹了口气,彻底失望了。齐读诗歌板块四:拓展延伸 (7分钟)1.感悟咏华山写法【学程单1】(1)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2)描绘周围的景物。(3)想像对话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
5、态等。(4)适时写出诗人的心情。(5)结尾出现这首诗的内容。2.完成改写板块一:导入你们游览过大山吗?大山奇峰重叠,烟雾缭绕,气象万千,所以大家都喜欢游览名山,许多诗人写下一首首诗来赞美大山。谁能给大家背背?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寻隐者不遇。板块二: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1)诗题中的“寻”是什么意思呢?“隐者”呢?(2)你知道哪些人是“隐者”呢?(3)“不遇”是什么意思?现在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预习作业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贾岛。1 自读课本49页推敲,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 引用韩愈和梅尧臣的评价。(唐代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韩愈这样称赞贾岛: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
6、。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北宋诗人梅尧臣这样评价贾岛: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3 引用作者自己的诗评价。贾岛有一首诗这样写自己:预习作业3 1.抽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导学。 (1)朗读古诗,要求读出诗的味儿来。(2)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首诗,结合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同座的同学可以小声地讨论。2 指名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其他同学可随时补充。板块三:细读理解1.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和童子在松树下的对话。在理解和解说诗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诗句中缺少了些什么。究竟缺少了什么呢?出示填空题: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2. 思考:
7、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不把问句写出来? 理解“寓问于答”的写作手法。小结:如果把问和答都写进诗中,不仅没有必要,还很罗嗦。“寓问于答”,可以使诗句变得简练而耐人寻味。这正是作者的巧妙高明之处。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体会这种“寓问于答”的妙处。3.体悟作者的心情(1)诗人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找到这里。心情怎样呢?出示填空题:读诗句,感受诗人的心情,填空:诗人来到山中寻访隐者,见松下站着隐者的徒弟,于是满怀地问:“请问你师父在吗?” 童子答: “师父采药去了。”诗人有些,又问:“去哪里采药?”童子答:“就在这山里。”诗人一听,觉得还有找到隐者,于是又问:“在山里的什么地方呀?”
8、童子答:“云雾弥漫,不知道在哪里。” “唉!” 诗人叹了口气,彻底了。(2)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板块四:拓展延伸 1 出示学习文包诗咏华山,阅读,感悟写作方法。2 任务驱动结合插图,仿照例文,把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写下来。3 尝试写作。板块一:导入1.同学们,如果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串珍珠,那古诗就是其中的一颗美丽的明珠,古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让读者产生无尽的想象。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你喜欢的一首?2.大家想想,我们以前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抓字眼、明诗句提问题、想诗境悟诗情、咏诗句)3.导入新课。板块二: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1)引导学生联系自
9、己原有的知识积累,知道像姜子牙、刘伯温、诸葛亮等有才华,不愿做官,隐居世外的人叫隐者。 (2)通过复习背诵“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感受优美的环境,能看出隐者高洁的品格。 预习作业2 1.抽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导学。 (1)背诵古诗。要求读出诗的味儿来。 (2)指名大概说出古诗的意思。板块三:细读理解1.抓字眼、明诗意任务驱动。2.提问题、想诗境(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什么样的松树?谁问童子?怎么问?问了什么?(联系下文)童子怎样回答的?由“言师采药去”你可知道哪些信息?(2)“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从童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语气、神态)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
10、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动作?心里会想些什么?情感有什么变化?(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3)师生合作表演,再现诗境。3.悟诗情、咏诗句(1)读完全诗,你们觉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请谈谈理由。(2)讨论交流。隐者沉醉于山林之中,诗人对隐者充满了敬意,也洋溢着羡慕之情。当然,由于“不遇”,多多少少有些怅然若失,但观赏了山中美景,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心中更多的是兴奋、开朗。(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板块四:拓展延伸 1.再读读诗,你了解诗中的隐者吗?从这首诗你又能知道贾岛是怎样的人? 2.拓展:关于贾岛,你还有什么了解? 贾岛也是一位隐者,一生在“隐”与”不隐”之间徘徊。 3.出示诗句
1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为这合适的一个字“敲”,贾岛痴了。为诗而痴的是贾岛 介绍“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这是贾岛自己形容自己作诗的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是为诗而执着的贾岛 总结:一颗赤诚的诗心,一份痴痴的诗情,一位执着的诗人,这就是贾岛,让我们再次吟诵贾岛的诗,记住这样一位值得你尊敬的诗人。作业设计1完成一课一练二、三(1)2. 完成补充习题三(1)搜集、阅读贾岛的诗。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3.古诗两首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具体的
12、字词和诗句的理解。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所见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难点:通过诗歌的本身来感受诗歌蕴涵着的思想感情。教学资源相关资料: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 HYPERLINK /view/4150.htm t _blank 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倡导“性灵说”。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预习设计1.搜集查找关于袁枚的资料。2.朗读诗歌,了解“振、意欲、立
13、”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3.初步感受想象所见描绘的景象。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预设:5分钟) 1.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一首所见。 2.释题。(看见)所看见的东西。第二板块:整体感受:勾勒牧童轮廓。(预设:15分钟) 预习作业1学生交流有关诗人的资料。预习作业21.指导朗读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振:震荡意欲:想要立:站立,停止不前学生互相交流预设:牧童骑着黄牛缓缓地行走在林间小路上,嘹亮的歌声穿透了树林,回环呼应,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唱歌了。(诗人看到了;牧童、黄牛、树林、蝉) (放牛的)第三板块:
14、情景悟意:感受捕蝉意趣。(预设:18分钟) 交流各自收获。(一、歌唱图 二、捕蝉图)学生交流3. 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同桌交流 预设:牧童骑着黄牛缓缓地行走在林间小路上,嘹亮的歌声穿透了树林,回环呼应,4.(学生交流,补充) 5.读读这两句诗6.再读读,提出这两句中不懂的地方 (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振:震荡)齐读学生想象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学生猜测牧童“下牛、闭口、捕蝉”的情景8.学生来表演9.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预设: 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唱歌了。10.汇报交流。 11. 动作表演闭口立: 12. 自由
15、读指名读评价加动作读齐读 齐读第四板块:总结内化(2分钟)预设:(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齐诵第一板块:复习导入1.在寻隐者不遇中,诗人寻访隐者,有没有见到? 2.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诗中,诗人很幸运,他不仅见到了,而且将见到的情景写下来,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的所见。 3.释题: 见是什么意思?所见就是?是谁看见呢?前面要加上什么?(诗人),请一个同学把题目的意思完整说一遍。 第二板块:整体感受:勾勒牧童轮廓。预习作业1:课前你查阅了有关诗人的资料了吗?你了解了诗人吗?简介作者袁枚。(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位有贤名的县令。代表作随园诗话)预习作业21. 指名朗读,学生边听边体
16、会诗的停顿、节奏。2.自由读诗,圈画生字,读准字音。自由读熟后,在小组内互相朗读。3.理解诗句中字的字意。4.交流诗句的意思。5. 自由读读诗,看看袁枚都看见了什么?6.什么样的孩子叫牧童?第三板块:情景悟意:感受捕蝉意趣。1.默读思考:在所见一诗当中,你见到了什么情景?2.老师见到了两幅图,你知道是哪两幅吗?歌唱图1.情景导入: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什么呢?(出示图) 2.是呀,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多么自在呀,他看到蓝蓝的天、绿绿的树、青青的草,红红的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唱起歌来了。他的歌声怎么样? 3.袁枚看到这么活泼可爱的牧童,听到这么嘹亮动听的歌
17、声,脱口就吟出两行诗。 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谁来读读这两行诗?4.我们不仅要会读诗,还要知道它的意思。想想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呀?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5.谁明白了,来说一说。(学生交流,补充) 6.谁能快乐地读读这两句诗?(指名齐读) 7.再读读,这两句中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看谁最能会问题。提出来,请大家帮忙。 重点理解“振”、“林樾”。 林樾: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周围的树怎么样? 振:听,牧童的声音怎么样?这么响亮的声音传遍了树林,林子里的鸟都听得到他的声音。 8.多么快乐、活泼的小牧童呀!我们再来读一读。 9.他正唱得高兴呢,忽然听到了(蝉鸣声)于是,他就(想象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18、 捕蝉图如果你是可爱的牧童你会怎么做呢?请一位学生来表演(老师配音:小牧童正唱着歌,忽然听到知了的叫声,他马上闭上嘴巴,跳下牛背,站在树下,屏住呼吸,踮起脚尖,轻一点,扑上去,抓住了吗?) 10.袁枚看到这个情景,马上又吟出了后两行诗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1.同桌读读这两行诗,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呀? 12.汇报交流。随机朗读指导 13.还有不懂的吗?,大胆地问。重点理解“意欲:心想”。“闭口立”用动作演示。 闭口立:谁愿意帮助他?能不能用动作来表演一下? 14.牧童很想捕到蝉,他的动作、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该怎么读好这两句诗? 15.袁枚看到此情此景,回到家里,马上拿出纸和笔,
19、写下了这首所见。齐读。第四板块:总结内化同学们,你们能从短短二十个字想象出色彩绚丽的风景,人物可爱的表情,有趣的动作,让整首诗都活了起来。从中不难看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下面再让我们看看画面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板块一:复习导入1.背诵寻隐者不遇。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孩童童真童趣的诗歌。联系已学的小池、小儿垂钓。3.简介作者袁枚。(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位有贤名的县令。代表作随园诗话)4.解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吗?读了这首诗就会明白了。板块二:预习导学1.通过预习,有哪些疑惑? 2.重点指导:欲、樾、林樾、鸣、捕。 3.你读
20、懂了什么? 板块三:品悟诗意任务驱动 4.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5.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6.导学。 选择一名中等生和优等生回答。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选择两名名学生读全句。边读边想牧童骑牛唱歌的情景。 引读:瞧,牧童正在快乐地唱;牧童悠闲地唱;牧童美美地唱;牧童响亮地唱;牧童清脆地唱。 8.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9.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10.导学。 选择一名学生回答。相机指导,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 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学生找到“鸣”字。) 意欲捕鸣蝉”:已经去“捕”了吗?(板书“捕”)从哪看出来?(板书“意欲” )这就是指想要的意思。 袁枚怎么知道牧童的想法的呢?(仔细看,发现牧童的眼睛一动不动,嘴巴张大,已经不再唱了,出示“闭口”,站住不动了,出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育部部长竞选演讲稿4篇
- 七夕节海报文案(50句)
- 报关实务-教学课件 第九章 海关企业管理
- 慢性肾炎的饮食禁忌
- 国际贸易单证样式 第2部分:电子单证 征求意见稿
- 介绍京剧课件教学课件
- 幼儿文学课件教学课件
- 前厅服务课件教学课件
- 羊绒衫后加工合同(2篇)
- 绿化树木移植合同(2篇)
- 孕期运动(课堂PPT)课件(PPT 47页)
- PICC健康宣教-PPT课件
- 黄瓜育种分析
- 砂石生产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 2019版外研社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四单词总表
- 从分数到分式的教学设计
- 狭窄隧道汽车双向行PLC控制设计
- 移相整流变压器设计及试验
- 05S502阀门井图集
- 舒方特方格练习(共6页)
- 90、808系列铝合金门窗自动计算下料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