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京张高铁在建成之后将成为世界上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化高速铁路,智能化将贯穿建设和运营的始终。B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在去年七月设计完成,十月部件陆续开始到货,今年三月进
2、入总装阶段。2020年它将完成试验、投入使用,创造新的“中国深度”。C中国已成为全球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清洁能源投资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一,源于中国的绿色技术正在造福更多国家。D我们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藏粮于地”;发展现代农业,将科技融入粮食生产中,实现“藏粮于技”。中国粮食不仅要让中国人吃饱,更要让中国人吃好!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褴褛(l) 迁徙(x) 因地置(zh)宜 杳(yo)无消息B毋(w)宁 嫉(j)妒 浑身解(xi)数 硕果累累(li li)C遒劲(jng) 锃(zng)亮 言简意赅(gi) 耳濡(r)目染D干涸(h) 亘(gn
3、)古 心无旁骛(w) 眼花潦(lio)乱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取缔 颤巍巍 正襟危坐 气冲斗牛B诀别 秫秸秆 催枯拉朽 纷至沓来C狼藉 狙击手 恍然大悟 珠两悉称D奔弛 流水账 漠不关心 负箧曳屣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恪守 郑重其事 宽宥 歇斯底里B聘婷 附庸风雅 遵循 断章取意C桑梓 相得益章 怨伥 孜孜不倦D儒养 言不及义 阴诲 前仆后继5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春节期间,遵义美术馆对外开放,引来无数市民左顾右盼。B人们观看红色旅游圣地娄山关的实景演出娄山关大捷,吓得战战兢兢,浑身发抖。C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越来越多,简直到
4、了汗牛充栋的地步。D针对台海时局,国台办发言人呼吁两岸同捐前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6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一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一 部电影不仅引发观影热潮,而且成为舆论焦点。这就是票房已经突破30亿的流浪地球。电影讲的是太阳将要发生叫“氦闪”的剧烈爆炸,人类在地球表面上装满发动机,推动这个星球去往比邻星系。电影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段旅程中。设想一下,人类带着地球在宇宙流浪,距离将以4.3光年为计、时间将以2500年为计,一代人都不过是一瞬间。人类带着地球在宇宙流浪,这真可谓是星辰大海的征途,期间该有多少的惊心动魄!如果说漫威的宇宙是多时空的超级英雄,星球大战的宇宙是翻版的地球
5、政治,充满幻想的趣味;那么流浪地球的宇宙,则是一种时间性的宇宙、发展着的宇宙,更能体现人类的灵长、也更具有科学的色彩。我们有理由期待,今后在大屏幕上,能看到移民中“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吵,能看到地球冲出太阳系后的漫长漂泊,能看到这个想象家园中社会、文化、心理和伦理的改变,也能看到人类在壮丽的宇宙迎接文明的又一次曙光。星球大战已经拍了10部,异形系列也已经有8部,流浪地球能否成为一个系列的开启呢?从这个角度看,说这个电影开启了一个新的电影世界,倒也不算过誉。在电影流浪地球中,我们能看到许多不同于美式科幻片的元素。在春节的北京地下城,街头张贴着“福”字,孩子们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课堂上朗读朱自
6、清的春,而冰封的大地上,济宁、上海、杭州的路标宛然。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 -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比如,西方科幻经典银河系漫游指南中,地球在一开始就被爆破;而流浪地球中,面对危机的人类竟然带着地球这个家园一起逃亡。这或许也是很多人对这样一部电影开启的世界更为期待的原因-我们期待能看到更多中国价值、东方理念,在人类想象力的疆域里延伸,在更为极端与特殊的情况下处理人类面临的永恒拷问。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有评论认为,“中国科幻成功实践是改革开放40年科技巨大进步带动的
7、瓜熟蒂落,更源于一批对未来与人类命运充满想象和热情的创作者的笔耕不辍”,这让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作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世界的科幻文艺创作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故事。选自人民日报:流浪地球争论意味着更高的期待(有删改)材料二围绕流浪地球,人们主要讨论了三个有趣的问题:第一,非西方主体能否实质性的参与全球宏大叙事的主线,并做出无法被否认的贡献,简而言之,就是,非西方能否成为主体之一;第二,欧美国家事实上长期垄断的叙事结构和话语体系,能否被后来者在主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进行超越;第三,中国是否可以在想象空间里领先一步,做出一-些超越自身当前实力的“丰功伟绩”,包括使用科幻的方式。这场讨论的出现,是偶
8、然的,因为没人知道流浪地球这片子能够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空手套战狼”的方式绝地大翻身。另一方面,这场讨论的出现,是必然的,尽管今天的地球并不面临立刻走向消亡的宏大威胁,但国际体系变迁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对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而言,在精神和心理方面,其实并不真的逊色于一场“太阳氦闪”级别的考验;而流浪地球中的核心命题:当不知道有没有希望,但注定要有人担当,要有人牺牲,要有人去行动时,应该怎么办的命题,在今天中国现实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和考验中,无时无刻不存在。极而言之,这个考验,从19世纪中后期中国被卷入现代化以来,就始终存在;能够走到今天,就是无数中国人做出了正确的回应;只不过,在2019年农历
9、猪年春节,这个选择,以借鉴来自好莱坞的技术手段,加上一群中国人的创意和演技,可视化的呈现了出来。可视化呈现的结果,是诱发了超大规模的情绪共鸣,这就是历史的必然。节选自观察者网:流浪地球意外成了中国崛起的试金石材料三流浪地球的现实意义,绝不仅仅是几十亿元票房和一片赞誉。它更大的贡献,在于创作制作影片的过程中,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技术团队和方方面面的人才力量。通过参照“好莱坞模式”生产制作类型化大片,大大推进了中国电影工业标准化、流程化水平。此外,流浪地球所呈现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也为国产科幻电影提供了一种范式。这些人才队伍弥足珍贵,这些经验、路径和模式更应该进行总结提炼,逐渐形成一整套标准、 流程
10、和规范,并进行固化和推广。这些工作,将为后来的电影人开辟道路,为更多优秀的国产科幻电影、类型化大片的涌现,从创作制作的人才、标准、流程和机制等方面提供强有力支撑,在“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之后,开辟一个中国科幻电影、中国类型化大片的全新时代。摘自光明日报:用工匠精神打造流浪地球1阅读以上材料,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浪地球获得高票房的原因在于它不光有来自好莱坞的技术手段,并让我们看到许多不同于美式科幻片的元素。B材料一中的“飞船派”在科幻电影中指当危险(灾难)来临时放弃地球,造飞船离开;“地球派”则是带着地球-起走。C流浪地球将中国人面对国际体系变迁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时的回应可视化地呈
11、现了出来。D流浪地球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中有着重要意义,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2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中划线句的作用。在春节的北京地下城,街头张贴着“福”字,孩子们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课堂上朗读朱自清的春,而冰封的大地上,济宁、上海、杭州的路标宛然。3联系上下文,说说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这个考验,从19世纪中后期中国被卷入现代化以来,就始终存在”中加点的“这个”具体指代什么?7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子夏曰:“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无丝竹之乱耳,_。(_)陋室铭)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饮酒)征蓬出汉塞,_。(王维使至
12、塞上)_,江春入旧年。(王湾_)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范仲淹岳阳楼记)8名著阅读。小王子的生命中,一共经历了哪三次重要的离别?请简述。西游记中许多最富于喜剧性的故事情节常常发生在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根据下面的文字和你的阅读体验,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的?那呆子捆在地下,气呼呼的道:“闯祸的泼猴子,无知的弼马温!该死的泼猴子,油烹的弼马温!猴儿了帐,马温断根!”孙行者在油锅底上,听得那呆子乱骂,忍不住现出了本相。赤淋淋的,站在油锅底道:“馕糟的夯货,你骂那个哩!”唐僧见了道:“徒弟,唬杀我也!”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3、行者按落云头,厉声高叫道:“八戒不要忙,老孙来了!”那呆子听得是行者声音,仗着势,愈长威风,一顿钯,向前乱筑。那妖精抵敌不住,道:“这和尚先前不济,这会子怎么又发起狠来?”八戒道:“我的儿,不可欺负我!我家里人来也!”一发向前,没头没脸筑去。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二、阅读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江上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1诗人在山西村中看到了哪些生活场景?2“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4、”,主人应声开门后,“我”这位不速之客会怎样解释呢?请用第一人称表述。3江上中“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对其妙处作简要赏析。10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农夫与行者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之,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去。(注释)息:呼吸。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术:方法。
15、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行者解衣下田/下见小潭B一锄尽一身之力/一食或尽粟一石C乃子之术谬矣/久而乃和D数息而后一锄/大雪深数尺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未 及 移 时 气 竭 汗 雨 喘 喘 焉 不 能 作 声 且 仆 于 田。3行者对于农夫“数息而后一锄”的认识先后有什么变化?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1记叙文阅读他是一片温暖的湖泊我和汪老曾有较多的接触。我们十月杂志编发过他的短篇小说岁寒三友、露水以及散文萝卜、烟赋等。我和汪老一起到南方采风,到湖南娄底讲学,在怀柔水库、中华文学基金会开会,我还到他蒲黄榆的家里拿过稿子。我和汪老待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9
16、91年4月红塔山笔会期间,俩人共住一室达半个月之久,我面对面地向他学到了许多东西,终身难忘。汪老对我说:“写作就是写语言。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好比河中的流水,切不断,割不开,互相融合,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他年轻时写的作品都能背出来,因为作品的语言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记得沙家浜剧本在传阅过程中,有一场戏的稿子丢失了,团里领导和打字员急得团团转。汪老安慰他们,叫他们放心,不要着急。然后,他坐在打字机旁,将这场戏从第一个字一直背到了最后一个字。汪老说:要随时随地注意用文字语言描写你所见到的生活现象。他下放到张家口劳动住羊舍时,外面有一带树墙,夜班火车驶过时,车窗里的灯光一一照射在树墙
17、上。 怎样描述这种现象呢?他在羊舍一夕中是这 样写的:“车窗蜜黄的灯光,一一照在树墙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你总觉得刮下满地枝叶来似的”“刮”字,表示火车灯光的力度和速度。汪曾祺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演讲的题目就是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由此可见他对文学语言的重视。我喜欢写散文,利用深夜长谈的机会,向汪老请教写散文的经验。他告诉我:写散文应克制,要像画画似的留白,不要像小姑娘那样感情泛滥。老头写情书,总归不自然。有的散文家的作品像一团火,熊熊燃烧,但看完觉得空空洞洞,留不下什么印象。写散文需要阅历,没有坎坷,没有痛苦,便写不出好文章。散文不能落入俗套,切忌拿腔拿调。所
18、以,他一直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易自然,写得平淡一点,像家常话,亲切、朴素;当然也可以工 笔、繁密,如何其芳的画梦录,别有风采,像一丛秾丽的花,“但这样的散文,我写不出来。” 有一次我对汪老说:我不是京剧迷,但对您执笔写的沙家浜智斗中阿庆嫂的那段唱词特别欣赏,即:“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汪老手里夹了一支烟,凑到嘴边猛吸一口,笑道:“你对这段唱词别太认真,我在那里搞了一组数字游戏。“铜壶煮三江”,是受到苏东坡诗词的启发。“人一走,茶就凉”,也是数字概念,它表示零。” 我说:“没有诗词修养,古文功底,是写不出这段唱词的。”于是,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他的
19、祖父汪嘉勋是清朝末年的拔贡,从小就督促他握笔描红,背古文。到了小学五年级,祖父亲自给他讲论语, 叫他多练毛笔字。祖父说:“你要耐心,把基础打好了,够你受用一辈子。”汪老说:“我13岁那年写了一篇八股文,祖父见了叹息道,如果在清朝,你完全可以中一个秀才。祖父见我有了长进,就送我几本名贵的碑帖和一方紫色端砚。” 在南国的那些春夜里,汪老跟我畅谈西南联大。谈在张家口时农科所叫他画土豆和马铃薯花,画成了一部中国马铃薯图谱,可惜没有像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样留传下来。那部画谱的原稿在“文革”中被毁掉了,他十分遗憾。有一天到了大理,我们在下关市游了洱海,参观了蝴蝶泉,晚上看了大理白族歌舞团演出的三道茶
20、歌舞晚会。回到宾馆就寝,汪老把头靠在床栏上,颇为得意地对我说:小张,你知道吗,我之所以写这几篇论述烹饪的文章,是因为我是中国烹饪杂志的特约撰稿人。要当一个名厨,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创新,创造出新菜、新味来。照着菜谱做菜,绝没有出息。比如油条,你把它剪成一段一段,中间嵌入拌有榨菜、葱花的肉末,再放到油锅里煎,捞出来就特别好吃。这种菜不妨叫做“夹馅回锅油条”,对此我有申请专利的权利。汪老是美食家。一路上他坐到哪一桌吃饭,女作家们便众星捧月似的围着他,跟到哪一桌;他爱吃什么菜,女作家们跟着吃,很快那盆菜就吃得精光。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凌力女士称汪老为酒仙、烟精、文狐。经过那次相伴,我
21、和汪老互相熟悉了起来,他把出版的蒲桥集签上名送给我,还写了一首七言诗,叫我去拿。记得前两句是“独有慧心分品格,不随俗眼看文章”。汪老的诗好,画好,文好,所以我称他为中国“最后一位文人作家”。他不仅古诗写得好,白话诗也极有味道。但就是因为一首新诗早春,给他带来了灾难。1992年春天,我和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徐迟,还有王元化先生,在深圳西湖度假。一日,徐迟到我的房间小坐,见桌上放着一本汪曾祺作品自选集,拿起来翻了翻,突然用书掩住脸,怀着歉疚的心情说:“是我害了他。”我吃了一惊,问他何出此言?他说:“1957年6月,我在诗刊编辑部工作,看到汪曾祺寄来的一组新诗早春。第一首是彩旗,只有两句:当风的彩旗,
22、像一片被缚住的波浪,我很欣赏,给他发表在诗刊上,这就惹了祸。反右运动以后,早春和彩旗受到了无情批判,说作者诬蔑红旗是不自由的、被束缚的。早春的诗题也犯了大忌。费孝通因为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被划成了右派,汪曾祺的早春和费孝通的一样反动,也被划成右派,下放张家口劳动。如果我不发他这组诗,也许他就没有这样的遭遇了。” 汪老遭遇重重坎坷,却始终淡定、幽默、乐观地笑对人生,是许多人的良师益友;他虽未曾高居要职,却以自己的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影响了几代读者汪曾祺,是一片温暖的湖泊。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一路上他坐到哪一桌吃饭,大家便众星捧月似的围着他,跟他到哪一桌。他不仅古诗写得好,白话诗也极有味
23、道。2第段中作者插叙了汪老童年时的哪几件事?叙述这几件事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3结合选文,你认为汪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我唱着妈妈唱过的歌谣包利民妈妈是不会唱歌的,可是在我的记忆之中,妈妈的歌声曾多次在耳边响起。那是儿时朦胧欲睡的时刻,轻柔的歌声仿佛一只最舒适的摇篮,轻轻地荡漾着我纯真的美梦。那是流传最久远的一首歌谣吧,千百年来不知在多少人的童年里唱响过。在那些淡如远山的记忆里,唯有这歌谣如清风拂过,温柔无比。那时的妈妈是年轻而忙碌的,劳累了一天,还要轻哼着歌哄我入睡。奔跑的年龄,行走的风景,慢慢成长之后,告别了妈妈的怀抱,也告别了那美丽的歌谣,以至于很久以后,我竟记
24、不起妈妈曾经是会唱歌的。许多年以后的一个夏日午后,我独自睡在一个陌生城市的房子里。 忽然就梦见了童年的时光,听到了那熟悉的声音。仿佛岁月流转,一切都真实得历历在目,在妈妈的怀里,是我一生中睡得最甜美的日子。忽然之间,人醒梦散,我茫然四顾,心里恐慌至极,就像仍幼小如初,睡醒后不见妈妈的身影。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千里万里之外,我的妈妈已经垂垂老矣。往事如烟易散,可是一个情景却漫上心头。在那个时候,也是一个夏天,妈妈和爸爸刚刚吵过一架,我吓得大哭。 现在想来,那是我有记忆以来哭得最厉害的一次。午后,妈妈抱着我,我却哭得无法入眠。于是妈妈又唱起了歌谣,那样的时刻,妈妈的眼中也是含着泪的。妈妈一遍遍地轻唱
25、,我恐惧的心被慢慢抚平,而梦里,妈妈却泪流满面。后来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一次妻不在,我抱着年幼的女儿哄她入睡。不自觉就哼起了那首歌谣,在轻柔的歌声里,女儿闭上了眼睛,嘴角带着一丝笑意。那一刻心中竟是无比幸福的,浑然忘了累得酸疼的胳膊。忽然就明白了当年妈妈的心情,时隔三十余年,我唱着妈妈当年唱过的歌谣,哄着自己的孩子。女儿已沉沉睡去,我没有把她放回床上,也没有停下嘴里的歌。那个下午,我一遍一遍地唱着,直到唱出了满眼的泪花。去年夏天,我回老家探亲。有一天午睡时,我对坐在旁边的妈妈说:“妈,給我唱首歌吧,我睡不着!”妈妈转过头来,午后的阳光照着她的白发。她说:“我也不会唱歌呀!”我说:“就唱我小
26、时候你给我唱的歌吧!”妈妈愣了一下,把目光投向远远的窗外,仿佛看进了岁月深处。可是,那温暖的歌谣却终于没有响起。我常常感动于那样的情景,年轻的妈妈抱着自己的孩子,轻哼着歌谣哄孩子入睡。我远远地观望,带着微笑,任往事的浪潮将心湮没。我会想起妈妈,想起那首响在生命中的歌谣。我知道,那是我这辈子听到的最动听的歌。是的,天下的母亲对怀里的孩子唱响的,永远是最美的旋律。1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童年时,劳累的妈妈常轻哼着歌谣哄“我”入睡_一个夏天, 爸妈吵架后妈妈唱着歌谣哄受惊吓的“我”入睡_ _2文章第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3揣摩文章画线句子中“妈妈”和“我”落泪的原因。(1)于是妈妈又唱起
27、了歌谣,那样的时刻,妈妈的眼中也是含着泪的。(2)那个下午,我一遍一遍地唱着,直到唱出了满眼的泪花。4请分析文章题目“我唱着妈妈唱过的歌谣”的妙处。5第段写道:“是的,天下的母亲对怀里的孩子唱响的,永远是最美的旋律。”请谈谈你的理解。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在“无纸时代”,读纸质书祝勇现在,读纸质书的人少了,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对此,写书的人感受最深,因为书的发行数早已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观。对于一位写作者呕心沥血的文字,人们已经无暇顾及,这将写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尴尬位置,高纯度的文本也日益变成写作者的“独语”。“书”这个词,原本是指一本具体的书,就是尚书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集,后来
28、意义变宽,指所有的著作。生活要人们去挣扎、奋斗,因此,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高浓缩的书房,在见缝插针的地铁里读一读手机上的文字,也不失为一种温暖的抚慰。现在手机上的书算不算书,我不知道。假若让我决断,我认为手机上的书不叫书,只有纸质书才是书。我认同手机阅读的便捷,同时担忧手机阅读的轻浅化和碎片化。我相信载体的变迁,必定带来内容的变化。当年我们古老的文字在甲骨、青铜、竹简、布帛、纸页上不断转移,与之伴随的必定是语言和内容的变化。比如青铜器上的文字必然是精简的,所记内容也一定是国家大事,所谓“祀”与“戎”,也就是祭祀和战争。当文字转移到纸页上,化作诗词、书札、文章,书写才自由自在,才成为一种均等的权利
29、,抒情、议论也才成为可能,并蔓延出灿烂的文学史,有了我们浩大、辉煌的纸上文明,像王羲之兰亭序、李白上阳台帖、苏轼寒食帖,还有9亿字的四库全书。当书从纸页转移到电子屏幕上,改变的绝不仅仅是外壳,而是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网络呼唤点击量,因此造就了“标题党”,而一些沉静的、意蕴深藏的文字,显然是不适合手机阅读的。手机的书库中当然也可以下载各类经典,但有谁会在手机上读黑格尔、韦伯、陈寅恪、钱钟书?有人说,纸的时代已然过去,就像甲骨时代、青铜时代终将过去一样。但我仍顽固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文字需要阅读,文化则需要抚摸、感受、相融。我们的文字,从来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碰触到的不应该仅仅是
30、冰冷的显示屏,更应该是温润的纸页那是我们的文化,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从自然中来,带着生命的气息,牵动着汉字的呼吸筋脉,与我们的生命血乳交融。“中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都依托纸而存在。书的艺术,实际就是纸的艺术。抽去一张纸,美就会被抽空,文化也会被肢解。当然,我们还没有到悲观的时候。我们看到,书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在各大城市不断进驻黄金地段。像诚品、言几又、方所、西西弗这些品位高尚的书店也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书店的老印象,让阅读和选购变得更加轻松、时尚和舒适,在书店里翻书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最近为拙著故宫的隐秘角落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我惊讶地发现,来聆听我回溯历史、讲述故宫的,
31、居然多是年轻读者在电子时代长大的一代,对阅读,尤其是纸质书的阅读,竟然有着天然的好感。读纸质书,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为这样的阅读,让我们的思想沉静、深入,体验文明的纯美与辉煌。这样的阅读是可贵的,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选自2017年4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1在作者看来,手机阅读有什么优点和缺点?2如何理解第段中的“均等”一词?3第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作者为什么坚定地认为“纸质书的时代不会消亡”?三、语言表述14一天,放学后你刚收拾好要回家,这时你的同学小A急匆匆跑过来对你说;“嗨,小B,今天你再帮我打扫卫生吧,否则我看比赛要晚了!”面对同学一次次不合理的要
32、求,你应该怎样说?写出你的答案。四、写作15以下作文,任选其一。作文(1)题目:我最尊敬的人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汪曾祺先生的作品不是很多,但很优美,独具特色,令人爱不释手。他的作品以短篇小说和散文居多。曾有人好心地建议汪曾祺先生写些“大作品”,汪曾祺心平气和地解释道:“我知道,即使我有那么多时间,也写不出多少作品,这是我的气质决定的。我永远只是一个小品作家。找准位置,既不跟风写应景文章,也不贪大求多赶数量,也就有了真的辉煌。”(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6年第2期作文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2)认真书写,
33、力求工整、美观。(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4)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B【解析】B:语序不当,“陆续”和“开始”调换位置。故选B。2、C【解析】C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A.置制;B.累累li lili li;D.潦缭。3、A【解析】A词语中没有错别字。B摧枯拉朽。C铢两悉称。D奔驰。4、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字形。B项:聘婷娉婷,断章取意断章取义。C项:相得益章相得益彰,怨伥怨怅。D项:儒养濡养,阴诲阴晦。故选A。5、D【解析】A.“在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望文生义);B.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形容小心谨慎(语义重复)
34、;C.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对象误用)。D.同捐前嫌: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使用正确,故选D。6、1A2举例论证。举贴“福”、学生穿蓝白相间校服等极具中国元素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影片中(许多不同于美式科幻片的元素)充满着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3国际体系变迁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时,当不知道有没有希望,但注定要有人担当,要有人牺牲,要有人去行动时,应该怎么办。【解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文本,重点介绍的是在中国科技巨大进步背景下,由一批对未来与人类命运充满想象和热情的中国创作者创作的电影流浪地球,开辟一个中国科幻电影、中国类型化大片的全新时代。并没有介绍流浪
35、地球获得高票房的原因。故答案为A。2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本题列举贴“福”、学生穿蓝白相间校服等极具中国元素的事例,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的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影片中有“许多不同于美式科幻片的元素”的观点。据此理解作答。3此题考查对句子中词语指代内容。解答此类习题的关键是要结合上下文,找出代词可能指代的内容,然后代入具体的语境后通读句子,看句子在表情达意上有无变化来检验正误。本题中代词“这个”指代的内容可依据“国际体系变迁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对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而言,在精神和心理方面,
36、其实并不真的逊色于一场太阳氦闪级别的考验;而流浪地球中的核心命题:当不知道有没有希望,但注定要有人担当,要有人牺牲,要有人去行动时,应该怎么办的命题,在今天中国现实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和考验中,无时无刻不存在”这一语句概括作答。7、(1)博学而笃志 (2)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 (3)山重水复疑无路 (4)欲辨已忘言 (5)归雁入胡天 (6)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 (7)四面歌残终破楚 (8)静影沉璧 【解析】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
37、题要注意“笃”“牍”“璧”等字的书写。(2)与(6)还考查了文学常识。8、(1)第一次,和玫瑰离别,因为他们相爱却不懂得如何相处。第二次,和狐狸离别,因为狐狸主动让他驯服,使他惟得了玫瑰于他独一无二的意义。第三次,和飞行师离别,因为他希望可以通过“蛇”的魔法,让他早日回到玫瑰的身边,对花儿负责。(分别答出玫瑰、狐狸、飞行师或蛇三个要点即可)(2)方面孙悟空和豬八戒之间经常打闹取笑。孙悟空喜欢恶作剧,猪八戒也经常骂他,甚至撺掇师父念紧箍咒。另一方面两人又是兄弟关系,关键时刻还是会互相帮忙。(答出两种关系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
38、、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阅读小王子西游记,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1)小王子的生命中经历的三次重要的离别:和玫瑰离别;和狐狸离别;和飞行师离别。(2)题干问如何理解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的关系的。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关系是一条十分关键的主线。它经历了从因势利导、争勇斗狠,至最后惺惺相惜的一系列变化,从而丰富了孙悟空、唐三藏等人物的形象,饱满了唐三藏一行四人、连马五口的取经情节,升华了孙悟空的大闹天宫的情感历程,从而为世人所称颂。两人是可以戏谑的朋友,又是兄弟关系。二、
39、阅读9、1农家设酒杀鸡招待客人的热闹场面;村人吹箫打鼓,热热闹闹迎接春社祭祀的场面。2提示:能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语句连贯、符合语境即可。3既写出了山水紫绕,千帆竞渡的白然风光,又借山光水色的变化寄寓了人生感悟:不甘屈从阴暗,不怕青山阻隔,便能拥有千帆竞渡的开阔心境,便能战胜眼前的迷茫与困难。【解析】1考查对诗中展现生活场景的理解。首联写诗人到了农家,农家留下客人,准备了丰盛的“腊酒”“鸡豚”来款待,渲染出农家设酒款待客人的热闹场面;颈联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箫鼓齐鸣,衣冠简朴,表现祭社祈年的热闹场面。2考查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合理推断与想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上下文的内
40、容,抓住人物在文中的言行表现,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当时的心理活动,要运用第一人称,诗人因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不舍,所以夜晚又来冒昧打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即可。3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这两句的意思是在孤云低垂、青山缭绕、无路可行之际,却忽然看见远处忽隐忽现的帆船驶来。“青山缭绕疑无路”,山是纠结盘曲的,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被“青山缭绕”的阻断,重重叠叠的青山似乎阻住了江水的去路,仿佛前程一片渺茫。“忽见千帆隐映来。”诗人笔锋一转,在“青山缭绕”之中,船转了个弯,忽然远远地看见“千帆”在山林的掩映下,正隐隐约约向近处驶来。视野一下子就变得豁然开朗,
41、正告诉诗人前途远大,道路无穷。诗人借山光水色的变化寄寓人生感悟: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困难与黑暗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光明。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10、1D2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3行者开始看见农夫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时,认为农夫“惰”;经过自己亲自动手实践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告诉他不是耕田困难,而是方法不对,行者于是“服而去”。【解析】1A下到/向下。B全/一顿。C你的/才。D都表示数量多。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
42、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6)句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句末语气词前,要停顿。根据句意:干不到一个时辰,他的力气用尽,豆大的汗珠像下雨似的向下淌,一口接一口喘粗气,连话也说不出来,并且倒在田里。故句子划分为: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先疏通文章的大意,再结合相关句子来分析。行者开始认为“农之惰也”,于是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可见过路人,不懂种田的规律,没
43、有正确分析田地和人的有限体力之间的矛盾。他只知道蛮干,企图在一瞬间就把土地全部翻完,没干多久,就干不动。可见不是内行不了解行情。最后行者“服而去。”【点睛】译文道有个农民在田里耕种,他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有个过路人见到农民就说:你这个农民啊太懒了!田地这么大,你喘几口气才刨一下,就是到了年终也干不完呀!农民听了,扬手招呼过路的人说:我一辈子种地,快要老死在这上面了,可是到如今也不懂得怎样种地,你何不给我做个样子教我耕种的方法呢?过路人于是脱下外衣走到田里,急急忙忙地,喘一口气连刨几下,每锄一下都使出全身力气。干不到一个时辰,他的力气用尽,豆大的汗珠像下雨似的向下淌,一口接一口喘粗气,连话也说
44、不出来,并且倒在田里。他慢慢地对农民说:从今往后,我算知道种田的难处了! 农夫说:种田有什么难的呢?不过对于你这样快速耕种的人来说,恐怕就显得难些吧。你喘一口气连刨几锄头,这样干下去,干活时间常常是很少的,而停下来休息的时间却常常是很多的;我喘几口气刨一锄头,干活时间常常是很多的,而停下来休息的时间常常是很少的。用你耕作的时间与我耕作的时间比,再用你休息的时间与我休息的时间比,哪一个快哪一个慢呢?哪一个轻松哪一个疲劳呢? 过路人心悦诚服地离开了这地方。11、1(1)这里指大家簇拥着老王 (2) 这里指汪老的白话诗有情趣,值得品味2祖父督促“我”描红、背古文;祖父给“我”讲论语,叫“我”多练毛笔
45、字;“我”写了一篇八股文,得到祖父的奖励。(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是顺叙3汪老是一个有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的人 。文学才华:有自己的文学见解 有丰富的文学功底 人格魅力:淡定、幽默、乐观、谦逊、有生活情趣、多才多艺、亲切随和。【解析】1理解词语(句子)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把词语放到原文中,把句子放到语段中,并结合文章内容与主题加以分析,拟答时要体现出自己对词语语境义及词语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众星捧月”是形容大家围着汪老的情形。可以看出大家对汪老的崇拜。“味道”这里指汪老的白话诗有情趣,值得品味。2精读第七段,先找到题干问题的答案范围,即“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他的祖父汪嘉勋是清
46、朝末年的拔贡,从小就督促他握笔描红,背古文。到了小学五年级,祖父亲自给他讲论语,叫他多练毛笔字。祖父说:“你要耐心,把基础打好了,够你受用一辈子。”汪老说:“我13岁那年写了一篇八股文,祖父见了叹息道,如果在清朝,你完全可以中一个秀才。祖父见我有了长进,就送我几本名贵的碑帖和一方紫色端砚”,语段中有明显的时间标志,因此可概括出童年时,祖父督促“我”描背古文;小学五年级,祖父给“我”讲论语,叫“我”多练毛笔字;十三岁那年,“我”写了一篇八股文,得到了祖父的奖励。明显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3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47、;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如评价作者“汪老遭遇重重坎坷,却始终淡定、幽默、乐观地笑对人生,是许多人的良师益友;他虽未曾高居要职,却以自己的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影响了几代读者”,总结出汪老的特点。12、1 许多年后的一个夏日午后,在陌生的城市,“我”梦见了童年时妈妈唱的歌遥 成家后.“我”唱着妈妈唱过的歌谣哄女儿入睡 去年夏天回老家,“我”请妈妈唱儿时的歌谣却未能如愿。 2插叙。回忆了儿时母亲的歌声抚平了“我”的恐惧,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完整,为后文“我”因用歌谣哄孩子入睡而
48、感到幸福做铺垫。3(1)妈妈一是因为和爸爸吵架伤心而落泪,二是因为“我”受凉吓而心疼落泪。(2)“我”落泪是因为“我”人父后理解了妈妈的辛苦而感动,以及对妈妈的思念。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提示文章中心激发读者的兴趣。5示例,妈妈给怀抱中的孩子唱的歌谣都是发自内心的,充满着关爱,满怀着疼惜,饱含着母亲的温情。那声音是荡漾在每个孩子生命中的歌谣,是每一人这輩子听到的最动听的声音,因为那是世界上任何感情都替代不了的母爱。(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概括文本所记叙的事即可。结合“许多年以后的一个夏日午后,我独自睡
49、在一个陌生城市的房子里。 忽然就梦见了童年的时光,听到了那熟悉的声音。仿佛岁月流转,一切都真实得历历在目,在妈妈的怀里,是我一生中睡得最甜美的日子。忽然之间,人醒梦散,我茫然四顾,心里恐慌至极,就像仍幼小如初,睡醒后不见妈妈的身影。”概括得出:许多年后的一个夏日午后,在陌生的城市,“我”梦见了童年时妈妈唱的歌遥;结合“后来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一次妻不在,我抱着年幼的女儿哄她入睡。不自觉就哼起了那首歌谣,在轻柔的歌声里,女儿闭上了眼睛,嘴角带着一丝笑意。那一刻心中竟是无比幸福的,浑然忘了累得酸疼的胳膊。忽然就明白了当年妈妈的心情,时隔三十余年,我唱着妈妈当年唱过的歌谣,哄着自己的孩子。”概括
50、得出:成家后,“我”唱着妈妈唱过的歌谣哄女儿入睡;结合“去年夏天,我回老家探亲。有一天午睡时,我对坐在旁边的妈妈说:妈,給我唱首歌吧,我睡不着!妈妈转过头来,午后的阳光照着她的白发。她说:我也不会唱歌呀!我说:就唱我小时候你给我唱的歌吧!妈妈愣了一下,把目光投向远远的窗外,仿佛看进了岁月深处。可是,那温暖的歌谣却终于没有响起。”概括得出:去年夏天回老家,“我”请妈妈唱儿时的歌谣却未能如愿。2要求学生把握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结合“往事如烟易散,可是一个情景却漫上心头。”是插叙。其作用为: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为下文
51、做铺垫等。结合“妈吵架后妈妈唱着歌谣哄受惊吓的我入睡”分析:回忆了儿时母亲的歌声抚平了“我”的恐惧,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完整,为后文“我”因用歌谣哄孩子入睡而感到幸福做铺垫。3要求学生结合语境分析原因即可。(1)结合“也是一个夏天,妈妈和爸爸刚刚吵过一架,我吓得大哭。 现在想来,那是我有记忆以来哭得最厉害的一次。午后,妈妈抱着我,我却哭得无法入眠。于是妈妈又唱起了歌谣,那样的时刻,妈妈的眼中也是含着泪的。妈妈一遍遍地轻唱,我恐惧的心被慢慢抚平,而梦里,妈妈却泪流满面。”分析:妈妈一是因为“我”受凉吓而心疼落泪,二是因为和爸爸吵架伤心而落泪。(2)结合“忽然就明白了当年妈妈的心情,时隔三
52、十余年,我唱着妈妈当年唱过的歌谣,哄着自己的孩子。女儿已沉沉睡去,我没有把她放回床上,也没有停下嘴里的歌。那个下午,我一遍一遍地唱着,直到唱出了满眼的泪花。”分析:一是因为“我”人父后理解了妈妈的辛苦而感动,二是因为对妈妈的思念。4要求学生牢记题目的一般作用,(1)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然后结合“我唱着妈妈唱过的歌谣”分析,新颖、激发读者的兴趣;作为文章的叙述线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提示文章中心。5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
53、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意思。结合“我常常感动于那样的情景,年轻的妈妈抱着自己的孩子,轻哼着歌谣哄孩子入睡。我远远地观望,带着微笑,任往事的浪潮将心湮没。我会想起妈妈,想起那首响在生命中的歌谣。我知道,那是我这辈子听到的最动听的歌。”分析得出:妈妈给怀抱中的孩子唱的歌谣是荡漾在每个孩子生命中的歌谣,是每一人这辈子听到的最动听的声音,因为那是世界上任何感情都替代不了的母爱。母爱是发自内心的,充满着关爱,满怀着疼惜,饱含着母亲的温情。13、1优点:方便快捷;容量很大。缺点:轻浅化,不能用于阅读一些沉静的、意蕴
54、深藏的文字;碎片化,只能见缝插针地进行阅读,阅读内容通常短小零碎。2不再受书写材质的束缚,文字不再要求精简,内容不再限于国家大事,文字的形式变得丰富(可以创作诗词、书札、文章等),表达方式变得多样(可以进行抒情、议论),书写变为自由自在。3举例论证。论证了手机不适合阅读沉静的、意蕴深藏的文字这一观点,进而论证了手机阅读改变了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的观点。4纸质书是文化的承载和传递者;纸质书具有艺术的美,书依托纸而存在;书店的增加,方便了纸质书的阅读和购买;年轻读者对纸质书有天生的好感。【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二段中的“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高浓缩的书房,在见缝插针的地铁里读一读手机上的文字,
55、也不失为一种温暖的抚慰。”可知手机阅读的优点是方便快捷,容量大。根据“我认同手机阅读的便捷,同时担忧手机阅读的轻浅化和碎片化。”可知手机阅读的缺点是轻浅化和碎片化。2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词语的理解。 回答此类题目时,应该结合原文,要分析出里面的引申义和比喻意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结合文中“当文字转移到纸页上,化作诗词、书札、文章,书写才自由自在,才成为一种均等的权利,抒情、议论也才成为可能,并蔓延出灿烂的文学史,有了我们浩大、辉煌的纸上文明”理解分析,“均等”指不再受书写材质的束缚,文字不再要求精简,内容不再限于国家大事,可以创作诗词、书札、文章等,可以进行抒情、议论,书写变为自由自
56、在。据此整理作答。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和引用论证。细读第三段划线句可知,这是一个具体的例子,所以是举例论证。这种论证方法一般是为了具体有力的证明作者的某种观点。结合本段语境可知,这处举例是为了证明手机阅读改变了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的观点。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五段中的“文字需要阅读,文化则需要抚摸、感受、相融。我们的文字,从来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可知纸质书是文化的传承者。根据第六段中的“书的艺术,实际就是纸的艺术。抽去一张纸,美就会被抽空,文化也会被肢解“可知纸质书具有艺术的美,是书的依托。根据第七段中的“像诚品、言几又、方所、西西弗这些
57、品位高尚的书店也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书店的老印象,让阅读和选购变得更加轻松、时尚和舒适,“可知因为书店的增加,方便了纸质书的阅读和购买。根据第七段中的“居然多是年轻读者-在电子时代长大的一代,对阅读,尤其是纸质书的阅读,竟然有着天然的好感。“可知年青的读者对纸质书有天生的好感。三、语言表述14、提示:语言得当,解说合理即可。【解析】作答时首先要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拒绝同学小A的要求;然后告诉他自己已经有安排了,不能帮助他了,请他理解并且谅解。语言要委婉,便于对方接受。四、写作15、(1)我最尊敬的人夏天,红红的太阳直射着大地,艳阳高照,动物们都热得受不了了,植物垂头丧气,人们都纷纷躲进空调房里避暑。只有他们,环卫工人,只有环卫工人,他戴着草帽在努力地工作。他们这样辛苦是为了什么呢?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起早贪黑地打扫马路。原来,他们都是为了我们有一个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结晶果糖行业营销策略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示范农场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规模分析报告版
- 2024-2030年中国硅灰石行业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规模分析报告权威版
- 高校远程教学微课程制作方案
- 2024养殖场对外投资与合作开发合同
- 2024年度航空物流服务合同
- 医院给水系统PE管热熔安装方案
- 2024年企业运营资金借款合同文本
- 2024年度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特许经营合同
- 餐饮行业标识标牌安装方案
- 【课件】第15课+权力与理性-17、18世纪西方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 儿童早期的认知发展-皮亚杰前运算阶段(三座山实验)
- 国开一体化平台01588《西方行政学说》章节自测(1-23)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极兔速递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威士忌酒相关公司行业营销方案
- 网络游戏危害课件
- 2024供电营业规则学习课件
- 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TB 10010-2016)
- GINA2023-哮喘防治指南解读-课件
- 2024年上海市第二十七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 寝室设计方案方法与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