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格 物 致 知2011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沈阳市初中语文教研员 吴燕一、中考试题总体情况二、中考典型试题评析三、中考阅卷评分要求四、语文教学工作建议一、中考试题总体情况试题特点数据分析(一)试题特点2005年2011年稳中求变稳试卷结构稳定 积累与运用(30)、阅读理解 (60)、写作(60)知识考查稳定 以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为考查依据命阅过程稳定 教师命题、教研员审题 全部试题均为教师原创 市区教研员组成阅卷专家组,抽调市内五区优秀教师阅卷变积累重在运用 积累为前提,运用为目的 综合探究材料新颖,关注人文内涵、语文韵味阅读突出重点 提升记叙文在试卷中的比重(23:20) 减少了程式性试题
2、过多设置 文言文阅读关注课内外迁移写作提升能力 试题命制贴近生活,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阅卷过程科学完善,提高了作文的区分度2009年综合运用汉字在篆、隶、行、楷、草不同字体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独特书法艺术,成为中国造型艺术宝库的瑰宝。2010年第8题 综合探究。(4分)(1) 沈阳某中学与韩国某中学进行了一次“走近唐诗宋词”的文化交流活动。下面是学生搜集的三组诗句,请根据第二组或第三组诗句的内容补全对联。(2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九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七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八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
3、浩然)过故人庄(八上)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九下)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九下)上联:忆李杜吟唱壮志情怀下联: 品王孟寄情碧水田园(读苏辛歌咏赤胆忠心) 2011年第8题 综合探究。(4分) 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收集的资料。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材料二: “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
4、类别:借月抒情诗 编号:00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南唐李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分) (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2010年22题选文第段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提出(引出)本文的论题,列举人生中的种种无奈,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的论述。2011年第25题选文第段和第段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第段:引出文
5、章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第段:总结全文,深化(强调)中心论点。20052011年文言文阅读试题总体情况2011年文言文阅读:第9-13题,17分,5道题时间分数课内、外分数说明20051515: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0615 9:6细柳营;汉书李广传200715 7:8醉翁亭记;泷冈阡表200817 6:11邹忌讽齐王纳谏;吕氏春秋先己200917 5:12马说;史记田敬仲完世家2010175:12(比较阅读)曹刿论战;唐宋八大家散文心术2011175:12出师表;贞观政要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公将鼓之: (2)故逐之: (3)凡主将之道: 答案: (1)击鼓(2)
6、追赶或追击 (3)方法(手段、道理、规律)(马说“策之不以其道”)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 知势而后可以加兵 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增加;虚夸,谎报)B. 无敌于天下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介词:在;表示比较,“过”)(虚词)C. 故一忍可以支百勇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连词:所以,因此)(虚词)D. 一静可以制百动 增其旧制(岳阳楼记)(遏制;规模)答案:C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1)既克,公问其故。(2)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祸患;马说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答案: (1)已经战胜,鲁庄公问(曹刿)取胜
7、的原因。(2)小的好处和祸患,不足以(不能)辱没我们的才能。或:小的利益(好处)和小的祸患,是不值得辱没我们的技艺(才能)的。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知 理 则 不 屈 知 势 则 不 沮 知 节 则 不 穷答案: 知 理 则 不 屈 知 势 则 不 沮知 节 则 不 穷13【甲】【乙】两文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答案: 都主张作战时要详察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后发制人(不轻举妄动,要抓住有利时机,一举成功)2010年作文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请以“用 丈量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客人走远再关门,
8、是一种善;留下几秒听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善;在骄阳的炙烤下耐心等待红灯而不强行,是一种善;等对方先挂电话,是一种善;路面积水,司机把车速降下来是一种善有些善,很小很小,就发生在身边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然而,正是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却能在心中漾起一份真情的感动。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2011年作文(1)生活中,有温度的话语可以暖人心扉,让我们如沐春风;有温度的话语可以鼓舞斗志,让我们扬帆启航;有温度的话语可以启迪心灵,让我们豁然开朗;有温度的话语可以陶冶性情,让我们受益终生 成长中,无数有温度的话语,伴随我们一路走来。 请以“有温度的话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请以“ 原来就是
9、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二)数据分析2011年数据总体分析频数分布直方图满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难度区分度150147110883%19%0.700.492010年各区(县)语文平均分、及格率柱形图2011年各区(县)语文平均分、及格率柱形图20052011年统计数据时间(年)平均分最高分难度区分度2005106.01470.690.312006109.51430.700.312007104.91450.700.342008106.51460.710.392009107.01470.640.492010101.01460.670.5920111081470.700.49200520
10、11年区分度、难度折线图数据分析区域间成绩差异在缩减区分度难度成平稳发展各试题优秀率有所提升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满分306060平均分23.7/19.237.7/3647.3/45.5优秀率27%/23.1%12.1%/7.7%27%/25.5%二、中考典型试题评析试卷结构题号内容小题号分值一积累与运用1-830二阅读理解9-2660三写作2760总分150第1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悬念(xun) 笨拙(zu) 沉淀(din) 阴悔(hu)B拂动(f) 管束(sh) 侵蚀(qn) 清撤(ch) C主宰(zi) 拯救(zhng) 疏忽(sh) 纽带(n
11、i)D酷爱(k) 参差(cn) 融恰(xi) 启蒙(mng)答案:C【设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对常用3500字的音形的识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汉字,读准字音,说好普通话。(词语选自书下、课后字词积累,均属于3500常用字。) 【考生误区】干扰项ABD中均包含错误字音、字形,应该说错误比较明显:如A中的“笨拙”(zu)、“阴悔(hu)”,B选项中的“拂动(f)”、“清撤(ch)”,D选项中“参(cn)差”是小石潭记“蒙络摇缀”“犬牙差互”必讲的释义,“融恰(qi)”则不太容易被挑出错。相比较而言,这道题错选项多集中在A和D上。第2题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散文犹如中国
12、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文学发展中,留下了许多 的经典名作, 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 。我们从中不仅能 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A不言而喻 滋润 苦痛 获取 B脍炙人口 滋养 沧桑 汲取C不可名状 养育 磨难 吸取 D家喻户晓 培养 苦难 吸收答案:B【设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辨析及运用能力,重实践。(成语选自书下、课后字词积累,均属于2011中考168中的教材四字词语归纳。)【考生误区】四个选项中各位次的四组词语均不相同,增加了这道题的难度。错误选项多集中在C或D上。第3题下面画线句有一个有语病,请找出并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
13、(2分)在人生的赛场上,信心就是力量。是它,让我们相信自己,超越自己 ;是它,让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它,让我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决心。 第 句;改为: 答案: 让我们下定(鼓起)战胜困难的决心(勇气)【设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能正确运用句子表情达意。(病句类型属于2011中考168中的8种病句类型之一。)【考生误区】题目要求在具体语境中选择辨析两句划线语句中的其一为病句,并对其进行修改。原病句修改后仍然是病句,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没结合语境。前文关键词是“信心”,而考生则单纯地判断这个病句病因是搭配不当,并将原文中的“鼓起决心”错误地修改为“树立信心”的搭配。与其类似的还有下面几种
14、答案:是它(指“信心”,下同),让我们拥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是它,让我们竖立了战胜困难的信心;是它,让我们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心;是它,让我们充满了战胜困难的信心;第二种情况,搞不清和“决心”搭配的词语。将病句改为:是它,让我们树起了战胜困难的决心;是它,让我们重获了战胜困难的决心;第三种情况,搞不清和“鼓起”搭配的词语,或将本句另改为一个比喻句。将病句改为:是它,让我们鼓起了战胜困难的精神;是它,让我们鼓起了战胜困难的斗志;是它,让我们鼓起了战胜困难的风帆;是它,让我们鼓起了战胜困难的战鼓;第四种情况,不尊重汉语语言习惯。是它,让我们有着战胜困难的决心;是它,让我们怀有战胜困难的决心;是它,让
15、我们具有战胜困难的决心;第5题走近名著。(3分)(1)根据要求填空。(1分)他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选段中的“他”是 。(2)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名人传中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伟大的音乐。B.鲁滨逊漂流记主要叙述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C. 祥子拼命攒下的钱被侦探敲诈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化为泡影。D. 唐僧师徒取经路上降妖伏魔的故事有智擒红孩儿、智取生辰纲等。答案:(
16、1)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藤野)(2)D【设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对初中必读名著的了解,引导促进学生阅读文学名著。(范围是课外阅读十部名著中的作者、主要人物、重要情节。)【考生误区】第(1)题为填空题,错误率较高。考生出现猜写现象 ,有的写“鲁迅”“作者”“医生”“老师”“老舍”“白求恩”,有的写“阿长(长妈妈)”“寿镜吾”“范爱农”,还有乱写“孙悟空”的。藤野先生有的被写成日本的其他类似或考生听闻过的姓氏,如佐藤、工藤、藤井、井野等。错别字主要集中在藤字的书写上:有的去了草字头,给这位日本医学教授冠以中国姓氏“滕”,有的草字头偏向了右侧,把“藤”变形成了左右结构;“藤”下面或右下方的部分也被“
17、腾”、“膝”、“泰”、“恭”等替代。“野”的错法也出人意料,除了写成同音字“也”,右边被写成“矛”的居多,左边也有被错写成“禺”“罢”“黑”这三者的变形。第(2)多数考生错选的原因是审题不仔细将“有误”忽略,还有一部分是阅读四个选项时浮皮潦草,忽视了明显的错误项而导致误选。第6题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12分)(1)足蒸暑土气, 。(2)一曲新词酒一杯, 。(3)与君离别意, 。(4) ,在乎山水之间也。(5)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6)学而不思则罔, 。(7)报君黄金台上意, 。(8)山重水复疑无路, 。(9)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0)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11
18、)行路难中表明诗人想要施展政治抱负,相信自己必有远大前程的句子是:“ , 。”答案:(1)背灼炎天光(2)去年天气旧亭台(3)同是宦游人(4)醉翁之意不在酒(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6)思而不学则殆(7)提携玉龙为君死(8)柳暗花明又一村(9)入则无法家拂士(10)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设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初中阶段所学古典文学作品和现代诗歌的默写,重知识的准确性。提示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积极,引导初中语文教学关注名家名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范围是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50篇诗文,另加我爱这土地、沁园春雪。【考生误区】考生书写
19、不规范第7题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A. “千骑卷平冈”形象地写出出猎的人很多,气势很大。 B. “亲射虎,看孙郎”表明词人已功成名就,对孙权有蔑视之意。C. “酒酣胸胆尚开张”是说词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D. 这首词表面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放气概。答案:B【设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欣赏能力,在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范围是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20、中规定的34首古诗词。)【考生误区】考生错选A者较多。主要原因是不结合语境,只是从字面上对诗句进行理解。第8题 综合探究。(4分) 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收集的资料。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材料二: “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类别:借月抒情诗 编号:00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
21、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南唐李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分) (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答案:(1)中国有悠久的“月文化”(中国人喜欢借月寄情)。(2)示例1:月,传悠久文化;月,寄人间真情。示例2:月,你如一位翩翩仙子,款款走进文人墨客的梦中。【设题意图】今年的综合探究有两种导向:一是使学生了解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一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七下主题探究学习桥文化,九上主题探究学习神话,九上写作月光下的遐想。)【考生误区】1.不理
22、解题意,审题能力差。第8(1)题要求综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探究结果。有些考生没有关注到“综合”这两个字,只是分别概括了这两则材料。2.概括能力差。第8(1)题,概括能力差表现得最明显。有些考生不会概括内容,近乎于把第一则材料的内容又抄写了一遍。3.不针对材料归纳第8(1)题,本是围绕着“月文化”的材料。4.错别字、病句多5.字迹潦草,,勾抹严重,有些字难以辨认。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审题不清,抓不住问题的主干,马虎不认真,还没看清要求就急于答题。2.概括要点不全面。3.平时学习语文不扎实。4.写完的句子,没再仔细检查一遍。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志虑忠纯
23、(2)悉以咨之: (3)严闻亮卒: 答案:(1)忠诚(2)商议,询问(3)听到,听说【设题意图】此题考查的是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注重考查文言词语的积累,借以理解句子大意。(范围是教材中书下重要注释。“志虑忠纯”的“忠”和“悉以咨之”的“咨”是九下出师表书下注解;“严闻亮卒”的“闻”出自七下口技中“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考生误区】解释加点词语。(1)志虑忠纯:“忠”误解为:忠良、信实、忠正、忠厚。(2)悉以咨之:“咨”解释中的询问、咨询的“询”字误写为“寻”的情况较多。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太守谓(是)谁( 醉翁亭记)
24、 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曾经)(岳阳楼记) C立闻亮卒 卒(最终)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发病而死 舜发(起)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B【设题意图】此题是对一词多义的考查,注重考查课内外文言词语的积累与运用。(“太宗谓房玄龄等曰”同八下邹忌讽齐王纳谏“谓其妻曰”,“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同七上伤仲永“未尝识书具”,“立闻亮卒”同七下强项令“卒于官”“发病而死”同“发”的现代汉语常用义“生”。)【考生误区】选A项、C项的学生对词性理解不清。选D项的学生对词语的语境含义理解不当。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诸葛亮为丞
25、相,甚平直。答案:(1)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陛下(使用)。(2)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设题意图】此题考查的是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自九下出师表;“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中的“为”同九下出师表“举宠为督”;“甚”同八下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平”同九下出师表“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直”同七下包拯“拯性峭直”。)【考生误区】(1)关键词:“是以”误解为:因为、是、这是或不译。“简拔”误解为:简单的选拔、提拔。“遗”误解为:赠送、赠给。(2)关键词:“为”误解为:是、成为、被任命或不译。“平直”误解为:一个意思,只译出一个字,“平
26、”误解为平正。翻译句子有很多学生对句意的疏通不够顺畅,存在语病现象严重。13【乙】文中何处能印证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3分)答案: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设题意图】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九下出师表中对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理解,对课外文言文的理解,及课内和课外文言文从内容上的比较。)【考生误区】理解文意,在乙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考生不审题,在甲文中找;只找一半句子,找不全。多写句子,对原句理解不清。文言文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考生误区】(1)基础掌握不扎实,造成解
27、词偏差较大。(2)知识机械记忆多,致使译句错误不断。(3)语文书写能力差,错字连篇字迹潦草。(4)跨学科知识贫乏,历史人物张冠李戴。(5)能力转换欠灵活,信息检索提炼低效。【教学建议】夯实基础、回归原点(课内)、迁移拓展、灵活运用。第14题 在“我”与女孩的偶遇中,她为“我”做了哪些事?(4分)答案:撑伞遮雨,牵手同行,谎称叔叔能治好“我”的眼病,为“我”拉二胡曲光明行鼓励“我”。【设题意图】此题考查的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筛选并归纳主要信息。(题型同七上风筝思考与练习一:围绕风筝说了哪两件事?)【考生误区】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四点答得不全,有的只答对一、两点;有的考生表述得不够准确,把文中的“
28、我”写成作者;有的考生没审清题干“她为我做了哪些事”,没从她的角度回答,而是从我的角度回答为“我送女孩栀子花”。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审清题,因为根据这道题的分值4分应该答四件事,根据题干“她为我做了哪些事”应该从她的角度回答。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按照分值答题的习惯,因为这是答题的关键。第15题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始终甩不掉那把罩在我头顶的雨伞。答案:动作,意思是摆脱不开,生动形象地写出女孩帮助“我”的坚定执着,同时也写出“我”内心的烦躁。【设题意图】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表达效果的把握。(题型同九上白杨礼赞思考与练习二:体会下面句子中
29、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考生误区】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回答问题不够全面,只从“我”或小女孩的角度回答;还有很多考生书写不正确,把关键字烦躁的“躁”写成了干燥的“燥”;还有一部分考生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时,解释的是“甩”的意思“用力挣脱”,而不是“甩不掉”的意思;还有个别考生没有掌握回答词语表达效果的方法。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答题的角度不全面、答题的思路不正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指导学生掌握品析词语的方法,并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第16题选文第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3分) 天地间很静,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与身后。答案:环境描写,渲染宁静的气氛,烘托“我”逐渐平静的心
30、情。【设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的理解。(题型同九下故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考生误区】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回答问题的思路不正确,没有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回答;有的考生虽然答题思路正确,但没有具体回答,只笼统地回答“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也不得分;有的考生虽然具体回答了“渲染悲凉的气氛、烘托落寞(忧伤、苦恼、悲伤、绝望、无助)的心情”但回答得不正确也不得分,还有个别考生把环境描写回答成场景描写也不准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方法,这样才能在阅读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17题请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小时候院子里有好多的栀子花,洁白的,
31、像阳光一样的灿烂光明!答案: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栀子花洁白、灿烂的特点。【设题意图】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及效果的理解。(题型同九上一厘米思考与练习三: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考生误区】有些考生没答出比喻修辞,有些考生概念不清,错把比喻当成描写方法。有些考生甚至答环境景物,外貌描写及插叙等。部分学生没能抓住栀子花本身特点来回答。多数学生答出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第18题阅读选文,请简要概括女孩的性格特点。(2分)答案:善良(有爱心、友善)、纯洁、善解人意、温柔。【设题意图】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不把握。(题型同八上范进中举思考与练习一:你怎样评价范进这个人物。)【考生误区】对于小女孩善良这一
32、性格特点多数能答出,少数考生没能用准确词语概括女孩的第2点特点。第19题选文第26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答案:表达了“我”对女孩的感激,没找到女孩的伤心和遗憾,感受到光明的幸福,为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而感动。【设题意图】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和把握,并能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题型同八下背影思考与练习一:看见父亲的背影忍不住流下眼泪。是什么打动了作者?)【考生误区】多数考生能答出对女孩的感激。部分考生能答出没找到女孩的伤心,或重见光明的激动或喜悦。但很多考生没有“真情”地感悟。第20题选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答案:既指刘天华的二胡曲光明行,也指女孩对“我”的帮助让“我”坚强自信,重新获得光
33、明,“我”也由此感到人间真情如阳光般光明美好。【设题意图】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中心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题型同七上心声思考与练习二:对课文标题“心声”的理解。)(题型同九下百合花思考与练习一:以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寓意?)【考生误区】多数考生能答出曲调名称光明行,但是仅此而已。能力强的考生会深挖此句在女孩的鼓励下重见光明这一层次。部分考生能答出精神层次的走向光明这一含义。还有,一些考生区分不了标题含义和作用,错解此题。第21题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案: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设题意图】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议论文观点的整体把握。(题型同八上第三单元写作写一篇议论文
34、)【考生误区】没有提炼文章中心论点的思路和技巧,盲目硬套;将论题和论点混淆;将分论点:“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过渡句:“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和第的“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遥远。”深化中心论点的句子误认为中心论点。第22题阅读选文第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4分)答案:A: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B:引用卡耐基的话C:举例论证D:善于让自己的思维
35、转身很重要。【设题意图】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整体把握。 (题型同八上谈语言思考与练习二:请拟出全文的结构提纲。)【考生误区】审题不认真,漏填“论证方法: C”;语言组织不够严密准确,例如B答案为“引用卡耐基的话”许多考生答的是“卡耐基”。提出观点A分析B论证方法:道理论证论述举出爱迪生指导助手测量灯泡壳容积的事例论证方法:C得出结论D第23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段“这个故事”的内容。(3分)答案:美国某一小镇的一个人想出用邮寄砖代替火车运砖的办法,使小镇拥有第一家银行。【设题意图】此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概括能力。(题型同八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思考与练习一:简要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36、)(题型同八上崂山道士思考与练习二:用几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考生误区】思维不够严密准确,概括能力较差,例如漏答“拥有银行”这一点导致失分。第25题选文第段和第段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第段:引出文章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第段:总结全文,深化(强调)中心论点。【设题意图】此题考查的是议论文的开篇和结尾的特点及论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考生误区】(1)文体知识混淆,把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答题术语混为一谈。(2)分辨不清论点与论题、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3)不能明晰“提出论点”和“引出论点”的区别。(4)不按分值答题,少答漏答或画蛇添足现象严重。(5)错别字严重,尤其是一些关键字书
37、写错误。如“总结”写成“总节”。 第26题下面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3分) 事例: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答案:不能,本文阐述的观点是遇到困难时要换个角度看问题,而所给事例侧重表现勤奋刻苦,所以不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设题意图】此题考查是论据的运用,使学生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思考做出判断。(题型同八上懒惰的智慧思考与练习二:用课文以外的事例来支持作者的观点。)【考生误区】(1)不能辨析所给事例的观点,误以为和文章论点一致或概括观点有误。(2)不审题,不注意分值,忽略第一问或只对本题的第一问做出回答;还有的
38、考生误以为再补充一则和所给事例观点一致的论据。(3)本题第二问答案不具体,既不指出本文的论点又不说出所给事例的观点,只笼统回答“所给事例不能证明本文观点”。处理好几个关系: 技巧性阅读与过程性阅读的关系 语文文体知识与阅读能力的关系 回归文本阅读与逃离文本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几个方面:阅读感悟、语文思维、答题习惯阅读教学1.精细研读教材2.整合教学内容3.明晰教学思路4.精炼提问设计5.重视语言教学6.提升思维能力阅读基本能力1.文意把握2.内容概括3.语言品析4.感悟评价5.文学欣赏6.理解表达第27题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生活中,有温度的话语可以暖人心扉,让我们如沐春风;有温度的话
39、语可以鼓舞斗志,让我们扬帆启航;有温度的话语可以启迪心灵,让我们豁然开朗;有温度的话语可以陶冶性情,让我们受益终生成长中,无数有温度的话语,伴随我们一路走来。请以“有温度的话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请以“ 原来就是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考查学生针对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对象,抒发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并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
40、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同时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的表达。(两个作文题均能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适用于各种文体的写作;成文难以套用。)注:均为原创。 【考生误区】第一,审题不细致,没有紧扣“话语”和“原来”选材立意。写“有温度的话语”的一般能围绕“温度”组材,或者是曾经背好的有关亲情的文章的套用,但是没有一句突出的“话语”。写“ 原来就是 ”的学生一般可以写出“ 就是 ”,但是忽略了转变的过程。第二,观察生活的能力不够,所选材料比较陈旧,依旧还是送饭、送伞、送茶、送医院、考试
41、失误心情低落等材料居多,或转改成文,造成雷同文现象。第三,人物和环境的描写不够细致,不善于选取细节进行细致描写,全篇还是以叙述为主,甚至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讲故事,不能以真情动人。第四,语言欠雕琢、锤炼,比较平淡,很少有精彩让人难以忘怀的句子,甚至出现语病。应采用多种修辞方法和写作手法,使语言精美。第五,字迹不够美观,甚至一部分学生的文字书写还不能过关,或潦草凌乱,或勾抹现象严重,错别字比较多。考场作文延续模式化形式写作形式模式化选材内容模式化写作形式模式化小标题式的结构史实事例的堆砌无病呻吟的抒情选材内容模式化历史题材随意抒情套改成文20052011年统计数据优秀率:2009年16.3% 201
42、0年25.5% 2011年27%时间(年)满分平均分难度区分度20056051.70.800.0920066048.60.750.1020076048.40.720.1820086048.70.700.2620096047.70.700.3420106045.50.750.3820116047.30.780.29优秀作文的特点1.主题鲜明,内容充实;2.选材新颖,情感真挚;3.结构严谨,谋篇精妙;4.语言顺畅,生动传神;5.书写工整,美观洁净。故乡原来就是归宿 我冒了肃杀的秋气,回到了久别的故乡的小院。 院前的两棵桃树,已不知为何人所砍去,徒剩下光秃秃的树根,一圈一圈的年轮,向过往行人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儿时在树上玩耍的情景,此时清晰地浮现出来。啊,故乡,我又回来了! 门上的两个大铜环,已是锈迹斑斑,泛着些行将衰败的枯叶的黄绿色,叩动起来发出一种凄凉的摩擦声,推开门,院中,仍是数年前的模样。石砖砌成的,早已干枯了的井边,杂草发狂般生长着,已经要没我的双股了,爷爷的坟前,也该如此了吧! 我叹一口气,想起当年爷爷去世,我们离开故乡的情景。心中不免伤感。不知不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疆政法学院《新闻算法与编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卫星通信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建筑工程造价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大学《新能源汽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历史试卷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 新疆医科大学《高层建筑智慧施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建筑CA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岭南师范学院《高电压技术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DZ∕T 0207-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硅质原料类(正式版)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第1-3章 导论、数字贸易的产生与发展;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
- 《飞向太空的航程》基础字词梳理
- GB/T 144-2024原木检验
- 追觅入职测评题库
- 宁德时代入职测评试题答案
-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课件
- 2024年广东省2024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一模 化学试卷(含答案)
- 半导体行业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 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汽车专业试题库-下(判断题汇总)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绿色小卫士 单元作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