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融合视角下翻译注释策略_第1页
视域融合视角下翻译注释策略_第2页
视域融合视角下翻译注释策略_第3页
视域融合视角下翻译注释策略_第4页
视域融合视角下翻译注释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视域交融视角下翻译注释策略摘要:注释是译者实现其翻译目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局部。但是,从翻译理论来看,翻译注释策略事实上的缺席往往导致当注不注、繁简失度、注犹不注的后果。该文通过对一个个案在注释方面得失的分析,指出译者必须对目的语读者群体的公共视域有充分的理解,并使译者视域与源语视域交融所产生的新视域与之发生交融,从而制定相应的翻译注释策略,以便使注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词:翻译注释策略;缺席;目的语读者群体;公共视域;视域交融1.引言注释是译者实现翻译目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但翻译理论的现状是:译者在要否注释、何时注释以及怎样注释的问题上往往还只能根据个人的判断甚

2、至爱好来处理,没有甚至也似乎不需要有相应的规那么以资遵循。翻译注释策略的事实上的缺席所造成的后果是当注不注、繁简失度、注犹不注。那么如何使注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意大利著名小说家、符号学家艾柯的?诠释与过度诠释?一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个案:其旁征博引的风格意味着需要注释之处甚多;其中文译本在注释方面的得失也给我们以很好的借鉴。从视域二度交融的角度对这一个案进展剖析,可能有助于我们对翻译注释策略的讨论。2.个案?诠释与过度诠释?一书中文译本的译者为读者着想,做出的译注有三十条之多,对读者理解译文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注释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下面先看一些例子:例1.原文ikntherea

3、repetistextshseaiistshthatinterpretatinsanbeinfinite.iknthatfinnegansakeasrittenfranidealreaderaffetedbyanidealinsnia.译文我知道这么一些诗学著作,其目的旨在于说明诠释可以是无限的。我知道?为芬尼根守灵?finnegansake是为那些“理想的读者而写的,这些理想读者为那种“理想的失眠症所控制。例2.原文hratiusbeesaherbeauseheanagesthldtheeneynthebrder-abridgethrnupbeteentheransandthethers.译

4、文赫拉提乌斯之所以成为了英雄,是一位他设法将敌人阻挡在边界之外摧毁了联络罗马与外界的一座桥。赫拉提乌斯hratius,传说中的罗马英雄。他将入侵的敌人阻在河湾之内,同时罗马人摧毁了他身后的一座桥,使得敌人无法通过。从河中游回来后,他得到的奖赏是:尽其所能在一天内犁的地都归他所有。译注例3.原文itseesthatjapbelbisfndfhiskyandhisinitialsakejb.译文贝尔博japbelb喜欢威士忌而他姓名的首字母正好就是“j和b。大概是威士忌的一种。译注例4.原文frangula,illiasaidsuddenly,bendingvertbserveaplantthat

5、,nthatinterday,heregnizedfrthebarebush.agdinfusinisadefrthebark.译文“桤木,威廉突然说,一边弯下身子去观察一棵小植物,在冬日光秃秃的灌木丛中,这棵植物分外显眼:“其皮可入药。frangula,又名泻鼠李,其皮可入药,是一种轻度的泻剂。译注例5.原文bypagansybl:eaglefrjupiter.译文异教的符号以鹰代朱庇特。朱庇特jupiter罗马神话中主宰一切的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译注例6.原文fasinatedbyinfinity,greekivilizatin,alngsidetheneptfidentityan

6、dnnntraditin,nstrutstheideafntinuusetarphsis,syblizedbyheres.heresisvlatileandabiguus,heisfatherfalltheartsbutalsgdfrbbers-invenisetsenexatthesaetie.译文受无限这一观念的吸引,希腊文明除了拥有“同一的概念与“矛盾的概念之外,它还开展出“无限变形的思想。其突出代表是赫尔墨斯heres。赫尔墨斯变幻无常,模棱两可;他是艺术之父,又是“劫掠之神。例子虽然只举了六个,但却分属四种类型:当注不注例1,繁简失度例2,注犹不注例3,例4,标准不一例5,例6。但是

7、在对这些注释中的问题进展讨论之前,就必须先答复一个问题:对谁而言如此?这就涉及了对目的语读者群体公共视域确实定。3.从视域二度交融视角对个案的分析3.1目的语读者群体公共视域确实定假如说“视域就是视力所及的区域,它囊括了从某个特定的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那么,所谓目的语读者群体公共视域也就是从目的语读者作为一个群体的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详细而言就是目的语读者所共有的承受才能和期待。但是,“目的语读者在译者的翻译过程中不可能是一个个详细的对象,而只是译者对目的语读者的一种虚拟,是一个抽象的读者群体。这一抽象的群体,因其成员在智审美情趣、认知才能、语言才能、知识构造等等各方面的差异,并不

8、是铁板一块,而是在其内部存在着承受才能和期待上的差异。所以,确定目的语读者群体公共视域时只能对之取平均值,或曰求取最大公约数。在目的语读者群体公共视域确实定方面,有国内学者根据读者承受才能和解读才能所做的分类可能对我们会有一些借鉴意义:(1)精通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读者;(2)精通本国文化而对外国文化知之甚少的读者;(3)粗通本国文化而对外国文化一无所知的读者。以上述的分类为参考,以对源语文本类型、受众的详细分析为参照,让我们来确定一下?诠释与过度诠释?一书的目的语读者群体公共视域。1990年“丹纳讲座委员会邀请艾柯主持该年度的讲座,艾柯提交的讲题是:诠释与过度诠释。“丹纳讲座的宗旨是“推动并

9、反思与人文价值判断和评价有关的学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开展。这就是?诠释与过度诠释?一书的来历。去听讲座的近五百名当然大局部应当是对讲座本身感兴趣,但是“也许有的人只是想来一睹这位当代著名作家的风采,以满足自己强烈的好奇心;也许有人只是不想错过目睹这次社会文化胜景的时机。那么对于这样一本“主要讨论诠释的有限性问题的书,其中文译本读者群体的公共视域可能是什么样的呢?大多数目的语读者应该是对学术问题有兴趣,但正如艾柯的小说“未必皆与纯粹的阅读有关一样,有些读者也只是逐名而来。下面的看法可能有助于译者进一步锁定目的语读者群体公共视域:“一方面,翻译作品的一般读者,只是希望理解外国文化,乐于承受一点异国情

10、调的东西;另一方面,读者只能感触和承受自己经历和文化知识范围内的东西。人们一般不能理解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指代,也无法区分其内涵。所以,读者可以定位在上述分类的第一、二类,而在作译注时,似乎可以考虑向第二类读者倾斜。有了上述的认识,在详细添加译注之前,还必须经过一个视域二度交融的过程。3.2视域二度交融“翻译作为一个解释过程,其本质就是一个视域交融过程。所谓“视域交融就是指不同的视域各自跨越自身的界限而与对方融为一体的过程。就翻译注释问题而言,视域的交融至少要发生两次:首先是译者视域和源语文本视域的交融,接着是第一次交融后所形成的新视域与目的语读者群体公共视域互相交融,这也就是所谓的视域二度交融

11、。视域二度交融所产生的新视域以目的语的形式固定下来就产生了整个过程的最终产品-译注。对于翻译注释而言,视域一度交融和二度交融都很重要。一度交融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二度交融的根底,这次交融的结果即形成的新视域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视域交融的过程和结果即译注的质量。二度交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译者头脑里所想象或虚构的某个目的语读者群体所拥有的公共视域会影响译者所采用的注释策略,从而影响译注是否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3个案分析通过上面对?诠释与过度诠释?一书目的语读者群体公共视域的分析,我们对例证可以做出如下的判断:就例1而言,读者可能有这样的疑问:何谓“理想的读者、“理想的失眠症?它们和前一句的“诠释可以

12、是无限的呈何种关系?没有注释,读者就可能迷惑不解。其实,“理想的读者、“理想的失眠症就出自?为芬尼根守灵?一书。该书晦涩难懂,宛假设天书一般。对此,其作者詹姆斯乔伊斯也意识到了,所以在书中他说该书是写给“theidealreadersufferingfranidealinsnia,供他们钻研一辈子的。就此做出注释,读者就可以看明白这一句的意思,及其与前一句的联络。例2是一个艾柯用空间具有界限来证明文本的诠释有界限的例子,所以译注中从河中游回来后,他得到的奖赏是:“尽其所能在一天内犁的地都归他所有。虽然有趣,但是因其内容游离于主题之外,可以说是“蛇足。在例3中,即使没有译注,译文读者应该也会推理

13、出jb和威士忌有某种联络,而“大概是威士忌的一种。这条译注,因为含混,其实并没有给读者提供什么帮助理解的额外信息。事实上,jb全称为“justerinibrks,是销量位居世界第二的苏格兰威士忌,汉语名为珍宝威士忌。模糊其辞的注释和没有注释并没有太大差异。假如?诠释与过度诠释?一书主题是中药材,那么例4的译注可能会是必要的。但是艾柯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对其小说“过度诠释问题,例7的译注显然游离于主题之外,而与主题缺乏相关性的译注应该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在例5、例6中,朱庇特和赫尔墨斯分别为罗马神话与希腊神话中的神。前者有名,可谓众所周知;相对而言,后者不那么有名,知之者甚少。但是前者有译注,而后

14、者却没有。不错,原文中有“他是艺术之父,又是劫掠之神的字眼,对赫尔墨斯算是有了个简要介绍。但是,考虑到赫尔墨斯在后面又出现了两次heresistriuphantinthesendenturyafterhrist和gilbertdurandseesthehlefnteprarythught,inppsitintthepsitivistehanistiparadig,runthrughthevivifyingbreathfheres,并且与主题亲密相关,出于帮助读者理解的考虑,一个简要的译注似乎是必要的。纽马克指出的加注的三大原因之一就是tehnial(relatingtthetpi)。译者在例5

15、中加注,例6中未加,似乎说明了加注原那么方面的缺位,前后的不一致。以上列举的注释方面的问题虽然有四种,但是都可以归结为对目的语读者群体公共视域不够理解,以致于视域二度交融不够圆满的结果。当注不注和繁简失度两种弊病表现形式截然相反,究其原因却是一样的:对目的语读者群体公共视域缺乏准确地把握,只不过一为高估,一为低估。高估,那么当读者需要额外信息以读懂译文时,译者却没有提供其所需的信息;低估,那么译者提供的信息,虽然可能很有趣,但是却属“蛇足,对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并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帮助。同样,注犹不注、前后不一虽然表现不同,但是却也可以追溯到视域二度交融方面的问题:交融不当所以导致注释没能发挥其应

16、有的作用,导致了注释原那么方面的不一致。4.结论在一篇文章中,袁可嘉指出译注和加注的原那么应当包括以下六项:一体会作者的意图;二照顾读者的需要;三明确畅达的文字;四适当的字数;五醒目的注释符号;六适当的注释位置。在长期的文学翻译理论中,曹明伦总结出为译文加注时应注意的事项,恰好也是六条:1当注必注,不偷懒懈怠;(2)点到为止,不画蛇添足;(3)准确精当,不误导读者;(4)客观合理,不为注而注;(5)随文注释,方便读者;(6)标记清楚,体例统一。我们可以看到,袁先生和曹先生的各自六条其实可以归结为三个:1.袁先生的第一条,曹先生的第三条都可以归结为译者视域和源语视域的交融;2.两位先生的最后两条

17、谈的都是同一个问题:体例问题;3.其余的三条涉及是否注释、怎样注释的问题,都可以说与视域二度交融相关。由此可见,视域二度交融乃是确定翻译注释策略的关键。从这一视角来照顾翻译注释问题,我们认为翻译注释策略确实定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译者应该对目的语读者群体公共视域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其次,尽量圆满的完成视域的二度交融。最后,以视域二度交融产生的新视域为根据,确定是否注释,何时注释以及怎样注释的问题。参考文献:1安贝托艾柯等著.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北京:三联书店,20222曹明伦.谈谈译文的注释j.中国翻译,2022(1):88-893康慨.追逐艾柯,未必都与阅读相关j.中国新闻周刊,20229:70-714林红.文化视域下的译者、读者与可译性限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226:126-1295谭载喜编译.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6袁可嘉.论译注和加注的原那么.翻译研究论文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