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节-经编工艺分析及计算_第1页
第十章节-经编工艺分析及计算_第2页
第十章节-经编工艺分析及计算_第3页
第十章节-经编工艺分析及计算_第4页
第十章节-经编工艺分析及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节-经编工艺分析及计算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第三节 经编工艺计算第二节 经编针织物的设计经编针织物在所有织物中是组织结构最复杂、变化最多的织物之一。由于织物所采用的原料种类、色泽、粗细、线圈结构、纵横向密度及后整理等工艺各不相同,因此形成的织物的外观也不一样。在仿样生产产品或是对产品进行创新时,必须掌握织物线圈结构和织物的上机条件等资料,为此就要对织物进行周到和细致的分析,以便获得正确的分析结果,为织物的生产工艺设计提供资料。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 一、分析内容及方法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 通过眼观和手感,获取织物的第一手信息,逐步建立对织物的感

2、觉,提高主观判断能力。观察织物的外观,根据织物的细密程度和花纹复杂程度,初步判断织物的类型、生产机型、机号等内容。用手触摸织物,感觉织物的柔软度、光滑度及厚重程度,估计原料成分、织物的面密度和结构等内容。(一)眼观、手感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 工艺正面是分析织物纵向和横向密度及织物组织循环和穿经循环的主要依据 工艺反面延展线的走向是分析梳栉垫纱组织的根本。 根据针织物线圈串套的特征,找到织物工艺正面的线圈纵行,随后按照编织方向定位织物,将织物翻转之后,延展线处于表面的工艺反面,借助照布镜或者显微镜就可分析梳栉的针背横移情况。(二)确定织物工艺正、反面第十章 经编

3、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 织物的组织循环高度及穿经循环根数是分析织物结构的基础,也反映了织物花纹尺寸大小及复杂程度。 在织物的工艺正面,借助显微镜或者放大镜,沿着线圈纵行方向,数出一个单位花纹中的线圈横列数,此为一个组织循环的高度,通常称为花高; 沿着线圈横列方向,数出一个单位花纹中的线圈纵行数,此为一个穿经循环的针数,通常称为花宽。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三)组织循环高度及穿经循环根数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花宽花高 织物密度一般分为纵密和横密,纵密是确定上机牵拉密度的关键参数,横密是分析机器机号的依据。平纹织物类织物,采用放大镜和尺子或者照布镜,在工艺正面沿着线圈

4、纵行数出1cm或1英寸内的线圈数即为纵密,沿着线圈横列方向数出的1cm或1英寸内的线圈纵行数即为横密。 (四)织物密度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纵密横密网眼类或花式类织物:由于线圈的变形造成表面结构的不均匀,可清楚看出织物的循环,因此可用尺子在纵向和横向量出若干个循环的长度,再通过计算转换成纵密和横密。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花宽:14纵行花高:8横列二个花宽,28个纵行,2cm,横密为14wpc三个花高,24个横列,1.2cm,纵密为20cpc 织物的面密度,即1m2织物重量的克数,是织物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 织物样品大时,用圆盘剪刀

5、裁取一个面积为100cm2的圆形样,使用电子天平称量; 当样品面积较小时,一般剪取一个规则的矩形,量出长和宽,计算织物面积,然后称量,通过计算得出织物平方米克重。 (五)织物的面密度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按照以下步骤分析织物组织结构:判断梳栉前后位置;分析出每把梳的垫纱组织;确定垫纱方向;分析穿经及对纱。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六)织物组织结构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 原料分析一般包括纤维类别、纱线线密度、单纤线密度、光泽度、纱线加工方式等内容。 根据每种纺织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通常可采用燃烧法、溶解法和着色法等简单易行的纤维鉴别方法。 另外,在分析纱

6、线规格时,需逆织物编织方向拆除每把梳栉的纱线,先确定是长丝还是短纤,然后判断线密度。长丝纱需数出孔数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截面,同时,要根据丝的光泽度判断是消光丝、办消光丝、有光丝还是大有光丝。此外,还要根据纱线表面形态判定是否经过加弹变形。(七)原料分析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 经编针织物的染整工艺一般有定型、水洗、染色、拉毛、印花、柔软整理、硬挺整理等。经过目测和手感,可判断分析样品是否经过染色、印花、烂花和起绒等整理工艺。(八)染整工艺分析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 经编产品使用各种原料,配合相应的后整理工艺,可以生产出各种领域和各种风

7、格的织物,目前主要应用在服装用、装饰用和产业用三方面。根据织物的外观、弹性、延伸性、尺寸稳定性等可以得知其特定的用途。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九)织物性能与用途分析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二、平纹经编针织物的组织分析 经编平纹织物是经编机高效生产的一大类织物,通常采用两把或三把满穿梳栉,以经平、编链或衬纬组织等两个横列为一循环的组织进行编织,织物表面平整,呈现平纹效应。平纹织物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平纹经编针织物的组织分析步骤如下:确定织物的摆放;确定前梳组织;确定后梳组织;确定梳栉的垫纱关系;织物组织的表示。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观察:布面的平整度 梳栉数、梳栉之间的垫纱关

8、系; 纱线的走纱轨迹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GB1:1-0/1-2/GB2:1-2/1-0/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GB1:1-0/1-2/GB2:1-0/2-3/GB1:1-0/0-1/GB2:0-2/1-3/1.确定花高和花宽2.组织分析3.穿经分析三、花式经编针织物的组织分析 通过各把梳栉的组织变化和穿经的配合,可以形成花纹、凹凸或网孔效应的织物,在此称为花式经编针织物。其分析步骤如下:第十章 经编

9、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GB1:1-0/0-1/GB2:0-0/2-2/0-0/3-3/1-1/3-3/GB3:3-3/1-1/3-3/0-0/2-2/0-0/GB1:1-0/1-1/2-3/2-2/GB2:1-1/1-0/1-1/1-2/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组织分析GB1:1-0/1-2/2-3/3-4/4-5/4-3/3-2/2-1/GB2:4-5/4-3/3-2/2-1/1-0/1-2/2-3/3-4/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一节 经编针织物的分析穿经分析GB1:5穿1空GB2:5穿1空花高和花宽组织循环:8横列穿经循环:6纵行

10、一、工艺计算步骤1. 确定机器基本参数:包括机型、机器幅宽、机号、机器编号、梳栉数(括号中的为使用梳栉数),特殊装置(EBC、EBA、EAC、EL、SU和压纱板等)和机器传动号等。2. 估算梳栉送经量:根据织物纵向缩率,初定牵拉密度,并采用一定方法估算每把梳栉的送经量。3. 验算织物面密度:根据织物密度、各把梳栉的估算送经量及原料线密度等参数,可以计算出在此工艺下的织物面密度。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4. 计算织物产量:一般以1小时机器生产的米长(m/h)或一天生产的公斤数(kg/d)进行计算。5. 计算整经工艺:整经工艺包括整经根数、分段经轴数和整经长度。6.其他工

11、艺计算:算出纵向和横向缩率及送经比,可以针对每一把梳计算送经比或者每种原料计算原料比。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二、送经量估算 送经量是指编织480横列的织物所用的纱线的长度,单位是mm/rack(毫米/腊克)经编线圈的各个组成部分(一)送经量的定义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 经平、经缎 编链 重经1. 圆弧长度A (mm) A=d/2.2=3.14/2.2*d=1.43d式中:圆周率;d 织针的直径2. 圈柱长度B (mm) B=S=10/cpc式中:S圈高;cpc机上纵密,横列/cm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二)送经

12、量估算方法3. 延展线长度C(mm) C=bT式中:b横跨的针距数;S针距(两针之间的距离,由机号 决定)。对于编链组织而言: C=S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4. 沉降弧长度D (m) D=T 5. 转向弧长度E (mm) ; 对于局部衬纬组织,在织物中被前梳的延展线和后面的线圈圈柱所夹持,在转向处形成弯曲,称为转向弧,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转向弧长度变化范围较大,一般为0.30.5S,实际计算时应根据情况予以选择。 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6. 线圈长度 (mm); 每个横列的线圈均由以上

13、几个部分组成,将各个部分相加,即可得出一个横列的线圈长度。 线圈参数组织类型圈弧圈柱延展线沉降弧转向弧线圈长度1-0/1-2/1.43d2S1T001.43d +2S+1T1-0/3-4/1.43d2S3T001.43d +2S+3T1-0/0-1/1.43d2S1T001.43d +3S0-0/2-2/001T00.4T1S+0.4T0-2/3-1/2 1.43d4S1T1T02 1.43d +4S+1T+1T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腊克送经量R式中:m一个组织循环的横列数7. 腊克送经量R (mm/rack)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三)

14、经验法估算送经量密度线圈/cm垫纱方式1-0/0-1/1-0/1-2/1-0/2-3/1-0/3-4/1-0/4-5/1-0/5-6/1-0/6-7/1-0/7-8/1-0/8-9/1-0/9-10/14136014601860226026703080349039004330477016126013601760216025702980339038004230467018119012901690209025002910332037304160460020114012401640204024502860327036804110455022110012001600200024102820323036

15、4040704510241060116015601960237027803190360040304470261030113015301930234027503460357040004440281000110015001900231027203130354039704410309701070147018702280269031003510394043803295010501450185022602670308034903920436034930103014301830224026503060347039004340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思考题:影响送经量的因素有哪些?

16、序号影响因素趋势说 明送经量1机号增大圈弧减小,针距减小减小2上机密度增大圈高减小减小3延展线加长跨越的针距数增加增大4纱线旦数增大圈弧直径增大增大5梳栉数增加圈弧以及曲率直径加大增大6弯纱深度加大线圈加大增大7纱线弹性大成圈时有弹性伸长减小三、面密度计算 面密度是织物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也是进行设计(如织物组织、原料粗细、机号的选择及染整工艺,特别是定型工艺的确定)的依据。它与纱线细度、密度、线圈长度等参数有关。每把梳栉的平均线圈长度与1m2中线圈个数相乘,可计算出该把梳栉所用纱线长度,再根据每种原料的线密度,可算出各把梳栉所耗用纱线的重量,取总和可计算出织物的面密度。三、面密度计算第十章

17、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式中:Q 织物面密度,g/m2; PA 横密(纵行/cm); PB 纵密(线圈/cm); Ri 第i把梳栉的送经量(mm/rack); Tti 第i把梳栉纱线线密度(dtex); yi 第i把梳栉穿经率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1.按长度计算产量Al 式中:Al每小时生产的米长(m/h); v机器转速(rpm); 生产效率(%); PB 纵密(线圈/cm)。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2. 按重量计算产量Aw 式中:Aw每天生产的公斤数(kg/d); n生产幅数; w幅宽 (m); Q面密度(g/m2)。 四、产量计算第二节

18、经编工艺计算1.初算工作针数 N = w100nPA五、整经工艺计算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2.整经根数式中:N 工作针数; w 样品幅宽(m); n 幅数; PA 样品横密(纵行/cm)。式中:ni第i把梳栉的整经根数 (值取整); yi穿经率; q分段经轴只数。 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1) 定长方式 每匹经编织物的落布长度L根据织物的面密度和工厂卷取条件决定。 式中: 第i把梳栉每匹布的整经长度; Rx第i把梳栉的送经量(mm/rack); PB 牵拉纵密(线圈/cm)。 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3整经长度(2)定重方式 式中:Wi第i把梳栉每只分段经轴每匹

19、布的 整经重量(kg); Ti第i把梳栉纱线线密度(dTex)。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4分段经轴上的容纱重量式中:Q经轴上纱线重量(kg); 经轴卷绕密度(g/mm3),由实验确定,根据原料不同,一般为0.000070.00105 g/mm3。 V分段经轴上纱线的体积(mm3),可由下式计算:式中:h经轴内档长度(mm); DH经轴卷绕直径(mm); D0经轴轴管直径(mm)。 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六、原料含量 原料含量是指经编某种坯布采用不同的原料交织时,各种原料所占比例。一般用某种原料占总用量百分比来表示。第x把梳栉的原料含量Gx计

20、算式如下: 式中:yx第x把梳栉穿经率;yi 第i把梳栉穿经率; Tx第x把梳栉原料的线密度(dTex); Rx第x把梳栉送经量(mm/Rack)。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七、缩率计算缩率包括:横行缩率和纵向缩率式中:W 横向缩率;W 纵向缩率; PA机上机上横密;PA成品成品横密; PB机上机上纵密;PB成品成品纵密。 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八、其他计算 式中: SA氨纶实际线密度; So 氨纶原线密度; VS牵伸率(%)。 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 1.弹性纱线的线密度 弹性纱线的线密度,如氨纶,在整经时进行了牵伸,在实际织造时,

21、丝在一种伸长状态进行编织,因此,在工艺计算中用到此原料的线密度时,如计算织物面密度、整经重量、原料含量等时,应根据实际纱线线密度进行计算。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九、工艺计算实例 在KS2高速特里科经编机上编织经平绒组织,已知机号E28,成品纵密21cpc,横密15wpc,坯布门幅153cm。机器转速1600rpm,工作效率95%,GB1和GB2使用原料规格均为83.3dSex36f 涤纶FDY。计算两把梳栉的送经量、面密度、每天的产量及整经工艺。1. 送经量 根据经验,设织物上机牵拉密度为20cpc。 根据计算公式: GB1的送经量:R1=(1.43d+2S+2T)480=1696mm/rack; GB2的送经量:R2=(1.43d+2S+T)480=1259mm/rack;第二节 经编工艺计算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2. 织物面密度 根据门幅,初算一幅布所需要的工作针数: N = w100PA=1.5310015=2295(根)第十章 经编针织分析与工艺计算3. 整经工艺机器幅宽为170英寸的机器所具有的针数:28170=47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