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规划的几点思考阎瑾(精)_第1页
有关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规划的几点思考阎瑾(精)_第2页
有关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规划的几点思考阎瑾(精)_第3页
有关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规划的几点思考阎瑾(精)_第4页
有关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规划的几点思考阎瑾(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6 / NUMPAGES6关于原国立大学石牌校区规划的几点思考阎瑾立欣摘要:本文在对原国立大学石牌校区不同时期各版规划全面解读的基础上,探讨了其“钟”形平面构思的深刻涵,并对林克明和校之两位建筑师在原国立大学校园建筑设计中理念和手法的差异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和总结。关键词:中钟林克明校之一、原国立大学石牌校区和原国立大学石牌校区规划1924年2月,以大元帅名义颁布命令,“将国立高等师、法科大学、农业专门学校合并,以国立大学命名”。1926年8月,为纪念辞世的先生,国民政府正式宣布将国立大学改名为大学。1933年3月,按照先生遗愿,选址国立大学第二农场所在地(现华南理工大学与华南农业大

2、学所在地)建造新校舍,这也就是现大学的前身。原国立石牌校区规划建设从1929年开始筹划,1933年开始营建,计划分三期完成。第一期工程由锡宗主持,与当时校长邹鲁共同完成总体规划;第二期由林克明主持,基本完成了校园主体建筑部分;第三期由余清江主持,这一期建设主要是添建,并未对校园整体布局作出改变。二、从“中”与“钟”谈起从1933年国立大学石牌校园首期工程的道路规划(图1 到现华农6号楼西南侧钟亭栏杆下部的镂空图腾,“钟”形图案似乎成了老的标志。这其中的原因,已无据可考,大概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其一,“钟”同“中”同音,以钟形图案象征大学,也是为了纪念革命先行者先生;其二,钟型有唤醒民众,警醒世

3、人,激励国民的含义;其三,地形的需要。原在石牌的选址颇为讲究,此处原为国立大学第二农场所在地,新校舍选址石牌可以说是先生生前遗愿,“虽处近郊,不特风景清幽,即围亦甚廖廓,若加以合理之设计,则藏修息游,嘉惠学子不浅”(摘自邹鲁回忆录)。基地大致对称,中部左右有山丘各一,时隐时现的一带活水,从山丘北侧横向蜿蜒穿过,以此向北山丘多但却较平缓,总体呈倒立的“凹”字形排列。总的来说,基地大约有以下特点:有一条隐约的南北向的轴线且从北向南逐渐开阔,水系给基地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将基地一分为二。抛开一切抽象的象征,“钟”形的校园道路规划可以说是源于地形并且依附与地形,有其成功的因素,但这并不说明它无懈可击。原国

4、立大学石牌校园奠基于1933年,在此之前的1926年,陵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的设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以说是开辟了近代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复兴主义尝试的先河,可谓轰动一时。之后的国立大学石牌校园不可能不受它的影响。当然这并不等于抄袭,只是当时主流如此。虽然最初,“钟”字形的规划创意出自谁手并无记载,但作为校园第二期工程的主持者林克明先生曾是纪念堂的工程顾问并一直协助吕彦直工作,其设计思想不可能不受吕氏的影响,这从其之后对纪念堂和吕彦直本人的较高评价可见一斑。“钟”字形的规划创意来源于地形,但其最后并没有完全实现同样是因为地形,可谓都是“地形”惹的祸。原国立大学石牌校园规划思想的另一成功之处是其“开

5、放空间”的理念,这贯穿于其整体和局部。最初的规划思想里并没有“空间围合”的概念,况且当时具体的地形情况也是不允许的。这同现华工8、9号楼和华农16号楼的自身围合的现象并不矛盾,其原因有二:第一,当初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是分开进行的,现华工7号楼位置的变更和其具体设计的临时改变就是最好的证明。第二,前述三座建筑的自身围合应该是其建筑规模和使用功能具体需要的结果。从这个角度说,现在华工的校园建设中“庭图版首期规划总平面院”概念的引入,其理由是不充分的,至少同老最初的规划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以现华工逸夫科学馆和8、9号楼所围合庭院为例,抛开科学馆过于靠近8号楼,缺乏对其必要的保护不谈,庭院的出现是建立在

6、将原有8、9号楼所组成的南向湖与东向中央绿地开敞空间无情阻隔的基础上的。这不仅是将原来小开敞空间从大“钟”字形开敞空间的割裂,同是对总轴线也有一定的破坏性。况且,实际围合后的效果也并不十分成功,缺乏亲和性,而人们也只是将其更多的作为交通空间,鱼贯穿过,极少停留。也许,那东湖边石凳上窃窃私语的情侣和9号楼南面草地上簇膝长谈的人群就是对于“开放”同“围合”孰优孰劣的最好答案。三、林克明和校之林克明和校之是原国立大学石牌校园建设史上不可不提的人物,前者是第二期工程的总负责人,有据可考的至少有近20座建筑出自其手,其中不乏法学院(现华工12号楼)与生物地质地理教师(现华农5号楼)等规模较大的成功实例。

7、人们对于后者往往知之甚少,其作品也寥寥无几,这其中还包括一些教职工住宅、牛棚猪舍等小型建筑。对于二者不同的设计理念孰优孰劣,就象自古华山派剑宗气宗谁是正统之争一样,仁者见仁,各执一词。我个人认为争论本身没有错误,但是将两者割裂开来考虑的想法似乎略有不妥。就当时而言,林克明是主流,校之只能算是异类;林克明经常主持参与大型公共建筑,功成名就;校之游离于各种类型小规模建筑之间,甚至会在他的没一幅设计图纸上留下自己事务所的和地址。林克明曾是纪念堂的工程顾问并一直协助吕彦直工作,他一直沿着吕氏的足迹走探索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同西方先进的建筑技术材料相结合的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复兴的道路;校之更倾向于创新,善于创

8、造独树一帜的建筑构件,有时甚至会抛弃大屋顶的最大传统桎梏。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有了林克明的墨守成图原国立大学文学院规,才更突出了校之的大胆创新;正是因为有了林克明的严谨宏伟,也才有了校之的细巧新颖。也许最初的规划者有一左一右,一文一武,一传统一新颖的概念,位于原国立大学石牌校园中轴线两侧山丘之上的法学院(现华工12号楼,图2)和文学院(现华工5号楼,图3)便是两者这种对立和统一最好的例子,就我本人而言更欣赏后者。相较林克明同时期的其他作品而言,法学院是较成功的例子。它据于山丘之上,高大雄伟,整体保护较好。但其成功的外部形象并不能掩盖它部空间的瑕疵,中间部分同两翼交接处为造型需要作错层降低处理,使用多有不便,且楼梯设置过多。同样的问题在规模、功能和造型基本相似的生物地质地理教师(现华农5号楼)是不存在的。文学院是老建筑中校之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可谓同时期同类型中最富创意的大胆尝试,无基座设计(仅以墙体下部约三分之一加做饰面处理)、形似孔雀的吻兽、简化的斗拱、独特的细部图案、无柱杵的收分设计、宽大的柱托等细部,处处匠心独运,另外三层空间利用和建筑大屋顶的结合处理方面也作了成功的尝试,建筑的整体和细部均有很高的保护价值。但由于不均匀沉降所引起的局部外墙开裂现象图号楼墙体裂缝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