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中的核心概念,梳理其中的关系,理解文章主要观点。2.领会作者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方法,尝试进行鉴赏实践。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我们都学过朱自清先生的春,回想一下,你是如何赏析“朗润”这个词语的?屏显: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小结:“朗润”本意是明朗滋润,这里用“朗润”一词,让人似乎看到冬去春来山色逐渐明亮的画面,春天生机勃勃之感油然而生
2、。当我们欣赏文学作品时,不仅需要理解字面意思,还要借助想象进入作品,去体会作品的意境。二、温故知新1.结合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说说作者在说理时,一般会有哪几种顺序?明确:一般是逻辑顺序,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在结构上,一般是“总一分总”的形式。2.结合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说说作者在说理时,一般会有哪几种说理方法?明确: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三、自主阅读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自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领,来提升自读学习的效率。1.速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速读时要求如下:(1)本课约2400字,按照每分钟阅读不少于400字的要求,力求在6分钟左右读完。(2)自读过程中,寻找并勾画出各段中
3、包含作者观点的关键性词句。2.精读课文,明确作者观点。在速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次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驱遣我们的想象”?文章围绕“想象”还提到了哪些核心概念?(2)叶圣陶先生是怎样阐述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联的?(3)本文列举了两个实例,读者是怎样获得审美体验的?3.研讨交流。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并推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小结:叶圣陶先生认为,之所以要“驱遣我们的想象”,是因为我们鉴赏文艺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围绕“想象”,文章还提到了文艺和文字,作者和读者这些核心概念。对于文艺和文字,作者具体介绍了文艺的产生和发展、文字的桥梁作用,文
4、艺先于文字,文字创作出来后,文艺便是文字的集合体等内容。叶圣陶先生认为,作者是通过想象安排文字,表达所见所感,而读者也是需要借助想象来鉴赏文字,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在本文的两个例子中,无论经历或性格差异读者都需要通过驱遣想象,来接触作者的意境,获得审美体验。四、品读领悟叶圣陶先生认为,想象在文艺鉴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通过文字进行想象呢?我们再细细地品读文中的两个实例。1.阅读第8自然段节选,思考以下问题。屏显: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
5、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1)叶圣陶先生从这两句诗中感受到了什么?(2)他是如何引导我们进行想象的?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从这两句诗中,叶圣陶先生感受到了北方的旷远荒凉和静寂。他是通过想象,将这十个字构成一幅图画,尤其是抓住了“直”“圆”这两个画面感十足的字,进行精细地鉴赏,从而体会到王维诗中的意境。2.阅读第12、13自然段,思考以下问
6、题。(1)本例和前一个例子相比有什么不同?(2)叶圣陶先生是如何引导我们进行想象的?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海燕这个例子相比于王维的诗句,不仅内容更多,而且其中的形象具有象征性,并有明显的对比特点。它不是一幅画面,而是动态的情景叶圣陶先生是引领我们“生出一对翅膀”,跟着海燕经历暴风雨,并通过各种形象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了海燕不避“生活的战斗”,“享受生活的战斗的快乐”。3.教师小结。借助想象,读者可以通过文字与作者会面,叶圣陶先生提示我们可以通过将文字构成图画,在场景中想象遨游的方法,去感受作品的意境。当然,叶圣陶先生也提出,并不是所有文艺作品都要看作一幅图画,还可以有其他途径,例如“要认真阅读
7、”“训练语感”“不妨听听别人的话”等,这些都在叶老的艺作品的鉴赏中,课后不妨找来阅读。五、鉴赏实践课堂训练:驱造想象,为诗句写一段鉴赏文字屏显: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学生可研讨交流,通过阅读诗句,展开想象,完成鉴赏。师生共同点评。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一等奖第2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2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以一诗一文为例,深入浅出地阐明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揣摩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价值取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素养。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驱遣想象进行欣赏文艺作品
8、的方法。难点将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运用到欣赏作品的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方法1讨论交流法。通过讨论交流理清思路,明确论证方法,质疑交流难理解的问题。2品读感悟法。文中有不少意蕴深刻的语言,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一定的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理解其中的内涵。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文学鉴赏的相关知识。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回答得都不错。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
9、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二、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倪焕之等。三、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内容。2综观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
10、,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四、课文精读1作者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是什么?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2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3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
11、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4阅读1113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先从字面解释来研究,领
12、会不到这首诗的意思;接着又论述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而且展开翅膀随海燕飞掠,就领会了这首诗。通过举例与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才接触到作者的意境。”读者从中体验到愉快,得到受用。5请你根据前面的探究,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王维的诗句和高尔基的海燕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驱遣想象的作用。最后得出结论:鉴赏文艺,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6文中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的实用价
13、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1)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又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2)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见”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见”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
14、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积累,多观察,积累一定材料;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文章。五、探究升华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六、文章主旨本文用平实的语言,以一诗一文为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欣赏文艺作品的这一基本问题。告诉我们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更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体验阅读的愉快。七、写作特点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相结合,更具说
15、服力。作者在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时,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入手,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令人信服。八、板书设计驱遣我们的想象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一等奖第3篇【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 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论证思路。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3.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想象能力。【情境导入】同学们,人的思想之所以能够凭借语言符号再造审美观中的形象,是因为凭借了想象。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都要倒
16、翻过去,那白纸上的黑字再依旧翻译成具体事物。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叶圣陶先生的驱遣我们的想象。【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2.了解作者。3.全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1.生字:契合(q) 旷远(kun) 苟安(u)拘泥(n) 怅然(chn) 宛如(wn)汹涌(yn)仿佛(f) 鉴赏(jin)歌谣(yo) 海啸(xio)驱遣(qin)词语:契合:投合,意气相投。驱遣:驱使;差遣。桥堍(t):桥两头靠近平地的地方。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苟安:指只顾眼前,暂且偷安。拘泥:固执,不知变通。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
17、赏。掠过:扫过,擦过;闪过。从上面飞过。得意扬扬: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2.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主要作品有:童话故事稻草人,白话小说春宴琐谭和长篇小说倪焕之。3.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7):详细描述了文字的记录功能,及文学创作中文字的桥梁作用。第二部分(813):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阐明了想象在文艺中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14):强化中心论点。驱遣我们的想象,享受文艺美感。二、研读课文把握内容研读课文,小组合作思考下列问题。1.歌谣先于文字出现,说明
18、了什么?明确:歌谣的产生,需要想象的能力,这说明想象可以脱离文字而存在。2.为什么说“从外表说,就是一篇稿子,一部书,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明确:一部书、一篇稿子都是用文字记录的一种表现形式,若脱离了想象,感悟不到这些文字所描述的内涵及思想感情,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些枯燥的记录符号,因此,表面上,书、稿都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3.文盲能唱出未记录的歌谣说明了什么?明确:人们的想象力可以脱离文字而存在,文艺也可不用文字做记录,文字记录是文艺的一种记录方式,也是人们产生想象的依据之一。4.文字一定能够将作者的感悟传递给读者吗?明确:不一定,首先作者不一定通过文字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它受到作者水平的限制,有时出现“言不达意”的现象。其次读者对文字的兴趣、理解能力、理解角度和想象力等自身条件,可能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况。5.为什么说读者“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明确:读者阅读的目的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绝不是为了看到“冷冰冰”的文字。6.“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就无从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电工维修车合同范本
- 消防合同续期协议书范本
- 珠海对口帮扶协议书范本
- 香港投资项目合作协议书
- 销售合作协议中间商合同
- 高中教室出租协议书模板
- 防洪堤项目工程合同范本
- 汽车商贸怎样拟合同协议
- 机构运营合作合同协议书
- 私人幼儿园老师合同范本
- JJF1070-2023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 部编初中历史八下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
- 拥有兄弟姐妹如何影响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主观幸福感
- 《智慧化工园区系统运维管理要求》
- T管造影及胆道解剖培训课件
- 红河云南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红河州肿瘤医院红河州红十字医院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版
-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 中国AI制药企业白皮书
- 【MOOC】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