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一、绝对本钱理论一、绝对本钱理论Theory Of Theory Of Absolute CostsAbsolute Costs 亚当亚当 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17761776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年他发表了著名的? ?国民财富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一书,在书中他一书,在书中他系统地论述系统地论述 “ “劳动分工劳动分工的理论。的理论。他认为他认为“劳动分工劳动分工能够提高劳动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如下:生产率,原因如下: 1 1、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
2、进;、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 2 2、减少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减少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 3 3、增加创造创造。、增加创造创造。1 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因建立在本钱的差异根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因建立在本钱的差异根底上。用本国最擅长生产的产品底上。用本国最擅长生产的产品(绝对本钱低绝对本钱低)与与别国最擅长生产的产品进行交换,贸易双方都可别国最擅长生产的产品进行交换,贸易双方都可以获利。以获利。二举例说明见下表二举例说明见下表假设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两种商假设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两种商品毛呢和葡萄酒和一种生产要素劳品毛呢和葡萄酒和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假设两个国家都生产这两种商品
3、。动。假设两个国家都生产这两种商品。一根本原理一根本原理2国家国家酒产量酒产量(单位)(单位)所需所需劳动劳动人数人数(人(人/ /年)年)毛呢毛呢产量产量(单(单位)位)所需所需劳动劳动人数人数(人(人/ /年)年)英国英国1 11201201 17070葡萄葡萄牙牙1 180801 1110110表表31a:分工前:分工前表表31b:分工后:分工后国家国家酒产量酒产量(单位)(单位)所需所需劳动劳动人数人数(人(人/ /年)年)毛呢毛呢产量产量(单(单位)位)所需所需劳动劳动人数人数(人(人/ /年)年)英国英国2.72.7190190葡萄葡萄牙牙2.3752.3751901903表表31
4、c:毛呢与葡萄酒交换结果:毛呢与葡萄酒交换结果 交换比例交换比例1:1国家国家 酒产量酒产量(单位)(单位)毛呢产量毛呢产量(单位)(单位)英国英国1 11.71.7葡萄牙葡萄牙1.3751.3751 14三绝对本钱论的主要结论三绝对本钱论的主要结论1 1、在有贸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在有贸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两个国家都将本国的资源转移至本国具有绝对优势两个国家都将本国的资源转移至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部门。的部门。2 2、双方进行贸易,可以用本国劳动生产率高、本、双方进行贸易,可以用本国劳动生产率高、本钱低,也就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换取本国劳动钱低,也就是具有绝
5、对优势的产品去换取本国劳动率低、本钱高,处于劣势的产品。率低、本钱高,处于劣势的产品。3 3、双方进行贸易获利的源泉在于:由于国际专业、双方进行贸易获利的源泉在于:由于国际专业化分工,双方都发挥了本国的绝对优势,提高了劳化分工,双方都发挥了本国的绝对优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本钱。动生产率,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本钱。5大卫大卫李嘉图李嘉图(1772(177218231823年,年,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开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济学家,他继承和开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到达了最高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到达
6、了最高峰。因而被称作为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峰。因而被称作为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代表作:代表作:?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 1817 1817年。年。二、比较本钱理论6一根本原理一根本原理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二举例说明二举例说明 假设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两种商品假设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两种商品毛呢和葡萄酒毛呢和葡萄酒和和 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假设两个国家都生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假设两个国家都生产这两种商品。产这两种商品。7举例说明举例说明分工前分工前呢绒呢绒葡萄酒葡萄酒英国英国1001
7、00人人/ /年年120120人人/ /年年葡萄牙葡萄牙9090人人/ /年年8080人人/ /年年表表32a:分工前:分工前表表32b:分工后:分工后分工分工后后呢绒呢绒葡萄酒葡萄酒英国英国2.22.2单位单位葡萄葡萄牙牙2.1252.125单单位位8国家国家 呢绒(单位)呢绒(单位)葡萄酒(单位)葡萄酒(单位)英国英国1.21.21 1葡萄牙葡萄牙1 11.1251.125表表32c:毛呢与葡萄酒交换结果:毛呢与葡萄酒交换结果9三比较本钱论的主要结论三比较本钱论的主要结论1 1、在有贸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在有贸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 ,两个国家将本国的资源转移
8、至本国具有相对优势两个国家将本国的资源转移至本国具有相对优势的部门。的部门。2 2、贸易双方,将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贸易双方,将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处于劣势的产品。进口本国处于劣势的产品。3 3、双方贸易获利的源泉在于:由于两国进行了、双方贸易获利的源泉在于:由于两国进行了国际专业化分工,发挥了本国的比较优势,提高国际专业化分工,发挥了本国的比较优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了劳动生产率。10第二节第二节 新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主要包括要素禀赋理论和里昂惕夫悖
9、论 ,保罗萨缪尔森 :要素价格均等化。11一、根本原理一、根本原理H-O定理定理1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同。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同。2不同产品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不同产品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3 3一国出口的产品是它的比较优势产品,即在一国出口的产品是它的比较优势产品,即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丰裕而廉价的生产要素的产品,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丰裕而廉价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进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且昂贵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且昂贵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12二、结论二、结论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
10、本密集型产品;相反,资本丰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资本丰裕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裕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的贸易分工模式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的贸易分工模式可使贸易双方共同获利。可使贸易双方共同获利。?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13三、意义三、意义 1、拓展了古典贸易理论模型2、更具现实解释力3、奠定现代贸易理论的根底14第三节第三节 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形成背景形成背景“新在何处?新在何处?1、强调规模经济的作用、强调规模经济的作用2、成认市场不完全竞争、成认市场不完全竞争3、动态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动态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与贸易利益因与贸易利益15一、偏好
11、相似说 Theory of Preference Similarity 偏好相似说又称需求偏好相似说,是由 著名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于1961年在?贸易与变化 ?一书中提出。其理论将需求列入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了需求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161、根本原理、根本原理 国际间工业品贸易的发生,是以国内市场形成的国际间工业品贸易的发生,是以国内市场形成的生产规模和国际竞争力为根底的。当国内市场有限时生产规模和国际竞争力为根底的。当国内市场有限时才开拓国外市场。两国经济开展程度愈相近,人均收才开拓国外市场。两国经济开展程度愈相近,人均收入愈接近,需求结构、需求偏好愈相近,相互需求就入
12、愈接近,需求结构、需求偏好愈相近,相互需求就愈大,贸易可能性也就愈大。如果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愈大,贸易可能性也就愈大。如果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完全一样,国内需求与外国的进口需求构和需求偏好完全一样,国内需求与外国的进口需求重叠,一国可能进口或出口的商品,也就是另一国可重叠,一国可能进口或出口的商品,也就是另一国可能出口或进口的商品,从而构成两国贸易的根底。能出口或进口的商品,从而构成两国贸易的根底。172、图解说明、图解说明 图例:收入水平与需求结构重合 183、偏好相似论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意义、偏好相似论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意义局部地解释了部门内贸易开展迅速及兴旺国家局部地解释了部门内贸易开
13、展迅速及兴旺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远远超过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远远超过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贸易量的原因。从需求角度论证:各国经之间贸易量的原因。从需求角度论证:各国经济开展水平越接近,它们之间的贸易规模那么济开展水平越接近,它们之间的贸易规模那么越有扩大的可能性。越有扩大的可能性。 19二、技术差距论 1961年波斯纳M.A Posner发表的?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提出了技术差距论。 1、根本原理 技术差距论又称创新与模仿理论,它把国家之间的贸易与技术差距的存在联系起来,认为正是一国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获得出口市场方面占优势。由于各国
14、对技术的投资和技术革新的进展不一致,因而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这样就使得技术资源相对丰裕的或者在技术开展中处于领先的国家,有可能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202、举例说明、举例说明21 技术差距论指出技术差距论指出:由于技术创新的需求时滞和模仿时由于技术创新的需求时滞和模仿时滞,导致比较优势从技术创新国向技术模仿国的动态转滞,导致比较优势从技术创新国向技术模仿国的动态转移。该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实践中常见的技术先进国与落移。该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实践中常见的技术先进国与落后国之间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周期。后国之间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周期。22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15、Cycle Theory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销售学家弗农于 1966年发表的?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先提出,经威尔斯Louis T. Wells 、赫希哲Hirsch 等 人不断完善而形成。 23 由于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制成品由于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制成品的的贸易贸易先后要经历五个不同的阶段,先后要经历五个不同的阶段,即:即: 新生期;新生期; 成长期;成成长期;成熟期;销售下降期;让与期。熟期;销售下降期;让与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不同的。1 1、产品生命周期主要的内容、产品生命周
16、期主要的内容 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时期、成熟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时期、成熟时期、标准化时期,具体可划分为五个阶段。时期、标准化时期,具体可划分为五个阶段。24 2、每一个周期的特点、每一个周期的特点研发费用较高,主要供给国内市场研发费用较高,主要供给国内市场新生期新生期 成长期成长期 出口国外市场出口国外市场成熟期成熟期 国外开始模仿,竞争加国外开始模仿,竞争加剧剧销售下降期销售下降期让与期让与期 本国出口下降,国外生产增加本国出口下降,国外生产增加劳动力本钱成为竞争优势,本国不生劳动力本钱成为竞争优势,本国不生产开始进口产开始进口25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图解、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
17、图解生产生产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第五阶段发明国发明国模仿国模仿国第三国第三国消费消费消费消费消费消费生产生产生产生产出口出口进口进口出口出口进口进口产量产量时间时间264、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27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奉献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用以解释工业制成品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用以解释工业制成品的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对解释国际贸易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对解释国际贸易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它引导人们通过产品的生它引导人们通过产品的生命周期,了解和掌握出口的动态变化,为正确命周期,了解和掌握出口的动态变化,为正确制定对外
18、贸易的产品战略、市场战略提供了理制定对外贸易的产品战略、市场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揭示了比较优势是在随产品生命周论依据;也揭示了比较优势是在随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而不断转移的。期的变化而不断转移的。28四、产业内贸易理论四、产业内贸易理论 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1 1、产业内贸易的涵义、产业内贸易的涵义 贸易双方交换的产品属于同一产业部门,即一国贸易双方交换的产品属于同一产业部门,即一国既进口又出口属于同一产业部门的产品。因此,这既进口又出口属于同一产业部门的产品。因此,这种贸易通常也被称为双向贸易种贸易通常也
19、被称为双向贸易two way tradetwo way trade或或重叠贸易重叠贸易over-lap tradeover-lap trade。 2. 2. 差异产品差异产品水平差异水平差异垂直差异垂直差异技术差异技术差异 因需求多样化而产生因需求多样化而产生 因质量层次性而产生因质量层次性而产生 29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 1从静态出发进行理论分析;从静态出发进行理论分析; 2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垄断竞争;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垄断竞争; 3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 4考虑需求相同与不相同的情况考虑需求相同与不相同的情况30 3.3.产业内贸易
20、的动机产业内贸易的动机 产品的异质性产品的异质性重要根底重要根底规模经济规模经济重要成因重要成因偏好相似偏好相似重要条件重要条件314 4、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奉献、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奉献1产业内贸易理论虽然以兴旺国家的贸易为研究对象,但对产业内贸易理论虽然以兴旺国家的贸易为研究对象,但对已经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开展中国家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具有深已经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开展中国家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具有深刻的启发作用。刻的启发作用。2开展中国家要在国际贸易中提高地位,仅仅依靠资开展中国家要在国际贸易中提高地位,仅仅依靠资源丰裕甚至是资金或技术这样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源丰裕甚至是资金或技术这样的资源是远远不
21、够的,必须从规模经济方面考虑增强国际竞争力。必须从规模经济方面考虑增强国际竞争力。 3 3 开展中国家对于开展规模效益显著的幼稚产业,政开展中国家对于开展规模效益显著的幼稚产业,政府在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方面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府在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方面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32五、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The Competitive Advantange of NationsThe Competitive Advantange of Nations 迈克尔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之父波特:竞争战略之父 迈克尔迈克尔.波特波特Michael E.Porter,32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岁即获哈佛
22、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公认的权威。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公认的权威。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后获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经济学博士后获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经济学博士学位。波特博士获得的崇高地位缘于学位。波特博士获得的崇高地位缘于他所提出的他所提出的“五种竞争力量五种竞争力量、“三三种竞争战略种竞争战略。目前,波特博士的课。目前,波特博士的课已成了哈佛商学院学院的必修课之一。已成了哈佛商学院学院的必修课之一。 33 1 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国家竞争优势:一国帮助其产业和企业持国家竞争优势:一国帮助其产业和企业持续地以较低价格向国际市场提供高
23、质量产品、续地以较低价格向国际市场提供高质量产品、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并获取利润的能力。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并获取利润的能力。 2波特提出了解释宏观竞争机制的决定因素的钻石模型(Diamonds framework)1一国的兴衰的根本在于是否能赢得国际竞一国的兴衰的根本在于是否能赢得国际竞争优势争优势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和充分的创新能力34 图图3434: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352、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363、国家竞争优势的开展阶段、国家竞争优势的开展阶段要素推动阶段投资推动阶段创新推动阶段财富推动阶段374、波特的
24、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奉献、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奉献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弥补了其他国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弥补了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的缺乏,较圆满地答复了理论界际贸易理论的缺乏,较圆满地答复了理论界长期未能解答的一些问题。国际竞争优势理长期未能解答的一些问题。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不仅对当今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不仅对当今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纳总结,而且对国家未来贸易地位论上的归纳总结,而且对国家未来贸易地位的变化可提供具有一定的前瞻和预测。的变化可提供具有一定的前瞻和预测。 38六、新新国际贸易理论六、新新国际贸易理论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全球价值链理论小的是美好的
25、39新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异质企业动态产业模型(Melitz)企业内生边界模型(Antras)40( (一贸易理论的局限和新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一贸易理论的局限和新新贸易理论的产生分析视角:国家或产业层面宏观企业同质性贸易的影响: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行业的生产率的变动41二新新贸易理论新在何处二新新贸易理论新在何处? ?新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企业层面微观企业异质性新新贸易理论提出了企业边界问题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行业的生产率的变动42三新新贸易理论的逻辑思路三新新贸易理论的逻辑思路两大理论分支两大理论分支异质企业动态产业模型异质企业动态产业模型主要解释为什么有的企业会从事出口贸易主要解释为什
26、么有的企业会从事出口贸易而有的企业那么不从事出口贸易;而且即使而有的企业那么不从事出口贸易;而且即使从事出口从事出口, , 为什么又存在单纯出口、为什么又存在单纯出口、FDIFDI或者或者离岸外包等各种形式离岸外包等各种形式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主要解释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会选择公司主要解释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会选择公司内贸易或市场交易进行资源配置。内贸易或市场交易进行资源配置。43根本逻辑思路: 由于企业异质性的存在, 贸易会导致市场份额在产业内企业间的重新配置, 市场份额向高生产率企业靠近, 而那些最低生产率的企业被迫退出, 从而提高了行业生产率水平, 这一效应在封闭经济中是无法
27、实现的。44四新新贸易理论的典型模型及其开展四新新贸易理论的典型模型及其开展一Melitz异质性企业模型及其开展二Antras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及其开展451、Melitz异质性企业模型及其开展Melitz( 2003) Hopenhayn( 1992) 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Krugman( 1980)的贸易模型企业生产率差异46模型的根本框架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模型的根本框架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企业关门条件企业关门条件( 或零利润生产率或零利润生产率, Zero Cutoff Profit Productivity, 简称简称ZCP)新进入企业的关门条件新进入企业的关门条件
28、( FE, Free Entry) :在两条曲线的交点上在两条曲线的交点上, 就确定了行业平均利润水平就确定了行业平均利润水平和行业关门生产率和行业关门生产率, 这就是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这就是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点点47模型的根本框架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模型的根本框架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在封闭经济中在封闭经济中, , 行业的平均生产率由关行业的平均生产率由关门生产率决定门生产率决定, , 而在一定市场规模下而在一定市场规模下, , 行业生行业生产率不会提高产率不会提高, , 也就是说也就是说, , 行业生产率只能通行业生产率只能通过单个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过单个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
29、 ( 企业生产率企业生产率提高通常依靠技术水平的变化来改变提高通常依靠技术水平的变化来改变) , ) , 而不而不能通过市场份额在产业内企业间的重新分配能通过市场份额在产业内企业间的重新分配来改变。来改变。48、贸易对行业内重新配置和行业生产率的影响贸易对行业内重新配置和行业生产率的影响开放经济: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关门生产率:封闭经济的关门生产率d开放经济的关门生产率a国际市场关门生产率x企业生产率:当 d;当d a;当a x;当x ;49贸易对行业内重新配置和行业生产率的影响贸易对行业内重新配置和行业生产率的影响行业生产率:贸易提高了行业关门生产率,使得那些在封闭经济中本可以继续生产的企业被迫
30、退出市场, 市场份额向更高生产率企业转移, 关门生产率的提高和低生产率企业的退出, 使行业总体生产率水平提高, 这也是新新贸易理论的核心观点。50异质性企业模型的开展异质性企业模型的开展Helpman,MelitzHelpman,Melitz和和Yeaple ( 2004) Yeaple ( 2004) 的研究的研究Yeaple ( 2005) Yeaple ( 2005) 一般均衡模型一般均衡模型BaldwinBaldwin& Okubo ( 2006) & Okubo ( 2006) 模型模型51Antras ( 2003) 通过对美国进口行业的实证分析发现, 公司内部进口
31、占美国进口的比例很大, 出口企业往往有着较高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度且在国际贸易中有着独特的技术或组织优势, 而对美国出口行业的调查发现, 企业内出口占美国出口的比例也很庞大, 美国出口企业的资本技术密集度相比进口商而言更高, 这说明企业的异质性(资本、技术和契约制度) 在企业国际化过程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22、Antras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及其开展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框架 一个南北两国贸易的情况;企业异质性:不同的组织形式 不同的产业结构 和不同的生产地企业组织形式:垂直一体化 外包53、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框架企业关门条件:新进入企业的关门条件( FE, Free Entry) :在两条曲线的交点
32、上, 就确定了行业平均利润水平和行业关门生产率, 同时决定了企业的组织形式和选择的生产地。54、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结论:对于北国企业:高生产率企业选择在南国生产中间产品;低生产率企业选择在本国生产中间产品。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高生产率企业倾向于垂直一体化形式;低生产率企业倾向于外包形式;跨国外包地选择:高生产率企业选择外国;低生产率企业选择本国;55、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开展:P.J.Buckley M.Casson 对企业内部贸易的动机和本钱- 收益的研究内部化的动机是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原因56第四节第四节 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一、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一、比较优势
33、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1、我国开放以来该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国开放以来该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从理论方面:奠定了理论根底从理论方面:奠定了理论根底从实践方面: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从实践方面: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2、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均以各国供给和生产条件不变,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均以各国供给和生产条件不变,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资源不能在国际间流动为前提,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资源不能在国际间流动为前提,在现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已突显出静态的不适应性,在现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已突显出静态的不适应性,已很难转化为动态的竞争优势,并可能产生一系列已很难转化为动态的竞争优
34、势,并可能产生一系列问题。问题。57表现在表现在: : 1 1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市场需求、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市场需求、价格优势等逐渐减小。价格优势等逐渐减小。 2 2比较优势战略导致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福利比较优势战略导致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福利水平降低,可能出现贸易的水平降低,可能出现贸易的“贫困化增长。贫困化增长。 3 3传统比较优势战略固化了低级产业结构传统比较优势战略固化了低级产业结构, ,阻碍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4 4传统比较优势战略不利于我国整体产业可持传统比较优势战略不利于我国整体产业可持续开展。续开展。 故有人称故有人称“比较优势理论为
35、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为对外贸易的“陷阱陷阱。温州水头案例温州水头案例58二、新贸易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开展一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一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1、产业内贸易的衡量指标、产业内贸易的衡量指标 产业内贸易的开展水平可以用一定的指标来衡量。目前产业内贸易的开展水平可以用一定的指标来衡量。目前较为常用的是由格鲁贝尔较为常用的是由格鲁贝尔H.Grubel和劳埃德和劳埃德P.Lloyd于于1975年提出的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年提出的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GL指数:指数: Xi - Mi Ai = 1 - Xi + Mi其中,其中,X代表一国产业的出口额,代表一国产业的出口额,M代表该国产
36、业的进口额,代表该国产业的进口额, A表示该国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其量值在表示该国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其量值在01间变动,间变动,愈接近愈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愈高,愈接近,说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愈高,愈接近0,那么说明,那么说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愈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愈低。592、中国产业内贸易开展的实证分析、中国产业内贸易开展的实证分析 1不断上升不断上升 2与国际比较:较低。与国际比较:较低。 产业内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开展的重要特点与趋势,产业内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开展的重要特点与趋势,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提高产业内贸易指数。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提高产业内贸易指数。60二竞争
37、优势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开展二竞争优势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开展 竞争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革命性开展,竞争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革命性开展,全面超越了比较优势理论。全面超越了比较优势理论。 1、竞争优势理论具有综合性、竞争优势理论具有综合性 2、竞争优势理论具有现实性、竞争优势理论具有现实性 3、竞争优势理论具有动态、竞争优势理论具有动态 61三、比较优势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比较三、比较优势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比较 长期以来,指导国际分工、诠释国际贸易的根本理长期以来,指导国际分工、诠释国际贸易的根本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其核心就是各国按照自己的比较论是比较优势理论,其核心就是各国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和要
38、素禀赋进行国际贸易与分工。但有比较优势优势和要素禀赋进行国际贸易与分工。但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竞争优势。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着一不一定有竞争优势。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定的区别。 1 1、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区别、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区别 比较优势侧重于一个国家不同产业产品间的比比较优势侧重于一个国家不同产业产品间的比较,表达各国不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和相对较,表达各国不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和相对优势。而竞争优势那么各国在同一产业上较量,表达优势。而竞争优势那么各国在同一产业上较量,表达地是各国相同产业生产率的绝对优势,通过市场反映地是各国相同产业生产率的绝对优势
39、,通过市场反映各国在某特定产业占有国际市场的绝对能力。各国在某特定产业占有国际市场的绝对能力。第一,比较层面不同62 第二,比较优势更多地强调各国产业开展的潜在的可能第二,比较优势更多地强调各国产业开展的潜在的可能性,是一种潜在的竞争力;而竞争优势那么更多地强调各国产性,是一种潜在的竞争力;而竞争优势那么更多地强调各国产业开展的现实态势,是一种现实的竞争力。业开展的现实态势,是一种现实的竞争力。第三,比较优势最终归结为一国的资源禀赋,是一种天然的竞第三,比较优势最终归结为一国的资源禀赋,是一种天然的竞争力。而竞争优势虽然与一国资源禀赋有关,但也与一国的后争力。而竞争优势虽然与一国资源禀赋有关,
40、但也与一国的后天积累形成的知识、技术、商誉等天积累形成的知识、技术、商誉等“创造要素创造要素以及规模经济、以及规模经济、资本运作、管理水平、营销策略等资本运作、管理水平、营销策略等“企业行为企业行为有关。有关。第四,比较优势理论的实践意义主要是论证国家间产业分工与第四,比较优势理论的实践意义主要是论证国家间产业分工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而竞争优势理论那么主要论证了国家间产业产业互补的合理性;而竞争优势理论那么主要论证了国家间产业冲突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冲突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63 第五,决定因素不同。比较优势是由土地、劳动力、资本、第五,决定因素不同。比较优势是由土地、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
41、等根本生产要素决定的,它是一种低层次的竞争力;自然资源等根本生产要素决定的,它是一种低层次的竞争力;而竞争优势不仅与上述根本生产要素有关,而且更与制度、政而竞争优势不仅与上述根本生产要素有关,而且更与制度、政府、知识、品牌、管理、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技术创新等府、知识、品牌、管理、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技术创新等高级软要素相关,它是一种高层次的竞争力。高级软要素相关,它是一种高层次的竞争力。第六,实践证明两者也是相对独立的。有比较优势产品不一第六,实践证明两者也是相对独立的。有比较优势产品不一定具有良好市场业绩。而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却可以借助定具有良好市场业绩。而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却可以
42、借助后天后天“过程要素产生乘数效应而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过程要素产生乘数效应而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642、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联系 在实践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有密切联系,常常是不可分割的。在实践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有密切联系,常常是不可分割的。 有利的资源禀赋条件是二者发挥的共同根底。但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不同有利的资源禀赋条件是二者发挥的共同根底。但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不同产业之间的生产率的比较,而竞争优势强调的那么是各国相同产业之间生产率产业之间的生产率的比较,而竞争优势强调的那么是各国相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比较优势表达的是一国特定产业与本国其他产业的生产率差异与他国
43、的比较。比较优势表达的是一国特定产业与本国其他产业的生产率差异与他国各产业的生产率差异比较所具有的相对优势,而国际竞争优势的实质那么是各各产业的生产率差异比较所具有的相对优势,而国际竞争优势的实质那么是各国各产业的生产率的绝对优势。因此,发挥比较优势意味着强调各地区的产业国各产业的生产率的绝对优势。因此,发挥比较优势意味着强调各地区的产业开展应该扬长避短,而增强竞争优势更意味着各国产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开展应该扬长避短,而增强竞争优势更意味着各国产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第一,竞争优势理论可以看作在比较优势理论根底上的延伸第一,竞争优势理论可以看作在比较优势理论根底上的延伸与创新。与创新。65 在
44、评价国际竞争力时,比较优势不可或缺。因为可能一国产业在评价国际竞争力时,比较优势不可或缺。因为可能一国产业A A在国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但在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就是说将这些资源用于本际上具有竞争力,但在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就是说将这些资源用于本国产业国产业B B,有可能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因为资源禀赋使产业,有可能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因为资源禀赋使产业B B生产天然生产天然有利,这个国家仍未到达资源的最有效利用。但竞争优势才应是评价中有利,这个国家仍未到达资源的最有效利用。但竞争优势才应是评价中关心的核心内容,从长期来看一国产业只有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才关心的核心内容,从长期来看一国产业只有
45、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才能不断地成长,国际竞争遵循市场竞争规那么而不是比较优势规那么。能不断地成长,国际竞争遵循市场竞争规那么而不是比较优势规那么。第二,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竞争力评价中相互补充第二,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竞争力评价中相互补充66 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存在的前提和根底,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的最终表达。一个国家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内在根底,对促进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只有通过竞争优势的发挥才能得到实现。即使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缺乏国际竞争力,也无法实现其比较优势;反之,非常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
46、往往较难形成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 第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相互依存的,一国具有比较优第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相互依存的,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67三、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转变: 从比较优势理论导向到竞争优势导向一中国传统贸易思想 建国后,我国立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设方针。同时受“外围中心理论的影响,把国际分工看作是强国控制弱国的工具,因而对开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认识缺乏。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开展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主要依据,逐步形成了传统的外贸价值观,即“出口中心论、“规模中心论、“顺差中心论和“货物贸易中心
47、论,具体表现在: 681 1出口决定进口。将出口等同于外贸,所谓开出口决定进口。将出口等同于外贸,所谓开展外贸就是开展出口,无视进口的地位与作用;展外贸就是开展出口,无视进口的地位与作用;2 2规模决定开展。评价外贸的开展时仅注重量规模决定开展。评价外贸的开展时仅注重量性指标,即外贸规模和外贸速度,对外贸成绩掩盖性指标,即外贸规模和外贸速度,对外贸成绩掩盖下的生态失衡、能源高消耗、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下的生态失衡、能源高消耗、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视而不见;视而不见;3 3顺差决定开展。评价一国外贸开展时,仅注顺差决定开展。评价一国外贸开展时,仅注重外贸顺差的扩大,不考虑经济的外部动态平衡;重外贸顺
48、差的扩大,不考虑经济的外部动态平衡;4 4货物贸易决定开展。把货物贸易看成是对外货物贸易决定开展。把货物贸易看成是对外贸易的全部内容,评价一国外贸开展时重视货物贸贸易的全部内容,评价一国外贸开展时重视货物贸易,无视效劳贸易,导致货物贸易大量顺差,而效易,无视效劳贸易,导致货物贸易大量顺差,而效劳贸易长期逆差。劳贸易长期逆差。 长此以往,形成了重出口、轻进口,重货物贸长此以往,形成了重出口、轻进口,重货物贸易、轻效劳贸易,重数量、轻质量,重增长、轻开易、轻效劳贸易,重数量、轻质量,重增长、轻开展的外贸价值观。展的外贸价值观。 69二新时期的我国外贸开展价值观二新时期的我国外贸开展价值观要注重动态
49、比较优势与获得竞争优势;贸易增长从要注重动态比较优势与获得竞争优势;贸易增长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适度增长、平衡增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适度增长、平衡增长、协调增长;以清洁型贸易结构实现可持续开展长、协调增长;以清洁型贸易结构实现可持续开展的需要。的需要。在开展战略上,从出口导向型向进出口平衡、内外在开展战略上,从出口导向型向进出口平衡、内外需协调开展战略转变。需协调开展战略转变。 在开展模式上,由对外贸易在开展模式上,由对外贸易“赶超、赶超、“优先、优先、“超高速、超高速、“外需拉动开展模式向外需拉动开展模式向“稳固地位稳固地位、“适度优先、适度优先、“速度适中、速度适中、“稳
50、定拉动稳定拉动的开展模式转变。的开展模式转变。 在开展方式上,从追求数量、规模、速度、粗放、在开展方式上,从追求数量、规模、速度、粗放、外生、扩张型的开展方式向数量与质量并举、规模外生、扩张型的开展方式向数量与质量并举、规模扩大与结构优化并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存的扩大与结构优化并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存的集约型、协调型的开展模式转变。集约型、协调型的开展模式转变。 70二中国外贸开展战略的理论依据开掘比较优势寻找后发优势培育竞争优势71本章复习思考题本章复习思考题 1、国际贸易理论开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自的贸、国际贸易理论开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自的贸易根底是什么?易根底是什么?2、新
51、古典贸易理论对古典贸易理论有什么开展?、新古典贸易理论对古典贸易理论有什么开展?3、偏好相似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与传统贸易理论、偏好相似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与传统贸易理论的不同点是什么?的不同点是什么? 4、什么是产业内贸易?其产生和开展的根底是什么?、什么是产业内贸易?其产生和开展的根底是什么? 5、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论,一国的竞争优势由哪些、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论,一国的竞争优势由哪些因素决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如何?因素决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如何?6、评述贸易理论在中国对外贸易开展中的适用性,、评述贸易理论在中国对外贸易开展中的适用性,亦可就某一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写
52、出小亦可就某一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写出小论文。论文。72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1 、 傅 国 文、 傅 国 文 . . 跳 出跳 出 “ 比 较 利 益 的 陷 阱比 较 利 益 的 陷 阱 J . J . 世 界 经 济世 界 经 济研研,1997,(6):59-63.,1997,(6):59-63.2 2、张小蒂,李晓钟、张小蒂,李晓钟. .略论略论“比较利益陷阱比较利益陷阱J.J.商业研究,商业研究,2001,2001,1212:107-108.107-108.3 3、拉费、拉费. .比较利益与竞争力比较利益与竞争力J.J.经济学译丛经济学译丛,1987,(8).,1987,(8)
53、.4 4、林剑红,徐元康、林剑红,徐元康. .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经济开展中的不适应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经济开展中的不适应性研究性研究J.J.国际贸易问题,国际贸易问题,20032003,1010. .5 5、廖国民,王永钦、廖国民,王永钦. .论比较优势与自生能力的关系论比较优势与自生能力的关系J.J.经济研经济研究,究,20032003,9 9. .6.6.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 ?经济研究经济研究?1997?1997年年第第6 6期。期。7 7、董小森:由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引发对贸易产业平安
54、、董小森:由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引发对贸易产业平安问题的思考问题的思考 ,? ?国际贸易问题国际贸易问题?2006?2006年第年第7 7期。期。738、廖国民,王永钦.论比较优势与自生能力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3,9. 9、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开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展J.管理世界,2003710、陶然,周巨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国际经济理论的新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1996311、盛小白,简评竞争优势理论J,国际贸易问题,19989。12、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中文版,虞鸿钧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3、程新章,国家贸易战略的全球价值链分析?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5年第2期。74谢谢 谢谢22.6.2913:4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准种植决策支持-洞察及研究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三十一中学2025届物理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25届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湖南省洞口县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合肥市七中、合肥十中联考2025年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山西省范亭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天津市河西区新华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2025年物理高二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赤峰林东第一中学2025届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实验室培育钻石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领英大制造行业人才全球化报告-马来西亚篇
- 专题:阅读理解 30篇 中考英语高分提升之新题速递第二辑【含答案+解析】
- 企业面试题目和答案大全
- 抖音房产直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近视眼治疗仪市场竞争力剖析及企业经营形势分析报告
- 2025年高考化学试卷(广东卷)(空白卷)
- 体育老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 自然生态探险之旅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区孜县2025年七下英语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2附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