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410脑脊液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pptx_第1页
160410脑脊液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pptx_第2页
160410脑脊液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pptx_第3页
160410脑脊液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pptx_第4页
160410脑脊液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脑脊液标本微生物学检验2022/7/71主要内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常见病原微生物 与主要临床特征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送与外观观察 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程序病毒性脑炎病原学检查原则2022/7/72主要内容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原学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1)直接涂片检查 革兰染色、抗酸染色或金胺“O”染色、墨汁染色 (2)分离培养 培养基选择、菌落性状、生化鉴定2022/7/7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系指病原微生物侵犯CNS实质、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病。2022/7/74

2、一般而言,微生物难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其周围不仅具有坚固的骨骼,亦存在特殊的毛细血管循环供养。这种毛细血管微循环为非渗漏性血管,若非局灶性炎症,抗生素也难以进入其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2022/7/7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较为少见,但是脑和脊髓一旦受到感染则后果严重。患者即使免于死亡,也可能遗留神经性损伤。快速的鉴别诊断与早期治疗均有助于降低本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常见病原微生物2022/7/76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常见病原微生物2022/7/7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除可出现与其他急性感染相似症状如:发热、不适、食欲不振、恶心、乏力外,还可出现头疼、喷射性呕吐及颈强直症状脑膜刺激征。中枢

3、神经系统感染的一般临床特征 2022/7/78体检时,患者克氏征(Kernig征)和布氏征(Brudzinski征)阳性。颅内压升高时,患者出现头疼的症状,平躺后疼痛加剧。颅内压增高严重者易出现脑疝。除此之外,患者亦可出现意识障碍、视乳头神经水肿等临床表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一般临床特征 2022/7/79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感染性疾病及其常见临床特征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2022/7/710化脓性脑膜炎常见临床特征及其细菌化脓性脑膜炎本病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软脑膜和蛛网膜因细菌感染而发生化脓性改变,并使脑脊液产生炎症性变化起病急,高热、畏寒、头疼、烦

4、躁、惊厥、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等中毒症状。脑膜刺激征阳性。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B群链球菌大肠埃希菌2022/7/711结核性脑膜炎常见临床特征及其细菌结核性脑膜炎起病缓慢,早期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恶心、便秘、易激动等症状。12周后病情加剧,出现典型的脑膜刺激征。部分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瞳孔改变等。若脑神经受损则可有眼睑下垂、面瘫等。结核分枝杆菌2022/7/712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常见临床特征及其细菌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亚急性起病,病初可表现为轻度间歇性头痛,此后头痛逐渐呈爆裂样剧痛、常伴有恶心、喷射性呕吐、多数患者有发热、精神异常。1/3患者有意

5、识障碍,表现为嗜睡、瞻望、昏迷等。脑膜刺激征明显,常有多颅神经受损的表现,以视神经受累最多。少数患者有脑疝形成最后死亡。新生隐球菌2022/7/713病毒性脑炎常见临床特征及其病毒病毒性脑炎 急性发病,可有上呼吸道感染如头痛、乏力、肌痛等前驱症状。记忆力下降、计算力及定向力下降等智力减退症状。淡漠、易激动、缄默等精神症状。嗜睡、昏睡、甚至昏迷等意识障碍。偏瘫、抽搐、震颤等神经系统局灶症状或体征。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0、71 腮腺炎病毒、狂犬病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朊粒2022/7/714慢病毒性脑炎和脑病常见临床特征及其病毒

6、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较为罕见,多见于儿童及少年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隐匿,根据病程演变及临床特征分为如下四期:行为精神障碍期;运动障碍期;昏迷角弓反张期;大脑皮质功能丧失期进行性风疹性全脑炎早期表现为学习成绩下降,反应迟钝,成痴呆状。小脑共济失调。患者无头痛、发热、颈强直等感染的表现。2022/7/71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可传播性海绵样脑病朊病毒疾病,是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类遗传性、传染性和散发性的中央神经系统退行性脑病,最终可以导致患者死亡,它能在人和动物中进行传染 克-雅病潜伏期长,最初临床症状表现在精神和感觉方面,继而出现共济失调,进一步发展为肌肉痉挛并伴有痴呆,最终导致死亡。发病年龄多在50岁

7、以上。2022/7/716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可传播性海绵样脑病库鲁病起病隐匿,以小脑受损为主。表现为下肢颤抖,行走困难,共济失调等。依病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可行动期、静坐期和终期。2022/7/71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一般实验室检查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一般实验室检查包括外周血常规检查和脑脊液检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腰穿术采集脑脊液标本进行的脑脊液检查。正确的腰穿术对脑膜炎患者无任何危险,但若是怀疑患者脑脓肿或颅内压增高,则应避免腰椎穿刺。2022/7/718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一般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化脓性感染,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出现核左移正常或略微增高:病毒或结核分枝

8、杆菌感染2022/7/719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实验室检查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细胞计数检查化学检查病原生物学检查2022/7/720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一般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常规检测项目包括:脑脊液的外观检查(颜色、透明度、薄膜及凝块);脑脊液有形成分检查;脑脊液细菌直接涂片检查;脑脊液蛋白定性;脑脊液蛋白定量;脑脊液葡萄糖定量(需同时比较脑脊液和血清中的葡萄糖水平);脑脊液氯化物测定 2022/7/721不同病原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早期脑脊液标本检查结果2022/7/72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其他检查影像学技术如计算机扫描分析(CT)、核磁共振成像(MRI)已成为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进行急性评估

9、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怀疑患者存在占位性脓肿或有导致颅内压升高的病因,则应先进行CT或MRI检查。2022/7/72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查(一) 标本采集 采用腰椎穿刺术无菌采集脑脊液标本。用碘伏进行局部皮肤消毒,在第三、四腰椎或第四、五腰椎间隙插入带有管芯针的空针,进针至蛛网膜间隙,拔去管芯针,收集脑脊液5ml10ml,分装于3支无菌小瓶中立即送检。取第2支或最混浊的1支做微生物学检查,做脑脊液培养时应同时采集病人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2022/7/724腰椎穿刺法穿刺后先作压力测定脑脊液采集后分别收集于3个无菌小瓶或无菌试管中,每瓶12ml标本采集后床边接种或立即送检,存放时

10、间不得超过1小时2022/7/725脑脊液压力(包括初压和终压测定): 成人0.69-1.97kPa, 儿童0.69-1.96kPa, 婴儿0.29-0.78kPa颜色:无色水样透明度:透明清晰; 凝块或薄膜形成:无; 酸碱度(pH):7.357.40; 相对密度:1.0051.009 2022/7/726脑脊液颜色: 红色: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脑膜炎等。如为穿刺创伤出血,最初数滴为红色,以后逐渐变清。 黄色:陈旧性出血,重症黄疸或胡萝蔔素血症等。当CSF中蛋白含量50mg/dl时,其外观亦呈淡黄色。 白色:化脓性脑膜炎为米汤样,结核性脑膜炎或真菌性脑膜炎为毛玻璃样外观。 褐色或黑色

11、: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瘤。 。 2022/7/727脑脊液凝块或薄膜形成:结核性脑膜炎常有薄膜形成,化脓性脑膜炎则易出现凝块。 酸碱度(pH):增高: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降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脑缺血,缺氧等。 相对密度:增高:脑炎、脑膜炎、脑出血、脑寄生虫病、脊髓肿瘤等。透明度:浑浊:细菌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 2022/7/728脑脊液(1)无红细胞。 (2)白细胞极少,成人:(08)106/L,儿童:(115)106/L,主要为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之比为7:3. 标本采集后应在1h内进行细胞计数。标本放置过久,细胞可能凝集成团或被破坏,影响计数结果。标本必须混匀后方可进

12、行检查,否则会影响计数结果。2022/7/729脑脊液蛋白定量:0.20.45g/L;葡萄糖:2.54.5mmol/L,脑脊液血浆葡萄糖比率0.30.9;氯化物:120130mmol/L。2022/7/730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查(一)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后应在常温下立即送检,培养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苛养菌时,应将标本置于35保温送检。用于常规细菌检测的脑脊液量应为1ml或大于1ml;用于检测抗酸菌的脑脊液量应为5ml或大于5ml。2022/7/73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查正常脑脊液无菌、外观清亮。有时可见血性脑脊液,可能是因穿刺过程中小血窦受损所致,可通

13、过连续收集三管标本,并计数其中的红细胞,以区分“穿刺性出血(traumatic tap)”与病理性出血。若脑脊液第1管为红色,第2、3管红色逐渐变淡,红细胞计数依次减少,离心沉淀后上清液透明为穿刺性出血。若脑脊液3管均呈红色,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别,离心沉淀后上清液呈淡红色或黄色,则为病理性出血。2022/7/73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查2022/7/73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验方法1直接涂片检查(1)革兰染色 脑脊液混浊或呈脓性者可直接涂片,无色透明的脑脊液3000r/min离心10min15min,取沉淀物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可取皮肤瘀点渗

14、出液涂片检查。若为革兰阴性双球菌,肾形或咖啡豆样,凹面相对,位于白细胞内外,则提示脑膜炎奈瑟菌感染;2022/7/73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验方法1直接涂片检查若为革兰阳性双球菌,矛头状,宽端相对,尖端相背,菌体周围有明显荚膜,则提示肺炎链球菌感染;若为革兰阴性、多形态,短小球杆状或丝状,可同时做荚膜肿胀试验,进行快速鉴定,则提示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若为革兰阳性短小杆菌,V字形或成双排列,出现于大量单核细胞之间,则提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感染。2022/7/73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验方法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意义标本直接涂片、干燥、固定后染色,或经离心浓缩集菌,涂片染

15、色,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排列与特殊结构;结果对病原学诊断具有一定意义,尤其是无菌体液的直接镜检更具有诊断价值。2022/7/736脑膜炎奈瑟菌2022/7/737 肺炎链球菌(革兰染色)无乳链球菌(革兰染色)2022/7/738流感嗜血杆菌脑脊液涂片(革兰染色)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革兰染色)2022/7/739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验方法1直接涂片检查根据细菌形态和染色特性可初步提示感染细菌的种类。80%左右未经治疗的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革兰染色可观察到细菌。若患者检查前已接受过抗生素治疗,则观察到细菌的比例下降为60%。2022/7/740中枢神经系

16、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验方法1直接涂片检查(2)抗酸染色或金胺“O”染色 脑脊液标本4000r/min离心30min,取沉淀物涂片,抗酸染色或金胺“0”荧光染色镜检。镜检时应仔细检查整个涂片或观察至少100个视野。若油镜检查,在蓝色背景下找到红色杆菌或荧光显微镜检查,在黑色背景中找到亮黄色菌体,可报告“找到抗酸杆菌”。2022/7/74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验方法(2)抗酸染色或金胺“O”染色 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而革兰染色镜检细菌阴性,但若将脑脊液标本进行抗酸染色,则25%左右的患者呈现抗酸菌阳性。如果取5ml-10ml脑脊液,离心,进行快速抗酸染色检

17、查,则可在80%的病例中发现抗酸杆菌。2022/7/7421直接涂片检查墨汁染色 脑脊液标本3000r/min离心10min15min,取沉淀物做墨汁负染色,显微镜下见黑色背景中的透亮菌体和宽厚荚膜,有时见出芽,可报告“找到新生隐球菌”。直接涂片染色不易见假丝酵母菌及曲霉菌的菌丝与孢子。2022/7/74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验方法2分离培养(1)疑似为化脓性球菌感染者,将血液或脑脊液标本先增菌,再接种巧克力平板和血平板,510二氧化碳环境,35 培养1824h,挑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进一步作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鉴定。2022/7/7442022/7/745Optochi

18、n 敏感试验2022/7/746胆汁溶菌试验2022/7/747肺炎链球菌血液、脑脊液标本需肉汤培养基增菌培养,接种血平板。需置5% 10%CO2环境培养。观察菌落性状和溶血特性。2022/7/748肺炎链球菌鉴定肺炎链球菌呈矛头状,常成双排列,有荚膜;血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圆形凸起的细小菌落,培养48h后菌落呈“脐状”凹陷,有草绿色溶血环,多数菌株分解菊糖,胆盐溶解试验和o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籍此可区别肺炎链球菌与草绿色链球菌。2022/7/749药物敏感性试验青霉素是抗链球菌的首选药物,值得注意的是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resistant Streptococou

19、s pneomonia,PRSP)和草绿色链球菌,若来源于血和脑脊液,则应检测该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美洛培南的MIC以判断敏感、中介或耐药。2022/7/7502022/7/7511.与类白喉杆菌 幼龄为革兰阳性,陈旧为革兰阴性 25动力阳性而不符合革兰阴性杆菌 2.与B群链球菌 相同:呈短链状排列,37无动力,CAMP试验阳性 鉴别:触酶试验-本菌阳性 3.与粪肠球菌 相同:耐盐、耐碱、耐胆汁 鉴别:触酶试验。在 BAP形成狭窄溶血,在半固体培养提高分离阳性率药物敏感性试验本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和红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对磺胺类、杆菌肽、羧苄青霉素、多粘菌素B耐药,首选药

20、物为氨苄青霉素。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4冷增菌生长成扩散呈倒松树状,2022/7/752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本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和红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对磺胺类、杆菌肽、羧苄青霉素、多粘菌素B耐药,首选药物为氨苄青霉素。2022/7/753脑膜炎奈瑟菌革兰染色2022/7/754脑膜炎奈瑟菌透射电镜图2022/7/755糖发酵试验(葡萄糖、麦芽糖、蔗糖、阴性对照)返回2022/7/756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验方法脑膜炎奈瑟菌 脑脊液先经血清肉汤培养基增菌后,再经巧克力平板划线分离.平板置于5%CO2环境中3718-24h后可形成直径1-2mm,圆形,凸

21、起,光滑,湿润,灰褐色露珠状菌落.挑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检查,并进一步作生化反应等实验予以鉴定。2022/7/75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验方法脑膜炎奈瑟菌用已知脑膜炎奈瑟菌多价诊断血清与待检菌作直接凝集试验,再用单价血清鉴别型别; 通过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及糖类发酵等生化反应作出鉴定.氧化酶和触酶阳性,脑膜炎奈瑟菌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 淋病奈瑟菌只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2022/7/7582022/7/759B群链球菌-无乳链球菌(S. agalactiae),主要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菌的主要特征是:革兰阳性球菌,链状排列乙型(或透明)溶血:菌落周围有24mm

22、宽的透明溶血环CAMP试验 无乳链球菌的初步鉴定试验无乳链球菌能产生CAMP因子,它可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能力,使其产生显著的协同溶血作用。试验时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沿直径划线接种,再沿该线垂直方向接种无乳链球菌,两线不得相接,间隔约34mm。35孵育过夜,两种划线交界处出现箭头状溶血,即为阳性反应。 2022/7/760流感嗜血杆菌菌落特征(巧克力琼脂)2022/7/761流感嗜血杆菌卫星现象(血平板) 2022/7/762流感嗜血杆菌X因子和V因子需求试验 2022/7/7632022/7/76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验方法 2分离培养(2)疑似为嗜血

23、杆菌感染者,将脑脊液标本接种巧克力平板和血平板,510二氧化碳环境,35 培养18-24h,根据菌落形态、菌体形态及各种嗜血杆菌对生长因子的不同需求,进一步作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鉴定。(详见第27章)根据菌落特征,菌体形态,溶血情况,卫星试验, 和因子需求试验定种。2022/7/765嗜血杆菌卫星现象嗜血杆菌在巧克力平板上经35培养2448h 后形成的菌落小而透明,有荚膜的菌株形成光滑的菌落,比同样培养的无荚膜的菌落大一些。溶血嗜血杆菌和副溶血嗜血杆菌产生溶血。将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培养时,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靠近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距离越远

24、的菌落越小,这种现象称为卫星现象 2022/7/766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试验必须使用嗜血杆菌专用药敏培养基-HTM对于脑膜炎等危及生命的感染常规报告氨苄西林、三代头孢菌素、氯霉素及美洛培南的测试结果 2022/7/767药物敏感性试验流感嗜血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氯霉素的耐药性非常普遍,通常的耐药监测只需检测-内酰胺酶及氯霉素的耐药性即可,不需检测其他抗生素敏感性。-内酰胺酶检测阳性提示流感嗜血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均耐药,主要机制是产生了TEM型-内酰胺酶。若-内酰胺酶阴性则临床治疗首选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次选磺胺及增效剂(TMP-SMZ)、头孢菌素、红霉素及氨曲南。2022/7

25、/768 一类细长,略带弯曲,呈分枝状生长细菌抗酸染色阳性革兰染色阳性,无芽胞、无荚膜营养要求较高,常用罗琴培养基生长缓慢,28周后方可见菌落G+C mol%为62%70%2022/7/769 结核分枝杆菌金胺“O”染色 2022/7/7702022/7/77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验方法 2分离培养(3)疑似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将脑脊液标本接种罗氏培养基510二氧化碳环境,35 培养,第一周每日观察一次,后每周观察一次,直至第八周。根据菌落特征,进一步作生化检测、免疫学检测及核酸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培养时间长,若观察6周8周仍无菌落生长,可报告阴性。2022/7/772中

26、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验方法 2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将经中和集菌材料接种于罗氏培养基,一般需24周长成肉眼可见的落菌。菌落表面干燥,粗糙,隆起,呈颗粒状,菜花状,乳白色或淡黄色,不透明。2022/7/77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验方法 2分离培养(4)其他细菌感染依照常规细菌学鉴定程序,选择接种增菌培养基、血平板以及麦康凯平板,观察菌落形态并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试验。2022/7/7742022/7/7752022/7/776新生隐球菌菌落2022/7/77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验方法 2分离培养(4)疑似真菌感染,可将脑脊液接种于含抗生素的沙氏培养

27、基及血琼脂培养基上,分别在室温、35培养23天,观察菌落特点,进一步鉴定可做生化试验、动物试验等。非选择性增菌培养基有利于苛养菌的生长。同时应做血培养,以使那些无法采集脑脊液标本的患者,通过血培养检出病原菌。 2022/7/778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细菌、真菌学检验方法2分离培养隐球菌:经0.45m滤膜过滤,真菌可留在滤膜上,直接将滤膜种于培养基上25天。隐球菌的菌落表面光滑,粘性,奶油色至黄棕色,在CACA(咖啡酸玉米琼脂) 培养基上呈棕色,边缘整齐,尿素酶试验阳性。念珠菌 :沙氏培养基 曲霉菌:察氏琼脂毛霉菌:不含放线菌酮的葡萄糖蛋白胨琼脂2022/7/779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病毒学

28、检查(一) 标本采集依临床资料和有关资料判断可能感染的病毒,并以此决定采集何种标本为宜。如病毒性脑膜炎和脑炎,一般多采集脑脊液;如疑似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宜采集脑组织标本;虫媒病毒感染应采集血液和脑组织;肠道病毒或腺病毒感染应采集粪便和咽拭子;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感染应采集咽拭子。脑脊液标本应低温保存,迅速送检。2022/7/780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病毒学检查(二)检测方法神经系统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病毒的分离与培养、病毒的鉴定、血清学试验、核酸分子杂交以及核酸扩增技术等 2022/7/7812022/7/7822022/7/7832022/7/7842022/7/7852022/7/7

29、862022/7/787脊髓灰质炎病毒电镜图 柯萨奇病毒电镜图 2022/7/7882022/7/789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病毒学检查1直接显微镜检查(1)光镜 病毒感染敏感性细胞后,其形态学变化用光镜检查不染色即可见到。依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特征判断病毒的种类。(2)电镜和免疫电镜 电镜可看到病毒的形态,适用于鉴定含有高滴度病毒样品以及尚不能在细胞培养中增殖的病毒。2022/7/790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病毒学检查分离培养 培养出病毒可确诊,但此项检测费时、费力、要求技术条件高,医院实验室很少开展。常用的病毒分离方法包括动物接种、鸡胚培养以及组织细胞培养。目前组织细胞培养已用于多种病毒分离

30、,故前两种方法较为少用。2022/7/791乙脑病毒:从脑脊液中分离病毒,以C6/36细胞培养。结果以抗乙脑病毒单克隆抗体免疫萤光检测。肠道病毒:以原代猴肾细胞培养,根据CPE(致细胞病变效应)情况收集病毒液进行血清中和试验来定型分类。单纯疱疹病毒:接种易感细胞红培养12天,出现细胞肿胀、变圆、相互融合等病变,可作初步诊断。2022/7/79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标本的病毒学检查3. 血清学检测 临床上常用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和试验、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间接血凝试验以及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4. 病理检查 可对脑组织标本进行培养、病理学及电镜检查。如有条件还应做免疫荧光或免疫过

31、氧化物酶染色检查。5.脑脊液病毒DNA检测 用基因扩增技术检测脑脊液中各种病毒核酸,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早期诊断。2022/7/793病毒抗原乙脑病毒: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IRHT)测早期脑脊液中的抗原,阳性率为66.7%,本方法灵敏,简便,快速,不需特殊设备。用McAb的反向被动血凝法测急性期血清中乙脑病毒抗原阳性率71.5%,是目前较好的快速诊断方法。单纯疱疹病毒:IFA,EIA2022/7/794乙脑病毒抗体测定 (1)特异性IgM抗体测定:免疫荧光技术: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乙脑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高,可达97%,有快速敏感的特点。捕获法ELISA(MAC-ELISA):近年

32、采用MAC-ELISA法检测乙脑特异性IgM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阳性率为74.4%,其中在病程第4天出现阳性者为93%,可用于早期诊断。ABC-ELISA:检测乙脑特异性IgM抗体敏感,阳性率高,可达到75.3%,用于早期诊断。2022/7/795乙脑病毒抗体测定 (2)血凝抑制试验:血凝抑制抗体于病程第5天出现,第2周达高峰,可维持1年以上,血凝抑制试验的阳性率可达81.1%,高于补体结合试验,但有时出现假阳性,是由于乙脑病毒的血凝素抗原与同属病毒如登革热及黄热病病毒等有弱的交叉反应,故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以上升高或单份效价达180以上可作诊断依据,此法操作简便,可应用于临床诊断及流行病

33、学检查。 (3)补体结合试验 (4)中和试验:2022/7/796单纯疱疹病毒ELISA双份脑脊液做HSV抗体的动态测定,发现脑脊液抗体有升高趋势,滴度达1:80以上,血与脑脊液抗体比40,双份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滴定度增高达倍以上;标本中HSV1的IgM抗体阳性者有诊断意义。2022/7/797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 PCR和DNA探针杂交临床意义: 适用于临床标本中尚不能分离培养或很难分离培养的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的检测优点: 高度的特异性 很高的敏感性 检测范围广泛 快速2022/7/798病原体核酸检测1.脑膜炎奈瑟菌:PCR,用于检测病人脑脊液中存在的脑膜炎奈瑟菌DNA,特异性与阳性率

34、均高于其他方法。2.结核分枝杆菌:操作中需注意实验器材的污染问题,以免出现假阳性。又细菌L型由于缺壁并有代偿性细胞膜增厚,而一般常用的溶菌酶不能使细胞膜破裂释出DNA,以致造成PCR假阴性。3.单纯疱疹病毒:PCR 乙脑病毒、肠道病毒:RT-PCR 2022/7/799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的实验诊断皮肤瘀点标本涂片,检出率较高,可达80%以上;血液培养在败血症期、爆发休克型和慢性败血症型脑膜炎中,检出阳性率较高,是本病诊断的重要手段;用免疫学方法,如ELISA,对流免疫电泳等,检测血液、CSF以及尿液中脑膜炎奈瑟菌抗原,阳性率约为70%。2022/7/7100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的实验诊断脑脊液中有

35、大量脓细胞;多数病例涂片可见革兰阳性双球菌。患者CSF对流免疫电泳阳性率可达79%;乳胶凝集试验的阳性率为90%。2022/7/7101流血嗜血杆菌脑膜炎的实验诊断CSF沉渣涂片和培养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涂片可见革兰阴性球杆菌或短小杆菌,阳性率可达80%,应与肺炎链球菌鉴别。可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免疫学方法检测CSF中流血嗜血杆菌荚膜多糖抗原,从而迅速做出病原学诊断。2022/7/7102结核性脑膜炎的实验诊断脑脊液离心浓缩后涂片抗酸染色,镜检若见抗酸杆菌可确诊;培养阳性亦可确诊,进一步做药敏试验可指导临床合理治疗。脑脊液结核抗体阳性具有诊断价值。2022/7/7103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的实

36、验诊断CSF涂片用印度墨汁染色较易发现新生隐球菌,只有在CSF或脑组织标本中检出新生隐球菌才可确诊为新生隐球菌脑膜炎。但CSF检查并非每次均能检出该菌,因此需多次反复检查。CSF培养210天可有新生隐球菌生长。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抗体、抗原检测阳性有助于诊断,但需要注意CSF乳胶凝集试验法中的假阳性问题。2022/7/7104隐球菌 深部感染真菌检验6.抗原检测 利用单克隆抗体,直接或通过乳胶凝集试验、ELISA等免疫学方法检测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特异性抗原,已成为临床的常规诊断方法,其中以乳胶凝集试验最为常用。2022/7/7105脑曲霉病的实验诊断CSF涂片染色不易发现曲霉菌菌丝及孢子,但培养

37、可见黄绿色毛状菌落生长。由于该菌为条件致病菌,故必须经多次培养阳性并结合临床表现、脑组织活检或颅脑手术后病理检查,于病理组织中找到曲霉菌才能确诊本病。2022/7/7106神经梅毒的实验诊断主要依据脑脊液常规检查及脑脊液的梅毒抗体检查试验结果。脑脊液VDRL检查阳性、脑脊液FTA-ABS阳性、脑脊液梅毒特异性 IgG增高有助于诊断。2022/7/7107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的实验诊断因HSV引起的脑炎难以诊断,所以脑组织的活检是惟一有效的方法,在脑组织活检标本中可发现病毒或嗜酸性包涵体。另外,为了缩短检测时间,尽快确诊病原体,建立了一些快速诊断检测,目前常用的是免疫荧光染色法。若给予

38、及时的治疗,HSV引起的脑炎会预后良好。值得注意的是,在患者脑脊液中发现IgG,可诊断为HSV性脑炎,但由于IgG的产生需要几周的时间,因此,对于病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其意义不大。”2022/7/7108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实验诊断病程第一周内死亡病例的脑组织中可分离到病毒,但脑脊液和血中不易分离到病毒;乙脑病毒抗原检测,包括免疫荧光法,ELISA等,用于发病初期患者血液和CSF中乙脑病毒抗原检测,具有早期诊断的意义;在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多种血清学试验方法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补体结合试验可作为回顾性诊断;中和试验可用于人群免疫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新分离病毒的鉴定;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可用于乙脑的

39、早期诊断。2022/7/7109肠道病毒脑炎、脑膜炎的实验诊断用中和试验可确定病毒分离株的特性。埃可病毒可从粪便、咽拭子以及CSF中获得,用人或猴肾细胞分离病毒,应用中和试验或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进行病毒分型。肠道病毒70、71感染神经系统后,难以分离,只有依靠血清学试验方法进行诊断。2022/7/7110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的实验诊断通过CSF培养、动物接种、免疫测定和血清学技术确诊本病。小鼠脑内接种标本分离LCMV的阳性率较高。以细胞培养物做免疫荧光试验对早期诊断本病有帮助。 2022/7/7111狂犬病病毒脑炎的实验诊断 (1)抗原检测和病毒分离 直接荧光抗体法(DFA),用于检测脑组织中

40、狂犬病抗原,本法是优先选择的狂犬病诊断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并具有费用低、速度快、易操作的优点;小鼠接种分离病毒,接种的小鼠出现临床症状或死亡只是钱,即可在大脑中通过DFA试验检测到病毒,如果接种的小鼠很多,接种后每日检测大脑,则可做出早期诊断;组织学和(或)电镜检测Negri小,本法虽具有快速、廉价和特异的优点,但仅能检出5080%DFA阳性的标本,由于该法林敏度不高,限制了它的使用。2022/7/7112狂犬病病毒脑炎的实验诊断 (2)抗体检测 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较大的差异。国际上推荐巴斯德研究所专门生产检测狂犬病病毒抗糖蛋白抗体试剂盒。抗体检测多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也可证实狂犬病诊断。然而其诊断意义有限,因感染者抗体只能在临床症状出现后才能检测到。2022/7/7113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实验诊断脑组织活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