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化合物专题3铁及其化合物_第1页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化合物专题3铁及其化合物_第2页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化合物专题3铁及其化合物_第3页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化合物专题3铁及其化合物_第4页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化合物专题3铁及其化合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铁及其化合物 【考向分析】 铁元素是过渡元素的代表,而铁及铁合金材料又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应用,因此铁 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预计命题以生活、生产、实际应用为背景, 突出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应用为主,题型延续选择题、 填空题、综合推断题及实验探究题 的形式。 【要点讲解】 要点 1.铁 J JI 1 i J 铁位于第四周期第忸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铁是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 之一,含量为 4.75%,在金属中仅次于铝。铁分布很广,能稳定地与其他元素结合,常以氧 化物的形式存在,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2Q)、磁铁矿(主要成分是 FmO)、褐铁矿(主 要成分是 FeQ

2、3f0)、菱铁矿(主要成分是 FeCG)、黄铁矿(主要成分是 FeS)、钛铁 矿(主要成分是 FeTiOs)等。土壤中也含铁 1%-6%。铁是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过度元素, 密度大,熔沸点高,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好,能被磁铁吸弓I。铁是较活泼的金属,铁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 个,可失去 2 个或 3 个电子而显+2 价或+3 价,但+3 价的化合物较 稳定。 1. 与非金属反应: 3Fe + 20 Fe3O4 2Fe + 3C1 2 * 2FeCb Fe + S FeS 温馨提示:铁丝在氯气中燃烧时,生成棕黄色的烟,加水振荡后,溶液显黄色;不论铁的量 多少,与氯气反应产物都是氯化铁;铁

3、跟氯气、硫反应时,分别生成 +2 价和+3 价的铁,说 明氧化性:氯气硫。 2. 与酸反应 (1) 与非氧化性酸(如稀盐酸、稀 H2SQ 等)的反应:Fe + 2H + = Fe2+ +出匸 2 (2) 常温下,铁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3) 加热时,铁与热浓硫酸、浓硝酸反应: 2Fe+ 6fSQ(浓)=Fa(SQ) 3+ 3SQf + 6fO 3 斗 (4) 铁与稀硝酸反应不产生 H2。当 HNQ 过量时,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Fe。反应原理:Fe + 4HNQ=Fe(NQ)3+ NQT + 2fQ 当 Fe 过量时,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Fe2+。反应

4、原理:3Fe 1 n Fe 3 2+ 3 丄 + 8HN(3=3Fe(NQ)2 + 2NQT+ 4H2Q 当二 =3 F 呦0*工十 NO t +3H:O 3F ejO+2 3HNO 尸 9F e(NO3j+N Ot+1 4HZO FejOj+tf HN0j= 2F e + 3rf = Fe + 3艮 2 稳定性 4 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窜化,颜 色变化;白色 f 次绿色一红褐色心 4Fe (OH) : + 0: + 2K0 = 4Fe (OH)押 较稳定空气中久直会部分失水咸铁锈 受热:易分解 9 制取口 新制F師溶義与隔绝空气 反应:Fea* + 20ff = Fe(0H)U 铁盐与可

5、溶性碱反应心 Ff” + 30H- = Fe (OEh * 温馨提示:Fe(0H)2和 Fe(0H)3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不同, 前者是白色絮状沉淀, 后者是红 褐色沉淀。由于 Fe(0H)2极不稳定,易被氧化成 Fe(0H)3,反应现象是:白色宀灰绿色宀红 褐色。因 Fe(0H)2在空气中易氧化,4Fe(OH)2+Q+2H2O=4Fe(OH,故 Fe(0H)2在水中稳定 存在的寿命只有几秒钟,在实验室制取 Fe(0H)2时,一定要用新制的 Fe2+盐和先加热驱赶 Q 后的 Na0H 溶液,且滴管末端插入试管内的液面下, 再滴加 Na0H 溶液,也可以在反应液面上 滴加植物油或苯等物质进行液封,

6、以减少 Fe(0H)2与 0 接触。关于 Fe (0H 2制备的方法很 多,核心问题两点,一是溶液中的溶解氧必须除去,二是反应过程必须与 Q 隔绝。氢氧 化铁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滴加几滴 FeCb 溶液而得,FeCb 不宜过多,浓度不宜过大,加热 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产生沉淀。 要点 3.铁盐与亚铁盐 1. Fe2 +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Fe2+处于铁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中以还 原性为主,如:Fe2+遇 Br2、CI2、H2Q、NQ(H +)等均表现还原性。 2. Fe3+的氧化性: Fe3+处于铁的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它能氧化 Fe、Cu、HI、HaS 等。 3. Fe

7、 2+和 Fe3+间相互转化: Fe2J Fe3+ 2+ 3+ 2Fe +Cl2=2Fe +2CI-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4Fe2+C2+4H=4Fe3+2H20 亚铁盐溶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3Fe2+N0-+4H+=3Fe3+2HO+N0 NQ 与 Fe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 5Fe2+ Mn(4+8H+=5Fe3+4H2O+Mrf 在酸性 KMnO 溶液滴加 FeCl2溶液, 溶 液由紫红变棕黄 4 2+ + 3+ 2Fe +HQ+2H=2Fe +2H2O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5 3+ 2+ 2Fe +Fe=3Fe 在亚铁盐溶液中加入铁钉可防止 被氧化为 Fe3+ Fe2+ Fe

8、3J Fe2+ 3 _ _ 2 _ 2+ 2Fe +Cu=2Fe +Cu 常利用 FeCl3溶液来刻蚀铜,制造印刷 线路 2Fe3+2l _=2Fe2+l 2 可用淀粉碘化钾检验 Fe3+ 3+ 2 2+ 2 + 2Fe +SO +2HbO=2Fe+SQ-+2H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4.Fe 、Fe 的检验 Fe?+的检验 取出少量被检验的溶液,滴加 KSCN 溶液,无现象,再通入 Cl 2,若变 成红色溶液,说明有 Fe*存在(鉴别时不能先通氯气) 取出少量被检验的溶液, 加入 NaQH 溶液,产生白色絮状沉淀, 白色絮 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证明有 Fe2+存在 取出少

9、量被检验的溶液,滴加酸性 KMnQ 溶液,溶液紫色褪去,说明 有 Fe2+存在 取出少量被检验的溶液,滴加 K3Fe (CN 6溶液,无现象,若有蓝色沉 淀生成,说明有 Fe 存在 Fe*的检验 取出少量的被检验的溶液,加入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有 Fe3 +存在 取出少量的被检验的溶液,加入苯酚溶液,溶液变紫色,证明有 Fe3+ 存在 取出少量的被检验的溶液, 加入 NaQH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 Fe3+存在 取出少量的被检验的溶液,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溶液变蓝色,证明 有 Fe3+存在 混合液 3 取出少量的被检验的溶液,加入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有 Fe

10、 +存在 取出少量的被检验的溶液,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溶液变蓝色,证明 有 Fe3+存在 取出少量被检验的溶液,滴加酸性 KMnQ 溶液,溶液紫色褪去,说明 有 Fe2+存在 取出少量被检验的溶液,滴加溴水,溴水褪色,说明有 Fe2+存在 6 【指点迷津】 2+ 3+ 3+ 2+ ( 1)从 Fe、 Fe 和 Fe 的结构可知 :Fe 只有还原性, Fe 通常只有氧化性, Fe 既具有氧化性 又具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 (2)铁盐与亚铁盐的配制:因 Fe2+、Fe3+易水解, 且 Fe2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配制过 程为:先将它们溶解在对应的酸中,然后加水冲稀到指定的浓度。 时,要加入少量

11、的铁粉,以防止 F/的氧化) (3) 在Cu2+、Fe2+ Fe3+混合溶液中的除去 Fe2 + Fe3般操作方法是先加入氧化剂,将 Fe2 +氧化成 Fe3+,然后加入 CuO CU(OH)2、CuCO 等物质(不引入杂质离子),调节溶液的 pH, 待 Fe3+水解完全生成沉淀(此时其他离子不水解),过滤除去。 (4) 检验铁元素的价态, 可以考虑先观察其水溶液的颜色:含 Fe2+的溶液为浅绿色,含有 3 Fe 的溶液为棕黄色。然后将其与 NaOH 溶液或 KSCN 溶液反应观察产物的颜色来鉴别检验: Fe2 +与NaOh生成不稳定的白色沉淀 Fe(OH)2,该白色沉淀暴露在空气中会迅速转变

12、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Fe(OH)3, Fe2+和 KSCN 溶液作用没有颜色变化;而 接生成红褐色沉淀,或与 KSCN 溶液作用呈血红色。 (5) FeCl3溶液加热浓缩时,因 Fe3+水解和 HCI的挥发,得到的固体为 得到红色的 Fe2Q固体。但 Fe2(SO4)3溶液蒸干时,因硫酸是难挥发性酸, 固体。 (6) 过量的 Fe 与硝酸作用,或在 Fe 和 FezQ 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 要注意产生的 Fe3+还可 以氧化单质 Fe 这一隐含反应: Fe 2Fe3 =3Fe2 。 (7) NaaFeQ(高铁酸钠)作新型净水剂的原理是高价铁具有强氧化性, 能杀菌消毒; 同时生 成

13、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杂质悬浮物,因此它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 【考点过关】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V” ,错误的画“X” 。 (1) 铁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 Fe2O3( ) X不论氧气是否过量均生成 FesQ。 (2) 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 Fe3 ( ) X过量的铁会与 Fe3+反应最终生成 Fe2*。 (3) 过量的 Fe 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 ) 注意:配制亚铁盐溶液 Fe3+与 NaOH 溶液直 Fe(OH)3,如灼烧后 将不能得到 Fe(OH)3 7 X不论 Fe 是否过量与氯气反应均生成 FeCh, Fe 只有在溶液中才与 Fe3 +反应。 ( 4

14、)铁在常温下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剧烈 ( ) X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5) Fe2O3 是碱性氧化物,所以 Fe2O3 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 ) X因为 Fe2Q 是红棕色,所以 Fe2Q 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6) CO 还原 FezQ 得到的黑色固体加入盐酸溶解后,再加入 KSCN 溶液,溶液不显红色,不 能确定黑色固体中有无 Fe3O4( ) 3 VCO 还原 Fe2O 可以得到 Fe 单质,Fe 单质会与 FezQ 和盐酸反应生成的 Fe 反应,所以无法 判断是否含有 Fe3O4。 (7)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铁锈主要成分是 FezQ,铁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 Fes

15、Q, Fe 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Fe2O3( ) X Fe 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Fe3O4。 (8) 配制FeSO 溶液时,加入稀硫酸抑制 Fe2+水解,加入铁粉防止 Fe2+被氧化( ) V (9) 氢氧化铁与 HI 溶液仅发生中和反应 ( ) X Fe3+与 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0) FeCb、FeCl2和 Fe(OH)3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取 ( ) VFeCl3可由 Fe 与 Cl2反应制取;FeCh可由 FeCb 与 Fe 反应制取;Fe(OH)3可由 Fe(OH)2、Q、 H2O 化合制取。 (11 )加热蒸干氯化铁溶液最终得到 FeCb 晶体( ) X FeCl

16、3水解生成 Fe(OH)3和 HCI, HCl 易挥发,最终得到 Fe(OH)3,受热分解生成 FezO。 (12) Fe 比 Cu活泼,所以 FeCl3溶液可以腐蚀线路板上的 Cu( ) X说明三价铁离子氧化性比铜离子强,与 Fe 比 Cu活泼无关。 (13)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氯水,再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2 Fe2( ) 8 X如果原溶液中存在 Fe3*,也是此现象,故无法确定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 + o (14) 取久置的绿矶(FeSO4 7f0)溶于水,加入 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绿矶部分 或全部被氧化 ( ) V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

17、液中含有 Fe3*。 【高考回顾】 (1) (2016 全国卷I )1 mol 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 2NA( X ) (2) (2016 四川)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铁片不溶解,说明常温下,铁与浓硫 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 X ) (2016 海南)将铁屑放入稀 HNO 中,证明 Fe 比 Hz 活泼(X ) 凶(201 6 上海)用 NaOH 溶液可以除去氧化铁中混有的二氧化硅 ( V ) (2016 上海)Fe 与 Cl 2反应生成 FeCh,推测 Fe 与 I 2反应生成 Fel 3( X ) (6)(2015 全国卷H )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用含硅胶、铁粉的

18、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 密封包装(X ) 盐酸 蒸发 (2015 江苏)如下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一步实现: Fe2Q FeCh(aq) 无水 FeCl 3( X ) (8) (2015 广东)3 mol 单质 Fe 完全转化为 FesO,失去 82 个电子( V ) (9) (2014 北京)铁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不被空气氧化 (X ) (10) (2015 重庆)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观察 Fe(OH)2的生成( V ) _ 1 (11) (2017 全国卷n )向2 mL0.1 mol L 的 FeCl 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 振荡,力口 1 滴 KSCN 溶液,现象为黄色逐渐消失,加 KSC

19、N 溶液颜色不变,则还原性: FeFe2 V ) (12) (2016 全国卷川)FeCl 3腐蚀 Cu制印刷电路板是由于铁比铜的金属性强 (X ) (13) (2016 四川)Fe2 +与 HbQ 在酸性溶液中的 反应:2Fe2 + + H2Q + 2H+ =2 氓+ + 2H2O9 ( V ) 一 3+ 2 丰 (14) (2016 江苏)向 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Fe + Fe=2Fe ( X ) (15) (2016 江苏)室温下,向 FeCb 溶液中滴加少量 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 变蓝色,说明 Fe3+的氧化性比 12的强( V ) (16) (201

20、6 上海)用 NaOH 溶液和盐酸能除去 FeC溶液中混有的 CuCb( X ) (17) (2015 全国卷I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 KSCN 溶液会观察到有气 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说明稀硝酸将 Fe 氧化为 Fe3+( X ) (18) (2015 广东)向 FeSO 溶液中先滴入 KSCN 溶液再滴加 HQ 溶液,加入 H2O 后溶液变成血 红色,说明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X ) 【基础过关】 1. (2018 广东深圳月考)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 844 种,其 中有关于“青矶”的描述为: “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

21、” 据此推测,“青矶”的主要成分为 ( )10 A. CuSQ 5fO B . FeSQ 7H2O C . KAl(SO4)2 I2H2O D . Fe2(SQ)3 9H2O 解析:由题意知,青矶是绿色,经煅烧后,生成红色固体。符合要求的是 FeSO 7fO,它 是绿色晶体,经高温煅烧后生成砖红色 F&O 粉末。答案:B 2. (2018 沧州质量监测)为验证还原性:SOFe2+ C,三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图实验, 并对溶液 1 和溶液 2 中所含离子进行了检验,能证明上述还原性顺序的实验组有 ( ) jffiACk RCk蒂液 黃色瞬 I 舞液2 溶液 1 溶液 2 甲 含 Fe3+

22、Fe2+ 含 sO一 乙 含 Fe3+,无 Fe2+ 含 sO一 丙 含 Fe3十,无 Fe2十 含 Fe2* A.只有甲 B .甲、乙 C .甲、丙 D .甲、乙、丙 解析:向 FeCl2溶液中通入 C12,得到溶液 1,再向溶液 1 中通入 SO,得到溶液 2。甲、溶 液 1 中含有Fet Fe2+,说明发生反应 2Fe2 + + Cl 2=2Fe+ + 2Cl,且 Cl2反应完全,可证明 还原性 Fe2+ C;溶液 2 中含有 SO,则说明发生反应 2Fe3+ SO+ 2HaO=2Fe+ + SC4+ 4,可证明还原性 SQFe2 J故甲能证明还原性 SQFe2 + C;乙、溶液 1 中

23、含有 Fe3* , 2 亠 2 亠 一 无 Fe 剩余,则还原性 Fe Cl,但 Cl2可能过量,再通入 SO,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C12+ SO + 2H2O=2C+ SC4 一 + 4,不能比较 SO 与 Fe2+的还原性强弱,故乙不能验证;丙、溶液 1 中含有 Fe3+,没有 Fe2+,通入 SQ 后溶液中又含有 Fe2+,说明 SQ 将 Fe3+还原得到 Fe2+,证 明还原性 SOFe2J故丙实验结论能证明还原性 SQFe2+ CI 一。答案:C 3. (2018 樟树市统考)铁的常见化合价有+ 2 价和+ 3 价。据研究,铁在浓 HNO 中发生钝 化时,可生成一种化学式为 F&

24、;O1的化合物,它可以看作由 FeO 和 Fe2O 组成的复杂氧化物。 该化合物可以表示为( ) A. FeO* 3Fe 2C3 B . 2FeO* 3Fe2O3 C . FeO* 2Fe 2C3 D . 2FeO* Fe 2C3 解析:化合物 Fe8O1可以看作由 FeO 和 FezQ 组成的复杂氧化物,设化学式为 nFeO- mFaQ, 了 n+ 2m= 8 则 解得n = 2, m 3,该化合物可以表示为 2FeO- 3Fe2Q。答案:B n+ 3m= 11 4. (2018 九江模拟)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 ( ) 2 亠 11 A. 向某溶液中滴入 KSCN 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

25、Fe B. 向某溶液中通入 CI2,然后再加入 KSCN 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Fe2+ D.向某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 说明该溶液中只 含有 Fe2*,不含有 Mg* 解析:A 项,Fe2*遇到 KSCN 不变色,Fe2*是否存在不确定;B 项,Fe3*干扰 Fe2*的检验,若 原溶液中含有 Fe3*不含 Fe2*,也会产生同样现象; D 项,Mg(OH)z 为白色沉淀,易被红褐色 沉淀掩盖,不确定。答案: C 5. (2017 重庆巴蜀中学期中)将一定量的 SO 通入 FeCl3溶液中,取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下列 实验,能证明 SQ 与 Fe

26、Cl3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A 加入 NaOH 溶液 生成红褐色沉淀 B 加入 Ba(NO)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C 加入酸性 KMnO 溶液 紫色褪去 D 加入 K3Fe(CN) 6(铁氰化钾)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 解析:如果 SQ 与 FeCb 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硫元素的化合价由* 4 价升为* 6 价,铁 元素的化合价由* 3 价降为* 2 价,因此证明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际上就是证明混合 液中存在 SO或 Fe2*。加入 NaOH 溶液 Fe2*和 Fe3*都能转化为沉淀,且最终均变为红褐色的 氢氧化铁沉淀,A 项错误;SQ 溶于水使溶液呈酸

27、性,酸性条件下 NO 具有强氧化性,与二氧 化硫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SO因此会干扰 SO的检验,应改为氯化钡溶液,B 项错误; 二氧化硫与 Fe2*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前者会干扰 Fe2*的检验,C 项错误;铁氰化 钾溶液遇 Fe2*生成特殊的蓝色沉淀,遇 Fe3*则无此现象,因此能证明 SQ 与 FeCb 溶液混合 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 项正确。答案:D 6. (2018 马鞍山中学测试)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 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B. 用过量氨水除去 Fe3*溶液中的少量 Al3* C. Al(OH) 3中

28、混有少量 Mg(OHX 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 CO 后过滤 D. MgO 中混有少量 AI2Q: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MgO C.向某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Fe 12 解析:AI(OH) 3不溶于氨水,故向含少量 AI3*的 Fe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时,Fe3*、Al3*均转 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达不到除杂的目的。答案: B 7. (2018 蚌埠模拟)下列中学常见实验的现象或表述正确的是 ( ) A.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sO B. 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搅拌

29、,即可制得白色 的氢氧化亚铁13 C. 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滴加 KSCN溶液 23 滴即可 D. 除去 FeCb 溶液中的 FeCl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然后过滤 解析: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 A 错误;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应该尽量避免溶液接触氧气, 所以不能搅拌,B 错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离子与硫氰化钾反应生成血 红色溶液,C 正确;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使杂质的含量增加, D 错误。答案:C & (2018 江南十校联考)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 方法可以

30、得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 ) A. NaOH 溶液与 SQ 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情况 _1 _ 2 期NHOH) NuHSO, NaHSOj 恥 OJ 恥吕他 NaOH B. NaAlQ2溶液与盐酸反应后铝的存在形式 C. Fe 在 Cl 2中的燃烧产物 1.5 FftCl. FftCl3 D. Fe 和稀 HNQ 反应后,铁的存在形式 解析:A 正确,因为发生的反应为 SQ+ NaQH=NaHS 和 SQ+ 2NaQH=NSQ+ H2Q B 正确, 因为发生的反应为 AIQT+ H+ ”Q=AI(QH)a 和 AlQ;+ 4bT =A|3+ + 20。C 不正确,因为 不论反

31、应物比例是多少,发生的反应总是 2Fe+ 3Cl2=2FeCl3。D 正确,因为如果铁过量, 过量的铁与生成的 Fe3+继续反应,生成 Fe2*。答案:C 9. (2018 绵阳模拟)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 Fe2Q、SiQ、Al 2Q,不考虑 其他杂质)制取绿矶(FeSQ4 7H2O),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流程: F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酸浸时选用足量硫酸,试剂 X 为铁粉 FI(HCI) n(N8AlO3) Fed. n(HNOJ B.滤渣 a 主要含 SiO2,滤渣 b 主要含 14 C. 从滤液 B 得到绿矶产品的过程中,必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 试剂

32、X 若为过量 NaOH 溶液,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再结晶分离也可得绿矶 解析: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 (主要成分为 Fe2C3、SiO2、AI2Q,不考虑其他杂质)中加入 足量硫酸,Fe2Q、AI2Q与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铝,二氧化硅不反应,过滤,滤渣 a 为 二氧化硅;在滤液 A 中加入铁粉将 Fe3+还原为 Fe2*,调节 pH 使 AI3+完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过滤,滤渣 b为氢氧化铝,滤液 B 为硫酸亚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硫酸亚铁 晶体。由流程分析可知,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 X 为铁粉,A 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 知滤渣 a 主要含 SiO2,滤渣 b 主要含

33、AI(OH)3, B 正确;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且 绿矶受热易失去结晶水,所以从滤液 B 得到 FeSO7f0 产品的过程中,必须控制条件防止 其氧化和分解,C 正确;试剂 X 若为过量 NaOH 溶液,得到的沉淀是氢氧化铁,用硫酸溶解 得到的是硫酸铁而不是硫酸亚铁, D 错误。答案:D 10. (2018 濮阳检测)从某含有 FeCl2、FeCb、CUCI2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 体的流程如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剂 a 是铁、试剂 b 是稀硫酸 B. 操作I、操作H、操作川所用仪器相同 C. 试剂 c 是氯气,相应的反应为 2Fe2+ + Cl2=2C

34、+ 2Fe3+ D. 用酸性 KMnO 溶液可检验溶液 W 中是否还有 Fe2+ 解析:由最终要得到氯化铁晶体及流程图可知: b 应为盐酸,A 项错误;操作I和操作n都 是过滤,操作川为蒸发结晶、过滤,故所选仪器不完全相同, B 项错误;滤液 Z 和 X 中均含 有氯化亚铁,则试剂 c 为氯气,C 项正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 Fe2+,也能氧化 Cl_, 故不能用酸性 KMnO 溶液检验溶液 W 中是否含有 Fe2 +, D 项错误。答案:C 11. (2018 济南测试)证明某溶液只含有 Fe2+而不含有 Fe3+的实验方法是( ) A. 先滴加氯水,再滴加 KSCN 溶液后显红色 B.

35、 先滴加 KSCN 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 滴加 NaOH 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为灰绿色,最后呈红褐色 D. 只需滴加 KSCN 溶液 解析:Fe+和 Fe+检验设计是常考的热点。设计的步骤:先加 KSCN 溶液,无现象,可证明 过世试削耳 15 溶液中不含 Fe3+,然后再滴加氯水,若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 Fe2+。答案:B 12. (2018 包头高三检测 )某同学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 A. 将铁粉加入热的浓硫酸中:探究铁的活泼性 B. 将热的 NaOH 溶液滴入 FeCb 溶液中:制备 Fe(OH)3胶体 C. 在蒸发皿中加

36、热蒸干 FeSQ 溶液:制备 FeSC4 6H2O 晶体 3 亠 2 亠 D. 将铜粉加入 FeCl3溶液中:验证 Fe 的氧化性强于 Cu 解析: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铁与其反应生成 Fe2(SO4)3和 SO,无法说明铁的活泼性, 故 A 项方案不可行;将 NaOH 加入 FeCl3溶液中,得到 Fe(OH)3沉淀,无法得到 Fe(OH)3胶体, 故 B 项方案不可行;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 FeSO 溶液,一方面氧气可将 FeSQ 氧化,另一方 面会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故 C 项方案不可行;将铜粉加入 FeCb 溶液中,发生反应: Cu+ 2Fe3+=CIJ+ + 2Fe2+ ,该反应

37、说明 Fe3+的氧化性强于 Cu2+,故 D 项方案可行。答案: D 13. (2018 成都模拟)铁触媒(铁的氧化物)是硫酸工业的催化剂。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方 案研究铁触媒的组成。 方案一:用下列流程测定铁触媒的含铁量,确定其组成。 (1) _ 步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_ (2) _若通入 C12不足量,溶液 B 中还含有 ,会影响测定结果。 若通入 C12过量且加热煮沸不充分,溶液 B 中可能含有 Cl 20 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 Cl2,完成下列实验报告。限选试剂: 0.1 mol/L 酸性 KMnO 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淀粉 KI溶液、0.1 mo

38、l/L KSCN 溶液。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方案二:用下列装置测定铁触媒的含铁量,确定其组成。 16 (4) 干燥管 C 的作用是 _ 。 (5) 称取 15.2 g 铁触媒进行上述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得干燥管 B 增重 11.0 g,则该铁触 媒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_ 。 解析:(1)步骤为溶液的稀释,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50 mL 容量瓶、胶头滴 管。(2)由于铁触媒的主要成分是铁的氧化物,铁的氧化物可溶于足量稀硫酸,则溶液 A 的 2 亠 主要成分是硫酸铁、硫酸亚铁和硫酸。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Fe 具有还原性,则通入氯气的 目的是将 Fe2+氧化为 Fe3十。若氯气不

39、足,则溶液 B 中除含硫酸铁外还有硫酸亚铁或氯化亚 铁,Fe2+的存在会影响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影响测定结果。 (3)若通入氯气过量, 则溶液中只含有 Fe3+,不含 Fe2 + , Fe3+对检验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氯气有干扰,因为它们都具 有氧化性,都能使淀粉- KI溶液变蓝,因此不能选择淀粉- KI溶液检验氯气的存在,也不 能选择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 KSCN 溶液,因为它们与氯气相遇时无明显变化,只能根据氯气 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的酸性和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设计实验方案。 (4)干燥管 B 中碱石灰的作 用是吸收 CC 与铁触媒反应生成的 CQ,干燥管 C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 CO

40、 和水蒸 气进入干燥管 B 中,干扰铁触媒组成的测定结果。(5)由于碱石灰与过量的 CC 不反应,只能 吸收 CC,则干燥管 B 增加的质量就是 A 中反应生成的 CC 的质量,则n(CQ)= 44 ;1.豊。1 = 0.25 mol ;根据碳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 CCH CC,则参加反应的 n(CC) = n(CQ) = 0.25 mol, 根据氧元素质量守恒可得,铁触媒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0.25 mol X 16 g/mol = 4.0 g ;由于铁 触媒的质量为 15.2 g,则其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15.2 g 4.0 g = 11.2 g ;贝卩n(Fe)= 11.2 g - - i

41、= 0.20 mol ,则铁触媒中铁、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0.20 : 0.25 = 4 : 5,则 56 g - mol 铁触媒的化学式为 FQ 或 2FeO- FezQ。 答案:(1)250 mL 容量瓶 (2)Fe 2+ (3)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取适量溶液 B 于试管中,滴加 23 滴紫色石 蕊试液,振荡,观察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 再观察现象 若溶液显红色后,红色又褪去,则溶液 B 中 含 Cl2 ;若溶液不褪色,则溶液 B 中不含 Cl2 17 防止空气中的 CO 和水蒸气进入干燥管 B 中(5)Fe 4O5(或 2FeO- FezQ) 14. (2017 全国卷n )

42、绿矶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 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 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矶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矶样品, 加水溶解,滴加 KSCN 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 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知: _ 、 _ 。 (2) 为测定绿矶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 (带两端开关 K1和 Ka)(设为装置 A)称重,记为 mi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 A 称重,记为 m 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 验。 仪器 B 的名称是_ 。 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 _ (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 直到 A 恒重,记为 m3 g。

43、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 Ki和 K2 d.打开 Ki和 K?,缓缓通入 N2 e.称 量 Af .冷却到室温 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矶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 x = _ (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 a、d 次序操作,则使 x 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 (2)中已恒重的装置 A 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 K 和 K2,缓缓通入 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CD 中的溶液依次为 _ (填标号) CD 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 _ c a.品红 b. NaOH c . BaCO d . Ba(NQ

44、)2 e .浓 HzSQ 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解析:(1)绿矶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说明样品中没有 Fe3十;再向试 管中通入空气,溶液变红,说明有 Fe3+生成,即 Fe2+易被氧气氧化为 Fe3 + o由仪器的 构造特征可知,B 为干燥管。实验时,为防止空气中的 Q2将 Fe2+氧化,应先通入 N2将装 置中的 Q2排净,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停止加热后,为防止 FeSQ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待 玻璃管冷却,关闭 K 和 Kz后再称重。故实验操作步骤应为 d、a、b、f、c、e。由题意知, 18 绿矶的质量为(mz mi)g,加热后 FeS

45、Q 的质量为(m3 mi)g,结晶水的质量为(mi m)g。设绿 矶的化学式为FeSQ XH2Q, FeSQ xH2Q=eSC4 则 + xH2Q 152 18 x ( rm m1)g ( m2 rm)g 152 18x 解得: 6 m2 m3 m3 mi : m2 :, x m3 若实验中,按 a、d 次序操作,则会导致绿矶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使加热后的固体 质量m增大,则测出结晶水的值 x偏小。(3)残留固体为红色,说明有 Fe2Q 生成,即分解过 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根据 Fe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一定有 SO 生成,即 FeSQ高1L FaO + SQT,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得 2

46、FeSQ 高鱼 FezQ + SQf,最后根据 S 守恒配平可得 高丫曰 化学方程式:2FeSQ 二=Fe2Q+ SQf + SQ f。SQ 溶于水生成 H2SO, HSQ 和 Ba2+可生成白 色沉淀 BaSQ,由于 Ba(NQ)2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 SQ,故应该先用 BaCb 检 验 SQ,检验 SQ 可用品红溶液,故 C、D 的溶液依次为 BaCl2溶液和品红。实验现象是 C 中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 中品红溶液褪色或变浅。 答案: 样品中没有 Fe3 + Fe2 +易被氧气氧化为 Fe3 + 干燥管 dabfce 1怜 rm m3 户;y曰 - 偏小 c、a 生成白色沉淀

47、、褪色 2FeSQ 高=Fe2Q+ SQ f + SQf y m3 rn 15. (2016 全国卷n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 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 0.1 mol/L 的溶液。在 FeCl2溶液中需 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 _ 。 甲组同学取 2 mL FeCl 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 1 滴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 2+ Cl2可将 Fe 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 2 mL FeCl 2溶液中先加入 0.5 mL 煤油, 再于液面下依

48、次加入几滴氯水和 1 滴 KSCN 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 _ 。 丙组同学取 10 mL 0.1 mol/L KI 溶液,加入 6 mL 0.1 mol/L FeCl 3溶液混合。分别取 2 mL 此溶液于 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支试管中加入 1 mL CCl 4充分振荡、静置, CCl4层显紫色;第二支试管中加入 1 滴 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丁;第三支试 管中加入 1 滴 KSCN 溶液,溶液变红。实验检验的离子是 _ (填离子符号);实验 19 和说明:在 1_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 _(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 还原反应为 _ 。 (5) 丁组同学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 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 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 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_ ;生成沉淀的原因是 _ (用 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解析:(1)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在配制的 FeCl2溶液中加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