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的权威化与培根时代的文学史构想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科学的权威化与文学史的西学东渐:中国文学史学科话语实践的发生”,项目编号: 13YJCZH279文学史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形式, 提供了关于永恒存在的事物的知识,它的根本任务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将文学作品置于一个关于文学传统的序列之中, 因此,文学史在文学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关注者颇多。文学史的兴起,被韦勒克称之为“人类智力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之一” 1 ( P1)。这场“伟大的革命”源自西方语境, 而此时西方语境中起主导作用的关键构成因素 (历史意识、个体化原则与发展观念) 与人类历史上另一场“伟大的革命”,即近代科学革命,
2、颇有关联。正是近代科学的兴起,开启了主导西方语境的科学的权威化进程。1 于是,以近代科学革命为起点的科学的权威化与文学史的兴起之间的关联, 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概言之,科学的权威化是西方文明认识思维普及、哲学理性统摄及科学体制确立的基础性过程, 这个过程导致的一个重要成果即是历史学研究的深化、 现代历史学科的确立以及知识界历史主义的兴起, 人文学界以历史主义的技术手段与指导原则来进行文学史学科的构建和文学史判断, 导致作为一种文学研究形式的文学史的兴起。应该说,严格的学科意义上的文学史是在相当晚近的时期才出现的。文学史指涉有关文学的事物或现象在历史序列中的身份确认及价值建构, 体现为认识
3、层面上的知识化与价值化。 具体而言,近代以来科学的权威化语境对文学史学术研究领域的聚合构成了颇强的影响力。可以说,文学史是彻底的现代产物。溯源文学史兴起的进程, 作为在意识观念层面的先导, 不得不提到的是近代科学的旗手培根, 正是培根在他所厘定的人类知识版图中纳入了文学的历史,使之作为人类知识首次成为一种合法的存在。一、真理诉求、知识进步与科学的权威化“爱真理”表达了人类对真理的古老诉求, 而真理之所以能成为一种诉求对象, 恰恰是因为事实上对真理的达致是非常困难的。从古至今,人们为了获得真理,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但是有关真理的纷争依然悬而未决。古希腊哲学家们热衷于探讨真理,他们获取真理的方式是
4、通过纯粹形而上学的思辨和相互之间的辩论,树立起一种用以判断真理的权威形式。 1 他们大多关注真理的哲学思辨形式,用哲学探讨的方式思考真理,而且,在他们看来,真理还应该符合道德目的与政治治理需要,某件事、某句话被判定为真理, 是看它是否合于从哲学发展而来的权威性逻辑表述形式, 或者它是否满足城邦国家所要求的政治治理需要以及对国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需要。 换句话说, 真理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一种要求他们去捍卫与服从的权威, 但又认为真理并不仅仅依据自身而成为权威。在基督教神学主导的中世纪,所谓的“真理”是人们从古代哲学家的经典著作中发现的,实际上是以“真理”的来源的权威性来判断真理。所以,对他们而言,真理
5、就来源于权威, 在他们的意识中, 真理同样未曾以对自身的关注而成为一种权威形式。可以说,近代科学兴起之前, 或者说在将科学方式视为探寻真理本身所应该依循的方式之前, 对真理的追索更多看重真理来源的权威性, 强调真理正是因其权威性来源而成为一种权威, 尚未开掘出自身的权威性。换言之,近代之前,知识界更关注的是“作为真理的权威”而非“作为权威的真理”。 2 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人们对真理的探寻欲望集中体现在日益勃兴的科学活动中,科学成为探索真理的权威形式, 作为权威的真理自身愈益受到重视,当然,最终科学也借助真理的权威成功地将自身权威化。正因为如此, 近代在知识观方面的认识也大大超越了以往的传统观
6、念 3,认为在未来知识将保持增长, 知识被认为是无穷无尽的,因为自然的潜力是无穷的。 与之相关, 近代的智者们更多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创者区别于传统学者, 这一点在培根的新哲学思想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培根看到知识增长对人类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意义, 最大的用途便是改善人类的生存境况, 实现普遍的人类幸福。 应该关注的是,培根的著作中虽然随处可见他对于古人的尊重, 但实际上其主要目的却是鼓励同时代学者尽力摆脱古人权威的影响, 将对自然和历史的研究建立在普遍的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增广知识。培根对“古人”一词的独特见解也是值得回味的,可以理解为他为现代人立场张目所采取的一个巧妙策略,同时也与现
7、代对于时间概念的全新理解有关。在培根看来,时间与经验直接相关,古代对于现代, 从时间跨度来讲貌似是古老的,但实际上对于整个人类世界而言却只能作为世界的青年时期,而我们所生活的现代乍看之下是年轻的, 但事实上却是整个人类世界的老年阶段,也就是说:只有世界的老迈年龄才算是真正的古, 而这种高龄正为我们自己的时代所享有, 并不属于古人所生活过的世界早期; 那早期对于我们说来虽是较老, 从世界自身说来却是较幼的。 2 (P61)他指出现代人才是古人,这个“古”是指年老。培根认为现代与古代对比的真实内涵应该以经验的丰富程度而论, 现代人有着类似老年人的智慧, 因为人类世界发展到现代积累了更多的知识,储备
8、了无数的实验和观察, 因而现代较古代而言无疑是一个更进步的时代。可见,知识是随时间的演进而积累的,所以我们大可以期待从现代获取更多知识。 培根正是以一种独特的时间经验维护了现代立场, 同时从逻辑与实际观察经验的角度论证了知识进步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知识是逐渐增长的, 呈现进步的势态。1三、经验知识论视域下的文学史构想科学作为有效知识形式逐渐被认可,人们从中意识到获取真理的全新途径, 注意力也更多地被引向世俗事物现象,思想学术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同时,思维方式的对立冲突、认知模式的更迭,使得人们较之以往更加敏锐地觉察到了学术状况的变化,学术本身成为关注重心, 以科学重新整合学术领域亦激发起人们的
9、兴趣。作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培根, 其声誉很大程度上便源自对此项工作的专注。培根学术的进展 将诗歌这类语言艺术视为人类学问的一部分纳入到他的知识框架中。 关于这一类学问的概述, 实际上涉及文学研究,培根同样强调和展示了一贯的学术态度。 在他看来,观照学术状况离不开历史维度的参与, 就像历史研究不可或缺对于学术历史的探究。 培根非常自信地提出了一套清晰而完整的学术史构想,其中包括“学术的起源,学术的派别,学术的创新,学术的传统,多样的管理和实施方式,繁荣的盛况,反对者的意见,衰落、缓慢、湮灭、变迁的缘由和情形,还有所有其他跟学术有关的事件”,都要求“分门别类,按照年代顺序记载清楚” 3 ( P64)
10、,并且,对他而言,这样的学术史显现了“人的精神和活力”, 缺少了学术史, “世界的历史就如同波吕斐摩斯的雕像缺少眼睛一样” 3 ( P64)。而在他看来,学术史的建构又有利于规范学术,如此,文学的历史作为人类知识,在培根的学术版图中便首次成为了一种合法的存在。 学术史家韦勒克在探讨英国文学史的兴起时, 注意到了培根关于文学史理念的明确表述,他评价道:培根第一次清晰地将文学构想为一个时代的表达, 甚至概略地描述了作为召唤“时代精神”的文学之研究方法:观察争辩,审视个人书写所呈示的风格与手法,关注“流派、 教派以及传统的繁盛、衰败、沉没、被遗忘和最终消逝”。1 (P12-13)实际上,培根强调的是
11、文学史作为学术史所指涉的一般性框架,这种构想并未在他本人或者他的同代人手中真正实现。培根如此强调文学史作为知识研究的重要价值, 当然与他所持有的知识论的经验立场有很大关系。 具体而言, 培根将知识分为哲学(自然哲学是其基础)、诗歌与历史三大类,分别对应于人的三种理解能力,即理性、想象与记忆。在他看来,历史是对一定时空限制下个别和(特殊)细节的观察与记录,实质上是一种记忆,而人类所有知识门类都与记忆有关;以记忆为根基,诗歌同样涉及个别性, 它是在对历史主题模仿的基础上的一种想象加工;哲学则是从历史所提供的对个别与细节的观察记录中抽象出特定观念, 表现为理性能力, 即历史所呈现的个别性与细节是理性
12、发生作用的对象, 对之进行分析分类构成了理性的工作。 可见,历史提供经验,人类所有的智力活动都要在观察、记录个体性和特殊性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对经验记忆材料的加工而进行, 所以,经验记忆被看作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源泉, 历史场域被视为经验从而作为真理的储藏所。 而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学虽然有时候因为与人类想象力的对应关系而在某些方面被认为是极端自由的,涉及充满变化的人类的精神世界, 但在培根看来仍然可以被称为“伪装的历史” 3 ( P75),他甚至提出运用历史的分类法将之分为叙事类、写景类与寓言类。正是凭借与历史的种种关联,诗歌乃至于文学得以被确认为是一门严肃的学问,其中蕴藏着真理性知识。可以说,培根的自
13、然哲学思想中内蕴着历史意识的萌芽, 在他看来,自然与历史之间存有内在的必然关联。 自然界中的有机体都展现了一定的生长秩序,这种自然生长秩序依时间而运行,而且整个生长秩序是被设想为不受外力干涉的独立进程,自然事物的秩序是由类似在植物种子所孕育的自然本性所决定的, 并且在生长过程中始终体现着自然本性, 自然在时间中展现自身本性的过程就被理解为历史, 对事物自然本性的认识必然也只能通过对其历史进程的观察而把握。 于是,历史在他的思维中便是一种自然的过程,代表着事物本身。由此,可以理解培根对历史特别是对学术史的倚重, 相应地,他关于文学的历史的构想正是出于同样的认知逻辑。培根在表述对诗歌的认知时曾将诗
14、歌比作植物,诗歌的扩散正如植物生长一般。 实际上,这种类比不仅表露出自然主义与实用主义倾向, 而且使得文学的历史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是不受外界干扰的内在的独立进程。培根特别以寓言诗为例,认为即便寓言诗存有特定的劝诫目的,但也并非人为虚构而成,他强调其本身就是一种不以人意为转移的自然存在,以此培根便明确摈弃了古代的神秘化解释。 在他看来, 所谓寓意实质上只是依托于寓言诗本身蕴藏着的关于现实世俗世界的认知真理之上的人意引申。可见,培根对待诗或者文学的态度根本上是基于他在自然研究中秉持的科学研究立场,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来认识甚至改造自然,强调回到事物本身,回到历史。不难发现,培根借由开掘文学与历史之间
15、的关联,使得文学成为合法的知识,在他看来,文学只有在历史中才能展露关于自身的真相,自然地,对于文学的研究,对于文学本性、 文学秩序的思索必然需要一种历史意识的参与。于是,培根确立了文学史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文学正是凭借文学史研究从而证明了自身的学术价值。然而,应该注意到, 培根思想中所显现的历史意识毕竟是不完全的,从他将历史简单地比拟为自然有机物的生长进程, 不难发现他的历史意识是一种有限的历史意识, 受制于类似命运的自然法则的限定。 (这里可以见出古希腊哲学思想中的命运观念对于培根时代残留的影响力, 当然这种影响力是通过对自然的科学观察发挥作用的, 肯定不是由对古典权威的认同导致的, 因
16、为培根倡导的新的自然哲学恰恰是反对古典权威的。)实际上,他的历史意识的致命缺陷在于缺少一种(完全自由的)发展的观念,所以,文学史研究注定不能在培根的时代兴起, 只能是一种构想,对这种构想的践行则有待于 19 世纪发展观念的流行。1 所谓科学的权威化, 指涉科学通过建制行为在社会领域中逐渐树立起科学的权威地位的一个过程, 换言之,科学谋求知识权威这种权威化倾向实际上就体现在科学体制化的漫长过程中。关于科学体制化的研究参见约瑟夫?本- 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赵佳苓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第 147284页。1 培根分析学问研究中的三种过失,其中之一便是“好辩”,参见弗朗西斯?培根:
17、学术的进展,刘运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 20 页;在新工具第一卷中培根谈到希腊人“论道式”的智慧是与探究真理“最相违反”的,参见弗朗西斯 ?培根:新工具,许宝 ?Y 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 47 页。2 启蒙研究专家托马斯?奥斯本提出我们应该区分“作为真理的权威”和“作为权威的真理”。参见托马斯?奥斯本:启蒙面面观:社会理论与真理伦理学,郑丹丹译,商务印书馆2007 年版,第 5256 页。3 传统观念认为知识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不需要更新。1 关于进步观念的研究,参见Progress: an InquiryintoitsOriginand Growth. New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60。2 科学的兴起有赖于两个因素:其一是对于事物本身的关注兴趣日渐提升, 其二是对于确定性的追寻要求愈益迫切;对于确定性的寻求即体现了人们关于普遍真理的本能信念。怀特海在分析科学起源时强调: “所谓现代思想的新面貌,就是对于一般原则与无情而不以人意为转移的事实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强烈兴趣。对详细事实的这种热烈兴趣,以及对抽象结论的同样倾心就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9085-12:2024 EN Woodworking machines - Safety - Part 12: Tenoning-profiling machines
- 淮阴师范学院《外国文学(1)》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中学美术学科教学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形势与政策(4)》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DB4414T+34-2024黑皮鸡枞菌栽培技术规程
- DB2310-T 145-2024红松幼林间作桂皮紫萁栽培技术规程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金融与保险业考核试卷
- 畜牧业与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问题考核试卷
- 借助人物塑造手法分析人物形象-托尔斯泰《复活(节选)》讲义及练习
- 《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附反思[优制备课]
- 江苏建设工程施工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申请表
-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统计分析及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 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会议
- 小学生楷体字帖临摹练习
- 天健军卫医院信息系统住院部分ppt课件
- 学习王红旭舍己救人光荣事迹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 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级中学学籍管理规定.doc
- 产科常见的疾病护理诊断及要求措施
- 变形观测记录表.doc
- 《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