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各地高校及地域特色 成都:天将降大任于斯地也 记者 李洁言 成都,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但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还要不要报考成都的大学,进川读书? 要! 一方面,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越应该用实际行动支持四川,“川人从未负国,国人绝不负川”,如果因为害怕就不敢报考四川的大学,那就是懦夫的行为。另一方面,未来10年,四川地震灾区都要进行大规模重建,这需要大量人才,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重建必然会刺激四川经济快速发展,就像震后的唐山,如今已经成为河北的经济中心。 成都本身也有足够丰富的教育资源,14所本科院校,4所“211工程”院校的实力,让成都当仁不让地成为西南地区的高教重镇
2、。 先说四川大学。成都高校流传的俗语中一直有“玩在川大”之说,细细品味,这种说法还是有点道理。也许是受当地安逸生活的影响,川大管理很宽松,自由、包容,学校周边吃喝玩乐之处相当多。但校内丰富的文体活动,五花八门的讲座,还是让身处其中之人时常感受到这所百年老校的丰富文化底蕴,有人因此将它称为中国最有大学味的校园之一。因为由“成都科技大学”、原“四川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合并而成,川大兼容并包,实力强劲。其中,宗教和口腔专业均全国排名第一,中国90的口腔学领域权威均毕业于此,无人能及;此外,数学、材料、皮革、中文、生物医学等都是川大的强项。 虽说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均
3、为综合性大学,但后三者在一些特定专业方面优势更加明显。打个比方,四川大学算是全能选手,后三者都属于身怀绝技的单项冠军。 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这个旧称,就可以看出电子科技大学在通信、电子、自动化控制和IT方面的超强实力,江泽民曾将这所丁磊、李世鹤(中国3G之父)的母校称为“我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与大多数以工科为主的院校一样,电子科技大学的学术氛围很浓,那里的学生有工科生特有的刻苦勤勉。有人用“一排排青葱和水萝卜”形容电子科大学生的严谨,颇为形象。 西南交通大学也是一所百年老校,也许是校园内美丽的镜湖给交大带来了灵性,该校培养了茅以升、竺可桢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交大与铁路系统渊源很深,从该校毕
4、业的学生,在铁路系统工作的相当多。如果想学交通运输、土木工程、桥梁隧道、机械或者与铁路相关的一些专业,西南交大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西南财经大学坐落在杜甫草堂旁边,与东北财大、上海财大、中央财大并称“中国四大财经院校”,在财经类专业方面口碑不错,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等在业内都比较牛。目前西南财经有个双语教学的光华实验班,很有特色,有兴趣的不妨关注。 除此之外,成都的其他高校也都各具特色,比如,研究运动损伤一流的成都体育学院,出了若干“超女”的四川音乐学院等。 其实,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成都一直是个福地,在这次大地震中,成都离震中只有100多公里却并无大碍。经过了大地震的重创,成都
5、仍然有绿树成荫的校园,百吃不厌的美食,连风都很少刮的温润气候,去成都上大学吧,你不仅可以尽情享受天府之国的宜人生活,还可以在震后重建的热潮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 北京:皇城根镀金 揽天下群英 记者 原春琳 北京可以说是全国高等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了。70多所高校中,教育部直属高校就有30多所,“211工程”高校23所。 对于全国人民最熟悉的那两所大学,我们就不?嗦了,只说说北大清华以外的高校。 在以理工类见长的高校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实力不容小觑,此外,力学、交通运输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名列全国前三甲。同样隶属于国防科工委的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类、自动化类
6、、机械类、航天类等学科都很有实力。北京邮电大学自然以通信信息为特色,它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在教育部评定的重点学科里面排名第一。 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北京钢铁学院,被誉为“钢铁摇篮”,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的老总多数出此师门,其材料学科实力非常强。北京交通大学原名北方交通大学,它有两个学科非常强,以通信工程为首的信息类学科和交通运输类专业。 中国农业大学是全国少有的没有取消农业字头的大学,它有7个一级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排名第一。中国传媒大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所艺术类院校,实际上,这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工科院校,建校之初13个专业中10个都是工科。 以人文学科见长的高校中,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
7、大学各领风骚。前者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经济、法学、新闻和社会学是它的长项;后者的教育学,心理学,中文,历史,在全国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外贸特色明显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录取分数一直居高不下,它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国内排名第一。中央财经大学的财政、金融和会计三个专业与学校同龄,也得到社会认可。中国政法大学有一个口号,走进法学教育最高学府,享受全国最好的法学教育。 语言类院校里,北京外国语大学当然是翘楚,是全国外语语种最多的高校。对北外毕业生最形象的说法是,凡是有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就有北外人的身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旅游专业可以说是全国顶尖的。北京语言大学号称“小联合国”,学校里面外国
8、人比中国人多,有人说这是不出国门的出国。 北京还有几所能源类高校,这几年因为能源大发展而绽放光彩,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化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特色都写在了校名里。 北京的高校实在太多了,还有很多有特色的学校来不及介绍,比如一些名气不大却在行业内享有良好口碑的特色院校,像北京物资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等。但要提醒的是,可能是因为地处首都的原因,同样档次或者稍低于外地高校档次的学校,只要是北京的,分数绝对不低。 上海:怀抱金砖就业不慌 记者 周凯 上海有一个很“奇怪”的政策,高考考生报考部分外地高校可以享受经济补助,这在其他省市是不可想象的。上海考
9、生不愿意报考外地高校,一方面是因为上海人不愿意离开上海,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上海有太多的高校可以选择。 京有北大、清华,沪有复旦、(上海)交大。虽然北大、清华被公认为中国高校的“领头羊”,但上海的学生总是把复旦、交大看成是“上海的北大、清华”。 创建于1905年的复旦大学被称为“江南第一学府”,此前多被公众认为是文科领先的高校,实际上该校的理论物理、生态学、遗传学等学科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 上海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上世纪60年代,学科体系还局限于造船等相关专业,现在成为以工、医、商见长的国内顶尖大学之一。 高校和所在的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会深受城市气质的影响,
10、精明、低调,多做事、少说话,复旦、上海交大也是如此,这几年,在自主招生方面,两所学校就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面。 几乎每个高校集中的城市都有几句关于高校特点的顺口溜,上海也不例外“玩在复旦,住在交大,吃在同济,爱在华师大”,这句顺口溜也反映了在复旦、交大之后,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去年刚刚度过百岁诞辰的同济大学,比较为人所称道的是建筑和汽车专业,其建筑专业并不比清华大学逊色多少,而汽车专业则更是优势专业,前任校长、现任科技部部长万钢正是汽车领域的专家。 华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院校之一,历史虽然不算悠久,但发展非常迅速。当然,和所有的师范大学一样,华东师大也无法和爱情
11、脱离关系。就连分众传媒的老总江南春谈起自己在华东师大的生活时,也忘不了当年“在学校丽娃河畔带着不同的女生散步的感觉”。 上海另外还有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构成了上海高校的第二集团,各有特色。 东华大学就是原来的中国纺织大学,名字虽已改变,但却没有改变自己的优势学科,纺织工程和服装设计,始终是学校引以为豪的重点学科。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是,东华大学的研究生就业率连续6年达100,本科生就业率近年来均超过98。 华东理工大学的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其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应用化学等学科的优势明显。 上海财经大学在全国财经
12、类高校中的排名多次名列第一,当然这和学校身处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不无关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与共和国同龄,在全国的外国语院校中,仅次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尤其是英语、俄语专业实力很强。 南京:江南灵秀地 皓首穷经处 记者 蒋昕捷 考虑去南京念大学,多半是看中了这座城市的高教资源。举个例子,目前列入国家211工程的高校共有107所,其中8所在南京,这一点仅次于北京(23所)和上海(9所)。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味道,高校也是。有人用夫子庙的小吃“大煮干丝”来比喻南京的高校初看颜色清清淡淡,食材也只是普通的豆制品,但在秘制高汤的熬煮下,味道会变得鲜美而富有层次。 比如南京大学。翻看近几年的各种大学排行榜
13、,南大铁定排在前5名。但南大远较其他名牌大学更为沉稳,低调。2007年2月,空缺了两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给了南大固体微结构实验室的5位教授。从1986年至2005年,他们埋头于介电体超晶格的研究,整整19年,此前一直默默无闻。在暮色渐浓时走进南大校园,你会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背着书包步履匆匆地往教学楼走。以埋头治学为乐被认为是该校的传统。 能与南大争衡的是东南大学。“南京工学院”这个旧称更能反映东大以工科见长的传统。建筑学是该校最牛的专业,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并称“建筑老四校”。单以就业而论,毕业于该校通信工程、土木工程等热门专业的学生,每年都供不应求。 河海大学同样以工科见长
14、,尤其是水利类专业。该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创建于1952年,在我国同类专业中建立最早、培养学生最多,其办学水平不负“河海”之名。 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排名在师范类高校中位居前列。值得一提的是,南京的大学校园绿化都很好,典雅如园林。尤其是南师大的随园校区,其前身是清末诗人袁枚的私家园林。据袁枚考证,这里就是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 2002年5月,上述4所大学与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共9所高校举行了百岁联合庆典。这9所学校均可溯源到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而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以及赫赫有名的国立中央大学等时期。为了纪念
15、这一渊源,江苏省政府铸造了九座青铜大鼎,分别陈列于这些学校中,由此也可以看出南京高校的历史文化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南京高校中的新贵。从每年的录取分数线来看,这两所学校仅次于南大和东大。前者以理工科见长,后者与北航同为航空类院校,在航空航天及交通运输等领域各有所长。 南京本是江边的一座石头城,六个朝代在这定都成就了它的古朴庄重,置身其间的高校也变得不事张扬。“南大的名,东南的汉,南师的美女,南航的饭”从这支流传在南京高校间的校园民谣里,您或许可以品味出一些新世纪的校园文化。冰城双工:既可九天揽月也可五洋捉鳖 李海涛 记者 亓树新 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异域风格
16、的建筑,赋予了冰城哈尔滨浪漫的气息。但这个浪漫城市的高等教育,却是以不浪漫的工科而闻名。曾隶属于国防科工委的7所著名高等学府,就有两所坐落在这里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业内人们习惯称为“冰城双工”,他们承载着中国航空航天工业与船舶工业领域人才培养尖端层次的辉煌。 漫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园,俄式风格的主楼告诉人们,哈工大已走过88年的历史。哈工大不仅仅是“工程师的摇篮”,她还以“理工科大学师资的摇篮”而享誉全国。据哈工大校友总会2003年统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哈工大走出了80余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有100余位中国大学的校长、党委书记毕业于哈工大,还有20多位将军校友 说
17、起哈工大,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它的航天特色,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也活跃着一大批杰出哈工大校友:“神舟五号”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神舟六号”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总设计师张柏楠等。在中国机器人事业和中国IT事业领域,哈工大人也走在前面。中国高校计算机学院的领导、学术骨干,IT企业的领军人物中有相当一部分也是哈工大校友。 “双工”中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凝聚了一个时代几乎全部有关国家军事现代化的光荣和梦想,她培养出了150多位将军、39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名省部级干部及全军各界精英。其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由陈赓大将于1953年受命组建,毛主席亲自题写
18、校训。 如今的哈尔滨工程大学仍然承载了大量涉及国防科技工业的科研任务,在中国海洋、核工业等专业领域占据顶尖地位,“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是其专业特色。 天津:闹中取静好读书 记者 李新玲 到过天津不同地方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五大道“万国建筑博览会”转一圈儿,会说这是一个有历史的风情之地;到了塘沽开发区,则会诧异于这里的现代化程度;而穿梭于汽车与大批自行车交织的路面上,又会觉得这是一座有点市民土气的工业城市 20所普通高校就分布于这样一座雅、俗、洋于一体的大都市之中。众多的“中国第一”奠定了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上无比辉煌的地位。这其中也有多个高等教育的第一。 18
19、95年,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创建国立北洋大学,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天津大学。1919年,近代教育家张伯苓和严修创办了南开大学。如今,这两所名牌高校并肩挺立在天津南开区的卫津路上。在当初高校合并大潮中几乎要成为一家的两所名校,如今各自努力追求独立的办学特色和风格,同时也像兄弟一样紧密合作办学,一座落成不久的联合研究院,横跨两个校园。天大的学生可以从这座研究院的下面通过,去新开湖畔的南开大学教学楼听一节中国哲学史,而天大校园里的机器人发展讲座的听众有可能很多是南开的学生。 与两所名校咫尺相隔,还有一所“211”高校天津医科大学。在高校合并的大潮中,这所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诞生的医科大
20、学还依然存在。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这所医科大学不求学校扩张,不追数量扩招。 天津还有一所百年老校,这就是河北工业大学,许多人都奇怪这所本属于河北省的“211”高校为何坐落于天津。在这所我国最早培养工业技术人才的地方,一座刻有“北洋学堂”的两层红色小楼,在校园一角注视着学校的变化。 今年,天津两所高校将迎来50年校庆,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心理学学科是天津师大的骄傲,纺织材料、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特种功能纤维材料是天津工大的特色。 广州:喧嚣都市有书香 记者 林洁 实习生 吴里扬 羊城广州是一个快节奏的城市,路上的行人总是步伐匆匆,下午4点左右道路就开始拥堵。而与城市的喧嚣形成强烈对比的,则
21、是广州高校里的静谧和书卷气。 广州市民喜欢在周末走进大学校园,在幽静的环境里,感受大学的历史沉淀、体会校园的人文气息。而说到广州市的高校,首先要说的当属中山大学。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这所大学,亲笔题写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在中大校园内古色古香的建筑中,每一幢都藏着一个美丽的故事。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 中大是华南地区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学科发展均衡,有20个国家重点学科,文理医各占三分之一。文科的历史学、哲学、逻辑学、行政管理,理科的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科学等,医科的临床医学,实
22、力都不容小觑。 广州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华侨人数居全国大城市之首。作为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同时是中国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走进暨南大学,感觉就像走进了“联合国”。校园内,随处可见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各色人种,耳边不时传来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语言。 在华南地区提到媒体,一定会提到暨南大学。暨南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有62年的历史,2004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整体水平全国排第6位。 从名字就看得出来,直属教育部的华南理工大学以理工科专业见长,也是华南最出色的理工类大学,得益于专业特色和广东的经济优势,华南理工的学生就业情况很好。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通信与信息
23、系统、化学工程、制浆造纸工程、制糖工程是学校的优势学科。 长春:森林氧吧制造双重氧气 记者 原春琳 很多到过长春的人,可能都听过这么一句“名言”:美丽的长春坐落在吉林大学校内。 这是一句玩笑话。在长春的主要街道上,抬眼所见,吉林大学的招牌比比皆是。其实长春不是只有一所吉林大学。在2000年吉林大学与5所大学合并之前,长春的高校数量相当多。根据上世纪80年代的统计,长春有46所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其中部属高校14所,包括3所全国重点大学。 长春现有27所高等院校。如果一定要给长春画上一幅高校地图,人民大街毫无疑问就是中轴线。在中轴线上看到第一所高校是长春税务学院旧址,它是国家第一所也是迄今唯一一所
24、税务本科大学,其税务专业名气在全国独一无二。如今,它已经搬到长春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净月潭附近。 从税务学院旧址拐弯儿向西,就是吉林大学牌子最集中的地方了。第一个是老吉林大学的校址,现在是新吉大的前卫校区北区,上世纪60年代,老吉大就是重点综合大学之一,人才济济,历史和化学都是它的强项。 向东,就是新吉大的朝阳校区,这里是原来的长春地质学院。老地院的首任校长是李四光,而它的水文地质、物理探矿、地质仪器专业在全国都有影响。 新吉大朝阳校区的南侧就是新吉大的新民校区,原来的白求恩医科大学和其附属医院。白求恩医科大学在全国医学院校中的排名相当靠前,放射医学、神经内科、免疫学、外科学都曾经是它的强势专业。
25、 回到人民大街向南走,就到了东北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6所直属的师范院校之一,它从去年开始招收免费师范生,其中文、历史、生物、地理专业在国内都有着不错的口碑。 再向南走,与东北师大比邻而居的是新吉大的南岭校区,过去的吉林工业大学。作为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重要基地之一,老吉林工大被誉为“中国汽车农机工业人才的摇篮”。汽车专业是它的绝对优势学科,汽车领域第一位工程院院士就出自这里,并仍然在这里领衔。 继续向南走就来到了长春理工大学。它原来的校名可能更为人熟知: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这所中国科学院创办于1958年的学校,主要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两院院士王大珩教授
26、。光学、精密光学仪器专业是它的优势专业。早在上世纪60年代,长春就有全国三大光学基地的称号,而这所学校更是有着“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新吉大的南湖校区是过去的长春邮电学院。作为老邮电部部属的几所高校之一,长邮的名声紧随北京邮电大学其后。 对了,长春还是全国有名的森林城。怎么样,到这个大氧吧来吸氧吧!这里,不仅自然界的氧气很充足,学术界的氧气也很充足! 西安:秦砖汉瓦孕育古朴厚重 张凯 说到西安,也许你首先想到的是兵马俑和羊肉泡馍,这座以旅游和美食为名片的古老城市,她丰厚的高教资源同样闻名全国。 西安现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民办及其他高等院校36所,另外有8所军事院校,29所成人高校,被誉
27、为全国三大教育基地之一。西安公交公司专门开设了全国首家公交教育专线,只需1元,你就能轻松往返于市内19所主要高校之间。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与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繁华时尚相比,西安的朴实与端庄,深沉与大气不仅渗透在秦砖汉瓦、暮鼓晨钟里,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坐落在这里的每一所高校。 西安交通大学当属西安高校之魁首,初入校园,你首先就会被校门两旁的大型浮雕慧识界所震撼,别致弯曲而又向内收敛。无论以什么方式对国内大学进行排序,西交大永远都会名列前茅。 西北工业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高校,她的“三航”特色曾在新中国历史上创下众多第一:我国第一架小型无人
28、驾驶飞机,我国第一台主被动联合执导水下航行器,我国第一块航空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国内第一个“空间材料科学实验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曾经赫赫有名的“西军电”,虽然现在已经褪下军装,但国防特色和军工背景仍让她披着神秘的面纱,如果你热爱电子学科,这里应该是你不错的选择。 西北大学是西北地区文科最为突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曾培育出了“侯氏变换”的创立者、物理学家侯伯宇,“王氏定理”的创立者、数学家王戍堂,还有作家贾平凹,诗人雷抒雁。同时,这里还被誉为“经济学家的摇篮”,在今天的中国经济学界,张曙光、张维迎、魏杰、邹东涛都毕业于西北大学,被一些媒体称为经济学界的“西大现象”。 陕西师范大学的文科可
29、以和西大相媲美,作为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类院校之一,她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首批免费师范生已于2007年入校。特别让师大学生自豪的是,师大拥有西北地区高校中藏书量最大的图书馆。 西安的每一所高校都与西安的气质一脉相承,但是每一所高校都又有她与众不同的亮点。比如说长安大学,她的公路交通类专业在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实力雄厚,号称“亚洲唯一的公路学院”。再比如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她的土木系中历史最长的一个分支可以追溯到1895年,即清光绪21年的北洋大学土木系。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还记得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登科后吗?来吧,到西安,感受金榜题名后的欣喜若狂吧。 武汉:市民城市深藏大雅学术 记者 吴湘韩 武汉是一所高度市民化的城市,但这里却云集了多所重点高校,成为中部的高教重镇;武汉的街巷热闹嘈杂,但大学校园却美丽安静。 “玩在武大,学在华工(原华中理工大学),爱在华师,吃在财大(原中南财经大学)。”虽然告别那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