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现代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XXX现代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XXX现代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XXX现代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XXX现代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章项目背景1.1 现代物流的特点及其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企业生产资料的获取与产品销售范围日趋扩大,社会生产、物资流动、商品交易及管理方式正在并继 续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被普遍认为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 的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美国物流管理协会(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1985年将物流定义为: 物流是对货物、 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 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存储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内部和外部的移

2、动以及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物流回收。1.1.1 现代物流特点现代物流是生产力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它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必然结果,又是推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重要因素。现代物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对物流系统 内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储存等各子系统间进行优化整合。其主要特 点为:(1)物流服务全程化全程物流强调提供从原材料资源供应与采购到生产加工,再经过市场销售最终到达消费者的物资周转全过程的服务,提供不仅包括仓储、运输等基本物流服务,还包括物流咨询及系统方案设计等其它服务,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经历了由原材料资源采购 到生产加工,投入市场再送至消费者手中的这一过程。

3、这一过程包含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Business to Business)、供应商与用户之间( Business to Customer)这两种模式。(2)供应链管理一体化供应链一体化既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也是一种先进实用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供应链而形成的,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终端顾客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是核心企业将供应商、生产商、 销售商和终端顾客作为战略联盟而联结起来的一种横向一体化的集成管理模式。(3)物流活动社会化物流社会化是指将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物流过程通过合约的方式外部化,即企业将分销、生产、供应等过程需要的运

4、输、装卸、保管等职能交由专业化的公司完成,从而形 成企业间紧密的联系。物流活动由原来的供货方和需求方的直接联系转变为由专业化的物 流公司通过市场化的交易行为,向整个社会对所有需要物流服务的企业提供这种服务,将 原来属于企业内部职能的活动通过市场来完成。(4)物流管理信息化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袭了原来的物资储运部门和企业内部物流的功能,而且还根据现代经济的要求拓展出许多新 的功能,其运作的前提是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现代物流越是发展, 管理信息化越会成为其时代标志。1.1.2 现代物流的作用现代物流在社会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5、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资源配置、产业结构的优化,并优化和整合其运作流程。无论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还是在电子商务方式下;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系统通过提供增值服务,通过降低服务成本,通过优化库存、减少占用资金、缩短生产周期,保障了国民经济的高速、高效的发展。(2)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现代物流的属性是服务业, 是现代经济 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其理念和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必然为本已高速发展的第 三产业注入更加鲜活的动力,使第三产业成为最为活泼和突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3)是企业所追逐的第三利润源泉”。企业可以通过重

6、新建立或对原有物流系统的有效整合降低物流成本,从而获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销售之外的第三利润源泉”,使企业发展呈现蓬勃生机。(4)推动基础设施发展、合理调整城市用地功能组织。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业走向集约化的物质基础。建立相对集中的物流园区,不仅能为本地物流业服务,还可 以带来行业聚集效应。同时可以有效控制交通需求的空间分布,从而调整城市空间分布, 对城市用地的合理调整有非常积极的引导作用。(5)提高投资与建设环境质量。 物流园区是物流业走向集约化的物质基础,是培植现 代综合物流的孵化器。建立相对集中的专业物流园区,不仅能为本地的物流企业服务,还 可以带来行业集聚效应。随着交通运输系统

7、的逐步完善,专业物流园区对周围区域具有越 来越大的商品集散和辐射能力,改善了企业的投资与建设环境。1.2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形势与政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物流业正在迅速发展,成为广受关注的一个经济热 点。中国的物流业虽然处在发展初期,尚未达到成熟阶段,但是发展潜力已经显现出来, 物流研究与实践都取得了长足进步。1.2.1 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加大了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公路、铁路、水运、 民航和管道的通行能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交通工具迅速发展, 邮电通讯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公用通讯网的通讯能力和技术水平明显 提高,以现代信息

8、技术为基础的专用物流信息网络开始在一些部门和地区建立。物流基础 设施能力不断提高,为物流现代化提供了前提和可能。但加入 WTO后,国内市场逐步全 面开放并与国际市场接轨,现代物流也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通道。 因此,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极其紧迫而艰巨的任务。1.2.2 企业发展现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国外先进物流理念的引进,我国企业原有 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善。为了使主要精力集中于核心竞争力的开发,我国企业也逐步接受物流外包服务的思想,这为社会化物流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很多大型制造企 业,依托原有基础设施进行观念和体制上的转变,经过资产的优

9、化整合,由传统经营单一 的运输或仓储业务,发展成为具有很强实力的提供多种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如海尔物流、中储物流等等)。第三方物流是一个新兴行业, 在我国,其发展的历程更短,只处于刚刚起 步的阶段。但社会各界,无论是学术界、企业界还是政府,都对第三方物流给予了热切关 注,形成从东南沿海城市开始逐步蔓延到全国的第三方物流热一些为3PL提供资源、 能力、技术及互补服务的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的“第四方物流”也在我国逐渐兴起。1.2.3 国家在物流领域的相关政策为了促进和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2004年8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公安部、铁道部、交

10、通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民航总局、工商总局联合转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对我国当前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做出了如下调整:1、工商管理方面物流企业办理登记注册时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发布决定规定外,其他前置性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取消经营国内铁路代理、水路货运代理和联运 代理的行政性审批;取消国际货运经营资格审批;改革民航货运销售代理审批制度,民航 总局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新的民航货运代理管理办法。2、税收管理方面合理确定物流企业营业税计征基数,凡在总部领导下统一经营、统一核算,不设银行结算账户、不编制财务报表,并与总部微机联网、实行统一管理的企 业,其所得税由总部统一交纳。3、

11、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加快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秩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加强收费管理,全面清理向货运车辆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 集资、政府性基金,取消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各种收费项目。1.3 四川省物流发展概况四川省是我国的一个内陆人口大省,总面积4840.6万公顷,人口达8474万。到2003年,铁路通车里程已达 2751公里,成渝、宝成、成昆、内昆、达万等铁路干线与毗邻各省市相连;公路里程达 11.3万公里,成渝、成广、成灌、成南、成乐、成雅、内宜、南广、达渝等高速公路相继通车;全省有长江、岷江、金沙江、大渡河、沱江等大小通航河道 120条,通航里程达11000多公里;航空

12、运输已开通航线 140多条。2003年,全省完成的货运量为57200万吨,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为 699亿吨公里。各种交通运输装备和工具门类较齐全,更新周期缩短,数量和质量基本适应需要。全省各类仓储设施逐步完善,容量较大。城乡商业网点密布,大中城市内新型商业经营业态不断出现,2003年,全省限额以上的连锁贸易餐饮业门店达 853家,营业面积105.2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3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24.0%、44.7%、33.7%。可见连锁店发展迅速,连锁化经营初具规模,各种配送机构正 在兴起。当前四川物流发展迅猛,有各类物流企业 300多家,总产值达7亿多元,其中物流企业收 取的物流服务费用一年超3

13、亿元。传统物流业逐步开始向现代物流业转变。随着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的现代化、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以及集中配送等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广泛采用, 四川省传统物流业正开始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并在加快物流速度,减少库存,降低成本, 延伸服务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五”及2010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的形式,要求各地加紧建设现代化物流产业。根据 四川省发展规划目标,到 2010年,四川省的物流增加值将达到1635亿元左右,货运量达到8150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 1020亿吨公里。货物吞吐量的大力增长,意味着必须在全 省范围内建设一个一级枢纽、

14、二级枢纽等相互衔接的网络结构,并提供强大的存储配送平 台。四川省已规划了一个一级物流枢纽城市和六个二级物流枢纽城市。1.4 成都市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成都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的核心地带,是承接东部、联结西部的桥头堡。成都是国务院 确定的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宝成、成昆、达成、成渝4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西南最大的铁路客货枢纽;公路、航空发达,是西南重要的航 空枢纽和客货集散地;成都的综合运输体系已经形成,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备的交通运 输基础条件。同时商贸繁荣,且有发展现代物流业兴旺的市场条件。1.4.1 巨大的铁路及公路运输量、航空吞吐量支撑物流快速发展成都市现有传统

15、仓储企业 300余户,运输企业1000多户。2004年成都市交通运输、 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72亿元,占全市 GDP的17.3%,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 GDP的比重约18%20%。其交通节点情况如图 1-1所示。铁路运输繁忙。目前有成渝、宝成、成昆、达成四大铁路主干线通过成都,连接华北、 西北、华南、西南地区,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南最大的铁路枢纽。2003年成都铁路货运量达到4977万吨,货物周转量达到482.8亿吨公里,正在规划建设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 箱结点站。公路运输发达。成都是四川省公路网的支撑点,共有省道七条,境内总里程347公里,成渝、成绵、成乐、成雅等多条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成

16、都中心城区道路已初步建成市中心区为方格网状、向外为环状加放射的基本道路网络格局。2003年公路货运量达到 23724图1-1成都市交通节点情况图万吨,货物周转量达到 976849万吨公里。成都航空运输便捷。成都地处繁忙的亚欧航线的中点,是中国东部地区、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通往欧洲的理想经停地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家民航总局确定的六大地区性航空枢纽之一。2004年旅客吞吐量达1168万人次,位居中国民用机场前列,货邮吞吐量达28万吨,居全国第六位,在西部十大机场中居第一位。即将启动建设的机场第二跑道,将极大地提升机场的运能,为构建西部枢纽机场奠定坚实的基础。2010年成都双流机场的货邮吞吐量

17、预计将突破 40万吨。2020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将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航空枢纽机场,货邮量预计将达到120万吨左右。如图1-2所示。万吨12012010080604020 0图1-2双流机场邮货吞吐量现状和预测1.4.2 稳步的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和需要现代物流快速发展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西南地区的土中心、两枢纽”,即“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对西南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和带动 作用。1、社会经济总量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广州、深圳、杭州,排第四位。2004年成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87亿元,人均GDRg过2500美元。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

18、增长方式面临新转变。2、第三产业增加值列西南地区首位。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拥有工业开发园区 21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 3个,省级开发区11个,已经形成以机械、电子、医药、食品、冶金、 建材等为主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综合工业体系。2003年成都工业实现增加值 670亿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8.0 : 45.9 : 46.1。如图1-3所示。3、在西部城市总商贸服务业最繁荣。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近年来商业网点不断完善,扩张速度进一步加快, 拥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 50多个、大型连锁商业企业 近20家。2004年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900亿元,列副省级城市第三、居西部第一,家乐

19、福、麦德龙、欧尚、人人乐、北京华联等一批国内外商业巨头十分看好成都的 商业发展前景,纷纷在蓉设点和扩建新的分场。4、世界知名企业纷纷会聚成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丰田、神冈、英特尔、中芯国际、摩托罗拉、拉法基、统一等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成都,成都已经成为世界经 济大循环中重要一环。第2章 XXX区发展现代物流的可行性XXX区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北郊,东南与成都市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成华区、金 牛区接壤,西连郸县,北邻彭州市、广汉市。全区幅员面积482.01平方公里,辖13个镇和街道办事处,总人口 62万,其中城镇人口 17.5万。XXX区发展物流业有着优厚的环境与条件,主要表现在区位条件

20、、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及现有物流业发展基础等方面。2.1 良好的区位条件XXX区位于成都市的北大门,扼守成都市公路货运的咽喉,是四川省、成都市规划的成都平原经济圈、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走廊的桥头堡。新一轮成都市总体规划已确定将以XXX区为中心规划建设面积 100平方公里、人口 100万的北部新城,这使 XXX区成为接 受成都经济发展辐射能力较强、区内工业产品对外扩张空间广阔的科技、文化、旅游地。XXX区区位见图2-1所示。图2-1 XXX区区位图近年来,XXX区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把四路两区(蜀龙路、绕城路、川陕路、石木路;新城区、工业区)建设作为全区的号工程”,努力营造优质的

21、XXX经济发展环境。围绕 号工程”建设,XXX区将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缩短与成都市中心区的时空距离,减低转站配送成本。在成都市新的总体规划中,XXX区已处于功能定位为全市工业聚集地的成都北部新城中心区域,依托大都市,不仅可以向成都市区进行物流转站整理,还可以带动激活金堂、青白江、广汉等周边市场,呈扇形辐射西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实力较强的德阳、绵阳、广元等出川通道沿线口岸城市,直至宝鸡、西安等西北中心城市。由于 XXX在上海、广东、北京、香港等地区驻有常设办事机构,可为XXX物流配送企业面向华东、华北市场提供相应的市场服务。2.2 交通运输基础便捷的交通条件对发展物流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XXX区作为成都市的北部通道,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其现有的综合运输条件水平处于成都市前列。XXX区内有成渝、宝成、成灌、成达等 4条铁路过境,相近 9个客货车站的货物吞吐量每日达上万吨。其中成都东站作为西南最大的货运编组中心站,距 XXX区仅10公里; 天回车站作为西南最大的物资储运中心站,距XXX城中心仅5公里。每年,大量的原材料和产成品通过铁路输入、输出XXX区,极大地带动和发展了 XXX区内的经济。成德高等级大件公路、成绵高速公路、成北出口高速公路、成都绕城高速公路、成南高速公路、成彭高速公路、国道108线和省道成彭公路通过境内,公路密度为四川省之最。XXX航空运输条件优越。全国 4大

23、航空港之一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距 XXX仅24公 里,往来十分便捷,可满足部分产品的快速运输需求。另外XXX还在区东部规划了石龙路、龙赵路两条一级公路,在区中部规划了人民北路北沿线这一城市干道,在区西部规划了九犀路和新睥温路两条二级公路。随着这些规划道路的建成通车,XXX区的货运物流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此外,占地 5000亩、投 资17.2亿元的亚洲最大的北编组站已经在 XXX区泰兴镇动工。图2-2是XXX区总体交通 运输通道情况。图2-2 XXX区交通运输情况图2.3 经济发展物流业是现代城市的衍生物,经济对物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毋庸质疑。改革开放以来,XXX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

24、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10余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或人均量均名列四川省前茅。1994年以来,XXX区连续被评为四川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等。2003 年和2004年XXX区的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具体情况如表2-1、表2-2所示。表2-1 2003年XXX区与邻近部分区(市)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对比表区或县人口数(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元)地方财政收入(万元)XXX区60.1108.056.030.4957539200龙泉驿51.177.223.742.781

25、5331500青白江40.265.736.220.51059616800彭州市77.863.416.014.6652617121金堂县84.573.02.819.2778815838郸县48.376.337.822.6940032500表2-2 2004年XXX区与邻近部分区(市)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对比表区或县人口数(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元)地方财政收入(万元)XXX区61.3126.766.440.31041051555龙泉驿52.589.928.550.946600青白江40.479.844.428.8108802202

26、4彭州市77.773.820.519.1691720213金堂县84.680.725.823.7841916105郸县48.888.944.330.01020037031注:龙泉驿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没有进行调查计算。从表2-1和表2-2可以看出XXX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和地方财政收入都明显多于邻近区(县),可见XXX区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口情况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从表 2-1、表2-2可以看出,2003 年与2004年相比,XXX区的人口基本保持平衡,GDP却增加了近7.8亿元。从图2-3可以看出,XXX区2003年比2002年GDP的增长量与邻近的龙泉驿、青白江、

27、彭州、金堂、 睥县等地区相比位居首位。2.3.1 XXX区农业经济发展情况XXX区农业充分依托都市圈,综合开发自然资源,重点发展高效、集约、产业化的都 市农业,既为城市提供了服务,又为城市经济的增长做出了贡献。近年来,XXX区引进资金3亿元建成XXX花木园区、泰兴布朗山庄、木兰山生态示 范区、绿之洲生态农业示范区等一批绿色科技园区,见图2-4。全区共引进新品种 50余项、新技术41项,培植精品名牌,共开发出瑞玉大米、银丝粘优质大米、紫皮大蒜、台湾苦瓜、 XXX柚、新繁泡菜、华泰食物油等十余种绿色食品资源。同时, XXX区以发展绿色食品 为突破口,把作物、生产资料、包装材料生产和企业联成一体,组

28、建了 7家龙头企业,大 量产品经XXX四通八达的区内外道路远销国内外。图2-4 XXX区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图2.3.2 XXX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XXX工业起步较早,传统工业蓬勃发展,现代工业正在崛起。2004年,XXX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03.9亿元,同比增长 19.4%;工业增加值完成 66.40亿元,同比增长19.3%,见图2-5所示。XXX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共 200余户,有1700多个工业产品,3700余个品种。区内现拥有美国可口可乐、澳大利亚豪特容积热水器、台湾统一集团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拥有中国一汽、成发集团、科伦大药厂、炬光制版、华润蓝剑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电子信

29、息产业具有坚实的基础,并达到了相当的生产经营规模,XXX区已成为西n医药工业口机械(含环保)制造工业家具工业口建筑材料工业图2-6 2005年六大优势产业工业增加值南地区仅次于绵阳的电子工业基地。在今后的发展中,XXX区将进一 步培育壮大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医 药、机械、家具、建材六大优势产业, 促进资源和技术向优势产业聚集。到 2005年,六大优势产业工业增加值将 达到29.6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 达到75%,其中新兴电子信息工业以 8亿元的增加值居六大优势产业之 首,家具业作为 XXX区传统产业之一 将增加5亿元。各大优势产业的具体增 加值见图2-6所示。2.3.3 近年来XXX区第三

30、产业发展情况第三产业是XXX城市化的强大动力,是XXX区域繁荣兴盛的重要标志。2004年XXX区消费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65亿元。XXX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原则,按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以新城开发和旧城改造为契机优化第三产业布局 结构,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在今后的发展中,XXX区将根据市场和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流通、房地产和 金融保险业,同时努力发展信息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实现第三产业兴旺发达。预计到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1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5%。2.4 XXX区招商引资现状及趋势经济的腾飞促进物流业的迅猛发

31、展,而招商引资规模的扩大又将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 的发展。近年来,XXX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生命线”,实施上门招商、以企引企、产业链招商,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4.1 XXX区外商投资企业情况XXX区从1986年6月开始兴办首家外资企业,到目前为止区内共有外商投资企业50余家。2003年参加年检的47家企业中,除2家新办企业未投入生产经营,2家申请暂停营业外,43家仍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6.6亿元。具体情况见表 2-3。表2-3 XXX区外资企业情况销售收入公司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成都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成都玖源化工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超过1亿

32、元华润蓝剑(成都)啤酒有限公司成都中富瓶胚有限公司四川新加印刷器材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4家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10家其他24家总计43家依托于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XXX区内的外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批规模企业。47家企业从业人员共计 5093人,资产总额达 27.71亿元,年末企业资产在10000万元以上的有10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 7家。XXX区部分外资企业分布情况见如图2-7。成都辆兴都中富口可乐丰富讯忸城制版华润蓝剑|巴菖夫器荆花制漆-华瑞电位器三环珞图2-7 XXX区部分外资企业分布示意图2.4.2 XXX区资金项目引进情况1998-2004年XXX区共引

33、进项目1609个,其中工业项目1482个,占总数的80%以上。项目协议总投资 259.2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 101.11亿元,具体情况如表 2-4所示。表2-4XXX区1998-2004年引进项目部分情况投资额(力兀)项目个数(个)协议总投资(亿)500300031545.630001000021378.410000以上3994.52005年XXX区拟引进区外到位内资 35亿元,其中市外到位内资 15亿元。全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机械、电子、食品、医药、物流等五大产业,着力整合资源,壮 大、拉长产业链,形成综合配套优势,打造核心竞争能力。2.5 XXX区第三方物流市场基础XXX具有良好

34、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基础,物流企业团体已经初具规模,这些物流企业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条件都为 XXX区发展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目前XXX区内有已有一批物流企业、公司,其中包括运输和仓储类企业20多家,注册资金总计达5400多万元。仅在XXX镇内及其周围就有雄峰物流、九桥物流、万通物流、明旭物流、青运物流、青 蓉物流、顺达运输等物流企业,如图 2-8所示。图2-8 XXX镇及其附近部分物流企业位置图XXX是西南地区的仓储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沿川陕路、大件路两侧仅XXX至成都三环路一带就有国家、省、市等各级专业公司仓库50余家,仓储总面积达 132万平方米。仓库门类齐全,包括日用百货、医药、电器、机

35、电产品、钢材、五金交电、化工产品、粮 食等,仓储能力占全市的80%以上,丰富的仓储存量为 XXX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增量资源渠道。XXX区内共有1037户物流运输个体户,这些个体户近3年来物流运输企业车辆配备迅速增多,到2003年达到3479辆。越来越多的人员加入到物流运输行业中来,随着XXX运输业的发展竞争,其服务水平也有所提高。如表 2-5所示。表2-5近3年XXX物流公司具体情况年份2002 年2003 年2004 年车辆配备(辆)336934793781从业人员(人)361036933952服务水平中等以上中等以上中等以上由此可见,XXX区拥有较好的物流业发展基础。随着 XXX社会

36、经济的发展和物流理念的进一步深化,物流业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第3章 XXX区建设物流中心的必要性现代物流业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分工的深化的必然结果。XXX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区内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提升制造业、商贸乃至种植、养殖业的水平,有 利于XXX城市功能的优化与布局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和境内投资环 境,也有利于推动 XXX经济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根据成都市物流发展总体规划与XXX物流设施基础现状,将发展目标定义为物流中心规划。物流中心是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流设施、物流企业集聚的区域, 是物流业发展的支撑基础。XXX物流中心的建设在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37、各个方面都表 现出明显的必要性。3.1 是成都市公路货运配送优化调整的需要成都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但是公路货物运输站场比较零散,且分别隶属于商业、外贸、物资、粮食、军队等系统,利用率低,功能单一。目前成都有大大小小30余家货运场站分散在成都市内,主要集中在金牛区和成华区境内,如图3-1所示。根据成都市物流总体规划的要求,拟逐步将成都市境内全部货物运输场站北全部移至XXX区,整合成综合的货运场站以缓解成都市区的用地和交通紧张情况。在XXX建立物流中心可以利用其成都市北大门的有利地理区位,承担成都市大量的北向物流量,同时也可以吸引 其他方向的物流量,优化成都市公路货运配送结构。此外,大

38、件路沿线分散着 35家规模不一的停车场站, 装卸配送作业比较混乱。 在XXX 建立物流中心以设置专门的停车区域不但可以整合各种物流作业过程,还可以改善成都市 北部的交通状况。立事山史图3-1成都市道路货物运输战场分布图3.2 是XXX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XXX区缺少综合性、专业性的物流中心。随着XXX区经济的发展,其社会物流 总量必将迅速增加,物流活动日趋频繁,同时也会带来废气污染、噪音污染、资源浪费、 交通堵塞、废弃物增加等城市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些后果是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相 违背的。XXX区处在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的北郊,其物流活动相当频繁, 需要利用先进的现代物 流技术和现代物

39、流管理,将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控 制污染发生源,限制区内交通量。XXX现代物流规划将有助于整合社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城市的交通堵塞、 减少废气和噪音污染、降低能源消耗等,形成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城市 系统,实现XXX区可持续发展。3.3 是XXX区改善交通运输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拥挤的城市交通是摆在很多政府面 前的难题。人员出行和大量的货物运输导致了城市道路的相对狭窄,同时也降低了货物运 输的效率。由于物流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中心内部良好的设施配备,可以进行集中的加 工、包装、分拣、运输等作业,从而可以减少货物

40、的运输过程。因而物流中心的建设能够 改善XXX境内的交通与运输情况, 在城市道路网络中减少物流运输、物流配送对XXX交通的影响。3.4 是提高XXX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目前XXX区现代物流业相对滞后。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受“大而全、小而全” 思想的影响,很多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仓库、车队,而且往往存在仓储设施老化、仓储管理 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XXX区需要进行现代物流战略规划,建立整体布局、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中心以提供规范优质的物流设施,如:仓库、分拣中心、配送中心、停车场、物流机 械、信息网络等,实现 XXX境内制造类企业由传统向现代的成功转型。物流中心建成后, 企业可以把

41、物流业务外包,在核心业务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既降低了产品成本,也 使竞争优势得以充分发挥。3.5 是促进XXX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和发展物流中心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 而这些基础设施,如现代化仓库、 冷冻设备、装卸作业设施、车辆、信息网络等的建设和配置将会带动XXX各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拉动效果,从而促进 XXX经济的发展。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XXX区近年来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其 1995年至2002年GDP变化情况如图3-2所示,1995年至2002年产业结构及比例见表 3-1所示。12000000 1J111111'1995

42、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年份T- GDP(万元)图3-1 1995年至2003年新都区GD噌长情况由图3-1可以看出XXX区八年来GDP稳步增长,从1999年以来,增长尤见迅速。表3-1 XXX区1995年至2002年产业结构及比例表年份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占GDP增加值比重(%)增加值(万元)占GDP增加值比重(%)增加值(万元)占GDP增加值比重(%)19956888322.414842948.29063229.4199635520556.315651924.811960218.919978382219.62037854

43、7.713941032.719988740718.422953348.315818033.319998938117.225178348.517781834.320008937213.734638453.221543833.120019495712.641360855.024279932.4200210218311.348915454.331017934.420031004539.362491457.835500632.9由表3-1可见,XXX 区自1995年来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了约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大,第二产业上升了约 9.6个百分点,总的来说第二产业占 GDP份额明显比第需要进行

44、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发展。XXX物流中心的建设能产生极大的聚集效应,推动XXX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而物流业作为服务性质的第三产业,在降低第二产业生产成本的同时能提高第三产业的份额,从 而使XXX的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化。另外,物流中心的运作管理会带来相当一部分的就业机会,入驻中心的物流企业也会 提供一些增值服务以扩大 XXX经济辐射力。第4章 XXX区物流需求调查与分析4.1 XXX区社会经济情况调查与分析物流需求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而物流需求的不断扩大又与社会经济情况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其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将有效提高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率。对XXX区社会经济基

45、础资料的调查由 XXX区经济局、区工商局、区交通局、区招商局、区统计局、区建设局、区计划局、四川 XXX国家粮食储备库等单位和企业协助收集。调查内容包括物流相关的经济、企业和物流市场的现状资料以及XXX区社会发展 十五”规划资料,从宏观上有助于认识 XXX区现代物流的发展,把握XXX区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表4-1和表4-2是1998年2004年XXX区各镇的工农业总产值情况。表4-1 XXX区历年农业总产值情况单位:万元、年度 分区、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XXX镇16771169011677017155180131895720720新繁/p>

46、539015744165311739730985龙桥镇5523556655235650593262436749清流镇11194112811119311450120231265314108斑竹园镇16890170221688917278181411909221129马家镇80198081801882038613906410232新民镇7224728172247390775981669017军屯镇4497453244964600483050835361泰兴镇5427547054275552583061356811木兰镇87308798872989309377986810453表4-2 XXX区历年

47、工业总产值情况单位:亿元年度分区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XXX镇13.2115.0517.521.4824.136.2340.59新繁镇10.7812.2815.717.5314.9822.0021.32龙桥镇3.203.654.205.216.0610.5112.51清流镇0.870.991.171.421.782.903.60斑竹园镇5.195.926.848.459.9214.1616.63马家镇1.571.792.112.552.934.455.16新民镇1.411.611.862.302.744.575.13军屯镇0.951.091.271.551.7

48、72.753.34泰兴镇1.261.441.672.052.415.165.50木兰镇1.151.311.601.862.143.664.254.2 XXX区物流市场分析物流业作为现代城市的衍生物,扮演着二、三产业中领军行业的角色,既可拉动消费、缓解城市运输压力,又可通过增值服务反哺工业,壮大城市支撑。XXX物流需求主要来自种植养殖业、工业产业和商贸流通等几个方面。4.2.1 XXX区种植、养殖业物流需求XXX区内种植、养殖业规模庞大,是成都市重要的蔬菜和禽畜产地。传统的销售过程相对比较粗糙,只是简单的收购、运输和销售。物流理念的深入给这一过程赋予了新的内容,种植和养殖产品需要通过大量的粗加工

49、(如拣选、洗净、包装等)和运输包装过程运往境内外,从而产生巨大的物流需求。以 XXX泡菜业为例,XXX泡菜每年产量达数千万吨,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见表 4-3。XXX泡菜销售遍及上海、北京、深圳、浙江、福建等全国大部分城市,并远销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韩国等地。表4-3 XXX泡菜业历年产量和历年销售额情况时间(年)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产量(吨)500072006100500072001200015000260003000030000销售额(万元)30004320367030004320840010500160001800018

50、5004.2.2 XXX区工业产业物流需求XXX区工业经过长期发展,基本形成了具有工业支撑作用,上下游产品关联度相对紧 密的五大优势产业和两大支柱产业,分别是机械、食品、家具、医药、电子、化工和建材。 这7个行业已占到全区经济份额的70%左右,其中机械(汽配、航空动力件)、食品、家具等全区三大优势产业被成都市工业生产力布局规划列为全市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另外,XXX区家具行业还被列为全市IC业、鞋业、家具业三大产业聚集带之一。2003年和2004年XXX区各产业情况见表 4-4和表4-5所示。表4-4 2003年XXX 工业产业概况产业名称销售收入500万元 以上企业数(户)占地面积(亩)从业

51、人员(人)销售收入(亿元)入库税金(万元)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数(户)机械352021.71122216.281955食品、饮料16925.842106.882772冢具25487.926303.7738暂未统计医约4285.023256.143221电子211494.9627710.047894化工18682.5283410.934813建材221001.943826.03365暂未统计总计1416980.73388059.73316715表4-5 2004年XXX 工业产业概况产业名称销售收入500万元 以上企业数(户)占地面积(亩)从业人员(万人)销售收入(亿元)入库税金(亿元)销售收入过

52、亿元企业数(户)机械4025331.019.051.075食品、饮料99260.567.940.962家具244880.34.180.060医药42850.26.750.311电子2516860.514.780.573化工218150.312.350.413建材3218260.613.870.524总计15585593.478.923.918XXX工业目前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阶段步入工业现代化的二次起跑期,进一步改进生产经营模式,实行现代化的专业分工,将仓储和运输从企业内部剥离出来交与市场化的物流企业,既能为物流企业增加经营业务,又可通过物流企业的增值服务反哺工业。XXX发展物流业,不仅是物流企

53、业的选择,同样也是市场的选择,XXX工业区域经济的支撑,将会大幅度拉动区内物流需求的发展。4.2.3 XXX区商贸流通领域的物流需求商贸和流通领域可以产生巨大的物流需求。对XXX而言,突出地表现在粮食的储存、流通及邻近区域的停车需求两个方面。XXX拥有四川省最大的粮食储存中心XXX国家粮食储备库。储备库现有仓容万吨,储粮容量 8500吨,占地194亩。粮库储有国家储备粮5万吨,省储备粮2.5万吨,是四川省储粮规模最大的粮库。2002年至2004年国粮库粮食购入量迅速增长,见表 4-6。XXX国家粮食储备库现有铁路专用线1500米,卸货线800米,可同时装卸作业 40个车皮。表4-6 XXX区国有粮库近3年吞吐量、仓储量情况(单位:吨)年份购入量销售量吞吐量仓储量2002315854471176296130000200336839570299386813000020045876961674120443130000粮食的市场化运作改变了粮食流通原有的格局,使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