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技法点拨——气候 1 (336)_第1页
高考地理 技法点拨——气候 1 (336)_第2页
高考地理 技法点拨——气候 1 (336)_第3页
高考地理 技法点拨——气候 1 (336)_第4页
高考地理 技法点拨——气候 1 (33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突破点四思想情感的品味题型一分析思想情感题型一分析思想情感【典题试做】【典题试做】【例【例1 1】(2015(2015北京卷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醉翁操醉翁操【1 1】苏轼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也哉此贤【2 2】。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 3】,水有时而回川。,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

2、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两弦【4 4】。 【注】【注】【1 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水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水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作琴曲醉翁操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 2】蒉,蒉,草筐。草筐。论语论语宪问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有心哉,击磬乎!”【3 3】童巅: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 4】徽:琴徽,系弦之

3、绳。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此处代指琴。欧阳修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轼这首醉翁操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所表现的情怀有何所描写的景色和所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不同?(6(6分分) )【解题点拨】【解题点拨】诗歌比较鉴赏,考查手法和情感。答题诗歌比较鉴赏,考查手法和情感。答题时,重点要放在对时,重点要放在对醉翁操醉翁操的分析上,同时注意要的分析上,同时注意要有有“对比对比”。景景情情上上阕阕琅然,清圆琅然,清圆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月明风露娟娟

4、,人未眠知其天知其天有心也哉此贤有心也哉此贤下下阕阕声和流泉声和流泉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空有朝吟夜怨空有朝吟夜怨此意在人间此意在人间答案:答案:苏轼的苏轼的醉翁操醉翁操上阕主要是通过描写流泉上阕主要是通过描写流泉的自然声响带来的美妙效果来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的自然声响带来的美妙效果来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妙意境做法得以流传的欣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妙意境做法得以流传的欣慰。慰。如首句如首句“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写琅。写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声若环佩,词人创造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声若环佩,词人

5、创造了一个美好意境。了一个美好意境。“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从声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此明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下阕写鸣泉虽不复存,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眠。下阕写鸣泉虽不复存,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人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人间。间。醉翁亭记醉翁亭记则是通过描写琅琊山的四时景色则是通过描写琅琊山的四时景色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

6、情。【例【例2 2】(2014(2014四川卷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秋暮吟望秋暮吟望赵执信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小阁高栖老一枝【注】【注】,闲吟了不为秋悲。,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注】“一枝一枝”语出语出庄子庄子逍遥游逍遥游“鹪鹩巢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意为终老山林。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

7、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5分分) )【解题点拨】【解题点拨】本题考查对诗词感情的鉴赏能力。鉴赏本题考查对诗词感情的鉴赏能力。鉴赏感情,要由表及里,深入到本质。本诗的感情看似旷感情,要由表及里,深入到本质。本诗的感情看似旷达,实则别有深意,这一点必须要弄明白。达,实则别有深意,这一点必须要弄明白。景景寒山、斜阳、新月、落叶、烟水、孤鸿、霜风、寒山、斜阳、新月、落叶、烟水、孤鸿、霜风、残菊、二更短烛、低横北斗残菊、二更短烛、低横北斗事事老一枝老一枝人人小阁高栖、闲吟、三升酒小阁高栖、闲吟、三升酒情情不为秋悲不为秋悲答案:答案: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诗人看似

8、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即说“了不为秋悲了不为秋悲”,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淡;,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构建模型】【构建模型】多维观照,把握诗歌情感多维观照,把握诗歌情感 1.1.通过分析外围信息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可采通过分析外围信息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可采用的方法有:观标题、联作者、找诗眼、借注释、知用的方法有:观标题、联作者、找诗眼、

9、借注释、知流派等。流派等。 2. 2.深入挖掘关键信息。深入挖掘关键信息。 (1)(1)关键句,如尾句关键句,如尾句( (联联) )一般是全诗一般是全诗( (词词) )思想感情思想感情最集中的地方,抓住了尾句最集中的地方,抓住了尾句( (联联) )就把握了全诗就把握了全诗( (词词) )。 (2) (2)关键词,关键词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关键关键词,关键词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愁愁”“怨怨”“”“愤愤”“”“恨恨”“”“忧忧”“”“凄凄”“”“喜喜”“”“乐乐”“”“思思”“怜怜”“”“泪泪”“”“闲闲

10、”“”“怆怆”“”“怅怅”等字眼的词语;隐等字眼的词语;隐性关键词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含有表达技巧的性关键词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含有表达技巧的语言语言( (如拟人、比喻、双关、反语、借代等如拟人、比喻、双关、反语、借代等) ),表情,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惟”“”“空空”“”“又又”等,都等,都应引起重视。应引起重视。3.3.通过感知诗词中的意象,把握思想感情。所谓通过感知诗词中的意象,把握思想感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而意象则是感情化了的景或物,而意象则是感情化了的景或物,例如,孤雁、寒鸦、冷风、凄雨等,由此可得知,诗例如,孤雁、寒鸦

11、、冷风、凄雨等,由此可得知,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或要表达的主旨,与其在诗中所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或要表达的主旨,与其在诗中所选取的意象有密切联系,从这儿出发,选取的意象有密切联系,从这儿出发,“顺藤摸瓜顺藤摸瓜”,诗人的思想感情,便可略知一二。诗人的思想感情,便可略知一二。【答题模板】【答题模板】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 +通通过什么手法过什么手法+ +描写了什么描写了什么+ +抒发了什么情感。抒发了什么情感。题型二评价观点态度题型二评价观点态度【典题试做】【典题试做】【例【例3 3】(2017(2017遵义模拟遵义模拟) )阅读下面这

12、首诗,完成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金陵怀古金陵怀古许浑许浑玉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注】玉树: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玉树后庭花。景阳兵合:隋军攻陷金陵,直逼景阳宫外,陈后主景阳兵合:隋军攻陷金陵,直逼景阳宫外,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束手就擒,陈朝灭亡。禾黍:出自诗经,周大夫行禾黍:出自诗经,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

13、长着禾黍,感伤王都役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因而作了颠覆,因而作了黍离黍离一诗。一诗。洛中,即洛阳,洛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阳多山。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观点态度。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观点态度。(6(6分分) )【解题点拨】【解题点拨】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首诗的首联以观点态度的能力。这首诗的首联以“玉树玉树”“”“王气王气终终”“”“戍楼空戍楼空”“”“禾黍高低禾黍高低”追述隋兵灭陈的史实发追述隋兵灭陈的史实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端,写南朝最后一个朝廷,在陈后

14、主所制乐曲玉树玉树后庭花后庭花的音曲中覆灭。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的音曲中覆灭。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前两联突出了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前两联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折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陈朝灭亡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折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这两句通过江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尾联王朝的兴亡交替。尾联“豪华尽豪华尽”“”“惟有青山惟有青山”照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

15、。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一二联:叙事:隋兵灭陈,金陵衰败。三联:概括世一二联:叙事:隋兵灭陈,金陵衰败。三联:概括世事的风云变幻。尾联:表达观点态度。事的风云变幻。尾联:表达观点态度。答案:答案:表现了诗人对金陵昔盛今衰、繁华易逝的历表现了诗人对金陵昔盛今衰、繁华易逝的历史兴亡之感。史兴亡之感。诗人借古讽今,陈朝灭亡皆因后主纵诗人借古讽今,陈朝灭亡皆因后主纵情声色,作者借此讽谏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情声色,作者借此讽谏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陈朝灭亡的覆辙。重蹈陈朝灭亡的覆辙。【例【例4 4】(2014(2014江西卷江西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阅读下面一首宋

16、诗,按要求回答问题。答问题。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其二其二) )苏轼苏轼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注】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四黎”。翁:苏轼自称。翁:苏轼自称。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者怎

17、样的人生态度。(6(6分分) )【解题点拨】【解题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作者观点态度的能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力。答案:答案: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 (海南海南) ),处境艰,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而安的人生态度。( (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 (海南海南) ),处境艰难,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但由于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