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汉农业气候分析报告姓名XX班级园艺110x武汉农业气候一、概况1.1 地理位置武汉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为东经H3° 41' -115° 05',北纬29° 58, 一 31° 22',海拔高23米。武汉气象站位置:北纬30° 38,,东经114° 04'.长江与其最 大的之流汉江在此交汇,将武汉分为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镇。武汉地形以平原为主,丘陵 为辅,且市内湖泊众多。武汉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现有大小湖泊140多个,水域面 积达218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四分之一。武汉河流由北部丘陵向南部
2、发展,注入长 江。平原部分湖泊众多,地势低平,近代冲积层厚达3050米,是很好的农耕区。1. 2气候属性亚热带季风气候L3气候属区北亚热带1.4主要农业气候特征武汉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一 般年均温为15.817. 5C, 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0.4;7、8月平均温度最高,为32.6C。 武汉夏季极长,达135天,极端最高温度达39. 3,是中国三大火炉之一。武汉年均降雨 量为1269mm,且多集中在68月。武汉年无霜期一般为211272天,年日照总时数一般 为18102100小时,活动积温在6000*d左右。武汉属于东南季风区,水分充沛,雨热
3、同季,属于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也属于我国农业气候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二、太阳辐射和日照2.1太阳辐射的年变化表一、(19712000累年平均)太阳辐射月平均总量月份直接辐射平均月总量738.802994.1427 0267 6(Xl(T5J/nf.6.463. 4 02.月)散射辐射平均月总量12459259 8(XlO'J/nT.29.6.4.623.月)光合有效辐射1111414(XlO'J/nT9921. 1.4918629263 76.2 42 .月)图一、逐月太阳辐射直方图分析由图可以看出1月到7月太阳辐射是增加的,7月份的直接辐射、散射辐
4、射和光合有效辐 射都达到最大值;然后7月到12月太阳辐射降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 为太阳直接辐射,用艮b表示;另一个是经过散射后到达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用心表示, 两者之和就是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用艮表示,R二=RSb + R:a .直接辐射是地球表面获得太阳辐射最主要来源。它的强弱由下式表示:艮b 二 a sXRlcXsinh式中R*是太阳常数1367W/m h是太阳高度角,a是大气透明系数,m是大气质量数。 从式中可以看出,太阳直接辐射与太阳高度角,大气质量数和大气透明系数有关。夏季,太阳高度角最大,冬季太阳高度角最小,所以,一
5、年中武汉直接辐射最大出现在 7月,最小辐射出现在1月。总辐射与直接辐射表现一致。散射辐射的强弱由下式表示:R二a =0. 5 R“ (1 a 1 ) sinh散射辐射的日、年变化也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一天中散射辐射的最大值出现 在正午前后,一年中散射辐射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总辐射的年变化与直接辐射的年变化基本一致,中高纬度地区,总辐射强度(指月平均 值)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光合有效辐射:PAR=0.5(艮b+ R=光合有效辐射与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的和有关,其年 变化与总辐射的变化一致。2.3日照时数和口照百分率口照百分率二日照时数/可照时数X 100%表二、(1971-2000累年平均
6、)日照时数月平均总量月份2345678910 11 1210 104日照时数(小时)5.1411 15 18 17 23 24 17 16 14 135,1.1.9.2.628971.4.1.4.6.21635日照百分率(为)3334313943 4354 59 47 46 46 43图二、逐月口照百分率折线图 分析一年中8月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最高,1月日照时数最低,3月日照百分率最低。武 汉处于北纬30°左右,在北回归线以北,从春分到秋分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白昼长于黑 夜,夏至日达一年中的最长。从秋分到春分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白昼短于黑夜,冬至日 白昼达一年中最短。日照时数即实照
7、时数。由于武汉3月份降水量高于1月份,3月阴雨天 多于1月,所以相应的武汉3月日照时数低于1月。由于武汉特殊的地理气候,所以日照 时数和可照百分率在八月达到最大值。三、气温3. 1气温的年变化月份121234567891011123.5.101621252828231711平均温度(°C)678.1.8.9.7.7.3.4.7.46107.14212629323227221610平均最高温度(C).8910.4.4.4.7.6.5.9.7.5.82.0.2.6.121822252419137.2.平均最低温度(C)3446.9.2.3.4.9.9.963222426283336373
8、93837332922极端最高温度(°C).5 .2 .9 .2 .5 . 1 .4 .3 .8 .6 .5 .8 .5-1 -1 -1 -1-30.8.17 17101.-7极端最低温度( ) 0. 8.1.130.471.8 .5.23. 11121表二、19712000累年平均温度图3、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气温的年变化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就北半球来说,中、 高维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维度内陆 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1月一7月,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可照时数变
9、长,同时,受 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武汉地区温度逐渐增大,7、8月达到最大值。由于武汉处于长江中下 游地区,在盛夏时期,被太平洋副高控制,天气炎热;武汉及其周边地区水域辽阔,在烈 日照射下,水分蒸发剧烈,使得空气湿度增大;还有,武汉地势平坦低凹,海拔很低,散 热更加困难,使得白天、晚上气温变化不大,最低气温偏高;另外,武汉的热岛效应也尤 为显着,使得武汉夏季更加炎热。8月份过后,武汉受到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影响,气 压梯度力从大陆指向海洋,风从大陆吹向海洋,蒙古高压为冷高压,故形成冬季季风,气 温从开始降低。同时,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高度角变小,可照时数变短,气温下降,1 月达到最低值。由图三可
10、以看出武汉地区秋温高于春温,秋温的变化速度也大于春温。极端气温表示的是某一时刻出现的极值温度。武汉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但是在19712000年某一年中,7月出现了极端最低温度,达到了 17.8C,而其极端最高 温度达到39. 3:而某一年的1月出现了 24. 2C的极端最高温度,最冷的时候达到了 -18. lo这种短期的极端气候事件若发生在作物生长季,容易造成作物减产,给农业带来 巨大损失。夏季出现高温热害,会造成水稻等农作物减产;盛夏低温冷害,会严重影响水 稻的安全生产。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子有:纬度、海陆和距海远近。由表三可以
11、得出年较差为25;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此处的日较差 指的是月平均日较差,即月平均最高温度与月平均最低温度之差。表4、逐月气温变化表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最高温度7.1014212629323227221610()9.4.4.4.7.6.5.9.7.5.8平均最低温度0.2.6.121822252419137.2.()446.9.2.3.4.9.9.9637.7.7.8.8.7.7.7.8.8.8.月平均口较差568524268895图4、逐月气温变幅折线图从图4可以看出,武汉的气温日较差变化不是很大,在78c间。1月一到4月,气温 日
12、较差逐渐增大,是因为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气温逐渐增大;5月一8月气温日较差逐渐 变小,这是因为武汉进入夏季,气温变化比较小;9月一11月,武汉太阳直射点南移,气 温逐渐降低,气温口较差增大;进入12月份,由于风雪等天气因素的影响,气温日较差变 小。焦金斯基大陆度公式如下:K=1.7A/sin(l)- 20.4式中K为大陆度;A为气温年较差多年平均值;6为地理纬度。武汉的A二25C, 6=30° 38',带入数值得到K=63. 01>50,具有大陆性气候特点,气温年 较差大。春夏秋冬,通称为四季。季节的划分,有天文季节、气候季节和自然天气季节。我国现在常用的气候四季是以候
13、平均温度为指标划分的,故称温度四季。候平均温度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介于1022c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表5、候平均温度月份'候12345638.39.310.211.312. 113. 3520. 321.221.722.423. 123.4925.22423.322.421.420.61113. 712.511.510.59.78.8从表5可以看出武汉3月14日进入春季,5月17日进入夏季,9月22日进入秋季,11月23 口进入冬季。武汉春秋季节短暂,夏、冬季节漫长。3. 3积温和农业指标温度积温: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累积之和。它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对热量的要求和评 价热
14、量资源的一种指标。单位为活动积温(Y)高于生长下限温度(B)的日平均温 度(七)为活动温度;活动积温则是指作物在某时期内活动温度的总和。即y =之一(tB) /=13.1 上式中心取值为0.武汉从2月11日气温高于10,终止于11月23日,所以10时有效积温为有效积温(A)有效温度是指口平均温度(七)与生长下限温度(B)之差。而有效积温是指 作物在某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即:A = Z(ti-B) (ti>B) /=1当t,B时,上式中(ti-B)取值为0.这里用图3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中曲线与坐标轴之间围成的面积来计算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表6、武汉地区各月积温表武汉地区各月积温表月25c活
15、动积N5c有效积N10C活动积温2100c有效积温份温温100002121.426.4003313.3158. 3313. 33. 345043545042045657523.8657368.867716217714707889.9743.4889. 9579.48877.5722.4877.5567.5970255270240210548.4393.4548.4238.41134219234242121832900总5909. 54313.65605. 12875. 3和从武汉地区气温年变化曲线上可以看出,12月28日至来年的2月11日,武汉地区气温 低于5,不适宜于作物生长;2月11日期,
16、植物今日生长季;3月14日起,气温高于10C, 喜温植物开始生长,一直到11月23日,这段时间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四、降水3.2 降水的年变化和降水的季节分配表7、武汉地区(19712000累年)月、季平均降水分配月份345678910111212年总量平95.13116422519011179.92.51.26.43.58.126均0.1.2.0.3.74080478. 7降水量平390.3527. 0223.3128.2均季总量各30. 8%41.5%17. 6%10. 1%季占全年百分比图5、逐月降水量直方图由图5可以看出1月至6月武汉的降水量是逐渐增加的,6、7月武汉降水量大,是因为武
17、汉在6、7月间长出现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梅雨长约一个月。梅雨是西太平洋副热带 高压西北侧雨带北上至江淮流域,并在这一带停滞、徘徊的结果。8月以后,受副热带高压 的影响,降水量逐渐减少。3.3 降水变率降水变率,体现了一个地区降水情况的稳定性。各月相对平均变率(D)计算方法y xz-x iD =xlOO%nX5(筋为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 n表7、月平均相对变率月份 1234567 8 910 11 12月平 均相 对变 率46 53.50 37. 70 41. 10 32.90% % % %656142. 30%. 8%0%63 61 64 68.9 . 9 . 8 . 10% 0% 0% 0%
18、图6、逐月降水变率折线图由图6武汉逐月降水变率折线图可以看出武汉地区月降水量变化显着,基本都在30%以 上,这说明武汉降水不稳定。4. 3干燥度一定时间内的水面可能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的比值,叫做干燥度,用K表示。计算方其中w°为一段时间内的水面可能蒸发量,R为同期降水量。Wo约为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的0. 16倍。农业上可将干燥度划分为:K< 1.0湿润;1.0WKV1.5半湿润1.5WKV4.0半湿润;4.0WK干旱经计算得出武汉K二0.6,属于湿润气候。五、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农业气候生产潜力是以气候条件来估算的农业生产潜力,即在当地光、热、水等气候 资源条件下,假设作物品种、
19、群体结构、土壤肥力和栽培技术都处于最适状态时,单位面 积可能达到的最高产量。5. 1光合生产潜力当温度、水分、二氧化碳、养分、群体结构等得到满足或处于最适状况下,单位面积 单位时间内,由当地太阳辐射所决定的产量上限为光合生产潜力(YJ o6. 2光温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是指在二氧化碳、水分、养分、群体结构等得到满足或处于最适状态下,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由当地太阳辐射和温度所确定的产量上限。-=X /(/) = 0.375 "。/(kg/ha)5. 3气候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是指土壤养分、二氧化碳、群体结构等得到满足或处于最适状态下,单 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由当地太阳辐射、温度和水分等气候因子所确定的产量上限。X =0.375 宁里号(kg/ha)表8、武汉地区农业气候生产潜力表(kg/ha)月份光合生产潜光温生产气候生产潜由于力潜力力武汉地区降水丰富,4139654072. 24072. 2所以h(w)=lo 根516499. 276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KTV联盟商家绿色环保设施共建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安全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合同参考
- 二零二五年度商铺租赁与智能家居系统合同
- 2025版环保技术创新合作项目合同范本集
- 2025版教育用品购销合作框架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搬家运输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办公室文员岗位工作职责与权益合同范本
- 2025版高速公路桥梁包工建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设备实习生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业外卖配送劳务派遣协议
- 煤矿在用安全设备检测检验制度
- GB/T 3579-2006自行车链条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 GB/T 24632.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圆度第2部分:规范操作集
- GB/T 20428-2006岩石平板
- GB/T 11363-1989钎焊接头强度试验方法
- 内调焦准距式望远系统光学设计2022年
- 核磁共振的发展史课件
- 切纸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 国家开放大学2022秋法理学形考1-4参考答案
- 医院管理学考试(复习题)
-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件(全)全书教学教程完整版电子教案最全幻灯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