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 砌体结构房屋一、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一)适用范围(二)结构布置1. 平、立面布置要规则2. 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控制 高度:涵义,起算点 层数和高度要求(抗震规范7.1.2条),层高(抗震规范第 7.1.3条),总高度与总宽度比(抗震规范7.1.4条)砌体结构房屋一般规定3. 抗震横墙间距(抗震规范7.1.5条)4. 房屋中砌体墙段的局部尺寸限值(抗震规范表7.1.6) (1)承重窗间墙的最小宽度 (2)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3)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4)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5)无锚固女儿墙(非出入口处)最大高度砌体结构房屋
2、一般规定(三)抗震计算要点 地震作用及其效应计算(抗震规范7.2.1条)(1)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2)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简 化计算,但应考虑一系列的地震作用效应调整。(3)多层多排内框架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简化计算时,顶层需附加20%总地震作用的集中地震作用,其余80%按倒三角形分布。砌体结构房屋一般规定2.楼层地震剪力在墙段间的分配(抗震规范7.2.3条) 按墙段层间等效侧移刚度计算。同时考虑楼盖水平刚度的影响。 (1)砌体墙段层间等效侧向刚度K无构造柱墙段的层间等效侧移刚度 按墙段高度比值 分三种情况考虑。墙段高度比 , 为层高, 为墙段长度。 1) 时,只考
3、虑墙段的剪切变形时,同时考虑弯曲和剪切变形时,不考虑该墙段的侧移刚度,取 2) 时,同时考虑弯曲和剪切变形 3) 时,不考虑该墙段的测移刚度,取 。,h bhb13sEtKK1433bsEtKK40K 砌体结构房屋一般规定小开洞墙片(开洞率 )可按毛墙面计算刚度,但乘以洞口影响系数。大开洞墙片 墙段宜按门窗洞口划分。若窗洞高度大于层高50%时,按门洞对待。对门窗洞边的小墙段,墙段的高宽比指洞净高与洞侧墙宽之比。 0.3砌体结构房屋一般规定 当仅有窗洞且各洞口的标高相同时(例如图4-2),墙体的侧移刚度由1,2,3类墙肢的侧移刚度构成, 。整片墙的层间等效侧移刚度:*侧移刚度 与侧移柔度 是倒数
4、关系。12312312311111KKKKK砌体结构房屋一般规定 当有门窗洞且门窗顶、窗台标高相同时,等效侧移刚度12314231111111KKKKK砌体结构房屋一般规定有构造柱墙体(或嵌砌于构造框架的墙体)的层间等效侧移刚度 其中, 的取值为: 当 时, 当 时, 当 时,可不考虑有构造柱墙段的侧移刚度。0gwGAKHw1H B 10wgAA14H B0211112wGAHEI4H B 砌体结构房屋一般规定(2) 楼层地震剪力 在抗震横墙间的分配(结合抗震规范3.6.4条) 在各墙片上的分配 1) 刚性楼盖房屋 2)柔性楼盖房屋木楼、屋盖房屋 从属面积概念 iViVimimiiKVVKim
5、imiiGVVG砌体结构房屋一般规定3)中等刚性楼盖房屋预制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房屋 在第m片墙各墙段上的分配 按层间等效侧移刚度分配(3)纵向楼层地震剪力的分配12imimimiiiKGVVKGimrimrimimKVVKimV砌体结构房屋一般规定3. 墙体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1)验算截面(2)各类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抗震规范7.2.7条,砌体规范10.2.3条)(3)普通砖、多孔砖墙体抗震受剪承载力(抗震规范7.2.8条,砌体规范10.2.1条)一般情况应按下式验算:vENvffvEREVfA砌体结构房屋一般规定当按验算不满足要求时,可计入设置于墙段中部、截面不小于24
6、0mm240mm且间距不大于4m的构造柱对受剪承载力的提高作用(砌体规范10.3.2条)(4)水平配筋普通砖、多孔砖墙体抗震受剪承载力(砌体规范10.3.1条)(5)小砌块墙体抗震受剪承载力(砌体规范10.2.2条) 同时设置芯柱和构造柱时,构造柱截面可作为芯柱截面,构造柱钢筋可作为芯柱钢筋考虑。10.08cvEctcysREVfAAf Af A1vEsysREVfAf A10.30.05vEctcysREVfAf Af A砌体结构房屋多层砌体房屋(一)结构体系和布置(抗震规范第7.1.7条)1. 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2. 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
7、向应上下贯通;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3.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装配式楼盖4. 防震缝的设置要求5.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抗震规范第7.1.7条)。6. 烟道、风道、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当墙体被削弱时,应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及出屋面烟囱。7. 不应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砌体结构房屋多层砌体房屋(二)抗震计算要点1. 地震作用计算 按底部剪力法计算maxEkeqFG11,2,.iiiEknjjjG HFFinG H0.85eqiGG砌体结构房屋多层砌体房屋2. 楼层地震剪力(1)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第 楼层剪力 (2)突出屋面的
8、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不应向下传递,但对与该突出部分相连的构件应予计入。(3)地震扭转反应的考虑 两个边榀的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短边榀应乘以1.15,长边榀乘以1.05。当扭转刚度较小时,增大系数宜不小于1.3。 iEkiVnjjEkiFV1砌体结构房屋多层砌体房屋(4)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5)楼层地震剪力设计值3.抗震截面验算nEkijj iVGiEhEkiVV砌体结构房屋多层砌体房屋(三)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抗震构造措施1.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1)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 主要作用是对墙体的约束作用,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能防止开裂
9、后砖的散落、避免墙体倒塌; 对提高砌体受剪承载力的有限作用 应当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以及容易发生应力集中的部位。(2)设置部位(抗震规范第7.3.1条) 设置部位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容易损坏的部位。二是隔开间布置,根据烈度和层数区别对待。三是每开间布置,当层数较多时适当增加构造柱。对于较长的纵、横墙,需用构造柱加强对墙体的约束、增强其抗倒塌能力。 抗震规范第7.3.2条规定了房屋总高度和层数接近限值时,纵、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3)构造要求(抗震规范第7.3.2条)砌体结构房屋多层砌体房屋2.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1)钢筋混凝土圈梁功能 增强房屋的整体性。 作为楼(屋)盖的边缘构件,
10、提高了楼盖 的水平刚度。 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 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陷对房屋的影响。 (2)设置要求(抗震规范第7.3.3条) (3)构造要求(抗震规范第7.3.4条)砌体结构房屋多层砌体房屋3. 楼、屋盖(抗震规范第7.3.5条)4. 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抗震规范第7.3.6条)5. 外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的拉结钢筋(抗震规范第7.3.7条)6. 楼梯间(抗震规范第7.3.8条)7. 坡屋顶房屋构造(抗震规范第7.3.9条)8. 门窗洞处过梁(抗震规范第7.3.10条)9. 预制阳台应与圈梁和楼板的现浇板带可靠连接(抗震规范第7.3.11条)。10. 后砌的非承重砌体隔墙应符合非结
11、构构件设计的有关规定(抗震规范第7.3.12条)。11. 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抗震规范第7.3.13条)。12. 横墙较少的多层普通砖、多孔砖住宅楼总高度和层数接近或达到规定限值时的加强措施(抗震规范第7.3.14条)。砌体结构房屋多层砌体房屋(四)多层砌块房屋抗震构造措施1. 芯柱(1)设置要求(抗震规范第7.4.1条)。(2)构造(抗震规范第7.4.2条)。2. 用于代替芯柱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构造(抗震规范第7.4.3条)3. 小砌块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要求(抗震规范第7.4.4条)4. 墙体交接处或芯柱与墙体连接处设置拉结钢筋网片的构造(抗震规范第7.4.5条)。5. 沿纵横墙设置
12、通长的水平现浇钢筋混凝土带的要求(抗震规范第7.4.6条)。6. 其他抗震构造措施要求(楼盖、屋盖、楼梯间、门窗过梁和基础等)与多层砖砌体房屋的要求相同。三、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结合砌体规范10.5墙梁)(一)结构布置(抗震规范第7.1.8条) (二)抗震计算要点(三)抗震构造措施三(一)结构布置1. 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者抗震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者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2. 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一定数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超过抗
13、震规范表匀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超过抗震规范表7.1.5的要求。的要求。6,7度区且总层数不超过五度区且总层数不超过五层的底层框架层的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允许采用嵌抗震墙房屋,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其余情况应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其余情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三(一)结构布置3.底部框架-抗震墙与上层砌体结构侧移刚度比的控制(1)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 在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比 值,6、7度区不应大于2.5,8度区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 第二层与底层的侧向刚度比 :(2)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 底部框架-
14、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应接近。6、7度区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的比值( )不应大于2.0,8度区不应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0。1k1k2211mwkcfcwmwKKKKKK2k332222mwkcfcwKKKKK三(一)结构布置(3)底部构件侧移刚度的计算 上层砌体结构中一片构造框架约束砌体墙单侧移刚度 计算,即本节一、(二)4.中所述之 ; 一榀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侧移刚度 一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侧移刚度 一片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侧移刚度 墙柱并联体侧移刚度mwK0K312cccfEIKh312cccE IKh311.23cwccwccwKhhG AE Ifw
15、cfmwKKK三(一)结构布置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下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补充规定:5. 应在框架柱上方及纵、横向承重墙交接处的墙体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6. 托梁处应采用现浇混凝土楼盖,并应在托梁和上一层墙体顶面处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其余各层楼盖可以采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楼盖,但是应沿纵、横向承重墙上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 三(二)抗震计算要点1.地震作用 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maxeqeqFG11,2,.iiiEknjjjG HFFinG H0.85eqiGG三(二)抗震计算要点2. 楼层地震剪力(1)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第i楼层剪力(2)突出屋面
16、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3)房屋底层或底部两层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均应予以调整,即乘以增大系数 (抗震规范第(抗震规范第7.2.4条)条) 对底层框架对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底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抗震墙房屋,底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允许根据第二层与底层侧向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允许根据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比值的大小在刚度比值的大小在1.21.5范围内选用。范围内选用。 对底部两层框架对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底层和第二层的纵向和横抗震墙房屋,底层和第二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亦均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允许根据向地震剪力设计值亦均应乘以增
17、大系数,其值应允许根据侧向刚度比值的大小在侧向刚度比值的大小在1.21.5范围内选用。范围内选用。EkiVnEkijj iVFE11,2nEkiaEEkiEiiVVFi1.21.5Ek三(二)抗震计算要点(4)地震扭转反应的考虑 两个边榀的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短边榀应乘以1.15,长边榀乘以1.05。当扭转刚度较小时,增大系数宜不小于1.3。(5)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抗震规范第5.2.5条)(6)地震剪力设计值nEkijj iVGiaEhEkiaV三(二)抗震计算要点3. 底层或底部两层房屋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底层或底部两层房屋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全部由该方向的抗震墙承担,并按抗震力
18、全部由该方向的抗震墙承担,并按抗震墙侧移刚度的比例分配(抗震规范第墙侧移刚度的比例分配(抗震规范第7.2.4条)条)(1) 一片混凝土抗震墙承担的水平地震剪力 一片嵌砌于框架的砌体抗震墙承担的水平地震剪力cwV1,2cwicwiiacwimwiKVViKK1,2mwimwiiacwimwiKVViKK三(二)抗震计算要点4. 底部框架柱的地震剪力 (1)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框架柱 (2)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框架柱 抗震墙之间的分配原则是 1)底部两层地震剪力设计值全部由纵、横向的抗 震墙承担; 2)在规则的底部框架-抗震砖墙房屋中,底层两层中任一层框架(全部框架柱)按框架和抗震墙协调工作
19、分析的水平地震剪力,不宜小于该方向总地震剪力的20%和框架部分各层按协调工作分析的地震剪力最大值的1.5倍二者的较小者(抗震规范第6.2.13条)。1,20.3cciiaccwKVViKKamwcwcccVKKKKV10.20.3三(二)抗震计算要点5. 上层水平地震作用引起的倾覆力矩及其分配(砌体规范10.5.5条) (1)由上部楼层地震剪力引起的倾覆力矩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 ovM12noviiiMF HH23noviiiMF HH三(二)抗震计算要点 (2)楼层倾覆力矩 在底部抗震墙和框架中的分配 全部底层框架承担的倾覆力矩不宜小于该方向总倾覆力矩的20%。
20、ovMfcfovcfcwmwKMMKKKcwcwovcfcwmwKMMKKKmwmwovcfcwmwKMMKKK三(二)抗震计算要点 (3)地震倾覆力矩引起的底层框架柱附加轴力(抗震规范7.2.5-1,2条,砌体规范10.5.5条)ovM2fiEiiiiM xNAAx 三(二)抗震计算要点6. 计算底部框架由地震剪力产生的柱端弯矩时,可取柱的反弯点距柱底为0.55倍柱高。7.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钢筋混凝土托梁的地震组合内力计算。详见框支墙房屋。8. 房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的抗震等级,6,7,8度可分别按三级、二级、一级采用。9. 框支墙梁上部计算高度范围内墙体的截面抗震承载力计算,应在公
21、式右边(抗力)乘以降低系数0.9。三(二)抗震计算要点10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中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砌体抗震墙(构造要求应符合抗震规范的规定)和框架柱的抗震验算。 (1) 砖抗震墙引起的框架柱附加轴向力和附加剪力(抗震规范7.1.8-2条) (2) 嵌砌于框架之间的普通砖抗震墙及两端框架柱的抗震受剪承载力011ulycycvEwoREcREwVMMHfAfwfNV HlfwVV三(三)抗震构造措施1.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规范7.5.1条)2. 上部抗震墙的中心线宜于底部的框架梁、抗震墙的轴线相重合;构造柱宜于与框架柱上下贯通(抗震规范7.5.2条)3.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楼盖(抗震规范7
22、.5.3条)4.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钢筋混凝土托墙梁截面和构造(抗震规范7.5.4条,砌体规范10.5.10条)5. 底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构造(抗震规范7.5.5条)6.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底层采用普通砖抗震墙时的构造(抗震规范7.5.6条)7. 材料强度等级8. 其他抗震构造措施要求同多层砖砌体房屋。 四、多层多排柱内框架房屋(一)结构布置(抗震规范7.1.9条)(二)抗震计算要点(三)抗震构造措施四(一)结构布置1. 房屋宜采用矩形平面,立面宜规则。楼梯间横墙宜贯通房屋全宽。2. 7度区横墙间距大于18m时或8度区横墙间距大于15m时,外纵墙的窗间墙宜设置组合柱。3. 多排柱内框
23、架房屋的抗震墙下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4. 房屋中砌体墙段的局部尺寸限值。四(二)抗震计算要点1. 水平地震作用 采用底部剪力法。水平地震作用影响系数取最大值。 0.85eqiGGEkmaxeqFG四(二)抗震计算要点 沿房屋横向或纵向第 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 顶层的楼层地震作用标准值 : iiF10.81,2,.1iiiEknjjjG HFFinG HnF10.20.8nnnEknjjjG HFFG H四(二)抗震计算要点2. 地震剪力 (1)各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 (2)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 效应 (3)地震扭转反应的考虑 (4)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
24、 (5)第 层楼层地震剪力设计值1nEkiini iVFFnEkijj iVGiEhEkiVVi四(二)抗震计算要点3. 楼层纵向、横向设计地震剪力,全部由该方向的砌体墙承担。设计地震剪力在各道砌体墙和各片墙段间的分配,按多层砌体房屋的方法计算。4. 房屋内框架(各柱)承担的地震剪力设计值(抗震规范7.2.6条)5. 房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的抗震等级6. 外墙砖柱的抗震验算(1)地震组合轴向力设计值的偏心距,不宜超过0.9倍截面形心到轴向力所在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可采用0.9。(2)组合砖柱的配筋应按计算确定,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可采用0.85。12cciibsVVn n
25、 RERE四(三)抗震构造措施1.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规范7.6.1条)2. 楼、屋盖3. 多排柱内框架梁4. 其他抗震构造措施要求同多层砖砌体房屋。五、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房屋(一)一般规定(二)抗震计算要点(三)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承载力(四)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连梁承载力(五)抗震构造措施五(一)一般规定1. 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砌体规范表10.1.2)2. 平面和立面结构布置五(二)抗震计算要点1.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计算方法2.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砌体规范表10.1.3)3.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五(三)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承载力
26、1.正截面承载力(砌体规范10.4.1条) 可能为偏心受压构件,也可能为偏心受拉构件。公式右边应除以抗震调整系数 (0.85)。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1)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设计值 (砌体规范10.4.2条) 应按规定调整(底部加强区的高度为 ,并不小于底部两层高度, 为房屋高度):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REwV6HH1.6wVV1.4wVV1.2wVV1.0wVV五(三)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承载力(2)剪力墙截面要求(砌体规范10.4.3条) 剪跨比大于2时 剪跨比小于或等于2时 (3) 偏心受压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斜截面承载力(砌体规范10.4.4条)10.2wgREVf bh10.15
27、wgREVf bh00110.480.100.720.5wshwvgyhREAAVf bhNfhAs0MVh五(三)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承载力(4)偏心受拉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斜截面承载力(砌体规范10.4.5条) 当 时,取 RE00110.480.100.720.5wshwvgyhREAAVf bhNfhAs00.480.170wvgAf bhNA00.480.170wvgAf bhNA五(四)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连梁承载力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砌体规范10.4.6条)(1)计算时应除以相应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2)当连梁跨高比大于2.5时,宜采用混凝土连梁。(3)当采用配筋砌块砌体连梁时
28、,应采用相应的计算参数和指标。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1)剪力设计值(砌体规范10.4.7条) 剪力增大系数 :一级1.3,二级1.2,三级1.1。(2)截面要求(砌体规范10.4.8条) 当跨高比大于2.5时, 剪跨比小于或等于2.5时 RElrbbbvGbnMMVVlv010.2bgREVf bh010.15bgREVf bh五(四)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连梁承载力(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砌体规范10.4.9条) 跨高比小于或等于2.5时 跨高比大于2.5时0010.560.7svbvgyvREAVf bhfhs0010.640.8svbvgyvREAVf bhfhs五(五)抗震构造措施1. 剪
29、力墙厚度(砌体规范第10.4.10条)。2. 受力钢筋的锚固和接头(砌体规范第10.1.7条)。3. 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构造(砌体规范第10.4.11条)。4. 剪力墙边缘构件构造(砌体规范第10.4.12条)。5.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水平分布钢筋(网片)设置、两端的固定(砌体规范第10.4.14条)。6.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连梁的构造(砌体规范第10.4.15条)。7. 配筋砌块砌体柱(砌体规范第10.4.16条)。8. 楼、屋盖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时,也可采用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屋盖处的圈梁设置要求(砌体规范第10.4.19条)。9. 基础与剪力墙结合处受力
30、钢筋的连接(砌体规范第10.4.20条)。六、框支墙梁房屋(结合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一)抗震结构布置(二)抗震计算要点(三)截面抗震验算(四)抗震构造措施六(三)截面抗震验算1.重力荷载代表值及其效应 (1)重力荷载代表值 包括托梁顶面的 , 和墙梁顶面的 ,应取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抗震规范5.1.3条),不得另行折减。 (2)由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框支墙梁内力(砌体规范10.5.6条) 应按砌体结构规范中有关墙梁非抗震设计的规定计算。沿纵向可近似按连续墙梁计算,但托梁弯矩系数 、剪力系数 应予以增大:一级抗震等级时,取为1.10;二级抗震等级时,取为1.05;三级抗震等级时,取为1.0。1EQ1EF2EQMV六(三)截面抗震验算2. 框架柱抗震承载力验算(1)正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 框架柱弯矩设计值 和轴力设计值 由托梁顶面重力荷载代表值 ,和 、墙梁顶面重力荷载代表值 、框架柱承担的地震剪力 等引起,在轴力设计值 中同时要组合由倾覆力矩 引起的柱附加轴力 。 和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还应乘以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对柱上端,一级抗震等级时取1.4,二级取1.2,三级取1.1;对柱下端,一级取1.5,二级取1.25,三级取1.15。 框架柱按偏压或偏拉构件验算正截面抗震承载力。cEMcEN1EQ1EF2EQCVcENfMENcEMcEN12CECECE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 高端医药制剂项目运营管理手册(模板范文)
- 2024年足球比赛规则及其裁判应用试题及答案
- 游泳救生员常见技能检查试题
- 模具设计评估与优化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篮球裁判员判决依据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模具设计师资格考试备考技巧试题及答案
- 农作物种子繁育的科技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作物种子繁育员考试资料及试题答案
- 游泳救生员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与试题及答案
- 青马工程笔试试题及答案
- 豆粕交易合同协议
- 边缘计算与5G融合技术研究-全面剖析
-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同步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飞机的纵向静稳定性飞行原理课件
- 电子化采购招投标平台系统建设项目解决方案
- 学术交流英语(学术写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面试无机化学研究前沿ppt课件
-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矿床开拓方法设计(完整版)
- 基于PLC的地铁排水控制系统优秀95分毕业设计
- 接空冷冷却塔设备及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