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第二课时区域地理地图_第1页
第一讲第二课时区域地理地图_第2页
第一讲第二课时区域地理地图_第3页
第一讲第二课时区域地理地图_第4页
第一讲第二课时区域地理地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讲第一讲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图(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二、地图二、地图( (一一) )方向方向1.1.普通地图普通地图( (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2.有指向标地图有指向标地图: : 依指向标定方向依指向标定方向, ,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3.3.有经纬网的地图有经纬网的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因为经线是半圆,南北极分别是地球上最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因为经线是半圆,南北极分别是地球上最北和最南的地方,所以在经线上沿着同一个方向是不可能回到出发北和最南的地方,所以在经线上沿着同一个方向是不可能回

2、到出发点的。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纬线是个圆,故地球上无最东和最西点的。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纬线是个圆,故地球上无最东和最西的地方。的地方。(二)地图的三要素:(二)地图的三要素: 、 、图例和注记。、图例和注记。YOUR SITE HERE图中河流自图中河流自_向向_流。流。规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两地之间经度规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两地之间经度180180,前面是东,后,前面是东,后面是西面是西0 018090W90EABDC C例例1:右下图中,右下图中,A在在B的的西边西边D D在在C C的的东边东边C在在B的的东边东边D D在在A A的的西边西边两地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两地不

3、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 ,则方向的判断方法如下则方向的判断方法如下: :A.A.同一幅图上同一幅图上, ,如右图所示如右图所示: :0180CANSDEA A在在C C的的 方向方向 东北东北D D在在E E的的 方向方向西北西北B.B.两地位于不同的图上两地位于不同的图上, ,把经纬度读出把经纬度读出来再加以判断来再加以判断, ,如右图所示如右图所示: :0180B BA A在在B B的的 方向方向正北正北E E在在C C的的 方向方向西南西南A A在在E E的的 方向方向西北西北B B在在C C的的 方向方向东南东南YOUR SITE HERE1 1、图、图3 3中的四幅图均表示中

4、的四幅图均表示A A在在B B的什么方向上,其中排列的什么方向上,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顺序正确的是A A西北西北 东北东北 西南西南 西北西北B B西北西北 西北西北 西南西南 东北东北C C西南西南 东北东北 西北西北 西北西北D D东北东北 西北西北 西北西北 西南西南 二二. .比例尺比例尺1.1.计算:计算:比例尺比例尺= =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实地距离( (单位统一单位统一) ) cmkm,后面去掉五个,后面去掉五个0;km cm,后面加上五个,后面加上五个02.2.表示方表示方法及其相法及其相互转化互转化数字式数字式:1:1:500000500000文字式文字式: :图上图上1

5、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km5km线段式线段式: ::0 05km5km3.3.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_例例1、下列各种不同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下列各种不同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 A、1:4000000 B、图上距离、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厘米表示实地距离30千米千米 C、 50 0 50千米千米 D、1:2000000YOUR SITE HERE 下下列四图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列四图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_A A、ABCD BABCD B、CDBACDBAC C、ABDC DAB

6、DC D、BADCBADCC4.4.比例尺大小与地图的详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图幅大小相同时: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但表示的内,但表示的内容越容越,精确度越,精确度越;比例尺越小,则图上所表示的;比例尺越小,则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实地范围,内容越,内容越,精确度越,精确度越。实地范围相同时: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内容越,内容越;比例尺越小,;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图幅面积,内容越,内容越。规律: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等;小

7、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图、军事图、旅游图等。越小越小详细详细高高越大越大简单简单低低大大详细详细小小简单简单小小大大 注意:注意:比例尺的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不是分母(分比例尺的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不是分母(分子)的大小子)的大小 下面三幅图,比例尺最大的是下面三幅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最小的是 。 实地范围最大的是实地范围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最小的是 。 内容最详细是内容最详细是 ,最简略的是,最简略的是 。 4.4.比例尺的大小与图幅详略的关系比例尺的大小与图幅详略的关系(2)(2)比例尺的缩放

8、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了)比例尺放大(了)N 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1+N););比例尺放大到比例尺放大到N 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N; 比例尺扩大到比例尺扩大到N N倍,图幅将扩大到比例尺倍数的平方倍;倍,图幅将扩大到比例尺倍数的平方倍;原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缩小到1/N1/N倍,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倍,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1/N););原比例尺缩小(了)原比例尺缩小(了)1/N1/N倍,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倍,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1-1/N) 比例尺

9、缩小到比例尺缩小到1/N1/N倍,图幅将缩小到比例尺倍数的平方倍;倍,图幅将缩小到比例尺倍数的平方倍;YOUR SITE HERE例例4:将:将1:12000 000的地图比例尺放的地图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大到原图的4倍,放大后新图的比例倍,放大后新图的比例尺是尺是 1:48 000 000 B. 1:3000 000C. 1:6000 000 D. 图上图上1cm代表实代表实地地400km5.5.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的选择: : 军用地图必须详尽军用地图必须详尽, ,用大比例尺用大比例尺; ;学校平面图用学校平面图用大比例尺大比例尺 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用小比例尺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用小比例尺三三.

10、 .图例和注记图例和注记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如代表国界、首都的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如代表国界、首都的符号。符号。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等。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等。思考题思考题1:请问我们通常在旅游、行军、作战时要:请问我们通常在旅游、行军、作战时要选用什么地图?选用什么地图? 思考题思考题2:绘制中国地图、制作地球仪时多选用:绘制中国地图、制作地球仪时多选用什么地图?什么地图? (大比例尺大比例尺)(小比例尺小比例尺)例题例题3:有四幅省区地理挂图,图幅大小相同,现:有四幅省区地理挂图,图幅大小相同,现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

11、确的是A 陕西、山东、内蒙古、台湾陕西、山东、内蒙古、台湾B 台湾、山东、陕西、内蒙古台湾、山东、陕西、内蒙古C 内蒙古、陕西、山东、台湾内蒙古、陕西、山东、台湾D 山东、台湾、内蒙古、陕西山东、台湾、内蒙古、陕西练习、将练习、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图比例尺为、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倍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厘米,在新图上长上长20厘米厘米D 1、在

12、一张长、在一张长120cm,宽,宽100cm的图纸上绘一幅中国政区全的图纸上绘一幅中国政区全国(我国南北距离约为国(我国南北距离约为5500km,东西距离约为,东西距离约为5200km),四周各留,四周各留5cm,合适的比例尺是,合适的比例尺是 A1:1 000 000 B1:3 000 000 C1:6 000 000 D1: 000 000 2、某经济开发区面积为、某经济开发区面积为10km2,在,在1:10 000的地图上,的地图上,该开发区的面积为该开发区的面积为 A100 cm2 B500 cm2 C1 000 cm2 D2 000cm2 3、在绘有实地范围相同的某镇规划图的两幅地图

13、中,甲、在绘有实地范围相同的某镇规划图的两幅地图中,甲图比例尺为乙图的图比例尺为乙图的2倍,则甲图幅为乙图的倍,则甲图幅为乙图的 A1/4倍倍 B1/2倍倍 C2倍倍 D4倍倍 CDC根据图根据图9 9中甲、乙、丙、丁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中甲、乙、丙、丁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4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约为( ) A11000万万分之一分之一 B110000万万分之分之一一 C 5000万万分之一分之一 D15000万万分之一分之一 A乙、丁两地地方时相同乙、丁两地地方时相同 B甲、丙两地昼夜长短相同甲、丙两地昼夜长短相

14、同图图95图中四地图中四地( )C乙、丁两地正午太乙、丁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阳高度相同 D甲、丙两地日出、甲、丙两地日出、日落时间相同日落时间相同AC6.6.在一张地图上,同在赤道上地方时相差在一张地图上,同在赤道上地方时相差1小时的甲、乙小时的甲、乙两地,图上距离为两地,图上距离为33.3厘米,则此图的比例尺为()厘米,则此图的比例尺为()A.1A.1 5 000 000B.1 10 000 000C.1C.1 1 000 000D.1 500 0007.7.某地球仪的直径是某地球仪的直径是30厘米,量得该地球仪上甲、乙两地厘米,量得该地球仪上甲、乙两地相距相距3厘米,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1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A.316A.316千米千米 B.637千米千米C.1 274C.1 274千米千米D.3 167千米千米AC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海平面海平面A ABH HB BH HA AHAB海拔海拔: :相对高度可能超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可能超过海拔高度, ,如珠峰与艾丁湖湖面如珠峰与艾丁湖湖面一一. .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 某地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某地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右图中的右图中的HAHA和和H HB B相对高度相对高度: :某地与另一地之间的垂直距离某地与另一地之间的垂直距离, ,如图中的如图中的H HABAB500m1000m500m1500m例

16、题例题1:上图中,:上图中,A点的海拔是点的海拔是_,B点的海拔是点的海拔是_,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B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A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1500米米500米米1000米米1000米米2000米米3、地形图的分类、地形图的分类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二二. .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等高线:绘绘制制原原理理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叫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叫等高距,同一幅图中等高距都相等同一幅图中等高距都相等一一. .等高线等高线1. 1.与等高线相关的几个概

17、念与等高线相关的几个概念(1)(1)示坡线:示坡线: 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直于等高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坡度降低低的方向。的方向。(2)(2)几条特殊的等高线与地貌几条特殊的等高线与地貌200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5005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和缓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和缓 500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米以上,等高线密集,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丘陵地形;丘陵地形;山地

18、地形;山地地形;高原地形高原地形平原地形;平原地形;v(3)基本特征:)基本特征:v同线等高同线等高v等高距全图一样等高距全图一样(同图等距同图等距)v等高线为闭合曲线等高线为闭合曲线v两条等高线决不相交,重合为陡崖两条等高线决不相交,重合为陡崖v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v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v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3 3、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题的计算、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题的计算读两点的海拔,计算相对高度。读两点的海拔,计算相对高度。两点均在等高线上:相对高度两点均在等高线上:相对高度= =两点的海拔之两点的海拔之差差两点不在等高线上:两点不在等高线上:任意两点的相对高度:任意两点的相对高度:(-1) h 相对高度相对高度 (+1) h 图图1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1)R、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800米米 B900米米 C1000米米 D1100米米(2)M、N、P、Q四点中,四点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