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第四章 记忆结构记忆结构 内容纲要 第一节 两种记忆说第二节 感觉记忆第三节 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第四节 加工水平说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掌握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熟悉记忆的结构及其特征熟悉记忆的结构及其特征;了解记忆结构的不同理论之间了解记忆结构的不同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区别和联系。前言:记忆研究的历史 1、二战以前认为只有长时记忆;、二战以前认为只有长时记忆;2、二战后短时记忆概念的提出;、二战后短时记忆概念的提出;3、感觉记忆的提出;、感觉记忆的提出;4、长时记忆的进一步分化:、长时记忆的进一步分化:语义记忆与情景记忆。语义记忆与情景记忆。第一节第一节 两种记
2、忆学说两种记忆学说两种记忆说的内容和核心短时记忆存在的证据一、两种记忆说的内容和核心记忆不是单一的长时记忆,存在长时记忆和短时记记忆不是单一的长时记忆,存在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两种,它们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系忆两种,它们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系. .长时记忆是一个大容量的信息库,又称永久记忆。长时记忆是一个大容量的信息库,又称永久记忆。短时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信息短时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信息在这里可以通过复述的策略进入长时记忆,也有可在这里可以通过复述的策略进入长时记忆,也有可能产生遗忘。能产生遗忘。两种记忆说的核心是承认在长时记两种记忆说的核心是承认在长时记忆以外还存在着
3、短时记忆。忆以外还存在着短时记忆。 初级记忆、次级记忆初级记忆、次级记忆nJames最先提出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概念最先提出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概念,她根据意识经验区分出这两个概念。她根据意识经验区分出这两个概念。nWough和和Norman引用引用James的概念,在的概念,在1965年建立了两种记忆系统模型年建立了两种记忆系统模型,这个模这个模型两种记忆学说的典型代表。型两种记忆学说的典型代表。WaughWaugh 和和 normannorman 初级记忆、次级记忆初级记忆、次级记忆 两种记忆系统模型(Waugh和Norman,1965)初级记忆、次级记忆初级记忆、次级记忆初级记忆次级记忆复述
4、遗忘初级记忆:直接记忆,直接的意识经验,提供感知初级记忆:直接记忆,直接的意识经验,提供感知到事物的忠实图象,离不开当前意识,有暂时性;到事物的忠实图象,离不开当前意识,有暂时性;次级记忆:间接记忆,储存过去的知识经验,有长次级记忆:间接记忆,储存过去的知识经验,有长期性期性.刺激二、短时记忆存在证据 目前有很多证据说明短时记忆存目前有很多证据说明短时记忆存在的真实性,这些依据来自以下两在的真实性,这些依据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个方面:临床和动物实验临床和动物实验,自由回忆实验自由回忆实验1、临床和动物实验 运动员或车祸驾驶员等脑震荡患者,对事故前几秒钟的事情不能回忆,但对之前很长时间可以记忆。受
5、伤后立即回忆就能回忆起受伤前的事故,若间隔5分钟后则回忆失败. 逆向性遗忘: 表明:患者的短时记忆受损,长时记忆完好.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现在过去1、临床和动物实验 对比正常人与遗忘症患者识记回忆: 词汇识记立即回忆 回忆无差异词汇识记30秒后回忆(用心算干扰复述) 回忆有差异实验表明:存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差异. Baddeley等等(1970)对比实验对比实验1、临床和动物实验 研究发现,海马回神经核与短时记忆有关。研究发现,海马回神经核与短时记忆有关。癫痫患者被摘除大脑海马回后,过去记住的东西未癫痫患者被摘除大脑海马回后,过去记住的东西未受损害,但新东西难以记住。受
6、损害,但新东西难以记住。高等动物被摘除大脑海马回后,也出现以上现象高等动物被摘除大脑海马回后,也出现以上现象.表明表明:这些患者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没有进入长时记忆这些患者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没有进入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是分开的。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是分开的。海马回摘除实验海马回摘除实验海马回海马回1、临床和动物实验n笼子、平台、白鼠底部通电(电击休克)n通过多次训练使老鼠形成跳台的避电反应。n然后对老鼠的头部施加电击。n电击后又把老鼠放到笼中,结果老鼠已形成的避电反应又消失了。 老鼠电击实验老鼠电击实验(Jarvik)电电 击击学会呆在台上学会呆在台上电电 击击电休克电休克没学会呆在台上没学会
7、呆在台上,以后还会在地上以后还会在地上电击后间电击后间隔时间短隔时间短电电 击击电休克电休克学会呆在台上学会呆在台上电击后间电击后间隔时间长隔时间长1、临床和动物实验n电休克破坏了对当前事件记忆的生理过程,阻碍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n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存在差异.老鼠电击实验说明的问题老鼠电击实验说明的问题2 2、自由回忆实验、自由回忆实验n短时记忆存在的有力证据来自自由回忆实验。n这种实验形式来源于Ebbinghaus。n实验方法:n 给被试按一定顺序相继呈现若干个音节、字词或其他项目,然后要求被试尽快回忆出已学过的内容,但不必按照原先呈现的顺序回忆。 最后将自由回忆得出的结果与原先呈现
8、的顺序加以对照,就可发现在原来的刺激系列中,不同位置上的刺激的记忆效果。据此作图,可得到系列位置曲线。系列位置曲线图(Murdock,1962)30个常用词个常用词,每次呈现一每次呈现一个词个词,每次呈每次呈现现1秒秒,然后然后自由回忆自由回忆启示启示? ?系列位置效应n词表中间部分的字词回忆成绩较差,而起始词表中间部分的字词回忆成绩较差,而起始部分和结尾部分的字词回忆成绩较优,均高部分和结尾部分的字词回忆成绩较优,均高于中间部分。这种情况称作系列位置效应。于中间部分。这种情况称作系列位置效应。n起始部分的较优的回忆成绩称作首因效应。起始部分的较优的回忆成绩称作首因效应。n结尾部分的较优的回忆
9、成绩称作近因效应。结尾部分的较优的回忆成绩称作近因效应。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近因效应中间成绩中间成绩差的原因差的原因:前摄抑制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倒摄抑制过去对系列位置效应的解释1、系列位置效应 起始-首因效应 结尾-近因效应2、抑制 中间部分既受起始部分干扰(前摄抑制),又受结尾部分干扰(倒摄抑制); 起始部分只受后面部分干扰(倒摄抑制);结尾部分只受前面部分干扰(前摄抑制).系列位置曲线图中的两种记忆n两种记忆说则给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以新的解释,认为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曲线(图4-2)而反映着两种记忆。n曲线的结尾部分反映着短时记忆。n曲线的起始部分和中间部分合组成另一部分,它反
10、映着长时记忆。系列位置曲线图中的两种记忆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短时记忆起始成起始成绩好的绩好的原因原因:得到复得到复述多述多结尾成绩结尾成绩好的原因好的原因:保持在短保持在短时记忆中时记忆中验证系列位置曲线图中的两种记忆验证系列位置曲线图中的两种记忆n验证方法验证方法: : 应用一个因素来改变系列位置曲应用一个因素来改变系列位置曲线的一个部分而不影响另一部分。线的一个部分而不影响另一部分。n两个预测:两个预测:n(1 1)若增加每个刺激的呈现时间,就将增)若增加每个刺激的呈现时间,就将增加复述的时间,使更多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加复述的时间,使更多信息进入长时记忆,但不会对短时记忆产生影响;但不
11、会对短时记忆产生影响;n(2 2)若进行延缓回忆并防止复述,就将损)若进行延缓回忆并防止复述,就将损害短时记忆,但不会影响长时记忆。害短时记忆,但不会影响长时记忆。 验证预测1: Murdock(1962)1秒秒2秒秒初始阶段和中间阶段:2秒优于1秒;结尾阶段:2秒和1秒无差异.实验说明预测1成立.验证预测2: Glanzer等(1966)1秒秒初始阶段和中间阶段:两种回忆成绩接近,均比结尾成绩高,表明有首因效应;结尾阶段:即时回忆优于延缓回忆.表明前者有近因效应而后者没有.即时回忆即时回忆延缓回忆延缓回忆心算心算30S实验表明心算破坏了短时记忆的复述,而对长时记忆无影响.即预测2成立.验证预
12、测2: Glanzer等(1966)1秒秒初始阶段和中间阶段:两种回忆接近;结尾阶段:即时回忆优于延缓回忆.即时回忆即时回忆延缓回忆延缓回忆心算心算30S两种记忆小结 两种记忆在某些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如容量、保持时间和作用。但在其他诸如编码、遗忘原因等方面,两者的差别并不像原先认为的那样大。第二节第二节 感觉记忆感觉记忆图像记忆声像记忆感觉滞留 感觉滞留:当外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感觉像后,虽然刺激作用停止,但感觉象仍可持续极短的时间. 比如看电影将连续出现的静止画面看成运动的.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感觉信息的暂时储存,又名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 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便产生感知觉,当刺
13、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仍按原先的形式保持极短的瞬间,犹如按照原先的样子登记下来了,这种短暂的保持或登记就是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的信息虽然持续的时间极为短暂,但它在刺激作用以外,为进一步的加工提供额外的、更多的时间可能,对知觉活动本身和其他高级认知活动均有重要意义。 感觉记忆的分类n目前关于感觉记忆的研究主要在听觉和视觉通道上进行。n视觉的感觉记忆被称为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n听觉的感觉记忆被称为声象记忆(Echoic Memory)。一、图象记忆一、图象记忆 图像的感觉记忆可以通过部分报告法实验来证实,通过部分报告法,还可以发现图像记忆的某些特性。 Sperling在1960
14、年设计的部分报告法实验,对确认图像的感觉记忆具有重要作用.全部报告法实验全部报告法实验 Whole report nSperling在1960年设计n卡片上有9个字母,分为上、中、下3行n通过速示器以每张50ms的速度显示卡片给被试。n卡片呈现完后要求被试将看到的字母报告出来,越多越好。n被试一般只能报告45个字母。即50%.全部报告法实验全部报告法实验 Whole report n被试正确报告率仅有50%的原因?n被试没有看清全部字母?n被试看到后很快遗忘了?n为了查明这种原因, Sperling创造部分报告法.部分报告法实验部分报告法实验 partial report n实验设计与全部报告
15、法不同在于:不要求被试报告全部字母,三行字母中第一、第二和第三行分别配以高、中、低三个提示音,提前告诉被试这种配对方式。卡片呈现完后,随机播放一个提示音,让被试报告相应行的字母。n结果:被试可以全部报告与提示音匹配行的所有字母,回忆率100%.n表明被试记住了全部字母.CFXPLANTS高音高音嘟嘟低音低音嘟嘟中音中音嘟嘟部分报告法实验部分报告法实验 partial report n理由:既然任何一行的字母几乎都能全部报告出来,那么被试一定记住了全部三行字母。视觉感觉记忆实验用卡片视觉感觉记忆实验用卡片CFXPLANTS高音嘟低音嘟中音嘟50ms无时距无时距实验结论实验结论n两种实验表明,被试
16、看到的字母确实多于报告的字母,但在全部报告实验中,其中一部分字母在被试报告时迅速遗忘。n由此可见,确实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其容量相当大,而信息保持的时间极其短暂。即时回忆和延缓回忆即时回忆和延缓回忆 CFXPLANTS高音高音低音低音中音中音时距为时距为0时距为时距为0时距为时距为0CFXPLANTS高音高音低音低音中音中音有时距有时距有有时距时距有有时距时距即时回忆即时回忆 延缓回忆延缓回忆 延缓回忆实验延缓回忆实验 ACFXCPLABNTSFNTS0.1s0.15s0.30s0.50s1s0s高音高音低音低音中音中音中音中音Sperling于 1960设计四行字母 每行4个系统地改变 时距延
17、缓回忆实验延缓回忆实验 8050实验表明:图像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似乎在0.5s以内,约为300ms 点子实验点子实验 (Erikson等1967) 实验假设: 如果能从前后呈现的两个图片中看到那三个字母, 就说明先呈现的图象(a)仍保留在感觉记忆中,否则就说明先前的感觉信息消失. 那么通过改变两组点子的呈现时间和被试随后对3个字母的确认情况,就可以揭示图像短时记忆的规律.点子实验点子实验 (Erikson等1967)实验结论:被试确认3个字母的概率随点子图呈现时距增加而下降.图像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约为300ms 。图像记忆的特性图像记忆的特性 1、视觉感觉记忆保持时间在0.5s以内,约为300
18、ms。 2、在感觉记忆中存在信息整合现象,其过程是自动进行的,不受意识的控制。 Erikkson和Collins(1967)用随机点阵组合图实验,发现感觉记忆信息的整合现象,而这种现象就是现在常见的闪光融合现象、霓虹灯等现象。 3、感觉记忆的容量相当大,至少为9个字母以上。 通过改变卡片上字母的数量,利用部分报告实验法,发现被试感觉记忆容量最多可达20个字母。 总结n视觉感觉记忆可将感觉信息储存几百毫秒,保持感觉信息的原有编码形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其容量至少为9个项目或更多。n视觉感觉信息常被当做感觉记忆的典型。二、声象记忆二、声象记忆n目前还能够实验证实感觉记忆存在的主要是听觉系统。n听觉
19、的感觉记忆称作声象记忆,四耳人实验(Morary,1965)n在一个房间的四个角上分别放上四个扬声器,让被试处在当中位置,使之可以同时从4个不同声源听到声音并能区分出声源,犹如人长了4个耳朵似的,故名“四耳人”实验。n实验时,从2个-4个声源同时各呈现1-4个字母。n刺激呈现完后让被试报告听到的字母。n实验也分别采用完全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n实验结果也像感觉记忆的一样,部分报告实验成绩优于完全报告实验。表明存在听觉感觉记忆。 四耳人实验(Morary,1965)声音刺激声音刺激呈现后只呈现后只开亮一个开亮一个灯灯, ,哪个灯哪个灯亮被试就亮被试就报告那个报告那个声源传来声源传来的字母的字母1-
20、4个字母个字母三耳人分听实验 (Darwin,1972)B 8 8 F0,1,2,4S1S光条 光条 光条左 中 右三耳人分听实验 (Darwin,1972) 声像记忆有两点不同于图像记忆:容量小(58到9个)作用时间长(4s300ms)54小结n目前已有的一些证据确实表明存在感觉记忆(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n感觉记忆按感觉信息原有形式来贮存,它们是外界刺激的真实的模写或复本。n尽管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十分短暂,但它却为进一步的加工提供了材料和时间。这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的记忆系统所不可缺少的开始阶段。第三节第三节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Atkinson-Shiffrin记忆系统模型
21、Atkinson-Shiffrin记忆系统模型的扩展典型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传统记忆模型的演进Waugh & Norman (1965)n初级记忆(primary memory)暂时性的n次级记忆(secondary memory)永久性的Atkinson & Shiffrin (1968)三储存区模型n感觉储存区(sensory store)n短时储存区(short-term store)n长时储存区(long-term store) 三级加工模型的产生短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长时记忆 信息储存: 信息获得+信息储存: 三级加工模型的产生n两
22、种记忆说: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信息由STM进入lTM,短时记忆既是缓冲器又是加工器。n这种看法深入到记忆的内部结构和信息加工的动态过程,但所指的是信息已进入记忆系统后的情况,人们要先获得信息(通过感知觉)后储存.n完整的记忆系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n由此出现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两种记忆说也就发展为多存贮说。多存贮说或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的核心仍是两种记忆说。一、Atkinson-Shiffrin记忆系统模型n记忆有3种贮存:感觉登记、短时贮存和长时贮存。n记忆是指所要保持的信息,记忆贮存是指保持信息的那些结构成分,即现在所说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n外部输入通过感觉器官进入感
23、觉登记(感觉记忆),信息在这里作短暂整合后有些进入短时记忆,有些马上丧失,也有一些直接进入长时记忆。n短时记忆有两个功能(Atkinson和Shiffrin):(1)作为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缓冲器。n(2)作为信息进入长时贮存的加工器。听觉听觉嗅觉嗅觉味觉味觉触觉触觉信息输入信息输入方式方式信息储存信息储存方式方式短时记忆中的槽道n信息从一个贮存转到另一个贮存,多半受人控制。n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由若干槽道构成。每一个槽道相当于一个信息通道。n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单元分别进入不同的槽道。缓冲器的复述性加工有选择地将槽道中的信息进行复述。被复述的槽道中的信息将进入长时记忆中。而没有被复述的槽道中的
24、信息将被清除出短时贮存区而丧失。n各槽道中的信息保持时间不一样。信息在槽道中保持的时间越长,越有可能进入长时记忆中,也越有可能被来自感觉记忆的新的信息冲挤掉。n相对而言,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才是一个真正的信息贮存库, 但其中的信息也有可能因消退、干扰和强度丧失等原因而产生遗忘。二、模型的扩展 Shiffrin和Atkinson(1969)对他们提出的记忆系统的模型曾加以扩充。对控制过程作了较多的扩展. 记忆系统的模型主体仍由感觉记忆(感觉登记)、短时记忆(短时贮存)和长时记忆(长时贮存)三部分构成,所不同的是,他们加入了控制过程这一内容,认为控制过程对三种贮存过程都起作用。 该模型还有一个值得关注
25、的要点就是它对长时记忆信息的认识。模型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不会消失的,其信息是不消退的自寻地址库。三、典型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n这是目前认知心理学中最流行的关于记忆结构的模型,该模型实际上是Shiffrin和Atkinson模型的简化。n典型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认为: 记忆结构包含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成分。人从环境中接受刺激信息,信息首先进入感觉记忆,经过初级整合后,部分信息进入了短时记忆,信息在这里经过复述可以进入长时记忆。n短时记忆是一个工作记忆区,它不仅可接收到自感觉记忆的信息,而且还以把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进行加工。n复述并不是单纯的机械复述,分简单复述和精细复述
26、。 典型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典型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第四节第四节 加工水平说加工水平说加工水平关于复述加工一致性加工序列加工水平说的产生n对多贮存说(包括三级加工模型)的批评最早来自Craik和Lockhart(1972),n在对多贮存说进行多种质疑之后,Craik等进行许多实验,提出加工水平理论。n三级加工模型基于不同的记忆结构n加工水平说基于信息加工的操作过程.一、加工水平n1.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表浅的感觉分析(物理特征)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语义分析(模式识别和语义加工);n2.记忆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函数;n3.在
27、进行信息加工过程中,加工愈深,所需的时间也愈多,以语义水平的加工需时最多;加工愈深,再认的成绩也愈好。 单词的不随意学习实验浅度加工和深度加工APPLE结构结构语音语音语义语义是大写吗是大写吗?与与ABLE发音的区别发音的区别表示表示”苹果苹果”吗吗?n加工时间与再认成绩是加工深度的函数(Craik和Tulving,1975)二、关于复述n加工水平说强调记忆效果依赖于加工深度,因此它对两种记忆说和多种贮存说所强调的复述作用提出尖锐的批评。n对于多种贮存说关于复述是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重要机制,Craik等人设计了精巧的实验进行验证: 单词复述实验单词复述实验(CraikCraik等,)等,)fatheroilgardengraintablefootballschoolgiraffe复述次复述次复述复述3次次n要求被试记住每一组词表第一个字母为g的最后一个单词n由于被试不知道所看到的词是否是最后一个单词,因此,当后面呈现的单词是不符合要求的单词时,被试便会对该单词进行一次复述,由此构成了复述次数的实验条件。n每一组词呈现之后,要求被试写出刚才看到的所有单词。从而可以考察复述次数与最终回忆正确率的关系。复述次复述次单词复述实验单词复述实验(Cr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