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内啮合圆弧-泛摆线齿轮泵容积效率的设计_第1页
提高内啮合圆弧-泛摆线齿轮泵容积效率的设计_第2页
提高内啮合圆弧-泛摆线齿轮泵容积效率的设计_第3页
提高内啮合圆弧-泛摆线齿轮泵容积效率的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5年第2期液压与气动13提高内啮合圆弧泛摆线齿轮泵容积效率的设计杨元模,黄春英,万曼华Design on Improving the Volume Efficiency of Internal MeshingArc-cycloid Gear PumpYANG Yuan-n)o, HUANG Chun-ying, WAN Man-hua(井冈山学院,江西吉安343000)摘 要:文章根据多年对内啮合関弧泛摆线齿轮泵的设计开发经验,从设计和制造两方血探讨提高容2005年第2期液压与气动15定分别为50%200°的实验结果。稳态偏S < e o实际转处 设定转角-实际转角设定转

2、角4«1216时间a) PlrtM20S 60*4020°0481216 20时间”Sb) PID控制出(动辅助限位一实际转角 仪定转角70-60 50*402010°04812 16 20250200护"00500*048一实际转角 没定转列时间"sc) 50A给定1 12 16 20 时间r/sd) 200°给念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PID控制+气动辅助限位的复合控 制算法,可以在一定和度e范围内实现箱确控制。6结束语针对摆动缸位宜伺服系统采用PID控制时,系统在 期职值附近存在振荡现象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 控制方法,即PI

3、D控制+气动辅助限位的复合控制算 法。该方法消除了系统振荡,加快了系统响应速度,提 高了系统刚度,达到了较高的控制箱度。控制算法简单 方便,容易调节,实用性强。参考文献:1 陆鑫盛.气动新技术讲座一气动伺服定位控制系统J. 液压气动与密封,1999(5).2 徐元昌.流体传动与控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8.3 陈维山,赵杰.机电系统汁算机控制M.哈尔滨:哈尔滨 工业大学出版111.1999.万方数据积效率的途径,以期提高内咽合泵的技术水平。关键词:内啾合;関弧泛摆线齿轮泵:容枳效率中图分类号:TH12文献标识码:B1引言内啮合圆弧.泛摆线齿轮泵(亦称转子机汕泵)与 外啮合渐开线齿轮

4、泵和比,具仃结构紧凑、体枳小,单 位体积排屋人,零件少,成本低廉等显苕特点。内啮合 圜弧泛摆线齿轮泵现C广泛地用作内燃机、汽午润滑 系统的“心脏”,它的性能好坏ri接影响内燃机的可靠 性和耐久性。囚此,设计性能好、效率高的内啮合圜弧 泛摆线齿轮泵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编号:1000-4858( 2005 )02-0013-03一般外啮合齿轮泵均为径向进汕,容积效率较低。 而内啮介圆弧泛摆线齿轮泵的结构形状,决定了它只 能轴向进汕,由于轴向进油,泵高速运转所产生的离心 力不但不会妨碍汕液的充填,相反却帮助和加强了齿 间的油液充填,避免气蚀现象的产生,容枳效率高。从收稿 LI IW: 2004-08

5、-09作者简介:杨元模(1961),男,江西吉安人,副教授,主耍从 审液压技术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油液的填充性来看,内啮合関弧泛摆线齿轮泵较外啮 介泵冇先天的长处C但油槽设计不介理,油液填充不 良,容积效率则会随泵转速上升而呈下降趋势,还会产 生气蚀现象。2提髙内啮合関弧泛摆线齿轮泵容积效率的措施 设计内啮介101孤泛摆线齿轮泵时,泵容积效率的 高低影响泵的体积尺寸,对同输油帚的泵来讲,容积效 率高,泵的体积尺寸就小:容积效率低,泵的体积尺寸 就大。造成容积效率低的原因不外乎两方而:一是髙 压区油液通过泵相对运动件间的间隙返冋到油槽。但 为了保证泵正常地工作,内外齿轮Z间,内外齿轮与泵 体、

6、泵盖Z间,必须仃一定的间隙。虫此,高压区的出 油油槽就仃一部分油液通过间隙返I叫进油槽,这部分 油液的损失是不町避免的。只仃您提高泵的精度将间 隙尽减小,从而将损失油M降低到M低的程度:二 是油液进不去,油液不能填充满泵进油腔的最大体积。 这是造成泵容积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严匝的不但会影 响容积效率,而且高转速时会在泵屮形成气蚀现象,造 成供油帚明显不足,供油泵振动剧烈,且易损坏泵的内 外齿。这种情况一经在内燃机屮出现,轻则烧轴瓦,取 则使帑机报废。因此,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应采取以 下的设计措施。1)设计合理的进油槽影响内啮合関弧泛摆线齿轮泵容积效率的主要 因素是进油槽。此前,我国设计的内啮合

7、圆弧泛摆 线齿轮泵都采用对称形状的进、出油槽(如图1“所 示),主要用于润滑需求最不大的小熨内燃机。由于 其泵齿薄,充油时间短,对泵容积效率影响不明显。 现在许多大屮型内燃机也较卄遍采用内啮合関弧-泛 摆线齿轮泵,这就要求泵供油最大,I人I此泵尺寸也 大,泵齿也厚,油液填满泵进油腔的时间也要更长。 采用对称形状进、出油槽的内啮合関弧泛摆线齿轮 泵髙转速时容积效率明显偏低,若在制造中稍仃误 差,便会出现气蚀现象。为了消除这些不良现彖,原 设计思路是对泵齿形状进行改进,或加大、加厚泵齿 尺寸,但效果都不太好。新设计进油椚的一般原则是:应当保证在齿轮转 动过程,内外齿轮开成最大体枳前,齿间体枳腔始终

8、与 进油槽相通,而目.要尽最延长充填油时间,使齿间体积 腔充满油液。当内外齿轮形成兹人体积时,齿间体枳 腔与进油槽不能相通(如图lb所示)。为提仙辙株枳S油液的充填性能,应按以下儿图1进、出汕槽形状点设计进油ffl,并对出油槽作*11应的改进设计。(1)进油槽要尽虽使油液充填进油腔的时间达到 M长,出油槽要尽量使排油腔在排油结束时也能顺利 地将油液排出(如图lc所示)。其中尺寸a、b、e、f、 L、厶2是根据流体力学和内啮合関弧泛摆线齿轮运 动原理推算并经试验得出。不同系列的泵其尺寸“、 b、e、/是不一样的。(2)进出油槽尺寸I)应人于2倍外齿轮的长半径 «(即 D>2R),

9、以。二2R +(1 2)mm 为宜。(3)进出油槽尺寸“应不大于2倍内齿轮的短半 径 /(即 d <2r)» 以 d = 2r (0 1)mm 为宜。(4)进出油槽的确定。根据流体力学原理,一般 进出油通道截血积应保证进油道速度为2 3 ni/so M 此,设计油槽应确定油槽深度厶(如图2所示。据内啮合関弧一泛摆线齿轮泵的流常公式:Q - sbzti( cm'/s)式屮5内外齿轮形成的故人面枳,cm2/s b齿轮的厚度,cmz内齿轮的齿数n内齿轮的转速为使进出油槽有足够的油液填充齿间,应保证单 位时间内从进油管经油槽流到齿间油腔的流量等于泵 的额定流量。即:Hhc =仙

10、i/HC(cm).油槽深度h =血n/HC(cm)式屮"为油液在油槽甲.的流速,一般取400600图2进出汕榊改进后的机油泵cni/s; H为油槽节流断面的油槽宽。2)增加进油点一双而进油前血C谈到到内啮合関弧泛摆线齿轮泉iUj转速 时仍何高的容积效率。肉而许多设计都是通过人幅度 提高转速来获得人的供油量,同时又可便泵更为紧凑。 但是,当泵转速过高或齿轮厚度A人时,容枳效率也会 下降。其原肉并不是离心力破坏油液的填充,也不是 改进后的进油槽不合理,而是向齿间进腔体积充油时 间太短。因为,齿轮在泵体里转动很快,每个齿间在进 油槽区域的逗留时间有限,而油液填充齿间进油腔需 要一定时间,若

11、填充油液所需时间人于齿间体积在进 油槽区域的逗冊时间,油液來不及填充,齿间便转过进 油槽区域,就会出现油液填充不良,甚至出现仃破坏力 的气蚀现象。但只要增加进油点,将单面轴向进油改 为双面进油,油液填充齿间体枳的时间就增加1倍,容 积效率就不会肉转速过高、齿轮厚度人而减小(如图3 所示)。出油槓进油槽图3双而进油的内啮合圆弧-泛摆线齿轮泵3应用实例我国选用标准的JZX系列内外转子,设il 了 4种 系列的内啮合関弧泛摆线齿轮式机油泵,若采用前述 经改进的油槽结构形状,泵的容积效率提髙明显。以下是选用外转子系列型谱第四档的JZX2535转 子设计的内啮合IM1狐泛摆线齿轮泵的试验结果。(1)原观

12、粮牺槽尺寸设计成图X所示形状,a = b=10 mm, e - f - 6 mm。当机油泵转速为 3400 r/min> 油温80弋,背压0.7 MPa时,容积效率应为0.76:(2)若将进出油槽尺寸改为a = 5 mm,0 = 11 mm, e = 8 nun*/ = 4 nun*其尺寸不变,如图2所不。进油槽 加大了,也延长了充油时间,提髙了容积效率,供油帚 增大。出油槽形状也延长了排油时间,排油时更顺畅, 降低了泵的轴功率;当机油泵转速为3400 r/min,油温80弋,背压0.7 MPa时,容积效率应提髙到0.85。(3)若将单而轴向进油改成双向轴向进油(即从 齿轮两端而同时进油

13、),其结构如图3。由于增加了进 汕点,相対地延长了汕液充項肉间的时间,改善了汕液 填充性能:当机油泵转速为3400 r/min,油温80弋,背压0.7 MPa时,容积效率应提髙到7)= 0.94o(4)将JZX2535与以上3种不同形状和结构的油 槽相配,可测得如图4所示的容积效率特性曲线。从 图4可看出,不同形状结构的油槽对泵容枳效率的 影响。图4容积效率特性曲线100%4结论对进出油槽(特别是进油槽)的形状和结构进行暇 新设计与制造后,内啮合関弧泛摆线齿轮泵的容枳效 率仃了明显的提髙,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已在我国内 燃机屮普遍接受并采用。这对用作汽乍、内燃机润滑 系统心脏的泵是非常暇要的,也为今后设计出体枳小 而输油就人、容枳效率高的内啮合IWI弧泛摆线齿轮泵 提供了依据。参考文献:1 蒋德明.内燃机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2 王明华.内燃机节能F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潘秀明柴油机节能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提高内啮合圆弧-泛摆线齿轮泵容积效率的设计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畅元模. 如存英, 力曼华.YANG YuaiLMO. HUANG Chunying, IAN Manhua 井冈山学院,江西,吉安,343000液压与气动卩STICPKU|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CHINESE HYDRAULICS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