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尿病及其临床合理用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沈芊一、血糖及其相关概念 (一)血糖及其调节 血液中的葡萄糖占绝大多数,血糖必须保持稳定水平。 正常范围:空腹: 3.9-6.1mmol/L ,餐后 2 小时: 3.9-7.8mmol/L 。 (幻灯片 4-12 )图表所示,血糖的来源主要是食物、肝糖原及非糖物质;血糖的去路主要是转化为能量、肝糖原、脂肪及氨基酸。 糖类、脂肪、蛋白质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1. 调节血糖的激素 包括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 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2. 血糖异常 ( 1 )低血糖:血糖 <3.9mmol/L ;表现为大汗
2、、面色苍白、疲乏;脑组织只能利用葡萄糖,严重低血糖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症状; ( 2 )高血糖。 3. 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制 (幻灯片 19-23 )图表所示,胰岛素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二)糖耐量 1. 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 正常人餐后的最高血糖不会超过 10.0mmol/L ,正常人餐后 2 小时的血糖 7.8mmol/L 。 2. 胰岛素的分泌状况 (幻灯片 27 )图表所示,口服 75 克葡萄糖一段时间后,观察血糖变化。 二、糖尿病的定义 是指血糖超过正常范围,从尿液排出。 糖尿病防治指南定义,糖尿病为多病因的代谢疾病,表现为慢性高血糖,由于胰岛素分泌和 / 或作
3、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疾病。 三、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幻灯片 32-33 )图表所示,糖尿病症状 + 随机血糖 11.1mmol/L ;空腹血糖 7.0mmol/L ;糖耐量试验 2 小时后血糖 11.1mmol/L ;满足以上任意一条即可诊断糖尿病。 (幻灯片 35-36 )糖耐量受损,最终会发展为糖尿病,若不注意预防则进展更快。 四、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1. 胰岛素分泌不足 2. 胰岛素抵抗 是指胰岛素分泌量正常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五、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分型包括 1 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它类型糖尿病等。 ( 1 ) 1 型糖尿病:胰岛细胞
4、受损,胰岛素绝对不足;很快出现症状;青少年多见。 (幻灯片 46-48 ) 1 型糖尿病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虚弱、疲乏;视物模糊。 ( 2 )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多见于肥胖者和中老年;起病慢。 2 型糖尿病缺乏典型症状,多表现为虚弱、疲乏;易反复感染。主要是长期血糖增高造成,若不控制血糖,会出现与 1 型糖尿病相似的症状。 ( 3 )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所致的糖尿病。 ( 4 )其他类型糖尿病:胰腺疾病引起的糖尿病;药物引起的糖尿病。 六、糖尿病的并发症 若不控制血糖,会造成一系列并发症。 (一)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糖尿病乳酸
5、酸中毒,低血糖昏迷。 急性并发症的诱因:短时间内胰岛素过度缺乏;严重感染;降糖药使用不当;血糖过高或过低。 (幻灯片 55-59 )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脂肪动员以供能,而产生大量酮体,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血糖过高导致血液渗透压过高,组织脱水,昏迷。 3.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常见于使用二甲双胍的病人。二甲双胍服用过量或长期使用,使糖酵解,产生乳酸。例如肌组织糖酵解产生乳酸,引起酸痛。 4. 低血糖昏迷:降糖药的不恰当使用或血糖未得到补充。 (二)慢性并发症:感染,糖尿病肾病,心脏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糖尿病足。 1. 感染:高血糖利于细菌
6、繁殖;高血糖抑制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常见泌尿道、呼吸道、皮肤黏膜感染。 2. 糖尿病肾病:高血糖刺激血管壁,使其变硬。 3. 心血管病变:糖尿病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心绞痛。 4. 神经病变:表现为感觉异常。 5. 眼部病变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6. 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 七、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高血糖本身并不会带来严重损害。但糖尿病并发症给人体带来严重损伤,给自身、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 (幻灯片 69 )图表所示,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幻灯片 70 )图表所示,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是印度、中国和美国。 发病年轻化; 1 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加快速度低于 2 型糖尿病; 1 型
7、糖尿病的发病季节和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符合,提示 1 型糖尿病可能跟病毒感染有关。 (幻灯片 72-76 )图表所示,糖尿病发病率逐年递增,与糖耐量受损成正相关; 1 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中,高血压居首位; 2 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中,以神经病变居首位; 2 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病率比 1 型糖尿病明显升高,其中眼部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最高发。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 2 型糖尿病要高于 1 型糖尿病。中老年人的血管本身已开始硬化,故与血管相关的并发症发病率高。 八、 1 型糖尿病与 2 型糖尿病的区别 (幻灯片 78-85 ) 1 型糖尿病的发生率 10% ,年龄小于 30 岁,急骤发作;患者体型偏瘦
8、;孪生者一致性低;胰岛细胞形态表现为细胞消失;不注射胰岛素则会出现酮症酸中毒;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少;所有病人需要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很少有效。 2 型糖尿病的发生率 90% ,年龄大于 30 岁,逐步发作;患者体型 50%-80% 为肥胖;孪生者一致性高;胰岛细胞形态表现为细胞增生,体积减小;不注射胰岛素不会出现酮症酸中毒;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水平不同,胰岛素耐受; 20%-30% 需要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有效。一、糖尿病的防治 (一)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糖尿病的危害严重,目前不能治愈,但可以预防,其分为三级预防。 糖尿病的预防在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一级预防在社区进行;二级预防在综合性医院的糖尿
9、病专科进行;三级预防需要多学科参与。 1. 一级预防 目标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纠正可控的危险因素;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纠正可控的危险因素,定期体验,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 筛查的重点人群是年龄 45 岁,体型肥胖,既往体检发现空腹或餐后血糖异常。 进行糖尿病宣传教育。 1 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遗传易感性,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牛乳喂养,接触某些药物和化学物质。 2 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遗传易感性,体力活动减少,能量摄入过多,肥胖,胎儿和新生期营养不良,年龄,吸烟,药物刺激。 2. 二级预防 针对已诊断糖尿病的患者,目的是降低血糖,减少并发症。 糖尿病教育:调整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控制体重
10、;学会监测血糖;学会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定期进行并发症的自我筛查。 3. 三级预防 针对已经出现并发症的人群,目的是减少并发症引起的残疾和死亡,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的并发症由高血糖引起,应控制血糖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治疗,提醒病人定期随访。 治疗目标:防止急性并发症,降低慢性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糖尿病的综合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提高运动量;监测血糖;用药教育。 高血糖的控制措施:生活方式干预,使用降糖药物。 生活方式干预的目标:控制体重:超重者使体重指
11、数接近 24 ,未超重者减重 5%-7% ;每日总热量减少 400-500 卡;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 30% 以下;体力活动增加到 250-300 分钟 / 周。 饮食治疗:糖尿病病程中任何阶段都需饮食治疗,每天的主食减少 2-3 两。 体育锻炼:加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压、血脂、血糖,可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 ( 幻灯片 25 )图所示, 2 型糖尿病的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起到降糖作用。 二、注射用降糖药 注射用降糖药主要是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主要包括促进胰岛素分泌药,胰岛素增效剂,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是由胰腺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口服给药会被破坏
12、,只能注射给药。 胰岛素的药理作用是促进糖代谢,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合成。 胰岛素的给药方式主要是静脉给药和皮下给药。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低血糖和过敏。 1965 年中国科学家合成牛胰岛素结晶,胰岛素制剂现在临床广泛应用人胰岛素,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幻灯片 32-33 )胰岛素制剂的产生,主要通过化学转化合成和 DNA 重组技术。 (幻灯片 34 )如图所示,胰岛素的作用时间: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 1-3 小时,持续时间 5-7 小时;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 6-10 小时,持续时间 18-24 小时;长效胰岛素作用高峰 10-15 小时,持续时间 28-36 小时。 胰岛素制剂主要分为:短效
13、胰岛素 R ;中效胰岛素 N ;长效胰岛素 PZI 。 (幻灯片 36-37 )短效胰岛素例如诺和灵 ®R ,主要给药方式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点滴。 (幻灯片 38-39 )中效胰岛素例如诺和灵 ®N ,主要给药方式是皮下注射。 (幻灯片 40-45 )预混胰岛素包括: 30R ( 30% 短效胰岛素 +70% 中效胰岛素)和 50R ( 50% 短效胰岛素 +50% 中效胰岛素)。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用适合的胰岛素。诺和灵 ®30R 可以长时间控制空腹血糖,诺和灵 ®50R 可以快速控制餐后血糖,给药方式均为皮下注射。 (幻灯片 46) 图所示,采
14、用全球通用色标代表不同种类胰岛素。黄色代表短效诺和灵 ®R ,绿色代表中效诺和灵 ®R ,红色代表预混诺和灵 ®30R ,灰色代表预混诺和灵 ®50R ,以方便病人用药和医生开处方。 (幻灯片 49 )胰岛素的储存需避光, 2-8 冷藏,不能冷冻,冷冻会改变胰岛素的结构,使效价降低。其储存时间: 2-8 可储存 2 年半,室温瓶装胰岛素可储存 4 周,室温笔芯胰岛素可储存 4 周,室温特充胰岛素可储存 6 周。 外出旅行时的储存方法:避免阳光直射,避免用干冰,避免长时间振荡,需准备备用的胰岛素,乘飞机时要随身携带胰岛素,不要托运。 胰岛素的注射部位:腹部皮下脂肪层,大腿皮下脂肪层,臀部,上臂。 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注射后将针头停留在皮下 6 秒钟,立刻拔针则剂量不足,血糖控制不达标;轮换注射部位以避免肌肉萎缩;注射 30 分钟内食用碳水化合物,以避免低血糖发生;开药时注意药物的名称和规格; 胰岛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1 )增强降糖作用:口服抗凝药、水杨酸盐、磺胺类药物、甲氨蝶呤,口服降糖药;( 2 )减弱降糖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烟酸衍生物。 (幻灯片 62-65 )图表所示为各类胰岛素制剂的性能比较。短效胰岛素可静脉注射,也可皮下注射,起效时间为 0.5-1 小时,持续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反担保合同规范范本-设备租赁专用2篇
- 房地产市场调查与分析
- 2025年度钢构工程风险评估与控制合同
-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方法
- 金融市场的变化与对公客户的应对策略
- 二零二五年度虫草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虫草收购与销售一体化合同4篇
- 2025年度环保设施建设合同履行的环境治理担保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旅游预付款延期退还协议4篇
- 跨领域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实践探索
- 危险品仓储危险废物处置与管理考核试卷
- 2024版汽车融资担保合同范本版B版
- 浙江宁波镇海区2025届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
-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 工业自动化设备维护保养方案
- envi二次开发素材包-idl培训
- 2022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 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督查评分表
- 心内电生理导管及器械
- 保洁服务岗位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 各种静脉置管固定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