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秋词秋词刘禹锡刘禹锡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掌握有关文学常识;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的进取精神。、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的进取精神。4、背诵默写全诗。、背诵默写全诗。 一、了解作者一、了解作者 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的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祖籍中山(今河北定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县)。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生前与白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居易齐名, ,世称世称“刘白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诗豪”, ,推崇备至。推崇备至。
2、他的诗歌他的诗歌, ,传诵之作极多。传诵之作极多。有有刘梦得文集刘梦得文集。 秋词秋词是作者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是作者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后写的。反映了他虽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市)后写的。反映了他虽励精图治、锐意改革而遭受打击,却毫不气馁,仍保持着高昂的进而遭受打击,却毫不气馁,仍保持着高昂的进取精神。取精神。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v1、诗仙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v2、诗圣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
3、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其诗被称为“诗史”。v3、诗鬼李贺(790816),字长吉,晚唐诗人。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今存诗242首。他的诗作有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的,据统计,他的作品中出现“死”字20多个,“老”字50多个,尤其是写神仙鬼魅的作品,常常让人感到幽灵出没,阴森可怖。因此,后人称李贺为“诗鬼”。4、诗神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写有9000多首诗,被后人尊称为“诗神”。(另一说“诗神”是苏轼,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5、诗奴贾岛,(779843),字浪仙,早年出家为
4、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6、诗魔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也有“诗王”之称。7、诗佛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的山水诗最为后人所称颂,他通过对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因而也被人们称为“诗隐”。8、诗豪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9、诗囚孟郊(751814),字东野,因长年生活在穷苦潦倒之中,虽然都曾得到过当时韩愈的奖掖与资助,但并没使他们摆脱现实生活的困顿,所以在他的诗中像“泪”、“恨”、“死”、“愁”、“苦”这样的字眼随处可见,
5、所以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10、诗狂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达,人称“诗狂”。11、诗杰王勃(649676),字子字,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12、诗骨陈子昂(659700),字伯玉。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13、诗家夫子王昌龄(698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夫子王江宁”。 秋词秋词 刘禹锡刘禹锡 自古自古/逢秋逢秋
6、/ 悲悲/寂寥,寂寥, 我言我言/秋日秋日/ 胜胜/春朝。春朝。 晴空晴空/一鹤一鹤/ 排云排云/上,上, 便引便引/诗情诗情/ 到到/碧霄。碧霄。1、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诗意。、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诗意。(小组合作(小组合作集体交流)集体交流)2、感情朗读,体会诗境。、感情朗读,体会诗境。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问题问题1、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问题问题2、为什么、为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我言秋日胜春朝” ?问题问题3、作者认为、
7、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本单元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古逢秋悲寂寥”?问题问题4、怎样理解、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霄”? 问题问题1:诗的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请具:诗的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分析一下。体分析一下。 问题问题2:第一句中的:第一句中的“自古自古”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作用?问题问题3:为什么诗人直率坦言为什么诗人直率坦言“我言秋日胜我言秋日胜春朝春朝”? 问题问题4:对本诗的整体赏
8、析。:对本诗的整体赏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以来人们是逢秋悲自古以来人们是逢秋悲寂寥,而我却是认为秋天比寂寥,而我却是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好。春天更美好。 一二句用对比的手法,一二句用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作者乐观秋进行对比,表现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豁达的心境。晴空一鹤排云上,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借诗人借“鹤鹤”在秋日晴空中
9、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反映作者高远豪迈的心情。反映作者高远豪迈的心情。 万里晴空中一只白鹤冲万里晴空中一只白鹤冲云直上,我的诗情也随它飞云直上,我的诗情也随它飞上了蓝天。上了蓝天。诗的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请诗的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分析一下。具体分析一下。合作探究合作探究v对比手法。对比手法。v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也确实是这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也确实是这样,在文人的笔下,秋是悲的象征,是孤独、样
10、,在文人的笔下,秋是悲的象征,是孤独、寂寞、惆怅的载体,但接下来,诗人却大胆寂寞、惆怅的载体,但接下来,诗人却大胆而充满豪情地道出对而充满豪情地道出对“秋秋”的理解,对秋的的理解,对秋的追求:追求:“我言秋日胜春朝。我言秋日胜春朝。”在作者心中,在作者心中,它是美的季节,远胜过繁花似锦的春日,表它是美的季节,远胜过繁花似锦的春日,表现出诗人被贬后乐观的心情。现出诗人被贬后乐观的心情。 第一句中的第一句中的“自古自古”有有什么作用?合作探究什么作用?合作探究 自古,包含一切,自古,包含一切,也有例外,为什么还这也有例外,为什么还这么说?是为了突出下文么说?是为了突出下文的的“我我”。反映作者的。
11、反映作者的豪迈的气概。豪迈的气概。为什么诗人直率坦言为什么诗人直率坦言“我言秋日胜春朝我言秋日胜春朝”? 因为因为 “晴空一鹤排云上,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便引诗情到碧霄”。 合作探究 这首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这首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情怀。 秋词秋词 (其二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岂如春色嗾(su)人狂。人狂。 这两首这两首秋词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主题相同,但
12、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赞秋气,其二咏秋色 。一反过去文人悲秋。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唤醒人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唤醒人们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让人们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让人们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通过学习,请比较通过学习,请比较山行山行与与秋词秋词的异同的异同 。明确:明确: 同:同:二者都描写秋景,都赞美秋天胜过了春天。二者都描写秋景,都赞美秋天胜过了春天。 异:异:山行山行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以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理为主。 关于秋天的诗句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3.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4.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去健身房锻炼身体的说说范文
- 2025年粤教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华师大新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新世纪版选择性必修二化学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沪科新版九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湘师大新版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外研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粤教版必修1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北师大版选修2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4年高纯氮化铝粉体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公司发展能力提升方案
- 电梯安全守则及乘客须知
- IT硬件系统集成项目质量管理方案
- 《容幼颖悟》2020年江苏泰州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
- 水上水下作业应急预案
- API520-安全阀计算PART1(中文版)
- 2023年广东省广州地铁城际铁路岗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商务提成办法
-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简介
- GB/T 19889.5-2006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5部分:外墙构件和外墙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