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1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2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1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2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1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课前同学通过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等方式,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学习法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再通过思辨学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最终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

2、;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难点: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内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三、教学设计导入 进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哪么这一变化的趋势怎样?为什么中国会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却仍未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哪么,中国又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改变了这一面貌的?【一看变迁】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本的P

3、5457页,思考本课讲解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个大方面的变迁?请同学们完成下表:时期服饰饮食居室建筑习俗风尚鸦片战争前长袍马褂布衣满汉美食粗食深宅大院普通民居婚姻包办迷信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洋布洋装中山装西服粗布大衫学生装西餐馆面包房咖啡馆传统民居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新式婚礼三中全会前衣着朴素灰蓝色调为主款式单一食物简单凭票供应住房拥挤勤俭节约无私奉献三中全会以后服装颜色五彩缤纷,款式多样解决温饱问题菜篮子工程居住条件和环境大为改善 安居工程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课前我要求同学们分组(服饰、饮食、居室建筑、习俗风尚这四方面的变迁。)进行了调查,下面请各组的组长来展示你们的

4、成果。各组依次展示并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教师进行点评。 然后进一步提问:从上表中同学们能发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风俗的变化特点吗? 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社会习俗: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的特征之一。得出结论: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而为向近代化的趋进。但是广大的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材料: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

5、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提问:材料体现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二看变迁】近代篇 以断发易服为例,结合所学知识,讨论中国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易服:鸦片战争以后:首先中国通商口岸买办穿起西装。辛亥革命以后:知识

6、分子和青年学生喜欢穿一种简便的西服,被称为“学生装”。孙中山先生对此稍作改制,后流传开来,被尊称为“中山装”。女子改穿旗袍,百姓穿上洋衣洋袜。断发:辛亥革命前,仁人志士、青年学生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结论:内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外因:西方文化的传入。进一步提问:上述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大城市之中,那么广大的农村有没有大的改变呢?为什么?1. 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的封闭状态和保守的观念,使城市与农村的联系少,交流少,而与外国的联系就几乎为零。2. 长期以来形成

7、的封建的传统观念坚如磐石,严重束缚了中国农民的思想意识。现代篇请同学们以我家家电变变变为题,口述自己家里近十多年来在家电购置方面的变化。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三看变迁】提问:联系现实情况指出当今社会在衣、食、住方面还存在哪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你对此有什么好建议?【课后拓展】材料一、进乌镇,已是灯火阑珊。夜色里的小镇、古貌尚在,气韵生动。月光里蓝色的运河,连通两岸木屋,古意蒸腾。次日进古城区,天还未亮。在河边屋檐下坐着等日出,身旁昏暗的灯笼,映照出

8、一块木字招牌:乌镇牛角梳作坊。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日新月异的工业文明把社会生活的领地分割的不留余地。科学技术以精湛的工艺和惊人的功效,肆意超越手工的经验拿捏和体力消耗。许多我们熟知的传统手艺(如剃头、打铁、修伞等),正在我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悄悄地远去,甚至消失 面对传统工艺出现的问题,你认为该如何做才能做到实现传统与现实的统一与和谐?请写篇小论文阐述你的观点。小结: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璧、洋化的趋势,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课堂练习(略)教学反思:1、教学应紧紧把握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