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汽车行业质量体系 系列培训教材2n测量系统分析的意义和目的;测量系统分析的意义和目的;n测量系统分析的定义:测量系统分析的定义: 测量系统、量具、测量、测量过程;n测量系统分析的基础知识:测量系统分析的基础知识: 1)、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线性、分辨力 2)、理想的测量系统 3)、测量系统的共同特性 4)、测量系统的评定步骤和准备n计量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计量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 1)偏倚 2)稳定性 3)线性 4)重复性和再现性(R&R) 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 1)小样法 2)大样法34n如果测量出现问题,那么合格的产品可
2、能被判为不合格,不合格的产品可能被判为合格,此时便不能得到真正的产品或过程特性。 n因此,要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PROCESS原料人机 法环测量测量测量测量结果合格不合格测量测量5 克莱斯勒克莱斯勒福福 特特通通 用用6Y = x +n 测量值 = 真值(True Value)+测量误差戴明说没有真值的存在一致7nDiscrimination 分辨能力nPrecision 精密度 (Repeatability 重复性)nAccuracy 准确度 (Bias偏差)nDamage 损坏nDifferences among instruments and fixtures (不同仪器和夹具
3、间的差异)nDifference in use by inspector 不同使用人员的差异(Reproducibility再现性)nDifferences among methods of use (使用不同的方法所造成差异)nDifferences due to environment (不同环境所造成的差异) 89n即使量具经过检定或校准,由于人、机、料、法、环、测等五方面的原因,会带来测量误差。n检测设备的检定或校准不能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n因此,还需要对测量系统进行评价,分析测量结果的变差,从而确定测量系统的质量,以满足测量的需要。n满足QS9000、ISO/TS16949标准的要求
4、: ISO/TS16949:2002标准7.6.1规定:为分析出现在各种为分析出现在各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测量结果的变差,必须进行适当的统计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测量结果的变差,必须进行适当的统计研究。此要求必须适用于在控制计划中提及的测量系统。这研究。此要求必须适用于在控制计划中提及的测量系统。这些分析方法以及接收准则的使用必须符合顾客的测量系统分些分析方法以及接收准则的使用必须符合顾客的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析参考手册。采用其他的分析方法和接受准则必须获得顾客采用其他的分析方法和接受准则必须获得顾客的批准。的批准。10n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测量系统测量结果的变差(测量误差),了解变差的来源。
5、 从而确定一个测量系统的质量,并且为测量系统的改进提供信息。n保证所用统计分析方法及判定准则的一致性。11n术语n测量系统及其统计特性 分辨力、稳定性、偏倚 、重复性、再现性、线性n理想的测量系统 n测量系统的共同特性n测量系统的评定步骤和准备12n测量:赋值给具体事物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而赋予的值定义为测量值。 n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特指用在车间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n测量系统: 用来对被测量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 13测量系统人机料法环操作人员量具/测量设备/工装被测的材料/样品/特性操作方法、操作程序工作的环境1
6、4通常使用测量数据的统计特性来衡量测量系统的质量:通常使用测量数据的统计特性来衡量测量系统的质量:nDiscrimination 分辨力(ability to tell things apart) ;nBias 偏倚;nRepeatability 重复性;nReproducibility再现性 ;nLinearity 线性 ;nStability 稳定性 。15n定义:指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中极小变化的能力。n传统是公差范围的十分之一。建议的要求是总过程6(过程标准偏差)的十分之一。n如最小量测刻度太如最小量测刻度太大无法大无法辨辨别别被测特性很小变化称为被测特性很小变化称为鉴别鉴别
7、力不足力不足, ,鉴别鉴别力不足力不足可以在可以在R-ChartR-Chart上上显显现现出出来来. .1.量测系统鉴别力不足,导致只有1-3个值落在管制界限内或1/4 R=0如图1所示.2.量测系统鉴别力足夠,所有的值落在管制界限内.如图2所示.160.1350.1370.1390.1410.1430.145UCLLCL均值00.0020.0040.0060.0080.010.0120.0140.0160.0180.02UCL极差0.000.010.010.020.020.03UCL极差UCLLCL均值最小测量单位为最小测量单位为0.0010.001英寸数据控制图英寸数据控制图最小测量单位为
8、最小测量单位为0.010.01英寸数据控制图英寸数据控制图17n不重叠的过程分布的的数据分级对控制与分析活动的影响不重叠的过程分布的的数据分级对控制与分析活动的影响分级数控制分析只有下列条件才可用于控制:n与规范相比过程变差较小n预期过程变差上的损失函数很平缓n过程变差的主要原因导致均值偏移n对过程参数及指数估计不可接受n只能表明过程是否正在产生合格零件n依据过程分布可用半计量控制技术n可产生不敏感的计量控制图n一般来讲对过程参数及指数的估计不可接受n只提供粗略的估计n可用于计量控制n建议使用18类型类型定义定义图示图示分辨力Resolution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出被测定特性微小变化的能力偏
9、倚Bias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稳定性Stability在某种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单一特性结果的总变差19线性Linearity量具的预期工作范围内偏倚的变化重复性Repeatability同一评价人,多次测量同一特性的观测值变差再现性Reproducibi-lity不同评价人,测量同一特性观测平均值的变差20l重复性又称为量具变异,是指用同一种量具,同一位作业者,当多次量测相同零件之指定特性时之变异l在完全相同的量测条件下,复之量测值间的差异l为量测系统本身产生的差异,随机误差范畴主值主值主值主值21重复性重复性(Repeatability)计算:在R-chart图管制下,再现性的标
10、准差估主值 =R/d5.15C* C C2 2C* *2 2=5.15=5.15R/dR/d重复性重复性(Repeatability) EV=5.15 其中5.15表示常态分配中具有99%的信赖度(99%的信赖度= )5.155.15 C C22u再现性又称作业者变异,指不同作业者以相同量具量测相同产品之特性时,量测平均值之变异u在量测之条件有所变化下,重复之量测值之间的变异(操作者,装夹,位置,环境条件,较长的时间段)u为外在因素引起之量测系统的变异ReproducibilityReproducibility檢檢查查員員 B B檢檢查查員員C C檢檢查查員員 A A檢檢查查員員 B B檢檢查
11、查員員 C C檢檢查查員員 A A主值主值Operator AOperator BOperator C23再现性(Reproducibility)计算:再现性的标准差估计值再现性(Reproducibility)AV1=5.155.15oOperator AOperator BOperator C =(=(X Xmaxmax-X-Xminmin) )/d/do o* *2 2 o o* *2 2=5.15(=5.15(X Xmaxmax-X-Xminmin) )/d/d因以上计算变异包含量测系統的影响所以必须进行修正:AV= (AV1) - (EV) /(nr)22 n 零件数 r 量测次数
12、24n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Gage R&R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Gage R&R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n适用于所有列入控制计划的测量系统适用于所有列入控制计划的测量系统v计量型计量型 ( (Variable)Variable)v计数型计数型 ( (Attribute)Attribute)25X-Chart图分析:图1图若测量平均值全部落在管制界限内,则零件变异隐藏在再现性之内,且量测变异支配制程变异-如图1反之若测量平均值过半落在管制界限外,则此量测系统适用-如图
13、2 此时可以计算出零件变异p*2=Rp/d零件间的标准差: 零件间变异: PV=5.15p26基准值观测平均值 偏倚偏倚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测观测平均值平均值与基准值基准值的差值。基准值的取得可以通过采用更高级别的测量设备进行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来确定。 27稳定性 时间1时间2稳定性:是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同一基准或零件的相同相同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的总变差。28量程量程基准值观测平均值 基准值线性是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线性是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 29观测的平均值 基准值无偏倚有偏倚30n测量系统的变差类型:测量系统的变差类型:n 偏倚、重复性
14、、再现性、稳定性、线性n测量系统特性可用下列方式来描述测量系统特性可用下列方式来描述 :n位置:稳定性、偏倚、线性。位置:稳定性、偏倚、线性。 n宽度或范围:重复性、再现性。宽度或范围:重复性、再现性。 31位置寬度位置寬度标准值32n理想的测量系统在每次使用时:应只产生“正确”的测量结果。每次测量结果总应该与一个标准值相符。一个能产生理想测量结果的测量系统,应具有零方差、零偏倚和所测的任何产品错误分类为零概率的统计特性。 33IDEAL MEASUREMENT SYSTEM真值真值34n测量系统必须处于统计控制中测量系统必须处于统计控制中,这意味着测量系统中的变,这意味着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能
15、是由于普通原因而不是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这可差只能是由于普通原因而不是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这可称为统计稳定性;称为统计稳定性;n测量系统的变异必须比制造过程的变异小测量系统的变异必须比制造过程的变异小; n变异应小于公差带;变异应小于公差带;n测量精密应高于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一测量精密应高于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一般来说,般来说,测量精度是过程变异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测量精度是过程变异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的十分之一;的十分之一;n测量系统统计特性可能随被被测项目的改变而变测量系统统计特性可能随被被测项目的改变而变化。若真化。若真的如此,的如此,则测量系统的最
16、大的变差应小于过程变差和公差则测量系统的最大的变差应小于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两者中的较小者。带两者中的较小者。 3536 良 好? GR&R良好? GR&R良好? 制程能力改善? 评估制程能力改善GR&R不必做量测评估结 束开 始37必需考虑之问题:1.使用何种方法进行2.多少量测人员要参与3.使用多少样品来测试4.重复多少次才恰当38量具偏倚(Bias)的研究独立样件法1、取一个已知参考值的样品。如果不能获得参考值,就在生产线上取在测量范围中的零件,把它作为偏倚分析的主样品。在工具室内测量这个零件10次并计算这10次读数的均值,把这个均值作为“参考值” 2、让一名评价者以
17、正常的方式测量样件N10次3、计算N个数据的平均值Xbar4、计算偏倚见下案例39n已知:基准值=0.8mmn 零件过程变差=0.7mmn一位评价人对样件测量10次结果(以mm为单位):n 0.75 0.75 0.80 0.80 0.65n 0.80 0.75 0.75 0.75 0.70nX= x/10=0.75n偏倚=0.75-0.8=-0.05mmn偏倚占过程变差的百分比=0.05/0.70=7.1%40偏倚相对较大的可能原因:基准的误差元器件磨损仪器尺寸错误测量误差的特性仪器未经正确校准不正确使用仪器41量具稳定性(Stability)的研究步骤(1)取一个已知参考值的样品。如果不能获
18、得参考值,就在生产线上取在测量范围中的零件,把它作为偏倚分析的主样品。在工具室内测量这个零件10次并计算这10次读数的均值,把这个均值作为“参考值” 。测量系统的稳定并不严格要求已知样品的参考值。(2) 每隔一段时间测量样品3-5次。样本大小及测量频率由测量系统来决定,包括测量系统规定的校准和修理周期,使用寿命以及操作条件的限制。42(3) 绘制控制图。(4) 建立控制限,分析失控或不稳定的原因。(5) 计算测量的标准差并与过程相比较,以确定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是否达到标准。量具稳定性的研究步骤43仪器需要校准,缩短校准周期;仪器、设备磨损正常老化维护保养不好不同的测量方法变形(量具或零件)造成不
19、稳定的因素可能有:44量具线性的研究步骤(1) 选择5个其测量值能够代表整个测量变差范围的零件 (2) 采用更精密的仪器或方法测量每一个零件的参考值并确保这些值均落在测量范围内(3) 令一正常使用仪器的操作者使用仪器对每个零件都测量12次 随机选择零件以使测量系统偏倚达到最小.(4) 计算每个零件的均值及偏倚的均值 零件偏倚均值等于零件参考值减去零件均值(5) 在坐标平面内标出偏倚均值和参考值(6) 用简单线性回归的方法计算回归模型及拟合优度45量具线性的研究步骤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y=a + bxy-偏倚均值x-参考值b-系数(截距)a-斜率线性=|系数|*制造过程的变差%线性=
20、100线性/过程变异拟和优度:8 . 02R表明线性良好46量具线性的接收准则线性程度判读:1、R21,完全相关,点散布在一条直线上2、 R20,完全不相关,X与Y的变化完全不存在任何依存关系;3、0R21,不完全相关线性接收准则:1、对于测量重要特性的测量系统,线性%5%时可接受;2、对测量一般特性的测量系统,线性%10%时可接受;3、线性%10时,拒绝接受。47pmrpmrpmrpmrpmr122.7245.1365.8487.65109.1122.5243.9365.7487.75109.3122.4244.2365.9487.85109.5122.5245.0365.9487.7510
21、9.3122.7243.8366.0487.85109.4122.3243.9366.1487.85109.5122.5243.9366.0487.85109.5122.5243.9366.1487.75109.5122.4243.9366.4487.85109.6122.4244.0366.3487.55109.2122.6244.1366.0487.65109.3122.4243.8366.1487.75109.448Gagename:Dateofstudy:Reportedby:Tolerance:Misc:村夹d2000/12/01LookTu202345678910-101Maste
22、rPartMeasurementAccuracyAverageGageLinearityGageAccuracyLinearity:%Linearity:R-Squared:Bias:%Bias:1.8433313.1670.978-5.3E-020.381LinearityAccuracy02468101214PercentofProcessVariationPercentCasestudyforlineartyanalysis49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实施步骤1.提出量规的能力研究计划。2.选出k=5个或更多规格相同样品并给予编号供仪器设备进行制程能力研究。3.选定两位或以上测试人员,分别以相
23、同仪器设备量测选定的样品并记录其结果,测试人员切勿相互参考。4.所有测试人员随机完成第一次所有样品的量测后,重复所有的样品再量测几次;视重复之样本n为多少。5.测试完成后,将结果填入表格适当栏位。6.计算重复性、再现性及GRR。 50极差法均值移差法ANOVA方差分析法511.极差法(无法将量测工具之再制性及重测性分开来计算,它所反应之GRR值为此2种量测误差之组合。) 例:零件甲乙全距R112142214131317161417151518191总和7平均全距GRR=4.33*=4.33*1.4=6.1注:4.33由5.15/d*2而来,d*2请参考下表4 .1575RRR52零件人 员 数
24、234511.411.912.242.4821.281.812.152.4031.231.772.122.3841.211.752.112.3751.191.742.102.3661.181.732.092.3571.171.732.092.3581.171.722.082.3591.161.722.082.34101.161.722.082.3453进行量测系统之分析法:a)将样品编号,并避免编号被认出;b)校下量规,即确认准确度没问题;c)找三人任意不按顺序做量测;d) 取10个样品供3人量测;e)进行GRR计算,参考例题。54例: 某一品质特性,当使用量规工具进行测量时,常会出现超出规格
25、之情况。维护人员认为可能是量测佳所造成,但工程人员认为量测工具没有问题,工程人员使用3组人员进行量测,其结果如下,试问此量规是否可被接受,若规格为120.5。55样品甲乙丙R1R2X-barRR1R2X-barRR1R2X-barR1121120120.51120120120.00119121120.022124123123.51124124124.00123124123.513120121120.51119121120.02120122121.024127127127.00128126127.02127128127.515119118118.51119118118.51118121119.5
26、36123121122.02124121122.53123122122.517122121121.51122124123.02122120121.028119117118.02118120119.02119118118.519124123123.51125123124.02124124124.0010125123124.02126125125.51124125124.519 .121X甲2 . 1R甲4 .122X乙5 . 1R乙2 .122X丙4 . 1R丙56%7.74%100*1047.7%100*10&%47.766&295.0693.15.05.09.1214.122
27、,9.121min(4.122max21.1128.137.137.14.15.12.131(31295.021.122222minmaxminminmaxmax2GRRRGRRGRdRRRRRAExAxxERRXXRXXXXXXXXXXd),),()()丙乙甲丙乙甲丙乙甲解题57% %R&RR&R接受准则:接受准则: a. %R&R10%a. %R&R30%c. %R&R30%不能接受,必须改进。不能接受,必须改进。 58n当重复性当重复性( (EV)EV)大于再现性大于再现性( (AV)AV)时,原因可能是:时,原因可能是: n仪器需要保养;仪器需要
28、保养;n量具应重新设计来提高刚度增强;量具应重新设计来提高刚度增强; n量具的夹紧或零件定位的方式需要改进;量具的夹紧或零件定位的方式需要改进; n存在过大的零件变差。存在过大的零件变差。 n当再现性当再现性( (AV)AV)大于重复性大于重复性( (EV)EV)时:时: n评价人员需要更好的培训如何使用量具及数据读取方式;评价人员需要更好的培训如何使用量具及数据读取方式;n量具刻度盘上的刻度不清楚;量具刻度盘上的刻度不清楚;n需要某些夹具协助评价人员来提高使用量具的一致性。需要某些夹具协助评价人员来提高使用量具的一致性。59操作者A操作者B測試123平均極差123平均極差零件A2172162
29、16216.31216219220218.34零件B220216218218.04216216220217.34零件C217216216216.31216215216215.71零件D214212212212.72216212212213.34零件E216219220218.34220220220220.00216.3216.9605 . 715. 5Re45. 172. 1/5 . 2/4 . 65 . 2575. 25 . 210/2524ypeatabilitdRRDUCLReR第一步第一步计算计算重重复复性性6101234567891001234567SampleNumberSampl
30、eRangeR C hartforC 1-C 3R=2.5UCL=6.436LCL=062第二步计算再现性n计算操作计算操作人平均值的极差人平均值的极差( (R RO)O); n估计的评价人标准差估计的评价人标准差= = R RO /d2O /d2; n乘以乘以5.155.15;n减去由于重复性所造成减去由于重复性所造成的部份。的部份。 19.015.50.10.135)5.7()2.2(15.515.52.241.16.015.515.5222*22ooonrdRilityreproducibdRiltyreproducib63第三步计算零件间的变异 n每次的值都是同一零件测每次的值都是同一
31、零件测三次,所以只是侦测出仪器变异三次,所以只是侦测出仪器变异( (R Re)e)。n二个测量者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人员之间的差异二个测量者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人员之间的差异(Ro)Ro) n每个产品间的差距代表了产品的差异每个产品间的差距代表了产品的差异( (R Rp p) )。 %100%&)(15.547.1)19.045.1 (&)(22222222tmmptpppmeemRRdRdRRR零件間變差64零件a零件b零件c零件d零件e操作者A平均216.3218.0216.3212.7218.3操作者B平均218.3217.3215.7213.3219.2再平均217.3217.
32、7216.0213.0219.265241. 16 . 78 .1241. 1&%7 .501009 .146 . 7100&100&%9 .1490. 215. 590. 2)47. 150. 2()(8 .1250. 215. 550. 248. 22 . 622222RRPVTVRRRRTVPVdRtmmptpp數據分級數66012345678910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SampleNumberSampleMeanX-barChartforC1-C3111Mean=216.6UCL=219.2LCL=214.167234567
33、8910111213141511.411.912.242.482.672.832.963.083.183.273.353.423.493.5521.281.812.152.402.602.772.913.023.133.223.303.383.453.5131.231.772.122.382.582.752.893.013.113.213.293.373.433.5041.211.752.112.372.572.742.883.003.103.203.283.363.433.5051.191.742.102.362.562.732.872.993.103.193.273.353.423.496
34、1.181.732.092.352.562.732.872.993.103.193.273.353.423.4971.171.732.092.352.552.722.872.993.103.193.273.353.423.4881.171.722.082.352.552.722.872.983.093.193.273.353.423.4891.161.722.082.342.552.722.862.983.093.183.273.353.423.48101.161.722.082.342.552.722.862.983.093.183.273.353.423.48111.161.712.082
35、.342.552.722.862.983.093.183.273.353.413.48121.151.712.072.342.552.722.862.983.093.183.273.353.423.48131.151.712.072.342.552.712.852.983.093.183.273.353.423.48141.151.712.072.342.542.712.852.983.083.183.273.353.423.48151.151.712.072.342.542.712.852.983.083.183.273.353.423.48151.1281.6932.0592.3262.5
36、342.7042.8472.9073.0783.1733.2583.3363.4073.472d268子組內样本数A2D3D421.88003.26731.02302.57540.72902.28250.57702.11560.48302.00470.4190.0761.92480.3730.1361.86490.3370.1841.816100.3080.2231.777110.2850.2561.744120.2660.2841.716130.2490.3081.692140.2350.3291.671150.2230.3481.65269CaseStudyPARTREADING1READ
37、ING210.650.6021.001.0030.850.8040.850.9550.550.4561.001.0070.950.9580.850.8091.001.00100.600.70操作者A70CaseStudyPARTREADING1READING210.550.5521.050.9530.800.7540.800.7550.400.4061.001.0570.950.9080.750.7091.000.95100.550.50操作者B71CaseStudyPARTREADING1READING210.500.5521.051.0030.800.8040.800.8050.450.5
38、061.001.0570.950.9580.800.8091.051.05100.850.80操作者C72Gagename:Dateofstudy:Reportedby:Tolerance:Misc:d2000/12/01LookTu0.30.40.50.60.70.80.91.01.1123XbarChartbyOperatorSampleMeanMean=0.8075UCL=0.8796LCL=0.73540.000.050.100.15123RChartbyOperatorSampleRangeR=0.03833UCL=0.1252LCL=0GageR&RStudyMETHODR
39、X 73Gagenam e:Dateofstudy:Reportedby:Tolerance:M isc:d 2000/12/01LookTu1230.40.50.60.70.80.91.01.1OperatorResponsebyOperatorGageR&RStudyMETHODRX 74G a g e n a m e :Da te o fstu d y:Re p o rte d b y:T o le ra n ce :M isc:d 2 0 0 0 /1 2 /0 1L o o kT u123456789100.40.50.60.70.80.91.01.1PartResponse
40、byPartGageR&RStudyMETHODRX 75Gagename:Dateofstudy:Reportedby:Tolerance:Misc:d2000/12/01LookTu%ContributionGageR&RRepeatReprodPart-to-Part050100ComponentsofVariationPercentGageR&RStudyMETHODRX 76n方差分析法中,变差分为4类:零件、评价人、量具、零件与评价人的交互作用;n优点(与均值-极差法相比):n1、适用于任何试验调试;n2、更精确地估计方差;n3、可以从试验数据中分离出更多的
41、信息;n缺点:计算复杂,需借助计算软件;对分析人员要求高;77Gagename:Dateofstudy:Reportedby:Tolerance:Misc:12/01/2000lOOKTU00.30.40.50.60.70.80.91.01.1123XbarChartbyOperatorSampleMeanMean=0.8075UCL=0.8796LCL=0.735400.000.050.100.15123RChartbyOperatorSampleRangeR=0.03833UCL=0.1252LCL=0GAGER&RSTUDY78Gagename:Dateofstudy:Repor
42、tedby:Tolerance:Misc:12/01/2000lOOKTU%StudyVarGageR&RRepeatReprodPart-to-Part050100ComponentsofVariationPercentGAGER&RSTUDY79G a g e n a m e :Da te o fstu d y:Re p o rte d b y:T o le ra n ce :M isc:1 2 /0 1 /2 0 0 0lO O K T U123456789100.40.50.60.70.80.91.01.1PartByPartGAGER&RSTUDY80G a
43、g e n a m e :Da te o fstu d y:Re p o rte d b y:T o le ra n ce :M isc:1 2 /0 1 /2 0 0 0lO O K T U1230.40.50.60.70.80.91.01.1O peratorByO peratorGAGER&RSTUDY81Gagename:Dateofstudy:Reportedby:Tolerance:Misc:12/01/2000lOOKTU123456789100.40.50.60.70.80.91.01.1PartOperatorOperator*PartInteractionAvera
44、ge123GAGER&RSTUDY8283n就是把各个零件与某些指定限值相比较,如果满足限就是把各个零件与某些指定限值相比较,如果满足限件则接受该零件否则拒收。件则接受该零件否则拒收。 n计数型量具只能指示该零件被接受或拒收。计数型量具只能指示该零件被接受或拒收。n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有: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有:n 小样法;小样法;n 大样法。大样法。84n选取二十个零件来进行,其中应有一些零件稍许高或低于规范限值。 n选取二位评价人员以一种能防止评价人偏倚的方式两次测量所有零件。n所有的测量结果(每个零件测四次)必须一致则接受该量具,否则应改进或重新评价,或找到一个可接受的替代测量系统。85A 評價人B 評價人12121GG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畜牧良种繁殖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精美课件
- 矿物加工厂的生产调度与优化-石墨滑石考核试卷
- 漆器工艺品在新时代的传播途径探索考核试卷
- 稀土金属在高温超导材料的应用考核试卷
- 玻璃风力发电叶片维修考核试卷
- 深圳高二期末语文作文5篇
- 纺织品的智能生产数据集成与管理策略优化与实施考核试卷
- 石灰在金属表面预处理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纺织原料价格波动考核试卷
- 湖南省衡东县新塘小学-山水一程三生有幸-六年级最后一次家长会【课件】
- 防雷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美容师考试要关注的法规与行业标准指导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第27届WMO小学二年级上学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复赛试卷
- 2025中考(会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简答题归纳
- 汽车热泵空调课件
- 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课件 主题3 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
-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教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
- 酱酒销售技巧培训
- 关于防范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管理办法(暂行)
- 2025届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市级名校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