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二物理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一、光的反射定律1.如图1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 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 AO时,反射光为 时,反射光为 OF.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OB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论2、如图2是探究光的反射规 律的两个步骤(1) 请你完成以下表格的 填写。实验序号入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1AO50°50°2CO40°40°3EO20°20°实验序号入射角反射角150°50240°320°
2、实验中,纸板应B图1甲图2(2)(3)(4)于平面镜。(填“平行”或“垂直”)(5)由甲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如果光线沿BO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填“会”或“不会”)与OAM合,说明了图53、如图3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第一步:如图 3A改变 光线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角度是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第二步:如图3B把纸张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光线,实验结论是: 看不到,说明 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 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图44、如图4所示,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
3、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3)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 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5、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请在图5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实验序号入射角反射角115°75°230°60° L
4、 °. L °如果让光线逆着 OF勺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T向射出,这表明:二、平面镜成像6、小明利用如图6所示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因为(2) (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蜡烛B是否与蜡烛A所成的像7.如图7所示,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久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的刻度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 B,并如图那样观察,当蜡烛 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1)由刻度尺读出玻璃板到物(蜡烛A)、
5、玻璃板到像(即到蜡烛 B)的距离分别为u和V,得到的结果是v(2)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看不到蜡烛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8、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如图7所示,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9、小明实验小组在探究“平面镜
6、成像特点”时的实验课上,用代替平面镜,因既可以象平面镜利用光的现象成像,又可以透光,以便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实验中要用到为它来测量距离,实验完毕后,画出了图8所示的实验图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S120cmS1!20cmS210cmS2!10cmS35cmS3!5cm请你分析,此探究过程中得到平面镜成像的哪些特点:S2S1S3>S3S2Si(2)、大”,小丽用平面镜观察物体时发现,当人靠近平面镜时,从镜子中观察到的景物的范围将“变小”或“不变”)(3)、小丽拿一支12cm长的钢笔立在平面镜前15cm处,请你帮她判断:她看到钢笔的像高是cm ,钢笔的像到
7、平面镜的距离是cm 。10、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图9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他实验_。(填“变图9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 A. 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1、B1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4) (4)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乙,甲和乙的要求是原因(5)在寻
8、找像的位置时,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它重合,请你猜想原因可能是(6)小明还发现实验时,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但看不清跳棋的像,于是他用灯光将玻璃板两侧都照亮,他能看见跳棋的像吗你的改进方法是11、如图10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 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B蜡烛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
9、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 邮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晒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B )A.保持A 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阍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12、小芳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她“远小近大”:于是她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 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她选用(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和两只的蜡烛及刻度尺来完成实验。
10、(2)实验中她把蜡烛分别放在镜前的 位置,发现像与镜后的蜡烛总是的。(3)她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成像实验思考1用薄玻璃而不用平面镜的原因是2用薄玻璃而不能用厚玻璃的原因是3薄玻璃在桌面上应怎样放置?4为什么要用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5什么会用到刻度尺? 6平面镜成像特点三、凸透镜成像13 .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 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 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15所示。(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放好仪器,调节 、和 ,使它们中心的高 度 ,即都
11、处在透镜的主轴上,叫共轴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 。(2)小明在做实验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光屏上也接收不到烛焰的像,可能的原因是(3)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 凸透镜(选填" A”或" 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 2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图11(4)小华将凸透镜 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 30cm至1140cm亥I线之间时,烛焰的 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 0cm 到3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 像。由此可判断
12、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放大、的 像。(5)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 使烛焰在“视 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 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14、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12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cm。(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3015倒立、缩小的实像22516. 732
13、020倒立、等大的实像415倒立、放大的实像55x正立、放大的实像(3)按如图12所示的方案进行实验和观察,并将观测记录在右表中.上表中实验序号 2中像的性质为 ,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 cm。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 移动。若在光屏上得到如图 12所示的图像,成像在光屏的左上角。若要通过调整透镜让像在光屏的中央,应向 (右下,左上,右上,左下)调节。图1315、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某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实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用了A B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及部分现象准确地记录在下表中:凸
14、透镜焦距(cm)物到凸透镜距离(cm)像到透镜 距离(cm)像的情况正、倒大、小虚、实凸透镜A142047倒立实像3026缩小54022缩小6018缩小凸透镜B162080倒立放大实像30344027缩小6022缩小请你完成上表 并帮助他们分析从表中获得的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结 论 二:在 成 实 像 的 情 况下,16、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
15、成一次清晰 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 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凸透镰 焦距/实紧序号物屏 距离L 圆米第一次成像第二次成像物距“1厘米)像距F(厘米)像的大小物距4(嘿米)像距正(原米)像的 大小10即米1491435放太35L4缩小2451530放大3015缩小340352020等大不能在光群上第二次成像4不能在光屏上成像15座米5K02060放大6020情小6642440放大4024缩小7603030等大不能在光屏 上第二次成像855不能在先府上成像(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
16、 v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 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 ;(3)继续分 析比较表格是物 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 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 出的结论:在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17 .如图14所示,在研究凸透镜的成像实验中,若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 a、b、c、d四处,其中蜡烛放在 处 得到的实像离凸透镜最远,放在 处得到实像最小.d c b F a O F18 .小刚同学要选一倍焦距小
17、于6cm的凸透镜,他在光具座图14上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对甲、乙、丙三块凸透镜进行测量图 15所示,保持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根据分析可以确定 凸透镜是小刚同学所需要的。:图20v之间,如图第14题图19 .图20描述的是凸透镜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情景,请写出各自物距u跟焦距f的关系。图甲;图乙;图丙。2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20 当u=15cm寸,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nW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21、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2所示是其实验的部分过程.(1)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为使光屏的象清晰,应将光屏向 移动. (填“光学仪器”名称)是利用这原理制成的(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白酒定制产品合同协议
- 电缆回收搬运合同协议
- 特殊奶粉转让协议合同
- 甲乙双方用油协议合同
- 甲方租赁仪器合同协议
- 甘肃建筑外架合同协议
- 电子商务运营合同协议
- 电子配件供货合同协议
- 甲醇采购技术协议合同书
- 玻璃泥轮销售合同协议
- 【2021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PPT课件
- DB 33-T 1015-202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高清正版)
- 钢结构门式刚架厂房设计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 橙色黑板风小学生知识产权科普PPT模板
- 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使用手册课件
- 幼儿园儿歌100首
- Q∕CR 9218-2015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甲状腺解剖及正常超声切面ppt课件
- 易学书籍大全291本
- 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及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
- 蠕墨铸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