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课堂整理)_第1页
自然辩证法(课堂整理)_第2页
自然辩证法(课堂整理)_第3页
自然辩证法(课堂整理)_第4页
自然辩证法(课堂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宗教与科学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复杂的。“对抗说”和“分立说”着眼于宗教和科学间的差异,力图在二者之间构建起相互区分的尺度;而“关联说” 着眼于宗教和科学间的联系,力图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互补的桥梁,从而实现二者的整合。这些观点反映的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对宗教和科学关系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建设性,但是,要全面认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避免主观臆断和猜测,就不得不对宗教和科学关系复杂性的历史作系统的考察和逻辑的分析。一宗教与科学关系复杂性的历史考察影响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因素包括历史、哲学、社会、心理等多方面,本文主要从历史、哲学的视角,由人类认识的发展及科学与宗教不同的认识路线

2、两个方面来探讨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1人类前文明时期(30万年公元前6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类认识能力的低下,无法形成像现代科学一样的实证知识和相应的实验手段去探索自然和解释自然,于是,宗教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人们认识和解释自然的重要工具。人们在对人生的终极目的、现世与来世、幸福与痛苦、生与死、善与恶等问题进行宗教思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现象、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进行思索与解释。从而在宗教教义和经典文献中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材料和观察证据,特别是在人们力图通过影响和控制神力来达到某种宗教目的的宗教仪式和巫术活动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变革着自然,尝试着原始意义上的科学实验活动。就此而言,

3、在各门科学的萌芽时期,其发展过程都不可避免地有一个受宗教诱导的经历。例如卦相术对于数学、占星术对于天文学、炼金术对于化学、炼丹术对于医学、宗教割礼术对于生物学等等。因此,巫术、占星术和宗教显然必须同科学的起源一并加以研究。也就是说,在人类智力的早期阶段,宗教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科学知识则在浸透着神秘的、隐晦的、曲折的种种宗教观念中逐渐积累、生长。 2古希腊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476年)。之所以选取古希腊(而非古代中国、印度、巴比仑等文明中心)为代表来论述这一时期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是由于古希腊哲学是近代科学的摇篮。“在希腊哲学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4、。不仅如此,在以后宗教与科学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也都与古代希腊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古希腊时期人类己经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这时,基于感受性经验基础上的猜想,对于那些感觉得到又把握得住的联系逐渐积累成为经验知识而发展成为科学;而对于那些人们感受得到但解释不了、掌握不住的现象,人们则会设想其为某种神秘的东西加以崇拜,从而发展出宗教。随着感性经验的积累与理性思维能力的增长,在宗教与科学之间产生了哲学,它一方面从科学里吸取经验知识,另一方面也会从宗教里领会神话及其关于世界的整体猜想,而在此过程中,又使得经验知识和宗教观念抽象化、精致化。经验知识以自然哲学形态出现,原始宗教观念用哲学语言精致地表达,相

5、互渗透、相互掺杂。因此,在古希腊哲学中,既可以找到近代科学的胚胎,也可以找到基督宗教神学的渊源。而后来宗教与科学冲突的“种子”无庸置异地潜伏于此。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浓厚的神秘宗教色彩对后期科学、哲学、宗教(神学)的关系造成了许多复杂的影响;柏拉图的神学世界观后来成为基督宗教神学的主要思想来源。柏拉图重视数学的思想出隐含在基督宗教文化体系中,这也是构成中世纪以及更后时期宗教与科学复杂关系的一个原因。 3中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成果没有顺利地留传给中世纪西欧,早期中世纪出现了科学发展的断层。这时,基督宗教神学得到了全盛发展,成为欧洲全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教会教条同时也

6、成为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种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基督教教父、拉丁神学的创立者德尔图良明确指出,基督宗教基本的任务就是对“上帝的认识”(也就是对真理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不能依靠哲学的“理性”,而必须依靠“其天性即合乎基督宗教精神的人的灵魂”。教父哲学的最伟大代表奥古斯丁认为,上帝至高无上,不仅信仰高于理性,而且理性要依赖于信仰才能存在。 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下,凡是与基督宗教神学有冲突的思想均被视为“异端”而遭受迫害,因此,科学的发展无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然而,也不能因此而认为中世纪绝对就是“一片黑暗”。从方法论的角度讲,唯名论与实在论争论的实质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因此,它对后来的哲学思维方

7、法与科学思想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如丹皮尔(W. C. Dampier)所说:“要发掘埋藏很深的文艺复兴后才萌发的现代科学的种子,却不能不对这场论战加以研究。”7(第32页)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认为:“人的理性通过受造物上升到认识上帝,而信仰则相反,使我们通过上帝的启示去认识上帝。前者是上升法,后者是下降法,但二者是同一的。无论是超越理性而获得信仰,或者通过理性获得对上帝的认识,殊途同归。”8(P39)由于托马斯承认在自然神学范围内理性与信仰的等价性,从而实际上使理性获得了相对独立性,这就为哲学的自身发展留有一定余地。就此而言,中世纪的科学发展虽然极其缓慢,

8、但并没有停滞不前,特别是欧洲一些天主教教派有关惯性等问题的研究,突破了亚里士多德物理运动的传统观点,为后来伽利略、牛顿力学之建立起到开辟道路之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看,中世纪创造了一种智力背景,科学革命的根源的确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4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时期(公元1619世纪)。在整个中世纪,基督宗教神学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宗教文化固然有其保守、落后、愚昧的一面,可是,由于基督宗教是以犹太教为基础、广泛吸收了古代希腊哲学以及古代罗马法制的思想糅合而成,同时,它还受到东方(中国、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的深刻影响,这样一种杂交文化,相对于单一传统文化来说,较适宜于新思想的孕育与出现,从

9、而对近代产生深刻的影响。 基督宗教通过受造物认识上帝的观念鼓励着中世纪的许多学者把对自然的潜心研究当作基督徒的一种“神圣”责任。而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莱布尼兹、牛顿等著名科学家都是在这种观念鼓励下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当时,自从奥古斯丁把柏拉图哲学与原始基督宗教思想结合起来建立基督宗教神学体系之后,理性因素就被引入基督宗教神学。基督宗教神学家在糅合早期基督宗教思想与古希腊罗马哲学时,竭力证明宇宙是合乎理性的,是受一定法则支配的,奥古斯丁指出,永恒之法是上帝的神明和意志,其命令并维持着事物的自然秩序,且禁止事物违背这个法。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经院哲学更是大大提高了理性的地位。托

10、马斯·阿奎那中指出:有一种永恒之法,即理性,存在于上帝的心中,并统治着整个宇宙。为了要用不变的或永恒的法去解释多变的自然现象,要求把这种法具体化、精确化,这就导致对自然规律的寻找。由于上帝被基督宗教奉为最高的理性,它的创造物当然也就充分体现着理性。依此思路,不难相信,自然又是可以认识的,自然规律当然是可以寻找到的,而正是“神圣立法者”观念引导着人们对自然规律的寻找。可见,经院哲学中包含的理性因素为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作了有力的准备。经院哲学对事物进行因果分析,甚至追求终极原因的思维方式支持并引导着自然科学家从因果关系方面对科学实验的资料(数据)进行理性分析,从中找出事物的秩序(规律

11、)及终极原因。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这种思维方式的潜在结果。此外,当时保持重视逻辑的传统以及怀疑精神(上帝的存在都需要证明,还有什么东西不需要进行理性的审视呢?)都对近代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又由于基督宗教会兴办大校、创立修会(现代学术团体的前身)、建造图书馆及天文台,组织学术著作翻译、开办印刷厂等的行为,为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作了有力的准备。可以说,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当时基督宗教的文化背景。 不过,基督宗教神学对近代科学革命所起的压抑、阻滞作用也是不能否定的。以地心说与日心说之争为例,托勒密有关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思想来源于亚里士

12、多德有关宇宙的学说,就此而言,托马斯·阿奎那在吸取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时,也接受了托勒密的地心说。托马斯的思想体系允许经过自然而通向认识上帝,而在此路上,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发现的不是“日动”而是“地动”,根据“自然真理”与“天启真理”一致性原理,他们认为自己发现的宇宙图景才是上帝的真正创造物,由此引起了旷日持久的激烈斗争。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是科学“反叛”基督宗教神学的旗帜,布鲁诺、伽利略对哥白尼学说的宣传与发展,突出了这个学说反神学的内涵。 总之,1619世纪的近代历史时期是宗教与科学激烈冲突的时期。日心说摧毁了以地球为中心、天堂在上、地狱在下的基督宗教世界图景;进化论否定了基

13、督宗教有关上帝“创世”的说教。冲突的结果:科学节节胜利,宗教步步退却,其世俗化程度日益加深。 520世纪以来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宗教面临着更为严峻形势的时期,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此时又出现了新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宗教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求自强发展,尽量避免与科学的正面冲突。基督宗教方面表示既反对伽利略时代“科学从属于宗教”的观点,也反对启蒙时代“信仰从属于科学”的观点,主张“第三种”解答,即认为:原则上说来,科学与宗教完全不是不相容的,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然而又是互为补充的特殊目的,这些目的是相互独立的。天主教自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以来已把这种解答变成了自己的做法,力图把宗教

14、与科学二者调和起来,以实现二者的和谐与互补,强调宗教作为个人道德和价值方面的内容。相应地,宗教对科学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罗马天主教在神学允许的范围内,公开承认一些人所共知的科学原理,如承认太阳中心说,承认生物进化论(虽然仍然坚持人的精神属于上帝);并且,主动改善教会同科学家的关系,设法消除与科学界对立的局面。罗马教廷于1992年为伽利略公开平了反,鼓励神职人员和教徒努力学习科学。1936年,梵蒂冈成立了“罗马教廷科学院”,吸收了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科学家。教廷科学院和神学院里的现代科学研究人员,特别注意世界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科学技术成果为宗教世界服务。 从宗教与科学漫长

15、的发展历史来看,20世纪乃是自古以来最为典型的“宗教对话”之世纪。现代科技发展的巨大影响与宗教自身世俗化的加剧,使人们明确认识到,在一个彼此相关的世界中,人们需要对话而不是独白,没有对话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共在,没有共在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和希望。20世纪60年代以来,基督宗教从强调自身各派的“对话”而扩展到宗教与社会、宗教与政治、宗教与哲学、宗教与科学的对话。这样的转变是一种进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宗教与科学的正面巨大冲突。二、宗教与科学关系复杂性溯源 从宗教与科学关系复杂性的历史考察中我们看到,在一定历史阶段、一定条件下,宗教与科学关系的表现是不相同的,有相容,也有磨擦,有分离,更有对话

16、,二者并非一种简单的对立、分立或者关联,而是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本质上讲,宗教是一种以教义、教条为基础的信仰系统,而科学是一种以实验、事实为基础的知识系统,两者的认识道路有着本质的不同。具体来讲,宗教是从信仰出发引出超自然的力量诸如神、上帝、神圣物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而科学是从观察实验出发,利用自然本身的规律性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宗教以教义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凡不符者都视为异端,而科学是以事实作为检验理论真伪的标准;宗教方法是基于教义的推断与注释,而科学方法是经验与理论的结合;宗教主张认识的绝对性,认为其教义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而科学主张认识的相对性,反对

17、认识的绝对化。正是因为宗教与科学在认识道路上的根本区别,才导致了二者在对诸如自然现象进行解释或说明时,往往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在科学还处于弱小或依附于神学的权威之时(如人类前文明时期、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时期早期)表现尚不明显。但是,当科学逐渐成熟、独立,并且建立了知识体系时,二者的对抗就会变得不可避免(如中世纪后期、近代、现代)。这正是宗教与科学之激烈冲突发生在16世纪至19世纪的原因。 第二,基督宗教神学体系中的自然神学主张理性与信仰一致,通过认识自然去认识上帝,导致了一定阶段、一定条件下,宗教与科学是相容的。在基督宗教的神学体系(如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体系)中,通常包括启示神学与自

18、然神学两部分内容。在阿奎那看来,诸如三位一体、道成肉身等启示神学的各种命题只能信仰,不能用理性来论证,而诸如上帝之存在等自然神学的各种命题则可以用理性去论证这一点与科学有相似之处。理性与信仰的一致性、通过认识自然去认识上帝的自然神学主张曾经指引和鼓舞了15-18世纪的许多科学家去从事科学研究。并且,在当时,只要科学家的科学结论与教义不直接发生对抗,基督宗教会对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是支持的。这些都表明了宗教与科学自始便存在着的相容性。 第三,科学,作为一种以实验和事实为基础的知识系统,从认识的角度看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这就决定了科学没有充分的力量消除宗教的影响。科学所获得的知识在一定历史阶段总是有

19、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诉诸于万能的神,往往成为解决认识困境的一种简单而影响深刻的出路。当然,随着科学的发展,上帝似乎会不断地被“驱逐”出科学所“证明”的领域。然而,我们也要同时看到,科学虽能够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但是,它在扩大知识领域的同时,又会带来新的,甚至更多的未知领域。就此而言,科学终究难以摆脱宗教的影响。不仅如此,对于如“无限”、“永恒”、“上帝存在”等超经验领域的问题,科学更是无力消除宗教的影响。即使对于人类的经验认识来说,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也必然存在许多极限(思维极限、能量极限、观测极限等),如若试图超出这些极限,人类又难免会引入“全能全智的上帝”。 第四,科学家对上帝的信仰

20、使得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更加复杂化。宗教以信念为人类精神的最高尚的作用,以精神满足为人生究竟之主鹄;而科学以理智为标准,以理性为权衡。二者在本质上是不相同的。但是,如何解释有些相信奇迹的宗教信徒同时又是自然科学家呢?近代科学的先驱者们如伽利略、牛顿、笛卡尔等人大多是基督宗教的忠信徒。直至今日,在数百位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又有几位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呢?正是以上原因造成和加深了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复杂性,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说科学与宗教是绝对对立的,也不能笼统地说它们是一致的。然而,有一点无庸置异,那就是,不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走过什么样的蜿蜒曲折的道路,呈现何种复杂的关系,也不管它们彼此之间有过怎样的疏离

21、和冲突,二者是征服未知和死亡的同一支大军的两翼这个事实是必然的。现代科学己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它一路高歌凯进,诱导人类构筑起一个完全“属人”的世界人类理想的乌托邦。因此,许多人抱有一种坚定的信念,以为科学是万能的、绝对无误的,可以解决人类一切困扰和不安。这种观点,不仅宗教学家、哲学家、伦理学家、政治学家、文学家不同意,就是科学家本人也会极力反对。从一定意义上看,如果科学可以使世界完善,那么,政治革命、社会舆论和道德规范似乎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如果科学可以满足人的一切需要,文学的夸张、诗歌的激情、艺术的想象、哲学的沉思呢也会销声匿迹。然而,历史经验与逻辑判断都证明科学终究无法取

22、代文学、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的地位,从而建立新的一统天下。因此,宗教仍然会保持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向度。以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宗教并试图取消宗教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宗教的意义不以其对科学的态度为转移相信上帝,既不能直接增进一个人的科学知识,也不能直接锐化他的商业判断。过去几十年人类在核物理学、生物化学、自动控制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但人们反而感到生命的深度与品质己成为科技成就与物质享受的牺牲品。自从两次世界大战惊人的科技成就向世人展示其巨大“表现力”以来,人类时时刻刻感受到来自于方方面面的源自“高科技”的威胁,人们对科技化世界的乌托邦幻想从此破灭了,从而再度感到,科学文化如果没有另

23、一个向度即宗教向度,是不可能真正合乎人性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宗教追求圣洁、成圣、脱俗、遗责世俗气、反对庸俗化、反对过分看重现世名利和物质享受,这种希图与神沟通、追求圣洁的愿望,内蕴着对现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价值、制度、思想、物质财富的超脱与批判。因此,对科学主义酿成的积弊,宗教上的求索不失为一种缓解的良药。为了给科技文明与人文精神的整合提供基础,人类不能忽视宗教对当代人的生存的意义,不能单方面片面地追求科学乌托邦的实现。宗教与科学“在独立存在的关怀层面,每一个都有它自己的问题域,在该问题域的范围内,它们各自实施着一种自足的各自独立的自主权或自治权。历史己经证明,宗教和科学是影响人类的两股作用不同

24、的最强大的普遍力量,虽然二者关系复杂,却是不可替代。可以相信,无论历史如何发展,宗教与科学都不会寿终正寝,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还会相应地呈现新的形式、包含新的内容。二科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 1. 人与自然的关系 1.1人与自然关系中受动性 马克思所说:“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命、意识、活动起因于作为客体的自然界,所以必然受到自然界制约,这样的一种特性就是人在与自然关系中的受动性。这种受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25、础。自然界孕育了人类,而且迄今为止,地球是我们发现的唯一适合各种动植物生存的场所,也是唯一适合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生存的场所。因此如果离开了这个场所,人类将无法生存。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空气、水、食物、阳光、温度等条件,还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森林、平原、地下矿藏以及风力、水力、地热、太阳能等各种资源。由此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资源就成为人类生活和进行生产资料生产的物质基础。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工具、生活资料,说到底都是从自然界获得的,无论是自然界自然生产出来的,还是人类利用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质材料加工变革而来的,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物质生产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人类正是

26、依赖自然界提供的各种自然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再次,自然界还是人类获取科学认识的基础,为人类的精神生产提供原材料。人类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源于人类具有能动的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而任何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是在一定的认识指导下进行的。当人类运用其独有的思维的力量反映自然过程,把自然界各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抽象出来时,自然界的原材料就进入了人的意识,成为了指导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的认识。因此人类正确认识的获得,是无法离开自然界的,因为任何认识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人类的全部科学也都是对自然界不同方面的相对正确的认识。一旦离开了自然界,离开了人类认识的对象

27、也就谈不上认识,更谈不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把握。人类的精神生产最根本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固而无论从来源上讲,还是从内容和目的上讲,人类的精神生产都与自然界密切相关,是以自然界为基础而进行的。 最后,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是必然的、决定的方面。人类只能认识规律、驾驭规律和利用规律去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能够更好的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人类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任由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历史已经证明,如果人类不依照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界,就无法取得自己预想的效果,只能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1.2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能动性 人的能动性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

28、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 人对自然界的认识不仅能认识自然现象,而且能够认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人具有一般高等动物所普遍具有的感性器官,能对外界事物和现象做出直接的反映。除此之外,人更具有其它动物所不具有的理性思维器官大脑和意识,这使得人能够进行抽象思维,深入反映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也正因为如此,人对自然现象的感性认识比一般高等动物的认识要丰富的多、深刻的多和全面的多。人类使用自己的感性器官与理性思维不仅能以感性形象认识自然,而且能以理性概念把握世界,从而达到对自然界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人类不仅能够能动的认识自然,而且还能够能动的改造自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关系产生于人类作为主体对自然客体

29、的需要。由于人的生物本性,其基本生存需要只能从物质的自然界得到满足,而自然界往往不能自动的满足这种需要,这就产生了以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为前提,对自然客体进行改造的必要。这就要求人们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用自己的大脑指挥自己的肉体利用工具去实现对自然界的作用和改造,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改变自然物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运动方式,从而使被改造的客体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人类在改造自然时,只有在自然客体固有的内在规定性和规律性的基础上,去改变自然客体的外部形态或内部结构,才能达到满足人类主体需要的目的。对自然客体规律性的遵循,是改造自然客体成功的基础,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客体过程中能动性的发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

30、人类对自然客体的认识程度和认识水平。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辨证统一。一方面,能动性必须以受动性为基础,受动性对能动性是一种制约。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所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种特定的能动性,都必须以某种特定的受动性为依据的。人的能动性的发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人对受动性的认识程度和控制状况。另一方面,能动性又是受动性的主导。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不断的改造人自身,通过自己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来完善和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对受动性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受动性的控制能力,使自己的能动性得到更好和更快的发展。  2

31、.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阶段 概括的讲,从古代到近代,从近代到现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使用手工工具获取生产及生活资料和使用大机器进行生产这样两个阶段。目前,正在向第三阶段过渡。 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一阶段是使用手工工具对抗自然、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了从人类产生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之前的原始时代和农业时代的漫长历史时期。这一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的受动性占主导地位,处处受自然界的控制和支配。 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二阶段是使用大机器进行生产的工业时代。这是人的主体性突现的时代,人的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发生革命性变化,

32、人在自然面前的主动支配地位空前提高。但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界干预的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一面也开始显露出来。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盲目性使人与自然对立的一面逐渐上升,造成了两者关系的激化。于是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一系列问题不断涌现出来,使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受到了威胁,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制约。 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使用高新科技成果协调人与环境关系,在取得高度发达的物质成果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阶段。面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对

3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造成的严重威胁,人类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过去人们片面的强调了自己在改造和征服自然过程中所拥有的主观能动性,只考虑到了人类的需要,向自然界无度的索取,而忽略了人也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也有受动性的一面。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人类不能单纯以纯粹自我规定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人在自然界里能获得多大的自由,不单取决于人的能动性的发挥程度,还要取决于人类对自己的受动性的认识程度和控制能力。人类必须处理好与自然关系中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关系。人类逐渐认识到营造好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需要。目前,实现人类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科

34、学观念开始确立,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所接受。  3.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的影响 3.1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的正面影响 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依靠科学和技术手段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从适应性的认识和改造自然发展到积极主动和创造性的改造自然,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人类要实现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仍然要依靠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技术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供正确的认识论基础。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必须要顺应自然所固有的规定性和规律性才能

35、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此,研究自然规律,认识自然规律,使人类的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是使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重要前提。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揭示的自然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着认识论的基础和提供着理论的依据。尤其是现在,高新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微电子、激光、光纤通信、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宇航工程等新的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使人类能在更广阔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揭示人与自然协调的规律,认识自然界各种动态平衡的内在机制。 第二,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帮助人类更好的改造自然。劳动工具是人类自然器官的延伸和加强,它放大、强化和延伸了人体的功能,并加强了对自然力

36、的利用,这使人类能够更主动和更积极地作用和改变自然界。劳动工具的生产主要靠科学技术,这也正是科学技术变革自然的功能最突出的表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产的劳动工具在品种、数量、质量等方面有很大的改进。从最初制造使用石器、木器、金属器具等手工工具,到使用纺织机、蒸汽机、电力机等各种机器设备、自动化的生产线,转变为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体系,人的四肢、各种感觉器官、脑力都得到延伸,功能大为扩展。所谓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人既要对自然越来越有效地进行改造和利用,又要尽量将对自然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应对已被污染的环境进行再改造、再治理,只有在这一原则基础上的协调才是真正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而

37、上述方面的实现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即其物化的手段和工具。 第三,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变其智力结构。作为生产活动的主体的人类,要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而劳动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综合体。强壮健康的身体是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或者精神生产活动的基本条件,科学技术为增强人们的体质提供了有利手段。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相比,智力更为重要。在机器大生产之前,劳动者的智力的主要内容是生产的经验和技巧,这些经验和技巧主要是靠在实践中长期摸索而积累起来的。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兴起,由于机器的采用和自然力的开发,使劳动者的体力的作用更加退居次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对劳动者智力的要求则由以往的经验和技巧转变为对科

38、学技术的掌握。而且生产现代化程度越高,越需要有更丰富知识、智慧和创造能力的劳动者。 第四,科学技术使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领域不断扩大,能够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多,特别是扩大着绿色能源、绿色资源和绿色工艺(即清洁生产工艺)的开发前景。事实上在自然界中还存在大量的人类目前还未能认识,或者是无法利用的资源,这就使得劳动对象的扩大成为可能。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领域中,运用科学技术可以不断发现、开发新能源和新资源,目前人类对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从地球表层扩展到海洋、空间和地球深处。科学技术还可以通过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一切都使人类更加合理、无浪费地开发和利用自然,

39、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第五,科学技术可以提高人类对自己行为后果的预见能力。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从来都是有目的和有计划的。人类改造自然的目的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决定着对自然改造的效果。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可以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掌握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规律和自然环境演化的规律,增强人类对自身行为后果,即对自然界可能产生的近期的和长远的影响的预见能力,从而减少和避免对于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环境系统的污染。3.2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的负面影响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逐渐改变了人类在自然面前软弱无力的状态,极大的增强了人类在

40、自然界的能动性。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现在,对于科学技术有两重性或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观点已被普通接受。所以在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又必须正视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带来的负面影响。 科学技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人类利用科学去认识自然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技术去变革和改造自然界,创造出了一个距离天然自然越来越远的人化的自然系统,但实际上却使原来的生态系统遭受到了大面积和深层次的破坏,失去了平衡,以至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威胁。化学肥料的过度使用使土壤肥力下降,并因反复耕作而加剧了土壤的流失和土地的沙漠化,生态被破坏再加上工业占用大量可耕种的土地

41、使可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全球人口却在不断增长,人口增长与基本生存条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工业企业向自然环境大量排放有毒、有害废弃物,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并且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另外废弃物的大量排放还改变了大气的化学组成,降低了大自然调节气候的能力,为了发挥冷冻功效而生产的氟利昂却造成了臭氧层的破坏。此外还有洪水、干旱以及温室效应等问题的出现。 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产生的负面影响。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人类从诞生至今,总是在不断地扩大自己所能作用的劳动对象的范围,使越来越多的自然物能够为人类所利用,成为对人类有价值的资源。我们社会的发展严

42、重依赖以煤、石油为代表的这些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并且在短短几个世纪人类已经耗费掉了这些矿产资源的大部分,这使人类自身陷入了令人担忧的资源短缺的危机之中。另外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土壤过分流失与土地沙漠化的扩展使可耕种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动植物资源也在急剧减少,生物物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灭绝,这意味着地球在漫长的世纪里形成并储存起来的基因资源在不断毁灭。物种的灭绝不仅只是人类基因资源的无法挽回的损失,而且可能对生态系统具有长远的、难以预见的破坏性后果。这些都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具体体现。三五大科学中心形成的原因1、意大利曾经是世界近代科技和经济的第一个中心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欧洲

43、上空弥漫着乌云,教会和骑士横行,人们愚昧无知,社会停滞不前,科学家被禁锢在牢笼里。科学的发现被说成是对上帝的诬蔑,史书上把这漫长的近1000年的历史称为黑暗时代。从13世纪开始,中国四大发明陆续传入欧洲,对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乃至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起了催产作用。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在这一段时期中,欧洲地中海沿岸开始出现萌芽资本主义。以西方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掀起文艺复兴运动。反封建、反神学,掀起思想解放散文高潮。文艺复兴者号召人们从中世纪的精神桎梏中解放出来,如

44、神曲的作者但丁。同时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科学家,他们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反对片面地依靠逻辑推理来认识事物。代表人物是反对把地球看成是宇宙中心的哥白尼和开创实验科学的伽利略。东方的科技成果产生了西方近代科学,近代科技的第一个中心在意大利形成。科技的大发展推动了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当时意大利的商业和航运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举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2.英国成为近代世界科技的第二个中心近代第二次科技中心的转移发生在17世纪初到1830年。世界科技中心从意大利转移到英国。这相当于我国明朝末年到清朝道光年间。16世纪末,先进的德国爆发内战,先进的意大利分裂为许多小国,为英国的发展创造了外

45、部条件。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英国思想家、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伟大的复兴中重点论述了知识的价值,提倡科学实验,提倡研究自然科学,在英国乃到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的英国政府重视科学技术,批准成立了皇家学会等学术活动中心。17世纪,出现了著名科学家牛顿,他作为一个“跨世纪人才”,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巨著(1687年)。他的这部著作以科学实验和观察事实作基础,但明显受欧氏几何体系的影响。牛顿的科学思想成为英国科学革命理论的顶峰。牛顿发现的三大定律,使天体和地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被统一在一个经典力学的框架中,上帝和天堂失去容身之地。科学上的最新成就成为技术革命的先导,出现了专业化的和

46、大机器生产。纺织业的发展要求纺织业的机械化,纺织业的机械化也带动了所有工业部门的机械化。英国政府鼓励人们从事工具机的发明和改进工作,涌现出许多发明成果。如蒸汽机的出现。瓦特在前人发明的基础上,发明完善了高效蒸汽机,解决了一系列工艺问题和配套设备问题,将蒸汽机推进市场。纺织机械技术和蒸汽机技术引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整个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英国的资本主义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英国的经济进入了极度繁荣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英国的海外扩张创造了条件,开始了所谓的大英帝国“日不落”的历史。然而从19世纪末开始,英国的工业优势不断衰退,导致英国在科研开发的投入相对下降,再加上英国的学术界过分重视

47、理论轻视应用,重视科学轻视技术的传统,英国在国际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地位不断下滑。3、近代科技的第三个中心在法国这个中心的形成始于在18世纪初,19世纪初进入高峰。这一阶段,英国的经济仍然处于繁荣的状态,法国则由于其特殊的政治情况成为激烈的大革命场所。以狄德罗为首的一批启蒙运动的哲学家形成了法国百科全书派。他们宣传自由平等和人道主义,提倡民主和科学,出现了一次思想大解放,彻底反封建的运动。另一方面,在牛顿的学说的影响下,也出现了一批科学家和科研成果。例如著名数学家及力学家拉格朗日,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开创定量分析、创立燃烧氧化学说、推翻支配化学发展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的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48、在这段时期还产生了公度量衡、科学教学制度和公立中学。但是,法国的研究工作过分地学院式,教育制度培养的人才相当部分是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的类型,不善于将科学转化为生产力,再加上社会又过于动荡,影响了法国的经济发展。4、近代科技的第四个中心在德国在19世纪后期,1875年1895年的20年间,世界科技中心转移到德国,世界的经济中心随之也转移到了德国。在1830年英国产业革命达到高潮时,德国仍然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德国人不甘落后,大批德国人去英国和法国留学并且学成回国。由于德国人重视理性、重视应用,德国政府重视知识,整顿教育制度,创办专科学院和大学。科教结合,聘请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主持柏林大学,开创

49、教学、科研相统一的高教体系。1839年后,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涌现,如世界著名的数学家雅可比、高斯,发现电学中的欧姆定律的物理学家欧姆,发展了农业急需的肥料技术和有机化学的化学家李比希,在柏林大学成立规模较大的有机化学实验室后,在英国人W.H.柏金发明合成颜料的基础上,对香料、颜料和医药合成做出重要工作的李比希的学生霍夫曼等等。德国特别注意科学技术和工业的结合,出现一批善于将科技成果转换为产品的企业家。例如,克虏伯将英国的炼钢法用来发展德国的钢铁和武器工业,还有西门子,既是发明家又是企业家。德国的煤和煤化学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特别是有机合成工业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德国还特别注意综合利用,出现

50、了联合企业,成立了康采恩式的生产体制。当时德国的一些企业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企业,德国只用了40年就完成了英国100年才完成的工业化过程,德国的经济发展势头保持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德国工业化的进程,充分地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一次和二次大战使德国的经济基础受到重创,人才和资金也受到严重的损失。19世纪的欧洲大陆,法德两个中心带动了欧洲经济的普遍繁荣。在这一段时期,出现了很多重大的科研成果。英国的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物理化学家法拉第(17911867)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麦克思威尔创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出现了第二次物理学理论的大综合。但是,

51、英国科学家们浇灌的第二次科学革命之花,却在德国结出第二科技革命之果。这主要是德国发明家应用电磁理论,发明了实用型的发电机,其意义和作用相当于瓦特的蒸汽机,由此导致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德国科技和经济这时迅速超过英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德国造就了一批克虏伯、西门子、詹斯这样集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于一身的人才。19世纪还出现了三大发现,即生物进化论、细胞理论和能量守恒。科学已经走向成熟,基础科学的研究明显地走到了生产的前面。5、世界科技的第五个中心在美国(20世纪)美国在独立战争后的宪法中,明确了对科学技术的方针。美国的领袖人物和历任首脑人物都重视科学技术,有的本身就是科学家。如本杰明

52、·富兰克林和第三任总统杰弗逊。美国政府很早就明确以教育带动科研,对教育采取特殊优惠政策,赠予美国一批大学土地,每州至少建立一所传统农业和机械院校。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了大发明家爱迪生,爱迪生在西门子发明电机、贝尔发明电话之后,发明了电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电厂,引起了世界乃到全世界的一场电力技术革命。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又得到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美国采取拿来主义,采用移民政策大批吸收人才,一批著名科学家被吸引到美国。如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著名物理学家费米。40年代末,美国还留下了不少来自中国的科技人才,如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等人。人们曾经将美苏在二次大战后的做法归结成

53、美国抢人,苏联抢机器。可见美国对人才的高度重视。美国政府利用战争中获得的资金大幅度地增加对科技的投入,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每四年翻一番。二次大战期间,从1939年的一亿多美元增长到15亿美元。这一系列的措施导致了美国完成和完善了欧洲的钢铁、化工和电力三大技术,发展了汽车、飞机和无线电技术这三大文明,领先进行了第三次技术革命,包括原子能(1942年)、计算机(1940年)、空间技术(1957年)、微电子技术(1970年)。高新技术的研究成果导致了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美国19291969年的40年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表明战后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自70年代以来,以微

54、电子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为特征,可以说,美国领导了一场世界范围的技术革命,形成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生产技术为主导的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为内容的高技术体系。并在80年代后期迅速地商业化和产业化,为美国赢得大量的利润。尽管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地位相对日本、西欧有所下降,但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机会,推行“信息高速公路”带来了新的全球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了经济复苏,应该说,美国的经济至今是全世界经济活动中心之一。这种状况还将维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四不同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前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弱,人类改造环境作用微弱,人与环境是恐

55、惧和依赖关系。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出现了局部的环境问题。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后工业文明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要摒弃环境问题通过技术的进步就可以解决的思想一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们曾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加以多方探索,都希望能找到一个完

56、美的答案。人与自然究竟谁起决定作用,是自然决定了人的发展还是人类主宰了自然界的运行之类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回答的。因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自身都不是抽象的、凝固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所以,两者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必然呈现不同的态势。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我们不能比对这种相互作用的认识追溯得更远了,因为在这之后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东西了。” 马克思说过:“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针对“自然主义的历史

57、观”,恩格斯讲到:“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世纪人类历史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这就是从年代中期开始兴起的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中,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人类从此由传统的工业社会迈入了崭新的信息社会。伴随着信息社会所出现的一切变化,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也日益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1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2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强度不断加大,形式

58、日益多样化。总之,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曾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还将会出现更加复杂多样的表现形态。从根本上讲,正是由于这种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点的人与自然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相互作用,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人的完善和自然的进化。这将会是一个与人类共始终的、永恒的动态发展的进程。二、人与自然的对立自从世界上有了人,就开始了人与自然之间永不完结的对立。在人与自然的对立过程中,人类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凭借自身的智慧,使自己拥有越来越强大的能力。当代人类所拥有的改造自然的巨大能力,在给人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和广泛的社会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平衡造

59、成了极大的破坏。表现在: 人与自然的对立是人类本性的一种体现。人类社会作为一个与自然相对的独特系统,是自然界长期进化发展的产物。它的存在和发展要依赖自然界,要占有和消耗外部自然,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是以从自然界中分离出社会生活自然条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从自然界分离出社会生活的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生活区别于动物生命活动所特有的规定性。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从不满足于已有的现实,总是渴望打破现实存在的界限,不断超越环境的现实。这种基于现实又不断追求超越现实的欲望和需要,是人的一种本性。人的需要这种自我增生的趋势,不断地建构起人与自然界的新的分离和对立。 人与自然的对立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内在根源。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中,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不断地使自然界向着适合人的方向人化。人类能力的每一个进步都在自然环境的人化中得到印证和表现。人类对自然的人化程度是同生产力水平、实践方式相一致的。随着数学、天文学、医学、酿造术的进步和农业、手工业、商业、冶金、航海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