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本科论文—佛教在日本 -_第1页
日语专业本科论文—佛教在日本 -_第2页
日语专业本科论文—佛教在日本 -_第3页
日语专业本科论文—佛教在日本 -_第4页
日语专业本科论文—佛教在日本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 本文从佛教在日本发展历史入手,分析日本佛教的宗派,进而引出佛教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希望通过对日本佛教的认识,能更进一步的了解日本文化的历史。关键字:日本 佛教 历史 宗派 现状目 录摘要 1第一章 佛教在日本的发展历史 31 .1 飞鸟时代 31. 2 奈良时代 31. 3 平安时代 31. 4 摄关政治、院政时期 41. 5 镰仓时代 41. 6 德川时代 41. 7 明治维新 41. 8 二战期间 4第二章 日本佛教的宗派 5 2. 1 中日佛教十三宗 52. 2 日本南都六宗 5第三章 佛教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6 3.1 武士道的精神支柱佛教 6 3.2 插花、日本画的起源佛教 6 3

2、.3 佛教对茶道的影响 6第四章 日本佛教的现状 6 4.1 佛教在日本正在走向消亡 6 4.2 日本佛教走向消亡的原因 7结论 7参考文献(References) 7浅析日本佛教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一、佛教在日本的发展历史日本佛教是北传佛教之一,于6世纪经由中国、朝鲜传至日本,至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奈良时代佛教受到皇家以及有势力氏族的支持,形成国教。13世纪开始,佛教在平民之间开始盛行。1飞鸟时代6世纪传入日本的佛教,最初是从大陆来日本的人和苏我氏信仰,后来苏我氏掌握了朝廷的实权,就在朝廷的保护下快速发展,以朝廷所在地飞鸟为中心,兴起了最早的佛教文化。以苏我氏许愿

3、兴建的飞鸟寺、圣德太子许愿兴建的所谓的四大天王寺和法隆寺为首,诸氏也在竞相修建氏寺。圣德太子摄政,下诏传播佛教,贵族大臣竞造佛寺,从此佛教广传干日本。推古3年(594),高丽僧慧慈、百济僧慧聪来到日本,说法于法兴寺。圣德太子奉慧慈为师,学习佛教。12年,圣德太子制定宪法17条,其第2条就是“笃敬三宝”。由于圣德太子的弘扬,日本佛教很快得到流传。圣德太子死后2 5年,日本发生了“大化改新”,即模仿中国唐代文物制度,进行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这个时代还开始了佛教学问的研究,圣德太子完成了法华经 、维摩经 、胜经三个经典的注释,称之为“三经义疏”。百济僧

4、人还带来了日历和历书的出现。2奈良时代奈良时代,佛教受到国家保护因而迅速发展起来。当时的僧侣,研究来自印度、中国的各佛教教理,继而在奈良的各大寺院形成了称之为南都六宗的诸学派。随遣唐使云游中国的学问僧和冒着各种苦难来到日本传授戒律的唐僧鉴真的活动,对日本佛教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僧侣的活动曾收到国家的严格控制,一般只限于在寺院内的活动,在民间的传教并不太活跃,尽管如此,还是出现了像行基那样的,一边遭受政府的监督,一边帮助农民建立用水设施和交通设施,把传教和社会事业结合一起的僧人。佛教为了加强与政治的结合,在这个时代末期,也曾出现像道镜那样介入政治的僧人,却招来了腐败。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好多主张

5、进入深山闭门修行的僧人,这种动向不久就成了平安佛教的主体。3平安时代随着平安迁都,佛教界兴起了新的风潮。生于进江的僧人最澄,随遣唐使入唐归国后,创建了天台宗,从南都独立,力倡佛教修行之新道。生于讃岐的空海与最澄同时入唐,他特别学了密教,回国后开创了真言宗,其结果,天台、真言两宗都祈祷除病消灾并祈求现世利益的传教而获得皇室和贵族的极度称赞,成为佛教的主流。随着佛教的普及,也出现了与本土神道的融合倾向。在8世纪就已经出现,在神社里边建神功,在寺院里边建守护神,神前读经等现象,这种神佛调和的现象屡见不鲜。4摄关政治、院政时期摄关政治,这时期的佛教,天台、真言两宗占绝对压倒优势,两宗都是通过祈祷与贵族

6、密切联系。这时盛兴佛教折衷的观点,即:把神与佛结合成一体的神佛一体说。这时祈求现世利益的各种信仰齐驱并驾的还有宣扬从现世的不安中逃脱,以祈求来世幸福的净土教。10世纪中期,空也曾在京城的市中心传播此说,稍后,源信又以往生要集传播念佛往生的教义,净土教终于在贵族以及平民间广为流传。院政时期,上皇极其信仰佛教,他出家做了法皇,依仗他的权势建造了六盛寺等很多大寺、堂塔和佛像。为了筹措经费,他就肆无忌惮地卖官,造成政治日益混乱。5镰仓时代12世纪后期由于时代的大转变,也给精神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其中,佛教由原来的祈祷和教理为中心,转换为加强精神生活的以广泛的贫民阶层为对象的镰仓佛教。这一时期最早出现这

7、一特点的是法然,他学的是天台宗,信奉阿弥陀佛誓言。法然的教义不只在京都的贵族中,而且也在武士与平民中广为流传。后来法然和他的弟子都遭到旧佛教派系的谴责,受到迫害并且被流放。生于贵族家庭的亲鸾此时也作为法然的弟子之一被流入越后,以后又被转到关东地方,很长时间再农村过着深思和传教生活。亲鸾进一步发展了其师法然的教义,他倡导“恶人正机”教义。他的学说在武士和农民之间广为传播,不久,就形成叫做净土真宗的教团。在差不多的同一时期,在信仰法华的基础上,受到净土教影响而倡导新的救生之道的是日莲。日莲以镰仓为中心发展了日莲宗。这一时期的禅宗在关东武士中显示了最大的势力。禅宗提倡坐禅,它主张只要坐禅,便可接近释

8、迦的境地。6德川时代儒学特别是朱子学取代了佛教,成为德川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佛教的影响进一步缩小。当时京都佛教虽趋衰落,但关东地区(指箱根以东的关东八州,即今东京横滨地方)的佛教渐盛。德川幕府一方面采取锁国政策,同时订立各方面的制度。对于佛教,自寺院的等级,僧阶的高下,乃至僧侣的法服等,都有一定的规制。先定皇室的佛教制度明示“门迹”、“院家”以下的级别。门迹有“宫门迹”,“摄家门迹”及“准门迹之别,订立晋级的法规,禁止僧位、僧官的滥授。划定区域,一寺一山皆令有所隶属。以总本山德大本山,以大本山统摄其所属各寺。如净土宗以东京增上寺为本山统辖关东诸寺;天台宗以日光门主统辖一宗:真宗东、西

9、两派的别院各设“轮番”(别院轮流住职之称)等。这些制度小自一寺、大至一宗一派,其应遵守的法规,修行的阶段,僧阶的晋级,法衣的等差等,完全具备,一直维持到明治维新以前。7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后日本兴起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提出王政复古、“神佛分离”和“废佛毁释”。首先命令门迹亲王复饰(还俗),废止宫廷的佛教仪式,排除神社内的佛像,废止供于神前的佛具,禁止僧侣参加神道仪式,禁止“神佛混淆”,颁布所谓“神佛判然”的法令。从而日本各地发生了烧弃佛像佛画、破坏寺庙堂塔、命令僧尼还俗、把守院改作医院和学校等事件。明治5年4月25日,新政府以太政官布告,许可僧侣带妻食肉和蓄发,同时 自明治维新以后购60年间,日本的

10、佛教形成了13宗56 派。8二战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12月15日占领军颁发了神道指令,日本开始实行信教自由与政教分离。原由国家颁布的宗教团体法于同年12月18日撤销,同时公布了宗 教法人令。过去依据宗教团体法,曾把原有的佛教13宗56派,统合为13宗28派。在 宗教法人令公布后,又各分派独立,成为270个教团。根据信教自由的原则,隶属和脱 离所属的宗派是被允许的,从而使寺院之间的隶属关系松弛。 战后新兴宗教有显著发展。据统计,日本大约每20人中即有一人参加新兴教团,其中70%属于日莲系。主要有: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妙智会、灵友会、佛所护念会、日本山妙法寺大僧伽、念法真教、孝道教团、

11、解脱会、真如苑等。此中除天台系的念法真教、孝道教团和真言系的解脱会外:其余创价学会等均属于日莲系。这些新兴教团,多与政治活 动发生联系。新兴教团开始产生于战前,战后依宗教法入令而被公认。由于传统佛教考虑的主要是生死大事,对于现实问题不很关心。新兴教团所关心的不是死后,而是要实现天国于 地上。如创价学会就主张把“真善美”,改为“利善美”,换“真”为“利”,追求地上幸福的实现。这种思想比较适合时代潮流和日本国内形势,故新兴教团不断得到发展。到目前为止,佛教仍是日本的主要宗教,现在日本各地有佛教各宗宗立男女大学20余所。还有许多学会、研究团体,专门从事佛教的研究。各宗还派遣传教师到欧美各国建立别院,

12、进行佛教宣传。二、日本佛教的宗派1 中日佛教十三宗乃佛教诸宗之总称。在中国,指毗昙宗(或以俱舍宗代之)、成实宗、三论宗、涅盘宗、律宗、地论宗、净土宗、禅宗、摄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在日本则为:南都六宗之华严宗、法相宗、律宗等三宗;开宗于平安初期之天台宗、真言宗等属密教系统之二宗;镰仓时期之后,禅宗系统有临济宗、曹洞宗、黄檗宗等三宗;净土教系统有净土宗、真宗、融通念佛宗、时宗等四宗,上述十二宗加日莲宗,则为日本佛教十三宗。(1)禅宗,日本佛教流派之一。所谓的“禅”是将心思沉静后以期有所顿悟,是高层次的宗教及内心面的体验。如上所述,以静坐将心思沉静下来,使意志专一,文牍主义称之为坐禅

13、。禅宗是1213世纪时,经由中国回国的日本僧侣荣西、道元传入日本的。禅宗认为真理已超越语言和文字所能表现的范围,唯有依靠坐禅修道,惊醒直接的自证体会才能把握其中道理。(2)日莲宗,该宗以创宗者日莲的名字命名。日莲宗是日本独立发展的佛教宗派,与中国佛教无直接关系。日莲宗开始是以东国的地方武士为基础发展,但不久便进入京都,获得来了公家和都城市民的信仰。日莲宗的传教是战斗式的传教,在中国地区和九州地区拥有有势力的日亲。日莲认为只有妙法莲华经是正法。近代日本新兴宗教的几十个数团,有70%属于日莲系。(3)净土真宗,亦称“真宗”,是自净土宗分出的派系。真宗以净土三部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为

14、依据,崇奉印度的龙树、世亲以及中国的昙鸾、道绰、善导和日本的源信、源空七位高僧,称为三国七祖。2 日本南都六宗指于日本奈良时代(710784)兴起的宗派总称。南都指奈良时代的京城所在地平城京(又称古京,即奈良)。六宗系指三论、成实、法相、俱舍、华严、律六宗。此六宗为别于平安时代在京都(即平安京,又称为新京或北京)兴起的天台、真宗两宗,故称南都六宗,或称古京六宗、南京六宗。当时僧侣常以哲学的方法,研究各宗教义,而且大多一人兼学二宗以上,因此一寺中各宗僧侣杂陈的情形屡见不鲜。在此种情形下的宗派,与其说是信仰集团,不如说是研究集团。其中,学习各宗教义的团体,称为学众,置学头一职为其指导者。 (1)法

15、相宗,由道昭、玄昉等人相继自唐朝传回日本,此二人分别于元兴寺、兴福寺弘法,其法系至今仍传于法隆寺。 (2)俱舍宗,为法相宗的附属宗派,在日本未独立成一宗。 (3)三论宗,在推古朝(593628)时传入,由高丽僧慧灌自唐僧吉藏处学得再传至日本。 (4)成实宗,与三论宗同时传到日本,因此附属于三论宗。 (5)华严宗,由道璇(702760)传入,后新罗僧审祥从唐僧法藏学华严,再至日本,传法予良辨。(6)律宗,亦由道璇初传,其后鉴真到日本(753),于东大寺设戒坛,以宏扬此宗。三、佛教对日本文化的影响1 武士道的精神支柱佛教佛教对武士道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武士认同命运的安排,对于无法避免的事情选择平

16、静的服从,即便是死亡。 佛教的“无我”观点,使武士能够产生舍生忘死的决心。禅宗的无所住而生其心,则引伸出注意力游走四方,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武士也会通过打坐来提升精神凝聚力。2 插花、日本画的起源佛教日本的插花于16世纪开始,是传统艺术之一,是把僧侣以花献佛的礼仪吸收到民间,后来它被普及为日本独特的传统文化。15世纪以前,日本插花主要是佛教寺庙内,僧侣中流传的佛前供花。相传6世纪时,日皇派遣使者小野妹子前来中国,考察当时隋朝的佛教,看到中国佛教礼仪中有祭坛供花,印象极深,于是回国后,特别向日皇报告插花之事,并和日皇一起研究插花,学中国以花祭拜。后辞官削发为僧,法号“专务”,住到日本京都

17、一座著名的法寺内。那里有一六角堂,堂旁有一池塘,他就在池畔筑起厢坊,隐居于此,故名“池坊”。自此他专心研究插花,世代相传,为日本插花的始源。日本画是适合日本式房屋的装饰画,有很多爱好者。日本的绘画当初是从中国传来的佛像画,但到10世纪左右也开始描绘日本的风景与风俗,大和绘的产生则奠定了日本画的基础。3 佛教对茶道的影响 种茶最早源于中国,中国茶是享誉世界的。日本的茶道文化是在中国宋代禅院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创立伊始,就与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日本茶道始祖千利休在继承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等先辈茶人的禅茶理念的基础上,将禅宗的修行观念与茶道的文化形式结合起来,创立了风格简素的草庵式茶道。草庵茶道以

18、“禅”为精神内核,其基本精神被日本学者概括为“和、敬、清、寂”四个字,主张通过在茶室中举行茶会的方式来了悟禅法,参透本心。由此,草庵茶道亦被认为是一种与“寺院禅”相并列的“在家禅”,综合日常生活的一切形式构建出修炼身心的道场,使茶道修习者达到“无我无心”的大彻大悟之境。草庵茶道在审美趋向上推崇朴素的“闲寂”茶风,“在不引入注目的外表之下暗含着无价的宝物,在贫困之中深藏着难以言尽的恬静的喜悦”,这种意境被日本茶人奉为美的极致。“闲寂”的美学理念不仅显现于茶具、茶室、茶仪等诸多外在形式之中,更深深渗入到了茶人的内心世界,成为日本茶道艺术最为鲜明的个性特征之一,对整个日本民族的审美情趣构成了广泛而深

19、远的影响。四、日本佛教的现状1 佛教在日本正在走向消亡佛教于6世纪经由中国、朝鲜传至日本。奈良时代佛教受到皇家以及有势力氏族的支持,形成国教。从13世纪起,佛教也在平民之间开始盛行。直到现在,佛教仍是日本人的宗教中心。日本人的生活和佛教关系密切,即使不是佛教徒也会到寺庙参拜,按佛教仪式举行葬礼,并于死后取佛教的戒名。绝大部分的家庭设有佛坛,供奉祭品及香火为祖先祈求冥福。虽然佛教在日本的历史已经有1400多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变换及高速的发展,佛教在日本的发展状况却大不如从前。根据美国据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佛教在日本正在走向消亡,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统计,日本的佛教寺庙的数目按照每年100多家

20、的速度递减,与之相伴,寺庙香客也在日益萎缩。日本佛教之所以面临如此窘境主要是因为它在丧葬仪式上主导地位的丧失和住持接班人的困乏。日本的主要宗教有神道、佛教和基督教。根据统计,日本人很少对特定的宗教抱有热心信仰的态度,很多人都是对宗教不关心的。这是因为日本人关心现今世事,有乐天的性格,对任何宗教都抱有传统上的宽容态度。多数日本人在出生和结婚的仪式上,遵从神道的仪式,然而葬礼却遵从佛教的仪式。同一个人,他既去参拜神社、盂兰盆时也到寺院进香,同时也庆祝圣诞节。一直以来,佛教在日本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在丧葬上体现的更加明显。,每当举行葬礼时,日本人坚持按照佛教仪式,日本人用“佛教葬礼”来形容佛教在丧葬和祭奠仪式上近乎垄断的地位,具有戏剧性的是,如今这个词却道出了更迎合亡灵需要的佛教正在日本社会中丧失立足之地。2 日本佛教走向消亡的原因佛教在日本走向消亡的原因有很多,但总体看来有以下两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