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程综合练习题(精)_第1页
中医教程综合练习题(精)_第2页
中医教程综合练习题(精)_第3页
中医教程综合练习题(精)_第4页
中医教程综合练习题(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词解释1. 阴阳互根: 2.四气:3. 肾阳虚证:4. 心主血脉: 5.瘀血: 6.得气: 7.邪: 8.五味: 9.肾阴虚证: 10六腑: 11六淫: 12押手: 13.行针:二.单项选择题C、 C、 B、 D、 C、 D、 B、 B、 D、 C 1.以人体正气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表现是A.热证B.寒证C.虚证D.实证E.虚实夹杂证2. 夏属火,与夏不属于同一火系统的是下列何项:A.苦B.赤 C.燥D.南E.长3.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体现了中医学哪个基本特点:A. 整体观念B.辨证论治C.标本兼顾D.急则治标E.缓则治本4.午后潮热、消瘦盗汗、舌光红、脉细数常见于以下何种证型A.寒证

2、B.热证C.实证D.阴虚证E.阳虚证5. 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为:A. 体液B.阴液C.津液D.津E.液6. 风热表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下列哪项A.发热微恶风B.咽喉痒痛C.口微渴D.舌淡红,苔薄白而润E.脉浮数7. 具有藏血”功能的是何脏:A.心B.肝C.肺 D.脾E.肾8. 下列哪一项属于心气虚的主要临床表现:A.心悸气短B.形寒肢冷C.大汗淋漓D.舌淡胖或紫暗E.口唇青紫9. 不属于肾的生理功能的是:A.主藏精B.主水液C.主纳气D.主神志E.主水液1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痰热雍肺的主要临床表现A.发热B.咳嗽气粗气促,C.痰多粘稠色白D.舌红苔黄腻E.脉滑数11. 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咯痰

3、清稀色白,面色咣白,平素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遇风寒则咳嗽加重,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辨证属:A.脾阳虚B.肺气虚C.肾阳虚D.肺肾阴虚E.外寒内饮12. 咳嗽气喘,干咳少痰,咽干口燥,胸满心烦,动则气促,五心烦热,形体日渐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治疗方药:A.百合固金汤B.金匮肾气丸C.六君子汤D.玉屏风散合补肺汤E.麻杏石甘汤合定喘汤13. 高脂血症患者形体肥胖,面带油光,伴头晕昏重,肢体困倦,口中粘腻,胸膈满闷,心欲呕,咯吐痰涎,舌苔浊腻,脉滑。中医证型属:A.气血虚弱B.痰瘀互结C.肝郁脾虚D.肝肾亏虚E.痰浊内盛14.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期间中医认为病位在下列哪一脏A.心B.

4、肝C.肾D.脾E.肺15. 根据灵枢 经脉篇提出的针灸治疗原则,寒则如何:A.除之B.疾之C.补之D.留之E.泻之16.长针深刺时,宜采用:A.爪切进针法B. 夹持进针法C. 舒张进针法D. 提捏进针法E. 单手进针法17.通里属于哪条经:A.足太阴经B.足少阴经C.手少阴经D.手厥阴经E.手太阴经18.下列腧穴定位正确的是:A.中冲穴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B. 足三里位于内膝眼下3寸,胫骨内侧约一横指处。C. 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D. 少商穴手背侧横纹上1寸,尺桡骨之间。E. 内关穴在腕背横纹上3寸,两骨之间.19. 下列腧穴主治不正确的是:A.内关穴治疗呕吐B.中渚穴治

5、疗耳鸣耳聋C.足三里穴治疗胃痛D.三阴交穴治疗心血管疾E.合谷穴治疗头痛20. 急性期面瘫的治疗,下列哪种手法不适宜:A.皮肤针B.刺激量小C.刺激量大D.耳尖放血E.浅刺21. 以人体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表现是A.热证B.寒证C.虚证D.实证E.虚实夹杂证22. 春属木,与春不属于同一木系统的是下列何项:A.酸B.青C.风D.东E长23. 以精神萎靡、形寒肢冷、下利清谷、尿清长、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为主证的属:A.寒证B.热证C.实证D.阴虚证E.阳虚证24.不属于祖国医学治未病”范畴的是:A.未病先防B.既病防变C.辨证论治D.锻炼身体E.调摄精神2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肝的主要生理

6、功能:A.主筋B.主疏泄C.主藏血D.开窍于目E.其华在唇26.肾所藏之精是指: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D.生殖之精E.精血2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黄苓的主要功效:A.清热燥湿B.止血C.泻火解毒D.化湿行气E.安胎28.患者李某,女性,36岁,因乏力、失眠多梦1月余就诊,面色萎黄,自诉时有心悸,遇事健忘,饮食减少,进食后常有腹胀感,大便溏薄,月经量多色淡,淋漓不尽,舌淡脉 细弱。治疗上应选用:A.归脾汤B.四神丸C.左金丸D.真武汤E.附子理中汤29. 在气与血的关系中,下列哪项不确切: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气能载血E.血为气母30. 内生五邪不包

7、括哪种邪气:A.燥邪B.暑邪C.火邪D.热邪E.风邪31. 咳嗽气喘,痰白而稀,平素短气息促,动则尤甚,畏寒肢冷,腰酸腿软,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质胖嫩,脉象沉细无力。中医的治疗原则是:A.温阳健脾,燥湿化痰B.补气固卫,益肺止咳C.解表化饮D.滋肾润肺,止咳定喘E.健脾温阳,补肾摄纳。32. 胃脘胀痛,痛连协背,得食尤甚,情志不遂加重,暧气或矢气得减,胸闷喜叹息,心 烦多梦,泛酸呕恶,苔薄白,脉弦。中医辨证为:A.脾胃湿热B.肝气犯胃C.脾胃气虚D.胃阴亏虚E.瘀血阻络33.胃脘隐痛,或感灼热,或感痞闷,饥不欲食,干噫不除,便干口燥,形体消瘦,舌质暗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中医治疗方剂为:A.

8、香砂六君子汤B.四逆散合金铃子散C.温胆汤D.养胃汤E.四君子汤34.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一般是:A.太阳经在前少阳经在中阳明经在后B.太阳经在前阳明经在中少阳经在后C.阳明经在前太阳经在中少阳经在后D.阳明经在前少阳经在中太阳经在后E.少阳经在前阳明经在中太阳经在后35.毫针平刺的角度是:A.5度左右B.15度左右C.30度左右D.45度左右E.90度36. 下列不属关元穴的主治的是:A.眩晕B.痛经C.泄泻D.发热E疝气37. 心胸疾病的最常用要穴为:A.神门B.劳宫C.大渊D.内关E.外关38. 下列穴位可用简便取穴法的有:A.列缺风市B.合谷大椎C.期门外关D.风池中脘E.血海太

9、溪39.关于风府穴的刺灸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体位宜取伏案正坐位B.针尖向下颌方向C.针尖向上D.平透风池E刺入0.5-1寸三.填空题1.整体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和。2.藿香正气散的功效是、。3.黄连的主要功效是、。4.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和。5.亚健康状态中医治疗虚则;实则。6.临床常用的灸法分为、和三大类。7、列缺穴定位于。8.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是、。9.正常舌象是。10.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期间中医认为病机属、。11.二陈汤的组成有、和。12.表虚自汗的治则是,方剂名称是。13.经络由和组成。14.太溪穴位于。15.四君子汤的组成有、和。16. 人参的功效是、。17. 肾上腺

10、皮质激素治疗期间中医认为 为病之标,为病之本。18、合谷位于。四.简答题1. 简述气和血的关系。2. 试述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3. 简述脾的主要生理功能。4. 简述六味地黄丸的组成和功效。5. 简述慢性胃炎肝气犯胃的中医临床表现,治则和方剂。6. 简述腧穴的分类与主治作用。7. 试述针灸治疗的失眠主穴和操作方法。8. 简述内关、天枢、足三里的定位和主治异同点。9. 试述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10. 简述气血两虚证的临床表现、治则及方剂名称。11. 简述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2. 试述脾肾阳虚的临床表现及治则。13. 简述亚健康状态中医治疗思路。14. 简述针灸治疗原则。15. 试述针灸治疗中风中

11、经络的主穴和操作方法。16. 简述合谷、曲池的定位、主治和针刺操作。17. 针灸的配穴处方规律有哪些?试举例说明。18. 简述寒邪致病特性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 阴阳互根: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称为阴阳互根。2. 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3. 肾阳虚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腰膝酸冷,头晕耳鸣,阳萎精冷,宫寒不孕,尿少浮肿,五更泄,完谷不化,舌淡胖,脉沉弱。4. 心主血脉: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5. 瘀血:凡血液运行不畅,或离经之血未能及时消散、排出而留滞体内者 称为瘀 血。6. 得气: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施用捻转提插等手法

12、,使针刺部位产生特殊的感觉和反应,谓之得气,亦称为 针感”。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 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等感觉。7. 邪:即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8.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9. 肾阴虚证:健忘少寐,耳鸣耳聋,发脱齿摇,腰膝酸痛,男子梦遗失精,女子经少经闭,消瘦,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10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11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12. 押手:毫针操作时,一般将医生持针的手称为刺手,按压穴位局部的手称为押手,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皮肤、

13、使毫针能准确地刺中穴位。还可与刺手配合,减轻针刺疼痛、调节和加强针感。13. 行针:也称 运针”是指毫针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 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二、选择题1. 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01-10 C、C、B、D、C、D、B、B、D、11-20 B、A、E、C、D、B、C、C、D、21-30 D、E、E、D、E、C、D、A、D、31-39 E、B、D、D、B、D、D、A、CCCB三、填空题2. 解表和中、理气化湿3.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4. 贮尿和排尿5. 补益心脾疏肝解郁6. 艾柱灸、艾条灸和温和灸7.

14、腕横纹上1.5寸,桡骨茎突上方陷中8. 整体观、辨证论治9. 舌淡红苔薄白10. 阴阳失调,阴虚阳亢热郁11. 半夏、陈皮、茯苓和甘草12. 敛汗固表,玉屏风散13.经脉和络脉14. 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取穴15. 人参、白术、茯苓和甘草16. 强心固脱、补益脾肺17.阳亢热郁,阴虚18.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四、简答题1. 请简述气和血的关系。答:气为血之帅(0.5分气能生血(1分气能行血(1分气能摄血(1分血为气之母(0.5分血能载气(1分血能生气(1分2. 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答:眩晕欲仆,头痛头摇,项强肢麻,肢体震颤,步履不正,言语謇涩(3分。甚或卒然 昏倒,不省人

15、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喉中痰鸣(2分。舌红苔白或腻,脉弦 有力(1分。3. 简述脾的主要生理功能。答:1主运化(1分、升清(1分2主统血(1分3脾主肌肉四肢(1分4开窍于口 (1 分,其华在唇(1分4. 简述六味地黄丸的组成和功效.答:组成: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泽泻、茯苓、丹皮(4分功效:滋补肝肾。(2分5. 简述慢性胃炎肝气犯胃的中医临床表现,治则方剂:答:胃脘胀痛,痛连协背,得食尤甚,情志不遂加重,暧气或矢气得减 胸闷喜叹息,心0治则:疏肝理气,和胃0 6.简述腧穴的分类与主治多梦,泛酸呕恶(3分),苔薄白,脉弦(1分)化湿(1分)。方剂:四逆散合金铃子散加味(1分)作用。

16、答:腧穴可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3分)十四经穴:十四经穴为位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简称经穴”经穴因其分布在十四经脉的 循行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它不仅可以反映本经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病证,也可 以反映本经脉所联系的其它经脉、脏腑之病证,同时又是针灸施治的部位。因此,腧穴不仅 有治疗本经脏腑病证的作用,也可以治疗与本经相关经络脏腑之病证。(1,又无固定分)奇穴:奇穴是指未能归属于十四经脉的腧穴,它既有下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 置,又称 经外奇穴”这些腧穴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1分)阿是,也可在与?答:失眠多贫血穴: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等。这一类腧穴既无具

17、体名称 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阿是穴多位于病变的附近 其距离较远的部位。(1分)7.试述针灸治疗的失眠主穴和操作方法 因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胆火旺、胃中不和而致。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 等引起的失眠可参此治疗。 治疗:近取:百会、风池(2分)。远取:三阴交、 神门(1分)。随症取穴:多梦,心俞; 腰酸耳鸣,肾俞、太溪;胃中不和,脘 腹胀满,足三里、胃俞;肝胆火旺,急躁易怒,太冲。 (1分)操作:常规针 刺,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1分)耳针:取神(1分)附注:针刺治疗门、心、脾、肾、脑等穴埋贴,睡前按压5分钟左右。失眠的最佳时间为下午。8.简述

18、内关、天枢、足三里的定位和主治异同点。答: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尺侧腕屈肌腱之间。(1分)天枢脐中旁开2 寸。(1分)足三里 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1横指。(1分)三穴均可治疗 胃肠疾患。(1分)内关偏重于治疗心、 胸、胃的疾患;天枢偏重于治疗大肠气 机不调的疾患,如急性泄泻、痢疾等。足三里对全身功能有一定的调整作用。(2分)9.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 答:(1)疼痛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多为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加重。(1分)(2)肿块 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瘀积脏腑可。脉细涩、沉弦,答:气血两虚:面形成癥块,按之有形,质地较硬,固定不移。 (1分)(3)出血 血色多呈紫暗, 或夹有瘀块。(

19、1分)(4)紫绀 面部、爪甲、肌肤、口唇青紫。 (1分)(5)3分),舌质淡舌脉象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等(1分) 或结代。(1分)10.气血两虚的临床表现、治则及方剂名称。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乏力自汗,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嫩,脉细弱(1分)。治则:补气益血(1分)。方剂:八珍汤(1分)。11.简述心的生理功能。 答:1主血脉,其华在面(1.5分)2主神志(1.5分)3开窍于舌(1.5分)4主汗液(1.5分)12.试述脾肾阳虚的临床表现及治则?答: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或下腹冷痛,久泻久痢,粪质清 冷,或完谷不化,或五更泄泻;或面浮肢肿,小便不利,甚则腹胀腹水(

20、3分)。舌淡胖大,苔白润或白滑,脉沉弱(1分)。治则:温补脾肾(2分)13.简述亚健康状态中医治疗思路:答:重在调气(2分)。虚则补益心脾(1 分);实则疏肝解郁(1分)。同时注意治疗病理产物:痰浊、瘀血、食滞等(2分)。14、简述针灸治疗原则.答:1 .遵从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除与 中药方剂类似的脏腑辨证外,尤注重经 络辨证。(1.5分)2 .虚实补泻原则。灵枢.经脉篇总结说:虚则补之,盛则泻之,热则疾之,寒则留 之,陷下则 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苑陈则除之”,指出了治疗时须根据阴阳虚实、表 里、寒热不同而分别使用针、灸、补、泻的不同手法,或补泻兼施、针灸并用的治 疗原则。(1.5分)3 .局部与整体同治原则。针灸治病,有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之分。在多数情况下,需要 局部与整体同时调治。(1.5分)4 标本兼治原则。在紧急情况下,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应先治其标,以缓解症状。病情缓解后,或不紧急时,应治其本,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并兼顾治标,达到标本兼治。(1.5分)15.试述针灸治疗中风中经络的主穴和操作方法。答:上肢:肩髃、肩醪、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