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专项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5题)1.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言的大臣是A,房玄龄B.魏征C.杜如晦D.李靖2.A.隋一西晋一秦一元B.秦一西晋一隋一元C.秦一隋一西晋一元D.西晋_隋_元一秦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结束割据分裂、实现统一王朝的排序中,正确的是3.A. 隋文帝B, 唐玄宗C. 唐太宗D.隋炀帝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4. 唐朝时被称为“诗仙"、“诗圣”和“画圣”的分别是(李白阎立本杜甫 白居易吴道子柳公权A.C.D.5.

2、 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藏书万卷的私人藏书家;唐代私家藏书有了进一步发展,藏书万卷者人数很多;到了宋代,私人藏书更加兴盛,拥有藏书最多者达十余万卷。这表明()A, 儒学正统地位日益巩固B. 科技进步助推文化发展C. 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D. 私人教育体系日趋完备6.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A, 秦始皇B. 汉武帝C.隋文帝D. 汉文帝7.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

3、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对哪一方面施政作为的自我肯定?A. 制度建设B. 经济发展C. 民族关系D. 开疆拓土8. 唐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进一步发展。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下列事件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A.C.D.【详解】(1)根据材料一“630年,日本派遣第-批遣唐使来唐.渴望采纳中国文化和政治模式",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口本派遣唐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政治模式。占代 中日交往的史实,如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授

4、佛法,为日本设计唐招提寺;等,为中 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例如根据材料,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一分为 二的原则,评价郑和下西洋,评价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评价,言之有理即可。如郑和的远 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 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 业作出了伟大贡献。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用 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耗资巨大,对明朝的经济发展没有产生多少积极作用。(3)根据题干信息“明朝中后期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从

5、,内部矛盾,转向为外部矛盾, 我们的敌人开始从海上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以后''敌人从海上来''的历史事 件,如倭寇侵略中国沿海,形成倭患;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我国澳门的居住权;明 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等。清朝初期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强迫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出海;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对来船的数量、通商I岸地 点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只留广州一地为通商口岸;所以清朝统治者企图通过闭关锁国政策来 巩固自己的统治。21. (1) ADBC (2)宋代商业贸易繁荣:商品种类丰富: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3)宋代

6、文人更多集中在长江流城(南方)。经济重心南移。(4)诗词可以反映历史、印证 历史。【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开元全盛日,这体现的是开元盛世;世乱各东西,这体现的是 人民流离失所,是社会矛盾;靖康耻,这反映的是金灭北宋,是民族关系;唯有读书高,这 体现的是重视科举,是治国之道:故ADBCo(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市井喧哗、百货通、夜市”可知,这依次反映的是,宋代商业贸易 繁荣:商品种类丰富: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乂乐十字大街,四从行裹 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交易)买卖农物。围画、花环。领林之类,至晓即散"可知,这 反映了宋代商业贸易繁荣、商品种类丰富、经商时

7、间不再受限制,故选。(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图片可知,宋代文人更多集中在长江流城(南方)。根据所学可知, 这是因为,经济重心南移。(4)根据所学可知,诗词可以反映历史、印证历史。9. 某博物馆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展览。下列发明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颜真卿的书法曲辕犁筒车模型唐三彩A. B. ®C.D.10. 当你看到''及第进土”“状元连中三元"这些词语时,你会想到以下哪种制度A. 分封制B. 中央集权制C. 科举制D. 三省六部制11. 唐朝时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的国家是A.朝鲜B.波斯C.天竺D.日本12. 斯塔

8、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唐朝首都长安是一座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的大道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型人和各种中亚人唐朝统治下的中国比其他任何 时期都更加开放”材料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政治清明B.经济繁荣C.对外开放D.交通发达13. 我国有很多古代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中,成功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至今还发挥着灌溉或航运作用的是()都江堰长城故宫大运河A.B. (3)C.D.14.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先生为哪位诗人写的对联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

9、.王安石15. 比较归纳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如下时间轴上标注的是中国历史上3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关于这3 个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公元前公元公元221 年581 年1271 年A,都结束了分裂并完成统一B.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C. 都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打压D.都是因为暴政而被灭亡的二、非选择题16. 请回答唐朝科举制完善的表现?17.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被称为""。18. 请你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I、可题。(1)图描述的是(水利工程的名称)?(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A. 涿郡指今B. 余杭指今(3)该运河由哪几段组成?(任意写一个

10、的名称)(4)隋朝大运河是哪个皇帝下令开凿的?运河的开凿有何意义?19.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 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某一时期经济繁荣、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 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说出两点)材料二: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2)材料二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在当时有何进步性?(说出两点)材料三

11、:“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慈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 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复旦教授钱文忠)(3)材料中的这位"伟大僧人"事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20. 海洋自古以来就是连接国与国之间的纽带,促进了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有时也带来了 冲突与危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630年,日本派遣第一批遣唐使来唐.渴望采纳中国文化和政治模式。649年,日本朝廷发 动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改革,将日本重建成一个有法律、军事制度等和唐朝相似的中央集权制国家。(1)依据材料-,指出日本

12、派遣唐使的主要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另举一例古代中日交往的史实。材料二郑和下西洋与亚非各国进行了经济文化交流,在双方的协议下,进行了彼此互利的贸易,因 此羸得了所到国家的欢迎,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关系.这样大规模的远航,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和 换取珍宝,经济贸易是很有限的,不仅对明朝的经济发展没有产生多少积极作用,而且耗费不货。摘编自王士立中国古代史(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一下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材料三 在16世纪之前,中原王朝普遭受多次“华夷之辨",对手都是来自陆地的草原游牧民,他们用 一只落后文明的重锤不断敲打着先进文明。明朝中后期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从“内部

13、矛盾''转向为外 部矛盾,我们的敌人开始从海上来(3)请列举两例“敌人从海上来"的历史事件。清朝统治者企图通过什么政策来巩固自己的统治?21. 唐诗与宋词赏中华诗词A.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B. 请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C.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D.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1)请按照相应的主题将上述诗词进行归类。(填写字母序号)主题诗词盛世景象社会矛盾民族关系治国政策品生活之美篁歌富庶千门乐,市井喧哗百货通。(宋)朱淑真游旷写亭有作柳枝挂月黄昏后,夜市张灯白昼然

14、。(宋)白玉城上元晋元灯二甘资料卡片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乐十字大街,四从行袤角茶坊。每五更点灯, 博易(交易)买卖农物。围画、花环。领林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以东街北赵十万宅。街 南中山正店,东岭林巷。西榆林巷。宋孟元老东京梦华来卷二潘楼东街港(2)以上两首诗反映出宋代商业发展有何特点?资料卡片中的哪一句印证了其特点?(填写序号) 导文化基因(3)对比唐、宋文人分布图。指出宋代文人的分布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这种变化的经济原 因是什么?(4)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古代诗词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参考答案1. B【解析】本题考查唐朝

15、最著名的谏臣。唐太宗在位时注意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重用敢于直言的魏 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受到唐太宗的器重。魏征去世后,唐太 宗十分痛心地说“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故选B。2.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准确识讪。依据己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 西晋建立于266年;隋建立于581年;元建立于1271年,故选B。3. C【详解】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劝谏",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注意 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居安思危,重用魏征等,出现了著名的盛世"贞观之治",故选C;魏 征不是隋文帝

16、、唐玄宗和随炀帝时期的大臣,排除ABDo4. A【详解】依据己学知识可知,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被称为“诗仙"的是李白;被称为“诗 圣''的是杜甫;由于吴道子画技高超,开后世写意画先河,后世称他为''画圣选项中A符 合题意,故选A。5. B【详解】根据材料中“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藏书万卷的私人藏书家;藏书万卷者人数很多;到了 宋代,私人藏书更加兴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藏书万卷的私人 藏书家主要是由于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降低的造纸的成本:唐代和宋代私家藏书有,进 步发展主要是由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技术的推广,

17、故印刷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推动文化的 普及与繁荣,即材料反映了科技进步助推文化发展。故选项B符合题意;私人藏书的兴盛 与儒学正统地位日益巩固没有关系,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科举制度诞生了隋朝,与“南北 朝时期,我国出现了藏书万卷的私人藏书家"无关。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出地 方教育体系日完善,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 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 略家。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 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

18、朝 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故选C。7. C【详解】依据题干“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这句 话的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 民族一视同仁,因此他们都像依附父母一样依附我。说明唐太宗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结合 课本所学,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认为各民族是平等的,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 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各族"天可汗”,即各族共同的君主。C正确;ABD排除 故选C。8. 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封渤海国首领

19、为渤海郡王,封回鹘首 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因此B正确;文成公主入藏发生在唐太宗 时期,错误。由此排除ACD。综上故选B。9. C【详解】曲辕犁是唐朝时期发明的犁耕技术,筒车是唐朝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符合题意,故C 正确;颜真卿的书法不是农业成就,错误;唐三彩属于陶器艺术,错误;A、B和D错 误。故选C。10. C【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隋文帝废除选官制度,改以考试选官,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唐太宗、武则天完善了科举制;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唐太 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故C符合题意;分封制、中央集权制、 三省六部制与

20、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1. 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制度先进,文化昌盛,与亚洲各国友好交 往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时日本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故D符合题意;朝鲜、 波斯、天竺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2. C【详解】根据材料“唐朝首都长安是一座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 人、犹太人、亚美尼型人和各种中亚人.唐朝统治下的中国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 结合所学可知唐都长安汇聚各种外国人来唐朝经商、交流学习等,表明唐朝对外开放程度高, 故选C; ABD不是材料体现唐朝的时代特征,排除。13.

21、 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成功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至今还发挥着灌溉或航运作用的占 代工程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实现了国家统一,开凿了北起涿郡,南至余杭 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 义。开凿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是著名的防洪灌溉工程。长城故宫不是发挥着灌溉或航运 作用的过程,排除。符合题意,所以此题选C。14. 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真实地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 唐王朝由极盛而走向衰落的这一历史转变时期的社会现实,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 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被郭沫若称

22、为“世上疮疾,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5. 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其他六国,统-中国;公元581年,杨坚灭掉 陈,统一全国,建立隋朝;1271年,元朝灭掉南宋,统一全国,因此这三个王朝相似之处 是结束了分裂并完成统一,故A正确;元朝没有修建规模庞大的工程,故B错误;隋朝和 元朝没有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故C错误;秦朝和隋朝因为暴政而被灭亡,故D错误。故 选A。16. 表现:唐朝科举制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 的关键人物;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进士科考中第一

23、名的,称为状元:武则天创设 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时为科举制的完善作出突出页献的帝王有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三人。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考取难 度也最大。(1) 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唐太宗提倡用人以德行、学识为木。为此唐太宗大大扩 充了国学的规模,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2) 武则天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武则天特别重视科举;开了后世“殿试”的先河。(3) 唐玄宗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唐玄宗时进士科转为兼考诗赋,而且诗赋成为最主要的考试内容。17. 贞观之治【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 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 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 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 想局面,史称“贞观之治"。18. (1)隋朝大运河;(2)北京;杭州(3)永济渠,或通济渠,邯沟,江南河。(4)隋炀帝;积极: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交流,对国家统一的巩固有很到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