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理化生]2011年6月期末复习ppt课件_第1页
[初二理化生]2011年6月期末复习ppt课件_第2页
[初二理化生]2011年6月期末复习ppt课件_第3页
[初二理化生]2011年6月期末复习ppt课件_第4页
[初二理化生]2011年6月期末复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例例1 1测定金属球的密度测定金属球的密度1 1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使装有适量石子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使装有适量石子的小玻璃容器漂浮在水中,如图的小玻璃容器漂浮在水中,如图A A所示;所示;2 2将金属球悄然地放入小玻璃容器中静止时,将金属球悄然地放入小玻璃容器中静止时,如图如图B B所示;所示;3 3将金属球取出悄然地放将金属球取出悄然地放 入水中静止时,如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 C所示;所示;4 4金属球的质量是多少?金属球的质量是多少? 5 5金属球的密度是多少?金属球的密度是多少? V1V2V3CAB知识点天平测质量、测力计读数、密度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质量单位换算、重力质量关系

2、、水的密度 例2课外活动时,物理小组的同窗用如图21所示的方法测定一块矿石的密度。请他根据图景填写下表,跟同窗们一同完成实验。无量筒甲图中甲图中砝码砝码和游和游码总码总质量质量值值m1/g乙图中乙图中砝码砝码和游和游码总码总质量质量值值m2/g乙图中乙图中弹簧弹簧测力测力计示计示数数F/N矿石的矿石的体积体积V/cm3矿石的矿石的质量质量m3/g矿石的密矿石的密度度 /g cm380B两次两次V排等排等典型实验:浮力与杠杆综合典型实验:浮力与杠杆综合仿写仿写用何仪器用何仪器测何值?测何值?字母?字母? 有关杠杆 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 热身:1.如图1所示的均匀杠杆,相邻刻度线之间的间隔都是相等

3、的。使杠杆在程度位置平衡后,在杠杆的A刻线处挂2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程度位置重新平衡,应该在B刻线处挂_个钩码。图1 实验过程思索:实验过程思索:1.为什么要让杠杆在程度位置平衡?为什么要让杠杆在程度位置平衡?2.怎样调平?怎样调平?3.怎样记录力臂数格?怎样记录力臂数格?4.第二次平衡怎样调?还能动平衡螺第二次平衡怎样调?还能动平衡螺母吗?母吗?5.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1.在课外小组里,肖英和其他同窗在课外小组里,肖英和其他同窗利用木棍、铁块和细绳等资料制造利用木棍、铁块和细绳等资料制造了一杆秤。把细绳系在木棍的重心了一杆秤。把细绳系在木棍的重心处并把木棍挂起,处并把

4、木棍挂起,M和和N是两个铁是两个铁块。当块。当M在在A点,点,N在在B点时,木棍点时,木棍如下图平衡。知如下图平衡。知OA,OB和和GN就就可以求出可以求出GM把把M浸没在水中,浸没在水中,N移移至至C点时,木棍再次程度平衡。请点时,木棍再次程度平衡。请思索思索C点在点在B点的哪一侧?点的哪一侧?OABMN把把M浸没在水中,浸没在水中,N移至移至C点时,木棍再次点时,木棍再次程度平衡。请思索程度平衡。请思索C点在点在B点的哪一侧?点的哪一侧?答:如图示,答:如图示, C在在B点左侧。点左侧。OABMNCOA不变不变拉力变小拉力变小GNGN不变不变力臂变小力臂变小OA GM -F浮浮1 = OB

5、 GN 2把把M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浸没在某种液体中,N移至移至D点时,木棍又处于程度平衡。可知被点时,木棍又处于程度平衡。可知被测液体的密度测液体的密度_水的密度水的密度填:填:“大于、大于、“小于或小于或“等于等于。图2OA不变不变拉力更小拉力更小浮力变大浮力变大GNGN不变不变力臂更小力臂更小OA GM -F浮浮2 = O D GN3.利用一把直尺,两个物块和几根细线,就可以做成一个丈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液体密度秤。详细做法如图4所示,用细线拴在直尺的重心O点处,并把直尺挂在铁架台上,在A点挂物块G1,在距O点20cm的B点挂物块G2时。直尺刚好在程度位置平衡。把G1浸没在水中,G2移至距O点

6、10cm的C点时,直尺再次在程度位置平衡。那么把C点标志为1.0。假设把G1浸没在酒精酒精=0.8g/cm3中,标志为0.8的D点到O点的间隔是多少?图4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杠杆第一、。杠杆第一、二次平衡时,有二次平衡时,有G1LOA=G2LOB (G1F1)LOA=G2LOC G1浸没时,浸没时,V排排=V物,物,/得得把把G1浸没在酒精中时,杠杆第三次平衡时,浸没在酒精中时,杠杆第三次平衡时,(G1F2)LOA=G2LOD /得得COOBLLFGG1111211111排水物物gVgVgVFGGDOOBLLFGG211酒水水排酒物物2211gVgVgV分层

7、教学,贯穿一直分层教学,贯穿一直我制造了一杆可以丈量液体密度的我制造了一杆可以丈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密度秤:1.他知道它的零刻度和量程吗?他知道它的零刻度和量程吗?2.为什么刻度均匀?为什么刻度均匀?3.为什么要求浸没?为什么要求浸没?4.假设浸入一半,能否增大量程?假设浸入一半,能否增大量程?5.?OABMNOABMNC其它链接其它链接4图图5是小华利用杠杆提升浸没是小华利用杠杆提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物体B的表示图。杠杆的表示图。杠杆CD可绕可绕支点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C OD1 2,物体,物体A为配重,其质量为为配重,其质量为200g。烧杯的底面积为烧杯的底面

8、积为75cm2,物体,物体B的质量是的质量是320g,体积是,体积是40cm3。当物体。当物体B浸没在水浸没在水中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中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1。当用力拉。当用力拉A,将物体,将物体B从容器底提出水面一部分以从容器底提出水面一部分以后,杠杆恰好在程度位置平衡,此时,后,杠杆恰好在程度位置平衡,此时,竖直向下拉竖直向下拉A的力为的力为F,杯中水对容器底,杯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的压强为p2。假设。假设p1与与p2之差为之差为40Pa。 那么拉力那么拉力F是是4.2N图5g取取10N/kg,杠杆的质量、悬挂物,杠杆的质量、悬挂物体体A和物体和物体B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的细绳的质量均忽

9、略不计。计。 例例1. 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的弹簧测力计、六个质量均为簧测力计、六个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和两的钩码和两段细绳。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段细绳。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假设动力臂和在杠杆平衡时,假设动力臂和阻力臂坚持不变,那么动力跟阻力成正比阻力臂坚持不变,那么动力跟阻力成正比。1在他所设计的实验中,假设用点在他所设计的实验中,假设用点A表示表示钩码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用点钩码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用点B 表示弹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

10、在图中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中的杠杆上标出的杠杆上标出A点和点和B点。点。2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六次实验:六次实验:杠杆平衡;典型的实验探求杠杆平衡;典型的实验探求 钩码总质量为钩码总质量为6N, 6N, 在在B B点竖直向上拉弹点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平衡六次,记录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平衡六次,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不思索弹簧测力计的簧测力计示数,不思索弹簧测力计的量程。量程。 BAO典型错误典型错误还有一些非典型错误:还有一些非典型错误: 1杠杆平衡说成杠杆平衡说成“天平平衡,天平平衡,2不强调程度位置平衡,不强调程度位置平衡,3平衡说成平衡说成“平行,平

11、行,4将力臂发生改动,并记录力臂将力臂发生改动,并记录力臂5不是直接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而是要用杠杆不是直接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而是要用杠杆原理算出动力大小,从而进展的不是实验,而是原理算出动力大小,从而进展的不是实验,而是循环论证。循环论证。6用词不准确到位,如竖直向上说成用词不准确到位,如竖直向上说成“向上或向上或“提、提、“拉。拉。7将原题改成将原题改成A.B.C三点,从而变成多个阻力矩和三点,从而变成多个阻力矩和一个动力矩平衡问题,简单问题复杂化。一个动力矩平衡问题,简单问题复杂化。8实验步骤写得太多,多达实验步骤写得太多,多达20步,表述太罗嗦。步,表述太罗嗦。9关键实验步骤说不

12、清,如不调平、不竖直、不记关键实验步骤说不清,如不调平、不竖直、不记录、记不全等。录、记不全等。10将题中图将题中图A.B.O三点合一,不属于杠杆的力矩平三点合一,不属于杠杆的力矩平衡问题。衡问题。此题关键要明确:此题关键要明确:1 1动力跟阻力成正比的成立前提条件:是在动力跟阻力成正比的成立前提条件:是在杠杆平衡时,杠杆平衡时,2 2控制变量:动力臂跟阻力臂都坚持不变控制变量:动力臂跟阻力臂都坚持不变3 3自变量:阻力自变量:阻力 即钩码对杠杆的拉力,数即钩码对杠杆的拉力,数值等于钩码的重力值等于钩码的重力 4 4因变量:动力因变量:动力 即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即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让弹

13、簧测力计的示数显示出杠杆受拉力,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显示出杠杆受拉力大小力大小 才干点是:会分析杠杆的受力、弹簧才干点是:会分析杠杆的受力、弹簧测力计的正确运用、杠杆平衡的识测力计的正确运用、杠杆平衡的识别、会进展探求实验;别、会进展探求实验;知识点是: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力臂知识点是: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力臂的概念;杠杆平衡的条件等。的概念;杠杆平衡的条件等。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分别拴牢在杠杆的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分别拴牢在杠杆的A点和点和B点处,调理杠杆使其在程度位置平点处,调理杠杆使其在程度位置平衡。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理到零刻度线衡。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理到零刻度线位置。位置。在在A点处依次

14、挂点处依次挂1个、个、2个、个、3个、个、4个、个、5个、个、6个钩码,在个钩码,在B点处依次竖直向上拉弹簧测点处依次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分别使杠杆在程度位置平衡。把每力计,分别使杠杆在程度位置平衡。把每次实验操作过程中挂在杠杆上的钩码的总次实验操作过程中挂在杠杆上的钩码的总质量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记录在表格质量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记录在表格中。中。图5ABO 例例2 2现有调理好的托盘天平一架,配套现有调理好的托盘天平一架,配套砝码一盒,刻度尺、三角板各一把,编砝码一盒,刻度尺、三角板各一把,编号依次为号依次为1 1号至号至6 6号的底面积不同的足够号的底面积不同的足够长的平底试管六只

15、,足量的沙子,小勺长的平底试管六只,足量的沙子,小勺一把,符合要求的水槽中装有足量的水。一把,符合要求的水槽中装有足量的水。请他设计实验证明:请他设计实验证明:“压强一定时,压压强一定时,压力跟受力面积成正比。请写出主要实力跟受力面积成正比。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验步骤。压强:典型的实验探求压强:典型的实验探求 答答: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依次丈量六只试管的直径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依次丈量六只试管的直径D1D6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向向1号试管内装入适量的沙子,使试管能竖直地漂浮号试管内装入适量的沙子,使试管能竖直地漂浮在水中,用刻度尺丈量试管底部浸在水中的深度在水中,用刻度尺丈量试管

16、底部浸在水中的深度h,并,并记录在表格中;记录在表格中; 从水中取出试管,擦干后用天平称出试管和试管内沙从水中取出试管,擦干后用天平称出试管和试管内沙子的质量子的质量m1,并记录在表格中;,并记录在表格中; 向向2号号6号试管内装入适量的沙子,使试管能竖直号试管内装入适量的沙子,使试管能竖直地漂浮在水中,且试管底部浸入水中的深度仍为地漂浮在水中,且试管底部浸入水中的深度仍为h; 仿照步骤,完成对仿照步骤,完成对m2m6的丈量,并将数据记的丈量,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录在表格中。6根据公式根据公式 F = G = mg;s =D24计算计算F 1 F 6; S1S6 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把数

17、据记录在表格中。09中考例3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安装,如图21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另外还有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六个图中未画出。要求利用上述实验安装和钩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假设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变,那么有用功 跟总功成正比。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机械效率;典型的实验探求图2101N2345012345本试题特点本试题特点1 1、自变量因变量都是间接丈量量、自变量因变量都是间接丈量量2 2、怎样保证机械效率不变?假设钩、怎样保证机械效率不变?假设钩码重力变了机械效率随之变化。码重力变了机械效率随之变化。重力不能变自变量是总功中绳重力不能变自变量是总功中绳子自在

18、端挪动的间隔。子自在端挪动的间隔。3 3 、言语规范训练学生用、言语规范训练学生用答案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在动滑轮挂钩上挂在动滑轮挂钩上挂2个钩码,用已调好的弹簧测个钩码,用已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自在端。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自在端。2个钩码的总质量个钩码的总质量用用m表示,绳子自在端所受拉力用表示,绳子自在端所受拉力用F表示,绳子自在表示,绳子自在端挪动的间隔用端挪动的间隔用s表示,钩码上升的高度用表示,钩码上升的高度用h表示。表示。将将m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F,用,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刻度尺分别测出s、h,并把丈量数据记录在表

19、格中,并把丈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坚持动滑轮所挂钩码个数不变,依次改动绳子自坚持动滑轮所挂钩码个数不变,依次改动绳子自在端挪动的间隔在端挪动的间隔s,仿照步骤,仿照步骤1再做再做5次实验,将次实验,将各次的各次的m数值记录在表格中,分别丈量各次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分别丈量各次的F、s、h,并把各次的丈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把各次的丈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3利用利用W总总F s,计算出各次的总功,用,计算出各次的总功,用W有用有用G h=mgh,计算出各次的有用功,并将各次的总功、,计算出各次的有用功,并将各次的总功、有用功记录在表格中有用功记录在表格中 其他答案正确的,均可相应得分其他答案正确的

20、,均可相应得分 功和机械能功和机械能学生易错、易混点学生易错、易混点1、做功的两个必要要素。公式、做功的两个必要要素。公式WFs缺一不可缺一不可明确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明确不做功的三种情况2、区分功率和机械效率、区分功率和机械效率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与时间有关。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与时间有关。 用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用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公式:P=W/t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与时间无关。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与时间无关。 公式:公式:=W有用有用/W总总 例例 1、 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法中正确的选

21、项是 A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功就一定多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功就一定多B机器的功率越大,机械效率也越大机器的功率越大,机械效率也越大C机器的功率越小,做功就越慢机器的功率越小,做功就越慢D机器的功率越小,机械效率也越小机器的功率越小,机械效率也越小 c典型题例典型题例3、关于求机械效率的问题、关于求机械效率的问题F关键是分清有用功、关键是分清有用功、总功及额外功总功及额外功W有有=GhW总总=Fs=2FhW额外额外=G轮轮hB FhW有有=GB- F浮浮hW总总=F3hW额外额外=G轮轮h32w、92.5%(1)F拉B+F浮=GB F拉B=80NvB=2vA=0.4m/sPB=F拉BvB=80N

22、0.4m/s=32W(2)2F拉B=F拉A+G轮 F拉A=148N 典型题例典型题例 2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B,在足够深的水中匀速下 2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B,在足够深的水中匀速下沉,通过滑轮组拉着重6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在沉,通过滑轮组拉着重6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在4s内物体移动了0.8m,,已知4s内物体移动了0.8m,,已知B=5B=5水,动滑轮重12,不计水,动滑轮重12,不计绳重及摩擦。(取g10kg )绳重及摩擦。(取g10kg )求: (1) 物体B对绳的拉力及拉力的功率。求: (1) 物体B对绳的拉力及拉力的功率。 (2) 滑轮组的机

23、械效率。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要让学生认识到:要让学生认识到:1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普通不同。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普通不同。2在提升一样重物时,动滑轮自重越在提升一样重物时,动滑轮自重越小,机械效率越高。小,机械效率越高。3在运用一样的滑轮组时,被提升的在运用一样的滑轮组时,被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处理变机械效率问题的关键:不变的动滑轮重处理变机械效率问题的关键:不变的动滑轮重3、关于求机械效率的问题、关于求机械效率的问题4、关于机械能、关于机械能学生易错、易混点学生易错、易混点功和机械能功和机械能重知识的了解,重知识的了解,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教会学生分

24、析的方法 把一个内外表光滑圆碗固定在程度桌面上。把一个内外表光滑圆碗固定在程度桌面上。将一个小球如图将一个小球如图4所示从碗的一侧边缘由静止释所示从碗的一侧边缘由静止释放。那么小球放。那么小球 A不能到达碗的另一侧边缘不能到达碗的另一侧边缘B到达碗底时就会静止不动到达碗底时就会静止不动C到达碗的另一侧边缘时速度为零到达碗的另一侧边缘时速度为零D能到达碗的另一侧边缘并从碗中飞出能到达碗的另一侧边缘并从碗中飞出 C光光滑滑f=0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关注典型实验可以前后对比关注典型实验可以前后对比 A A、B B两个正立方体都放在程度桌两个正立方体都放在程度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面上,它们对

25、桌面的压强相等。假设它们的密度之比为假设它们的密度之比为2323,那,那么它们的质量之比为么它们的质量之比为9494。当正。当正方体方体A A和和B B如图甲所示放置在如图甲所示放置在程度桌面上时,桌面遭到的压强程度桌面上时,桌面遭到的压强为为p1p1;当正方体;当正方体A A如图乙所示如图乙所示放置在程度桌面上时,桌面遭到放置在程度桌面上时,桌面遭到的压强为的压强为p2p2;那么;那么p1p2p1p2为为A A134 B134 B 94 94 C C 31 D 31 D413413p=ghhVm= VAB甲甲 乙乙A解法最简捷叠放典型题例叠放典型题例1关注此题的续写关注此题的续写 一个蜡块悄

26、然放入装满酒精的容器后,一个蜡块悄然放入装满酒精的容器后,溢出酒精的质量溢出酒精的质量8g,假设把这个蜡块悄然放,假设把这个蜡块悄然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那么溢出水的质量为入装满水的容器中,那么溢出水的质量为 A 小于小于10g B 大于大于 8g C 等于等于 8g D 无法判别无法判别蜡的密度为蜡的密度为0.9103kgm3 ,酒精的密度酒精的密度为为0.8103kg/m3,g取取10N/kgV蜡蜡= V排酒排酒=10cm3m排水排水= m蜡蜡= 蜡蜡V蜡蜡=9g判别形状典型题例判别形状典型题例1 09 09中考中考1212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11的液体,乙的液体,乙溢水杯盛

27、满密度为溢水杯盛满密度为22的液体。将密度为的液体。将密度为的的小球小球A A悄然放入甲溢水杯,小球悄然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 A浸没在液体中,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32g。将小球。将小球B B悄然悄然放入乙溢水杯,小球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 B漂浮,有六分之一体积漂浮,有六分之一体积显露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显露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40g。知小球知小球A A与小球与小球B B完全一样,完全一样,大于大于11。那么。那么以下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以下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 A A小球小球A A的质量为的质量为32g 32g B B小球小

28、球B B的质量为的质量为8g8g C C11与与22之比为之比为2 2:3 3 D D11与与22之比为之比为2424:25 25 典型题例典型题例2C07西二西二12如图如图5所示,重所示,重600N的人站在重的人站在重5400N的船上,的船上,经过滑轮把船匀速拉向岸边。人拉绳的力为经过滑轮把船匀速拉向岸边。人拉绳的力为500N,人和船相对静止。不计绳重和滑轮处摩擦,船遭人和船相对静止。不计绳重和滑轮处摩擦,船遭到水的阻力为到水的阻力为A500N B1000NC2500N D3000N受力分析典型题例受力分析典型题例1B用整体法分析最简单用整体法分析最简单f2Ff =2F=1000N09西二

29、西二41工人利用滑轮组按照图工人利用滑轮组按照图25所示的方式提升货箱。工所示的方式提升货箱。工人的体重为人的体重为G人人800N。提升第一个货箱时,工人用。提升第一个货箱时,工人用F0500N的竖直向下的力拉绳时,没有提起货箱。工人的竖直向下的力拉绳时,没有提起货箱。工人用用F1600N的竖直向下的力拉绳时,的竖直向下的力拉绳时,货箱恰能以货箱恰能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的速度匀速上升。此时工人提升货箱的效率为此时工人提升货箱的效率为62.5%。第二个货箱比第一个货箱重第二个货箱比第一个货箱重500N,工人仍能提起第二个货箱并使第二工人仍能提起第二个货箱并使第二个货箱以个货箱以0.1m

30、/s的速度匀速上升。的速度匀速上升。求:第一个货箱未被拉动时,求:第一个货箱未被拉动时,程度地面对货箱的支持力;程度地面对货箱的支持力;工人提升第一个货箱和第二个工人提升第一个货箱和第二个货箱做功功率变化量的大小。货箱做功功率变化量的大小。典型题例典型题例2留意:第一个货箱未被拉动时,留意:第一个货箱未被拉动时,求程度地面对货箱的支持力;求程度地面对货箱的支持力;可以相对整体选取研讨对象可以相对整体选取研讨对象F F支支G1G1G G人人G G轮轮4F04F0 1500N1500N800N800N100N100N4 4500N500N 400N400N在第三分到第五分之间,是可以设问的。在第三

31、分到第五分之间,是可以设问的。关注此题的续写关注此题的续写0909西二多西二多1616如图如图5 5所示安装中,物体甲重所示安装中,物体甲重20N20N,乙重,乙重10N10N。甲、。甲、乙之间用一根轻绳经过定滑轮相连,沿着程度方向的乙之间用一根轻绳经过定滑轮相连,沿着程度方向的拉力拉力F F的大小为的大小为5N5N时,物体甲恰能在光滑的程度桌面上时,物体甲恰能在光滑的程度桌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处摩擦,以下说法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处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甲遭到的运动阻力为物体甲遭到的运动阻力为5NB物体乙遭到的运动阻力为物体乙遭到的运动阻力为5NC

32、竖直墙面对滑轮沿程度方向的拉力为竖直墙面对滑轮沿程度方向的拉力为5ND甲乙两物体的物重不同,遭到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同甲乙两物体的物重不同,遭到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同典型题例典型题例3A C考点二力平衡运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画图受力分析:二力平衡、三力平衡 f F 拉=2.5NF =5N=2 F 拉拉=F =5Nf =F 拉拉f 用隔离法分析各物体的受力情况用隔离法分析各物体的受力情况f =F 拉拉=F/2以人、滑轮B和底板C为研讨对象G人人+GB+GC=2FA G人GBGC2FAFA =450N以滑轮B为研讨对象GB2FBFAFA=2FBGBFB=125N以人为研讨对象FBF支支= G人人F支支=4

33、75NG人FBF支10西一 23如图11所示的安装中,重600N的人用力拉绳,使安装处于静止。安装中的滑轮A重500N,滑轮B重200N,底板C重100N。不计轴摩擦及绳重,人对底板C的压力为_N。知:G人=600N,GA =500N, GB =200N, GC =100N。求: F压=F支=?典型题例典型题例4用隔离法分析各物体的受力情况用隔离法分析各物体的受力情况10西二西二23图图9所示安装中,物体所示安装中,物体A重重20N,B重重10N,C重重6N。滑轮甲重滑轮甲重3N,乙重,乙重2N。安装平衡时,。安装平衡时,A对地的压强跟对地的压强跟B对对A的压强之比为的压强之比为pA pB1

34、1。当物体。当物体C有有100cm3的体积浸入在水中后,的体积浸入在水中后,A对地的压强跟对地的压强跟B对对A的压强之比的压强之比pA pB。g10N/kg26 25典型题例典型题例5 23题题 FBNGBFBT 10N6N4NF乙T2GCG乙12N2N14NFATF乙T14NFANGAFBNFAT 20N4N14N10N1 pApBFAN FBNSBSASBSAFBNFAN4N10N25用隔离法分析各物体的受力情况用隔离法分析各物体的受力情况C有100cm3的体积浸入在水中后,排开100g的水,浮力1N。这是弱点FBNGBFBT10N5N5NFANGAFBNFAT 20N5N12N13N这里

35、的图?SBSAFAN13N25pA pB FBN5N2625图图2309西一西一41在图在图23所示安装中,甲物重所示安装中,甲物重G甲甲10N,乙物,乙物重重G乙是动滑轮重乙是动滑轮重G轮的轮的8倍。物体乙跟地面的接倍。物体乙跟地面的接触面积为触面积为1.5102m2。轻杆。轻杆AB可以绕可以绕O点转动,点转动,且且OA OB2 1。不计轴摩擦,安装如下图处。不计轴摩擦,安装如下图处于平衡形状时,乙对程度地面的压强于平衡形状时,乙对程度地面的压强P2103Pa。求:此时动滑轮对物体乙的拉力求:此时动滑轮对物体乙的拉力F拉;假设在物体拉;假设在物体甲下面再加挂物体丙,恰使物体乙对地面的压强甲下面再加挂物体丙,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