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1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2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3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4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轮专题强化练一、选择题树干液流是指植物体内叶片蒸腾失水引起树干水分从根部运输到叶片的过程,树干液流强弱用树干液流密度表示,其大小受太阳辐射、空气湿度、土壤水分、天气状况等影响。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某日云杉树干液流密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的日变化图”。据此回答12题。1 该日 17 : 00 前后树干液流密度较低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太阳辐射较强B.空气湿度较小C 土壤水分较多D 降水较多2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武夷山B.祁连山C 长白山D 大兴安岭答案 1.D2.B解析 第 1 题,由材料可知,植物蒸腾作用越强树干液流密度越大,由图和材料中的信息可知太阳辐射越小、空气湿度越大、土壤水分越少、降

2、水较多时树干液流密度较小;17 : 00附近树干液流密度相对较低最有可能是降水较多,所以 D 选项正确。第 2 题, 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一般出现在当地时间12 : 00 ,图中太阳辐射最强为北京时间13 时 30 分左右,由此可计算出该地经度大约为100 ° E 附近,即祁连山附近,所以B 选项正确。(2019 黑龙江省牡丹江期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 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中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下图为“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35题。3 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

3、的海拔段是()B 1 300 米A. 700 900 米C 2 000 米D 2 200 米4 太白山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是()A . 700 900 米B . 1 000 1 300 米C. 1 800 2 200 米D . 3 500 3 700 米5 .太白山3 5003 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A.气温低,冰川广布B.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C 降水少,光热不足D 坡地面积小,水热条件差答案 3.B4.C5.D解析 第 3 题, 根据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可知,在 1 300 米附近物种丰富度最高,B 正确。第4 题,根据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变化

4、曲线可知,相邻海拔坡地面积变化越小,说明该海拔段的坡度越小;读图可知,在 1 8002 200米范围内坡地面积基本不变,所以太白山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是1 8002 200米,C正确。第5题,由图可知,太白山 3 5003 700米海拔段为太白山的山顶区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降水少,光照时间较长,但并非冰川广布;从图中可读出 3 5003 700米海拔段坡地面积小,物种的丰富度也受影响,从图中无法判断该海拔段阴坡面积大小,所以太白山35003 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是坡地面积小,水热条件差,D正确。(2019 四川内江模拟)某中学的学生暑假沿 K河溯源而上开展野外的研学考

5、察,行至M、N 两河交汇处时,图示区域东北部下起了雨,便决定在高地扎营,观察两河雨后的水文特征。从山麓到山顶考察途中,同学们看见该地区树木全是有规律分布的针叶林(如下图)。据此完成68题。6 此次同学们研学考察的山脉是()A.阿尔泰山B.太行山C 巴颜喀拉山D 横断山7 图示区域林木密集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时间B.土壤水分C 热量条件D 风力大小8 同学们在两河交汇处观测发现,与N 河相比,M 河洪峰 ()A.出现的时间早,含沙量小B 出现的时间早,含沙量大C 出现的时间晚,含沙量小D 出现的时间晚,含沙量大答案 6.A7.B8.C解析 第 6 题,由材料可知,从山麓到山顶考察途中,

6、同学们看见该地区树木全是有规律分布的针叶林,说明该山脉纬度较高,阿尔泰山纬度高,基带为针叶林带,A 对。太行山位于我国季风区,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 错。巴颜喀拉山位于青藏高原,基带为高寒草甸带, C 错。横断山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基带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 错。故选A。第 7 题,读图,林木密集区基本沿河流分布,河谷地区水分条件好,所以林木密集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土壤水分,与热量、光照和风力大小关系不大,故选B 。第8 题,读图可知,M河上游地区有湖泊连通,湖泊对径流起到调节作用,并且有利于泥沙沉积,所以 M 河洪峰出现的时间晚,含沙量小,故选C。(2019 巢湖联考)喀喇昆仑山呈西北一

7、东南走向,通过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向东延伸到西藏自治区北部,是世界中、低纬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区。下图为“喀喇昆仑山不同坡向冰川面积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9 . 19782015 年,喀喇昆仑山冰川 ()A.各坡向面积分布比较均匀B 面积越大,退缩幅度越大C 面积越小,对气候敏感度越高D 分布总面积大幅度增加10 喀喇昆仑山冰川面积在不同坡向退缩比例不同,其中退缩比例最小的是因为该坡向()A.位于阴坡,气温低B.西风环流带来降水多C 大气稀薄,光照强D 坡度小,冰川易保留11 . 19782015年,喀喇昆仑山冰川面积变化会使该地区()A.冰川堆积地貌数量增多B 山地雪线海拔

8、下降C 河流的水量大幅度减少D 湖泊的矿物质减少答案 9.C10.B11.A解析 第 9 题,由图可知,各坡向冰川面积分布不均匀;图中偏北方向冰川面积分布最大,但冰川面积减少百分比最小;冰川面积的减少主要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川面积减少百分比大说明对气候敏感度高,图中冰川面积分布小的减少百分比大,说明面积小的冰川对气候敏感度高,C 正确;喀喇昆仑山冰川不同坡向都减少,因此分布总面积减少。第10 题,由图可知,西北向冰川面积减少最小,原因是西北坡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B正确;冰川分布海拔高,相对于降水来说,气温对西北向冰川的形成影响弱;各坡向海拔都很高,大气都很稀薄;坡度大小从图中读

9、不出来。第11 题,由图可知,冰川面积呈缩小趋势,冰川融化后冰川堆积地貌数量增多,A 正确;冰川面积缩小,低海拔处的冰川消融,会使山地雪线海拔上升;冰川融化会使河流水量增加,流水从山上携带矿物质进入湖泊,会使湖泊的矿物质增多。二、非选择题12 . (2019 山东临沂质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依据自然地理特征可以把海南岛划分为东部、西部、 南部、 北部和中部五大区域(见下图)。其中西部区域河流的下游及河口附近的滨海地区岩石裸露、黄沙蔓延,散布着少量的仙人掌、菠萝、海枣等野生植物,形成典型的热带稀树干草原沙漠化景观,这是我国唯一可以看到热带沙漠的地区。据记载,历史上这里也曾是林木茂密的人

10、类宜居地。目前,该岛基于山形水系框架,构建全域生态保育体系,形成以中部山区为绿色生态核 心的空间结构,规划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1)指出海南岛西部热带稀树干草原沙漠景观反映的地域分异现象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分析海南岛西部区域热带沙漠化景观的形成原因。(3)指出海南岛“生态绿心”可以带来的环境价值。答案 (1) 现象: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理由: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应该出现的是热带季雨林景观,而海南岛西部却呈现热带稀树干草原沙漠化景观,因此其反映的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2)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纬度低,晴天多,终年高温,蒸发旺盛, 气候干燥;河流中上游水土

11、流失产生的泥沙搬运至下游及河口地势低平的滨海地区堆积;人类长期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过度垦殖和砍伐,造成植被破坏,土地沙化严重等。(3)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改善大气质量;涵养水源,保护水质;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物多样性等。解析 (1) 分析图文资料可知,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与该气候相对应的景观是热带季雨林景观;但是海南岛西部由于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形成了热带稀树干草原沙漠化景观,反映了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2) 沙漠化景观的形成与降水少、蒸发旺盛、植被覆盖率低以及人类活动有关。从地形角度分析,由于山地的阻挡,海南岛西部位于东南季风背风坡,为雨影区,偏东风带来的水汽受到山地的阻挡与拦

12、截,降水较少;当地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晴天多,蒸发旺盛。据材料“河流的下游及河口附近的滨海地区岩石裸露、黄沙蔓延”,说明与河流中上游水土流失产生的泥沙搬运至下游及河口地势低平的滨海地区堆积有关;据材料“据记载, 历史上这里也曾是林木茂密的人类宜居地。” 可知人类不合理活动也是造成当地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原因。(3)海南岛中部多山,森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森林的作用有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调节气候;通过呼吸作用,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森林的植物根系能 增加下渗,涵养水源,保护水质;防止水土流失;森林里动植物种类多,有利于维持生物多 样性等。1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甲、乙两区域图。材料二 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同内容,完成下列表格。一江汉平原宁夏平原自然带类型草原、荒漠过渡带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根据当地自然、社会等特点,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X X地区酸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2)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3)试分析黄河在乙图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原因。(大气、水、岩石、土(4)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 壤、生物)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流程图中。A.下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