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论文_第1页
经济地理学论文_第2页
经济地理学论文_第3页
经济地理学论文_第4页
经济地理学论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集聚与分散相结合原理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以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为例摘要:在当今的世界经济发展中,由产业集聚形成大量颇具竞争力的经济群落,它吸引并粘附着流动着的财富。一个国家或区域竞争力关键往往由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所支撑。产业集聚在带动区域经济的同时其身后还隐藏着一些问题,某些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付出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重大代价。因此集聚模式的选择应立足于本企业所在地的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 而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 产业集聚不仅应具有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的作用,减少和控制环境负效应的产生也应是其重要部分。 本文通

2、过对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研究, 运用产集聚与分散的原理分析其作为我国第一个生态园区对于当地的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希望能够供我国其它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参考。关键字:产业集聚循环经济资源配置经济活动分散生态工业园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large number of competitive competitiveeconomic communities are formatted by industrial clustering , which attracted and adhered the fl

3、ow of wealth . the industry cluster is often the key support to the competitive of a country or region Industries cluster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 but there are a number of problems hidden behind at the same time 。 some industrial clusters promotes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

4、pment in the reg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at the sacrifice of the excessiv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and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Therefore the choice of aggregation model should be based on the location of the business advanta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industries should have it

5、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industrial cluster should not only have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benefits, reduce and control the emergence of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environment should also be an important pa

6、rt of its. Based on the national eco-industrial Guigang Guangxi (model) Research Park, using the principles of concentration and dispersion analysis of its role as China's first eco-park for the local economic impac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with the hope that other high-pollution industries wi

7、th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will take it as reference .Keyword: Industrial Cluster Circular Economy Resource Allocation Economic ActivityAllocation EIPs1、 引言经济活动的集聚主要是为了促进互补节约成本,它是一种空间现象,同时也是一个经济、社会、 文化等多层面的区域复合体,它既受本地域历史发展的影响,又经常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而这种集聚并不是程度越大越好,当经济活动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超出了最佳临界值,导致规模不经济,就会出现扩

8、散现象。为了避免集聚不经济现象的产生,必须把握好集聚与分散相结合的度。控制集聚的程度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或者我们可以从本质上进行分析,如何减少在产业集聚时各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鉴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考,从另一种角度上可以考虑采用何种方法使得集聚的各产业之间能够对其它与之集聚的产业的废弃物进行再次利用, 这种资源利用模式也正是循环经济的操作原则中的再循环原则,出于此点考虑我们可以引入循环经济的原理来引导各产业进行合理集聚。从而使得产业集聚的各种效益达到最优。2、 案例陈述2.1、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简介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是中国第一个循环经济

9、试点。该园区以上市公司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以蔗田系统、制糖系统、酒精系统、造纸系统、热电联产系统、环境综合处理系统为框架建设的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该示范园区的6个系统分别有产品产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相互衔接,形成一个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工业网络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物排放最小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园区内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园区内主要生态链有两条:一是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回到蔗田;二是甘蔗f制糖f蔗渣造纸f制浆黑液碱回收;此外还有制糖业(有机糖)f低聚果糖;制糖滤泥-水泥等较小的

10、生态链。这些生态链相互间构成横向偶合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网状结构。物流中没有废物概念,只有资源概念,各环节实现了充分的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1)蔗田系统负责向园区生产提供高产、高糖、安全、稳定的甘蔗,保障园区制造系统有充足的原料供应;2 ) 制糖系统是生态工业园的核心,通过改进传统工艺,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在生产出普通精炼糖的同时生产出高附加值的有机糖、低聚果糖。甘蔗和废糖蜜等过程废物全部得到了回收利用;3)酒精系统通过能源酒精工程和酵母精工程,有效利用甘蔗制糖副产品废糖蜜, 生产出能源酒精和高附加值的酵母精等产品,糖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被用于生产轻质碳酸钙,实

11、现资源利用,避免温室气体大量排放;蒸馏废液等过程废物全部被回收利用;4) 造纸系统充分利用甘蔗制糖的副产品蔗渣,生产出高质量的生活用纸及文化用纸和高附加值的CMC (竣甲基纤维素钠)等产品,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5)热电联产系统通过使用甘蔗制糖的副产品蔗渣替代部分燃料煤,热电联产,供应生产所必需的电力和蒸汽,保障园区整个生产系统的动力供应,并且蔗髓燃烧过程不存在二氧化硫污染,锅炉煤渣和排空烟气等过程废物全部被回收、处理和达标排放;6)环境综合处理系统为园区制造系统提供环境服务,包括废气、废水的处理,生产水泥、轻钙、复合肥等副产品,并提供回用水以节约水资源。2.2、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

12、示范园区的环境、经济效益园区的这6 个系统通过废弃物和能源的交换,既节约了废物处理及能源成本,有减少了对空气、地下水及土地的污染,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糖、造纸和酒精生产的结构性污染问题。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贵糖公司的COD 排放量由2001 年的 3.7万吨降至2006 年的 0.85万吨,吨纸耗水量从原来的220 吨降至 102 吨; 制糖石灰石与甘蔗比由6.15%降至 4.62%。 2005 年贵糖股份白砂糖、造纸、究竟、轻质碳酸钙4 种产品,销售高达97884 万元,实现了经济效 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环境向系统提供和资源的能力即为源能力,环境吸纳、同化系统排泄物的能力即为汇能力。生态园区内的甘

13、蔗园既是“源”又是“汇”,各条生态链的有效运作,体现了园区“从源到汇”的纵向闭合,改变经济系统的物质线性流动模式,对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衔接,从而实现对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农业和工业共生共存。这样一个多行业综合性链网结构,通过物质循环流动,提高了资源的生态效率。 实现了行业之间优势互补。 生态园区向园区外排放的废物少,并能集中处理南宁乃至广西区域范围内的蔗渣和废糖蜜, 实现了区域整合性。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聚,为全国 循环经济发展积累了可贵经验。甘观光:贵港生态园区建设的实践和探索载南方国土资源2004年第11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续 3>

14、»,载川化2006年第4期3、综合分析3.1、 相关概念的界定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呈集中分布的状态,同时也是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集聚的趋向和过程。实质上是顺应经济活动在技术上、生产上和经济上的联系,包括市场、劳动力、基础设施、资源等方面,通过缩短它们之间的空间距离, 优化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将这些有关联的经济活动集中组织在一定 的地理空间中(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使它们在技术上、生产上、经济上互补、共享,节约社会劳动消耗,产生更大的效益(集聚效益)。产业集聚是指某一产业或几个产业及其在价值链上、物质流中相关的支撑企业在一定地域内高密

15、度地集聚乃至聚合的过程。它既包括出于同一条产业链的上下游纵向合作者在特定地域的集聚,又包括生产同类产品的横向竞争者在一定地域的集聚,还包括不同产业的因物质流交换关系而形成的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或 “食物网”的产业网络结构在一定 地域萨哈那个的集聚。集聚使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不断地向优势区位移动,从而使得产业之间或企业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经过交融与碰撞构筑真正的产业竞争优 势。3.2、 案例的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经济活动区位条件时主要从其对环境的影响来评价这一区域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案例主要是建立在循环经济与产业集聚的基础之上,而在环境的影响

16、上两者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产业集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对于我国现阶段来说,循环经济迫切需要解决土地、水、 能源等基础资源环境要素的严重约束问题,而产业集聚则为此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产业集聚为循环及高级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的落实提供了重要途径。产业集聚由几十家、数百家甚至数千家企业构成,一个产业或企业的废弃物完全可以变成另一个产业或企业的生产原料。循环经济是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动力。针对产业集聚系统不可持续的症结,循环经济的“3R”原则的实施推动了产业集聚持续发展,避免出现集聚过度所导致的规模不经济现象,从而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分散的程度。3.3、 案例的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评价在此案例中

17、,其区位的选择以及其相应的组织决策具有比较明显的代表性。对于其决策的优劣性评价我们可以从三个部分来分别进行,分别是:综合效益评价、特色评价、环境影响评价。3.3.1、 综合效益评价综合效益是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价检验决策方案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的一个基本标准。综合效益就是在协调可持续发展状态下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尽可能大,总体最优。运用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综合衡量综合效益。( 1)有利于因地制宜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以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贵糖)为核心 。由于地理环境优势,广

18、西省是我国产糖第一大省,而贵港地处广西中部周围300公里范围内几乎包括了广西所有的糖厂,贵港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而成为我国重要的甘蔗生产基地,素有 “甘蔗之乡”的美称,因此建立一个制糖工业园最好的地址就是贵港。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地处广西东南的贵港市城西,坐落于西江之滨,毗邻黎湛铁路干线和国道324 线。 具有极其便利的交通,从而使得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变得十分便利,并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运输成本。众所周知,制糖业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毗邻西江的地理优势使得该生态工业园有足够的水资源来支持其生产。该生态工业园的地域选择使得经济活动得其所,地理空间尽其用,形成了相宜和谐的局面。( 2)有利于集中与分

19、散相结合,避免出现两个极端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以上市公司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以蔗田系统、制糖系统、酒精系统、造纸系统、热电联产系统、环境综合处理系统为框架建设的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其中制糖为其核心产业,其它产业为辅助产业,各个产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各产业的废弃物能够得到再次利用,使得最终的废弃物排放量达到最小。这些产业的集聚的主要原因就是它们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在有些集聚现象中,由于过度集聚会使得集聚效益变低甚至出现集聚负效应。而在这种集聚模式下能够使得集聚过程中由于超出环境容量而导致的集聚过度最终出现分散的现象的产生。但是这种集聚模式只是使用于部分特定的产业,

20、对于这些产业必须要求在原料和废弃物之间有着某种联系或者经过比较简单的转换就能构成某种联系,由于地域的限制因素,使得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聚集所有相关联的产业,这时候就需要适度的分散。而这种适度的分散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称为更大范 围内的集聚,集聚和分散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把握好适当的度。这个度的确定就是需要对集聚的核心产业的分析,围绕着核心产业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如案例中的核心产业: 制糖。制糖是整个工业园中六个系统中的核心系统,也就是说其它所有的产业都需要围绕它来进行集聚。然后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对相关的集聚产业进行再一次的集聚,从而达到整个集聚区域的利润最大化。如下图所示集聚在制糖系统周边的产业包括了热电

21、联产系统、造纸系统、酒精系统、蔗田系统,而环境综合处理系统则是间接地集聚于制糖系统,但是如果没有环境综合处理系统,这个集聚区域的环境优越性也就没办法体现出来,也无法作为循环经济的实践。然而还有些相关产业却并没有集聚在此,如包装产品所需要的塑料制品,塑料制品需要大量的化工原料,而在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内,没有消耗其废弃物的相关产业。如果强制加入这个集聚圈,这种产业对于生态工业园的弊是远大于利的。但是也不是说这整个区域可以没有塑料制品产业。如果没有这个产业各种产品所需要的塑料制品那就只能从外地购进,在这种情况下,运输成本会相应增加。所以在工业园之外还有建材、冶金等产业集聚区域,这种

22、分散放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再来考虑的时候可以认为是一个大范围的集聚。这样的集聚与分散的结合形式能够使得各个集聚区获得最大利益。(3)有利于促进区内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区内经济差距的缩小由于工业园区内存在有六个系统但是这六个系统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发展。在此案例中由于制糖是核心产业,热电联产系统、造纸系统、酒精系统都是为了处理其废弃物的相关产业,他们的废弃物又能回到蔗田系统里,进行再一次的循环。在这个过程中,资源得到了最有利的配置,各个产业都能由于废弃物再次利用而降低成本,最终达到利益最大化,集聚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4)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实现区域内特色与区际分工协

23、作的协调发展地区生产专业化是体现地域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案例中,进行区域地理空间组织时是按照当地的特色以及企业的特色来综合考虑的。从而形成了区域特色经济。而与区域生产的核心产业-制糖产业相适应的其它各产业,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不仅核心产业能够达到效益最大化,其它的辅助企业也能够综合发展。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实现区际分工协作与区内特色的协调发展。(5)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我国资源对于“粗放型”经济发展的承受力,已经到了危急时刻,因此在制定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时必须意识到,依靠大量的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将会使区域资源供给矛盾更加突出

24、,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而本案例中的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正是我国第一个循环经济试点,充分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区外资源等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它在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上有着及其重大的意义。它的建立不仅能够利于其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为我国的其它工业园提供相应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教训。3.3.2、 特色评价区域特色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依据本区域现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以及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能最大限度地扩张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合理且主导产业优势突出

25、,经济效益显著,能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区域特色经济是区域经济和市场经济相融合的产物。其核心是特色产业,其空间载体是特色区域。对于案例中的生态园区,其特色产业就是制糖业。判断该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是否具有特色可以从以下 3 个方面考虑:( 1)是否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该工业园的区域选择时充分考虑了工业园所在地广西贵港市的地理、气候、资源和技术等条件,选择了最具有地域优势的西江之滨,从而更接近于制糖业所必须的资源-水资源。 在这个区域发展的主导方向和主导产业就是制糖,从而能够将该地区的潜在优势-种植甘蔗的良好的地理环境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2)是

26、否围绕区域经济特色产品培育和发展,制订相关的产业政策在此工业园区中,区域特色产品是各种糖制品,而糖制品的供给业-甘蔗不可替代的地域性,目前全国有21 省区产糖,甘蔗糖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福建、四川、江西、 湖南等八省区,其中云南、广西和广东三省区的甘蔗制糖企业数和产量均占全国总数的 90%左右, 广西甘蔗制糖企业书和产量占全国的33%和 52.4%。 对于广西来说,糖业当之无愧是广西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因此在广西省贵港市建立一个以制糖业为核心的生态工 业园能够很好的体现出该地域的特色性。( 3)是否有产业关联度较高的科技贡献率在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 示范园区内的主要六个系统

27、中,每个系统都采用的是最新的科技来进行生产,尤其是制糖系统,经过制糖新工艺新技术综合改造工程,是现有碳酸法制糖工艺的滤泥排放量减少一半,并大幅度减少滤泥中的有机物,增加碳酸钙的含量,滤泥排放后可直接用于烧制水泥熟料,彻底消除滤泥对江河的污染。这些一系列的先进技术,使得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内的各产业都能以最高效率利用资源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产品。3.3.3、 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一个区域的产业集聚现象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所以遂于环境影响评价关系着区域集聚的效果好坏,成功与否。在此案例中最重要的就是分析这些集聚的各个产业分别对于环境的影响以及集聚后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的

28、影响。( 1)各产业分别对环境的影响首先要考虑就是传统工业中最具有污染性质的制糖、造纸、 酒精等生产过程,由于大多数制糖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综合利用水平很低。以广西为例,年入榨甘蔗3000 多万吨,甘蔗汁汤中产生废糖蜜100 万吨,蔗渣(绝干)约330 万吨。废糖蜜绝大多数用来生产酒精,可生产20 多万吨酒精,同时产生酒精废液310 万立方米。目前,广西境内90%以上的制糖企业产生的酒精废液只经过简单处理甚至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而酒精废液中COD高达十几万毫升/升,对河流造成严重污染, 成为当地主要的污染负荷。蔗渣用来制浆造纸,与用作燃料相比,提高了蔗渣的利用价值,但是碱法制浆过程中产生大量黑夜,小造纸厂或将黑液直接排放,或虽有处理设施,也是时开时断。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制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