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2020版)口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1.常用的物理方法一一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i、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 可溶性 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例如分离NaCl和水的混合溶液。ii、蒸储蒸储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馀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 叫分镭。操作时要注意:在蒸馀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蒸镭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o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
2、口进,从上口出。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储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储。iii、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 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 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萃 取剂的选择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也不反应;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 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然后将分
3、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澳水里的演。iv、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过滤时应注意:一贴:将灌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馀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 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
4、(见 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 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而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 (3)氧化还原法 (4) 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常见物质除杂方法序号原物所含杂质除杂质试剂主要操作方法1Nc0:灼热的铜丝网用固体转化气体2COco:NaOH溶液洗气3co:
5、co灼热CuO用固体转化气体4CI:HCI饱和的食盐水洗气LOFe:05AI。NaOH溶液过滤6BaSO.BaCOsHCI 或稀 HcSOi过滤7NaHCOs溶液Na:C05co:加酸转化法8FeCL溶液FeCLCL加氧化剂转化法9FeCL溶液FeCI5re加还原剂转化法3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2020版)10L晶体NaCI加热升华3、物质的鉴别常见气体的检验常见气体检验方法氢气压纯净的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注意: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氧气0二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氯气CL黄绿色,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注意:6、
6、N6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氯化氢HC1无色刺激性气味。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二氧化硫so:无色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钵酸钾溶液褪色。硫化氢HC1无色、臭鸡蛋气味体。能使PbNOj:或CuSOi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氨气加无色、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 时能生成白烟。二氧化碳co: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S0: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 浊,N,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7、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1) H+ (石蕊变红)(2) Na、K(焰色反应)(3) Ba (SO=)4) Mg* (OH)(5) Al5* (OH和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6) Ag+ (Cl-) (7) NH; (0旷反应并加热)。(8) Fe,能与0H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沉淀。(9)Fe”(KSCN溶,溶液变血红色或者ST,生成红褐色Fe (0H):沉淀)(10) Cu3*能与0H 一反应生成蓝色Cu(0H):沉淀。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1)0H (无色酚酿、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变为红色、蓝色、黄色)(2) Cl
8、Br 、I (Ag+) (3) SO(BaC (4) CO? (if和澄清石灰水)二、常见事故的处理事故处理方法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盖钠、磷等失火迅速用砂覆盖少量酸(或碱)滴到桌上立即用湿布擦净,再用水冲洗少量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直接用水冲洗,再用NaHCO,稀溶液冲洗碱液沾到皮肤上先用较多水冲洗,再用硼酸溶液洗酸、碱溅在眼中立即用水反复冲洗,并不断眨眼误食重金属盐应立即口服蛋清或生牛奶汞滴落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撒上硫粉三、化学计量物质的量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mol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
9、. 02x10”N粒子数目与物质的量 公式:n=NA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质量与物质的量公式:n= M物质的体积决定:微粒的数目微粒的大小微粒间的距离微粒的数目一定时,固体液体主要决定微粒的大小气体主要决定微粒间的距离V气体摩尔体积与物质的量公式:Vm标准状况下,Imol任何气倭的体积都约为22. 4L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向乐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金 单位:mol/1公式:Cs=n./V nXVV=rwG溶液稀释规律c (浓)XV (浓)=C (稀)XV (
10、稀)溶液的配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一、物质的分类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金属:Na、Mg、Al单质.非金属:S、0、N酸性氧化物:SO八S0八P:03等 氧化物J碱性氧化物:Na;0、CaO、Fed I两性氧化物:Al等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含氧酸:HNO八H二SO,等按酸根分(【无氧酸:HC1/ 强酸:HNO八 H:SO: . HC1酸按强弱分1I 弱酸:H皿 HC10. CftCOOH/一元酸:HCK HNO: 按电离出的丁数分二元酸:HzSO,. H:S03.多元酸:HsPO:强碱:NaOH、Ba(0H)=(按强
11、弱分1I 弱碱:NH3 H:0. Fe (OH) 3碱一元碱:NaOH、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碱:Ba (OH):多元碱:Fe(0H)5,正盐:Na:C05、SiJ 酸式盐:NaHCO,碱式盐:Cu:(0H)cC03溶液:NaCl溶液、稀压SOi等 混J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I股体:Fe(OH),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二、分散系(一)相关概念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
12、,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 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I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l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 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分散系溶 液胶 体浊 液分散质的直径V lnm(粒子直径小于10%)lnm- lOOnm (粒子直径 在 10- 10% ) lOOnm (粒子直径 大于10、)分散质粒子单个小分子或离子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 高分子巨大数目的分子集 合体实例溶液酒精、氯化钠等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 体等石灰乳、油水等性质外观均一、透明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能否透过
13、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鉴别无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二)、胶体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210之间的分散系。.气溶胶2、胶体的分类: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泡溶胶固溶胶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l溶胶、用(OH溶胶、A/(O)3溶 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叫做固溶胶。名称分散侦分散系实例液溶胶固液Fe(OH)s溶胶、油漆、泥浆固溶胶液固硅酸凝胶、珍珠固固合金有色玻璃、照相胶片气溶胶液气云雾、酸毒因气烟尘3、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一一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是一
14、种物理现象。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 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射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 一现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当光照在比较大或小的颗粒或微 粒上则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吸收的现象,而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效应常 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布朗运动一一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 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2020版)口电泳一一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胶
15、体 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另外,胶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 则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两者都使其不易聚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定。说明:A、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但胶体都是电中性的。胶粒带电的原因:胶体中单个胶粒的体 积小,因而胶体中胶粒的表面积大,因而具备吸附能力。有的胶体中的胶粒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 有的则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胶体的提纯,可采用渗析法来提纯胶体。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分 离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渗析法。其原理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和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但胶体 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不能用滤纸提纯胶体。B、在此要熟悉
16、常见胶体的胶粒所带电性,便于判断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带正电的胶粒胶体:金属氢氧化物如A/(O)3、(OHL胶体、金属氧化物。带负电的胶粒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As&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特殊:Agl胶粒随着AgNOs和KI相对量不同,而可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l胶粒吸附较多广而 带负电;若AgXO,过量,则因吸附较多八屋而带正电。当然,胶体中胶粒带电的电荷种类可能与其他因素有 关。C、同种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D、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凡是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通常都可发生电泳现象。气溶胶在高压电的 条件也能发生电泳现象。聚沉一一胶体分散系中,分散系微粒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现象
17、称为胶体的聚沉。胶体凝聚的方法:加入电解质;加入带异性电荷胶粒的胶体;加热。三、离子反应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小结(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2)、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4)、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注意:“或”字(5)、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6)、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
18、质。2、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3、电离方程式H:SO尸 2H,+ SO: HC1 = H Cf HN03 = H* + N0;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NacSOt. NaHSO. NaHC03KC1 = K + ClNa:S0i = 2 Na +S0:NaHSO, = Na + H, +S0: NaHCO, = Naf + HCOJ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要是电离出钠离子还 有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其酸式盐就在水中则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还有硫酸根离子,小结注意:1、HCO3 0H SOL等原子团不能
19、拆开2、HSOJ在水溶液中拆开写.4、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5、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对比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物质结构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电离程度完全部分溶液时微粒水合离子分子和水合离子导电性(条件相同时)强弱物质类别实例大多数盐类、强酸、强碱弱酸、弱碱、水6、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注意点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2020版)口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有关,与其溶解度的大小无关。例如:难溶的BaSOi、CaCO,在 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故是强电解质。而易溶于水的CH5coOH、HsPO
20、i等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故 归为弱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只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与电解质的强弱 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一定浓度的弱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可能比较稀的强酸溶液强。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如HC1、HNOs、H3s0)、强碱(如NaOH、KOH、Ba(0H)。、大多数盐(如NaCl、MgCls. K:SOi、NHC1)和活泼金属氧化物。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如H3P6、CHCOOH)、弱碱(如NH/H二0)和水。7、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写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例如:CuSOLBaClBaSO+CuCL第二步:拆 把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形式 Cu+
21、SO广+Ba+2Cl-=BaS0:l +Cu+2cl第三步:删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Ba + SO3- = BaSO. I第四步:查检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1)必须是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才有离子方程式。例如.固体间的反应,即使是电解质,也不是离子反应, 也就没有离子方程式 如:2NH,C1 (固)+Ca(OH)3 (固)=CaCL+2H:0+2NH(2)浓压S0i作为反应物和固体反应时,浓H2S0:写成化学式。(3)微溶物作为反应物时,若为澄清溶液,写成离子;处于浊液或固体时写成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 时一律写化学式如条件是澄清石灰水,则应拆成离子:若是石灰乳或
22、浑浊石灰水则不能拆,写成化学式。 8、离子共存问题凡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一般规律是:1、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盐的离子(熟记常见的难溶、微溶盐);2、与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0H-和CH5co0一、COL等弱酸根离子和HCO;等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3、与OIF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NH和HCO;等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以及弱碱的简单阳离子(比如:Cj、 Al3 Fea Fe= Mg等等)4、能相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常见还原性较强的离子(Fe。SL I S0?)与氧 化性较强的离子(Fe*、C10 Mn0. Cr:0;:-)四、氧化还
23、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失电子总数二化合价升高总数二二得电子总数二二化合价降低总数。、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一一氧化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一还原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一氧化产物、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a、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0八CL、Br; (2)含高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Ch(3)含某些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浓HoSOi、HNOs、KMnOi、Mn0:b、常见的还原剂:(1)活泼金属:K、Ca、Na、Al
24、. Mg. Zn (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还原性递减)(2)含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 (3)某些非金属单质:C、H:(4)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HC1、H:S、HI、KI、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_ 失。X2* *例:能16+41的互能1c+2H2。t得2。3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2020版)(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X 26或2a 1* I例:mAo2 + 4北大且=蒜女+t +2H203、判断氧化剂或还原剂强弱的依据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皱还原氧化剂+还原剂 还原产物)+氧化 产物I失电子、化合价升育,被氧化如氧化产物价态
25、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进行判断,如:i .根据方程式判断(简称:前 后)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ii .根据反应条件判断4HC1 (浓)+MnO: =MnCl:+2H:0-Cl: t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16HC1 (浓)-2KMn0尸2KCl+2MnCb+8H2+5C1易知氧化性:KMnOOMnOg (反应条件越高,性质越弱)iii .由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价来判断当含变价元素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由氧化产物相关元素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如:2Fe+3Cl= = 2FeCl3 Fe+S =FeS 可知氧化性:CIDS。(生
26、成价态越高,性质越强)iv .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金属原子(或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或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 增强,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a)配平依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b)配平步骤:“一标、二找、三定、四配、五查”,即标好价,找变化,定总数,配系数、再检查”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
27、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物质NaAlFe保存煤油(或石蜡油)中直接在试剂瓶中即可直接在试剂瓶中化性常温下氧化成Na:O:4Na + 0;二 2Na:0 点燃生成NacO:2Na + 隹燃=Na:O:常温下生成致密氧化膜: 4A1 + 30: = 2Al 念 致密氧化膜使铝耐腐蚀。 纯氧中可燃,生成氧化铝: 4A1 + 30;燃二二 2A1A潮湿空气中易受腐蚀: 铁锈:主要成分Fe 纯氧中点挥语成: 3Fe+20: t:FesOi与02与CL2Na+CL 点菰 2NaCl2A1+3CL 点燃
28、 2A1CL2Fe+3cLM FeCh与S常温下即可反应:2Na + S = Na二 S加热时才能反应:2A1 + 3S = aALS3加热只能生成亚铁盐:Fe + S =胜S与水常温与冷水剧烈反应: 2Na+2H=O=2NaOH+H去膜后与热水反应:2A1+6压 0=2 把(OH)、1 +3H常温下纯铁不与水反应, 加热时才与水蒸气反应: 3Fe+4H:0 (g)二二 F吸出出二与酸溶液2Na+2HCl=2NaCl+H: t2A1+6HC1=2A1C15+ 3HFe+2HCl=FeCl3+H: t与碱溶液2Al+2Na0H2Hr0=2NaA10=+3H= t盐液 与溶与硫酸铜溶液:2Na+2
29、H30+CuS0i=Cu(0H)21 +Na:S0;+Hc t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单质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单 质与氧 化物镁条引燃时铝热反应: 2A1+F 七0广二8峨 3-2F e金属活泼性逐渐减弱 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1、氧化物Na:0Na=0;Al=03Fed性质碱性氧化物非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白色固体赤红色固体与水反应Na20+H30=2Na0H2Na:0:+2Hc0=4Na0H +0与酸溶液Na=0+2HCl=2NaCl+压0 (溶液无色)2Na=0:+4HCl=4NaCl+2 压0+0; tA1=O3+6HC1=2A1C15+3H:OFe:0
30、5+6HCl=2FeCL+3H=0 (溶液黄色)与碱溶液Al:03+2Na0H=2NaA10c+H:0其他Na:0+C0-Na:C032Na:0:+2C0c=2Na:C05+0:2、氢氧化物化性NaOHAl (OH) sFe(OH):Fe(OH)3属性碱性氢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碱性氢氧化物碱性氢氧化物与酸溶液NaOH+HCl=NaCl+H 二 0A1(OH)5+3HC1=A1CL+3H2OFe(0H)3+2HCl=FeCl3+2H30Fe (OH) a+3HCl=FeCL+3H:0与碱溶液Al (OH) MaOHNaAlO二+2比0稳定性稳定2A1 (OH) 3=A1Q+3H:O4Fe(0H)c
31、+0c+2H:0=4Fe (OH)32Fe (OH)广二FeO+3LO制备金属钠与水即可铝盐溶液与过量浓氨水亚铁盐溶液与氢氧 化钠溶液(液面下)铁盐溶液滴加氢氧化钠 溶液3、盐Na5C03 (俗名:纯碱、苏打)NaHCOs (俗名:小苏打)溶解度较大较小溶液碱性使酚酗变红,溶液呈碱性。使酚酬变淡粉色,溶液呈较弱的碱性。与酸反应迅速 Na=C03+2HCl=2NaCl+2H:0+C02 t反应更迅速 NaHCOs+HClNaCl+HoO+CO与碱NaHCO3+NaOH=Na:CO3+H=O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2020版)稳定性稳定,加热不分解。固体 NaHCO, 2NaHC0c =
32、 Na:C0,+H:04:0: t相互转化NaKO,溶液中通入大量C0:Na:C03+H=0+C0: = 2NaHC03固体 NaHCO, : 2NaHC0, = NaKO,+HGCO 其他溶液中:Na:CO3+Ca(OH) 2 = 2NaOH+CaCO, I溶液中:NaHC03+Ca(0H)2 = NaOH+CaCO+H:0用途工业原料等中和胃酸、制糕点等FeCl:FeCh颜色浅绿色黄色与碱溶液FeCL+2NaOH = Fe(0H)21+2NaClFeCl3+3NaOH= Fe (OH) 3 I +3NaCl相互转化2FeCL+CL = 2FeCL2FeBr2+Br: = 2FeBrs2Fe
33、CL+Fe = 3FeCL 2FeBr3+Fe = 3FeB 匕检验遇KSCX不显血红色,加入氯水后显红色遇KSCN显血红色用途净水剂等印刷线路板等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 学反应方程式。NaAlOdHCl+H:。=Al(OH) +NaCl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 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相应的化 学反应方程式。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3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2020版)广-L氧化性=与金尼及共他非金属反应|Cli|I1 1局水、臃反成:泄春界1、漂白利汉白琳
34、与淑白桐可燃性3生或$02桧定性:空气的主要成分桁金属及共化石希广乐章性:以S2波理取位的形式存在L半体性,信息鼓术与光电技术材料轲化物sg节环境的关系:大气污染与防沿 与强瞅反应:制NnSiO,砧酿盐材料的交础与.水反应?酸诩氮化物 -I ISH3 |与水反应:制氨水与酸及应,时饺盐淞化,制冷剂含氧酸HiSO.、HNO3、HC】|粗化性11-不溶性H 2 Si。, |11较体性质:制硅胶| NaCIO、C*CIG 消击剂.源白粒二、本章知识结构梳理NaiSiCX 黏胶剂(水玻I禺)、防火剂友为迂酸盐|陶您.玻强、水泥(-)硅及其化合物3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二氧化硅SiO:二氧化碳co:
35、类别酸性氧化物一酸性氧化物熔沸点高低与水反应方程式不反应CO:+H:O -H:CO,与酸反应方程式SiO: + 4HF=S1F| t +2H=0不反应与烧碱反应方程式SiOc+2NaOH = Na=SiO5+H:O2Na0H+0c=Na:C03+H:0与CaO反应方程式SiOHCaOCaSiO3CaO+CO:二二 CaCOs存在状态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人和动物排放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物质用途硅单质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SiO: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二)氯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颜色黄绿色黄
36、绿色无色成分CLCL、压0、HC10. H、Cl、CIO、0HH Cl 、H:0. OH性质氧化性氧化性、酸性、漂白性酸性2、氯气的性质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2NaYL2NaCl与金属铁反应方程式点燃2Fe+3CL 2FeCL与金属铜反应方程式点燃Cu+CLCuCU与氢气反应方程式点燃光照4+CL E=2HC1; LYL 2HC1与水反应方程式H:0 +C1: =HCl+HC10制漂白液反应方程式Clc+2Na0H=NaCl+NaC10-H:0制漂白粉反应方程式2cL +2Ca(0H)-CaCl: +Ca(C10)2 +2H:0实验室制法Mn0:+4HCl (浓)MnCl: +CL t +2H:0
37、cr检验AgNO,溶液Ag+Cl =AgCl(三)硫、氮1、二氧化硫的性质物理 性质颜色状态密度毒性黄绿色比空气大有毒化 学 性 质酸性与水反应方程式SO:+H:O HcS05与烧碱反应方程式S0:+2Na0H=Na:S0, +H=0S0:+Na0H=NaHS05漂白性漂白原理: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吸附漂白:活性炭氧化漂白:HC10、0八Na还原性与氧气反应方程式2S0: + 0: = 2s0,与氯水反应方程式SO: + CL +2H=0 二二压S0i+2HCl氧化性与硫化氢反应方程式SOs+2H2s = 3S l+2H=02、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浓硫酸浓硝酸相
38、 同 点与Cu 反应Cu+2HS0i (浓)CuS0,+ SO: t +2H:0Cu+4HN05 (浓)=Cu(N0Jz +2N0= t +2H93Cu+8HN0K 稀)=3Cu(N0j, + 2N0 t +4H:0与木炭 反应、C + 24SOi (浓)CO: t +2S0: t +2H:0AC+4HN0K浓)CO +4N0: t +2H:0与铁铝反应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来存放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强氧化性漂白性3、氨气、氨水与铁盐的性质氨气 的物 理性 质颜色状态密度水溶性无色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比空气小易溶(1: 700)可以形成喷泉,水溶液呈碱性。
39、氨气 的化 学性 质与水反应方程式NIL+H:O -NHo H:0NHJ+OH与盐酸反应方程式NH3 + HC1 = NHiCl实验室制法Ca (0H3+2NHC1CaCL +2NH3 t +2H:0皴水 成分NHs、应40、H:0、OH、极少量的H卜钱盐物理性质:钺盐都是无色色晶体,能溶于水化学性质NHiClNIL + HC1 NHtHCOo NH3 t + 40 +C0: t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7-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过滤一帖、二低、三靠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漏 斗、滤纸、玻璃棒、烧杯)蒸发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 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 防过热而迸溅把稀溶液浓缩或
40、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 发蒸储液体体积加热方式 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冷却 的水流方向防液体暴沸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锵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萃取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互 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 度要远大于原溶剂:要 易于挥发。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 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分液下层的液体从下端放出,上 层从上口倒出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与萃取配合使用的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 作向漏斗里注入蒸储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 重复操作数次配制一定物质
41、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用的仪器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主要步骤: 计算 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 溶解(少量水,搅拌, 注意冷却) 转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 容量瓶中)振摇定容摇匀容量瓶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 量程。容量瓶上只有刻 线而无刻度。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液;不能用容量瓶溶 解、稀释或久贮溶液;容量瓶不能加热,转入瓶中的溶液 温度20C左右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2020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2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3标准状况STP0和1标
42、准大气压下4阿伏加德罗常数NaI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 02X1023个5摩尔质量MImo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6气体摩尔体积 VmI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 417阿伏加德罗定律(由PVfRT推导出)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8物质的量浓度Cb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Cb=ob/Vfib=CbxVV=fib/Cb9物质的质量 mm=Mxnn=m/MM=m/n10标准状况气体体积VV=nxVmn=V/VmVm=V/n11物质的粒子数NN=Naxiin =N/NaNa=N/h12物质的量浓度G与溶质 的质量分数3C=100
43、0pW/M (其中p单位为g/cm3, V单位为L, 所以化简后出现1000)13溶液稀释规律C (浓)xV (浓)=C (稀)x V(稀)以物质的量 为中心物质的量浓度CBi bX VB-rVBv质量m物质的量nxna 二:微粒N:NAx22.4L/molib4-22.4L/mol气体的体积(标况下)3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2020版)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7-物质的分类1元素分类:金属和非金属元素2化合物分类:有机物(含C)和无机物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履反成蓝和水)SiO2 SO2 CCh、SO3、N2O5、(多数为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我反施生成fit和水)Fe2O3
44、CuO、 MgO(多数为金属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与跖腻反疑生成fit和水)Ab。?、ZnO不成盐氧化物NO2、NO、CO、(盐中的n的化合价无+2、+3、c无+2)分散系溶液(很稳定)分散质粒子小于Inm,透明、稳定、均一胶体(介稳定状态)分散质粒子Inm-lOOnm,较透明、稳定、均一浊液(分悬、乳浊液)分散质粒子大于lOOnm,不透明、不稳定、不均*化学反应的 分类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管化合:2SO2+ O22sO3A分解:2NaHCO3Na2CO3 +CO2 t + H2O置换:Ch +2KI =2KCl+h复分解:2NH4Cl+Ca(OH)2CaCh+2NH3 t +2H2O是否有离广参加
45、反应(电解 质在水溶液中)离子反应:C12+H2O = HC1+HC1OIv 非离子反应:2Fe+3Ch2FeC13是否有元素电子得失或偏 移(有升降价)氧化还原反应:2Na+2H2O=2NaOH+H2 t非氧化还原反应:A1(OH)3 + NaOH = NaA102 + 2H2O热量的放出或吸收亶放热反应:3Fe+2O2Fe3O4A吸热反应:C+CO22CO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2-离子反应电解质(酸、碱、盐、水)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包括CO2. SO2)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碳酸的电离方程式h:co3 h +hco3- (弱电解质用“”Na
46、HCO3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 (强电解质用“=”离子反应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所表示的式子离子反应式写法一写、二改、三删、四查单质、氧化物、气体、难溶、难电离的物质要保留分子式离子共存有颜色的离子MnOl紫红、Fe3+棕黄、Fe?+浅绿、Cu?+蓝色与H+不共存(弱酸根)OH、CO32 SO32 SiO32 A1O2 S2 F 等与OH不共存(弱碱金属阳 上H+、Fe3+、Fe2+ Fe3+ Cu2+. AP+、Mg?+、NH4+ 等与H+和OH都不共存HCO、HSOr HS、 等常见生成沉淀Ba?+、Ca2+- SO42 COrAg+与胶体胶体的性质(介稳定)丁达尔现象、
47、布朗运动、电泳、聚沉判断胶体最简单的方法丁达尔现象胶体提纯渗析(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Fe(OH)3胶体制备的方法取烧杯盛20mL蒸馀水,加热至沸腌,然后逐滴加入饱和 FeCb溶液1mL2mL。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观察所 得红褐色液体Fe(OH)3胶体。Fe(OH)3胶体制备方程式一生FeC13+3H2OFe(OH)3(胶体)+3HC1胶体凝聚的条件加热、加电解质、加相反电性的胶体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3-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不一定有氧的得失)升失氧还原剂、还原性、失电子、(升价)、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成氧化产物降得还
48、氧化剂、氧化性、得电子、(降价)、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成还原产物化合反应不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 生成的分解反应才属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气体的检验N%的检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SO2的检验用品红溶液褪色SO?的吸收用KMnCh溶液(强氧化性)co,的检验用澄清石灰水变浊。2的检验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NO的检验打开瓶盖后遇空气变红棕色离子的检验NHJ的检验加NaOH溶液加热后放出气体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Fe3+的检验加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 色Fe2+的检验加NaOH溶液有白
49、色沉淀马上变灰绿色,最终变红褐色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氯水后出现血红色SO?一的检验先加HQ无现象后加BaC12溶液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Ch (Br、I-)的检验先加AgNO3后加HNO3溶液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AgCl (淡黄色沉淀AgBr、黄色沉淀AgDNO3-的检验加浓缩后加入少量浓硫酸和几块铜片加热有红棕色的气 体放出(NO2)物质的保存K、Na保存在煤油中(防水、防见光易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HNCh. AgNCh、氯水、HC1O等)碱性物质用橡胶塞不能用玻璃塞(NazSiCh、NaOH、Na2co3)酸性、强氧化性物质用玻璃塞不能用橡胶塞(HSO4、HNO3 KMnO4)物质的保
50、存F?、HF (氢氟酸)用塑料瓶不能用玻璃瓶(与SiO2反应腐蚀玻璃)保存在水中白磷(防在空气中自燃)、Br2 (防止挥发)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0、硅Si、铝Al、铁Fc地壳有游离态存在的元素金、铁(陨石)、硫(火山口附近)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不透明、易导电、导热、延展性能与HC1和NaOH都 能反应的物质两性:Ak AI2O3、A1(OH)3弱酸的酸式盐:NaHCO3 NaHSO3 NaHS弱酸的钱盐:(nh4)2co3、(NH4)2S两性金属锌Zn、铝Al (与酸和碱都放H2)钝化金属铁Fe、铝Al (被冷的浓H6O1、浓ENO,酸化学性质稀、浓硫酸的通性1强酸性-反应生成盐2
51、高沸点酸,难挥发性一一制备易挥发性酸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一做干燥,不能干燥NHa、H:S2、脱水性一使有机物脱水炭化3、强氧化性一一与不活泼金属、非金属、还原性物质反应硝酸HNO31、强酸性2、强氧化性3、不稳定性(见光、受热)次氯酸HC1O1、弱酸性2、强氧化性3、不稳定性(见光、受热)硅酸H2SiO31、弱酸性2、难溶性3、不稳定性(热)漂白氧化型(永久)强氧化性:HC10、Na2O2, O3、浓 H2s0八浓 HNO3加合型(暂时)S02(使品红褪色,不能使石蕊变红后褪色)吸附型(物理)活性碳明矶溶液生成的A1(OH)3胶体水溶液氯水主要成分分子:CL、H。HC10离子:H Cl,CIO氨水主要成分分子:NH5 HcO NH3 H:0离子:NH/ OH 氯水与液氯、氨水与液氨的区别氯水、氨水属混合物、液氯与液氨属纯净物氯原子ci与氯离的区别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氯离子cr达稳定结构气体极易溶于水(喷泉)NH3(1: 700) HC1 (1:500)只能用排气法收集NO2 NH3 HC1只能用排气法收集NON2 CO钠与水的反 应现象:浮、熔、游、噬、红钠浮在水面上一一密度小于水:水蒸气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食广场服务员工作总结
- 100万吨绿色清洁能源页岩气液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2025-2030全球电池保护板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工业级4-苯氧基苯酚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桁架式门式起重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AI虚拟人交互一体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心理情感咨询服务平台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工业绝热冷却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重馏分轮胎热解油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消费电子注塑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十章 浮力 第4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
- 货运车辆驾驶员服务标准化培训考核试卷
- 财务BP经营分析报告
- 三年级上册体育课教案
- 202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电学实验专项训练含解析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高中英语:倒装句专项练习(附答案)
- 2025届河北衡水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4信息技术数字孪生能力成熟度模型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操作风险管理政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