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和平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发展_第1页
周和平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发展_第2页
周和平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发展_第3页
周和平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发展_第4页
周和平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主要内容1.1 能源安全已威胁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从1993年开始,中国自产的石油已不够用,成为了石油净进口国,三年之后,便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到 2003年,中国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60%. 根据国际能源署报告世界能源展望2014, 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需求国,但随后其能源需求增速将放缓,并达到峰值。1.2 全球气候变化已逼近临界点100多年前,瑞典化学家Svante Arrhenius 首次得到如下结论:大气中CO2增加一倍,气温就升高2-6度越来越多的人们达成共识:要防止出现危险的、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

2、,必须尽可能使全球温度与工业革命前(1850年)相比,升温不超过2度。 近三十年来,交通行业CO2排放量增长比其它任何行业都快,而且预期未来增速还将加快。1.2 全球气候变化已逼近临界点 到2040年,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将增长五分之一。与这一排放量相对应的是,全球气温将上升3.6。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计,为了将温度控制在2以内(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该目标可避免气候变化带来最严重和最广泛的影响),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2014年开始应控制在10000亿吨以下。在我们核心情景下,这个排放预算将于2040年用完。但是达到这个预算值之后,并不意识着立刻就能采取零排放措施。很明显,要实现

3、2的控制目标,需要采取紧急行动以引导能源系统走上一条安全的发展道路。1.3 交通运输领域的节能减排潜力远未得到开发从能源使用效率看,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07年报告气候变化解决方案WWF 2050展望,目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左右,相当于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而GDP能源强度也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在节能减排方面,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力。 根据世界能源展望2007的分析,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从2005年的670万桶/日增至2015年的1110万桶/日和2030年的1650 万桶/日,年均增长率为3.7%。超过三分之二的消费增量来自于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在石油需求总量中的比重将从20

4、05年的35%猛增至2030年的55%。 根据世界能源展望2007,如果政策选择合理并充分实施,2030年运输业的省油量将可达到210万桶/日,占中国石油需求下降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报告指出,由于道路交通运输在交通运输能源消费中居主导地位,因此新的政府政策应主要直接针对这一行业。1.4 中国政府已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家承诺p2007年,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p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p2010年在墨西哥坎昆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作出了自主减排的承诺。p2011年,发布“十二五”控制温

5、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p2013年,发布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p2014年9月,发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p2014年11月12日,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了两国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至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并将努力减排28。p2014年12月,利马全球气候大会中国再次作出承诺。p2015年,巴黎全球气候大会有望达成全球协议。1.5 新的历史条件下交通运输业面临全新的考验 高油价市场竞争压力低效

6、率运输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 减排压力交通运输发展三大主题: 效率 公平 可持续1.6 交通运输业肩负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交通运输业有责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减少其负外部性交通运输业有责任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交通运输有责任向低碳交通转型,减轻对气候的影响交通运输部低碳交通试点:p2011年10个城市被确定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p2012年16个城市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工作p2013年,开展绿色低碳交通运输区域性和主题性试点工作。10个城市作为区域性试点,4个港口7条公路作为主题性试点。p2014年,30个项目被评为交通运输行业首批绿色循环低碳示范项目。湖南省是能源

7、紧缺的省份,与上海、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省份一样,均属于消费量远大于产量的地区,消费量超出产量20%以上.2.1 交通运输业能源使用的历史与现状 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2010年,湖南省终端汽油消耗量为262.36万吨,柴油消耗量为502.98万吨。1995-2010年,湖南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汽油消耗量从69.52万吨增加到120.44万吨,年均增长3.7%,柴油消耗从37.79万吨增加到345.77万吨,年均增长15.9%。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湖南省交通运输行业燃油使用效率偏低。尽管每百车公里油耗呈现下降趋势,但每百吨公里油耗却持续处于高位。2010年,湖南省平均每百吨公里油耗

8、汽油客车为12.81升,柴油客车为11.65升,汽油货车为9.69升,柴油货车为3.39升,远低于发达国家20年前水平,必须努力提升燃油使用效率。2.1 交通运输业能源使用的历史与现状 湖南省历年燃油消耗情况湖南省历年燃油消耗情况 湖南省历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能源消耗情况湖南省历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能源消耗情况 2.1 交通运输业能源使用的历史与现状 (1) 道路运输业的能源结构 2000年汽油客车、柴油客车、汽油货车和柴油货车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92%、10.94%、30.72%和50.42%。至2010年它们所占的比重分别为0.46%、12.33%、9.35%和77.86%。200

9、0年汽油消耗量占38.64%,柴油消耗量占61.36%,至2010年其所占比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汽油的比重只占9.81%,相比2000年下降了28.83% 2.1 交通运输业能源使用的历史与现状 (2)道路运输能源使用情况 2010年,湖南省汽油客车、柴油客车、汽油货车和柴油货车的百车公里油耗量辆分别为12.41升、20.55升、14.74升、21.27升,百吨公里油耗量分别为12.81升、11.65升、9.69升、3.39升。全省道路运输百车公里的油耗量明显下降,特别汽油客车以及汽油货车燃油消耗下降尤为明显,而柴油客车与柴油货车燃油消耗也有小幅的下降。百吨公里油耗指标方面,客运车辆整体消耗水

10、平高于货运车辆整体消耗水平。 湖南省全社会营业性车辆运输燃油消耗(百车公里)05101520253020002001 2002 20032004 20052006 2007 20082009年份单位:升汽油客车柴油客车汽油货车柴油货车湖南省全社会营业性车辆运输燃油消耗(百吨公里)0246810121416182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年份单位:升汽油客车柴油客车汽油货车柴油货车2.1 交通运输业能源使用的历史与现状 (3)营运船舶能源使用情况 05101520253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

11、82009营运船舶柴油消耗量(万吨)营运船舶柴油消耗量(万吨) 2.2交通运输业能源使用效率分析 (1) 实载率公路客运实载率变化图公路货运实载率变化图0102030405060708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020406080100120140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2.2交通运输业能源使用效率分析 (2) 燃油消耗水平公路客运公路客运:能源消耗相对客运实载率的弹性为-1.915,具有充分弹性。即实载率水平每提

12、升一个百分点,将会使得全省客运车辆减少1.915%的燃油消耗。公路货运公路货运:实载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将会使得全省货运车辆减少燃油消耗1.857%。2.2道路运输业能源使用效率分析 (3) 运输组织效率评价地市名2005200620072008长沙市0.9200.8870.9060.934株洲市0.9340.9570.9220.932湘潭市0.7760.8520.8120.887衡阳市0.5780.5410.5740.580邵阳市0.9720.8920.8500.783岳阳市0.6670.7260.6480.764常德市0.9610.9540.9360.954张家界0.7190.8210.8

13、310.856益阳市0.9500.9670.9080.935郴州市0.9250.8390.8440.867永州市0.8600.8820.8390.858怀化市0.8480.8540.7550.614娄底市0.7470.7890.7280.759湘西州0.6250.6680.6280.667全省水平0.8200.8310.7980.814地市名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长沙市0.8810.8520.8950.887株洲市0.9250.9570.9460.932湘潭市0.8420.8680.9130.935衡阳市0.5900.5430.5010.469邵阳市0.8940.8790.8

14、850.874岳阳市0.8670.8830.8550.784常德市0.7850.7690.7890.752张家界0.7300.7060.8760.932益阳市0.8430.8680.8520.832郴州市0.7540.8050.8090.811永州市0.7620.7820.7740.753怀化市0.7190.7380.7330.838娄底市0.7530.7790.7810.759湘西州0.6780.7250.7520.754全省水平0.7870.7970.8120.808公路客运公路货运2.3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 2014年,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文章指出,2013年中国碳排放超过欧盟

15、和美国的总和,达到100亿吨。同时,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首次超过欧盟,达到7.2吨。碳排放增长中中国的贡献率达到57%,美国为20%,印度为17%,而欧盟为-11%。2.3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 2.3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 p2005年,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中国交通的终端能源消耗大约比德国高2 倍,并且是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交通能源消耗的30%。p2030 年,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参考情景,终端能源消耗将会比德国高 7.4 倍,并且会达到 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交通能源消耗。p到 2030 年,中国的人均交通能源消耗还不会达到德国和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水 平: 欧洲的人均交通终端能源消耗将比中国高

16、 2.5 倍。因此中国 2030 年交通能源消耗依然可能出现强有力的增长。2.3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 3.1 可持续交通 可持续交通的特点可持续交通的特点(ECMT 2004)n 保证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代内和代际公平的条件下,满足个人、企业和社会的基本交通需求。n 高效、经济上可承担,提供很多交通方式的选择,能够支撑竞争性经济以及均衡的区域发展。n 废弃物和污染排放量在地球的承受限度之内,对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速度不超过其再生速度,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速度低于可再生生替代物品开发速度,最大限度降低对土地的影响以及噪声污染。3.2 可持续交通手段 GTZ面向发展中城市决策者的可持续交通手册3.

17、2 可持续交通手段 n 避免n 转换n 改善n 规划手段n 规制手段n 经济手段n 信息手段n 技术手段3.2 可持续交通手段 3.2 可持续交通手段 (1) 实行燃料经济性标准美国实行了汽车公司平均燃料经济性标准,自该标准执行以来,轿车燃效提高近100%,卡车燃效提高了50%以上。在2000年该标准为美国节约了1.9亿吨原油及920亿美金。日本实行了分重量的燃料经济性标准。从1995年到2005年,汽油轿车燃效提高了22.8%,柴油轿车燃效提高了16%。加拿大实行了汽车公司平均燃料消费标准,从1990到2006年,燃效大约提高了18%。(2) 实行燃油税政策法国政府规定,石油公司在法国每出售

18、1 升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等,天然气除外),就必须向国家交纳0.5892欧元的石油产品国内税,高油价的压力也迫使法国民众自觉减少燃油消耗。加拿大政府提出了对私人汽油消费提高10%的燃油税。同时原油价格每桶提高了1.5美元。由于燃油税和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将会抑制汽车的增长,在短期内汽油消费将会降低1%。从远期看,将会降低5%左右。日本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实行较高的燃油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者购买高效率的汽车。3.3 国外低碳交通发展政策3.3国外低碳交通发展政策(3) 实行激励政策2003年7月31日美国决定在今后十年对能源效率、替代燃料和可再生燃料等领域实施减免能源税政策。对各种节能型运输

19、工具减税10%或20%。同时,鼓励推广乙醇汽油,对每吨乙醇补贴1400-1500元。日本推行使用清洁能源作为汽车燃料的汽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购买低油耗汽车和低空气污染的汽车,购买清洁并且使用替代燃料的车辆可少缴购置税,符合若干排放要求的车辆可少缴25%-75%不等的费用。政府为购买清洁能源汽车和低油耗汽车的消费者提供援助。并鼓励发展相关的节能技术。日本还推出了对购买替代燃料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给与补贴的政策。法国政府出台了多项降低油耗举措,“清洁汽车免税政策”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购买该类型汽车的法国公民可享受免税1500 欧元至2000 欧元的优惠。(4) 环境保护政策在2006年,如美国加州

20、的立法机关和总统通过并签署了关于环境保护的法案,该法案是具有深远影响的能源政策。该法案是2006年的解决全球变暖的法案。大会草案条例32条制定了一个上限,2020年加州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会高于1990年的。这一积极的目标代表了从目前的排放水平,到2020年大约可以减少11%。从企业正常运作水平大约可以减少30%。4.1 我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历史沿革 自八十年代以来,交通行业按国家能源战略方针,发布政策性文件主要有:交通行业节能管理实施条例、交通行业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汽车运行燃料标准交通行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增列节能篇的规定、全国在用车船节能产品应用管理办法、超定额耗用燃料加价收费办法、以

21、及节能奖励办法等指导性法规和标准。(1) 通过行政、经济、政策法律手段指导节能(2) 依靠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推进节能在“六五”至“七五”期间投资近1000万元,建设汽车和船舶两个节能中心和两个培训中心,及节能监测中心(站),加上科研单位和院校的科研力量,组成了一支较强的科技队伍,为节能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3) 加强宏观调控,实行节能目标管理1994年制订了从1995年到2010年中长期节能规划。在规划中,首先明确提出了节能的任务和目标,使节能量化,同时确立节能工作的方向。4.1 我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历史沿革 1980年交通部设立了能源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能源的副部长任组长,各司局均有一位

22、局级干部为成员,各省、市、区、厅局均设立了能源机构。同时,凡年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大多已建立了三级能源管理网。(4) 建立能源管理机构,强化节能的保障体系(5) 全面强力推进能源节约与管理近年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矿藏能源的不可再生特性,出现了世界性能源危机,各国都把解决能源问题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纳入国策。我国也针对现实情况,从国家层面迅速地调整了能源管理机构,组建了国家能源局,初步出台了一系列能源管理政策和措施,并从2009年1月1日起征收燃油消费税,使得我国能源管理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4.2 现行的低碳交通政策(1) 2007年,国务院批转了发展改革委、统计局和环保总

23、局分别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的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家发改委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 2008年,交通部颁布了公路、水路交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以及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两个强制性标准 。(3) 国家统计局和交通部共同制定建立了公路、水路交通能源消耗报告、统计、分析制度。(4) 2009年,交

24、通运输部印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政策的通知(7)2014年9月,发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5)2011年,发布“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6)2013年,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4.3 低碳交通未来政策走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2014-2020)1. 建立碳交易制度自愿减排交易活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7城市)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健全碳排放交易支撑体系(核证)与国外碳排放交易市场衔接2. 建立碳排放认证制度推广低碳产品认证加强碳排放认证能力建设,建立低碳荣誉制度3. 碳税4.3 低碳交通未来政策走向4.3

25、低碳交通未来政策走向4.3 低碳交通未来政策走向4.3 低碳交通未来政策走向4.3 低碳交通未来政策走向5.1 十项工程(1)交通节能示范工程)交通节能示范工程长株潭交通节能示范区长株潭交通节能示范区。利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良好机遇,将交通节能纳入改革试验。从交通结构调整、组织管理创新以及技术革新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的试验,形成一大批有广泛影响的成果,最终形成全省交通节能示范区。重点企业节能示范工程重点企业节能示范工程。结合交通行业实际,研究部署交通行业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示范活动。引导重点用能企业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节能管理体系,改进用

26、能管理,开展节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组织对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和主要耗能设备、工艺系统的检测。建立交通行业重点企业用能状况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定期公布重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通过强化对重点企业的节能监管,充分发挥重点企业节能的示范效应,促进交通运输企业节能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推动交通行业节能向纵深发展。(2)综合交通网络衔接工程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工程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长沙大河西综合交通枢纽、长沙南站综合交通枢纽、武广高铁客运枢纽和黄花机场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等一批重点项目,按照一体化、零换乘、智能化、可持续理念,集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出租车和社会车辆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一

27、体,完全实现“无缝对接和零距离换乘”,对构建高效协调发展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提升长株潭在全国交通格局中的枢纽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交通网络衔接工程。交通网络衔接工程。加强道路客运与民航、高铁以及城际铁路的网络衔接工作,构建高效、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网络,不断优化客运班线网络,提升道路客运服务水平。5.1 十项工程(3)交通节能统计、评价与考核工程)交通节能统计、评价与考核工程 通过深入调研分析,针对交通行业能源消耗特点及其排放,尽快建立道路交通能源消耗、水运能源消耗及城市公交能源消耗统计方法与程序,并对典型企业进行试点分析,验证统计方法。建立交通行业各交通方式的能源消耗与排放的考核体系,包括考核部门

28、、考核程序、考核指标、评定标准等。5.1 十项工程5.1 十项工程(4)营运车船燃料消耗准入与退出工程)营运车船燃料消耗准入与退出工程 通过在典型市州或典型水域开展营运车船燃料消耗准入与退出试点,制定并发布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限值标准及相关配套措施和实施方案,建立营运车船燃料消耗检测体系并加强对检测的监督管理,建立经济补偿机制,促进汽车生产厂家和船厂切实强化节能技术进步与创新,加强对高能耗营运车船进入运输市场的源头控制。5.1 十项工程(5) 绿色驾驶工程绿色驾驶工程 大力倡导节能驾驶,总结和推广汽车和船舶节能驾驶操作与管理经验、技术,组织编写汽车驾驶员和船员节能驾驶操作手册和培训教材,将节能意识

29、和技能作为汽车驾驶员和船员从业资格和资质考核和认定的重要考核内容和依据。强化运输企业加大节能驾驶教育培训力度,推广车船驾驶培训采用模拟装置和技术,逐步建立一支节能意识强、驾驶技能好、业务素质高的汽车驾驶员和船员队伍。5.1 十项工程(6)城市)城市“绿色出行绿色出行”创建工程创建工程公交都市创建工程公交都市创建工程:坚持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实施公交都市创建工程。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多元化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不断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分担比例,构建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人居、环境、结构功能、空间布局默契协调、共存共促的局面。力争全省在2个以上城市进入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城市。智能公交推广工程智能公交推广工程

30、:选择省会城市长沙的部门公交客流密集线路作为智能公交查询系统的试点工程,建立动态公交查询系统,设立可变公交信息牌,推广公交智能卡,实行公交短时换乘优惠制度。公共自行车推广工程公共自行车推广工程:借鉴杭州以及我省株洲等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先进经验,在省内选择适当城市推广该系统。同时,加快自行车专用道建设,构建“绿色通道”,将常规公交系统与公共自行车系统相结合,优化线路网络,将短距离乘客吸引到公共自行车上,实现公交的短途接驳,减少私人小汽车以及常规公交的不合理使用,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5.1 十项工程(7)清洁能源车船推广工程)清洁能源车船推广工程在长途客运、公交车辆、出租车中推行新能源、环保车型,并建立相应的激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