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循环2_第1页
第二章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循环2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典型有机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析一、多氯联苯的地球化学循环尽管二十世纪70年代,已经禁用PCBs产品,但目前大气中PCBs含量仍然很高。PCBs由于燃烧期间的挥发、泄漏、工业处置、作为废品倾倒土地填埋等人为过程而进入生物圈等人类活动的环境。PCBs进入生物圈后,其循环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来自增塑剂和燃烧期间挥发而进入大气的PCBs,一方面可吸附在大气颗粒物上,随大气颗粒沉降而到达地面,另一方面则通过自然降水过程离开大气分室,迁移到土壤和水分室中。大气分室中PCBs的平均停留时间为23天。在土壤分室,PCBs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进行内部再循环,通过挥发作用和生物转化作用两种生态化学

2、过程而离开土壤分室。PCBs在土壤分室中的半衰期为5年左右。由于PCBs不易降解和高度的亲脂性,其循环结果是99以上的PCBs存在于大气分室中。水分室中的PCBs除了与工业排放有关外,很大部分来自大气的沉降作用。进入水分室的PCBs一般均能迅速地吸附到水中的颗粒物上,并随颗粒物的运动传输到远离污染源的地区,或者随沉积物的沉降而进入沉积层中。但PCBs进入沉积层后,由于它的低水溶性,一般不进入水体中。这种沉降作用在今后几十年内仍将继续成为食物链的主要污染源。PCBs通过生物体的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进入生物分室。由于PCBs的高度亲脂性,对水生生物有大而广泛的影响。进入生物体内的PCBs通过生物代

3、谢降解是相当难的,因而主要积累在生物体内,很少通过排泄而重新回到非生物组分中。PCBs主要通过微生物作用或通过光化学分解作用从生物非生物复合系统中消失。图231为PCBs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般模式,从中看出,由于循环,不仅使得水分室、土壤分室和生物分室中普遍存在PCBs,而且植物、动物和人类等生物分室中PCBs的浓度由于水生生物的富集作用普遍比土壤、水和大气分室等非生物分室中PCBs的浓度高得多(周启星等,2001)。二、石油烃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石油在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中约有2.3-3.2%进入生物非生物复杂系统中,从而产生对生物界的危害(图232)。无论石油烃类化合物是排入大气分室,还是

4、土壤分室,最终他们都要达到海洋分室中。当这些石油达到海洋分室后,由于其水溶性很低,一般漂浮在海面上随大洋的环流而作水平移动。烃类化合物可吸附在颗粒物表面上,并随沉积物沉积。在水介质中,石油烃的循环将涉及一系列生物化学过程(图233)。生物过程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非生物的化学过程包括扩散作用、漂移作用、挥发作用、光化学作用、分散作用、溶解作用、乳化作用、吸附作用和降解作用等。另一个重要的循环是石油烃进入生物体的循环,包括植物的吸收、动物的累积放大,以及通过排泄等过程又回到水、土壤等非生物分室。20图2-3-1PCBs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基本过程(周启星等,2001)(圍If(2852)(3.4)燃

5、料(3418燃料(336)內玫tU.3)K气sews(石舫贮刺(1.2)K油屋类的人丸土樹地球化学衛外(程明砸用利判.址方式.单吒:则“p燃料消卿|煜刎II:燃料汨匪(44.7)燃烧仏的销曲j捉炼严讪C2751)那上牛产W.08WI.远输(2,1)海岸(0.1)V11炉出(0.6)图232石油烃类的人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大吒分室冠水作刖1器牛麼子挥发竹涌光优学迥化12平联说了;*I扩散作用L”F1r水;F济解微牛物的缓慢降解柞用或同牝作用車汕慮分沉积作用术/油乳浊袱Ijfe話,剂|浮游植物1r侗化)麻生r代谢产物降解件用以水为基地的石油煙的举物地球化学納环图233以水为基地的石油烃的生物地球化学

6、循环附:多环芳烃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资料来源于董瑞斌,1999)1PAHs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PAHs由三个以上的苯环以线性排列、弯接或簇聚的方式而构成。有机物在高温下可随时生成PAHs,PAHs也可由植物或某些细菌合成。大多数PAHs不溶于水,沸点高达150525C,PAHs的溶点也高,为101438C,其分子量在178300之间,多数PAHs具致癌性和致突变性。PAHs还能与大气中的NO2反应生成合氮多环芳烃(N-PAHs),N-PAHs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比PAHs的要大。PAHs和N-PAHs的生物活性与其分子结构有关。2PAHs在土壤中的行为PAHs在土壤中可以被土壤吸附、发生迁移,以

7、及为微生物所降解。实验条件下测得的PAHs在土壤上吸附的等温线为直线型的。PAHs在不同土壤有机质水中的分配系数的对数(IgKoc)基本上是相同的。这表明土壤对PAHs的吸附主要取决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PAHs也可以在土壤中发生迁移,影响PAHs在土壤中迁移的因素很多注要包括三大部分:土壤性质、PAHs浓度,以及PAHs的理化性质。现已构建用于描述PAHs在土壤中迁移的模拟模型,用这些模型可以算出PAHs在土壤中的迁移深度,一般在30cm左右(表土以下)。有些土壤微生物可以彻底降解土壤中的PAHs,土壤微生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PAHs进行代谢,第一种方式是以PAHs作为唯一的碳源,此类细菌有

8、: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芽胞杆菌属(Bacillus);拜叶林克氏菌属(Beijerinckia);球菌属(Rhod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domonas)等等;第二种方式是把PAHs与其它的有机物一起进行共代谢,此类微生物主要是真菌,如白腐菌(ChrysosporiumPhanerochaete)和烟管菌(Bjerkauderasp)/美丽小克银汉雷菌(Cunninghamellaelegans)能降解荧和蔥。Cerniglia和Gibson(1979)报道真菌降解Bap的中间代谢产物的过程与Bap在哺乳动物中的代谢过程非常相似,这些产物很可能负责Bap的致癌性。3.

9、PAHs在植物体内的运移及代谢Gunther等(1967)发现多数PAHs不能从桔树皮中向其它部位转移。Harms(1975)报道只有极微量的14C-Bap从小麦根转移到茎。但1974年,Durmishidze等,用14C-PAHs作实验,表明PAHs可以从黑麦草、鹰嘴豆、苜蓿、紫云英根部运移至地上部分,也可以从它们的叶部运至根部。Edward等(1982)表明大豆根能吸收溶液中的14C-蔥,并向叶运移;也可以从大气中吸收该PAHs,并向根运移。但Ellwardt(1977)的大田试验显示大多数农作物根系不吸收PAHs。因此,植物对PAHs的吸收速率取决于植物种类和土壤中PAHs的浓度。一般情

10、况下,土壤PAHs浓度越高,能吸收PAHs植物对PAHs的吸收量就越多,此外,PAHs的形态也影响植物对PAHs的吸收速率,如小麦、燕麦、胡萝卜、菠菜等更易吸收溶解态的PAHs,PAHs在植物体内的代谢研究不多,但已有的研究表明植物能部分地代谢PAHs。4PAHs的光化学氧化光化学氧化是PAHs的耗减的又一重要途径,同样,PAHs的光化学氧化产物也可能具致癌性,最常见的PAHs光化学氧化是形成内过氧化物,然后进行一系列反应,最终形成醌(NAS,1972),Katz等(1979)观察到由Bap光氧化所产生的Bap醌是一种直接的致突物。烟雾可以促进PAHs的光氧化降解,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PAHs对

11、水生物的毒性主要来源于它们的光化学氧化产物(Mekeayan等,1994),细胞水平上的研究表明紫外光能增强PAHs的光氧化毒性。PAHs对实验动物的致癌反应主要取决于紫外光的剂量、PAHs的浓度和其它的因子(如年龄和遗传敏感性等)。三、化学农药的地球化学循环化学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直接进入土壤、水和大气等非生物分室,也可直接进入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等生物分室中。进入陆地表面或农业土壤中的农药,或通过挥发作用向大气分室迁移,或通过淋溶扩散过程进入水分室,或通过吸附解吸机制在土壤分室中进行内部循环,以及通过化学的、光化学的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净化于土壤分室。其中土壤的吸附作用是主要的,由于土壤的吸附作用,进入土壤分室的农药的停留时间较长,尤其是有机氯农药,其半衰期在0.2-15年左右。除了土壤分室的农药以淋溶的方式进入水分室外,农药还可以通过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以及通过大气的沉降作用达到水分室。大气分室对农药的长距离传输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植物表面和土壤表面残留农药的挥发作用,或由于农药制造厂的排放,农药通过气态和颗粒态两种方式进入大气分室。在大气分室中,以部分农药受到风和其它气象因素的作用,或者向更高层空间扩散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