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00教学内容_第1页
物理化学00教学内容_第2页
物理化学00教学内容_第3页
物理化学00教学内容_第4页
物理化学00教学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化学00学期授课安排学期授课安排 绪论绪论(1学时学时) 第一章第一章 经典热力学基础经典热力学基础 (14学时学时) 第二章第二章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多组分体系热力学 (6学时学时) 第三章第三章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4学时学时) 第四章第四章 相平衡相平衡 (6学时学时) 第五章第五章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 (12学时学时) 第六章第六章 电化学电化学(12学时学时) 第七章第七章 表面现象表面现象(6学时学时) 第八章第八章 胶体分散系统胶体分散系统(3学时学时)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绪论绪论 什么是物理化学什么是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物理

2、化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物理化学教学参考书物理化学教学参考书一、什么是物理化学一、什么是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是运用物理学的实验方法,从物质的是运用物理学的实验方法,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 ,来来探求探求化学变化中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化学变化中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律的一门学科的一门学科。二、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二、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1、目的、目的 : 物理化学主要是为了解决生产实际物理化学主要是为了解决生产实际和科学实

3、验中向化学提出的理论问和科学实验中向化学提出的理论问题,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更好地题,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更好地驾驭化学,使之为生产实际服务。驾驭化学,使之为生产实际服务。2、研究内容:、研究内容:(1) 化学变化的化学变化的方向方向和和限度限度问题;问题;(2) 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的速率速率和和机理机理问题;问题;(3) 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之间的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之间的 关系问题关系问题。三、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三、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1.遵循遵循“实践实践理论理论实践实践”的认识的认识过程,分别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即过程,分别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即从众多实验事实概括到一般,从众多实验事实概括

4、到一般, 再从再从一般推理到个别的思维过程。一般推理到个别的思维过程。 如从如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提出到的提出到范德范德华方程华方程的建立就是遵循上述方法的。的建立就是遵循上述方法的。 2. 综合应用综合应用微观微观与与宏观宏观的研究方法。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热力学方法、统计力学方法、主要有:热力学方法、统计力学方法、 动力学方法、量子力学方法动力学方法、量子力学方法。热力学方法:热力学方法: 以众多质点组成的以众多质点组成的宏观体系作为研宏观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究对象,以两个经典热力学定律为,以两个经典热力学定律为基础,用一系列热力学函数及其变基础,用一系列热力学函数及其变量,描

5、述体系从始态到终态的宏观量,描述体系从始态到终态的宏观变化,而变化,而不涉及变化的细节不涉及变化的细节。经典。经典热力学方法只适用于热力学方法只适用于平衡体系平衡体系。统计力学方法统计力学方法 用用概率规律概率规律计算出体系内部大量质计算出体系内部大量质点微观运动的点微观运动的平均结果平均结果,从而解释,从而解释宏观现象,并能计算一些热力学的宏观现象,并能计算一些热力学的宏观性质。宏观性质。动力学方法动力学方法 用宏观和本征用宏观和本征动力学方程动力学方程表达化学表达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的机理,以及温反应的速率和反应的机理,以及温度、压力、催化剂、溶剂和光照等度、压力、催化剂、溶剂和光照等外界

6、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把热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把热力学的反应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力学的反应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量子力学方法:量子力学方法: 用用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E.Schrodinger方程)求解组成体方程)求解组成体系的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系的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从而指示物性与结构之间的规律,从而指示物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关系。物理化学的分支学科化学热力学化学热力学统计力学统计力学结构化学结构化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 电化学、表面及胶体化学、催化化电化学、表面及胶体化学、催化化 学等。学等。将物理化学原理应用于不同的体系,物理化学原理应用于不同的体系

7、, 则产生了物理有机化学、生物物理则产生了物理有机化学、生物物理化学、材料物理化学、冶金物理化化学、材料物理化学、冶金物理化学等。学等。其他分支学科其他分支学科四、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四、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887 1920 s化学平衡和化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唯象规律的建立。学反应速率的唯象规律的建立。19世纪中叶世纪中叶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 二定律的提出;1850Wilhelmy 第一次定量测定反应速率;1879质量作用定律建立;1889Arrhenius 公式的建立和活化能概念;1887德文“物理化学”杂志创刊;1906 1912Nernst热定理和热力学第三

8、定 律的建立;1926量子力学建立;量子力学建立; 1927求解氢分子的薛定谔方程;求解氢分子的薛定谔方程; 1931价键理论建立;价键理论建立; 1932分子轨道理论建立;分子轨道理论建立; 1935共振理论建立;共振理论建立; 1918提出双分子反应的碰撞理论;提出双分子反应的碰撞理论; 1935建立过渡态理论;建立过渡态理论; 1930提出链反应的动力学理论;提出链反应的动力学理论;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920 s 1960 s结构化学和量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的蓬勃发展和化学变化规律的微观探索子化学的蓬勃发展和化学变化规律的微观探索第三阶段:第三阶段:1960 s -:由于激光技术和计由于

9、激光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物理化学各领域向更算机技术的发展,物理化学各领域向更深度和广度发展。深度和广度发展。 宏观宏观 微观微观静态静态 动态动态体相体相 表相表相平衡态平衡态 非平衡态非平衡态物理化学的主要发展趋势与前沿物理化学的主要发展趋势与前沿强化了在强化了在分子水平上分子水平上的的精细物理化学的研究精细物理化学的研究强化了对强化了对特殊集合态特殊集合态的的物理化学的研究物理化学的研究分子动态分子动态(分子反应分子反应动力学动力学;分分子激发态子激发态谱学谱学)分子设计分子设计工程工程表面分子工程表面分子工程表面界面表面界面物理化学物理化学非平衡态非平衡态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有序组合体有

10、序组合体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新型簇体系新型簇体系材料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国计民生国计民生五、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五、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1. . 准确理解和掌握每一个基本概念、准确理解和掌握每一个基本概念、名词术语的含义。名词术语的含义。2. . 准确掌握和运用物理化学中有关定准确掌握和运用物理化学中有关定律和公式,律和公式,抓住重点,自己动手推抓住重点,自己动手推导公式。导公式。3. 注重对知识系统的归纳、总结和比注重对知识系统的归纳、总结和比较。较。多做习题,学会解题方法。很多做习题,学会解题方法。很多东西只有通过解题才能学到,不多东西只有通过解题才能学到,不会解题,就不可能掌握物理化学。

11、会解题,就不可能掌握物理化学。课前自学,课后复习,勤于思考,课前自学,课后复习,勤于思考,培养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除除了通过课堂讲授获取知识外,还了通过课堂讲授获取知识外,还应根据自身能力自学教学参考书。应根据自身能力自学教学参考书。关联理解记忆关联:事实和事实、事实和原理、 原理和原理。理解:概念、定律和原理的本质。记忆:有关公式和原理的必要的记忆。六、物理化学教学参考书六、物理化学教学参考书 教材教材1、傅献彩、沈文霞等编、傅献彩、沈文霞等编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上、下册上、下册), 第五版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肖衍繁、肖衍繁 、

12、李文斌编李文斌编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 第二版第二版, 天津大学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4年年. 3、朱传征等编、朱传征等编物理化学物理化学, 第一版第一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9. 4、董元彦主编、董元彦主编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 科学出科学出版社版社, 2001年年. 5、印永嘉等编、印永嘉等编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习题集习题集 1、孙德坤、孙德坤, 沈文霞沈文霞, 姚天扬姚天扬 编编物理化物理化学解题指导学解题指导,江苏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8第第1版,版,2005年第年第11

13、次印刷。次印刷。 2、肖衍繁、肖衍繁, 李文斌李文斌, 李志伟编李志伟编 物理化物理化学解题指南学解题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年。3、范崇正、杭瑚、蒋淮渭编、范崇正、杭瑚、蒋淮渭编物理化物理化学学概念辨析概念辨析解题方法解题方法第第2版版, 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4年。年。 4 4、王文清、高宏成、沈兴海编著、王文清、高宏成、沈兴海编著物理化学习题精解(上,下)物理化学习题精解(上,下), ,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1999,1999年。年。5、朱文涛编著、朱文涛编著物理化学中的公式与物理化学中的公式与概念概念, 清华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年。年。6、卫永祉、肖顺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