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题乌江亭和李清照乌江阅读复习资料对比赏析_第1页
杜牧题乌江亭和李清照乌江阅读复习资料对比赏析_第2页
杜牧题乌江亭和李清照乌江阅读复习资料对比赏析_第3页
杜牧题乌江亭和李清照乌江阅读复习资料对比赏析_第4页
杜牧题乌江亭和李清照乌江阅读复习资料对比赏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杜牧?题乌江亭?和李清照?乌江?阅读答案比照赏析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注释】期:期望,预料.【试题】1,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相遇,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 度不同,第一首:;第二首:.2,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杜牧:李清照:【参考答案】1.遗憾,惋惜;赞扬,肯定2,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豉,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意近即可2分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 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2、.【鉴赏】题乌江亭如果当年重返江东再整旗豉,有朝一日卷土重来也是说不定 的.此诗与前选?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由自己 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 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 设想项羽假设回江东重整旗豉,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 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 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 "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 悟.杜牧那么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那么是 假想未然之时机,强调兵家

3、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首句直截了当地指由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 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次句强调指由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 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儿呢? “男 儿二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超过山河, 气可盖世的西楚霸 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 只是归咎于“时不 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 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 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 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 听

4、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 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 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豉, 那么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 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 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 “卷土重来 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挖苦之余, 又说明了 “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诸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南军不袒

5、 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题商山四皓庙?,都是反说其 事,笔调都与这首类似.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谓 这首诗“好异而畔于理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 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 矣.清人吴景旭在?历代诗话?中那么反驳胡仔,说杜牧正是“用翻案法,跌入一层,正意益醒.其实从历史观点来看, 胡氏的指责不为无由.吴景旭为杜牧辩护,主要因这首诗借 题发挥,宣扬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可取的.乌 江1 1 2 6年,女真贵族侵略者长驱南下,北宋都城汴京陷落, 中原大好河山沦入敌手.1 1 2 7年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 南商丘即帝位后,不仅不思反抗,反倒仓皇逃命、忍辱偷 安.面对

6、着祖国破碎的山河,满含着家仇国恨,诗人痛心疾 首,吟生了这悲愤慷慨之歌.李清照的词以白描见长,但在诗中却颇喜欢用事.她一 向勤奋好学,博闻强记,才情过人.这给她的创作带来了极 大的便利,所以她在诗中往往能十分自如地借古人古事以议 论时政、品评人物、抒发感触、寄托情怀.在这首脍炙人口 的名篇里,诗人巧妙而灵活地借用了两个典故,提生了人生 价值的问题.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日:夫运筹 策唯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 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 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屈原祢九歌国 殛?中说:“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李清

7、照认 为,人活着应该于国于民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做一个杰生 的人物;死也要象屈原所歌颂的为国捐躯的爱国将士们一 样,做鬼中的英雄.这是诗人久郁心中的激愤之辞,气势磅 礴,慷慨激昂,有力地表达了这位山东女诗人、同时也是中 华儿女那种宁为玉碎、不作瓦全的浩然正气和英雄主义理 想.短短两句,语虽浅近,却寓意深永,发人深省.八百余 年来,始终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为人们所传诵不绝.“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人追昔抚今,感触万端, 不禁想起那曾经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来.项羽是秦末农民起 义军的领袖,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 为刘邦击败.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当刘邦把项羽围困 在垓下今安

8、徽灵璧南时,项羽冲破重围,来到乌江今 安徽和县东北,眼看追兵将至,乌江亭长停船于江边,对 项羽说:“江东虽小,还有千里之地,数十万人,也足以为王 了.请大王急速渡江,不然汉军追来,就无法渡过去了. 项羽谢绝了亭长的好意, 说:“天要亡我,我为什么还要渡江 呢?况且我当年率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进,如今没有一人 生还,即使江东父老同情我,仍旧拥立我为王,我还有什么 脸面去见他们呢?即使他们不责备我,我难道心中就不感到 惭愧吗?毅然自刎而亡.诗人说:直至如今,还让人想念项 羽,敬佩他那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项羽虽然是一个失败的 英雄,但他生为人杰,死亦刚烈,宁可自刎乌江,也不苟且 偷生.而当时的赵构集

9、团面对金朝贵族统治者的入侵,却是 贪生怕死、懦弱无能;先是仓皇南渡,逃窜于残山剩水之间, 旋又在临安正式建立起南宋小朝廷,从此苟安江左一隅,过 着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丝毫不以光复为念.两 相比照,其品格、其灵魂之高低美丑,不也就不言自明了吗? 可见,诗人正是要借着对项羽英雄行为的崇敬、赞美,对高 宗一伙苟且偷安的无耻行径进行深刻的揭露、锋利的嘲讽和无情的鞭笞!李清照的诗才早已为当时的诗坛所器重,他父亲的好友 张文潜在为其父写的墓志铭中便指由:“长女清照能诗文. 王灼?碧鸡漫志?也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 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可多得,假设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 朱弁?风月堂诗话?也指由她“于诗尤工.细读本篇,便可 知这些评论都不是过誉之辞.诗虽短小,却立意高远,写得 感情激越、慷慨动人;通篇貌似咏古,却是处处鉴今;运用 古人古事,有如信手拈来,寥寥四句,连用数典,毫无刀砍 斧削之痕;全诗语言浅近、明白晓畅、一气呵成.我们读罢 诗章,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那慷慨高洁的爱国情怀,还可以 领略到诗人独到的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