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_第1页
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_第2页
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_第3页
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_第4页
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蕴涵着浓郁感情色彩的阅读课文凸显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情感性,阅读教学也是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目标的要求上,特别强调阅读方法的引导,强调感受性、体验性。这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新一轮课改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存在,尊重学生真实感受的精神。农村小学由于环境的限制和地域特征的影响,信息资源匮乏,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常常是苍白而无味,机械而单调。教室里,教师、学生、课本三者处于一个平面,在这样缺乏情感和体验式的阅读环境下,阅读理解被淡化了,阅读感受被弱化了,语感、以及对文本的自我构建更无从谈起。我们

2、农村阅读教学面临着严峻的现实。联系当今农村阅读教学的现状,笔者近年来做了有益的探索。    农村,一个朴实而隽味的词眼,有数不尽渗透着泥土芳香气息的植物、跃动着生命灵性的小动物,有老人家说也说不完的动听的神话故事,碧绿的田野,清澈的溪流,朦胧的远山,蜿蜒的小道,四季物候,组合起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因此,生长在海边、在大山的孩子永远对故乡怀有特殊的感情。真如石钟英教授所言:“老人是财富,经历是财富,乡村妈妈充满了智慧,我们要用朝圣般的心情回忆乡村生活。乡村是人类的精华,爷爷奶奶就像图书馆。”乡村之美无处不是,乡村之奇无处不有,联系我们的阅读教学,这,何尝不是一座

3、挖掘不尽的宝藏活生生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下面,从语文阅读内容的角度出发,对本土资源进行罗列分析。1. 自然风景资源(包括田野、山川、河流等自然景物) 2. 乡土产品资源(包括各种种植产品和水产品,例如柑橘、特类鱼等) 3. 风土人情资源(包括农民的生活习俗、吃、穿、住等的民族特色文化) 4. 神话传说资源(与当地事物有关的传说、故事,例如白马洞传说、“救师口”的来源)     对于乡村孩子来说,阅读面的狭窄和外界信息来源的缺乏致使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深度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限制,有效整合本土资源开展阅读教学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

4、情感性,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1、适度取舍,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新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现在我们倡导“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而“用”又体现为灵活地用,有选择地用,创造性地用。教材可以是一个起点,一个入口,一个方向。不要放着身边鲜活的形象和事例于不顾而紧绕着书本转圈子。首先教师要有一个开放的教学头脑,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为实现阅读的教学目标,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开发。适度取舍,取其精华处,舍其远离学生实际处,进而为充实教材、超越教材有选择地择取乡土资源。因人、因时、因地而制宜,信手拈来,融会贯通。    

5、;  其次,要充分挖掘教材与本土资源的可链接处。小学阅读教学的内容尽管多是学生初次相识的,但是物有共性与个性,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总有一个相似点或联接点。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对当地自然、文化资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面与度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寻找切入点。教学迷人的张家界,可以联系当地特有的人文景观,联系本地的巍峨的群山以及有关山岭的传说叙述、想象开来。学生有了熟悉的事物、形象作参照,就会自发产生阅读期待,给阅读教学带来效益。 2、激活体验,让学生的生活与文本链接  语文是与人紧紧相连的,是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紧密关联的,阅读,是实现文与人,人与自然

6、社会沟通的重要途径。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的乡下孩子,他们的生命历程是朴实而多彩的,大山深处,田间地头,花草树木,无不留下他们的欢声笑语,“捉 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因此,教学时如能适时激活学生的原有体验,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产生阅读兴趣。      用心找一找,精彩也就在身边。教师要努力创设物资环境,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在物力,财力与人力有限的农村学校,校园和田间首先是最好的第一本土资源,教学乡下人家时,选择一个晴朗的下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一抬头就可望见,夕阳的余晖映照着连绵起伏的山峰,壮丽的晚景就

7、这样一览于学生眼前;教学麦哨时,让学生做回自由的小鸟,伸伸手,触摸秋风的清爽,弯弯腰,拣一拣金黄的落叶,到田边看一看,农田里,稻子黄得像什么,棉花白得像什么,野菊花开得怎么样;听一听,溪水淙淙的流声充分利用他们的感官,然后带着那份亲切形象的感觉回到文本,实现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当然,在物力,财力与人力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创造条件为学生拓展更大的活动空间,例如组织参观附近的景点,游览保护园纪念馆等。  3、融合优势资源,开展阅读对话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周积昀教授对阅读教学的“读”作出了这样的阐释:“读好书的一个良好境界是共鸣,而共鸣的前

8、提是读者的生命信息与作者固化在文本中的生命密码对接,实现这种对接,需要更具体的、细致的、人文关怀的引导”,要实现密码对接,达到沟通和共鸣,人们总是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怀有感情,越是近距离的事物就越容易受到关注,引起兴趣。农村本土的优势资源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感的形象,还有许多具体而亲近的例子,结合文本的材料特点,在进行阅读对话时,适时融合本土的优势资源,让学生对所读之物所听之言产生亲切感。例如,教学老舍的养花,重点体会作者的养花乐趣,也常常让学生谈到自己喜欢的花草及养花的感受,此时,组织学生有准备的带来自己家里种植的花草,或是从校园,田间小道上采摘一束芳香的花朵,然后面对着这一可感性的主角花,展开讨

9、论交流,这样,养花的喜和忧,笑和累,花与果,香和色,一切有关的情感和体验被这熟悉的资源激活了,学生带着激荡的感情,再走进文本世界,与作者对话,实现了生命信息与生命密码的对接。体育本地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问题的提出我校的体育教师通过培训、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较新的课程理念。但是,每次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时候,由于受到学校设备的限制经常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在教学中还经常感到教学内容不够新颖、充实,其选择性、实用性不强,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不够浓厚。根据上述情况,经过认真分析学校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试图从开发周边教育资源入手,把蕴藏在民间的体育资源进行发掘并加以利用。因此,我们提出了

10、“学校周边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课题,开展相关研究。二、研究的设计与过程我们通过不断的调查、分析,制定了课题研究步骤。第一步:调查研究。一方面,全体体育教师积极调查学校周边的体育教学资源及有关的体育活动场地、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资源匮乏问题。第二步:开发研究。体育组成员通过多方面的调查,收集周边有关的体育资源,精心筛选,汇编成地方乡土教学材料,为体育教学作辅助教材。第三步:合理利用。在备课时我们适时地将辅助教材进行分析、利用,并同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三、研究的结果与分析(一)体育教学现状分析1.教材内容不够新颖,学生体育兴趣不够浓厚。这表现在以下

11、两个方面。(1)教材内容的选择不够广泛。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发现,有时我们精心设计了一节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会有一些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经过仔细观测、书面调查和与学生的谈话交流发现,学生其实很喜欢上体育课。只是认为教师编制的教材内容不合“口味”,所以他们就不感兴趣。为此,我们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安排多种有选择性的教材内容,让学生能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去练习。学生只有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内容,才会全身心的积极参与学习。(2)教材内容不能联系学生的实际。我们现在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动作技术或教学知识,对学生今后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是否真的有用呢?课程标准提出

12、,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将来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为此,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能为学生终身锻炼所用。2.教学场地、器材不充足,学生活动范围小。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活动场地狭小,不能正常开展教学工作。在我校经常会遇见这样的问题:你在课前精心设计好了教学场地或安排好了教学任务,但等到上课时,场地上已经有许多学生在活动了。面对这种情况,即使你想认认真真地上好课,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学校的场地问题已经成为抑制新课程教学开展的重要问题了。(2)学校器材不足,遏制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场地原因影响正常的体育教学外,器材的不足也给教学带来了不便。我校78个学生共

13、用一个篮球,十几个学生用一个乒乓桌,既受场地限制,也反映器材不足。这些问题不仅给正常教学造成困难,更抑制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许多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只能花很长时间看着其他同学练习,难得轮到自己去尝试。(二)开发周边教育资源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1.可行性:本地有丰富的周边教育资源可开发利用。经过我们体育组教师的多方调查与收集,在我校周边有着丰富的地理环境资源、人文资源、乡土文化资源、民间体艺资源等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所利用和作为教学辅助教材。2.必要性:周边教育资源可以弥补我校教育资源的短缺。我们体育组教师通过对学校周边环境的调查,发现有许多教育资源可以解决我们现在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些困难。例如,我们可

14、以利用一些民间体育项目(踢毽子、跳绳)和新兴的运动项目(小网球、体操)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利用一些小山头培养学生爬山的兴趣;利用社区活动场所来缓解学校场地紧张的难处。(三)学校周边教育资源在体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1.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除了体育教师以外,还应注意开发和利用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和校医等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加学生的体育知识,经常邀请校外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医院的保健医生,请他们辅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讲解有关的体育卫生知识。同时,还充分发

15、挥家长对学生体育活动的督促、帮助作用。2.周边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标准指出,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学校应充分发挥现有体育设施的作用,同时要努力开发它的潜在功能。但是,在农村学校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场地、器材的限制,连最基本的场地、器材都达不到要求,怎能进行新课程的实验呢?我们针对课标的要求充分开发与利用学校周边的一些场地资源和充分利用学生及家长的力量自制一些简易而实用的体育器材。(1)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校周边户外场地宽阔,有大面积的草坪。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例如,在平整的草地上,画上富有情趣、多种多样的“

16、圆圈”“方格”,让孩子们由自地进行“跳圈”“跳格子”等游戏和其他活动。(2)自制器材的利用。我校体育教师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发动家长和学生共同收集废旧物品制作器械。例如,全体体育教师,用废旧的铁锨杆、锄把等制作接力棒,做接力跑的游戏;用砖头水泥或石块砌成乒乓球台(我校现有水泥乒乓球台5张)让学生打乒乓球;用小饮料瓶制作拉力器,可进行“扯大锯、拉大锯”游戏;用可乐瓶制作“大鱼”,进行“大鱼吃小鱼”游戏;用八宝粥瓶做成“竹筒”,进行“踩竹筒”游戏;等等。在教学中每个学生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能力水平,自由选择活动器械,自由练习。此外,在自制“器械”的过程中,学生受到了艰苦奋斗的教育,他们的体能得到

17、了锻炼,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的创造思路得到了发展。3.周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标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同时,可以增强体育课的选择性,为学校、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标准提供帮助。为此,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以下资源可以为我校的体育教学所利用。(1)新兴运动类项目的引用。我校通过和天都城结成帮对,充分利用天都城的游乐场所为我校教学所用。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适当选用健美、攀岩、现代舞等新兴运动项目,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每周四我校体育教师

18、就带领学生到天都城的攀岩区、人工沙滩上进行攀岩、游戏等活动。(2)民间体育项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又富有兴趣性,形式简单,便于操作,深受广大儿童喜爱。科学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儿童体能,开发儿童智力,增进友谊,丰富生活,还能培养儿童的机智、勇敢、坚忍、顽强的性格。例如,“跳绳”就能训练儿童全身运动,其形式有双脚跳、单脚跳、迈门坎、麻花阵、旋风、跑跳、蹲跳等。(3)课外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校体育教师在课前和课间积极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每天早晨学生做完广播操,体育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的跳绳练习、踢毽子练习、跳远练习等活动。每天上午、下午第二节课后就进行眼保健

19、操。下午放学后还进行跑步、球类、体育游戏等内容的活动。(4)周边体育与健康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校体育教师除了在体育课堂利用教学挂图提高教学效果外,还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传播和体育信息的传递。例如,通过学校的小主人广播电视台、电脑网络等媒体获取体育信息,不断充实和更新体育课程内容。四、周边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经验(一)在任何地区都有乡土气息的民间教育资源,关键是要去调查收集、整理筛选及开发利用在周边体育资源的调查、收集中,我们体育组全体教师总是通过精心筛选,合理地进行开发,决不盲目地进行操作。具体做法是:我们对学校周边的一些教学资源,通过实地的调查分析,将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场地、资源进行系统的分类,为不同类型的体育课做辅助。(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