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年3月编写:青州一中高一语文组课题巴黎圣母院主题学习学案主题学习目标1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梳理章节内容,能概括整书情节。2 .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刻理解小说主题。3 .学生能进一步认识人性的复杂,净化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课时安排本专题共6课时,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文本探究2课时,主题拓展阅读2课时,主题活动2课时。学习过程【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在1831年1月14日出版的小说,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风格都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特征:奇异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妙趣横生、别出心裁的奇遇巧合;强烈鲜明的美丑、善恶对比;丰富生动、珠矶
2、迸发、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浪漫、催人泪下的书,具有强烈反封建教会的精神,揭露了法国中世纪路易政教合一王朝的黑暗,批判了路易广的残忍,他统治的王国,实际上是个人间地狱,到处都有魔鬼的奸笑和被压迫者的哀号,爱丝梅拉达就是其中一个无辜者。在副教主克洛德身上,我们看到了教会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摧残,克洛德虽然很没有人性但他的本性不是这样。他追求爱丝梅拉达,人们并不责备,这正如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只谴责教士的虚伪而不谴责他们的“偷情”一样,它说明在中世纪末期,人文主义者所宣扬的反禁欲主义的思想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仅像春风一样唤醒了一般市民阶层的反禁欲主义的思想,同时也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
3、圣职人员本的禁欲主义的铜墙铁壁。巴黎圣母院篇幅较长,开头的描写涉及15世纪法国与宗教生活的许多细节,刚开始读会觉得五光十色,有点繁琐,只要有耐性读卜去,就会被吸引住。【课前准备】提前一个月让学生利用课外阅读时间和回家周时间尽可能快地阅读整书巴黎圣母院。【文本探究】见单课学案。【拓展阅读】见拓展阅读篇目。【主题活动】1、请口头叙述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梗概,并简述书中一个令你难忘的情景,跟老师和同学分享。2、简要分析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弗罗洛这三个人物形象,每个不少于100字。3、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请以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或故事情节加以说明;通过对巴黎圣母院的
4、学习,并联系现实,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人性中的美和i丑?就此形成600字的小论文。4、师生共同完成小说主题的概括: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弗罗洛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人名)。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人名)为救女郎舍身。书中人物和事件,即使源于现实生活,也被大大夸张和强化,在作家笔下构成一幅绚丽而奇异的画面,形成尖锐的和、和的对比。小说揭露了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拓展阅读篇目】一、相关知识链接:1 .作者简介:雨果(18
5、021885),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自幼多才多艺,尤其热衷于文学,14岁开始写诗,15岁写的读书乐就获法国学士院征文奖。1827年,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言,提出系统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随后发表了戏剧欧那尼、诗集东方集秋叶集等一系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1831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51年,他因反对路易?波拿巴的独裁专制而遭到迫害,开始了长达19年的国外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的诗集惩罚集静观集、大型诗史历代传说以及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相继问世。1870年,他结束流亡生活,回到巴黎继续参加政治运
6、动。1885年5月,雨果病逝于巴黎,法国人民为他举行了国葬,遗体也被送到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2 .写作背景:在1828年初,雨果就开始酝酿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直到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当天,在波旁王朝垮台的欢呼声中,他才正式动笔开始创作,小说于1831年2月出版。小说的创作时期,正当雨果从政治上逐渐脱离保守派立场而倾向自由民主,文艺上逐渐脱离古典主义而提倡浪漫主义之际。小说以十五世纪末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为背景,自然可以视为一部历史小说,小说以一个吉卜赛女郎的经历为中心,描写下层人物的生活。雨果注意描写当时的历史风貌,正如他自己所指出的:“这是十五世纪巴黎的一幅图画”。在小说中,中世纪的民间
7、节日,上演神秘剧,推选丑人之王的古风得到细致的描绘,特殊的流浪人社会,在街头和广场耸立的绞刑架、阴森恐怖的巴士底狱、巫术和炼金术的流行、宗教享有的特权、国王隐蔽和行踪不定的生活都一一得到再现。1831年3月,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的(原序中说:“几年前,当本书作者去参观,或者不如说去探索圣母院的时候,在那两座钟塔之一的暗角里,发现墙上有这样一个可怕的单词:ANARKHB:希腊字,意思是命运)这几个由于年深日久而发黑,并且相当深地嵌进石头里的大写字母这些字母所蕴含的悲惨的、宿命的意味,深深地打动了作者。他多方寻思、尽力猜测那痛苦的灵魂是谁,他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个罪恶或悲惨的印记留在古老教堂的额角上之
8、后才肯离开人世正是由于这个单词,作者写下了这部著作。”雨果在这段文字里明确地向人们提示了克洛德罪恶的一生、悲惨的一生以及巴黎圣母院的创作缘由。二、故事梗概15世纪的巴黎,在愚人节那一天。巴黎民众抬着残废畸形的“愚人之王”一一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在圣母院前面的格莱夫广场上欢呼游行。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带着一只小羊跳舞卖艺,穷诗人甘果瓦被她的美貌和舞姿迷住了。他在夜里听到她动人的歌声,情不自禁的跟随着她,这时忽然跳出两个男人把她劫走了,他认出其中一个就是其丑无比的卡西莫多,他被卡西莫多打昏。甘果瓦醒来后跌跌撞撞,在黑暗中误入了“奇迹宫”的大厅,那是乞丐和流浪汉聚集的地方,外人闯进去就要处死
9、,除非有个流浪女愿意嫁给他。正在千钧一发的危机关头,爱斯梅拉达忽然出现了,原来是巡逻的弓箭队队长弗比斯把她救了出来。她心地善良,不忍看着这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死于非命,表示愿意嫁给他,和他结成了名义上的夫妻。第二天,卡西莫多被绑在广场上示众,在烈日下口渴难忍,遭受围观者的嘲笑和辱骂,只有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嫌,把水送到他的嘴里,使这个看起来丑陋无比愚钝无比的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爱斯梅拉达爱上了外貌英俊的弗比斯,他们在夜里幽会,不料弗比斯被人刺伤,她也因此被当做女巫抓了起来。就在她要被处死的时刻,卡西莫多冲进刑场,把她救到圣母院的钟楼上,因为那里是世俗法律无权管辖的地方。为了她的幸福,卡西莫多去寻找弗
10、比斯,然而弗比斯这个逢场作戏的花花公子,已经丢下她另寻新欢去了。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企图纠缠她,原来他看起来道貌岸然,其实心底邪恶,早就觊觎爱斯梅拉达的美色。正是他指使卡西莫多劫持了她,又躲在窗外用匕首刺伤了弗比斯。卡西莫多是弗洛罗收养的弃儿,一向对他唯命是从,此时居然能极力保护爱斯梅拉达不受他的凌辱。法院决定逮捕爱斯梅拉达,流浪汉们赶来营救,遭到国王军队的镇压,死伤惨重。克洛德乘混乱之际,用谎言欺骗甘果瓦把她带出圣母院的后门,逼迫她顺从自己,在遭到坚定地拒绝之后,弗洛罗恼羞成怒,把她交给隐修女看管,自己去叫官兵。隐修女认出爱斯梅拉达是自己16年前丢失的女儿,但是眼看着她被官兵抓去而无能为
11、力,被刽子手推倒致死。克洛德站在圣母院的顶楼上,看到爱斯梅拉达被吊上绞架,发出了得意的狂笑。卡西莫多终于认清了弗洛罗的狰狞面目,猛扑过去,把他从钟楼顶上推下来摔死,自己则来到刑场上,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遁入了墓地。几年后,人们发现了他们拥抱在一起的遗骸。三、人与宗教的矛盾:克洛德形象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这部小说的主题是表现人与宗教的矛盾,通过异教的爱斯梅拉达的不受污染,表现了自然人性的美好与热情;通过愚钝的卡西莫多没有受到宗教教义的毒害而在爱与美的感召下人性苏醒,表现自然人性中爱与美的伟大。其中,克洛德形象与小说主题的关系最为密切和复杂,它既表现了自然人性被宗教的侵蚀与异化,又表现了被异化者对他人
12、的迫害和毁灭。从而深刻揭示出人与宗教的矛盾。这里,我们仅以克洛德形象的分析,研究小说的主题。克洛德是圣母院的副主教,内心的人性欲望被他的宗教教义理性所压制。献身神职,并不是他自己个人的意愿,这一切是早在幼年时由父母决定的。他从小就过着与一般人不一样的幽居生活,仅仅以神学书籍和教义辞典为伴。在童年时他就被父母送进教会大学城托尔希学院,过着隐修学习的生活,在经书和词典中长大成人。因此养成了沉闷忧郁、不苟言笑、性格沉稳,虔诚而专注的性格。他学习十分勤奋,领悟也很快。他经常出入大小教堂去听宣讲教会法典,而且总靠着一根柱子站着,用嘴咬着鹅毛管笔,垫着磨损的膝头纪录,冬天还要往手指上呵气。每星期一早上,学
13、校一开门,神父就看见一个气喘吁吁跑来听讲的神学生,他就是克洛德?弗罗洛。因此这个年轻的神学生虽然才十六岁,在神秘学方面比得上宗教评议会的神父,在经院神学方面比得上索邦学院的博士。除了法典之外,他还精通医学和各种自由学科,攻读了草药学、膏药学,成了热症、扭伤、骨折和疔疮方面的专家。他先后获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他还攻读语言,学会了拉丁文、希腊文、希伯莱文,当时很少有人能够在这三方面登堂入室。到了十八岁,他修完了四个学院的全部课程,已成为博古通今的人。19岁那年盛夏的一场瘟疫,夺去了他父母的生命,使他成了一个孤儿,同时也使他成为了家长。他全心全意去抚养还在襁褓中的弟弟。不久,出于同情和怜悯,他
14、收养了残疾丑陋的卡西莫多。在孤苦的教会生活中,他唯一的依靠只是他那唯一的弟弟。可惜弟弟不争气,他只是个浪荡的无赖,这让克洛德懊恼又痛心。而他最忠诚的养子,仆人卡西莫多,却只是个不会说话的残疾人。在天主教的残酷世界中,在修道院灭绝人欲的世界中,他是孤独的,寂寞的。于是,他更加专心致力于教职的使命。由于他品德高尚、博学多才,采邑又直接附属于巴黎主教,教会的大门自然为他敞开。年仅二十岁,他就得到了教廷的嘉惠殊恩,当上了神父,成为圣母院中最年少的教士,三十六岁之年便成为巴黎主教群中第二个头目,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并深受国王的宠爱。随着他的地位步步高升,学识的增高,他的内心就越苦闷。多年以来,内心的那些
15、人性欲望的不安和躁动似乎要被他的宗教教义理性所压制住了。爱上了异教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神学理智被青春美貌善良的女子冲破。可是,他毕竟是一个正值青春盛年的男人。所以,当他第一次看到了青春洋溢的爱斯梅拉达,他内心的欲望就好像火山爆发般的喷涌出来。小说非常生动的描写到“那深凹的眼睛里迸发出非凡的青春火花,炙热的活力,深沉的情欲”。作为一个天主教的修士,他竟然爱上了一个异教的吉普赛女郎。这简直就是对他以前所遵从的神意的最大侮辱。他的人性已经被教会的制度一步步异化。所以他对于爱斯梅拉达的爱是畸形的,残缺的,是毁灭性的。当他的神学理智被年轻美貌善良的女子冲破以后,他用尽了一切可以得到爱斯梅拉达的手段,
16、他指使卡西莫多拦路强抢,亲自跟踪杀人,然后又嫁祸诬陷、造谣惑众,后来勾结官府、威逼胁迫,企图能使得到爱斯美拉达。一切失败后,便狠毒地亲手把她交到刽子手手中。最后甚至站在巴黎圣母院的高塔上,面带着狰狞的笑,观看着自己心爱的姑娘被绞死。他处处表现出狰狞可怕的一面,让人不寒而栗。宗教禁欲主义道德观同他的自然人性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他承受着神职人员实行的禁欲主义对他的巨大压抑和折磨。同时,我们也看到,教会对神职人员实行的禁欲主义对他的压抑和折磨。在追逐和迫害爱斯美拉达的过程中,他的禁欲主义道德观同他的自然人性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在爱斯美拉达受审时,他怀揣利剑,坐在审判席上,用利刃将胸脯划得鲜血淋淋,企图用
17、自我惩罚以使自己的良心安宁。他不是伪君子,倒是真诚的把肉体之爱看作是可耻的,自己一旦放松了对自己性欲的约束,他就把自己视为良心的背叛者,上帝的敌人。他最初也把自己对爱斯美拉达的占有欲视为可耻的,非常的痛苦,常常偷偷的祈祷上帝,进行忏悔。甚至他禁止爱斯美拉达到圣母院跟前的广场来,以为他看不见她,他就能恢复他的圣洁生活。但事实并非真能如他所愿,他越对上帝虔诚,他内心的矛盾斗争也就越激烈。虔诚的禁欲主义使他的灵魂和肉体受到了双重的摧残。而且更强烈的折磨便是精神上与灵魂上的摧残。他想把自己的一生只虔诚的献给上帝,但他毕竟也是个有血有肉的自然人,他也有正常的人性。他也有爱,也有憎;他也有自私、嫉妒的心理
18、;他也有人的欲望二者的矛盾无时无刻不在强烈的撞击着他那本已经憔悴的心灵。“爱斯美拉达”和“上帝”轮番在他的心灵中轰炸的时候,他既信奉上帝,又想把自己的灵魂和肉体都交给魔鬼。宗教与人性的矛盾扭曲了他的爱,最终他走上了毁灭他人也毁灭自己的道路。他对爱斯美拉达表达爱情的经典话语是:“我要得到你,否则我就把你交出去!你得死去,或者属于我。”这时的克洛德已经成为邪恶的化身了。他的人性也最终走向了彻底的消亡。克洛德是被宗教和教会毁灭的一个可怜、可悲又可恨的人。为了深刻地表现主题,雨果并没有把笔下的人物脸谱化,平面化,而是为我们刻划出了人物性格最深沉、最隐秘、最复杂的一面。雨果令人信服地写出了克洛德的演变,
19、克洛德灵魂的搏击,克洛德的二重身份:既是害人者,又是禁欲主义的牺牲品。而且,在克洛德这个人物身上,作家也实现了两种对照:克洛德的外表恪守禁欲主义与内心渴求欲望满足的对照,以前的虔诚与今日的虚伪、以前的善良与今日的邪恶的对照。小说对他的刻画是通过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与迫害同时展开的。他的爱就像是尾随着爱斯梅拉达身后的一个阴深可怕的魔鬼让人挥之不去,他的爱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同时也就是他对爱斯梅拉达的毁灭过程。他的身上有教士的阴险和虚伪,也有人性被压抑的悲哀。可以说他是在宗教压抑下,人性异化的代表。作者用满怀悲伤沉痛的笔力描写克洛德步步陷入恶魔泥潭的过程。这样,雨果对人与宗教的矛盾的揭示,对教会罪恶的揭
20、露,是深刻而震憾人心的。通过这个人物,作家控诉了宗教禁欲主义的反人性、反自然的罪恶,从一个方面宣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四、其他形象与小说主题的关系:作家通过爱斯梅哈尔达与四个男性人物的相互关系的描写,以及彼此的强烈对照,展示出四种不同性质的爱,给人们划出了爱情、婚姻、情欲的美丑、高下的界限。克洛德形象与小说主题的关系上面已经论述。加西莫多:原本是一个未受宗教和社会浸染的自然人,后来,在爱斯梅拉达的美貌和仁爱的感召下成为懂得真爱的人。他相貌奇丑(肉体):体形残缺,驼背,凸胸,独眼,耳聋,跛脚,“看起来仿佛是一个被打碎了而没有好好拼拢来的巨人像”。他原本是只知道唯命是从、不懂是非的愚钝之人,在爱斯
21、梅拉达的美貌和仁爱的感召下,他开始发生了变化:他变得易感一一细微的同情和关爱就会被打动,他变得勇敢一一勇劫法场,抗击“敌人”,他变得温柔一一用心体察所爱者的一切细微感受和需求,寻找食物和水果、摘小花、求弗比斯、说善意的谎言,他变得智慧一一救人方式,利用避难圣地,灵巧摘花、看护爱人,他变得痴情一一以生命陪伴所爱。加西莫多是真心爱着爱斯梅拉达的唯一男人。先前他拦路抢劫爱斯梅拉达,那是由于克洛德的唆使。尔后在法场上,他冒着生命危险把爱斯梅拉达从绞刑架上抢救下来,那是为了以德报恩。因为,在他被轮番鞭打,口渴如焚时,旁人都嘲笑捉弄他,唯有这个善良的吉卜赛女郎不计前嫌,给了他水喝。自从爱斯梅拉达进入圣母院
22、避难后,他在百般照顾、保护爱斯梅拉达的过程中,才平生第一次产生爱的感情。他把爱斯梅拉达看成“一道阳光,一颗露珠,一只鸟儿的歌声”。这是一种真挚而纯洁的爱。为了爱,他痛感自己外形的丑陋,时时用手将脸部遮盖起来,不让心爱的女郎看他。为了爱,“他宁愿受她的虐待而不愿看见她的痛苦,他把一切痛苦藏在自己心里”。当爱斯梅拉达活着时,他无法向女郎表白自己的感情;只有爱斯梅拉达死后,他才得到了他最后的爱一一为爱而殉情。弗比斯:是一个深受上流社会利欲熏染的人。他外表风流潇洒,英俊健美,如同太阳神一般。但实际上,他是一个轻薄负情的花花公子。对爱斯梅拉达的爱,只是逢场作戏,有口无心。他所感兴趣的是出身名门的表妹李小
23、姐,因为她“有一笔诱人的嫁妆”。后来,他明知爱斯梅拉达无辜受迫害,却不肯去见一面。当爱斯梅拉达受害后,他倒得意地与李小姐办完了婚事。甘果瓦:是一个在悲惨世界中逐波随流的人。诗人甘果瓦是个以卖文为生的知识分子。他能编写宗教剧,懂拉丁文,颇有知识才学,却“心灵混沌”,“无决断”,“凡事只求落得中庸”,这便是他的处世准则。他误入乞丐王国的“怪厅”,本应按穷人律法处死,爱斯梅拉达为了拯救他,表示愿意与他结婚。但爱斯梅拉达并不爱他,他也“觉得自己并没有疯狂地爱着那吉卜赛女郎,他差不多比较更爱她的羊儿。”他是个毫无感情的人,他说:“起初我爱一些女人,后来爱一些兽类。现在我爱石头,这也和女人同兽类一样有趣。
24、”他还是一个懦夫。爱斯梅哈尔达先前拯救过他,而当女郎受难时,他却无力为女郎抗争,更不敢主动赴险搭救女郎。爱斯梅拉达天真、纯洁、善良。在恶浊的环境中,她保持着自己的清白,以自己的舞艺来谋生。她挺身而出,救下了甘果瓦。她同情干渴难忍的加西莫多,给他水喝。这些都显示出一个她的善良。爱斯梅拉达对生活充满热情与幻想,追求真诚的爱情。她以为世人都像自己那样纯洁忠贞,至死还保持着对负心的法比的爱情。这是她的一个错误,但通过这一点,我们更看到她心灵的美好、纯洁。她厌恶克洛德,恐惧克洛德,反抗克洛德。甚至在绞刑架下的选择中,她也毫不妥协。她骂克洛德:“你是衰老的!你是丑陋的!滚你的吧!”表现出非凡的坚强与勇敢。
25、爱斯梅拉达的悲剧,是强大的宗教社会邪恶势力的迫害造成的。五、一部愤怒而悲壮的命运交响曲一一巴黎圣母院赏析1830年28岁的维克多雨果开始奋笔疾书他的“命运三部曲”之一巴黎圣母院(其他两部是悲惨世界(被称作“法律的命运”)和海上劳工(“事物的命运”),这样一部波澜壮阔的杰作仅仅用了150多天于次年即已完稿,不愧为旷世奇才!我们可以从研究古希腊悲剧中,把雨果的前辈古人所说的命运大别为三类,一是偶然的不幸,二是人的自我分裂及其不幸的解决,三是人与社会的或自然之间的冲突不可调和。固然,巴黎圣母院所叙述的命运,一个重要的侧面是教士克洛德淫秽、叛教,不信天主教诲,偏信炼金邪术,为淫欲所支配,终于导致他自己
26、以及他所爱和不爱的人们统统灭亡一一这是悲剧之一。而敲钟人卡西莫多由于天生畸形,特别是他的既瞎又聋,阻止企图营救爱斯梅拉达前来攻打圣母院的义民于前庭广场,终至被他与国王派来捉拿这吉普赛女郎的军队上下夹击,代表着黑暗中世纪鲜见的正义力量一一那些下层社会的贱民全部被消灭,这是又一悲剧。无辜的跳舞姑娘不仅是一切惨遭统治欧洲长达一千年的欧洲愚昧黑暗势力摧残的可怜百姓中间的一个,也是他们的楚楚动人的形象,无论她怎样辩白,无论人们怎样出于义愤竭力救助,仍然逃不脱被绞死的命运一一这是悲剧之三。所有这些正是上述悲惨命运的三大契机或动因一齐发挥作用的惨烈结果。巴黎圣母院以感人至深的笔触刻画的就是那黑暗时代几乎全部平头百姓不可逃脱的这样悲惨的命运。国王路易十一深藏在重重黑幕后面,他却正是雨果拿出来示众的血腥屠杀的元凶大熟!无辜惨遭他所代表的黑暗之力摧残的民众就是这部悲剧的真正主角。然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雨果仍然要求我们相信“生活,就是昂首前瞻",我们抛洒眼泪的同时,要像雨果那样“我睁开眼睛,看见了灿烂的晨星”,是的,应该永远乐观:“相信白昼,相信光明,相信欢乐”。雨果高唱着这鼓舞人反抗压迫、冲破黑夜的诗句,奋勇前进,向人类广布他的人道主义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欧式镂空雕镜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养殖场供氧工程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多级自吸旋涡泵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儿童起立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除铁机械过滤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户外膜结构停车棚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自动高速纸板插中削薄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背板跳线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石龙工厂弱电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圣诞雪松装饰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查房
- 油气储运节能优化方案
- 浙江省Z20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英语试题 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2024)人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复习试题(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腕踝针中医技术
- DB34T 4620-2023 疼痛科治疗室建设规范
- 2024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考核题及答案
- (完整版)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
- 物流公司员工守则以及管理制度
- 易制毒化学品识别与检验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