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吴以岭为第一作者检索结果万方网_第1页
以吴以岭为第一作者检索结果万方网_第2页
以吴以岭为第一作者检索结果万方网_第3页
以吴以岭为第一作者检索结果万方网_第4页
以吴以岭为第一作者检索结果万方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吴以岭”为第一作者检索结果(万方网)1吴以岭."脉络-血管系统病"新概念及其治疗探讨J.疑难病杂志,2005,4(5)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应用理论.络病即络脉病变,是广泛存在于各种难治性疾病中的病理状态.由于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重经轻络现象,络病理论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不少医家也对络脉及络病理论未受重视而大声疾呼,如清代名医喻嘉言感叹:"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医门法律·络脉论>)清代名医叶天士亦说:"遍阅医药,未尝说及.2吴以

2、岭."脉络-血管系统"相关性探讨J.中医杂志,2007,48(1)通过回顾中医文献,分析了"脉"之概念变迁,探讨了脉作为独立实体脏器必然具有的结构、功能及自身代谢特点,指出脉与血管、脉络与中小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环在解剖结构上具有同一性.由此而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并探讨动脉硬化为病理特征的缺血性血管病变的共性病理环节: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脉络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脉络绌急与血管痉挛、脉络瘀塞与血管堵塞或闭塞.3吴以岭.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学科价值A.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学术流派研讨

3、会论文集C.2009.遵循中医自身学科发展规律并充分借鉴现代实验技术,提出络病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系统研究络病发病、病机、辨证、治疗,在中医发展史上首次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为络病学学科建立奠定理论基础。21世纪生命科学时代复杂性科学与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多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不仅会有力推进络病学新学科的建立,也将有利于传统中医药学自立于世界科技之林。4吴以岭.从络病学说论治冠心病心绞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4)从中医络病学说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病机和治疗,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位在心之络脉,主要病机为心气虚乏、络脉瘀阻、绌急而痛,制定了补益心气、活血通络、解痉止痛

4、的治疗大法,并组成益气药和虫类药为主的通心络胶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5吴以岭.络病与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及治疗J.中医杂志,2006,47(3)笔者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络病理论的整理研究,提出络病学说的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从时空与功能统一性论述络脉系统;以此为指导系统研究络病发病、病机、诊断与治疗,并首先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心脑血管病的中医病机与治疗,研制出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衰的芪苈强心胶囊,形成络病理论指导下防治心脑血管病的系列药物,并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特别是通心络胶囊获得20.6吴以岭.气络-NEI网络相关性探析J.中医杂

5、志,2005,46(10)"气"作为中医学特有概念的出现,对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建立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气本质的认识应从古人对气功能的原始论述中去探讨,与西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具有高度相关性.气络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网络)在多维立体网络系统、生命运动的稳态机制、整体系统的生命观、生命运动的功能状态研究、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等共性特征方面高度相似,揭示气络与NEI网络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内在一致性.由此.7吴以岭,高怀林,贾振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治经验A.第四届国际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C.2009.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最常见并

6、发症之一,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运动及感觉障碍。临床表现为肢体远端及躯干部分麻木、疼痛、异样感,呈袜子样或手套样,甚则肌肉萎缩。本文应用络病理论分析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预防与调护。 8吴以岭.络病病机探析J.中医杂志,2005,46(4)六淫外袭易于先伤阳络,由阳络至经甚则热毒滞于阴络形成一系列病机演变过程.络中承载着由经脉而来的气血,随着络脉的逐级细分使在经脉中线性运行的气血流速逐渐减缓直至面性弥散渗灌,并在络脉的末端形成津血互换和营养代谢的场所,当病邪侵袭络脉伤及络气,使络气郁滞导致津血互换障碍,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作为病理产物阻滞络脉,

7、形成痰瘀阻络的病理状态.由于络脉的结构运行及功能特点,病邪伤及络脉则易形成易滞易瘀、易.9吴以岭,袁国强,游佳华等.通心络超微粉对高脂饮食兔主动脉内皮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23(4)目的:探讨通心络超微粉对高脂饮食兔主动脉内皮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通心络组4组.空白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 模型组饲以高脂饲料; 阿托伐他汀组饲以高脂饲料同时阿托伐他汀3 mg·kg-1·d-1灌胃; 通心络组饲以高脂饲料同时通心络超微粉0.31 g·kg-1·d-1灌胃,

8、连续给药,于6周末酶法检测各组血脂水平,比色法检测.10吴以岭.中医络病学说与三维立体网络系统J.中医杂志,2003,44(6)提出络病学说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从络脉的网络层次和空间位置、络脉的生理功能、络脉的运行时速和常度,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反映中医络病理论研究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络病与血瘀证在病机概念与治疗上的不同,并就络病理论代表方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病研究作了简要论述,以期对建立完整的中医络病学说体系有所裨益.11吴以岭,魏聪.从络病学说探讨糖尿病肾病的病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9)依据络病学说探讨DN中医病机,指出气阴两虚是DN的发病基础,络脉瘀阻、津凝痰聚

9、是DN的主要病理环节,络息成积是DN主要病理改变.其络息成积的病理改变与DN肾脏ECM成分及调控机制具有内在相关性.12吴以岭.从奇经论治运动神经元病探讨J.中医杂志,2001,42(6)运动神经元病系指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脑干运动神经元和锥体束的慢性变性疾病,主要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症等,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属中医痿证范畴。提出了从奇经论治运动神经元病的见解,结合五脏分证、三焦分治,既继承了传统中医理论,又未囿于成说。13吴以岭,贾振华.中医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的思路探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28(7)心脑血管病、糖尿

10、病血管并发症等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加强其防治研究已成为我国重大疾病防治的主要任务.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间的网络系统,把经脉运行的气血津液输布、弥散、渗灌到脏腑周身,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结构.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难治性疾病包括血管病变中的病理状态,创新发展络病理.14吴以岭.通络干预血管病变的整合调节机制承制调平A.第四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8.通过传统中医和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科学相结合,探讨中医学治疗的效应规律而提出“承制调平”,从不同层次论述了生命运动自适应、自稳

11、态平衡调控机制、病理损伤的代偿性自我调节与疾病治疗及治疗效应的整合调节机制,反映在通络下预血管病变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中,呈现出趋向健康的日标动力特征-“系统效应”. 15吴以岭,李涛,李妍等.超微粉碎工艺通心络胶囊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8)目的:评价超微粉碎工艺的通心络胶囊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络阻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不同工艺不同剂量平行对照的非劣效性试验设计方法,选择病程在2周以上3个月以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30分、总的生活能力评分在25级的中风病恢复期患者144例,其中试验组72例,对照组72例.试验组服用超微粉碎工艺的通心络胶囊

12、,规格每粒0.26 g,1次4粒,1日3次;对照组服用普通粉碎工艺的.16吴以岭.“脉络-血管系统"相关性探讨A.第四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8.通过回顾中医文献分析了“脉”之概念迁移.“经络学说形成之前”脉“为”经“之概念,在经络中“脉”之概念具有双重含义:一是经络系统运行血液为主的通道,二是一个独立实体脏器奇恒之腑.据此探讨了脉作为独立实体脏器必然具有的结构功能及自身代谢特点,指出脉与血管、脉络与中小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环在解剖结构上具有同一性.由此而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 概念,并探讨以动脉硬化为病理特征的缺血性血.17吴以岭.络病与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及治疗对策研究进展

13、A.第四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8.探讨了脉作为独立实体脏器的结构、功能及自身代谢特点,指出脉与血管、脉络与中小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环具有高度相关性,提出项目假说,制定辨证诊断标准,建立动物模型,制定治疗对策,开展不同层次药物作用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18吴以岭.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治疗研究A.第三届世界中医药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对中医学脉络与西医学血管系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通过分析“脉”之概念迁移,深入探讨脉作为独立实体脏器有其结构、功能及自身代谢特点,指出古代中医对脉络在解剖结构的认识与现代医学血管系统基本吻合,但气血相关的中医理论特色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由

14、此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依据3469例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特征的缺血性血管病变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深入探讨其共性病理环节: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心脑血管病病机,提.19吴以岭,游佳华,袁国强等.通心络超微粉对高脂饮食兔胸主动脉NF-B、胞间黏附分子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目的 探讨通心络超微粉对高脂饮食兔胸主动脉NF-B、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通心络组四组.空白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模型组,饲以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组,

15、饲以高脂饲料同时阿托伐他汀(3 mg·kg-1·d-1)灌胃;通心络组,饲以高脂饲料同时通心络超微粉(0.31 g·k.20吴以岭.通络干预血管病变的整合调节机制承制调平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0)通过传统中医和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科学相结合探讨中医学治疗的效应规律而提出"承制调平",从不同层次论述了生命运动自适应自稳态平衡调控机制、病理损伤的代偿性自我调节与疾病治疗及治疗效应的整合调节机制,反映在通络干预血管病变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中,呈现出趋向健康的目标动力特征"系统效应".21贾振华.通心络防治血管病变的基础研究

16、进展A.第三届世界中医药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综述了近十余年发表的通心络防治血管病变的基础研究文章,显示了通心络不仅对血液具有治疗作用,而且时血管病变共性病理环节均具有显著干预作用,同时也可作用于血管病变基础上继发的心脑肾等脏腑组织病理变化,通心络的作用特点显示了复方中药及络病理论在防治血管病变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22吴以岭,魏聪,王宏涛等.通肾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1及其型受体表达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08,40(2)目的:观察中药通肾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1(TGF-1)及转化生长因子型受体(TR)表达的影响,探讨通肾络胶

17、囊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糖适平组、通肾络胶囊组,每组10只.动态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24h尿微量白.23吴以岭.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治疗研究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C.2008.对中医学脉络与西医学血管系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通过分析“脉”之概念迁移,深入探讨脉作为独立实体脏器有其结构、功能及自身代谢特点,指出古代中医对脉络在解剖结构的认识与现代医学血管系统基本吻合,但气血相关的中医理论特色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由此

18、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依据3469例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特征的缺血性血管病变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深入探讨其共性病理环节;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心脑血管病病机,提.24吴以岭,魏聪,王宏涛.通肾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细胞外基质成分及代谢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4)目的 观察中药通肾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脏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及代谢的影响,探讨通肾络胶囊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模型、缬沙坦、糖适平及通肾络胶囊组,每组10只.动态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24h

19、尿微量白蛋白(24h mAlb),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透射.25吴以岭,谷春华,徐贵成等.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7.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平行随机、阳性药对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488例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326例)和心宝丸对照组(162例),疗程4周,观察心功能分级、Lee氏心力衰竭计分、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等疗效指标及安全性指标。 结果:(1)心功能疗效:治疗组和对

20、照组显效率分.26吴以岭,栗彦宁,齐锦生等.通心络对气虚和气滞型血管内皮损伤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1)目的:探讨气虚和气滞型血管内皮损伤相关的炎症、氧化应激等7组基因表达谱的异同,及通心络对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用高L-蛋氨酸复制SD大鼠血管内皮损伤,并附以负重游泳法和束缚法分别制造气虚和气滞证实验模型.应用RT-PCR技术和NCBI提供的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数据库及在线工具,分析气虚和气滞型内皮损伤相关的炎症、氧化应激等7组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以及通心络对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27吴以岭,刘昆,齐锦生等.薤白对气滞型血管内皮损伤相关基因谱

21、的影响J.中药材,2007,30(10)目的:探讨薤白对气滞型血管内皮损伤相关的炎症、氧化应激等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用高L-蛋氨酸复制SD大鼠血管内皮损伤,并附以束缚法制造气滞证实验模型.应用RT-PCR技术和NCBI提供的SAGE(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数据库及在线工具,分析内皮损伤相关的炎症、氧化应激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以及薤白对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薤白组炎症相关C.28吴以岭,吴正国,袁国强等.通心络对实验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脑缺血微血管的保护作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7,40(1)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大脑中动脉闭

22、塞(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后微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20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只做颈总和颈内动脉分离和生理盐水灌胃;其余4组制备MCAO模型,其中MK-801组在造模成功后腹腔注射MK-801;通心络大、小剂量组均在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1.0 g·kg-1·d-1和0.5 g·kg-1·d-1通心络原粉水溶液灌胃;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29吴以岭,袁国强,游佳华.通心络超微粉对高脂饮食兔主动脉内皮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7.目的:探讨通心络超微粉对高脂饮食兔主动脉内皮损伤的干预

23、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通心络组4组。空白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模型组饲以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组饲以高脂饲料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3mg·kg<'-1>·d<'-1>)灌胃;通心络组饲以高脂饲料同时通心络超微粉(0.31g·kg<'-1>·d<'-1>)灌胃,连续给药,于6.30吴以岭,许凤全,袁国强等.重肌灵片对A型重症肌无力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IFN-、IL-4、TGF-水平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

24、,2007,23(1)目的:探讨重肌灵片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60例M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重肌灵片及泼尼松模拟片;对照组服用泼尼松片及重肌灵模拟片,疗程12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变化情况;ELISA法测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FN-、IL-4和TGF-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D4+.31吴以岭,袁国强.肌炎灵胶囊对实验性多发性肌炎动物模型免疫机制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6,22(2)目的: 观察肌炎灵胶囊对多发性肌炎动物模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

25、响, 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豚鼠肌浆球蛋白多点免疫Lewis大鼠造成肌炎模型, 在此基础上胃灌肌炎灵, 观察动物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ENA多肽抗体、 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 且与泼尼松对照.结果: 肌炎灵可以显著抑制大鼠血清特异性抗体含量, 抑制由肌浆球蛋白(Myosin)和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 同泼.32吴以岭.络病病机特点与病机变化J.疑难病杂志,2004,3(5)络病学说是探讨络病发生发展规律及辨证治疗的学术理论,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机状态,研究络病的发病因素、发病特点及病机演变过程,对建立络病发病学及病机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络

26、病学说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级细分,遍布人体上下内外,沟通联络脏腑百骸的网状结构,形成外(体表阳络)-中(肌肉经脉)-内(脏腑阴络)的络脉空间分布规律,按一定的时速和常度敷布.33吴以岭,杨颖,袁国强.重肌灵片体内对EAMG大鼠IFN-、IL-10、TGF-水平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6,22(2)目的: 探讨重肌灵片(ZJL)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0只Lewis大鼠随机等量分为佐剂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重肌灵大、小剂量组, 用从电鳐电器官提取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2AchR)纯品, 加完全弗氏佐剂(CFA)免

27、疫大鼠制成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免疫后第24天, 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及血清中IFN-、 IL-10和TGF-的含量.结果: 在细.34吴以岭,袁国强.肌炎灵对多发性肌炎动物模型血清抗体及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目的:观察肌炎灵胶囊对多发性肌炎动物模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豚鼠肌浆球蛋白多点免疫Lewis大鼠造成肌炎模型,在此基础上给药,观察动物血清中特异性抗体、ENA多肽抗体、淋巴细胞增殖情况,且和强的松对照.结果:肌炎灵可以显著抑制大鼠血清特异性抗体含量,抑制由Myosin和ConA诱导

28、的淋巴细胞增殖.结论:同强的松一样,肌炎灵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起抑制.35吴以岭,栗彦宁,齐锦生等.人参皂甙对气虚型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相关基因谱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7.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对气虚型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相关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等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方法:用高L-蛋氨酸复制SD大鼠血管内皮损伤,并以负重游泳法制造气虚症实验模型。应用RT-PCR技术和NCBI提供的SAGE数据库及在线工具,分析内皮损伤相关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以及人参皂甙对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甙组炎性反应相关COX-1(P&l

29、t;0.01.36吴以岭,魏聪.从络病学说论治糖尿病肾病J.疑难病杂志,2007,6(6)中医古籍中并无关于糖尿病肾病(DN)独立病名记载,多在消渴病中依据其病机、症状描述为"肾消"、"消肾"、"下消"、"水肿"、"尿浊"、"关格"等.37吴以岭,刘昆,齐锦生等.薤白对气滞型血管内皮损伤相关基因谱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7.目的:探讨薤白对气滞型血管内皮损伤相关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等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方法:用高L-蛋氨酸复制SD大鼠血管内

30、皮损伤,并附以束缚法制造气滞症实验模型。应用RT-PCR技术和NCBI提供的SAGE数据库及在线工具,分析内皮损伤相关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以及薤白对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薤白组炎性反应相关COX-2、COX-1,氧化应激相关iNO.38吴以岭.消渴病从脾论治探讨J.中医杂志,2002,43(6)提出消渴病主要由于机体水液代谢与输布、饮食精微转输与利用的紊乱及不平衡状态所致.消渴病虽以肺胃肾分上中下三消,但细究病机莫不关乎脾.消渴病从脾诊治宜审因而治,不外乎益脾气、养脾阴、化脾湿、泻脾热、温脾阳,亦可与益肾、清胃等相兼应用,以达使脾运得健,水谷精微的转输与利用

31、恢复正常为目的.39吴以岭,谷春华,高学东等.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J.疑难病杂志,2007,6(8)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心悸)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按3:1比例随机,治疗组(参松养心胶囊)306例,对照组(心律宁片)102例,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冠心病室性早搏总有效率为67.0%,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7.6%,心电图总有效率为50.3%,心率变异(HRV)明显改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对QT离散度(.40吴以岭,魏聪,梁俊清.通肾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葡萄糖转运蛋

32、白-1、转化生长因子及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J.中成药,2007,29(12)目的:探讨通肾络胶囊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糖适平组、通肾络胶囊组.动态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24h尿微量白蛋白(24 h mALB),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lAc)、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超微结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组织葡萄糖转运.41吴以岭,魏聪.从络病学说论治糖尿病肾病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7.依据络病理论提出肾络的

33、概念,探讨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指出气阴两虚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基础,络脉瘀阻、津凝痰聚是主要病理环节,络息成积是主要病理变化。据此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42吴以岭,谷春华,徐贵成等.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J.疑难病杂志,2007,6(5)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平行随机、阳性药对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488例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326例)和心宝丸对照组(162例),疗程4周,观察心功能分级、Lee氏心力衰竭计分、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等疗效指标及安

34、全性指标.结果 (1)心功能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48.8%和41.43吴以岭.络病治疗原则与通络药物J.疑难病杂志,2005,4(4)1"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络脉广泛分布于人体上下内外的网络系统,承载经脉中运行的气血并将其敷布渗灌到脏腑组织,其络属脏腑肢节、津血互换、营养代谢、温煦充养、调节控制诸功能都与其"行血气"这一基本功能密切相关,因此络脉通畅无滞、气血流行正常是络脉系统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由于络脉结构特点支横别出、逐级细分、络体细窄、网状分布而决定的气血流缓、面性弥散的运行特点,导致各种内外病因伤及络脉而致.44吴以岭,栗彦

35、宁,齐锦生等.通心络对气虚型和气滞型血管内皮损伤7组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7.目的:探讨气虚型和气滞型血管内皮损伤相关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等7组基因表达谱的异同,及通心络对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方法:用高L-蛋氨酸复制SD大鼠血管内皮损伤,并附以负重游泳法和束缚法分别制造的气虚症和气滞症实验模型。应用RT-PCR技术和NCBI提供的SAGE数据库及在线工具,分析气虚型和气滞型内皮损伤相关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等7组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以及通心络对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45吴以岭.通络干预血管病变的整合调节机制-承制调平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国际络

36、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7.通过传统中医和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科学相结合探讨中医学治疗的效应规律而提出"承制调平",从不同层次论述了生命运动自适应自稳态平衡调控机制、病理损伤的代偿性自我调节与疾病治疗及治疗效应的整合调节机制,反映在通络干预血管病变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中,呈现出趋向健康的目标动力特征-"系统效应"。 46吴以岭,魏聪,贾振华等.从络病学说论治糖尿病肾病及相关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5)依据络病学说探讨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指出气阴两虚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基础,络脉瘀阻、津凝痰聚是其主要病理环节,络息成积为主要病理改变.依据&quo

37、t;益气养阴、祛瘀化痰、通络消积"法制定的通肾络胶囊组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对细胞外基质成分及调控机制有明显的影响.理论及实验研究初步阐明,络息成积的病理改变与糖尿病肾病肾脏细胞外基质成分及其调控机制具有内在相关性,佐证了络病学说的科学价值.47吴以岭,袁国强,贾振华等.通心络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脑缺血后脑组织caspase-3、P53和HSP70的影响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7,14(5)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在缺血脑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CAO模型组、MK-

38、801组及通心络大、小剂量治疗组.MK-801组按体重0.5 mg/(kg·d)经腹腔注射MK-801,1次/d;通心络大、小剂量治疗组分别按体重1.0、0.5 g/(kg·d)给予通心络原粉灌胃,2次/d.采用流式细胞、Western blot.48吴以岭.络病是区别于血瘀证的新研究领域J.疑难病杂志,2006,5(3)络脉与络病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血瘀与活血化瘀也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证型和有效治法,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为其推广与应用奠定了基础.络脉与络病学说历史上虽经历三次里程碑式的发展,但始终未引起历代医家充分重视和

39、深入研究,亦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近年随着应用络病学说指导治疗难治性疾病取得显著疗效,络病学说逐渐引起医学界关注并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但.49吴以岭.防治并举,建立糖尿病系统服务工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2)倡导结合中医药产业化,防治并举,建立糖尿病系统服务工程.对糖尿病的防治不但要开发降糖作用持久、安全有效的中药新药控制血糖,而且要注意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防治,同时要普及糖尿病知识,提倡科学的糖尿病饮食、体育锻炼、心理调节等,研究转基因治疗糖尿病,建立治疗与服务并举的新的糖尿病系统服务工程.50吴以岭.通络治疗血管病变的效应规律承制调平与系统效应J.疑难病杂志,200

40、7,6(3)近年来通络治疗血管病变取得的显著进展及通络治疗代表方通心络的显著疗效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和广泛研究,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发表的通心络基础与临床研究文章达800余篇,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51吴以岭,魏聪,贾振华.通络治疗血管病变的整合效应机制系统效应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通过传统中医和复杂系统的非线性科学以及系统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相结合,整理总结800余篇关于通心络基础与临床研究提出通络治疗血管病变的整合效应机制即系统效应提高机体自适应、自调节、自修复能力,最终达到自稳状态,同时对通络治

41、疗血管病变系统效应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讨论。52吴以岭,栗彦宁,齐锦生等.人参皂甙对气虚型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相关基因谱的影响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6)用高L-蛋氨酸复制SD大鼠血管内皮损伤,并附以负重游泳法制造气虚实验模型.应用RT-PCR技术和NCBI提供的SAGE(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数据库及在线工具,分析内皮损伤相关的炎症、氧化应激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以及人参皂甙对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甙组炎症相关COX-1(P0.001)、COX-2(P0.001)、氧化应激.53吴以岭,魏聪,贾振华.通肾络

42、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通路及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A.第十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C.2007.目的:观察中药通肾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脏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蛋白激酶C(PKC)、细胞外基质(ECM)表达的影响,探讨通肾络胶囊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糖适平组、通肾络胶囊组。动态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24h尿微量白蛋白(2.54吴以岭.络病病因探析J.疑难病杂志,2004,3(4)病因又称致病因素,各种致病因素伤及络脉,

43、导致络脉功能失常而引起络病,探讨络病病因对于研究其发病特点及病机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络病学说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级细分,遍布人体上下内外的网状结构,形成外(体表阳络)-中(肌肉经脉)-内(脏腑阴络)的络脉空间分布规律,无论外邪侵袭、七情内伤、饮食起居、跌仆金刃等均可伤及络脉,形成络病病因的广泛性.但络脉的结构、循行与功.55吴以岭.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学科价值J.前沿科学,2007,""(2)遵循中医自身学科发展规律并充分借鉴现代实验技术.提出络病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系统研究络病发病、

44、病机、辨证、治疗,在中医发展史上首次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为络病学学科建立奠定理论基础.21世纪生命科学时代复杂性科学与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多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不仅会有力推进络病学新学科的建立.也将有利于传统中医药学自立于世界科技之林.56吴以岭,翁超明,贾振华.络病学的现代诠释A.江苏省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暨学术交流大会C.2006.络脉与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疏于系统研究的学术理论。络病以络脉为依托而发生,容易找到和现代医学的结合点,在络病研究中要注意多学科相互融合和渗透,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数字语言来阐述络病学的科学

45、内涵,加强对经络之络(气络)之温煦充养、防御卫护、信息传达、调节控制功能与西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相关性研究,对脉络之络运行血液与西医学循环系统中小血管特别是微循环.57吴以岭.血管保护-脑梗死治疗的新靶点J.疑难病杂志,2006,5(5)脑梗死以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溶栓和神经保护治疗是脑梗死两大干预策略.溶栓治疗因时间窗的限制、治疗率过低、出血并发症以及难以惠及多数患者等因素使之陷入了窘境.针对脑血流中断造成的能量代谢衰竭,细胞内Ca2+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自由基、炎症损害以及细胞凋亡等一系列级联损伤所采取的神经保护剂治疗因其作用

46、单一,迄今没有公认的具有显著临床疗效的神经.58吴以岭.络病理论体系的构建J.疑难病杂志,2005,4(6)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由于中医发展史上重经轻络现象,络病理论体系始终未能系统建立.历代不少有识之士均疾呼加强络脉及络病研究,清代医家喻嘉言说:"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络脉却未之及,亦缺典也",清代名医叶天士也说:"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医不知治络之法,所谓愈究愈穷矣."可惜的是叶天士所批评的现象在其身后200余年并未引起充分重视,络病理论始终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59吴以岭.中药周络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

47、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中药复方周络通由黄芪、桂枝、当归、生地、细辛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通络祛瘀止痛的功效.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作用.本文通过对STZ糖尿病大鼠一般情况、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的测定、坐骨神经中Na+-K+-ATPase活性以及抗自由基能力等方面进行测定,研究周络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及其机制.60吴以岭.络病八大证候辨证论治J.疑难病杂志,2006,5(2)络病辨证论治是针对络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所表现出的证候特点而进行的辨证治疗,络病八种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八

48、种证候特征,反映了络病某一病程阶段的综合病理改变,包括引起该证候的致病因素、络脉病变的病理特征和临床特点以及该类型络病病理改变继发性致病作用而引起的临床表现1.61吴以岭.络病学说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一)J.疑难病杂志,2004,3(2)络病学说是伴随着经络学说的发展而逐步建立的,纵观二千余年络病学说发展史,共有三次大发展,一是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首次明确提出"络"的概念,并奠定了络脉与络病的理论基础;二是中医学临床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作为外感热性病及内伤杂病的辨治总纲,首开辛温通络、虫药通络用药之先河,"络病证治&q

49、uot;也微露端倪,启迪后人;三是清代名医叶天士疾呼"医者不知治络之.62吴以岭.而今从头越携手谱新篇(创刊五周年贺词)J.疑难病杂志,2006,5(5)斗转星移,日月如梭,<疑难病杂志>已问世五载.五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但对处于初创阶段的杂志,则是艰苦创业的五年,是崭露头角的五年,是茁壮成长的五年.五年前<疑难病杂志>还是一株破土初露、幼稚娇嫩的幼苗,五年后则已扎根沃土、舒枝展叶、萌蕾孕实.63吴以岭.中药周络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A.第八次全国中医药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目的:观察周络通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

50、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尿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分别用周络通和弥可保、达美康进行治疗,用药8周后测定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红细胞变形和聚集能力、大鼠坐骨神经Na+-K+-ATP酶活性,SOD、GSH-PX等自由基清除酶活性以及GSH含量进行疗效评定和对比.结果:周.64吴以岭.络病学说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二)J.疑难病杂志,2004,3(3)2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络病证治基础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经>

51、;、<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在充分吸收<内经>、<难经>等论著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撰<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学临床证治的奠基之作.该书将经络学说、脏腑理论等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首创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法方药辨治体系,络病证治思想也在书中初露端倪,其络病治疗方药.65吴以岭.络病的十大临床表现(一)J.疑难病杂志,2005,4(2)络病并非一个单纯的病种,而是广泛存在于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理状态,加之络脉支横别出、遍布全身,临床表现繁杂多变,缠绕交叉,使络病的临床辨识尤为困难.故络病临床

52、研究的重要内容是通过探讨络病的发病特点与基本病理变化,总结出规律性的临床表现,为络病的临床诊断提供确切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记载与临床研究成果,现将络病十大临床表现总结如下.66吴以岭.络病理论构建及其学科价值A.新时期中医药发展战备与政策论坛论文集C.2005.随着近代西学东渐,中医药学面临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自然科学及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医学,促进了西医学关于人体生理功能认识及疾病诊断治疗水平的飞速提高,对仍以四诊为主要病情资料收集手段的中医学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使现代科技条件下中医药学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纵观中医药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支配其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53、还是其自身发展规律,科学的发展又需与时代同步,如何使中医学充分.67吴以岭.络病的十大临床表现(二)J.疑难病杂志,2005,4(3)6癥积癥积指腹部所生积块,按之有形,坚着不移.癥积与瘕聚相对而称,前者固定不移,病属血分,后者聚散无常,病属气分,故明代医家张景岳<景岳全书>说:"是坚硬不移者,本有形也,故有形者曰积.或聚或散者,本无形也,故无形者曰聚."68吴以岭.络病辨证八要J.疑难病杂志,2005,4(1)络病辨证是在认识中医学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上,以络病理论为依据,分析、判断疾病中有无络病的相关证候存在,并将收集到的络病症状、体征及有关络病

54、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思考,判断络病所在的部位、病因、病机、病变趋势,从而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络病辨证是中医学新的辨证方法,适用于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络病这一共同病理变化的临床诊断.69吴以岭."脉络-血管系统病"研究及治疗A.中医杂志C.2005.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应用理论,络病即络脉病变,是广泛存在于各种难治性疾病中的病理状态.本文就"脉络-血管系统病"相关研究及治疗作一探讨,以期能更好把握其临床运用.70吴以岭.络病学概要J.疑难病杂志,2004,3(1)络病理论肇始于<内经>,临床证治奠基于<伤寒杂病论>,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说,才形成重要的病机理论及治疗用药,但叶氏也批评当时"医家不识络病,则愈究愈穷矣",可惜的是,叶氏批评的现象在其身后并未引起充分重视,虽屡有验案,不乏善陈,但并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络病学说体系.近年来,随着应用中医络病学说治疗疑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取得的临床显著成效,特别是络病理论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的广泛.71吴以岭."三维立体网络"与中药通心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