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高中地理新课程简介高中地理新课程简介 一、地理课程的性质一、地理课程的性质地理科学地理科学 兼跨兼跨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 和和 “自然自然科学科学”两个学科领域的学科两个学科领域的学科中学地理课程中学地理课程 兼跨兼跨 “人文与社会人文与社会” 和和 “科科学学”两个学习领域两个学习领域 2 26 6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社会实践1515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综合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活动1111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6 6艺术或艺术或音乐、美术音乐、美术艺术艺术4 4通用技术通用技术4 4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技术技术6 6生物生物6 6化学化学6 6物理物理学校根据
2、学校根据当地社会、当地社会、经济、科经济、科技、文化技、文化以及自身以及自身条件开设条件开设的校本课的校本课程,供学程,供学生选择。生选择。选修选修IIII学分学分国家为满足国家为满足学生学习兴学生学习兴趣和未来发趣和未来发展需要,在展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基础上,各学科课程设学科课程设置了若干选置了若干选修模块,供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学生选择。选修选修I I学分学分科学科学6 6地理地理6 6历史历史8 8政治政治人文与社会人文与社会1010数学数学数学数学1010外语外语1010语文语文语言与文学语言与文学必修学分必修学分科目科目学习领域学习领域课程性质要求充分发挥地理学科
3、文理兼备的综合优势 人文与社会人文与社会科学科学地地理理以可持续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论题为核心论题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学学科科自然地理与人文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渗透地理相互渗透二、课程理念二、课程理念1.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2.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3.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4.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5.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的结合三、课程设计思路三、课程设计思路时代性时代性基础性基础性选择性选择性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学
4、科体系学生发展学生发展素质素质21世纪地理课程的核心论题世纪地理课程的核心论题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1. 人地关系理论发展的历程人地关系理论发展的历程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缘起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缘起3. 可持续发展教育与高中地理课程可持续发展教育与高中地理课程中国中国2121世纪议程世纪议程 1.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2.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
5、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3. 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共修课程组成。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共6学分,由学分,由“地理地理”、“地理地理”、“地地理理”(各(各2学分,学分,36课
6、时)三个模块组课时)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必修课程的设计注意其结联系与融合。必修课程的设计注意其结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4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 “宇宙与地球宇宙与地球”等七个模块(各等七个模块(各2学分,学分,36课时)组成。选修课时)组成。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
7、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本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本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 5. 建议报考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如地学、建议报考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如地学、环境、农林、水利、经济、管理、新闻、旅环境、农林、水利、经济、管理、新闻、旅游、军事等)的学生修满地理
8、选修课程游、军事等)的学生修满地理选修课程4学分。学分。 四、课程目标四、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及主要途径。3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
9、决途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4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理数据的技能。四、课程目标四、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理学习过程。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
10、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问题的对策。3.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指出: 技能:利用由文字、图片、定量和符号资料构成的教科技能:利用由文字、图片、定量和符号资料构成的教科书、图画、图表、文献、示意图和地图,以及通过野外书、图画、图表、文献、示意图和地图,以及通过野外观察和制图、会见采访、解释第二手资料、应用统计数观察和制图、会见采访、解释第二手资料
11、、应用统计数据等形式进行地理主题和有关问题的研究学习,学生们据等形式进行地理主题和有关问题的研究学习,学生们将能够发展形成以下方面的能力:将能够发展形成以下方面的能力: 明确问题和争端;明确问题和争端; 发现一般性结论;发现一般性结论; 收集和组织信息;收集和组织信息; 应用一般性结论;应用一般性结论; 处理资料;处理资料; 作出判断;作出判断; 解释资料;解释资料; 作出决策;作出决策; 评价资料;评价资料; 根据调查结果和价值观念采取行动。根据调查结果和价值观念采取行动。 四、课程目标四、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
12、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情感。3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4. 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3、。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指出: 下列教育目的应该成为教育政策的主要指导原则:下列教育目的应该成为教育政策的主要指导原则:a. 各级各种形式的教育中体现出国际范畴与全球视野。各级各种形式的教育中体现出国际范畴与全球视野。b. 理解并尊重全体人民,包括他们的文化、文明、价理解并尊重全体人民,包括他们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国内民族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国内民族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c. 意识到人民之间与国家之间日益增强的全球相互依存意识到人民之间与国家之间日益增强的全球相互依存关系。关系。d. 具备与其他人民交往的能力。具备与
14、其他人民交往的能力。e. 意识到个人、社会团体和国家之间相互拥有的权利和意识到个人、社会团体和国家之间相互拥有的权利和应该承担的责任。应该承担的责任。f. 理解国际团结与合作的必要性。理解国际团结与合作的必要性。五、高中地理课程结构五、高中地理课程结构必修必修共共6学分学分选修选修各各2学分学分地理地理1 1地理地理2 2地理地理3 3海海 洋洋 地地 理理环环 境境 保保 护护旅旅 游游 地地 理理城城 乡乡 规规 划划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与防治宇宇 宙宙 与与 地地 球球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地理地理 11. 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
15、的(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内部(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气压带风带、锋面等天气系统、水循环、世界洋流)气压带风带、锋面等天气系统、水循环、世界洋流)3.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要素、自(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地域分异规律)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地域分异规律)4.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形态
16、对聚落及(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影响、自然交通线路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害)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地理地理 21.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布、人口迁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城量、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化、地域文化对人口城市的影响)市化、地域文化对人口城市的影响)2.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区位和工业(农业区位和工业区
17、位因素、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位因素、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的地域联系与交通运输)生产活动的地域联系与交通运输)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地理地理 31.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含义、(区域的含义、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产业转移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产业转移和资源调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和资源调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2.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一些区域
18、为例,分析区(以一些区域为例,分析区域的环境发展、流域开发与治理、工农业发域的环境发展、流域开发与治理、工农业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等问题)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等问题)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全球定位系(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功用,数字地球的含义)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功用,数字地球的含义)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宇宙与地球宇宙与地球1. 宇宙宇宙2. 太阳系和地月系太阳系和地月系3. 地球的演化地球的演化4. 地表形态的变化地表形态的变化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海洋地理海洋地理1.1.海洋和海岸带海洋和海岸带2.2.海洋开发海洋开发 3.3.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4
19、.4.海洋权益海洋权益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旅游地理旅游地理1.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4. 旅游与环境保护旅游与环境保护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城乡规划城乡规划 1.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城乡发展与城市化2. 城乡分布城乡分布3. 城乡规划城乡规划4.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选修课程选修课程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与防治1.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2.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我国主要自然灾害3. 自然灾害与环境自然灾害与环境4. 防灾与减灾防灾与减灾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环境
20、保护环境保护1. 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与环境问题2.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3.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4. 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污染与防治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1.1.地理信息技术的进展地理信息技术的进展2.2.地图与遥感地图与遥感 (RS)(RS)3.3.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GPS)(GPS)4.4.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GIS)(GIS)5.5.3S(RS 3S(RS 、GPSGPS、GIS)GIS)技术应用技术应用六、实施建议六、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教学建议1.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引导
21、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2. 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研究活动3. 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4.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5. 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的利用 六、实施建议六、实施建议评价建议评价建议1. 对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对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理解理解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的表述状况;知识运用能力的规律、理论的表述状况;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能否激活所储存的
22、已学知评价主要看学生能否激活所储存的已学知识,能否将相关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之中识,能否将相关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之中 2. 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 主要是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各种地理技能的功能、方法和考查学生对各种地理技能的功能、方法和要领的了解程度,选择应用地理技能的合要领的了解程度,选择应用地理技能的合理程度,运用地理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理程度,运用地理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应用地理技能所取得的学习和研究成果的应用地理技能所取得的学习和研究成果的正确程度和实际价值正确程度和实际价值 3. 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评价一是
23、评价学生是否了解地理方法一是评价学生是否了解地理方法运用的步骤、要领;二是评价学生能否灵活运用的步骤、要领;二是评价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正确的地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建议运用正确的地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建议从学生能否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提出问题从学生能否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提出问题的假设,独立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合理表的假设,独立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合理表达、交流探究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达、交流探究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4.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 建建议评价时关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科学议评价时关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科学精神与态度、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
24、精神与态度、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观察是评价和责任感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观察是评价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5. 要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要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六、实施建议六、实施建议 教科书编写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 1. 建立合理的内容结构建立合理的内容结构2. 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3. 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空间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空间4. 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接受能力5.
25、 引导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引导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6. 重视教科书的系列化建设重视教科书的系列化建设 六、实施建议六、实施建议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1. 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 2. 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 3. 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第二部分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解读一、一、“地理地理1 1”课程标准的解读课程标准的解读1 “地理地理1”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地理地理1”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环境对环境对人类活动人类活动
26、的影响的影响(地对人(地对人的影响)的影响)“地理地理2”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自然对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影响(人对地(人对地的影响)的影响)“地理地理3”区域人地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关系协调和和可持续发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展的途径2 “地理地理1”的结构分析的结构分析 3. . “地理地理1”学习内容选择的基本思路学习内容选择的基本思路 1. 新课标从新课标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理念出发,注重选择公民适应现代社的课程理念出发,注重选择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的内容,而大大删减那些对培养现会的需要的内容,而大大删减那些对培养现代公民没有实际意义的传统知识。代
27、公民没有实际意义的传统知识。2. 为解决课程理念、学习目标与学科系统知识为解决课程理念、学习目标与学科系统知识间的矛盾,实现从知识教学向素质培养的转间的矛盾,实现从知识教学向素质培养的转变,新课标在设计中采用范例学习的方法。变,新课标在设计中采用范例学习的方法。3. “地理地理1”作为整个高中地理学习的起点,因作为整个高中地理学习的起点,因而需要为其他模块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而需要为其他模块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需逐步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需逐步积累。累。4. “地理地理1”的实施的实施 “地理地理1”实施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实施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地
28、理地理1”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突出一个方面:突出一个“理理”字,关注字,关注“案例案例”的拓的拓展,重视课程内容相互间的联系。展,重视课程内容相互间的联系。 突出突出 “地理性地理性” 和注重和注重“说理说理” 在在使学生知其使学生知其“然然”的基础上,知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所以然”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材所提供的案例的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材所提供的案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相关的案例基础上,适当增加相关的案例 重视重视“地理地理1”中间的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中间的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互联系,重视重视“地理地理1”与与“地理地理2”、“地理地理3”,乃
29、至地理选修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乃至地理选修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 5. 5. “地理地理1 1”课程标准简析课程标准简析1)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 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对地球的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 认识地球运动的特点及其意义;认识地球运动的特点及其意义; 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形成自然环境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的观念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的观念A. .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宏观的宏观的 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置 微观的微观的 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地球
30、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目标指向:目标指向: 学会运用有关资料(九大行星的比较数学会运用有关资料(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示意图、地球本身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示意图、地球本身条件等),说明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条件等),说明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星 B.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注意点:注意点: 关注的重点是关注的重点是“影响影响”,而不是太阳辐,而不是太阳辐射、太阳活动的形成(产生)机制射、太阳活动的形成(产生)机制 “影响影响”,应从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应从对地理环境
31、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加以说明两方面加以说明 要辩证地看待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要辩证地看待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C.C.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是一个多种运动(除了最基本的地球运动是一个多种运动(除了最基本的自转、公转运动外,还有摄动、岁差和章动自转、公转运动外,还有摄动、岁差和章动等)的合运动等)的合运动不要孤立地讲述地球的自不要孤立地讲述地球的自转或公转转或公转目标指向:目标指向: “分析分析”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初中课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初中课标是标是“用事实说明用事实说明”)因此,不仅要分因此,不仅要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还要分析这些现象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还要分析
32、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意义具有的意义难点:难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D.D.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 显性的显性的 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内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内部圈层、外部圈层)部圈层、外部圈层) 隐性的隐性的 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根本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根本要求)要求)目标指向:目标指向: “说出说出”,要求较低,注意从人地关系,要求较低,注意从人地关系出发,抓住各出发,抓住各“圈层圈层”的主要特点及其与人的主要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说明:说
33、明:自然环境可以从宏观层面(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可以从宏观层面(地球表层系统)和微观层面(自然环境要素)两个层系统)和微观层面(自然环境要素)两个层面理解面理解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学会分析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学会分析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说明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交换的基本过程,说明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响关于这部分内容选择的思考:关于这部分内容选择的思考: 所选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所选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应在自然环境中具有广泛性(全球性);程应在自然环境中具有广泛性(全球性); 所选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所选
34、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对环境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对人程对环境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对人类活动产生深远影响;类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对学生的学习不会形成障碍对学生的学习不会形成障碍A. .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的的岩石岩石;重点是落在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重点是落在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目的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视角认识岩石的形目的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视角认识岩石的形成和演变成和演变目标指向:目标指向: “运用示意图说明运用示意图说明”,认识三大类岩石,认识三大类岩石之间的转化过程之间的转化过程说明:说明
35、:应联系人类对岩石(矿产资源)的开应联系人类对岩石(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根据需要,可适当介绍矿物、矿产发利用根据需要,可适当介绍矿物、矿产等知识,以及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等等知识,以及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等B. .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的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的地地貌貌;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 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表,如高原、盆地等,是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表,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如流水
36、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 地表形态变化,可从全球大地构造、区域大地地表形态变化,可从全球大地构造、区域大地构造及其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三构造及其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三个层面去分析个层面去分析目标指向:目标指向: “结合实例,分析结合实例,分析”,要使学生通过,要使学生通过某些实例的分析,以运动和变化的观点、综合的观某些实例的分析,以运动和变化的观点、综合的观点认识地表形态的形成、变化过程(趋势)点认识地表形态的形成、变化过程(趋势)注意:注意:根据需要和可能,可适当补充作为外力作用根据需要和可能,可适当补充作为外力作用的人类活动对
37、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的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C. . 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 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的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的大大气气;目的在于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目的在于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目标指向:目标指向: “运用图表说明运用图表说明”,要引导学生通过,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诸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成因分析诸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成因示意图等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所产生的大气运示意图等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所产生的大气运动动注意:注意:本本“标准标准”中所指的中所指的“大气大气”,是指低层大,是指低层大气;要了解大气的受热过
38、程,必须明确大气的热量气;要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必须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既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受热过程来源,既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受热过程实质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的相实质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其中大气的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须重互转化过程,其中大气的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须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理解大点阐述的基本原理;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理解大气运动的基础,所以应同时阐述大气的热力环流,气运动的基础,所以应同时阐述大气的热力环流,并适当提及气压梯度力并适当提及气压梯度力D. .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其影响全球气压
39、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其影响 关注全球性的关注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及其影响大气环流及其影响目标指向:目标指向: “绘制示意图绘制示意图”、“说出说出”,要引导,要引导学生通过绘制示意图,认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学生通过绘制示意图,认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并可指导学生通过读图,认识气压带、风带随律;并可指导学生通过读图,认识气压带、风带随季节变化移动的规律;最后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季节变化移动的规律;最后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的规律,可通过适当的例子(如热带雨林布、移动的规律,可通过适当的例子(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
40、气候,以及南亚西南季风等),引导学生认识大气环候,以及南亚西南季风等),引导学生认识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流对气候的影响注意:注意:为了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需要引入三为了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需要引入三圈环流,对高空的气压、风向等,仅为说明诸如副圈环流,对高空的气压、风向等,仅为说明诸如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略作说明即可,不必过分细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略作说明即可,不必过分细说说E. .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关注影响天气变化的最基本的关注影响天气变化的最基本的天气系统天气系统目标指向:目标指向: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
41、析”,换句话,换句话说,这一部分的目标要求是,使学生能根据简易天说,这一部分的目标要求是,使学生能根据简易天气图的阅读,作出分析,解释常见的天气变化现象气图的阅读,作出分析,解释常见的天气变化现象要点:要点:1.1. 本本“标准标准”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常见的锋面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常见的锋面(包括冷锋、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冷锋、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包括高压脊);2.2. 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从气温、气压、湿度(包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等方面分析,进而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括降水)、风等方面分析,进而综合出各
42、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包括其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包括其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3.3. 要注意联系实际(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影响要注意联系实际(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影响学校所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如江淮准静止锋等)学校所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如江淮准静止锋等)F. . 水循环水循环 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的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的水水(主(主要是陆地水);目的在于认识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对自要是陆地水);目的在于认识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目标指向:目标指向: “运用示意图运用示意图”,“说出说出”、“说
43、明说明”,引,引导学生通过读导学生通过读“水循环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说出自然界的水循环,说出自然界的水循环发生于三领域(海陆间、海上内、陆上内),通过十环发生于三领域(海陆间、海上内、陆上内),通过十环节而实现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海陆间循环(六环节);节而实现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海陆间循环(六环节);进而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进而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要点:要点:本本“课标课标”的关键点在于通过了解水循环发生的的关键点在于通过了解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和过程,重点是落实在认识水循环的意义领域和过程,重点是落实在认识水循环的意义维持维持各种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而是淡水资源得以不断的更新,各种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
44、而是淡水资源得以不断的更新,促进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进而对生态、气候、促进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进而对生态、气候、地貌产生深刻的影响,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地貌产生深刻的影响,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联系起来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G. .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关注的对象也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的关注的对象也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的水水(主要是海洋水)(主要是海洋水)目标指向:目标指向: “运用地图运用地图”,“归纳归纳”、“说明说明”,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说出世界洋流的
45、分布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说出世界洋流的分布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读“世界渔场分布图世界渔场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引导学生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影响注意:注意:由于本由于本“课标课标”主要关注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主要关注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于洋流的成因不必多讲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于洋流的成因不必多讲述,只要能解释洋流分布规律即可;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只要能解释洋流分布规律即可;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最好能结合一些实例,通过分析予以阐明,的影响,最好能结合一些实例,通过分析
46、予以阐明,如对洋流流经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则如对洋流流经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则更有效;此外,也可结合实例,阐述洋流对人类活动更有效;此外,也可结合实例,阐述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航海、海洋污染等)的影响(如航海、海洋污染等)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说明:说明: 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自然环境的两大基本特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自然环境的两大基本特点点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和地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和地域分异;对人类活动的指导意义域分异;对人类活动的指导意义 从自然环境各要素的角度分析
47、从自然环境各要素的角度分析自然环自然环境是由气候、水文、岩石、地貌、生物等各境是由气候、水文、岩石、地貌、生物等各要素组成的,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自然环要素组成的,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各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形成自境的整体性,各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形成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然环境的差异性A. .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作用 关注关注地理环境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地理环境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目标指向:目标指向: “举例说明举例说明”,通过某一个或几个地理环,通过某一个或几个地理环境要素的分析,认识境要素的分析,认识地理环境要素对地理环境地
48、理环境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的作用说明:说明:要结合实例予以说明,如河流(水文)要结合实例予以说明,如河流(水文)对对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的作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的作用黄淮海对华北黄淮海对华北平原平原形成和演变的作用形成和演变的作用 ,又如植被(生物),又如植被(生物)对对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的作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的作用黄土高原植被黄土高原植被的变化对黄土高原演变的作用的变化对黄土高原演变的作用 B. .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关注关注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理解环境的整体性环境的整体性目标指向:目标指向: “举例说明举例说明”、“理解理解”
49、,通过实例的分,通过实例的分析,说明析,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作用而形成地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作用而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环境的整体性C. .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关注关注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目标指向:目标指向: “运用地图分析运用地图分析”,通过阅读,通过阅读“世界陆地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律说明:说明: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全球范围内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全球范围内存在着自低纬到高纬的纬度地带性,中纬度地存在着自低纬到高纬的纬度地带性,中纬度地区存在着自沿海到内陆的精度地带性,高山地区存在
50、着自沿海到内陆的精度地带性,高山地区存在着自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带性,因海陆区存在着自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带性,因海陆分布、地形、河流等影响还有非地带性的地域分布、地形、河流等影响还有非地带性的地域差异差异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这部分是对这部分是对“地理地理1”的总结,即在了的总结,即在了解了有关地理环境基本原理等知识的基础上,解了有关地理环境基本原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而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也进而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也是学生学习是学生学习“地理地理2”、“地理地理3”的基础的基础说明:说明: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
51、响: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 由此设计了由此设计了4条课标条课标A. . 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以地表形态为例,认识以地表形态为例,认识自然条件对人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类活动的影响目标指向:目标指向: “举例说明举例说明”,通过实例的研究,认识,通过实例的研究,认识自自然条件(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然条件(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明:说明: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要使学生把握: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要使学生把握:自然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可改造自然自然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可改造自然条件,但必须遵循自然
52、界自身演变的客观规律;条件,但必须遵循自然界自身演变的客观规律;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利用的程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利用的程度不断加深,利用范围不断扩大,但这并不意度不断加深,利用范围不断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味着“人定胜天人定胜天”B.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以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探究其为背景,探究其对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类活动的影响目标指向:目标指向:“根据有关资料根据有关资料”“”“说明说明”,这就,这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有关资料,以认识全球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有关资料,以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
53、类活动的影响说明:说明:学习重点不是探讨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学习重点不是探讨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原因,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实,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变化是就地理环境演变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变化是就地理环境演变而言的;全球变暖现象,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而言的;全球变暖现象,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种正常的体现,人类活动可能对变暖趋势起了种正常的体现,人类活动可能对变暖趋势起了加剧的作用加剧的作用C. . 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
54、存与发展的意义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探究探究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目标指向:目标指向:“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这就是,这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某一种自然资源,认识在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某一种自然资源,认识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对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对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影响关注点:关注点: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自然资源质基础;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深度、广度都不相同,这种不同的开发利用的深度、广度都不相同,这种不同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对社
55、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说明:说明:要适当补充:自然资源的分类;在生产要适当补充:自然资源的分类;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应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力高度发展的今天,应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资源D. .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探究探究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目标指向:目标指向:“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简述”,这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某一种自然灾害,说这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某一种自然灾害,说出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以及灾害发生后带来的危出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以及灾害发生后带来的危害害关注点:关注点:灾害的成因(产生的
56、机制)及规律;灾灾害的成因(产生的机制)及规律;灾害的后果(危害)害的后果(危害)说明:说明:适当补充灾害的分类(地震灾害、气象灾适当补充灾害的分类(地震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等),各种灾害的引发机制不同,害、生物灾害等),各种灾害的引发机制不同,防灾、减灾的措施也各不相同。防灾、减灾的措施也各不相同。二、二、“地理地理2 2”课程标准的解读课程标准的解读1 “地理地理2”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侧重人文地理,又不拘泥于纯粹的人文地侧重人文地理,又不拘泥于纯粹的人文地理理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以自然地理
57、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地理地理1 1”是是“地理地理2 2”的基础的基础 以人地关系基本原理为主要内容的以人地关系基本原理为主要内容的“地理地理2 2”是是“地理地理3 3”的基础的基础 与选修模块中的与选修模块中的“旅游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城乡规划划”“”“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等有互补意义等有互补意义2 “地理地理2”的结构分析的结构分析 3. . “地理地理2”学习内容选择的基本思路学习内容选择的基本思路 “地理地理2”作为作为“地理地理3” 学习的基础,以人学习的基础,以人地协调发展为核心,选择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地协调发展为核心,选择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最基本的一些基本原理:最基本的一
58、些基本原理:1.从地理环境的角度,选择人口与城市的基础知识。从地理环境的角度,选择人口与城市的基础知识。2.从农业、工业的空间布局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生产从农业、工业的空间布局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及交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及交通运输方式、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通运输方式、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选择有关生产力布局与环境相网点布局的影响,选择有关生产力布局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知识。互关系的基础知识。3.在人地协调发展这部分内容中,以递进的方式,在人地协调发展这部分内容中,以递进的方式,选择了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目
59、前人类所面选择了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等。临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等。4. “地理地理2”的实施的实施 “地理地理2”实施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实施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地理地理2”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突出突出“人地关系人地关系”这一核心,关注从这一核心,关注从“案例案例”分析探分析探寻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寻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的核心,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的核心,突出突出“人地关系人地关系” ,不仅要关注地对人的影响,
60、也要,不仅要关注地对人的影响,也要关注人对地的影响关注人对地的影响 “地理地理2”作为作为“地理地理3”学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学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提供学生有关的原理;所以,分析础,必须提供学生有关的原理;所以,分析“案例案例”,关键是要使学生从这一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一定的原理关键是要使学生从这一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一定的原理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教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教育过程育过程5. 5. “地理地理2 2”课程标准简析课程标准简析1)人口和城市)人口和城市 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分布; 了解人口迁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级招标采购从业人员《招标采购专业实务》近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解析)
- 镀锌工试复习试题(一)
- 高校教师法律法规复习试题及答案
- 华电考试初级理论练习试题附答案
- 坝工课程设计土石坝
- 单词速记 课程设计
- 儿童绘画树木课程设计
- 型钢课程设计总结
- 伦敦传媒课程设计
- 夜色微课程设计
- 高管聘任劳动合同三篇
- 中国经济思想史试题
- 胰腺炎营养治疗课件
-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七届“鹏程杯”八年级邀请赛数学试卷
- 2024深圳离婚协议书模版
- 军棋教案课件教学课件
- 高校与医院联合科研方案
- 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卷
- 小学信息科技《数据与编码-探索生活中的“编码”》教学设计
- 第十八章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5类压轴题专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