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_第1页
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_第2页
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_第3页
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_第4页
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摘要】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适应改革不断深化、拓展新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突出。社会适应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关于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从影响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的角度进行论述。关键字:近年来有关大学生毕业难,大学生被骗传销,大学生遇难等等新闻铺天盖地袭来,社会大众唏嘘之余,开始对我国大学教育进行不同程度的反思。而笔者认为,归根究底,目前出现在大学毕业生中种种问题,都属于大学毕业

2、生社会适应性问题。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很多社会人士的赞同,并把培养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纳入新健康教育中,以从根本上缓解存在于我国大学毕业生的种种社会适应性问题。1.1 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与新健康教育社会适应性,起源于达尔文进化理论学说“适者生存”一词。后来专指人与社会的关系,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对社会的适应等多方面的内容,后来也把它作为新健康教育的一部分。“社会适应性"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社会适应性良好的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人文环境的改善为主,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为使学生未来进入城市、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角色与就业生涯的需要

3、,提供相关方面的指导和教育。“新健康教育”在学校创建了学生活动中心并开设各种兴趣小组课程,配备专业老师讲解城市的社会动态和职业特性,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多方面能力,增强学生适应未来发展能力,以成为社会适应性良好的平凡的、有一定技能的、有幸福感的社会公民。社会适应性存在于不同群体之中,本文着重讨论探索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是指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在与社会互动中,为达到自科.http:我发展和适应社会各方面所具备的有序列、有层次的知识结构,对环境健康的心理反映和调整行为方式的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特征。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主要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

4、,适应新生活环境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能力。只有具备了上述能力,才可能增加社会参与的广度,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其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1.2 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现状分析目前持续出现的大学毕业生种种事故仅仅只是偶然现象,还是潜伏在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中的普遍问题?因此,笔者进行了小范围的大学生毕业生社会适应性调查,共发问卷150份,回收率100%。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信息:从参加工作到比较适应的适应期调查(表一)适应时间人数所占比例半年及以下27r18%半年至一年7348.7%一年以上至三年内4328.7%三年以上74.6

5、%总计150100%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就职业适应性而言,一半左右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半年至一年左右的时间,为此我就这73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显示85%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显而易见,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性仍有待加强,特别是从事一般职业所具有的一般能力。除了职业适应性之外,笔者还对该15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人际交往能力调查(如表二):目前的人际交往状态(表二)状态人数所占比例交往良好6342%事务性交往为重7248%很难与身边人打成一片1510%总计150100%从表二中我们发现,大学毕业生总体上还是能够比较好地驾驭人际交往。同时,基本上的毕业生都认同工作后“不仅要会

6、做事,更要会做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个体融入社会的“垫脚石”。止匕外,我们还进行了工作后交往聚会对象的调查,调查显示:36%认为是同事,6%选领导,12%选工作对象,30%选择与大学同学,16%的则选择与亲戚老乡。在问到人际交往的原则时,基本上的毕业生期望在交往中坚持平等、信用和友爱。由上可见,进入复杂而陌生的新环境,毕业生在巩周老朋友的同时不断拓展着自己的交往圈子,但是基于共同的心理体验、又没有利益冲突的心理基础,他们更乐意与知心朋友和亲戚、爱人亲密交往,而在工作中则更多地喜欢保持在事务性交往,感情投入较少。笔者在进行社会调查时,极其重视社会适应性中适应新生活环境的能力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适应

7、新生活环境的能力主要包括:对于新地理环境的融入能力,对于默认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对于大好环境下的把握能力,疲劳期的自我调节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如下:(图一)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口工作压力大时经常会失眠加罅匕剂娱他密将K-和能性蛹会一些简单的防身术图一从图表中可得知,大学毕业生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差。当今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暗藏着巨大的危机,需要社会公众具备最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初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同时,疲劳期的自我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现今社会日益频繁出现的心理问题表明采用正确适当的方法排解来自工作,家庭,社会的压力是非常必要的。而

8、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仍需大大提高。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各各方面仍急需提高,包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职业适应性,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其中,提高大学生毕业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能力属于重中之重,社会各界应加以重视。当然,近几年,在学校,政府,家庭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下,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适应性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成绩显著。1.3 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影响因素探讨大学生毕业生乃社会青年中的佼佼者,是国家发展腾飞,实现千秋伟业的不二人选。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强弱,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而且与自身自我价值的实

9、现以及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但是,从校园人到社会人角色的转换,所处环境,文化的差异,人际关系的复杂等等因素势必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快速积极的适应社会。因此,对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具有重大意义。笔者从大学毕业生自我意识,学校,以及政府这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3.1 大学毕业生自我意识大学毕业生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健全的自我意识在个人的发展中骑着导向,控制,和监督教育的作用,具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前提,是成才的重要内因。自我意识在心理学角度属于认知领域。在这里主要指对社会的认知和

10、对个体自我的认知。因一直处于象牙塔中,受单一文化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认知极具片面性和单一性。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而言,现实的社会与想象的社会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面对这种情况,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一是,迅速进行自我意识的调整,转换身份,尝试并慢慢的融入这个社会。二是对现实出现厌恶,反感情绪,进而消极待世,一蹶不振。首先,作为大学生,我们必须要知道,世界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社会是存在于现实中的,而不是存在于你个人的意识之中。其次,无论作为何种社会群体,随着其社会角色的转换,都必须相应的进行自我意识的转变,这是生存准则。关于自我认知,即指对自我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

11、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在进行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问卷调查中,有涉及到这些问题,如:你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是否让你觉得怀才不遇?你对目前的薪资满意吗?在对此类问题的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中发现,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对工作和薪资不甚满意。而这些都源于存在一定偏差的自我认知。当他们从学校生活的中心迈入社会成为职业基层的一员,在基层被人“支配”做这做那时,他们内心萌生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感;同时从校园生活的惬意自主到工作节奏的紧张忙碌,也使一些毕业生产生心理焦虑;尤其在工作待遇、消费生活和职务升迁上,在各种横向和纵向对比中,大学毕

12、业生内心积郁着十分浓厚的紧迫感。此时,大学毕业生应对外在的就业市场的残酷竞争现实进行深刻感知的,并有意识地进行心理调适以及自我意识的调整。1.3.2 学校培养进入社会之前,学生一直处于校园中,接受着知识,技能的传授,文化的熏陶,价值观的塑造。尤其是大学,该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其校园生活的最后阶段。其作为进入社会的准备阶段,承担着传授普通文化知识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职业技巧的职责。同时,其文化氛围,也间接地,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意识,并支配着其行为。根据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调查结果显示,在其影响因素中,自我意识占20%学校培养占60%家庭因素占20%说明了学校对毕业生的

13、培养对于他们今后社会适应性形成有重大作用,学校培养是影响毕业生适应性形成的主要因素。在毕业生对学校培养的评价情况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毕业生对学校培养的总体评价为一般。毕业生认为学校培养情况的选项率最好的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基本技能、动手能力,较差的是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进一步对高校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进行分析,13.9%勺毕业生评价母校专业和课程设置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50.5%的毕业生评价基本适应社会发展,29.9%的毕业生认为不够适应社会发展。由此可见,学校培养的方方面面,包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等等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强弱。

14、1.3.3 家庭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大学生成才以及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环境。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细胞,除了对其智力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对人的心理发展施加着重要的影响。不仅个体社会生活常识和行为规范,是首先从家庭中获得的,而且家庭环境中,家长的教育程度和阅读爱好、家庭经济收入、家庭的规模和住房面积、家庭气氛和家风等等,对青年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等都会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首先,目前大学毕业生出现的个人自理生活能力的低下绝对大多数是由于家庭的过度宠爱造成的。其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因此当代大学生缺乏在困难和逆境中磨炼的机

15、会,再加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他们难以拒绝物质和金钱的诱惑,过度的虚荣心理造成他们心理承受能力的降低,这些只能延缓社会对大学生自身价值的承认过程,不利于大学生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实践。加之,有一部分同学由于在家中的“小皇帝”地位,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造成了人格的偏失,致使其难以与同学或者同事交流,难以与社会融合。最后,我国家庭的传统观念:学生以学习为重,导致我国学生一直至大学毕业都忙于学业,很少进行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几乎更少。上述几点从家庭方面阐释了家庭环境对于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力,值得我们深思。1.4 提高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相关措施1.4.1 正确的,

16、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调整上文中已经提及到个体自我意识在社会适应性中的重要性,因此,要全面提高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必须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正确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调整。首先,要进行深刻的自我洞察和自我评价。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进行,比如自省,让他人评价等等。根据评价的结果形成对于自我的健康积极的认知,并形成切实际的,可实现的自我期待。过高,过低的自我期待都会严重影响其社会适应性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根据社会现实进行社会认知的构造,并将两者结合,形成相应的计划以及目标,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挥其自我价值。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遭受社会现实的打击,而这更需要大学毕业生正确看待挫折,不断进行自我意

17、识的调整。相较于其他劳动人口,大学毕业生展现出明显的知识与能力优势,所以,我们应以足够强大的自信心来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并服务社会。善于学习是大学毕业生的优势能力,但是毕业生还必须在社会适应中不断提高人际相处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大分工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应当把自己锻造为社会分工链条上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在系统的职业教育中练就娴熟的生存技能1.4.2 增设课程,多渠道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在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调查中,当我们问到“在校大学生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途径有很多,你认为下面哪一种是最有效的?”有31姒为是“社会实践活动”,有40哪择了“就业实习”,有12姒为“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最有效,另外有少数人选择了“组织和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勤工助学”还有其他如家教、兼职等。可见,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化渠道呈现出多元化,而有组织性、系统性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实践,成为了他们实现预期社会化的最主要途径。除此之外,笔者这里着重强调各高校加强心理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