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规范的学习 2_第1页
第七章 社会规范的学习 2_第2页
第七章 社会规范的学习 2_第3页
第七章 社会规范的学习 2_第4页
第七章 社会规范的学习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OGO第七章第七章 社会规范的学习社会规范的学习 LOGO考核要求:考核要求: 识记:社会规范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识记:社会规范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掌握:社会规范学习的影响因素掌握:社会规范学习的影响因素 了解:社会规范学习的若干理论了解:社会规范学习的若干理论LOGO第一节 社会规范概述一、社会规范的界定一、社会规范的界定 1.哲学家认为,规范即范式,指科学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一整套规定,它决定着共同体成员的共有信念和价值标准,即他们的世界观、自然观及价值观。 2.社会学家认为,社会规范是历史形成或规定的行为与活动的标准。社会规范具有一系列的功能。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着调节、选择、系统、评价、稳

2、定与过滤作用,并限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LOGO 3 行为科学家认为,社会规范指一个社会诸成员共有的行为规则和标准。规范可以内化成个人意识,即使没有外来的奖励也会遵从。规范是价值或理想的体现,它比后者外显、具体,它是针对实际行为而言的。 4 我们认为,社会规范是社会组织根据自身的社会规范是社会组织根据自身的需要而提出的、用以调节其成员的社会行为的需要而提出的、用以调节其成员的社会行为的标准、准则或规则。标准、准则或规则。 LOGO二、社会规范的类型二、社会规范的类型 任何学习都要受学习内容的影响,社会规范学习客任何学习都要受学习内容的影响,社会规范学习客观上要受规范本身特点的制约。社会规范是

3、社会组观上要受规范本身特点的制约。社会规范是社会组织对其成员所提出的规则、准则与要求。根据规范织对其成员所提出的规则、准则与要求。根据规范的性质进行分类,社会规范最基本的的性质进行分类,社会规范最基本的有禁止性规范有禁止性规范与与倡导性规范倡导性规范两类。这两类规范要求不同,难度也两类。这两类规范要求不同,难度也不同。一般来说,禁止性规范比倡导性规范更容易不同。一般来说,禁止性规范比倡导性规范更容易为大多数人所了解,但这两类规范本身也有程度上为大多数人所了解,但这两类规范本身也有程度上的差异。的差异。 LOGO(一)禁止性规范和倡导性规范 1禁止性规范 禁止性规范指社会为防范某些侵害他人利益,

4、达到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提出的一些禁令,如不准随地吐痰、不准打架骂人、不准偷盗等等。这类规范重在制约个体不合理的欲望与冲动,以制止违规行为的发生。因而,学习时要重点训练个体的道德意志与抗诱惑力。 2倡导性规范 倡导性规范指社会要求公众去积极付之实施的亲社会行为,如救死扶伤、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等。这类规范重在唤起个体的某种精神力量,激发某种强烈的行为动因,以促使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因而,学习时要重点进行移情与道德情感体验训练。LOGO(二)社会规范种类繁多。佩泊尔认为,存在着多种本质不同的规范。它们往往根据人们活动和经历的不同而变化。如技术规范往往与达成特定目标的有效活动有关。制度规

5、范往往由法律、权威、社会习惯所决定,能渗透到个人意识中去。(三)马赫提出有三种特别重要的规范,即优先价值规范、理想规范与现实规范。 (四)苛玛利达和米勒认为,一般的社会规范包括四类:社会成员共享报酬与代价的规范;防止成员之间冲突的规范;调节与外部联系的规范;表达一个社会群体中心价值观的规范。 (五)舒瓦茨和波科维茨等人认为,对于利他行为存在着三种特别重要的规范,即社会责任规范:指人们有责任去帮助依赖于自己的人;回报规范:指接受过帮助的人有义务去回报提供帮助的人;社会公平规范:指人们所得到的与他们所付出的要成合理的比例关系的规范。 LOGO(六)我们认为,按规范内容来分,社会规范可分为思想规范、

6、政治规范、法按规范内容来分,社会规范可分为思想规范、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生活规范、工作规范与学习规范等等。律规范、道德规范、生活规范、工作规范与学习规范等等。思想规范指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认识的要求,如看问题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等。政治规范指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政治要求和准则,比如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标准等。法律规范指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法律行为要求,比如国家宪法、税法等等。道德规范指社会组织对其成员伦理行为的要求,比如伦理准则等等。生活规范指社会组织对其成员日常生活的要求,比如日常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要求。工作规范指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工作行为的要求,比如工作纪律、工作操作程序等。学习规范

7、指社会组织对其成员学习行为的要求,比如学习纪律、学习态度与方法要求等。 (七)按规范的适用范围来分,可分为大群体规范和小群体规范。按规范的适用范围来分,可分为大群体规范和小群体规范。前者指在世界、民族、国家等大型社会群体内使用的规范,比如国际法、民族风俗、国家法律、社会生活实践规范等等。后者指在小群体内使用的规范,比如学校的校纪、校规,单位或部门的工作纪律,家庭内的生活规范等。 LOGO(八)按规范的推行方式来分,可分为强制性推行的规范和非强制性推行的按规范的推行方式来分,可分为强制性推行的规范和非强制性推行的规范。规范。前者是靠一定的社会组织强制社会成员执行的,比如法律规范。司法机关对违反法

8、律者实施强制性制裁;后者则不通过强制手段强迫社会成员执行,而是通过社会舆论等方式监督社会成员执行,比如道德规范等。 (九)按规范的明确性来分,可分为成文的规范和不成文的规范。按规范的明确性来分,可分为成文的规范和不成文的规范。成文的规范有明确的文字和语言表达形式,比如法律条文、政策条文、工作细则等等;不成文的规范则没有明确的文字和语言形式,如风俗习惯、时尚风气等等。LOGO三、社会规范的特点三、社会规范的特点 1.社会规范是个体社会行为的价值标准,是用以衡量个体行为的社会规范是个体社会行为的价值标准,是用以衡量个体行为的社会意义并作出判断的依据。社会意义并作出判断的依据。人的社会行为就需要有一

9、定的社会规范加以制约和规定。社会规范正是评价和矫正个体社会行为的工具。 2.社会规范是由一定的社会组织提出的,是依据社会组织自身的社会规范是由一定的社会组织提出的,是依据社会组织自身的利益需要及价值观确定的,具有鲜明的社会制约性。利益需要及价值观确定的,具有鲜明的社会制约性。所谓社会组织,在社会学中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包括人类生活活动的各种群体,既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又包括人们为了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次级社会群体,如企业、公司、学校、医院、商店、政党、政府部门等。狭义的社会组织通常指上述次级社会群体。 3. 社会规范随社会历史条件及社会组织的变更而变化,

10、具有鲜社会规范随社会历史条件及社会组织的变更而变化,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明的历史性。 LOGO第二节 社会规范的学习、影响因素和理论 一、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一、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 在教育系统中,社会规范学习指的是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将规范所确定的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即社会规范的内化过程。LOGO二、社会规范学习分类二、社会规范学习分类社会规范学习包括认知学习、情感学习与行为方式社会规范学习包括认知学习、情感学习与行为方式的学习。的学习。 (1)社会规范的认知学习,指有关社会规范的伦理准则知)社会规范的认知学习,指有关社

11、会规范的伦理准则知识,包括规范必要性知识、规范。识,包括规范必要性知识、规范。 (2)社会规范的情感学习,指通过移情训练和行为结果的)社会规范的情感学习,指通过移情训练和行为结果的反馈,消除情感障碍,产生与社会规范相符合的情绪情感反馈,消除情感障碍,产生与社会规范相符合的情绪情感体验与需要体系,本身的内容与执行规范的程序性知识学体验与需要体系,本身的内容与执行规范的程序性知识学习以及各种行为习以及各种行为“好好”与与“坏坏”的判断。的判断。 (3)所谓社会规范的行为学习,指通过强化与替代强化,)所谓社会规范的行为学习,指通过强化与替代强化,在各种伦理情境中获得与各种伦理规范相符合的行为方式。在

12、各种伦理情境中获得与各种伦理规范相符合的行为方式。 LOGO三、社会规范学习理论三、社会规范学习理论(一)社会规范的行为学习理论(一)社会规范的行为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经典性和工具性条件作用、模仿的学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经典性和工具性条件作用、模仿的学习原则是获得包括道德行为和自我控制在内的所有社会行为习原则是获得包括道德行为和自我控制在内的所有社会行为的基础。的基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都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他认为通过观察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获得替代强化来进行学习的。从动作的模仿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都是在观察学习中实现的。观察学习不仅可以缩短学习进程,

13、避免直接尝试的错误与危险,而且可以体现自身的特点,掌握大量的整合行为模式。观察学习更能反映人类社会规范学习的特点。 LOGO(二)社会规范的情感学习理论二)社会规范的情感学习理论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道德的情感成分,尤其是内疚感与焦虑感在道德内化过程中的影响。因而,将其作为社会规范情感学习理论来介绍。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社会行为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种人格成分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超我是人格中的良心和理想,代表社会伦理道德。它遵循理想原则,监控自我的行为。当违背社会规范时,超我的良心作用就使人产生一种内疚感、犯罪感来惩罚自己。 超我实际上代表着人格中的品德成分。它是通过社会

14、规范的接受而产生的。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超我来自父母的伦理标准并通过自居作用形成。他强调儿童早期经验和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在社会规范学习中的作用。 LOGO第三节 社会规范的接受过程和条件一、社会规范的依从一、社会规范的依从 依从即从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依从即从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或根据缺乏知识,甚至有抵触情绪。但对规范的必要性或根据缺乏知识,甚至有抵触情绪。依从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个体对规范所要求依从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个体对规范所要求的行为缺乏足够的了解,只是迫于权威或情境的压力的行为缺乏足够的了解,只是迫于权威或情境的压力才

15、遵从了规范。才遵从了规范。 (一)依从是社会规范接受及品德形成的初级阶段(一)依从是社会规范接受及品德形成的初级阶段 (二)(二) 依从在个体社会规范接受及品德形成中具有重要依从在个体社会规范接受及品德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意义 LOGO(三)社会规范依从的特点(三)社会规范依从的特点 依从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它是内化的初级阶段,是确立规范遵从态度的开始。依从性水平具有下列特点。 1.依从的盲目性依从的盲目性 2.依从的被动性依从的被动性 3.依从的工具性依从的工具性 4.依从的情境性依从的情境性 LOGO二、社会规范的认同二、社会规范的认同 对自己所认可、仰慕的榜样的遵从、模仿,个体在思

16、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地接受了规范,从而试图与之保持一致,这已不简单是因为外部压力。认同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者有明确的行为意图,团体的规范对学习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LOGO(一)认同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及品德形成的一个(一)认同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及品德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关键阶段 认同对于规范的接受以及品德形成来说是一个关键阶段。它的重要性表现在: 1.认同是一种较高的接受水平。 2.认同是规范内化的深入阶段。 3.认同是确立自觉遵从态度的开端。LOGO(二)认同特点(二)认同特点1. 认同具有自觉性认同具有自觉性 2.认同具有主动性认同具有主动性 3.认同具有稳定性认同具有稳定性 LOGO

17、(三)社会规范认同的类型(三)社会规范认同的类型 认同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分为偶像认同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分为偶像认同与价值认同两种基本类型。认同与价值认同两种基本类型。 1.1.偶像认同偶像认同 所谓偶像认同,指出于对某人或某团体的崇拜、仰慕等趋同心理而产生的遵从现象。这种认同也叫自居作用或同一化。 LOGO 综上所述,偶像认同的出发点是主体为了“提高自身的价值感”,“想要同另一个人或群体建立或维持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希望自己成为和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其基本含义就是主体企图与榜样一致。因此,偶像认同即对榜样的遵从或模仿。 LOGO2.价值认同价值认同 所谓价值认同,指个

18、体出于对规范本身的意义及必要性的认识而发生的对规范的遵从现象。例如,由于个体认识到尊老爱幼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只有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 出于这一认识,在乘公交车时主动让座,这就属于价值认同。又如,当司机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是安全行驶的保障,便自觉执行交通规则。 LOGO三三 、社会规范的信奉、社会规范的信奉(一)社会规范的信奉定义和特点(一)社会规范的信奉定义和特点 规范的信奉是规范的一种高级接受水平或高度规范的信奉是规范的一种高级接受水平或高度遵从态度,是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遵从态度,是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 规范的信奉性接受或信奉性遵从,表现为主体规范的信奉性接受或信奉

19、性遵从,表现为主体的规范行为的动机是以规范本身的价值信念为的规范行为的动机是以规范本身的价值信念为基础,其规范行为是由社会规范的价值信念所基础,其规范行为是由社会规范的价值信念所驱动的。驱动的。 LOGO 所谓规范的价值规范的价值,指人们对规范本身的伦理意义与作用、效益的认识。如人们认为,助人是一种高尚行为,是善行。这就是人们对助人这一社会规范本身价值的认识。 所谓规范的价值信念规范的价值信念,是人们对规范的伦理学意义作用(价值)的确实性认识与体验,是系统化、概括化的道德认识与稳定、持久的情感体验的结晶。规范的价值信念是人们自觉追求的一种强大动力。 LOGO 阿伦森认为,内化是将准则和信念内化。阿伦森认为,内化是将准则和信念内化。这是对社会影响的最持久、最根深蒂固的反应。这种信念内化的动机是想使自己正确而不犯错误的愿望。因而,对这种信念的奖惩也是内在的。如果我们觉得施加影响的那个人是可信赖的,而且他有很好的判断能力,那我们就会接受他(或她)所提倡的信念,并把这些信念纳入自己的准则体系中。一旦成了我们自己体系的一部分,它就可以和发源者无关而成为自己的准则,并且将变得非常难于改变。 LOGO 从以上所引凯尔曼与阿伦森对于“内化”行为的说明来看,这种行为与主体的“价值体系相一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