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ppt-powerpointpresenta_第1页
第一章绪论ppt-powerpointpresenta_第2页
第一章绪论ppt-powerpointpresenta_第3页
第一章绪论ppt-powerpointpresenta_第4页
第一章绪论ppt-powerpointpresent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第二临床护理教研室第二临床护理教研室 第一节第一节 急救护理学的进展急救护理学的进展 急诊医学概念急诊医学概念:是研究现场急救、是研究现场急救、病员转送、医院内救治、灾难医病员转送、医院内救治、灾难医学、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管理学和学、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管理学和危重病监护等内容的临床独立学危重病监护等内容的临床独立学科。是近科。是近20年医学领域中发展较年医学领域中发展较快的临床专业学科。快的临床专业学科。急诊医学组成急诊医学组成 院前急救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负责现场急救(暂时性,应急性)(暂时性,应急性) 院内急诊院内急诊 重症监护重症监护 负责院内救护负责院内救护 (

2、完整的诊断和治疗)(完整的诊断和治疗)急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概念概念:是研究: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急危重症抢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急危重症抢救护理的专业性学科救护理的专业性学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护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现代护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急诊医学发展概况急诊医学发展概况1、急诊医学的发源地:美国、急诊医学的发源地:美国2、急诊医学的产生前提:、急诊医学的产生前提: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传染病下降,心脑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传染病下降,心脑血管意外等增加。血管意外等增加。社会城市化:人均占有小汽车量急剧增社会城市化:人

3、均占有小汽车量急剧增加,交通事业飞速发展。加,交通事业飞速发展。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社区医学发展,人们就医方式改变。社区医学发展,人们就医方式改变。 附:人口老龄化附: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总体是指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提高的过程。中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提高的过程。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老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7%,或或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便被称,便被称为为“老年型老年型”国家。当前,在全世界国家。当前,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约有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约有60个已个已进入进入“老年型

4、老年型”。目前中国。目前中国60岁以上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的老年人已达1.32亿,也即将进入亿,也即将进入“老年型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国家的行列。 1965年,美国因交通事故受伤者年,美国因交通事故受伤者5200万人,其中万人,其中10.7万人死亡,万人死亡,40万人永久万人永久伤残。伤残。1966年,美国颁发了公路安全法年,美国颁发了公路安全法案,规定要重视现场急救,并开始培案,规定要重视现场急救,并开始培训急救人员及非医务人员的初级急救技训急救人员及非医务人员的初级急救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68年,美国成立急诊医师协会。年,美国成立急诊医师协会。1972年,美国医

5、学会正式年,美国医学会正式承认急诊医学是一门独立承认急诊医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学科。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独立的医学学急诊医学为独立的医学学科。科。我国急诊医学发展情况我国急诊医学发展情况1980年年10月,国家卫生部在北京召开了月,国家卫生部在北京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十城市(北京、天津、建国以来第一次十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哈尔滨、长春、重上海、南京、杭州、哈尔滨、长春、重庆和西安)急救工作会议。颁发了关庆和西安)急救工作会议。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这是建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这是建国后正式颁发的第一个急救文件。国后正式颁发的第一个

6、急救文件。1980年成立中国急诊医学研究会。加强年成立中国急诊医学研究会。加强了急诊医务人员的联系和学术交流。了急诊医务人员的联系和学术交流。1982年,筹建北京急救中心,年,筹建北京急救中心, 1988年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年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1986年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了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们共和国急救医疗中华人们共和国急救医疗法法”。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急诊。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急诊急救工作的关心和重视。急救工作的关心和重视。 1986年年12月,中华医学会正式批月,中华医学会正式批准成立了准成立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分会”。标志了急诊医学作为一。标志了急诊医学

7、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我国正式确立。开门独立学科在我国正式确立。开创了我国急诊医学事业发展的新创了我国急诊医学事业发展的新阶段。阶段。第二节第二节 急救护理学的范畴急救护理学的范畴一、院前急救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包括: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安全运送。护、安全运送。意义: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意义: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残率,二、急诊科抢救二、急诊科抢救具备急诊独立小区和合格的装备具备急诊独立小区和合格的装备外外具有足够、固定编制及高素质的具有足够、固定编制及高素质的

8、医护人员医护人员提高急诊抢救的水平及应变能力。提高急诊抢救的水平及应变能力。三、危重病救护三、危重病救护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救治设备的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救治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对多种严重疾病患对多种严重疾病患者进行全面监护及治疗护理。者进行全面监护及治疗护理。四、灾难医学四、灾难医学是是研究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研究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雪崩、泥石流虫害等)和人为灾害(交雪崩、泥石流虫害等)和人为灾害(交通事故、化学中毒、放射性污染、环境通事故、化学中毒、放射性

9、污染、环境剧变、流行病等)所造成的后果。剧变、流行病等)所造成的后果。是急诊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是急诊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跨科专业。跨科专业。救灾还包括部队、消防等部门。医疗队救灾还包括部队、消防等部门。医疗队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门。五、战地救护五、战地救护是研究在野外情况下,对大批伤员实施紧急救护的组织措施和工作方法。掌握: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转运等战地救护技术。六、创收急救六、创收急救七、急性中毒七、急性中毒八、急救护理人才的培训八、急救护理人才的培训和科研工作和科研工作 第三节第三节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一、概念一、概念: 急

10、诊医疗服务体系(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 是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和是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和ICU救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即院救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是一负责院内救护。它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和统一指挥机构的急个有严密组织和统一指挥机构的急救网络救网络。 二、组成:二、组成:1. 院前急救:暂时的应急救护。院前急救:暂时的应急救护。2.2、院内急诊、院内急诊3.3、重症监护、重症监护 完整的诊断和救治过程。完整的诊断和救

11、治过程。三、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任务三、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任务 从院前急救的初步救护到抢救危及生从院前急救的初步救护到抢救危及生命的各种危象,均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命的各种危象,均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任务。的任务。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对突发性的重大事故,组织及时抢救。对突发性的重大事故,组织及时抢救。病员的运送。病员的运送。研究事故或灾害现场的组织管理方法。研究事故或灾害现场的组织管理方法。研究普及急救知识和培训急救专业人才研究普及急救知识和培训急救专业人才的方法和途径。的方法和途径。四、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组织建立城乡三级急救医疗网:建立城乡三级急救医疗网:城市医城市医

12、疗救护网是在城市各级卫生行政部疗救护网是在城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所在单位直接统一领导下,实门和所在单位直接统一领导下,实施急救的专业组织。医疗救护网承施急救的专业组织。医疗救护网承担现场急救和途中护送,以及包括担现场急救和途中护送,以及包括医院急诊抢救的全过程的工作。医院急诊抢救的全过程的工作。 五、五、EMSS的主要参与人员的主要参与人员1第一目击者第一目击者 也就是应参与实施初步也就是应参与实施初步急救,并能正确进行呼救的人员。急救,并能正确进行呼救的人员。2急救医护人员急救医护人员 一般情况下,救护车一般情况下,救护车上应配备上应配备12名合格的急救人员,参加名合格的急救人员,参加随救护

13、车在现场和运送途中的救护工作。随救护车在现场和运送途中的救护工作。3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 伤病员送到伤病员送到医院,由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确定性治医院,由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确定性治疗。疗。六、六、EMSS的运作的运作1、建立健全院前急救通讯:、建立健全院前急救通讯:通讯通讯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灵魂。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灵魂。全全国统一急救号码国统一急救号码120。 救护站、救护车与医院急诊救护站、救护车与医院急诊科应配备无线通讯,有条件的城科应配备无线通讯,有条件的城市应逐步建立救护车派遣中心和市应逐步建立救护车派遣中心和急救呼叫专线电话。急救呼叫专线电话。2、改善院前急救运

14、输工具改善院前急救运输工具救护站要配备一定数量车况良好、救护站要配备一定数量车况良好、具有必要的救护装备的救护车。要具有必要的救护装备的救护车。要有足够数量的急救医护人员编制,有足够数量的急救医护人员编制,要有要有12名急救医士随车出发,以便名急救医士随车出发,以便进行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和运送途进行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和运送途中的救护。必须彻底改变救护车仅中的救护。必须彻底改变救护车仅作为运送工具的状况作为运送工具的状况 3、做好现场急救物资供应做好现场急救物资供应4、做好现场救援行动与安全转、做好现场救援行动与安全转运。运。5、动员社会力量参加急救自救、动员社会力量参加急救自救工作:广泛利用报

15、刊、电视、工作:广泛利用报刊、电视、电台等宣传手段,积极普及急电台等宣传手段,积极普及急救知识,使广大群众掌握现场救知识,使广大群众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和最基本的急救技术急救知识和最基本的急救技术操作。操作。6、加强医院急诊科的建设,提、加强医院急诊科的建设,提高急诊科的应急能力。高急诊科的应急能力。7、加强监护病房的建设。、加强监护病房的建设。第四节第四节 急救护理学的地位和作用急救护理学的地位和作用扩大了护理学的研究范畴扩大了护理学的研究范畴是现代护理水平的代表是现代护理水平的代表学习急救护理学的目的学习急救护理学的目的培养急救意识培养急救意识训练急救技术训练急救技术提高急救能力提高急救能力 学学 科科 特特 点点对医护人员素质要求高:对医护人员素质要求高:身体素质适合强体力劳动。身体素质适合强体力劳动。心理素质沉着冷静、紧张有序。心理素质沉着冷静、紧张有序。涉及知识范围广涉及知识范围广技术技能要求高技术技能要求高急救护理工作的特点急救护理工作的特点随机性大、可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