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中医治未病度工作计划及总结_第1页
度中医治未病度工作计划及总结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院“治未病”科2015年工作总结2015年度我院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以“未病先防、小病先治”为重点,深入推进中医药“治未病”,构建具有中医养生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满足了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要求,提高了中医药诊疗服务能力。现将2015年中医治未病工作总结如下:一、强化服务平台。在现有设备基础上,进一步采购并更新中医治未病设备。现有按摩床、针灸针、电针仪、灸盒、刮痧板、火罐、中频治疗仪、微波治疗仪、颈椎牵引器等。二、扩大诊疗范围。在原有已开展项目,包括针刺、艾灸、推拿、刮痧、拔罐、神灯热疗、电针、中频治疗、针刺放血、中药敷贴等基础上新增了盒灸、微波治疗与颈椎牵引等项目。三、服务人次

2、增加。截至11月底,全院中医药服务人次5000余人次,中医康复理疗人次3500余人次。以中药敷贴“冬病夏治”为例,服务人次为1000人次,较去年有一定提高,四、扩大宣传影响。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讲座、社区摆点等机会宣传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及体质辨识的意义,发放宣传资料,使居民对中医治未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五、不足和下一步的计划尽管今年我院的治未病工作较去年有明显的提高,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限制了工作的进一步扩大开展。现将目前面临的困难总结如下:一、存在的不足。(一)场地所限。中医预防干预所使用的中医干预治疗室面积较小,床位有限,设备配备较少;(二)从事中医治未病的医护人员较少,工作压力大,人员配备

3、不足。(三)病种较单一,对多种治未病项目的开展不理想。二、下一步的改进计划。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一步扩大中医治未病工作,具体措施有:(一)规划建设康复中心,预计3年内将投入使用。届时,可以提供全套康复功能锻炼及恢复。(二)计划引进2-3名中医师,从事中医治未病诊疗。同时,合理安排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现有业务水平,为开展中医治未病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多病种的中医治未病理疗康复服务,提高新进设备的使用。*中医院治未病科2015年工作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推进我院“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特制定2

4、015年我院预防保健服务工作计划及措施如下:一、探索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实践和总结构建包括宣传教育、医疗康复、养生保健服务,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依托治未病科为主要服务平台,初步构建中医“治未病”服务网络,建立以为群众提供健康服务为中心、体现中医个体化预防、保健及诊疗相关的服务为核心的创新型健康服务模式。二、明确服务方法。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其核心是服务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开展试点工作,以科学的态度探索各种治未病服务方法的综合应用,合理应用,在实践中总结形成规范的服务方法,推广应用。同时,做好区域调查分析报告,了解辖区居民对中医药治疗未病的需求状况

5、,正确制定适合本辖区特征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坚持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积极吸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开阔思路,促进中医治未病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三、建立服务平台。设立组织结构和功能定位相对独立、业务工作与医疗服务科室有机联系的,具有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三位一体的健康保障模式。加强治未病软、硬件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能力。从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入手,因地制宜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为服务对象提供包括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和医疗的健康服务,开展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系统传播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中医文化精粹和研究成果,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四、积极

6、推广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在辖区中积极推广“06”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干预”等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五、建立我院中医专业人员人才库。建立我院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专业技术队伍,包括中医药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医师队伍和具有养生保健康复基本知识、掌握中医特色技术方法等中医治未病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及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提供人才支撑。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组建健康教育讲师团队与健康宣传自愿者团队、居民

7、选择家庭医生等形式,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良好的疗效,提高社会对治未病理念的认知与认可程度,提高广大群众增进和维护健康的自主行为能力,引导、激发广大群众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中医院治未病科2016年工作总结2016年,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院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在相关科室的通力配合和全院干部职工协助下,在我院名老中医和专家及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中医治未病科工作在坚持和发扬中医特色优势,积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下面,就我院2016年治未病工作总结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保障有力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治未病发展服务,根据有关文件精神,

8、对有关政策进行了深入解析、学习,积极筹备成立“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为我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在组织上给予了保障。二、构建服务平台,工作稳中有进我院中医“治未病”科在业务工作上与专家门诊、检验、传统疗法等科室有机相连,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为核心,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建成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载体。同时,在中医传统思想指导下整合为集健康体检、传统疗法保健治疗、健康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保健中心,确保了我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有效、稳步的开展。三、注重业务培训、建立人才保障工作中我院完善人才、技术保障,并把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科技兴院、人才培养作为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与建立健全治未

9、病服务机制有效地衔接,确保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不出现断层现象。利用传统中医师带徒模式及西学中等方式大力培养了一批治未病优秀人才,完善“治未病”服务支撑条件。四、丰富宣传模式,推广保健知识2016年,我院中医专家多次深入社区、基层开展义诊和健康教育讲座,面对面的讲授让老百姓加深了对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普及了治未病知识,更弘扬和传播了中医药文化。我们还通过建立宣传栏,印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举办健康讲座等多形式、多样化的方法,加强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宣传,2016年共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各类宣传材料共计10000余份,举办健康讲座10期,以上工作确保了“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思想理念深

10、入人心。五、推广适宜技术,发挥特色优势预防保健工作中,我们还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整合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色保健方案,并开设饮食、运动进补等特色保健服务,并发放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广泛开展养生保健指导,充分发挥了中医治未病优势。截至11月底,全院中医药服务人次6200余人次,中医康复理疗人次4500余人次。六、现存的问题与不足2016年,我院的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和科室的开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并且在治未病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资金的投入、中医人才的短缺和人民群众思想认识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

11、中医预防保健工作的发展,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做实做强。太*中医院治未病科2016年工作计划开展经常性的中医药预防疾病与养生保健服务活动,是中医药特色卫生服务机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它能在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看慢性疑难杂症效果差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项工作对我们来说既陌生又艰难,更具有挑战性和富有使命感,今年我们已把它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上。因此为了确保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针对现有状况和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实际需求,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及措施如下: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我院现有的“有人才、有平台、有人气、有效果”等优质资源,重点在于加强运用中医药理论,尤其是中医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理论

12、指导居民预防调摄、养生保健,增强居民防病治病意识,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愈后防复的目的。二、加强中医队伍建设,做好相关人员专业培训,制定适宜的相关中医健康教育内容和时间安排表,完善服务流程,把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贯穿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去,着重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计划每年在每个服务站由我院健康教育讲师团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和义诊至少4场次,发放具有中医药特色浓郁、脍炙人口健康处方如中医养生歌、中医养生歌、中医养生羹等。三、内容实用化、大众化、特色化、丰富化,形式多样化。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医药在开展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服务方面的优势,制定健康教育方案要结合社区居

13、民的实际健康状况,因人制宜、因病制宜,突出特色,以及在指导其进行健康运动的内容要具有实用行和针对性,解决各个层面居民实际健康问题,以调动居民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开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健康教育和治疗,要具有针对性如对老年人以健康膳食、适量运动为主,慢性病居民以膳食(药膳)调理、保健运动为主,残疾人以肢体和心理康复为主的。四、确定效益评估标准,不断完善,逐步达标。在社区开展居民相关中医药特色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治疗,需要建立效益评估标准,以此确定和评价开展服务活动的效果,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标准的制定要根据居民是否对应用中医药提高保健意识有明显增强,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发病率、并发症、致残率有显著下降,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提高,参加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